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寒潮-学案

合集下载

寒潮学案

寒潮学案

第四章第三节寒潮【学习目标】1.交流讨论推断寒潮的标准,并解释寒潮标准因地而异的原因。

2.学会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寒潮的路径、源地和形成原因,学会科学推理方法,培养分析判断能力。

3、分析寒潮产生的危害,讨论防治措施。

【重点】寒潮发生的原因,寒潮的危害和预防。

【难点】通过寒潮的学习,学会分析其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能够针对不同的灾害,提出适当的预防措施。

【知识补充】自然灾害1.含义: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类型:气象灾害:台风、洪水、干旱、寒潮、沙尘暴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海啸等。

【学习内容】一、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1.概念:寒潮是冬半年入侵造成的,并伴有等现象。

2.一般标准:冷空气过境后,气温在小时内下降10℃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在以下3.成因:冬半年强冷空气从向移动形成。

二、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危害等使交通堵塞,电信、电力中断造成海上翻船事故造成农作物遭受霜冻、冰冻等冻害2.我国寒潮灾害多发生在两季。

3.预防措施:发布准确的和,减少寒潮所造成的损失。

三、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1. 东路寒潮2. 中路寒潮3. 西路寒潮【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寒潮灾害及其防御的正确结论是()A.冬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B.寒潮影响的范围小C.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D.寒潮影响范围在陆地2.下列关于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对寒潮的发生,可以有有效的控制方法B.各地寒潮标准是统一的 C.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D.青藏高原受寒潮影响最大3.有关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潮就是寒流B.寒潮在我国只出现在冬季C.寒潮是指北方南下的冷空气D.寒潮是一种影响范围大、多种灾害并发的气象灾害4.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寒潮发生在()A.秋季和春季B.冬春季节C.秋季和冬季D.初冬和秋末5.这段时期影响该市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B.冷锋C.气旋D.反气旋6.这种天气系统在冬半年往往与以下哪种气象灾害有关…()A.暴雨B.沙尘暴C.寒潮D.干旱7.下列关于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潮对人类只有灾害,没有什么益处B.对寒潮的路径进行预报,主要是通过人工监测和真实体验作出判断C.目前,人们对寒潮、台风、暴雨、干旱等灾害,只能作出预报而不能阻止其发生D.寒潮是大自然的一种自然现象,人类对它无计可施8.关于寒潮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使交通受阻,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 B.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冬季危害最大C.青藏高原首当其冲,受寒潮危害最大 D.南方远离寒潮源地,不会受到影响9.下列关于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寒潮是一种无法准确预报的气象灾害 B.只要有冷空气影响,就会爆发寒潮C.我国夏半年最易发生寒潮天气 D.在地面制造烟雾,可减轻寒潮产生的冻害10.关于寒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寒潮对农业的影响危害主要是剧烈降温造成的霜冻、冰冻等冻害B.冬季寒潮容易冻伤作物的幼苗C.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大,因此我国各地寒潮标准不一样D.寒潮有害也有利,它带来的降雪可以缓解北方春旱11.下表是广州某学校气象小组2004年12月27日—2005年 1月4日的观测记录,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几天,广州的风向是偏东风;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台风B.这几天,广州的风向是偏西风;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干旱C.这几天,广州的风向是偏北风;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寒潮D.这几天,广州的风向是偏南风;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洪涝12、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A.寒潮 B.台风 C.旱灾 D.涝灾13、关于寒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寒潮仅指发生在冬季的冷空气活动B.侵入我国的寒潮多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而来C.寒潮常带来严寒、大风、降雪和霜冻天气D.寒潮是一种灾害天气,有时会使南方柑橘等经济林木遭到冻害14、关于寒潮活动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我国夏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B.它会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C.寒潮造成的大风会带来干旱现象D.它的影响范围(在我国)很小,且属单一灾害15、寒潮在美国经常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分布D、洋流分布6、我国北方地区在不同季节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有:①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②春季和夏季的干旱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③春季和秋季的台风袭击华北地区④春季和夏季的暴雨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6、在亚欧大陆上,受寒潮、水旱灾害等气象灾害影响最频繁的地区是:A.中亚内陆地区 B.东亚季风区C.青藏高原地区 D.西亚沙漠地区17、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4.3《寒潮》导学案(优选.)

4.3《寒潮》导学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寒潮》导学案自主学习:一、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1.概念:冬半年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等天气。

2.标准: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即为寒潮。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寒潮标准。

3.成因:冬半年强冷气团从地区向地区移动形成。

二、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多发季节:我国寒潮多发生在。

名师点拨一、寒潮的成因及多发季节1.成因:影响我国的寒潮实质上是冬半年快行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其形成过程及天气系统如下所示:(1)形成过程(2)天气系统:快行冷锋。

2.多发季节(1)发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出现在ll月~次年4月。

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

(2)原因主要是考虑降温幅度,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调整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多,而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二、寒潮的利弊寒潮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典例练习: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的高、低气压中心:A ,B 。

(2)图中所示的锋面类型是。

(3)此图所示天气系统出现的季节是。

(4)来自西伯利亚的空气前锋已经移到蒙古国中部,以及我国内蒙古西部、青海西北一带。

未来两天内,冷空气将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天气,气温将明显,这种天气过程叫。

一.选择题1.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在( )A.夏秋季节 B.春冬季节 C.夏冬季节 D.春秋季节2.我国寒潮标准不一样的原因是 ( )A.寒潮源地不同 B.产生寒潮的天气系统不同C.国家缺乏统一管理 D.南北气候差异大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寒潮》教案

《寒潮》教案

寒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寒潮的定义、特点和影响。

2. 掌握寒潮的形成原因和路径。

3. 认识寒潮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寒潮的定义、特点和影响。

2. 难点:寒潮的形成原因和路径。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3 分钟)
- 播放一段关于寒潮的新闻报道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寒潮的定义和特点。

2. 新课呈现:(10 分钟)
- 教师讲解寒潮的定义和特点,如冷空气的强度、降温幅度、影响范围等。

- 展示寒潮的路径图,讲解寒潮的形成原因和路径。

-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3. 课堂总结:(7 分钟)
-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对寒潮的见解,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 教师总结寒潮的定义、特点、影响、形成原因和路径。

4. 课后作业:(5 分钟)
-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近年来发生的寒潮事件及其影响。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加深对寒潮的认识。

同时,要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寒潮的危害和应对措施,提高学生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中图版高中地理一《寒潮》导学案(4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一《寒潮》导学案(4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一4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完成下列内容。

1、寒潮确实是冷空气吗?一样发生在生么季节?你能在我市11月21日至12月9日的气温统计图中找到寒潮发生的日期吗?
2、寒潮发生的缘故是什么?
3、入侵我国的寒潮的发源地在哪里?移动路径是?
活动二
四、寒潮对人类活动的阻碍
结合教材,提取信息,分析阻碍
五、寒潮的预防
措施
1、农业生产中如何降低寒潮的损害?
2、如何降低寒潮对交通的危害?
3、我国的寒潮预警信号是?
小结:自然灾难的一样分析方法
查阅整理展现资料,选择天津常见的某种自然灾难,利用相同的
学习方法分析其成因、危害和预防措施。

寒 潮 影 响 降
温 大风
融入情形,查找措施
课堂小结,总结提升
课后拓展,学以致用
雨雪。

《寒潮》教案(1)

《寒潮》教案(1)

寒潮一、学习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按照《地理必修·1》(中国地图出版社)的编排,是在第四章的第三节,前三章讲述人类赖于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之后,围绕人地关系、以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为主线,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高中地理开始,就接受人地关系的思想。

而第三节正是从人地关系这一角度出发,简要介绍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上的内容是《寒潮》。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必修1》的“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之三——“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基于新课程强调“教学内要联系实际,要反映时代特征,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考虑到台风是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灾害性天气,且台风在深圳的影响更大,学生更熟悉,虽然相关内容课本上没有,但学生可以到报刊、杂志和互联网上去查找,符合新课程提倡探究式学习的理念,因此选择“台风”为本节主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要求目标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理念和课程内容,为了更好地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确定本节的目标为:1.知识能力目标:①让学生了解台风的形成、危害及预防。

②让学生认识台风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③学会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台风的形成、危害等,学会科学推理方法,培养分析判断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学会表达,培养与别人交流、交往合作的能力。

②学会通过报刊、杂志和网络获取、整理、分析资料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精神,养成辨证地评价地理事物的思维习惯(通过的台风“功”和“过”的交流讨论),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三、重点和难点了解台风的的危害可加深学生对台风作为一种常发而又严重的灾害的理解,使学更加关注台风,关注环境;而台风的预防是认识研究台风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寒潮》学案1(中图版必修1).doc

《寒潮》学案1(中图版必修1).doc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寒潮一、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出我国主耍自然灾害的名称,了解其含义。

2.运用相关图像、影像、文字等新闻资料,概述某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牛活的危害。

3.运用已有知识及相关资料,简述某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初步归纳科学推理的方法。

4.通过对自然灾害成因及危害的学习,列举出适当的预防措施,初步建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寒潮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和预防;分析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方法。

2.学习难点:寒潮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寒潮案例的学习,分析其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能够针对不同的灾害,提出适当的预防措施。

三、学习方法案例分析法四、学习过程彖?~~3、归纳寒潮天气带來的灾害-展示关于寒潮危害的视频和图像资料。

提问:1、寒潮天气带來的这些灾害会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哪些方而?阅读、归纳、回答观察视频和图像资料、分析、归类、冋答。

用转了解寒潮的危害。

2、我们应怎样正确看待寒潮?提问:案例中寒潮从何处进入我国的?-展示“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

提问:影响我国的寒潮的源地?为什么这些地方成为寒潮的源地?寒潮是怎样形成的?提问:你能提炼出刚才分析寒潮形成原因的思维过程吗?提问:依据寒潮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带来的危害,你能捉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吗?布置任务:列表总结寒潮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措施发:学生搜集整理的北京北部山区发生泥石流的资料及华北地区发生地震的资料布置活动任务:按4—5阅读教材90页“探索”——《寒潮天气及灾害》,及92页“案例研究”——《寒潮的“功”与“过”》、分析、归纳、回答。

阅读案例、回答-在老师的层层设问下读图、调动已有的知识分析、回答回顾、提炼、回答交流、讨论、回答绘表总结小组活动,完成任务能够辩证的评价寒潮这一自然灾害承转引导学生分析寒潮的成因。

总结方了解预防措施是根据什么提出的;预防寒潮有哪些主耍措施落实、巩固、提高、扩展人的地理学习小组为单位,分两大组各完成一个案例的分析,小组内合作完成并填写好表格一一“主要自然灾害成因、危害、预防措施” 中的内容各组补充交流(要说分析思路)回顾:今天学习的思路列出思维线索总结作业:以各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等资源搜集另一种自然灾害的资料,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带来的危害并提岀适当的预防措施,填写“主要口然灾害成因、危害、预防措施"总结表。

《 寒潮 》教案

《 寒潮 》教案

《寒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寒潮的概念、成因和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寒潮的危害和防御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关注气象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寒潮的成因和特点。

寒潮的危害和防御措施。

2、教学难点理解寒潮的形成机制。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寒潮来袭的新闻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寒潮带来的影响,如大风、降温、降雪等,提问学生对寒潮的感受和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寒潮。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1、寒潮的概念(5 分钟)教师讲解寒潮的定义: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

强调寒潮的标准:我国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2、寒潮的成因(10 分钟)展示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结合示意图讲解寒潮的形成原因。

指出寒潮的形成与高纬度地区的冷空气堆积、大气环流的调整以及引导冷空气南下的天气系统等因素有关。

解释极地涡旋对寒潮形成的影响,以及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波动如何引导冷空气南下。

3、寒潮的特点(5 分钟)教师总结寒潮的特点:降温快、温度低、风力大、范围广。

通过对比不同强度寒潮的影响,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寒潮的特点。

4、寒潮的危害(5 分钟)展示寒潮带来的灾害图片,如农作物冻害、交通受阻、电力中断等。

学生分组讨论寒潮对农业、交通、电力等方面的危害,并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发言,强调寒潮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

5、寒潮的防御措施(5 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防御寒潮的危害。

高一地理学案寒潮教案-文档资料

高一地理学案寒潮教案-文档资料

高一地理学案寒潮教案【】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地理学案寒潮教案,供大家参考! 高一地理学案寒潮教案《寒潮》教学设计课题:必修模块1 第四章第三节题目寒潮所需课时:一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根据新课标对本教学内容的要求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确定本教学内容要求:1、什么是寒潮?它是怎样发生?2、寒潮给我国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什么影响?人类应采取什么防御措施?从寒潮的降温标准上记忆理解寒潮概念;在理解我国冬季大气环流的基础上,理解寒潮发生的原因。

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寒潮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的危害,以辩证观点看待寒潮对人类带来的益处。

正确认识减轻寒潮危害的措施。

教材及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种多样、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教材选取寒潮为案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会搜集其他自然灾害的资料并加以分析整理,探究其它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认识灾害带来的危害及辩证地评价自然灾害。

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接处相关内容,我们本地也有寒潮发生,学生对寒潮已有一定了解,只是学生试图能力较差,又结合相关图片材料进一步学习的必要。

学习目标1、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资料,讨论推断寒潮的标准,并解释寒潮标准因地而异的原因,掌握寒潮的成因,危害和预防。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地图,分析寒潮的路径、源地和形成原因,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学习心得、看法和成果,培养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主动探究的兴趣、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减灾、防灾意识,正确对待自然灾害的发生;通过对寒潮的功和过的讨论,养成辩证地评价事物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重点:寒潮发生的原因,寒潮的危害和预防。

难点:通过寒潮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学会分析其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能够针对不同的灾害,提出适当的预防措施。

《寒潮》学案1

《寒潮》学案1

《寒潮》学案1[学习目标定位]1.结合己有的知识和中国的南北跨度,理解寒潮的成因,了解我国寒潮不同的划分标准。

2.联系亲身经历和生产生活实际,认识寒潮的危害,掌握其防御措施。

课前准备区•新知梳理1一、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1.概念:冬半年①__________________ 入侵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并伴有②_________ 等天气。

2.标准: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③_______________ ,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④__________ ,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⑤_________ 即为寒潮。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寒潮标准⑥__________ 。

3.成因:冬半年强冷气团从⑦________ 地区向⑧________ 地区移动形成。

二、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多发季节:我国寒潮多发生在⑨____________ 。

2.危害(1)大雪、冰冻等使⑩____________ ,电信、电力中断。

(2)大风造成海上_________ 事故。

(3)急剧降温使农作物遭受________ 、⑬____ 等冻害,春季寒潮易冻伤作物_________ ,秋季寒潮常影响作物_____________ ,冬季寒潮危害_________ 作物。

3 •防治措施(1)发布⑰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采取措施,做好_______________ 。

(3)海上船只____________ o, ■思维激活、1.(1)联系第二章内容,寒潮常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2)有的同学说,寒流就是寒潮。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2.(1)寒潮一定会带来雨雪天气吗?(2)为什么我国四川盆地、海南岛较少受到寒潮影响?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寒潮的成因及多发季节【探究活动】寒潮是我国冬半年常见的灾害性天气,2011年1月中旬,受寒潮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寒潮-中图版必修一教案

寒潮-中图版必修一教案

寒潮-中图版必修一教案1. 教学目标•知道寒潮的形成原因和气象特征;•了解寒潮对我国经济、交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能够分析和探讨寒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寒潮的形成原因、气象特征;•寒潮对我国经济、交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

2.2 教学难点•分析和探讨寒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3. 教学过程3.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讲解的内容,问一些开放性问题,例如:“大家还记得前几节课讲了哪些内容吗?”、“这些内容有什么联系吗?”等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2 学习新知(25分钟)3.2.1 什么是寒潮•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寒潮;•讲解寒潮的定义,介绍寒潮的形成原因和气象特征。

3.2.2 寒潮对我国的影响•让学生自主阅读一段文章,了解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引导学生讨论寒潮对我国经济、交通、生产等方面造成的影响。

3.3 拓展延伸(20分钟)•让学生阅读有关文章,分析和探讨寒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学生自主展示自己的探讨成果,进行讨论和评价。

3.4 总结归纳(10分钟)结合教师的提示,学生自主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形成对寒潮的整体认识,明确再次温习、查漏补缺的重点和方向。

4. 课后作业•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寒潮对我国的影响;•思考并练习如何应对寒潮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完成相关作业。

5.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课题,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认识和分析寒潮的影响,提高了学生们探究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增进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效果非常好。

寒潮学案

寒潮学案

课题寒潮天气的形成过程课程标准1.运用示意图,分析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2.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生学习目标分解目标分解一:利用已学大气的水平运动中风的画法,画出南北半球反气旋近地面和垂直方向上的气体流动图,并总结其影响目标分解二:了解锋的形成原理,掌握冷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并能够运用其原理解释寒潮天气的形成。

目标分解三:通过思维导图来展现寒潮的形成过程,并总结寒潮天气产生的危害和防御措施重难点重点:反气旋气体流动规律、寒潮天气产生的危害和防御措施难点:锋的形成及冷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及运用课型时间新授课一课时【自主预习区】预习要求:认真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找出与寒潮形成有关的概念并圈画出重要信息。

材料一:高、低气压中心和等压线图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气压是冷空气的源地之一,对我国冬季天气影响显著。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描述。

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的;气旋和反气旋,是指气流状况而言的。

图2.21是2003年10月14日12时世界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局部)。

图中等压线闭合起来的地区,如果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就称为高气压(图中H处);若中心气压低于四周,则称为低气压(图中L处)。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

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峡谷。

材料二:高压(反气旋)反气旋是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

在北半球,反气旋区域内的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则相反。

反气旋的气流外流处后,高层的空气就自上而下来补充,形成下沉气流,以补充近地面向四周流出的空气。

所以,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链接而成的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是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高压动手作图:画出南半球反气旋近地面和垂直方向上气体的流动情况材料三:冷锋与天气大气中经常发生的阴、晴、风、雨、雪等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联系。

《寒潮》教案

《寒潮》教案

《寒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寒潮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寒潮的成因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寒潮的概念、成因和影响。

2. 难点:分析寒潮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寒潮来临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和断句。

3. 深入研读:
- 讲解寒潮的概念和特点。

- 分析寒潮的成因,包括冷空气的源地和路径等。

- 让学生讨论寒潮对不同地区的影响。

4.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寒潮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5.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寒潮的概念、成因和影响。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查找有关寒潮的资料,并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理解寒潮的概念、成因和影响。

但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的讨论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最新地理必修一寒潮的教案

最新地理必修一寒潮的教案

地理必修一寒潮的教案1本节内容的设计从教材结构上讲是用于回答本单元引言部分提出的两个设问:“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哪些”和“气象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危害”;也是在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理论基础上,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全球大气运动框架下对各地区常见天气系统的具体分析,完整了前面所涉及的知识,如高气压、低气压、极锋等;此外,本节内容的掌握更可使学生将地球上的大气有关知识学以致用,分析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识要求:1、掌握有关气团、锋面、锋线及锋的概念,理解气团、锋面的分类。

2、掌握不同锋面、同一锋面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同一锋面控制下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天气的变化特点。

3、理解低压、高压与气旋、反气旋的关系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技能训练:1、培养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分析解读锋面系统、气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关系图。

2、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及其带来的天气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近期天气变化状况引入主要天气系统的类型。

2、Flash课件演示锋的形成、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运动变化过程,从动态的角度掌握锋的有关组成部分及其运动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3、读图2.21“2003年10月14日12时世界海平面的气压分布(局部)”并结合flash课件演示理解掌握高压(反气旋)、低压(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概念并从动态的角度理解气旋、反气旋的演变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正确理解天气现象的发生、变化,树立物质世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2、使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就在身边,学习有用的地理,将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实际,指导生活。

地理必修一寒潮的教案2〔新课导入〕播放近期江苏省天气预报(参考材料:2004年11月1日),提醒学生注意发生在江苏省的阴、晴、风、雨等天气现象。

选取江阴市为参考地点,注意江阴市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天气现象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寒潮
编制:高一地理组时间:2017-11--21
[学习目标定位]1.能概括说出影响我国最深刻的寒潮的主要特征。

2.学会独立分析并明确阐述我国寒潮形成机制。

3.知道寒潮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及其主要危害,了解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

一、自主学习
1•概念:寒潮是指规模较大、势力较强、温度较低的冷气流侵袭现象。

它是冬 _ 半年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2•特点:寒潮具有降温快、温度低、来势猛、风力强、规模大、范围广的特点。

3•主要路径: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寒潮入侵我国的主要路径主要有三条
a西路,b中路,c东路。

4 •危害:一是对北方的农作物如冬小麦会造成冻害,二是南方的经济作物如柑橘、香
蕉等有可能被冻死。

三是在草原牧区,暴风雪覆盖草场,造成“白灾” 四是在干燥地区,寒潮可以引起沙暴。

五是寒潮可以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

二、思维活动
1.一提到寒潮,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它的“过”,那么寒潮对人类有益处吗?
2•寒潮暴发后,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强度有明显差异吗?
3•寒潮只产生降温、大风天气,不产生降水过程吗?
三、探究学习
探究活动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12年1月17日夜间起一股强冷空气将开始影响新疆北部;19〜23日,该股强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南下,先后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东北、黄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

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8C〜12C,部分地区下降14°C〜18°C。

(1)此次寒潮是由___________ 气系统造成的,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
⑵ 说明我国西南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

(3)入冬以来我国寒潮频发的原因是什么?
⑷寒潮对我国农作物危害较大的季节主要在
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防御寒潮的措施。

四、反思归纳:寒潮灾害
西路(105 ° E以西),从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和中国新疆北部, 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侧南下;
中路(105 ° E〜115° E),从贝加尔湖和蒙古附近,经我国河套区南下,直达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
东路(115 ° E以东),由西伯利亚东北部南下, 经过蒙古东部,然后移动到我国华北、东
北地区
冬半年(9月至次年5月),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外大
部分地区
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
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冷空气的通道,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
两广地区甚至海南岛;
我国青藏高原的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的上界, 因此很少受到寒
潮影响
危害: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

有利的影响:如强降温和严寒,能杀灭越冬病菌虫卵,有利于小麦灭虫越冬、净化空气、盐业制卤等
读“寒潮入侵我国主要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图中①②③三条寒潮路径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 。

其中,_____________ 路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给江北地区
造成__________________ 气,江南地区发展为 _______________ 气。

(3)寒潮入侵给我国草原牧区造成的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径
时空
分布
地形
对寒
潮的
影响
影响
迁移应用
六、自我检测
新华网北京2014年2月1日电:今年以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不强,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但从2日起,一股强冷空气的到来将改变这种天气格局,中央气象台1日晚间发布了2014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

据此完成1〜2题。

1 •寒潮暴发最有利的条件是()
A.增大的气压梯度B•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
C.单一广阔的陆地表面D•广阔的高纬度洋面
寒潮暴发会造成()
A.洪涝灾害
B.低温、大风、暴雪天气
C.南方沙尘暴天气
D.水土严重流失
3•读“我国台风和寒潮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受寒潮影响频繁的省级行政区有(至少列举三个省区):
⑵ 从我国地形的特点分析,为什么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
思维活动
1•一提到寒潮,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它的“过”,那么寒潮对人类有益处吗?
答案有益处。

(1)寒潮有助于地表的热量交换;(2)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证,能缓解我国冬季的旱情;(3)寒潮带来的低温是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能减轻作物的病虫害;(4)寒潮
能带来风力资源,是一种无污染的宝贵动力资源。

2•寒潮暴发后,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强度有明显差异吗?
答案侵入我国的寒潮强度,在不同的地区有明显的差异。

在我国,寒潮强度以西北和东北地区最强,向华
中、华南地区逐渐减弱,沿海和青藏高原地区最弱。

寒潮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山脉的层层阻挡和地表摩擦力的影响,强度逐渐变弱。

3•寒潮只产生降温、大风天气,不产生降水过程吗?
答案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寒潮侵袭时,不仅引起流经地区剧烈降温和大风天气,也可能产生降水过程。

冬半年,寒潮天气突出表现为大风和降温。

在淮河以北,由于空气比较干燥,很少降水,有时偶有降雨;淮河以南暖空气比较活跃,含有水汽较多,降水机率多一些。

探究学习
答案(1)冷锋大风、降温、暴雪(雨)
(2)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阻挡冷空气侵入。

(3)大气环流异常是我国寒潮频发的主要原因。

入冬以来东亚冬季风明显偏强,十分有利于北极极地冷空气频繁向南侵入。

(4)初春和秋末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做好对农作物、牲畜的防寒准备。

迁移应用
答案(1)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
⑵西路中路东路中大风降温雨雪
(3)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造成“白灾”
自我检测
答案B
解析增大的气压梯度有利于冷空气活动,但有利的大气环流形成更有利于寒潮的暴发。

单一广阔的陆地表面和广阔的高纬度洋面有利于冷空气的聚集,但不一定暴发寒潮。

答案B
解析寒潮灾害在南方、北方表现不同。

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

答案(1)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2)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地区山脉多东西走向,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南下的冷空气,所以寒潮对我国西部地区影响较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