初三物理总复习指导课件.ppt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演示课件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972da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5.png)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三物理教材第九章《电学基础》及第十章《磁学基础》,详细内容包括:1. 第九章:第1节至第3节,重点掌握欧姆定律、电阻的计算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 第十章:第1节至第2节,重点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电阻的计算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 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掌握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计算、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的磁效应;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磁场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演示电路板、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磁场演示器等;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电源、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导学生回顾欧姆定律的相关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 新课导入:讲解电阻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磁场演示器,让学生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4. 例题讲解:针对欧姆定律、电阻计算、串并联电路及磁场的相关例题进行讲解;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电阻计算、串并联电路特点;2. 磁场的基本性质、电流的磁效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2)分析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计算相关电路参数;(3)根据磁场的基本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现象;(4)列举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不断优化教学;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学、磁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布置一些拓展性作业,如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制作一个磁场演示器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物理总复习》课件
![《初中物理总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0b65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d.png)
3
牛顿第三定律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对彼此有相等大小、 方向相反的两个力。
第二章:热学
热能
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导致的能量转化。
热传递
热能在物体间传递的过程,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
第三章:电学
电流
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流动。
电压
电流在电路中的驱动力。
电阻
电流流过导体时所遇到的阻碍。
电功率
单位时间内电力的消耗或转换。
第四章:光学
1
折射定律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经线面的偏折,并满足折射定律。
2
凸透镜
具有凸形、折射出光线后聚焦的透镜。
3
凹透镜
具有凹形、折射出光线后发散的透电子秤等设备进行 物理实验。
实验安全
正确使用实验设备以及遵守实验 室安全规定。
数据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 取有用信息。
第六章:解题技巧与方法
1 理清思路
仔细阅读题目,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到解题思路。
2 列方程
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并运用适当的物理公式。
3 简化问题
使用近似方法或合理假设简化复杂问题。
结语
通过这个总复习PPT,你已经掌握了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祝你在考试中取 得优异成绩!
《初中物理总复习》PPT 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帮助你全面复习初中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 物理实验技能以及解题技巧与方法。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第一章:力学
1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保持原状
牛顿第二定律
2
态直至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物体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
体质量成反比。
初三物理《压强总复习》PPT课件
![初三物理《压强总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7c04b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f.png)
1.关于压力、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性的是( ) A 压力是由于物体的重力引起的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D 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2.你站在平地上,请你想一个办法,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你对平地的压强变为原来的两倍。
D
a. 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中考链接
站在地面上的小明想让自己对地面的压强变为最小,他应该( ) A.抬起一只脚 B.走动 C.坐在地面上 D.平躺在地面上
D
2.一只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 为P;当放在面积为S / 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 ,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P′,则P′与P的关系为 ( ) A. P′=4P B. P′=2P C. P′=P D. P′=P / 2
Pa > Pb
比比看
比比看
2、如图:在U形管中间放一薄塑料片, 在左右两边同时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 食盐水,塑料片将 。
a.静止不动 b.向左边移动 c.向右边移动
析:两边加入等体积的水和食盐水后,由于食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在同一深度塑料片右边受到的压强较大。
盐水
水
就是液体和气体的统称。
(1)、流体:
流体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流体压强的特点:
飞机的升力、喷雾器 思考:1、几十吨重的飞机为什么能腾空而起? 为什么火车站台上都有一条安全线,火车行驶时严禁人们进入安全线以内的区域。
(3)、流体压强的应用:
机翼的升力
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形状上下不对称,在相同的时间里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长,因而速度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中考物理总复习指导PPT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指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7b83fa6294dd88d0d26bbc.png)
三、物理讲评课的对策
狠抓典型试题、总结发散和变化。
一.初三物理复习四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打基础 第二阶段:重点复习上台阶
第三阶段:综合训练补漏洞
第四阶段:考前调整稳心态
第一阶段:全面复习打基础
我想中考试题肯定还是要以考查“双基”为主,配 上一定的真实自然环境、生活及社会实际情景。加 强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而常见的实 际问题。 例如 电能 电功 照相机的原理等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通过复习达到:
——基础题,一分不丢; ——中档题,分分必争; ——综合题,分步得分。
测试是物理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毕
业年级一项经常性工作。 测试之后必定要讲评试卷。要上 好物理讲评课提高评讲的教学效 果,应采取以下措施
案例: 怎样上好物理讲评课?
讲评课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 目的是纠正错误、分析得失。 物理讲评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机械地采用 逐题对答案、改正错误、就题论题、面 面俱到的问题。
这一途径来完成的,这就需要精选 习题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 目的.在复习课教学中主要是通过 巧设如下类型练习题来抓训练的. 1、船从河里到海里,浮力如何变。 上浮些,还是下沉些?(密度计) 2、人在河中沉,在死海中浮。浮力 哪个大?(铁在水和水银中) 3、质量为2千克的木头投入水中, 排出的水的质量多大?
4、体积相同的实心铁与铝,投入水中, 静止后浮力哪个大?如果改投水银? 5、质量相同的实心铁与铝,投入水中, 静止后浮力哪个大?如果改投水银? 6、体积相同的实心铁与木,投入水中, 静止后浮力哪个大?如果改投水银? 7、质量相同的实心铁与木,投入水中, 静止后浮力哪个大?如果改投水银?
如何做好初中物理复习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课件精品课件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复习课件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9e0492336c1eb91b375dbb.png)
区别
能的形式没有变 能的形式已经发生改变
三、比热容
物质的比热容跟密度相似,也是物质的特性 之一。
对某种确定的物质来讲,比热容是一个确 定的数值,跟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改变的多 少,物体的形状、体积、位置等无关,它仅与 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比热容表示物质吸热放热能力。
C水= 4.2×103J/(kg·℃)
小 D、以上都不是
12、把一玻璃板放入水中,取出之后, 玻璃板上会有一些水粘在上面,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水蒸气在玻璃上液化成的小水滴
B、 快速取出玻璃就不会有水 C、 水扩散到了玻璃中 D、 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13、用力压缩一个物体时,下列说法
正确的(C )
A、物体中的分子会被压得变小
10、 坐在客厅里的客人能闻到厨房里
做菜时的香味,这是因为( C)
A、客人觉得饿了 B、炒的菜是一种很特别的菜 C、物质的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着的 D、只有气体的分子是运动的
11、 将两木板刨得很平,然后将它们紧 紧地贴在一起,拿开手后两木板仍不能
吸引在一起,原因是(C )
A、木板中的分子没有引力 B、木板之间有空气,分子停止运动 C、木板之间的分子间隔太大,作用力太
7、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是( C)
A.在火上点燃火柴头,使火柴头温度升高
B.冬天人们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觉暖和
C.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
D.在阳光照射下,水盆里的水温度升高
8、以下现象中,由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的现象是D( )
A.古代人“钻木取火” B.电炉通电后,电炉丝发红了 C.晒太阳时感到暖和 D.水壶中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
《初中物理总复习》课件
![《初中物理总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fd7ba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7.png)
02
CATALOGUE
初中物理重点难点解析
力学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掌握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性质 和计算方法。
难点
分析复杂力学问题,如多物体、 多力的平衡和加速问题,以及力 的合成与分解。
04
详细描述
通过光学实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验 观察能力,培养对光现象的敏感光学实验,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和 创新思维。
热学实验复习
总结词
掌握热学基础知识
详细描述
复习热学基础知识,包括温度、热量 、内能等,掌握热学实验的原理和操 作方法。
总结词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详细描述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热学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 操作技能,培养观察、记录和分析数 据的能力。
总结词
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详细描述
引导学生探究热学实验中的问题,培 养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电学实验复习
总结词
掌握电学基础知识
详细描述
复习电学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电 压、电阻等,掌握电学实验的原理 和操作方法。
总结词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电学重点难点解析
重点
理解电荷、电场和电流的基本概念,掌握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难点
分析电学问题,如电容器、电感器和电磁感应现象,以及复杂电路的分析与计 算。
03
CATALOGUE
初中物理实验复习
力学实验复习
总结词
掌握基础实验原理
详细描述
复习力学基础实验,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 等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初三物理总复习指导课件
![初三物理总复习指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006f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4.png)
基础知识回顾
原子结构
帮助学生复习原子的基本结构, 并挑选一些重要实例进行解析。
牛顿三定律
通过生动的案例来复习牛顿三定 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应用方 法。
电路基本概念
通过实际电路的搭建过程,帮助 学生回顾电路和电阻等基础概念。
理论应用实例
机械能的转化
介绍用户动能和势能的转换, 然后以物体自由落体为例析和比对不同题型的共性,引导学生形成类比思维达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试题讲解与答疑
选择题攻略
针对选择题类型,提供练样题实 现引导学生善于答题方法。
图表解析
通常仅依靠文字阅读理解图表十 分的费劲。为此,我们提出详细 的图表分析方案。
公式推导
带老师让学生一起找到各类公式 的推导过程。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阐述位移和速度的区别,使 用小车和斜面实验帮助学生 理解物理公式。
测量和误差分析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物理 量的测量,随之展开误差分 析,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 技巧。
重点题型解析
1
计算题型
针对考试中的计算题型,通过大量的练习与讲解来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2
实验题型
提出物理实验题的特点和注意事项,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 方法。
初三物理总复习指导ppt 课件
欢迎来到本课程!在这份课件中,我们会帮助你复习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和题 型,为最后的考试打好基础。
总复习概述
考试分值占比
介绍物理卷子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重,为复习提供指引。
复习时间规划
提供合理的复习时间安排,指导学生如何将时间合理分配到各个知识点中。
如何有效复习
给出一些高效的复习方法建议,包括如何识别考纲和如何做题巩固知识点。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套总复习课件
![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下册全套总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492748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2.png)
内能、热量及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
定义、单位、影响因素, 以及内能变化的计算方法 。
热量
定义、单位、计算方法, 以及热量传递的条件和方 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中 的表现,以及应用热力学 第一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 方法。
气体性质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性质
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微观意义、气体状态方程等。
03
光学部分复习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几何光学基本概念及规律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 到障碍物可形成影子、小孔成像
等。
光的反射
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反射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界面
对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 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折射角
重要实验原理、方法及数据分析技巧讲解
密度测量原理及方法
01
通过测量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密度,掌握不同物质密度测量的方
法。
压强测量原理及方法
02
通过液体压强计测量液体压强,掌握不同深度下液体压强的变
化规律。
浮力实验原理及方法
03
通过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
应用。
误差来源分析及减小误差方法探讨
恒定电流基础知识及电路分析方法
总结词
基础知识、欧姆定律
电流的形成及方向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为电流的方向。
电阻、电压、电流的关系及欧姆定律
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 因,而欧姆定律则是描述电阻、电压、电流之间关系的定律。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演示优质课件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演示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516e8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3.png)
一、教学内容1. 第四章《电学基础》: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
2. 第六章《电磁学》: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的概念;安培定则及其应用;电磁感应现象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学基础知识和电磁学基本原理。
2. 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和安培定则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串并联电路的计算;安培定则的应用;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安培定则;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源、导线、磁铁、电流计、线圈。
2. 学具:实验报告册、计算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
(2)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讲解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2)讲解安培定则的应用,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串并联电路的计算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安培定则的应用题。
(2)让学生回顾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的概念。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欧姆定律、安培定则公式。
2. 串并联电路图、磁场分布图。
3. 重点知识点罗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2)应用题:安培定则的应用。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计算。
(2)应用题答案:根据安培定则进行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电磁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深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详细程度;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中考物理总复习(全部)精品PPT课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全部)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85c4bada38376bae1fae5e.png)
第一部分 考点扫描精讲练
●第一讲 机械运动 ●第二讲 声现象 ●第三讲 物态变化 ●第四讲 光现象 ●第五讲 透镜及其应用 ●第六讲 从粒子到宇宙 ●第七讲 质量与密度 ●第八讲 力 运动与力 ●第九讲 压 强 ●第十讲 浮 力
●第十一讲 简单机械 ●第十二讲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第十三讲 机械能及其转化 ●第十四讲 内能与热机 ●第十五讲 电流和电路 电压 电阻 ●第十六讲 欧姆定律 ●第十七讲 电功率 ●第十八讲 生活用电 ●第十九讲 电与磁 信息的传递 ●第二十讲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方法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刻度尺的读数规则 和秒表大、小表盘的意义.第一问有两个地方容易出错: 一是起始刻度不是0刻度,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该为两端所 对的刻度值之差;二是在进行精确测量时,一定要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第二问在读秒表的示数时,首先要清楚 小表盘表示分,大表盘表示秒.接着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 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
[帮你归纳]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1.累积法: 用累积法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经、纸张厚度.2.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板组合,可测出圆形或球体 的直径.3.化曲为直法:用化曲为直法测量地图上的 铁路长度、圆的周长.4.滚动法:用滚动法可以测量 操场的跑道长度.
[易错警示]①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度 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对齐物体时,切莫忘记实 际长度为最后读数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②刻度尺 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
间内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甲车的速度.由图得出甲车追上
乙车的时间(20 s),再行驶30 s两车行驶的路程,求出两车距
离。
学生随堂巩固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A.课桌高度约为80 cm B.考场内的气温约为50 ℃ C.一份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 g D.初中生跑50 m所需时间约为3 s
初三物理复习课件.ppt
![初三物理复习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5b3da458f5f61fb6366610.png)
甲
乙 (1)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便于读数 (2)木板不必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操作
说一说
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涉及到 哪些物理知识?
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 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情况?
作业:
复习牛顿第一定律
同学们辛苦了
摩擦力
产生条件 种类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静摩擦
影响大小的因素
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应用举例
1、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对一块各个侧面光
滑程度相同的木块进行了三次如图所示的
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作匀速
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
F2、F3,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A、F1>F2>F3
B、F1=F2=F3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
—在 到—的一—拉定—的力—范成—正围—内比——,—弹—簧—的—伸—长量与受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3)小华作出了如图三个图象,其中正 确的是( )
2、如图所示,弹 簧秤A和B的自重 均为0.3N,砝码 重0.5N,则图中 弹簧秤A的示数 为_______,B的 示数为_____。
想一想
3、体育课上,小明和小宇发现不同运 动鞋底的花纹不同,他们猜测“鞋与 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否与鞋底的花纹 有关”,于是他们利用一块木板和一 只弹簧测力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与他们一起探 究。
(2)在研究此问题时,小明设计的 实验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一端固 定,另一端钩住长方形木块,木块下 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动长木板, 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 出木块和木板间的摩擦力。小宇看了 小明的实验后,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 优于自己设计的实验,对此,你能说 出其中的原因吗?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演示课件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0b3f5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6.png)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三物理教材第九章《电学基础》及第十章《磁学基础》,详细内容包括:1. 第九章:第1节至第3节,重点掌握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 第十章:第1节,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磁感线、磁极、磁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能正确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电路分析。
2. 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其关系,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 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能识别磁感线、磁极、磁化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路分析,特别是串并联电路的计算;磁场性质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磁场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演示电路板、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磁场演示器。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电池、导线、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引导学生回顾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2. 新课导入:(1)讲解欧姆定律,进行电路分析。
(2)通过实验验证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3)介绍磁场的基本性质,展示磁感线、磁极、磁化现象。
3. 例题讲解:(1)计算一个简单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
(2)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判断磁感线的方向,识别磁极。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进行电路实验,测量电流、电压、电阻。
(2)让学生绘制磁感线,判断磁极。
六、板书设计1. 第九章:(1)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2)欧姆定律(3)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2. 第十章:(1)磁场的基本性质(2)磁感线、磁极、磁化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压、电阻下的电流。
(2)分析题:分析一个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判断题:判断磁感线的方向,识别磁极。
2. 答案:(1)电流 = 电压 / 电阻(2)串联:电流相同,电压分配;并联: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PPT
![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8dd2f62f60ddccdb38a0b7.png)
3
物态变化
•15 12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点
(二)物质的三态及物态变化
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3
•16 13
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
(三)分子动理论、内能
❖ 1.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 2.了解内能和热量。 ❖ 3.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 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3
•19 16
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
(一)质量和密度
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会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
1、对同种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2、对同种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之比不变,它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3、对不同的物质来说,质量跟体积之比一般不同。
3 ❖ 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不改变。
空气 水
法线 入射点O
•9 7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10
(四)透镜及其应用
重点解读
❖ 凸透镜 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光路可逆 。
3❖ 凹透镜 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光路可逆。
•11 8
•25
复习目标 重点解读
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 2.知道动能、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
(七)功和机械能
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 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与 做功的多少是不同的。
做的功多,做功不一 定快,即功率不一定大, 因为这个功可能在较长的 时间内完成;功率大,做 的功不一定多,因为做功 的时间可能很短。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PPT课件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6f9cf7fd0a79563c1e72fd.png)
-
3
专题三 常见隐含条件 1. 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 悬浮:浮力等于重力;
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 变(同一物体) 5. 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
4
6. 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 7. 上升:重力势能增加 8. 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 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 9. 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 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 虚线 10. 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
-
13
20. 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 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 位换算:1 cm2 = 10-4m2 21. 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 跟液体深度有关。深度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 点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 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 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 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 通用)
-
25
57. 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 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 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 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 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器的两端。
58. 电路中有电流一定有电压,但有电压不一 定有电流(电路还得闭合)
-
2
6. 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 7. 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 大气压强10 5Pa 8. 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 9. 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中考物理总复习指导(九年级)PPT共4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指导(九年级)PPT共49页](https://img.taocdn.com/s3/m/feededc2af45b307e971976c.png)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初三物理总复习PPT课件
![初三物理总复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0de29852d380eb62946df7.png)
(2)当时的电压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烧开同样一壶水所用的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
-
22
四、中考物理中有七大类热点问题 (题型)
-
23
(1)估测、估算题,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 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
(08) 生活中下列用电的做法,正确的是( )
-
10
3、需要理解的知识有: (1)欧姆定律; (2)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3)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4)能简单计算电功率; (5)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
11
(06)如图11所示为测量电阻的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置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5A,电压表示数 为12V;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 为0.25A。电源电压不变。求:
③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④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
38
⑥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
⑦探究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和电 阻的关系:
⑩家庭电流和安全用电知识。
-
39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超导体的一些特点和超导体对人类生 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某些物质在温度降低到某一值时电阻会变 成零,成为超导体,如果科学家研制出常 温下的超导体,则常温超导体可用来制作 ()
-
3
电和磁
-
4
1、需要了解的知识有:
(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2) 举例说明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 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 向都有关系;
(4)光是电磁波 ;(5)知道波长、频率和波 速的关系;
最新精品课件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32张
![最新精品课件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课件32张](https://img.taocdn.com/s3/m/63eb6edff12d2af90242e6e2.png)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再见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33
O
L
L F
最小力作法归纳:力最小, 力臂要最长,当为直杠杠 时,以杠杠为力臂时力臂 最长,垂直于杠杠的力最 小
3、滑轮组的装配
n=2 F
图16
n=3
F
作法归纳:奇动偶定 ,注意绳子拉力的方
向, 由 内 到 外 ,绕线不 重复 .
最省力时,先绕 动 滑轮
力学作图练习:
1.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下列各球静止 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 如果小球下沉应该怎样画?
作图时要注意:
(1)用铅笔、直尺作图,力求做到规范、准 确。如:同一图中不同大小力的长短应区分; 电路图中导线要横平竖直等。 (2)分清虚线与实线,保留作图痕迹(辅助 线)。如:力臂可画虚线,也可画实线;力与 光线一定画带箭头的实线;辅助线(包括法线) 画虚线;虚像一定画虚线。 (3)根据题目要求,既不要多画,也不要少 画。
F浮
●
G
2.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下列斜面和墙 面受到的压力。
●
F
F
●
3: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 升水桶,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 法。
F 提醒:看清省力要求,先内后外,不 重复绕。
4.如图所示,在杠杆A0上挂了一个重为G 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 在杠杆上A点画出最小的动力F和它的方
通常也作在物体的重心上
v
f
2、简单机械(画杠杆的力、力臂)
注意:
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是作用在杠 杆上的,注意不要画错力的作用点
如图,画出人对杠杆的力 怎样画力臂呢?
F1
F2
画杠杆力臂的方法(三步骤): 一、找支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考试不是以识记为重点,更注意在 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 在应用中的掌握。
通常物理量的复习应按概念、公式、单位、测量、应
用五步法进行。效率 在物理中的地位在逐步提升,它是
各种能量转换的桥梁,下面以效率为例来看我们应该怎样 复习:
1、效率的概念: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即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分额,凡机 械就有效率的问题,是因为总国由有用功和额外功组成,实际上的机械 额外功总是存在的,只有在不计摩擦和机械本身重力时,才有η=1。
2005年中考 复习备考指点
姜堰市沈高初级中学 吴洪华 05.05.30
一、试卷是如何产生的?
第一步,命题组全体成员集体学习“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在学习过程中,讨论明确以
下几点: ①考试要求:体现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双重功能。
②试卷结构。
命
③难度值:试卷易中难比例为6:3:1;难度系数控制在0.6—0.65之间。 ④必考知识点:如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
题
老 ⑤必考知识点的考试题型:如电功与电功率与计算题挂钩。
⑥知识点考查的覆盖率:不强调覆盖率。 第二步,命题组成员分工研究近三年全省中考试卷和全国各地中考资料。我们两人一组,共分
师 三组,分别研究“计算题与选择题”、“实验题与填空题”、“简答题与作图题”。
其中研究全省中考试卷的目的是:梳理知识点,对非必考知识点,尽可能不重复。例如“物态
选用陈题。对计算题,还反复强调降低难度,尤其是数学部分的难度。 第四步,小组筛题。
题
第五步,命题组定题。
第六步,预测难度系数,复查试卷结构。命题组选定全体成员一致赞成的题目,汇编成试卷后,
再由全体成员预测难度系数,复查试卷结构,核对所考知识点与“考试说明”是否吻合。
经历了如此科学严谨规范的六个环节后,中考试卷才算定稿。这毫无疑问命题组集体智慧的结
5、应用,解决效率的相关问题(初中阶段通常不考虑绳重与摩擦)
(1)滑轮组效率与绳子的绕法无关
F1≠F2
η1=η2
(2)动滑轮效率与省力与费力使用有关
F1≠F2
η1≠η2
(3)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重物时效率不同
G1≠G2
η1≠η2
例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考虑绳重与摩擦) (1)当重物为18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热学 4个 动能势能概念 能的转化 比热容 热量公式
光 学 1个 光的反射
电 学 14个 串、并联电路 电流概念 串联电路电流特点 并联电路电流特点 串联电路电压特点 并联电路电压特点 欧姆定律 等效电路 并联电路等效电阻 电功 电功率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焦耳定律 电路中电流过大原因
知识点表解(二):要求会使用的器材或会做的实验20个
晶。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中考命题如此科学严谨规范,使得任何猜题押题的行为纯属徒劳。但我们
如果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集中精力研究“考试说明”并梳理其中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
重点突出,是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一、知识点表解(一):要求理解的知识点36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力学 17个 速度 密度 力的概念 重力三要素 合力概念 二力合成 二力平衡 压强 液体压强 浮沉条件 功的要素 功的公式 功率 力臂概念 杠杆平衡条件 有用功、总功 机械效率
2、效率的公式:一般式η=W 有用/W总 对于用滑轮组提升重物, 在不计绳重与摩擦时有η=W 有用/W总=Gh/Fs=Gh/(Gh+G动h) 在考虑绳重与摩擦时有η=W 有用/W总=Gh/Fs=Gh/(Gh+W额外)
3、效率无单位 效率是一个比值,通常用%表示 4、滑轮组效率的测量
实验的复习也是五步:它们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与记 录、实验结论与讨论。要重点引导学生设计记录表格、讨论实验过 程中的注意事项。
解:①、物体的重力G=mg=320N ②、人运动的速度V=s/t=0.8m/s ③、拉力F做的功W有=FS=1600J ④、提升物体做功W有=Gh=1280J ⑤、机械效率 η=W有用/W总=80% ⑥、人的功率 P=W总/ t=160W ⑦、人与地面的摩擦力f=F=200N ⑧、物体受到的拉力F=G=320N
谈 变化”一章,如果去年考了“熔化”和“升华”,今年就考“汽化”和“液化”,特意错开。
研究全国各地中考资料的目的是:借鉴新题型。命题追求的是:与时俱进,稳中求变,力戒陈 题,多用新题。
命 第三步,命题组成员按1:4的比例分头拟题,即试卷上1道题,每人拟4题。拟题的要求是:坚
持以德育为先导,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将试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6—0.65之间;不自己编题,不
绳端的拉力为多少牛? (2)当重物为240N时,重物上升3m时,绳端的
拉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焦。
略解:(1)η=W 有用/W总=Gh/Fs=Gh/(Gh+G动h)=G/(G+G动) G动=G(1-η)/η=180N(1-0.6)/0.6=120N F=(G+G动)/3=(180N+120N)/3=100N
力学 9个 刻度尺 测速度 天平调节 测质量 量筒的使用 测密度 力的图示 测力计 组装滑轮组
热学 3个 温度计 查熔点表 查比热容表
电学 8个 连电路 画电路图 用电流表测电流 用电压表测电压 滑动变阻器 伏安法测电阻 判断磁场方向 测小灯泡功率
通过分析上面的知识表解,我们可以比较清 楚地看到力学的重点应放在密度、压强、杠杆平衡 和效率上。浮力这个初中力学的难点在中考的地位 已大大降低。热学方面的重点很明确。光学的重点 一目了然,电学的重点在电路上、欧姆定律、电功 电功率。通过考试说明,我们好像看到了作图题的 影子,它们是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光路图、力 臂与滑轮组组装、电路、判断磁场方向。重点实验 题应该围绕密度、效率、伏安法展开。
(2)提升240N重物时,拉力F’=(G’+G动)/ 3=(240N+120N)/ 3=120N 绳端的路程 S=3h=9m
绳端的拉力所做的功率W=FS=120N×9m=1080J
例2:如图所示,某矿产工人用200N的水平拉力,抓紧绳子的一端, 沿水平面匀速向右运动,在10秒内将矿井里质量为32㎏物体提升 4m,根据题给条件,请你计算出与本题相关的5个物理量,要求 写出简要说明和结果。 (g=10N/㎏)(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