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点和基本任务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5.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和特点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原则和运行机制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和基本特征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和运行机制3.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合理结合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发展5. 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2. 四个自信的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主要特点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完善5.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和传播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2. 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3.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4. 生态文明建设的坚持和推进途径5. 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渊源和主要成就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2. 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原则和方法4. 非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渠道和方式5.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向1. 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2.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基本要求3. 遵循教育规律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做法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改革与发展5. 教育事业的现实问题和发展对策八、中国共产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 党的党风建设问题的重要性和基本任务2.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内涵和基本要求3.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4. 坚定理想信念和加强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5.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发展和完善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 大国外交的重要性和基本任务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3. 深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布局和发展目标4. 坚持自主和不干涉的原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施5. 外交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和发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特点和优势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4. 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发展和完善以上是高二政治必背的知识点的大致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下册期末复习重点
高二政治下册期末复习重点高二政治下册期末复习重点高二政治第五课易混、易错点辨析一、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作用、意识反作用反映想意识能动性性主观能动性想和做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反作用 (通过实践实现做——实践活动二、现象、本质、规律比较现象本质规律区别是事物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固有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个别的东西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多变的、容易消失的东西是相对稳定的能够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把握联系1、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事物的本质不能单独存在,它只能存在于现象之中,也一定要通过现象来表现。
2、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事物的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它们或者从这个方面表现着本质,或者从那个方面表现着本质。
三、真象与假象真象假象区别是指从那些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是指那些以否定方式或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联系都属于客观范畴的问题,都是一种客观的东西,都是本质的表现形式四、假象与错觉假象错觉区别它是歪曲地表现事物本质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外部实际表现的反映,属于客观范畴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觉,属于主观范畴的东西联系假象是引起错觉的一个主要原因,错觉是由于人们受假象迷惑的结果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1)从内容上看,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2)从认识的形式和特点看,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事物,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间接反映事物。
(3)从它们在认识过程中所处的地位看,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联系:(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的指导。
(2)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六、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的.内在联系联系:①都来源于实践,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主观的东西②它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③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理论,是真理性的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都属于人们的认识。
高二下学期政治知识点归纳
高二下学期政治知识点归纳高二下学期政治知识点归纳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高二下学期的政治就很容易学,知识点也容易理清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下学期政治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二下学期政治知识点归纳1 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基层民主制度2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① 中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② 中国的民主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③ 中国的民主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的民主④ 中国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3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① 有法可依,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前提② 有法必依,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③ 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权威的体现④ 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制强制力的体现4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紧密相联、不可分的。
①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前提;是社会主义法制发挥力量的源泉。
)②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社会主义法制以法律形式确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为人民行使民主权力指明了方向;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
)5事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意义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6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高二下学期政治必备知识1、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的辩证关系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是密切相关的,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有反映了国家性质。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在人民内部实现最广泛的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2)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3)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集中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4)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粉碎国际敌对势力全盘“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3、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1)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高二政治每课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政治每课知识点总结归纳政治是一门系统的学科,高二政治的学习内容丰富繁杂。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以下将对高二政治每课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对抗性和矛盾性的思维方式2.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辩证思维的方法和特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中国革命和建设主题1.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 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2. 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初期-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3. 长征和抗日战争- 红军长征的背景和目的- 陕北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 抗日战争的起因和过程4.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 解放战争的背景和过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和发展- 新中国的成立与建设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建设的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 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 经济改革的根本目标和基本路径 -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3. 政治改革与民主法治-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参与民主的途径和形式- 法治建设与社会稳定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梦1. 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 脱贫攻坚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2. 政治建设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 - 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全面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3. 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发展- 文化自信和文化多样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总结:高二政治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涉及的知识点也十分复杂。
高二政治下册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高二政治下册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点总结
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1、物质
的事物出发。
2.2运动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
2.3
【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的精神状态。
【原理内容】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024年高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1. 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维方法2.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 社会形态理论和阶级斗争的规律4. 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5.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主义发展构想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述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经验和理论创新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和基本纲领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4.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基本要求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发展进程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巩固发展的根本保证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概述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最终目标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3.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组织原则和作风建设4.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核心领导力量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四、中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概述1. 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优势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作用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作用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践6. 中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和组织体系7. 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特点和作用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五、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展道路概述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本经验和理论创新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任务3. 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巩固4. 农村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5. 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发展协调6. 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7. 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8. 民生改善和人民福祉提升六、国家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概述1. 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形式和特点2. 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关系3.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4.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5. 国家政治文化的内涵和特征6.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七、国家安全概述1. 国家安全的内涵、要求和保障2. 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和发展3. 国家安全理念和战略需要的转变4. 国家安全法的制定和实施5. 国家安全教育和公民责任以上为____年高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大致涵盖了中国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领导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高二政治下册必修五知识点: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高二政治下册必修五知识点: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导语】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成绩分化的分水岭,成绩常常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
在这一年里学生必须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了让你更好的学习作者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政治下册必修五知识点: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期望你爱好!【知识点概述】(1)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①分析。
把事物的整体或进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进程。
②综合。
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进程。
③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
只有对各要素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认识事物;只有对事物各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全部客观事物。
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2)公道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公道的科学的想象,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极为有益。
创造性思维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和解决新问题。
分析综合进程相伴公道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人的认识能力会进一步发挥,认识成果惊人。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须注意:要善于发觉问题;要敢于超出;务必积存知识,掌控已知规律;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知识点知道】全面知道这一知识点,需明确两对“关系”。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增进作用。
科学思维方法属于意识范畴,是对客观物质对象的正确反应,故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起着积极作用。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是事物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反应。
任何事物都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体。
整体与部分在含义、地位、功能等方面均有差别,分析与综合作为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和进程,正是这种差别的反应。
但整体与部分又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且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
高中政治复习资料
高中政治复习资料### 高中政治复习资料#### 一、经济生活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 个人收入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收入差距的合理控制- 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3. 财政与税收- 财政的作用与财政政策- 税收的种类与税收政策- 财政赤字与国债4.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民增收与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政治生活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代表的选举与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依据-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4. 基层群众自治-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职能- 基层民主的实践- 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意义5. 党的领导与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三、文化生活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 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2. 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 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4. 教育与人才培养- 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 教育改革与创新- 人才培养的战略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 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四、社会生活1. 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内涵- 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途径-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机制2. 社会治理创新- 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 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社会治理的实践案例3.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规4. 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和谐的内涵- 社会和谐的实现条件- 社会和谐的维护措施5. 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社会服务体系的构成- 社会服务的供给与需求- 社会服务的改革与完善通过以上内容的复习,可以系统地掌握高中政治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为高考政治科目的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教材为准)一、政治制度与治理能力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党的领导的科学性、决策程序和决策方式2. 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与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构建- 治理能力的内涵和重要性- 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构建要求和内容- 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点- 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和发展问题二、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与效能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和工作机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和工作机制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运行机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和基本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选举与代表的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工作机制和运行规则3.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党的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本质和特点- 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政党的关系- 政党参与国家政治协商和决策的方式和机制三、党和国家机构的职能和作用1. 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路线和基本方略- 党的基本政策、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2. 国家权力机构和行政机构- 国家权力机构的组成和职能- 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和职能- 国家权力机构和行政机构的工作机制和运行规则3. 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反腐败斗争- 党的纪律检查体制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目标- 反腐败斗争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四、全球化与中国外交1. 世界格局的演变与中国外交政策- 当代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和形势变化-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内容和实践- 坚持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和发展权益-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 中国与世界经济合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中国与世界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和形式-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 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格局五、民族团结与宗教事务1.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民族团结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和条件- 加强民族团结的主要途径和方法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的主要内容和任务- 确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 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 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3. 宗教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宗教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 宗教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和世界的不同-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和处理方式以上是2024年高二政治下册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2024年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2)1.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基本观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二政治知识点高二政治下学期重点知识点
高二政治知识点高二政治下学期重点知识点政治下学期学习的是哲学相关内容,高二学生需要掌握哪些重点知识点呢?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政治下学期重点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下学期重点知识点(一)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相互关系:(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4)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把握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意义做好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相互联系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就是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下相互转化。
高二政治下学期重点知识点(二)1、什么是矛盾?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024年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范本
2024年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范本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和历史基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工人阶级的觉醒和斗争、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
-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生平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和远景。
3.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社会革命: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总任务。
-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胜利-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
- 中共的创建和领导:陈独秀、李大钊、陈延年、陈毅、周恩来等的贡献。
- 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长征的背景、意义和影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的全面胜利、人民公社运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实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发展: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现代化建设的理念和路径。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征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和路径。
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要点总结
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要点总结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要点总结第五课1、★主观能动性:又叫自觉能动性,它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即“想”。
表现在人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具有预见性、创造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即“做”。
表现在人们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有害为有利。
三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决心、意志、干劲等。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才能利用规律和条件,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才能以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克服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
3、★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因素(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并且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4、★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①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方法论: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错误倾向:我们既要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5、★.现象和本质:现象和本质有区别: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多变的,能为人的感觉器官所感知。
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2024年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以下是2024年高二政治下册的复习知识点总结,共包括五个部分:固定基本知识、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一、固定基本知识1. 国家的概念、特征和形式2. 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决策过程3. 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民族问题4. 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5. 政府的概念、职能和组织结构6. 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领导7. 宪法的概念、性质和作用8. 法律的概念、特征和作用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10. 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二、政治制度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优势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民主制度4.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政治参与5. 党的群众路线和党风廉政建设6. 政治协商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7. 军队组织和国防建设8. 港澳台地区与祖国统一的问题三、政治经济1. 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道路选择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4. 城乡经济差距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5.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6.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对外开放7. 财政制度和财政管理8. 社会保障制度和民生保障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道路四、国际关系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中国对外政策2.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3. 中国与大国的关系4.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5. 中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6.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维护世界和平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发展道路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优势3. 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路径6.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7. 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8.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9. 经济发展、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关系总结:以上为2024年高二政治下册的复习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固定基本知识、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五个部分的重要内容。
高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二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高二下册政治知识点如下所示: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及其解放的学说,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一门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认为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1.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唯物史观、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基本原理。
- 唯物史观认为世界是物质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历史是物质基础上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的相互作用。
- 辩证法是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方法,包括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和矛盾的主导地位。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规律。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学科。
其中,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其核心内容。
- 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中包含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 剩余价值学说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经济基础。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社会主义过渡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3.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论证和发展。
其中,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其核心内容。
- 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实现无产阶级的政权。
- 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的基础上,改革生产关系,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标。
二、民族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 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共同追求,包括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勤劳勇敢精神等。
-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指的是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 自强不息精神强调国家和个人都应努力实现自身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 团结协作精神是指强调国家和社会各个成员之间的团结合作,共同实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2024年高二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年高二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国家政权机构及其职能1. 国家政权的性质和要求- 国家政权是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工具,它是各个社会阶级之间相互对立和斗争的产物。
- 国家政权必须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
2.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特点-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包括国家机构、政府机构、党政机构和人民团体等。
- 国家政权的基本特点包括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行政机关的内外严格分离等。
3. 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能- 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和国家检察机关等。
- 国家机关的职能包括立法、行政、审判和检察等。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国家宪法和法律制度1. 国家宪法的性质和作用- 国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政权机构和各级政府机关运行的总章程。
- 国家宪法的作用包括界定国家政权机构的性质、权力和责任,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2. 国家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国家法律制度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军事法规等。
- 国家法律制度的特点包括依法治国、宪法至上、法无禁止即可行、民法典编纂和立法科学化等。
3.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
- 党的建设是党的领导集体的建设,党的领导集体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
三、国家决策制定和实施1. 国家决策的主体和原则- 国家决策的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党的领导机关以及人民群众的代表机关等。
- 国家决策的原则包括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民主集中制等。
2. 国家经济发展的决策与实施- 国家经济发展的决策与实施包括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宏观调控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决策等。
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高二政治下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模块的知识点:国际关系、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年-现在)、政治参与与管理。
一、国际关系1. 第三次世界大战与和平稳定-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核武器扩散、地缘政治冲突、经济竞争与全球化、宗教与民族冲突等因素使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存在。
- 和平稳定的保障:联合国的成立和作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国际法的规范、多边外交的实施、文化交流的推动等可以促进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
2. 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冷战格局的形成和特征、北约与华约、两个德国的分裂与统一、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等内容。
- 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双边与多边关系、起伏不居的世界经济、地区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趋势、强权政治与弱势国际法的冲突等内容。
- 新兴大国的崛起与国际格局变化:中国的崛起与和平崛起理论、俄罗斯的复兴与战略转变、印度的崛起与地区安全问题、巴西等新兴大国的崛起与经济合作等内容。
二、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年-现在)1.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重大政策:三大改造和三大革命、人民民主专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2. 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 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 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和转型发展的影响、政治改革的推进和民主法治建设、对外开放的战略意义和重大举措等内容。
3. 政治体制与社会变革-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组织原则、重要制度、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等内容。
- 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民主制度、政权分立与有效治理、决策形式与决策质量、参与与执行等内容。
三、政治参与与管理1. 公民权利与义务-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参政权利、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等内容。
高二政治期末备考的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期末备考的知识点总结高二文科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所以想要逆袭政治,就要上课认真听课。
课上知识掌握的好,课下就会比较轻松了。
在课上积极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期末备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1、我国的国家性质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什么?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哪些特点?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政治权利(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或者公民正确对待政治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哪些原则?A、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B、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C、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EG、网络民主一方面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活动,另一方面导致网络谣言四起,谈谈你对网络民主的认识积极:①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体现了政府在积极转变职能,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②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民主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③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监督权。
消极:①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③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不得干扰正常公务活动;④有序参与民主政治3、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1、民主选举: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政治高二下知识点归纳总结
政治高二下知识点归纳总结政治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国家政治、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社会责任感和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二下学期政治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第一章:总论国家1. 国家的概念与特征国家的定义、国家的四个基本特征、国家与政府的关系。
2. 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家的起源、国家的发展阶段、现代国家的形成过程。
3. 国家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国家行政机关的类型与职能、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第二章:政治制度与政权1. 政治制度与政体政治制度的定义及特征、各种政治制度的分类与比较。
2. 民主与专制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的含义与特征、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的优缺点。
3. 政权的概念与来源政权的定义、政权的来源与转移。
第三章: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1. 政治思想的概念与作用政治思想的定义、政治思想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2.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儒学、道家、法家等思想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3. 西方现代政治思想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第四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历程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发展、党的历史发展阶段。
2.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使命党的性质、党的使命与根本任务。
3.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领导党的组织模式、党的领导方式与领导核心。
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改革开放的背景与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义与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素。
3. 民主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基本内涵与发展路径、社会主义法治的特点与优势。
第六章:世界格局与中国1. 世界多极化与中国外交多极化的含义与特征、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与发展方向。
2. 中国与国际组织中国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大国关系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大国关系的特点与演变、中国的主权外交政策和和平发展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一)
1.文化现象的特点有哪些?
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人都有;形式多样,不同区域各具特色。
2.什么是文化?它分为几方面内容?
(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内容:
①意识形态: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观”也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②非意识形态:如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3)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3.文化有哪些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5)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文化的作用有哪些?
(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物质力量,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3)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当代社会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
重要因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5)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
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6)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是什么?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政治决
定文化;
(注意:经济决定文化,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可能会超前或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
(2)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
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当代社会,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
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如何?我国又当如何应对这种国际形势?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②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我国的应对措施:
①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②提高国家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安全。
高二政治下册复习知识点总结(二)
1.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基本观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内因决定作用和忽视外因影响的错误。
【方法论运用】
(1)在个人的成长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
要重视内因的作用,正确地
对待机遇,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正确处理深化改革、
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2.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基本观点】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就是不断经过量变到质变,新的量变达到新的质变,这种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向前发展的。
【方法论】坚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①坚持适度的原则;②要重视量的积累;③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错误倾向】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贻误时机。
【方法论运用】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3.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基本观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进,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时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准备走曲折的路。
反对看不到事物发展曲折性的盲目乐观和遇到困难就悲观失望的错误。
【方法论运用】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
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前途充满信心,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唯物辨证法发展观的内容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②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③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⑤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