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经典有趣的成语含典故
关于古代经典有趣的成语含典故
关于古代经典有趣的成语含典故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古代经典的成语含典故,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倒屣相迎的故事:【成语】:倒屣相迎【拼音】:dào xǐ xiāng yíng【解释】:屣:鞋。
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
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成语故事】:东汉时的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家里时常宾客盈门。
有一天,家人报告说来了一个叫王粲的客人。
蔡邕一听此名,慌忙跑出去迎接,急得把鞋都穿倒了。
王粲进入客厅后,大家几乎惊呆了,原来王粲是个少年,身材瘦小。
大家不解,为何蔡邕这个大官对个小孩也如此敬重。
蔡邕看到大家惊愕的神色,介绍说:“王粲智力超群,才能出众,我不如他呀。
”断头将军的故事:【成语】:断头将军【拼音】:duàn tóu jiāng jūn【解释】: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成语故事】:张飞到达江州后,攻破刘璋大将巴郡太守严颜的军队,并活捉严颜。
张飞呵斥严颜说:“大军到达,为什么不投降而竟敢抗战?”严颜回答:“你们没有正当理由,侵夺我们州郡,我们州郡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防微杜渐的故事:【成语】:防微杜渐【拼音】:fáng wēi dù jiàn【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
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成语故事】:东汉和帝时,窦太后亲临朝政,并由太后的兄长窦宪掌握大权,官员们争着逢迎巴结,因此政局混乱不堪。
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没有人敢揭发他们的恶行。
当时的司徒(相当丞相)丁鸿借着日蚀出现的机会,向和帝密奏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光是代表臣子的。
日蚀出现,是象征做臣子的侵夺君王的权力,陛下千万要小心。
在历史上记载,日蚀出现了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他控诉窦宪仗着太后的权势,包揽朝政,独断专行,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
古代有趣的成语以及典故有哪些
古代有趣的成语以及典故有哪些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从成语典故中我们可以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代有趣的成语以及典故,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千万买邻的故事:【成语】:千万买邻【拼音】:qiān wàn mǎi lín【解释】:指好邻居的难得可贵。
【成语故事】:梁武帝很欣赏吕僧珍的才干。
有一次,吕憎珍请求梁武帝让他回乡扫墓。
梁武帝不但同意,而且任命他关南衰州.让他光耀一下门庭。
吕憎珍到任后,不徇私情,秉公办事。
因公会客时,连他的兄弟也只能在外堂,不准进入客厅。
一些近亲,以为有了吕憎珍这样的靠山,可以不再做买卖,到州里来见他,以谋取一官半职。
吕憎珍耐公说服他们回去,继续做自己的小生意。
吕憎珍住宅的前面,有一所他属下的官舍,平时出入的人很多。
有人建议他要那个属下到别处去办公,把官舍留下来住。
吕憎珍严词拒绝、表示决不能把官舍作为私人的住宅。
吕憎珍这种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受到了人们的称颂。
有位名叫宋季雅的官员告老还乡到甫袁州后,特地把吕憎珍私宅邻家的一幢房屋买下来居住。
一天,吕憎珍问他买这幢房子花了多少钱,宋季雅回答说:“共花了一千一百万。
”吕憎珍听了大吃一惊,反问道:“要一千一百万,怎么会这么贵?”宋季雅笑着回答说:“其中一百万是买房屋,一千万是买邻居。
吕憎珍听后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跟着笑了起来。
高枕无忧的故事:【成语】:高枕无忧【拼音】:gāo zhěn wú yōu【解释】: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
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成语故事】: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
在这些人当中,有位叫冯谖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这地方讨债,但是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倦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满感激。
中国经典历史成语典故_著名有意义的成语典故
中国经典历史成语典故_著名有意义的成语典故成语典故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中国经典的历史成语典故你知道多少?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中国经典历史成语典故_著名有意义的成语典故,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中国历史成语典故【1】班门弄斧解释: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多用于自谦。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
李白,字太白,好饮酒,人称李谪仙,是唐代伟大的诗人。
关于他的死,有种种神话似的传说。
例如,有的说李白晚年浏览洞庭、岳阳和金陵(现在的南京)等地。
一天,泊舟采石江边(采石,今安徽当涂县境内,北临长江)。
晚上,月明如昼,李白在舟中对月畅饮,喝得大醉,见水中月影,竟探身去捉,便堕江而没。
有的传说更神,说这时江中忽然风浪大作,有巨鲸奋鬣而起,仙童二人,手持旌节,请李白坐于鲸背,音乐前导,腾空而去。
这些传说,当然不能信为,但是在采石,后来却因此出现不少名胜。
不但有李白墓,还有谪仙楼、捉月亭等,并引起了无数游人的兴趣。
有些文章不通、却想冒充风雅的游人更在李白墓上胡诌乱题,十分可笑。
梅之涣的这首诗,就是讥讽这类游人的。
他认为在大诗人的墓上乱题歪诗,简直是“鲁班门前弄大斧”——太不自量。
鲁班,据说姓公输,名般,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也称鲁般。
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
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
谁敢在鲁班面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作“班门弄斧”。
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他《为王氏伯仲唱和诗》所作的序中说:“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郢,指另一个古代的操斧能手,参看“斧正”。
“强颜”,是厚着脸皮的意思。
)看来,“班门弄斧”这句成语不仅脱胎于明朝梅之涣的上述诗句,而远在唐代就已有了它的雏形了。
有趣的成语典故大全_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
有趣的成语典故大全_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生活中,你知道多少个成语历史典故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有趣的成语典故大全_成语典故大全及解释,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1】一饭千金【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一缓盍写贰【释义】千金:千两黄金。
受了别人一顿饭的恩惠,要用千两黄金来回报。
比喻受恩厚报。
【历史典故】韩信,汉初一位叱咤风云的统帅。
他本是淮一蝗耍錾砥逗杂赘改杆觯乙恍砸桓穹抛荩痪欣窠凇K依锩挥惺裁床撇炔豢赡鼙煌萍鲎龉伲植换峋獭⒅值兀恢惫徘罾Я实沟纳睿3J怯辛松隙倜幌露伲坏靡揽勘鹑司燃枚热眨饫锘煲欢伲抢锊湟徊停矶嗳硕己芴盅崴为了生活,韩信只好到淮一怀堑暮颖呷サ鲇恪D抢锞S行矶嗬细救嗽诔逑此棵啵渲幸桓隼咸⒊りさ难樱桶炎约旱姆狗指裕涣柑於际钦庋:欧浅8卸愣岳咸担骸白苡幸惶煳乙欢岷煤帽ù鹉摹!崩咸撕苌笊庠鸷潘担骸疤锰闷叱吣卸懔约憾佳畈涣耍沂强闪悖鸥惴钩裕睦锘希望你的报答啊?”韩信听了很是惭愧,立志要闯出一番事业来。
他每天专心研究兵法、练一习一武艺,只等着机会的到来。
秦末战乱,他辗转投奔了刘邦的汉军,做一个负责押运粮草的小官。
之后,他认识了刘邦的谋士萧何,由一名运粮官变成了一名将军。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韩信帮助刘邦平定三秦之地,取得了对楚作战的胜利;连续灭魏、徇赵、胁燕,平定齐国;最后,一逼一项羽退到垓下,自刎而死。
此战之后,刘邦封韩信为楚王。
韩信回到楚国后,找到当年分给他饭吃的那位老太太,送她黄金一千两,以报答当日之恩。
【2】惊弓之鸟解释: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
原指以巧制胜,现以“惊弓之鸟”来形容受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反过来说,它启示我们做人做事要光明磊落,品行端正,方能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俗话说的“未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是这个道理,也是与做贼心虚恰恰相反的意思。
成语故事:更羸(léi)陪同魏王散步,看见远处有一只大雁飞来。
他对魏王说:“我不用箭,只要虚拉弓弦,就可以让那只飞鸟跌落下来。
鲜为人知又有趣的成语典故_成语典故简短故事
鲜为人知又有趣的成语典故_成语典故简短故事成语典故是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学到过的成语很多,其中就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成语典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鲜为人知又有趣的成语典故_成语典故简短故事,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鲜为人知的成语典故【1】百步穿杨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释义:它与成语‘百发百中”意义相似。
比喻射箭技艺高超,并引申为本领非常高强。
故事秦国的名将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获悉后,赶紧去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 原来,这时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有管辖权。
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胁也更大。
周天子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人去劝说白起停止进攻,并给白起讲一个故事。
苏厉介绍了一个应该向白起讲的故事:楚国有个著名的射箭手,名叫养由基。
此人年轻时就勇力过人,练成了一手好箭法。
当时还有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
一天,两人在场地上比试射箭,许多人都围着观看。
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板,板上有一个红心。
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红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采声。
潘虎也洋洋得意地向养由基拱拱手,表示请他指教。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大近、太大了,还是射百步外的柳叶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一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
接着,他拉开弓,“唆”的一声射去,结果箭链正好贯穿在这片杨柳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明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叶,便走到那棵杨柳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柳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前几步,看清了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开弓,“嗖”、“嗖”、“嗖”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杨柳叶。
有典故的成语1000个
有典故的成语1000个有典故的成语1000个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每个成语都有其独特的故事,蕴含着智慧和哲理。
下面介绍1000个有典故的成语,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其中的魅力吧!一、虎视眈眈:出自《列子·汤问篇》。
故事说,有一只老虎在山上居住,每当看到下山的猎物,就会盯着它们,准备发动攻击。
这个成语形容人非常威胁地盯着目标。
二、鹤立鸡群:出自《韩非子·五蠹》。
一只孤独的鹤站在鸡群中央,与众不同,形容超群出众的人。
三、蜻蜓点水: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比喻只是轻轻碰一下水面,不深入。
四、一箭双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形容一举两得。
五、守株待兔:出自《庄子·德充符》。
故事中,一个农夫守着一根枯木,等待兔子撞上来。
成语意为不主动努力,只等待机会。
六、七上八下:出自《庄子·庚桑楚》。
形容思想或心情混乱,不稳定。
七、跳梁小丑: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形容表现出色,但实力不足。
八、画龙点睛:出自《庄子·及楚》。
形容在事物的关键部分做出精确而又巧妙的补充或点评。
九、丢魂失魄:出自《红楼梦》。
形容非常害怕、恐惧,失去了魂魄。
十、对牛弹琴:出自《庄子·天下篇》。
形容对于无法理解的人或事物逞强表达。
十一、开天辟地:出自《庄子·齐物论》。
形容开创伟业,大有作为。
十二、前车之鉴: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指事先出现的相似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借鉴。
十三、班门弄斧:出自《列子·汤问篇》。
比喻拿自己的器物与高手比较。
十四、拨云见日:出自《史记·滑稽列传》。
比喻解决问题,明白事情真相。
十五、众口难调:出自《列子·御飞篇》。
形容众人意见不一致,很难协调一致。
......(文章继续)总之,这1000个有典故的成语无疑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它们源远流长,蕴含深刻的哲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些成语,既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有趣的成语故事典故有哪些
有趣的成语故事典故有哪些从成语典故中我们可以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
无论您是莘莘学子,还是已为人父母之人,都可以从中得到营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浩瀚。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有趣的成语故事典故,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爱鹤失众的故事【成语】:爱鹤失众【拼音】:ài hè shī zhòng【解释】:比喻因小失大。
【成语故事】:公元前668年,卫惠公的儿子姬赤成为卫懿公后,不思富国强兵之道,整天喜欢养鹤,甚至荒.唐到给鹤封官位,享官禄,百姓怨声载道。
北方狄国借机出兵攻打卫国,卫国士兵根本不抵抗就逃散,卫懿公被狄兵所杀。
白头如新的故事【成语】:白头如新【拼音】:bái tóu rú xīn【解释】: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
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邹阳有一次因为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准备处死。
邹阳十分激愤,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事实说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纯粹是一句空话。
”他写道:“荆轲冒死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可是太子丹还一度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
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可是楚王硬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脚。
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使秦国富强,结果被秦二世处死。
所以谚语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认识时一样;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
”梁孝王读了邹阳的信后,很受感动,立即把他释放,并做为贵宾接待。
抱残守缺的故事【成语】:抱残守缺【拼音】:bào cán shǒu quē【解释】: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
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成语故事】:这句成语初作“保残守缺”,见于《汉书·刘歆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西汉时,有一个叫刘歆的人,字子骏,是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曾拜为黄门郎(内廷侍从官)。
有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_成语典故素材
有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故事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你知道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哪些有趣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1、爱屋及乌这个典故出自《尚书大传·大战》。
殷商末代的纣王是个残忍无道的昏君。
当时的西部诸侯之头领姬昌,因反对纣王被囚禁。
出狱后,姬昌回到周的都城岐山,称周文王,要推翻商朝。
他聘请姜尚(姜太公)为军师,开始扩军备战,并迁都丰邑(今陕西省)。
不久,周文王去逝,其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
他联络几个诸侯,出兵伐纣。
大军渡过黄河,直逼商朝京城朝歌。
商纣王早已失尽人心,朝歌很快被攻克,纣王自杀。
纣王虽死,敌人并未完全肃清。
周武王召见姜太公,请教如何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否使局面安定下来。
姜太公答道:"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之鸟;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就是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他屋顶上的乌鸦也喜欢;如果不爱那个人,就连他住处的墙壁也讨厌。
姜太公的主张是要把敌对分子彻底消灭。
后来,这个典故常被人们用作描述因为深爱某人,连带也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这种现象。
2、画龙点睛南北朝时,有个画家叫张僧繇。
一天,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
这四条龙张牙舞爪,形像逼真,但奇怪的是都没有眼睛。
游客看了,觉得缺少神韵,很是可惜,就请张僧繇把龙的眼睛补上去。
张僧繇推辞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
游客不信,都以为张僧繇在吓唬人。
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
霎时间,只见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3、暗中摸索这个典故源于于唐。
刘束的《隋唐佳话》。
唐朝时,大臣许敬宗为人非常自傲轻慢,凡属他见过的客人,尽管经人介绍,也常常忘记很快,如果再见面如同生人一样。
有的人就讥讽他记性太差了。
许敬宗则回答说:"像你这样的人,我当然很难记住。
但是假如碰到像南朝的何逊、刘季绰、沈约、谢兆等著名学者,我即使在黑暗中摸索,也能辨认出来。
成语故事大全800个
成语故事大全800个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它们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成语故事更是让人们在学习成语的同时,了解其中的典故和故事情节,使成语更加生动形象。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成语。
1. 杯弓蛇影。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名叫张旭的文人,他在家中的墙上挂了一张弓,经常用来练习射箭。
有一天,他在喝酒的时候,看见墙上的弓,突然想到了蛇,就害怕起来,不敢再喝酒了。
后来,他把弓拆了,才恢复了平常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在害怕的时候,会因为一点微小的事情而产生错觉,这就是“杯弓蛇影”的由来。
2. 胸有成竹。
相传,古代有一个画家,他画一幅画之前,总是在心中有了明确的构思和构图,然后才开始作画。
有一次,他画一只竹子,他在心中已经把竹子的形态和姿态想得很清楚了,所以画起来非常得心应手。
后来,人们就用“胸有成竹”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之前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构思。
3. 画蛇添足。
相传,古代有一个人画了一幅蛇,但他觉得画得不够完美,就在蛇的腹部再画了一条腿。
后来,有人看到这幅画,觉得很奇怪,因为蛇本来就是没有腿的动物,画上去只会破坏原本的形象。
所以人们就用“画蛇添足”来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了负面的作用。
4. 杯水车薪。
相传,古代有一个人用一杯水去救车着火了的一堆柴,结果根本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后来,人们就用“杯水车薪”来形容做了无济于事的事情。
5. 掩耳盗铃。
相传,有一个人偷了一口钟,把它藏在了自己家里。
有人问他,你不怕别人发现吗?他说,我把耳朵捂住,就听不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明知道事情的真相,却故意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以上就是一些有趣的成语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成语。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学习,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
经典的四字成语典故故事_有寓意的历史典故
经典的四字成语典故故事_有寓意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经典的四字成语典故故事,供大家参考。
成语典故故事1【成语】:才占八斗【拼音】:cái zhān bā dǒu【解释】:才:文才,才华。
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成语故事】:曹植,字子建,曾受封为陈王,死后谥名谥思,所以又称陈思王。
他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兄弟。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文学家,而且在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汉末建安时代出现的所谓“建安文学”,其主要代表人物,便是曹氏父子。
而曹植的文才似乎更见突出。
曹植从小就很聪明,才思敏捷,文词富丽,曹操很喜欢他。
曹操在世的时候,他的生活是很安定和优游的,那时他写的文章和诗歌,比较华美;但当29岁那年,曹操去世,他哥哥曹丕即位以后,他就不断受到打击;到他侄儿曹睿(魏明帝)即位后,受到的打击就更加多了。
由于他政治上受迫害,精神上被压抑,生活相当苦闷,因此,这一时期他写的诗歌,能暴露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矛盾,能表现他对统治者的愤恨和要求自由的思想,也能由此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所以曹植后一时期的创作,从现实意义来说,比早期的要好一此。
曹植的创作,包括赋颂诗铭和论文,留下的虽然不多,但是旧时作家对他都有很高评价。
例如南朝梁代的诗评家钟嵘,在他的《诗品》中写道: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南朝宋代的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虽然似乎不太满意曹植前期的作品,说它是“但美遨游,不及世事,”但是总的说来,他对曹植还是十分钦佩的,请看他给曹植下了怎样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一石等于十斗)——这真是个有趣的评语。
称誉作者的学问高,文才好,后来就叫做“才占八斗”、“八斗之才”,简称“八斗才”。
有典故的古代成语
有典故的古代成语以下是一些包含典故的古代成语及对应的典故介绍:1.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原故事是齐国人比赛画蛇,一个人贪快画完后,又在蛇的身上添了足,结果反而输了。
后来比喻做无用功,也比喻多此一举。
2.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原故事是项羽为了鼓励士气,下令破釜沉舟,表示不胜利则死亡。
现用来比喻不留退路,全力以赴,决一胜负。
3.胸有成竹:出自《文与可可谷偃竹记》。
文与可擅长画竹,他画竹之前,先要在胸中构图。
后来用来比喻做事之前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4.狐假虎威:出自《史记·田叔列传》。
原故事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野兽,后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5.守株待兔:出自《庄子·外物》。
原故事是一个农夫在固定地方栽种,偶然捉到一只兔子后便守在树下等待更多的兔子跑来自己送命,从而荒废了田地。
后来用来比喻墨守成规,追求侥幸,不思进取。
6.半途而废:出自《礼记·中庸》。
原故事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在跳舞时因为不满意自己的动作而中途停止练习,孔子因此批评他。
后来用来比喻做事有始无终,不能坚持到底。
7.画龙点睛:出自《历代名画记·张僧繇》。
原故事是梁代画家张僧繇在画龙时点上眼睛,使得龙变得活灵活现。
后来用来比喻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突出文章或讲话的实质,使内容更为生动有力。
8.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原故事是一个愚蠢的小偷为了偷一个铃铛而将自己的耳朵掩住以为别人也听不见铃声。
后来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闭着眼睛做事不看客观事实。
9.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四》。
原故事是一个人丢失了羊以后才去修理羊圈。
后来比喻出了问题以后采取补救措施可以防止继续损失。
10.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原故事是越王勾践在国家被吴国灭亡后卧薪尝胆,时刻提醒自己要报仇雪恨。
后来比喻在困境中不忘苦心努力,争取光复旧业。
中国古代经典成语典故故事5则
中国古代经典成语典故故事5则成语典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每一句成语都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而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经典成语典故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雪中送炭》【成语故事】南宋时期,着名的诗人范成大一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晚年退居故乡石湖,自号石湖居士,他着作被编为《石湖居士诗集》,其中有一首《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画饼充饥》【成语故事】曹操的孙子曹睿当上皇帝后急于找一个“中书郎”,让大臣卢毓推荐一个真有本事的人,并告诫他推荐人才不能只看名声,名声就像画在地上的一张饼,饥饿时不能吃。
卢毓经过仔细挑选为曹睿选中中书郎。
《囫囵吞枣》【成语故事】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
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尔虞我诈》【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强大的楚国包围了弱小的宋国都城,宋国大帅华元誓死守城不降,楚军存粮不多,车夫申叔向楚庄王献计,要士兵盖房种地,装做长住的样子。
华元急了,偷偷潜入楚军统帅子反的营帐,说城里缺粮人们易子而食。
于是两军讲和。
《草船借箭》【成语故事】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周瑜心胸狭隘,很忌妒诸葛亮,设计让诸葛亮三天之间完成造箭十万支。
诸葛亮向鲁肃借了20只船及草人,趁夜色大雾之机,开船向曹营,曹操率军拼命向草人上射箭,圆满完成任务。
《嫦娥奔月》【成语故事】传说古代天空中有10个太阳同时出来,大地被烤成焦土,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了9个太阳,西天的王母娘娘奖赏他长生不老的仙药。
他的妻子嫦娥趁后羿不注意时偷吃了这些药,突然她就成仙飞向天宫,王母娘娘惩罚她,让她在广寒宫里思过。
《恃才傲物》【成语故事】南朝时期,齐武帝的侄子萧子显从小聪慧过人,文思敏捷。
在任梁国国子博士时,把梁武帝写的《经义》作太学的教材授课。
最有趣中国成语故事100例
最有趣中国成语故事100例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注释]致:尽,极。
志:志趣,心意。
[提示]指用心专一,注意力不分散。
2、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提示]形容屋子里的人同时都大笑起来。
3、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4、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注释]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
[提示]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表现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5、胸有成竹宋朝有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简短有趣的历史成语典故_中国最有名的成语典故
简短有趣的历史成语典故_中国最有名的成语典故成语典故里面蕴含着多个成语,有趣的故事情节总是可以吸引我们的注意,让我们不知不觉间学会思考。
今天小编分享一些有关简短有趣的历史成语典故_中国最有名的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
简短有趣的成语典故【1】百闻不如一见出处《汉书·赵充国传》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
兵难渝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释义: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
表示听得再多也不如亲见可靠。
故事:西汉宣帝时期,羌人侵入边界。
攻城夺地,烧杀抢掠。
宣帝召集群巨计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
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十年的交道。
他自告奋勇,担当这一重任。
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他说:“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一见。
用兵是很难在遥远的地方算计好的。
我愿意亲自到那里去看看,然后确定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再向陛下上奏。
” 经宣帝同意,赵充国带领一队人马出发。
队伍渡过黄河,遇到羌入的小股军队。
赵充国下令冲击,一下子捉到不少俘虏。
兵士们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跋涉到此,不可远追。
如果遭到敌兵伏击,就要吃大亏!” 部下听了,都很佩眼他的见识。
赵充国观察了地形,又从俘虏口中得知敌人内部的情况,了解到敌军的兵力部署,然后制定出屯兵把守、整治边境、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上奏宣帝。
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简短有趣的成语典故【2】望洋兴叹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
何伯站在黄河岸上。
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
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
”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
”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成语故事及典故大全
成语故事及典故大全成语是汉语中的特殊词汇,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使用方式。
它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成语经常被用来表达思想、描述事物和激发想象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及典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
一、卧薪尝胆"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报复被晋国俘虏的伯乐之子,卧在薪上,用燃烧的薪木烧胸,决心报仇雪恨。
后来,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展现了秦国重视复仇的决心和毫不妥协的精神。
二、画蛇添足"画蛇添足"的典故出自《左传·僖公十三年》。
公元前532年,晋国大夫郤克在会议上画了一只蛇,将要画蛇添足时,另一位大夫鞠武提出,画蛇已经栩栩如生,不需要再添足了。
这个故事形象地表达了做一些没必要的事情或者徒劳无功的行为。
三、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的故事出自《庄子·外篇·尹文子》。
古代有个农夫种树,不小心得到了一只撞死的野兔。
农夫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的幸运,不再努力栽种,而是整天"守株待兔",结果一无所获。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能依赖偶然的运气,应该努力工作。
四、杯弓蛇影"杯弓蛇影"的典故出自《庄子·列御寇》。
故事讲述了庄子亡失了两个朋友,他去找第三个朋友诉苦,友人说他对杯中之影和射箭仿佛一样胆怯,令庄子感到羞愧。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因自己的猜疑和主观臆想而羞愧不已。
五、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的典故出自《礼记·表记》。
古代有个叫旌摩的人,每次行动之前都认真思考三次,以免犯错或者后悔。
他的做法获得了周围人的赞扬,人们从此形成了"三思而后行"的习惯,用来提醒人们在行动之前,要慎重思考。
六、画龙点睛"画龙点睛"的典故出自《韩非子·师说》。
中国古代成语典故大全_历史典故带解释
中国古代成语典故大全_历史典故带解释成语是中华文化中璀璨的一员。
中国古代有趣的成语典故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中国古代成语典故大全_历史典故带解释,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1】曳尾涂中【出处】《庄子・秋水》。
【释义】原意指乌龟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比喻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
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历史典故】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抨击儒墨的权势观,鄙弃虚情假意,主张顺其自然。
庄子曾做过漆园小吏,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他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楚威王仰慕他的才学,想请他来辅佐朝政,多次派使者来请他,都遭到庄子的拒绝。
一次,庄子正在濮河上钓鱼,楚王又派两位大夫来请他去做官,他们对庄子说:“大王想将国内的事务劳累您啊!”庄子拿着渔竿没有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去三千年了,,楚王却把它用锦缎包好装在匣子里,藏在庙堂之上。
作为一只龟,是死了留下一尸一骨让人尊敬好呢,还是情愿活着而拖着尾巴在泥沼中爬行好呢?”两个大夫说:“还是活着好啊。
”于是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使者无言以对。
【2】乘风破浪“乘风破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船借着风势,破浪前进动。
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史。
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日:“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南北朝时,有个年青人名叫宗悫,字元干。
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结婚的日子,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有十几个盗贼也乘机冒充客人,混了进来。
正当前面客厅里人来人往,喝酒道贺之际,这伙盗贼却已潜入宗家的库房里抢劫起来。
有个家仆去库房拿东西,发现了盗贼,大声惊叫着奔进客厅。
一时间,客厅里的人都被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
只见宗悫镇定自若,拔出佩剑,直奔库房,盗贼一见来了人,挥舞着刀枪威吓宗悫,不许他靠前。
有趣的含有典故的成语及解释
有趣的含有典故的成语及解释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事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这些典故不仅告诉我们很多道理,还可以拓展我们的历史知识。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含有典故的成语,方便大家学习。
《同工异曲》【成语】:同工异曲【拼音】:tóng gōng yì qǔ【解释】: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
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成语故事】:唐代杰出的散文家韩愈。
曾经担任过国子监博士。
他学识渊博,讲起课来旁征博引,兼通百家,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深受大学生们的欢迎。
有一次,他写了一篇题为《进学解》的文章,来发泄自己才学极高却遭到贬斥的愤感情绪。
一天早上,韩愈教导大学生们说:“学业由勤奋而精进,由嬉游而荒废;为人行事由深思远虑而获得成就,由因循、随便而道致毁败。
如今圣上和群臣融洽相处,公正无私,有才能的人都得到了任用,谁说才多反而不被举用?”说到这里,大学生们哄堂大笑起来,有人站出来问道:“先生在骗人!弟子跟先生学了几年,深知先生终年苦学不倦,对待学业可称得上是非常勤奋。
先生埋头于儒家典籍之中,玩味它的精华,然后写成文章,住处内充满了自己的著作。
上取法学习于虞舜、夏禹时代的著述,《尚书》、《诗经》,下及《庄子》、《史记》以及西汉扬雄和司马相如的著作,它们各有特色,都是好文章,就像乐曲虽不同,都同样美妙动听。
先生的文章内容丰富,语句洒脱畅达。
先生的为人行事,也早巳由深思远虑而获得成就,但为什么自己常常弄得进退两难呢?”《义不容辞》【成语】:义不容辞【拼音】:yì bù róng cí【解释】:容:允许;辞:推托。
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30万大军直取江南。
东吴孙权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
谋士张昭建议,立即发信给荆州的刘备,让他和我们联合起来抗击曹操。
有趣的历史成语典故及解读
有趣的历史成语典故及解读成语典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每一句成语都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而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历史成语典故,方便大家学习。
叶公好龙【典故】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
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
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
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
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
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
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
那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
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
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
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
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
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
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释读】我们现实生活中像叶子高这样的人也有不少,他们往往口头上标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动真格的,他们却临阵脱逃了,这跟叶公好龙又有什么两样呢?铁杵磨针【典故】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是汉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许多成语都是来源于古代历史故事。
这些故事不仅增加了成语的文化内涵,也让人们更加了解和传承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价值观。
本文将介绍一些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共计十个,希望能够为读者增添一些有趣的知识。
一、画蛇添足:一个战国时期的故事,一位乐师被赏识后,他在自家墙上画了一条蛇,却因为不满意而画蛇添足。
结果他因为这个错误而失去了赏识,引申为做一件多余的事情,反而使事情变得更糟。
二、杞人忧天:南朝时期,有一个国家叫做杞国,这个国家有一个人每天都担心外面天塌下来,引申以小事自扰,多虑多虑。
三、因祸得福:战国时期,有一个铜匠趁机扬名四海。
他把客户的铜钱做了一枚解锁器,可以轻松解锁某类铁锁,结果被监守自盗的打铁匠发现,将他告了上去。
在灾难中寻找好的结果,浅缎得愈,引申为遭受危险而得到好处。
四、望洋兴叹: 讲的是古代有见过大海的人,靠边去上岸都没敢靠近,回去时别人问他有什么收获,他说望洋兴叹.引申为无能为力,感到无望。
五、狐假虎威:中国古代有一个故事,一个聪明的狐狸戴上一只老虎的皮,让其他动物都认为他是一只老虎,通过这种伪装来欺骗天真的动物。
引申为利用别人的威望来吓唬人。
六、兔死狗烹:战国时期,齐国寡妇不愿与人结婚,便养了两只宠物动物,分别是兔子和狗。
后来寡妇去世了,她的亲戚就把这两只动物宰杀了烹了。
引申为利用名利之间的差异来套取别人。
七、指鹿为马:秦朝时期,赵高安排官员测试他们的忠诚。
他拿出一只鹿问:“这是什么东西?”学习长官曰:“这是一只鹿。
”赵高曰:“你不是说这是马吗?”学习长官一点也不肯屈服,引申为用运用欺诈手段进行政治斗争。
八、铁杵磨成针: 说的是孟子的母亲三年都在磨手中的铁杵,孟子于是对她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表示只要有耐心,就能改变人生。
引申为耐心细心,经过长时间努力定能成功。
九、亡羊补牢:出自吕氏春秋,背景是鲁国为呵护羊群,曾将羊围在围墙内。
后因猪群闯入,打破围墙后,羊群不怕生命危险,降低了守卫安全意识,猪群又再次来入造成了重大损失。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1. 鸣锣开道鸣锣开道的成语起源于战争时期,晋国的军队因为需要横渡一条小溪时,干脆造桥相互开车过去,这时一个兵曾建议在水边鸣锣开道,让百姓知道有军队经过,以免惊扰到普通百姓,从此以后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2. 半途而废这个成语典故源于《庄子·外篇》中,讲述了两只乌龟赛跑,其中一只乌龟跑了一半便停了下来,最终输掉了比赛,因而诞生了“半途而废”这个成语。
3. 走马观花这个典故源于《东周列国志·齐世家》中的故事,齐宣王曾经养了一匹漂亮的战马,有一天他跟随手下的将领环游四方,到了一处名胜,宣王只是匆匆一瞥而已,从此以后风行走马观花之说。
4. 马不停蹄马不停蹄这个典故的故事源于古代刘邦的一场战役,他的骑兵虽然身处千里之外,但是却在夜里以马不停蹄的方式往战场赶去,这样的速度相当快,因而形成了相应的这个成语。
5. 杯水车薪这个成语的典故有两个来源,一是《尚书大传》中的“废书崇玉,实杯水车薪之戚也”,另一个则是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使用之案例。
二人皆出处来源,各自使用之,逐渐成为后世的成语。
6. 画龙点睛画龙点睛的典故源于《庄子·南华经》之中,有一次庄周看到有一个小孩在玩耍,画了一条龙,但是画龙缺少某种气息,这时一位慧眼识珠的人从旁边走过,点了一下瞳孔,一下龙便立刻栩栩如生。
7. 过河拆桥过河拆桥的故事源自刘禹锡的《陋室铭》,东晋时期江西因为战乱而变得破败不堪,社会动荡不安。
他曾经参加了自然科学的高考,毕业资格和前景都被削去,但把过程变得完整却是很重要的事情。
8.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叫杨修的人说:“兵书五十有余,其事去矣,或云“见机则作”,或云“有调则应”,此实博闻强记,未必先智。
”9. 拔苗助长拔苗助长典故的由来是出自《战国策·赵策十三》。
赵王名国因叛亡被困,再三求援秦国,秦昭王听说赵王援军不足,手中的援军不断增加,赵王见后差点伤心而亡,这便是拔苗助长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古代经典有趣的成语含典故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
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古代经典的成语含典故,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倒屣相迎的故事:
【成语】:倒屣相迎
【拼音】:dào xǐxiāng yíng
【解释】:屣:鞋。
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
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成语故事】:
东汉时的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家里时常宾客盈门。
有一天,家人报告说来了一个叫王粲的客人。
蔡邕一听此名,慌忙跑出去迎接,急得把鞋都穿倒了。
王粲进入客厅后,大家几乎惊呆了,原来王粲是个少年,身材瘦小。
大家不解,为何蔡邕这个大官对个小孩也如此敬重。
蔡邕看到大家惊愕的神色,介绍说:“王粲智力超群,才能出众,我不如他呀。
”
断头将军的故事:
【成语】:断头将军
【拼音】:duàn tóu jiāng jūn
【解释】: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成语故事】:
张飞到达江州后,攻破刘璋大将巴郡太守严颜的军队,并活捉严颜。
张飞呵斥严颜说:“大军到达,为什么不投降而竟敢抗战?”严颜回答:“你们没有正当理由,侵夺我们州郡,我们州郡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
防微杜渐的故事:
【成语】:防微杜渐
【拼音】:fáng wēi dù jiàn
【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
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成语故事】:
东汉和帝时,窦太后亲临朝政,并由太后的兄长窦宪掌握大权,官员们争着逢迎巴结,因此政局混乱不堪。
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没有人敢揭发他们的恶行。
当时的司徒(相当丞相)丁鸿借着日蚀出现的机会,向和帝密奏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光是代表臣子的。
日蚀出现,是象征做臣子的侵夺君王的权力,陛下千万要小心。
在历史上记载,日蚀出现了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他控诉窦宪仗着太后的权势,包揽朝政,独断专行,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
接着他又说:『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诫我们,我们就应该注意危害国家的灾祸发生。
穿
破岩石的水,一开始都是涓涓细流,长到天上的大树,也是由刚露芽的小树长成的。
人们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
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还在萌芽的时候消除它,这样就能够安定汉室王朝,国泰民安。
』”
汉和帝听从了丁鸿的建议,革掉窦宪的官职,消减窦氏家族的势力。
朝廷除去了隐患,国势便开始有了好转。
成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