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2 分析人物及作用
中考语文专题02 分析记叙类文章的线索及作用(教师版)
02 分析记叙类文章的线索及作用考点解读记叙类文章的线索就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中的反映,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
其作用是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
抓住文章的线索,便能体察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
文章可以只有一条线索,也可以有多条线索。
因此线索可以分为明线和暗线。
寻找线索要关注文中出现频率特别高的物品、地点、人物等,这可能是小说的明线;要注意情感的变化,这往往是小说的暗线。
如鲁迅《藤野先生》(部编版八上)一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的。
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文章还有一条暗线,即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课文解剖例1:请分析杨绛《老王》(部编版七下)的叙事线索。
答案示例:文章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
写老王眼疾,说到女儿给他大瓶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
老王对钱家也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
三轮改平板三轮,没法坐了,作者还是很关心老王,对老王有好处,所以老王总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谢。
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2:施耐庵《智取生辰纲》(部编版九上)“思考探究”三:小说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
同学之间讨论: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答案示例:明线是杨志押运生辰纲,写杨志一行的矛盾冲突;暗线是晁盖、吴用一行智取生辰纲,写团结智取。
明、暗双线交织点在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两条线索交织展开故事情节,揭示了护送和智取双方的矛盾冲突,为人物性格塑造和情节发展服务,更好地表现了主题。
技法解密一、明确常见的线索。
记叙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①以人物为线索。
如《孔乙己》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揭示了孔乙己的性格和遭遇。
②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线索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之记叙文解题方法(品味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之记叙文解题方法品味人物形象与写作手法一、人物形象刻画1.正面描写(1)直接描写:即描写主人公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这样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的性格特征。
(2)细节描写:即抓住人物细微而又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
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如《故乡》中“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就是抓住对“豆腐西施”杨二嫂的外貌进行生动细致地描绘,鲜明地刻画出杨二嫂俗不可耐的形象;“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把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中的一个“塞”字是对杨二嫂的动作进行的生动细致的描绘,把杨二嫂爱占小便宜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2.侧面描写(1)描写周围人物:衬托主人公……形象。
(2)描写环境、场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思想)或为主人公的出场和故事的展开做铺垫(埋伏笔)。
二、写作手法及作用1.表达方式及作用(1)记叙: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
(①顺叙:使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②倒叙:使情节曲折,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内容对比鲜明,突出中心。
③插叙: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紧凑;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2)描写: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人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①人物描写:展示……人物……特征。
②景物(自然环境)描写:交待时令、地点,营造……氛围;烘托人物……情感;为下文……做铺垫。
③社会环境描写:交待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社会现实。
)(3)抒情: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表达观点,引发读者共鸣;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
(4)说明:详细、准确地介绍事物以突出事物的特征。
(5)议论:揭示主旨、画龙点睛、深化(升华)主题。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课件
实战演练
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肖老师心中涌动起一股股暖流。她感慨万千地说道:“谢谢同 学们,听了你们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蝴蝶要飞翔,必须要反复扇动自己薄如蝉 翼的翅膀,才能够自由地飞翔。同样的道理,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时也需要反复地扇动 自己的翅膀,才会避免差错,这是一种阵痛,也是一种必然,任何事欲速则不达。” 说到这里,肖老师看了看王小朋,她发现,王小朋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腰杆明显 地挺直了许多。
有自己的评价感悟)
人物形象分析误区
①仅抓住某处特征,以偏概全,不能全面 分析评价人物。
②没有立足原文,不结合文章分析,概括出原文 中没有的东西。
③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拔高人 物的思想品质。
分析人物需牢记:
1.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去理解。 2.从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分析。 3.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
——《范进中举》
粗鲁野蛮、嫌贫爱富、尖酸刻薄的市井小民
(四)心理描写
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 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 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 的水。
——《孤独之旅》
迷茫与无奈的失学少年
(五)神态描写
“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 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咕道:“这王小朋也太笨了,这道题我都讲了三四遍了,他怎么还做错?”
肖老师情不自禁在试卷的下方写上了一行字:小朋啊,这样一道简单的题
你还准备做多少次才能做对?
实战演练
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拿着试卷聚精会神看了起来,许多同学还互相对 比着试卷。肖老师下意识往王小朋这边看去,只见王小朋的眼睛紧紧停留 在试卷上一动不动,同座位的同学想看下他的试卷,他立刻将试卷合了起 来,脸色通红。
2024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人物的作用(学生版)
记叙文阅读——人物的作用教学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的作用第1部分课程思维导图第 2 部分知识点及考点梳理和讲解【相关知识点】1、小说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1)正面描写:主要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展示其人物形象;2)侧面描写:通过写器物、别人的评价和反应,通过写对立的人物相关、相似的人物衬托主人公。
(也有正侧面结合来进行塑造人物)3)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先扬后抑……来烘托形象;4)环境描写:通过环境的描写,烘托氛围、气氛从而刻画人物的形象;5)插叙:通过在文章中补充、说明与相关人物有关的几件事情,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充实;6)事件:事件在文章中是为人物服务,不同的事件展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形象。
2、谁是文章的主人公?结合文章分析。
1)从文章的标题来看,与文章标题吻合;2)从文章的情节来看,人物一直要贯穿文章的始终不能中途消失;3)从写作手法来看,重点突出侧面描写、表现手法;4)从主题上看,人物是否突出文章的主旨;5)从描写的细致程度来判别谁是文章的主人公。
3、次要人物有什么作用?结合文章分析。
1)从情节、结构的角度①线索;②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④促进情节波澜起伏。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①侧面描写:通过写……衬托……;②对比:……与……对比,突出……;③衬托:用……衬托……;3)从主题的角度①直接突出主题;②使主旨更丰富;③通过……突出……主题。
【答题方法】角度(手法)+分析文本内容+作用+主题第 3 部分典型例题分析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火候周天红①早一分钟不行,晚一分钟不行,要说刘三有的老爹能够找到刘三有,那可真是火候到了。
②老爹是在一个桥洞里找到刘三有的。
刘三有前脚刚进桥洞,老爹后脚就到了。
三有头发比鸡窝还乱,胡子比玉米须子还长,一看就是遭了不少罪。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一、专题讲解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变化的具体状态做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物描写分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猜猜看,上面图片中四位美人分别是谁呢?)肖像描写(包括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而且是为了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它往往着重于人物以“形”传“神”17/ 1.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此处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当拓展:中国传统上把沉鱼落雁和闭月羞花连读,并分别指代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沉鱼是春秋的西施,落雁是西汉的王昭君,闭月是后汉末的貂蝉,羞花是唐代的杨贵妃。
相传西施在溪边綄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所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
曲哀人艳,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以至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闭月”指貂蝉的美貌把月亮比下;“羞花”指杨贵妃的颜容使得花儿害羞地低下头)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通过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详细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形象分析详细
1.主人公形象:主人公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通常是故事中的英雄,担负着冲突解决和问题解决的责任。
主人公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性格特点、外表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方面。
例如,在记叙文《勇往直前的小鸟》中,
主人公小鸟要面对风雨洗礼,表现出坚强、勇敢的一面,这是小鸟形象的
鲜明特点。
2.反派形象:反派是主人公的对立面,通常是故事中的恶人,用来制
造冲突和紧张感。
反派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狡猾、阴险、残忍等负面特点。
例如,在记叙文《危机在前的母狐狸》中,母狐狸的形象就是一个反派,
它虽然是母亲,但为了自己的孩子,它可以不择手段地攻击其他动物,直
到它的孩子得到食物为止。
3.朋友形象:朋友是主人公的忠实支持者和帮助者,在故事中起到扮
演辅助主人公解决问题的角色。
朋友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善良、忠诚、乐
于助人等正面特点。
例如,在记叙文《初次见面的好友》中,主人公初到
一个陌生的城市,遇到了一个善良热情的小伙伴,他帮助主人公了解这个
城市的情况,并一起度过了难关。
4.伙伴形象:伙伴是和主人公一同经历故事的人物,和主人公有着共
同的目标和使命,共同努力、奋斗。
伙伴形象通常需要描写其聪明、勇敢、乐观等特点。
例如,在记叙文《螃蟹找队友》中,螃蟹要找到一支足够强
大的队伍一起打败敌人,最后它找到了一只智慧过人且勇敢无畏的小鱼,
两个人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目标。
以上是对中考记叙文中常见的几种人物形象的详细分析。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刻画,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中的人物。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 考点2 内容理解与分析
1
考向3 内容理解
(统编七上《济南的冬天》“思考探究”节选)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的眼中是个
考
“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向 2
【参考答案】作者喜爱济南冬天的“温晴”,不只是喜爱某种气候,而是喜
爱其中包含的某种温和明朗的美感。写的既是“济南的冬天”,一个季节,
又是“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城市的气质。
考点2 内容理解与分析
返回目录
③A我家面箩惯常的日子是在西屋的一面矮墙上挂着,像个不言不语的小娃儿, 耐着性子等待娘的召唤。那天,娘锄完一大块儿庄稼地,热辣辣的太阳开始西垂, 娘顶着烈日一回到家,西屋墙壁上的面箩就被娘用双手捧下来。炎夏里,娘开始 筛箩了。
④粗箩娘用得比细箩多,只是娘使用细箩的时候,心思好像全都拴在里面了。 娘把粗箩拿在手里,下面放个盛面粉的大木盆,巧手的娘舀来一瓢事先用石磨碾 碎的玉米,粗箩的箩面上就摊出一片。碾碎的玉米堆积了小半缸,粗糙的玉米麸 皮盈黄地散浮在上面,小锅盖一般大小的粗箩在娘手里匀速晃动起来,娘还会扭 一下头,不时朝玉米缸递一个眼神。黄灿灿的面粉自粗箩箩面唰唰而落,过滤掉 的玉米麸皮娘则小心地放进旁边的面袋里。矮屋子里,空气散发着热气,娘抹
考
(统编八上《背影》“思考探究”)文章以《背影》为题,“背影”在全文
向 2
中起了什么作用?
考 向 3
考点2 内容理解与分析
返回目录
考 向
中考链接及方法指导
1
考 向 2 标题作用(全国视野)
◎全国视野
考
(2019黄冈)文章用“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为题目,有何妙处?
向
2
(2019盐城)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芬芳的蜡梅花”为题有哪些作
现代文阅读复习专题——分析人物形象
现代文阅读分析人物形象【考查重点】1.人物形象概括。
2.次要人物作用。
3.人物形象的塑造。
【命题趋势】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记叙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走向:一是从选文范围看,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拓展,大多出自文摘类杂志(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特别关注》《微型小说选刊》)等精美时文,作者一般集中于当代热点作家(如张丽钧、张抗抗、毕淑敏、刘亮程、周国平、李丹崖、周海亮、马德、丁立梅等)。
二是从选文内容看,更加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要求,更加注重对文化内涵、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挖掘,十分重视选文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文章占较大比例。
三是从命题方向看,分值比重仍会不断加大,主观试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受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有所体现。
试题重点考査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关注考生对阅读材料的体验和感悟能力,体现阅读个性。
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
应注意的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将会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对文章写作特色的考查将会更灵活;对学生语言的表述、思维的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
考向1:人物形象概括1.常见题型①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或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有哪些优秀品质?③·······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④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的形象。
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思路分析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形象的身份、职业、地位、技能等。
中考语文复习“人物形象分析”复习笔记
中考记叙文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专题导入这两幅图是电影《悲惨世界》主角冉·阿让前后两种不同的形象,你从上面可看人物有何不同?(此处借最近热点,让学生明白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形象是不一样的,不同之处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表现出来?可进行适当名著补充。
)知识详解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它可以是指具体的人,也可以是具体的物,也可以是一处景致、一个片段、一个画面、一种意境等。
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人物形象。
其为叙事类文本中常见的考点,在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主要为三种,具体如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特点、内在品质等)概括2.分析作品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作者写这个人物的用意是什么?(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具体需结合文章的主旨来看,作者通过人物形象描写揭示主旨。
知识回顾:人物描写方法正面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侧面烘托:景、他人、他物、作者倾向与评价。
详写:工笔细描、白描、细节(重点为细节描写,提醒学生在分析描写方法时不要忘记;白描,可联系中国水墨画进行讲解,如齐白石《虾》。
)略写:粗笔勾勒具体分析:一篇文章若要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不仅仅是人物本身的描写、还有人物所处的环境、所经历的事件、相关联的其他人物,这些都是在分析人物形象时需注意的地方。
(可联系电影主角、配角进行解释。
)1.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通过品析作家笔下的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并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例1.他走向手术台,眼中浮起严肃郑重的神色。
我注意到他双脚踏上了一个约20厘米高的木台。
陪我的人附耳轻声告诉我:他身高只有1.62米,那木台是为他特制的。
站在手术台前的他和在换衣间的他有了明显的区别:老态一扫而光,一副昂然冷峻之状。
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专题二 记叙文阅读 小说 考点2 理解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返回目录
考点2 理解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返回目录
文章解构 第一部分(第①段):介绍故事的主要人物。 第二部分(第②~⑫段):琼珊感染肺炎,失去活下去的希望,她认为等 窗外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掉下后自己也会离开。 第三部分(第⑬~⑮段):苏艾找贝尔曼当画画的模特,贝尔曼知道了琼 珊的胡思乱想。 第四部分(第⑯~㉑段):窗外的最后一片叶子一直没落,琼珊有了生的 希望,病情即将痊愈。 第五部分(第㉒段):贝尔曼在医院里去世了,大家发现了最后一片藤叶 没落下的秘密。
考点2 理解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返回目录
教材创新设问 2.(九下《变色龙》“思考探究”改编)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反映了 怎样的社会现实?对我们认识社会有什么意义?(主要人物) 【参考答案】奥楚蔑洛夫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沙皇 统治下的俄国,经济凋敝,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 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 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 者批判的锋芒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 格的土壤。
考点2 理解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返回目录
三、 (18分)
(2023四川自贡)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1~4题。 文章详见学生用书 • P45
文章解构 第一部分(第①段):写老孙头搬到名士养老公寓,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②~⑥段):写老孙头与老王头相处的点滴。 第三部分(第⑦~⑩段):老王头因病离开公寓住院治疗,瘦老头的到来 道明老王头去世和其无偿资助山区孩子读书的真相。
考点2 理解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返回目录
教材创新设问 3.(九下《孔乙己》“思考探究”)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中 的具体描写,联系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好吃懒做,又迂腐可笑,挣扎在社会底层。但打心眼里他 又不认同短衣帮,不肯与他们为伍,成了人人轻视与耻笑的对象。
中考记叙文阅读技巧赏析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一、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赏析题)(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五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1外貌描写的作用:①揭示人物身份(社会地位、年龄、职业等)。
(如:《孔已己》孔已己是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
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常加些伤痕……长衫又脏有破,似乎十几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再如:《故乡》闰土穿着破棉袄,戴着旧毡帽,两眼红肿,两手开裂,像松树皮)(《老王》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简直像从棺材里倒出来的) (《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外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②交代人物生活状况(经济状况、生活环境、健康状况等)③刻画人物性格,以形传神,突出人物某种精神品质、性格特点(衬托人物某种精神品质、性格特点)④反衬人物某种精神品质、性格特点(以美丽外表反衬人物粗俗、丑陋、邪恶的灵魂;以丑陋外表反衬人物高尚的灵魂)。
⑤暗示某种意义,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2语言描写的作用:揭示人物身份,表达人物思想感情,言为心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3动作描写的作用:反映人物的心情(心理活动),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
4心理描写的作用:生动地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人物内心活动,通过人物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示人物性格。
5神态描写的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独特的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人物某种心情,突出人物某种精神品质。
二、概括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常用哪些词语?褒义:沉着冷静勇敢乐观倔强纯洁朴实坚强宽容豁达正直忠诚谦虚天真聪明机智诚实守信真诚善良多才多艺才华横溢大公无私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大义凛然默默无闻深谋远虑智勇双全大义灭亲艰苦朴素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平易近人勤俭克己心灵手巧勤劳能干贬义:阴险狡猾虚伪愚蠢卑鄙狡诈浅薄刻薄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及作用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及作用一、知识点讲解(一)知识点1、从描写手法切入:指通过在具体叙述中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或思想品质。
(1)外貌描写【理解】对人物的服饰、体态、容貌、表情和风度等外在特征作具体的描绘,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包括动态的描写和静态的描写。
要求突出主要特点,通过不同人物的肖像描写,显示各自的阶级出身、社会地位、生活处境、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并表现作者的爱憎倾向。
【例文】“客人年过半百,瘦削,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形似刀刻。
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
一件半袖浅灰衬衣,看样子穿在身上足有三四年了,洗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里。
客人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只深蓝色的尼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绾了袋口放在腿上。
”【点评】在这里,作者采用工笔描绘的方法,对主人公的肖像进行刻画:年事稍长皱纹却似刀刻,可见其蹉跎半生历尽风雨,脸上印满了岁月的苍桑;衣着简朴行囊空瘪,则见其风尘落魄亡命天涯;衣服破旧却干净整齐,可猜出他是一个精细严谨之人。
作者抓住主人公的肖像特征,写得真实自然,在文字的背后包蕴着读者能隐隐察觉的潜台词。
(2)动作描写【理解】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动作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
人物的行动受其思想感情的制约,显示出某种社会意义。
选择提炼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行动加以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例文】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软,身体好像飘来飘去。
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
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
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
”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
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
这时,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点评】着力描写学游泳的动作,来体现学游泳的感受。
“两脚发软”、“紧紧地抱住”、“两腿夹住”、“口里直喊”,真实地表现出小朋友刚学游泳时害怕。
中考记叙文阅读题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中考记叙文阅读题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在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中,在记叙文阅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文中的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概括文中形象。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简要说明理由。
”等等。
这类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那么,如何分析记叙文阅读中的人物形象?首先,通过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记叙文刻画人物性格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肖像、心理特征的描写进行的。
第一,从肖像描写看性格。
俗话说,人如其面。
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点,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形象凸显,而且能够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孔己己》中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这些肖像描写,既交代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低下的社会地位,又活化了孔乙己懒惰、死要面子的性格特点。
第二,从语言描写析性格。
“言为心声”,人物的言语可以透露其性格特征,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式。
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对中举前的范进骂他:“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后来,范进中了举,他又大加赞美:“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胡屠户的语言显示了他前倨后恭、欺贫爱富的性格特点。
第三,从行动描写品性格。
动作描写,也可显示人物思想性格。
如《范进中举》描写胡屠户接过范进给的两锭银子,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一边“把拳头舒过来”,假意推辞。
这样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他虚伪、贪钱的性格特点。
又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里,店小二阻攔鲁达时,是这样描写鲁达的:“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拳,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水,再一拳,打落两个当门牙齿。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训练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训练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情节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
以下是一些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人物描写的作用的专题训练。
1. 角色塑造人物描写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角色。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言行举止以及心理活动,读者可以对人物形象进行建立和把握。
例如,描写一个勇敢的主人公可以通过描述他的坚定目光、果敢的行动和不畏困难的精神等来实现。
这样的描写能够使读者更加鲜明地感受到角色的个性和特点,增强对角色的认同感。
2. 情感渲染人物描写在表达情感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等来营造情感氛围,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例如,通过描写主人公的悲伤表情和哭泣声,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悲伤,进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3. 推动情节发展人物描写能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故事增加发展的动力和张力。
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冲突,可以引发故事中的一系列事件和转折。
例如,描写主人公与反派人物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发紧张悬疑的氛围,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4. 反映社会现实人物描写还可以通过展示人物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形象和表现,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特点。
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与他人的交往等,可以展示出人物所处的社会地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反映社会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这样的描写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现实,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人物描写在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中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了人物描写的作用和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故事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资料:- [《中考语文》教材]-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题目]。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透——人物形象分析
【考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型】
(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印象。 (2)请根据文章主要内容,简要概括文章人物的 性格特征。 (3)在文章中其他人的眼里,某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并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分析
课内案例:《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牧羊人”是怎 样一个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思路归纳】
第一步:解读题干,明确要求。 本题要求回答“牧羊人”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并要
求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因此该题实际上设置了两问,第 一问用概括性的词语来回答,第二问要结合文章的具体 情节或内容,分析哪个小故事或细节各表现了“牧羊人” 这个人物形象的特征。
第二步:回归原文,筛选信息。
第4段在高原中独自一个人生活,他处在完全的孤 寂中,语言对于他已经不是必需品,我与他的几次见面, 他话语都不多,基本上是有问才有答,关于个人的一些 信息都是在我的不断询问下才导出,这也可以看出他是 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以此思路,对其余情节进行分析理解即可。
第三步:组织语言,巧妙答题。
【答题方法】
概括人物形象类试题一般要概括出人物的肖像、事迹、性 格、品质等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描摹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所做的事,可以概括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 (2)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特征,概括人物的特征。 (3)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揭示人 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4)分析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有时能对人物形象起到烘托的作用。 (5)注意文中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评价,注意作者对人物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总结】 第一步:审题。此考点的题干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对人物形象的概括,
需要写出品质特征;二是简要分析,需写出具体的依据。 第二步:梳理与人物相关的情节、描写、评价等。 ①理情节。在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中,看人物所作所为、价值取向、性
格特点、内心状态。 ②看描写。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对描述人物言谈举止、外貌神态、
【参考答案】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文中说:“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 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在高原中独自一个人生活,他处在完全的孤 寂中,语言对于他已经不是必需品。“我”与他的几次见面,他话语都 不多,基本是有问才有答,关于个人的一些信息,都是在“我”的“不 断地询问”下才道出。这也说明他是个不爱说话的人。 还可以总结出:“他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他是一个有着 非凡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的人”“他是一个不计名利、不图回报、毫无 私心的人”“他是一个勤劳的人”“他是一个有着心灵的伟大节操的 人”“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他是一个单纯的人”等等,注意要从 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证明观点。
【方法总结】 (1)从人物描写入手。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句子,
联系上下文把握人物内心情感,结合语境和人物的性格特点揣摩人物心理 活动。
(2)从关键词语入手。人物的心理往往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因而抓住 修饰、限制性词语,往往可以分析出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据此可揣摩人 物心理。
(3)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心理、情感变化。 注:补写人物心理描写时,可依据上述方法揣摩出人物心理进行解答, 补写完之后,可将所补写内容代入原文,看是否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 考向3 揣摩人物心理(2018·9,2009·8) 【中考常见设问】 2018河南9题: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2009河南8题:第⑥段中“……”省略了“我”的心理描写,请根据上 下文补写出来。 2019湖北孝感3题:联系上下文,品读第⑯段划线句子,说说妻子此时 心里是怎么想的?
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
考向1 概括人物形象(2015·9,2012·11,2009·10,2007·12) 【中考常见设问】 2015河南9题: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2012、 2009、2007年设问方式均同此) 2019海南15题: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刻画了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 2019浙江宁波8题:好故事常给人想象空间。爸爸说“该回家了”,他们回 家的画面会是文首和文末的哪幅图呢?结合你对文中父亲形象的理解,说 说理由。
中考链接及方法总结 考向2 次要人物作用(2018·10,2015·8) 【中考常见设问】
2018河南10题: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15河南8题:“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 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2018云南省卷24题:文章的主人公是刷子李,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笔墨来 写曹小三?
教材设问学考点
目 录
考点针对练
教材设问学考点
考点探源 考向1 概括人物形象 (统编七上《植树的牧羊人》“思考探究”)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 ________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 羊人的相关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示例:他是一个极为认真的人,无论对劳作,还是对生活。从他挑选橡子 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起来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很 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 油。……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愿马马虎虎地过日子。 【解题思路】分析所给示例,语段从牧羊人的工作态度、居室环境、衣着 特点等多方面表现牧羊人的“认真”。据此可以从文章中的情节、描写等 方面总结概括牧羊人的形象特点并举例说明。
第四步:具体概括,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化。 注意:作答时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变性和发展性,概括尽可能全面, 避免遗漏要点。
考点探源 考向2 次要人物作用 (统编九下教参《蒲柳人家(节选)》“问题探究”)何满子是个怎样的形象? 这一人物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解答时结合关键语句“整天在运河滩上野跑”“何满子也真是 聪慧灵秀,脑瓜儿记性好”“小嘴噘得能挂个油瓶儿”等分析何满子的形象。 作用方面可结合何满子这一人物贯穿全文始终、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分析。 【参考答案】六岁男孩何满子,一个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孩子。他是小 说的线索人物,作者正是通过他串起了后面的人物和故事,推动了小说情 节的发展。
【方法总结】 第一步:找出次要人物所做的事及其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其自身的意义
和作用。 第二步:考虑次要人物与文章情节、主要人物、主题有无关系。 答题规范:(1)情节:①引出主要人物。②写了……内容,推动情节的发展
(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使情节有波澜,更完整)。③次要人物如果是 “我”,有可能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能增强故事情节的真实感。
【参考答案】父亲先嘱咐茶房“陪我同去”,可又“终于不放心”,还是 “自己送我去”,反映了父亲犹豫反复的心理过程。父亲犹豫拖沓的原因: 其一是父亲对儿子深厚的感情;其二是父亲爱子之情的表露方式是间接的、 含蓄的、滞涩的。父亲既不放心儿子,想与儿子多待一会,又放不下“言 出如山”的父亲的架子,丢不开父子之间的隔膜与龃龉,所以从“说定不 去”到“决定自去”的转变才那样充满踌躇与犹豫。
(2)主要人物:侧面(衬托、反衬)出主要人物……的性格(形象)。 (3)主题:写次要人物的……行为,暗示(揭示)……的主题(使主题更深刻)。
考点探源 考向3 揣摩人物心理 (统编八上《背影》“思考探究”)第4段写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 却“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细读这一段,注意文中的细节,说说 你是怎样理解父亲这一举动背后的心理活动的。 【解题思路】结合父亲面对与“我”离别时的种种行为理解父亲心理 活动的过程即可。
语言动作、内心波动的信息进行整合。 ③找评价。找出作者或他人对该人物的介绍或评价,进而辨析“真伪”,
合利用反语、他人衬托的语句或情节。
第三步:结合文章中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若文章社会背景因素不强,则 可省略此步骤)把人物形象放置到特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中去,分析人物 命运和性格形成的根源,从而做出合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