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备(定律、方法、公式、常量、模型)
初中数学66个常考几何模型50个应用题答题公式
初中数学常考的几何模型和应用题答题公式是学习和备考数学的关键内容。
不过,
请注意,我无法列出具体的66个常考几何模型或50个应用题答题公式,因为这
取决于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教材和考试要求。
但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常见的几何模型和应用题答题思路或公式。
几何模型示例:
1.等边三角形模型: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
2.等腰三角形模型: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且对应的两个底角也相等。
3.直角三角形模型:直角三角形有一个90°的角,满足勾股定理(a² + b² = c²)。
4.平行四边形模型: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5.梯形模型: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常考察其面积计算(上底加下底,乘以高,再除
以2)。
应用题答题公式或思路示例:
1.速度、时间、距离关系:速度= 距离/ 时间,距离= 速度×时间,时间= 距
离/ 速度。
2.工作问题: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常用于比较不同人或机器的工作效
率。
3.百分比问题:部分= 总量×百分比,总量= 部分/ 百分比,百分比= 部分/
总量× 100%。
4.利息问题:简单利息= 本金×利率×时间,复利则考虑本金和利息的共同增
长。
5.浓度问题:浓度=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常用于解决混合溶液的浓度问
题。
物理中考定理公式总结归纳
物理中考定理公式总结归纳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由于其具有客观性、实验性和定量性的特点,经常被用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技术应用。
在中考物理考试中,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物理定理和公式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对物理中考所涉及的一些重要定理和公式进行总结归纳。
一、运动学1. 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当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的速度进行运动时,可使用以下公式:速度v = 位移s ÷时间t加速度a = 02. 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在直线上以恒定加速度a进行运动时,可使用以下公式:位移s = 初速度v0 ×时间t + 1/2 ×加速度a ×时间t的平方末速度v = 初速度v0 + 加速度a ×时间t速度v的平方 = 初速度v0的平方 + 2 ×加速度a ×位移s3. 水平抛体运动水平抛体运动是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以初速度V0抛射后,受重力影响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
以下是相关公式:水平方向上的速度v = V0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 = V0 - g ×时间t最大高度H = (V0的平方) ÷ (2g)总时间T = (2 × V0) ÷ g二、力学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如果受力合为零,则物体将保持原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物体受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和加速度a成正比,可用以下公式表示:力F = 质量M ×加速度aF = ma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彼此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能量与功1. 功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沿力的方向发生位移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用以下公式表示:功W = 力F ×位移s × cosθ其中,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初中中考物理公式定理全总结
初中中考物理公式定理全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能量转化和规律性的自然科学,它是我们理解自然界的基础和桥梁。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了许多物理概念、定律和公式。
以下是初中中考物理公式和定理的全面总结。
一、力学部分:1.速度公式:速度=位移/时间2.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末速度-初始速度)/时间3.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加速度4.重力公式: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5. 功公式:功 = 力× 位移× cosθ6.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²7.功率公式:功率=功/时间8.机械效率公式:机械效率=机械输出/机械输入二、热学部分:1.热量公式:热量=质量×热容×温度变化2.工作公式:功=热量3.热传导定律:热流量=(导热系数×横截面积×温度差)/导热长度4.比热容定义: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5.比热容公式:比热容=热容/质量6.水的比热容:4.18J/g·℃7.比热容的取值范围:0.1J/g·℃-1J/g·℃三、光学部分:1.光的传播速度:光速≈3.0×10⁸m/s2.光线传播定律: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反射角4.光的折射定律:折射角/入射角=折射率5.成像公式:1/焦距=1/物距+1/像距6.放大率公式:放大率=高度/物距7.焦距公式:焦距=(透镜折射率-周围介质折射率)/透镜曲率半径8.透镜公式:1/焦距=(透镜折射率-周围介质折射率)×(1/物距-1/像距)四、电学部分:1.电流公式:电流=电荷/时间2.电阻公式:电阻=电压/电流3.电压公式:电压=电流×电阻4.电阻率公式:电阻率=电阻×横截面积/长度5.电功公式:电功=电压×电量6.电能公式:电能=电压×电量=电功+电热7.电功率公式:电功率=电能/时间五、波动部分:1.波速公式:波速=频率×波长2.频率公式:频率=光速/波长3.声音速度:声速≈340m/s4.当物体减速时发出的声音的频率比物体加速时发出的频率偏大。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大全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大全整数和分数都是有理数,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如π和根号2.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绝对值的定义是a大于等于0时等于a,a小于等于0时等于-a。
例如,绝对值|-3|=3,|3.14-π|=π-3.14.一个数的有效数字是指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到最后一个数字之间的所有数字。
例如,把0.精确到0.001得0.060,有效数字是6和0.科学记数法是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
例如,-×10^-5=-4.07×10^5,0.=4.3×10^-5.乘法公式包括:(a+b)(a-b)=a^2-b^2,(a±b)^2=a^2±2ab+b^2,(a+b)(a^2-ab+b^2)=a^3+b^3,a^2+b^2=(a+b)^2-2ab,(a-b)(a^2+ab+b^2)=a^3-b^3,(a-b)^2=(a+b)^2-4ab。
幂的运算性质包括:am×an=am+n,am÷an=am-n,(am)^n=amn,(ab)^n=anbn,(a^n)^m=a^(nm),a^-n=1/a^n,特别地,(1/a)^n=1/a^n。
例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二次根式包括:根号a乘根号b=根号(ab),根号a除以根号b=根号(a/b),根号a的平方=|a|,根号a的负方= -根号a。
例如,根号3乘根号2=根号6,根号8除以根号2=根号4=2,(-3.14)^2=1,根号a的平方=|a|。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需要用到韦达定理和求根公式。
韦达定理指出,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x1和x2满足x1+x2=-b/a和x1x2=c/a。
求根公式是x=(-b±根号△)/2a,其中△=b^2-4ac是根的判别式。
中考数学常用模型和定理总结
中考数学常用模型和定理总结中考数学是学生们重要的考试之一,为了更好地备战中考,学生们需要总结常用模型和定理。
本文将为学生们提供一份中考数学常用模型和定理的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常用模型1.三角形模型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图形之一,它具有稳定性,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关键。
在解决与三角形有关的数学问题时,学生们需要掌握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等。
2.矩形模型矩形是初中数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图形,它具有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性质。
在解决与矩形有关的数学问题时,学生们需要掌握矩形的性质、矩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等。
3.函数模型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
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数学问题时,学生们需要掌握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等。
4.坐标系模型坐标系是描述点和位置的一种方式,它是初中数学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解决与坐标系有关的数学问题时,学生们需要掌握坐标系的建立、点的坐标的确定等。
二、常用定理1.梅涅劳斯定理梅涅劳斯定理是指任何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各边或其延长线,都使得三条不相邻线段之积等于另外三条线段之积,这一定理同样可以轻而易举地用初等几何或通过应用简单的三角比关系来证明,梅涅劳斯把这一定理扩展到了球面三角形。
2.托勒密定理托勒密定理是指圆的内接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的乘积等于其对边之积的和,即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在单位正方形上以直径为边作正多边形,然后把这个多边形分割为四个小的相似多边形,并将相似多边形的边换算成等量线段。
这样,他们就得到一个“倍长”过程,即用一组线段拼成另一组线段,用一组线段的长度表示另一组线段长度的比例中项。
如果把一条边看作是某个正偶数(4除外)的正弦,则另一条边可以被表示为同一个偶数的余弦。
3.西姆松定理西姆松定理是指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三条平行于基底的直线通过另外两个顶点,那么这三条直线一定相交于基底的中点。
中考知识点和公式总结
中考知识点和公式总结中考,是指中国的初中毕业生参加的全国性的中等教育阶段的学业水平和素质评价考试。
中考是考查学生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次全面测评,也是初中的一次学业终结性考试。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中考知识点和公式,以下将对中考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公式进行总结。
数学1. 整数运算整数的加减法:同号两个数相加,取同号,结果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和异号两个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结果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差整数的乘法:同号两个数相乘,结果为正异号两个数相乘,结果为负整数的除法:同号两个数相除,商为正异号两个数相除,商为负绝对值的性质:-(-a)=a|a|+|b|≥|a+b|2. 代数表达式与基本运算代数表达式的定义:由数字、字母和四则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就是代数表达式。
代数表达式的分类:单项式、多项式代数表达式的基本运算:合并同类项、加减法运算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a-b)^2=a^2-2ab+b^23. 图形的面积和周长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的和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圆的面积=πr²圆的周长=2πr4. 平均数和百分数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所有数据之和/数据个数百分数的计算:百分数=所占比例/总数×100%基础百分数的运算:百分数的加减乘除5.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y=kx+b一次函数的图像:直线一次函数的性质:通过连接两个点可以得到一条直线6. 方程和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未知数转移、整理方程、解答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消元法7.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调查数据的收集方法:问卷调查、实地调查数据的分析方法:频数分布表、条形图、折线图、饼状图8. 集合与函数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差集函数的定义:对应关系、唯一性函数的表示方法:映射图、表格、公式9. 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图像通过原点,增长趋势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y=kx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通过原点,直线物理1. 力和压强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运动、改变形状、改变速度力的单位:牛顿(N)压强的计算:压强=力/面积2. 机械能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动能的计算:动能=1/2×质量×速度²势能的计算:势能=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3. 光学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的折射规律:折射率与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成像规律: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关系4. 地球物理重力的作用:使物体下落,形成天体间的运动地球引力的作用:使物体在地球上保持在地面位置化学1. 元素的周期性表元素的周期表:周期数、族数、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气态、液态、固态2. 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物质的分离方法:过滤、蒸发、结晶3.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气体的产生、沉淀的生成、发光、放热或吸热物理变化的特征:态的变化,形状、颜色的改变4.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达:反应物、生成物、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平衡: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化学反应的条件:温度、压力、催化剂5.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的定义:酸:酸性物质、碱:碱性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产生水和盐6.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的特征:溶解后可以导电非电解质的特征:溶解后不能导电综上所述,中考知识点和公式总结涵盖了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知识点。
九年级中考物理总结公式定理方法等梳理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实验性很强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
物理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来揭示和解释自然现象。
以下是九年级中考物理的总结。
一、力学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是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a=F/m。
3.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相互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运动学1. 匀变速直线运动:v = v0 + at,s = v0t + 1/2at²,v² = v0²+2as。
2.重力加速度:g=9.8m/s²。
3. 抛体运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s = v0t - 1/2gt²,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恒定。
三、压力和浮力1.压强定义为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P=F/A。
2.压强定理(帕斯卡定律):在静水中,任何一点的压强都相等。
3.浮力定义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重量。
4.所用体积是物体实际体积的比例称为物体的密度,ρ=m/V。
四、光学1.光是一种电磁辐射。
2.光直线传播的定律(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θi=θr。
4.成像公式(薄透镜成像):1/f=1/v+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5.色散是指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而分离开。
五、电学1.电流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
2.电阻定义为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的比值,R=V/I。
3.电阻和导体长度、导体截面积以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有关,R=ρ(l/A)。
4.欧姆定律:电流和电压成正比,U=IR。
5.串联电阻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R=R1+R2+…。
6.并联电阻倒数之和等于总电阻的倒数,1/R=1/R1+1/R2+…。
六、热学1.内能定义为物体微观粒子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的总和。
中考数学公式和定理(数学公式定理)
中考数学公式和定理(数学公式定理)中考数学公式和定理(数学公式定理)在平时的学习中,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数学公式和定理,欢迎大家分享。
中考数学公式和定理一、二项式定理二项式定理是指这样一个展开式的公式.它是(a+b)2=a2+2ab+b2,(a+b)3=a3+3a2b+3ab2+b3…等等展开式的一般形式,在初等数学中它与各章节的联系似乎不太多,而在高等数学中它是许多重要公式的共同基础,根据二项式定理的展开,才求得y=xn的导数公式y′=nxn-1,同时e≈2.718281…也正是由二项式定理的展开规律所确定。
二、掌握二项展开式的特点1.项数:共n+1项.2.系数:组合数Crm叫做二项式系数.要注意"二项式系数"是严格定义的概念,仅指展开式中的组合数,它与"项的系数"是不同的概念.3.指数:按通项公式记准升幂与降幂的规律.4.因为二项式系数就是组合数,所以应将上一节学过的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与本节学习的性质综合起来概括出组合数的所有有用的性质.中考数学公式和定理分享一、指数函数的定义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a>0且≠1) (x∈R).二、指数函数的性质1.曲线沿x轴方向向左无限延展〈=〉函数的定义域为(-∞,+∞)2.曲线在x轴上方,而且向左或向右随着x值的减小或增大无限靠近X轴(x轴是曲线的渐近线)〈=〉函数的值域为(0,+∞)高中数学知识点:幂函数一、定义形如y=x^a(a为常数)的函数,即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指数为常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二、性质幂函数不经过第三象限,如果该函数的指数的分子n是偶数,而分母m是任意整数,则y>0,图像在第一;二象限.这时(-1)^p的指数p的奇偶性无关.如果函数的指数的分母m是偶数,而分子n是任意整数,则x>0(或x>=0);y>0(或y>=0),图像在第一象限.与p的奇偶性关系不大。
2023中考数学必备模型
2023中考数学必备模型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中考的重点考察科目之一。
以下是2023中考数学必备模型:
1. 函数模型
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许多数学问题都可以用函数模型来
描述和解决。
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有效地解决函数的
应用问题。
2. 几何模型
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中考中经常考察几何模
型的应用题。
掌握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计算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几何问题。
3. 统计模型
统计是现代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中考中也会考察一些统计模型的应用题。
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统计问题。
4. 代数模型
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非常基础的分支,掌握代数的基本概念和代数式的计算方法,可以解决很多与代数有关的问题。
5. 三角函数模型
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中考中常考察的一个知识点。
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三角函数问题。
掌握以上五种模型,并熟练运用到数学中的应用问题中去,就能更好地备战2023中考数学科目。
初中中考数学的29个性质、定理、公式和解题方式
初中中考的29个性质、定理、公式和解题方式1.科学记数法对科学记数法的考查一般有三种形式:1.大数的科学记数法;2.小数的科学记数法;3.结合有效数字的科学记数法.无论是哪种考查形式,其关键点是要确定将原数表示成为a×10n时的a、n值.列表如下:2.3.实数的运算题中,常涉及到以下的运算,在解答此类题时,应先计算每一小项的值,再进行实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加减;②有括号时先计算括号里面的;③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4.幂的运算5.6.7.根式估值时,一般先对根式平方,找出与平方后所得数字相邻的两个开得尽方的整数,然后再对这两个整数进行开方,就可以确定这个根式在哪两个整数之间.例如,估算7在哪两个整数之间时,先对7平方即为7,找出与7相邻的两个开得尽方的整数4和9,因为4<7<9,所以,4<7<9,即2<7<3.8.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适用情形9.分式方程的解题步骤10.11.12.k<0b>0 b<0 b>0 b<0图象经图象经图象经图象经13.k>0第一、三象限而减小而增大S△AOP=|k|2S矩形OAPB=|k|S△APP′=2|k|(P′为P关于原点的对称点)14.a>0 a<0增15.16.17.18.①)②)③)④)⑤) 19.特殊角三角函数值记忆法3(2)图形记忆法如图①、图②所示图①)20.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的常考类型及解题方法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锐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坡面的铅直高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坡比),用字母i 表示;坡面与水平线的夹角α叫做坡角.i =tanα=h l一般指以观测者的位置为中心,将正北或正南方向作为起始方向旋转到目标的方向线所成的角(一般指锐角)通常表达成北(南)偏东(西)×度,如图,A 点位于O 点的北偏东30°方向,B 点位于O 点的南偏东60°方向,C 点位于O 点的北偏西45°方向(或西北方向) 1.解直角三角形时,当所求元素不在直角三角形中时,21.平行四边形性质22.矩形性质23.菱形性质24.性质25.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定理圆O的直径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定理26.圆切线的性质与判定性质27.图形扇形求弧长扇形求面积28.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29.(1)由正方块组成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判断步骤(2)几何体主视图俯视图正方体圆柱圆锥球体。
初中数学-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初中数学中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数学,这门充满逻辑与智慧的学科,在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学习之路铺上了坚实的基石。
而在中考数学中,掌握一系列重要的公式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梳理那些必背的公式,为中考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代数部分1、实数运算(1)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2)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3)乘法交换律:ab = ba(4)乘法结合律:(ab)c = a(bc)(5)乘法分配律:a(b + c) = ab + ac2、整式运算(1)同底数幂的乘法:a^m × a^n = a^(m + n)(2)幂的乘方:(a^m)^n = a^(mn)(3)积的乘方:(ab)^n = a^n × b^n(4)同底数幂的除法:a^m ÷ a^n = a^(m n) (a ≠ 0)3、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a + b)(a b) = a^2 b^2(2)完全平方公式:(a ± b)^2 = a^2 ± 2ab + b^24、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 1。
公式:ax + b = 0 (a ≠ 0),则 x = b / a5、二元一次方程组(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6、一元二次方程(1)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 (a ≠ 0)(2)求根公式:x =b ± √(b^2 4ac) /(2a)7、分式(1)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2)分式的加减:通分后进行加减运算。
(3)分式的乘除: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二、几何部分1、线段与角(1)线段的中点:若点 C 是线段 AB 的中点,则 AC = BC = 1/2 AB(2)角平分线:若射线 OC 是∠AOB 的平分线,则∠AOC =∠BOC = 1/2 ∠AOB2、相交线与平行线(1)对顶角相等(2)邻补角互补(3)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初中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重要性质和定理
初中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重要性质和定理数学是一门高效的科学,而公式则是数学思想的高效表达方式。
在初中中考数学中,掌握常用公式、重要性质和定理是很重要的。
下面我将重新整理并详细介绍常用公式、重要性质和定理。
一、常用公式:1.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设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则有a²+b²=c²。
2. 二次函数的解法公式:设二次函数为y = ax² + bx + c,其中a ≠ 0,则它的解法公式为x = [-b ± √(b² - 4ac)] / (2a)。
3.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ₙ,则有aₙ=a₁+(n-1)d。
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前n项的和为Sn,则有Sn=(n/2)(a₁+aₙ)。
5. 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
6. 两角和、差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
7.梯形面积公式:设梯形的上底长度为a,下底长度为b,高为h,则梯形的面积为S=(a+b)h/28.圆的周长公式:设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周长L=2πr。
9.圆的面积公式:设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面积S=πr²。
二、重要性质和定理: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则有A+B+C=180°。
2.三角形面积公式:设三角形的底边为a,对应高为h,则三角形的面积S=1/2×a×h。
3.三角形的相似性质: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设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分别为a、b、c,其中c为斜边,则有a²+b²=c²。
中考必备(定律、方法、公式、常量、模型)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一、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发射定律4、欧姆定律5、焦耳定律6、能量守恒定律二、物理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光的折射规律3、凸透镜成像规律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5、力和运动的关系6、液体压强特点7、物体浮沉条件8、杠杆平衡条件9、分子动理论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1、安培定则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三、常用知识点:1.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2.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超声:频率高于2000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5.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6.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
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
8.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9.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在1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1.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12.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
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13.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15.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
16.磁感应线在磁体外部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四、物理中的不变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中考数学必考公式定律整理
中考数学必考公式定律整理中考数学是考察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的一门科目。
在备考中,整理并熟记一些重要的公式和定律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考数学必考公式和定律的整理:1.四则运算公式-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a+b=b+a,a-b≠b-a-乘法和除法的交换律:a×b=b×a,a÷b≠b÷a-加法和乘法的结合律:(a+b)+c=a+(b+c),(a×b)×c=a×(b×c)2.整式公式-a²-b²=(a+b)(a-b)- (a + b)² = a² + 2ab + b²- (a - b)² = a² - 2ab + b²- a² + b² = (a + b)² - 2ab- a³ - b³ = (a - b)(a² + ab + b²)- a³ + b³ = (a + b)(a² - ab + b²)3.平方根公式- (a + b)² = a² + 2ab + b²- (a - b)² = a² - 2ab + b²-a²-b²=(a+b)(a-b)4.二次方程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的解公式为:x = (-b ± √(b² - 4ac)) / (2a)5.百分数和比例-百分数的计算公式:百分数=(部分/总数)×100%-比例的计算公式:部分/总数=n/1006.倍数和因数-一个数a是另一个数b的倍数,当且仅当b是a的一个因数。
-如果一个数a能被另一个数b整除,则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
中考数学必考8大模型
中考数学必考8大模型一、相似三角形模型相似三角形是中考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涉及到比例、相似等问题。
解决相似三角形问题需要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相似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即相似比。
此外,还需要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SAS、SSS、ASA等。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如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距离、角度等。
二、直角三角形模型直角三角形是中考数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等问题。
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需要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给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需要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如sin、cos、tan等。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测量高度、计算角度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三、平行四边形模型平行四边形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图形之一,涉及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等问题。
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需要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对角线互相平分,此外还有平行边的性质、对角线的性质等。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设计图案、计算面积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四、等腰三角形模型等腰三角形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图形之一,涉及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等问题。
解决等腰三角形问题需要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两边相等,此外还有等角的性质等。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设计图案、计算角度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五、抛物线模型抛物线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曲线之一,涉及到二次函数、抛物线等问题。
解决抛物线问题需要掌握抛物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抛物线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它关于对称轴对称,此外还有顶点、焦点的性质等。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计算最大值、最小值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六、圆模型圆是中考数学中常见的图形之一,涉及到圆的基本性质、判定等问题。
2024年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
2024年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考前复习)一、整数运算1.整数的概念及表示法2.整数的四则运算规则3.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性质4.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性质5.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及性质6.整数的乘方运算二、比例与比例应用1.倍数和约数的概念及性质2.比例的概念和性质3.比例的化简和扩大4.比例的倒数和反比例5.速度与时间的关系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图形的认识与运动1.图形的分类和性质2.直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3.角度的概念和性质4.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5.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6.圆、直线和角的关系四、分数与分数运算1.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2.分数的基本性质与运算规则3.分数的整数和因数分解4.分数的比较和化简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6.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五、代数与方程1.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2.字母代数式的化简和展开3.代数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4.代数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5.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6.平均数和代数均值不等式六、空间几何体1.空间几何体的概念与分类2.空间几何体的性质与判定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4.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5.空间几何体的折叠和展开6.空间几何图形的投影和相似七、统计与概率1.统计图形的概念和绘制2.统计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3.简单事件和复杂事件的概念4.概率的概念和计算5.独立事件和互斥事件6.相对频率和概率的近似计算八、函数与方程1.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函数的增减性和奇偶性判断3.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4.图像的平移、翻转和缩放5.方法、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6.函数的复合和反函数以上是2024年中考数学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的考前复习有所帮助。
记得多做题多练习,相信你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祝你成功!。
中考数学必备公式大全
中考数学必备公式大全一、代数公式1.二项式定理:(a+b)^n=C(n,0)a^nb^0+C(n,1)a^n−1b^1+C(n,2)a^n−2b^2+…+C(n,n−1)a^1b^(n −1)+C(n,n)a^0b^n2.因式分解公式:a^2−b^2=(a+b)(a−b)a^2+2ab+b^2=(a+b)^2a^2−2ab+b^2=(a−b)^2a^3+b^3=(a+b)(a^2−ab+b^2)a^3−b^3=(a−b)(a^2+ab+b^2)3.分式相关公式:倒数的倒数=本身 eg. a/b 的倒数的倒数 = b/a分式相乘,分子与分母相乘eg. (a/b) × (c/d) = (a×c) / (b×d)分式相除,分子与分母互换并相乘eg. (a/b) ÷ (c/d) = (a×d) / (b×c)相等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对应相等,且不为0 eg. (a/b) = (c/d),a:c=b:d,ab≠0,cd≠04.求根公式: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的根公式为 x = (−b ±√(b^2−4ac)) / 2a二、几何公式1.三角形公式:(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底×高(2)三角形的海伦公式:c=a+b+c/2,S=√(c×(c−a)×(c−b)×(c−c))(3)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4)三角形的斜边关系:a^2+b^2=c^2(直角三角形)(5)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 2R(R为外接圆半径)(6)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2.平面图形面积公式:(1)矩形的面积公式:S=长×宽(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边长×边长(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底×高(4)梯形的面积公式:S=(上底+下底)×高/2(5)圆的面积公式:S=πr^2(r为半径)3.立体图形体积公式:(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长×宽×高(2)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边长×边长×边长(3)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πr^2×h(r为底面半径,h为高)(4)圆锥体的体积公式:V=1/3×πr^2×h(r为底面半径,h为高)三、概率与统计公式1.事件概率公式:(1)事件的概率:P(A)=n(A)/n(S)(A为事件,n(A)为事件A包含的样本点数,n(S)为样本空间中的样本点数)2.统计指标公式:(1)平均数:平均值=总和/样本个数(2)中位数:奇数个数字的中位数为中间那个数,偶数个数字的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之和的一半(3)众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4)范围:样本最大值减去样本最小值(5)方差:每个数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除以样本个数(6)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7)百分位数:P%的百分位数是这样一个数值,它将数据分成两部分,较小部分中至少有P%的数据以上是中考数学必备公式的大致集合,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中考数学常见模型
中考数学常见模型中考数学常见模型是中等难度的数学问题,涵盖了数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等等。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数学模型,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中考数学。
一、代数模型:1.一次函数模型:y=kx+b,其中k和b为常数,表示一条直线的方程。
常用于描述速度、距离等线性关系。
2.二次函数模型:y=ax²+bx+c,其中a、b、c为常数。
常用于描述抛物线的形状,如物体自由落体的高度和时间关系。
3.百分比模型:常用于计算百分比,如增长率、折扣率等。
4.平均数模型:用于求平均数,如求一组数的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等。
5.方程与不等式模型:常用于解决方程和不等式问题,如线性方程、二次方程、绝对值和分数方程等。
二、几何模型:1.面积和体积模型:常用于求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如矩形、三角形、圆形、圆柱体、球体等。
2.相似模型:用于表示两个形状相似的几何图形之间的比例关系。
3.三角模型:用于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等。
4.坐标模型:用于求解平面上的坐标问题,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等。
三、概率模型:1.事件模型:用于描述事件的概率,如事件的可能性、互斥事件、相对频率等概念。
2.随机模型:用于分析随机事件的发生概率和期望值,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3.条件概率模型:用于计算在已知某些条件下的事件发生概率,如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等。
四、函数模型:1.函数关系模型:用于描述函数之间的关系,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等。
2.复合函数模型:用于把多个函数组合成一个新函数,如复合函数的求导、求导法则等。
3.反函数模型:求一个函数的反函数,如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互为反函数等。
以上只是一部分常见的数学模型,同学们在备考中还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复习和应用。
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分析题意,理解问题,找到合适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并且要注意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灵活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模型,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一、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发射定律4、欧姆定律5、焦耳定律6、能量守恒定律二、物理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光的折射规律3、凸透镜成像规律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5、力和运动的关系6、液体压强特点7、物体浮沉条件8、杠杆平衡条件9、分子动理论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1、安培定则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三、常用知识点:1.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2.平面镜成的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超声:频率高于2000的声音,例:蝙蝠,超声雷达;5.次声:火山爆发,地震,风爆,海啸等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
6.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光发生折射时,在空气中的角总是稍大些。
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变浅的虚像。
8.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9.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在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在1倍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0.滑动摩擦大小与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11.压强是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12.输送电压时,要采用高压输送电。
原因是:可以减少电能在输送线路上的损失。
13.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
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14.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话筒,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
15.光纤是传输光的介质。
16.磁感应线在磁体外部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
四、物理中的不变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4、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它由电阻自身情况(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而跟所加的电压的大小,通过电流的大小无关。
5、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跟路程的多少,时间长短无关。
五、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水的比热:C水=4.2×103J/(kg.℃)2、速度:1m/s=3.6km/h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气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3、密度:ρ水=ρ人=1.0×103kg/m3ρ水>ρ冰ρ铜>ρ铁>ρ铝1g/cm3=103kg/m31L=1dm3 1mL=1cm3 g=9.8N/kg4、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蓄电池的电压:2V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1Kw.h=3.6×106 J六、生活中的物理模型:1、连通器:如水壶、水位计、船闸等。
2、杠杆:如撬棒、天平、杆秤、独轮车、铡刀等。
3、轮轴:如板手、螺丝刀、自行车的车把等。
七、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1、控制变量法:该方法是研究某一物理量(或某一物理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控制其他各项因素都不变,只改变某一因素,从而得到这一因素是怎样影响这一物理量的。
这是物理学中最重要,使用最普遍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用这种方法的有:(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影响滑动摩擦力打小的因素;(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7)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0)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1)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1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4)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15)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16)通电导体的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2、类比法:把某些抽象,不好理解的感念类比为形象容易理解的概念,如:把电流类比为水流,电压类为水压;声波类比为水波;3、转换法: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叫转换法,如:研究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热效应的大小;研究分子的运动转换为研究扩散现象;眼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它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认识它。
4、等效法:某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来间接研究它叫转换法,如:研究电流的大小转换为研究它所表现出来的热效应的大小;研究分子的运动转换为研究扩散现象;眼看不见的磁场转换为它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认识它。
如用可以总电阻代替各个分电阻(根据对电流的阻碍效果相同)、用合力代替各个分力(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相同)5、建模法:用实际不存在的形象描述客观存在的物质叫假想模型法,如:用光线来描述光的穿传播规律;用假想液片法来推导液体压公式: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的分布特点等。
6、比较法:如对串、并联电路特点的比较、对电动机和发电机进行比较等。
7、理想实验法:在实验的基础上尽心合理的猜想和假设进一步推理的科学方法,如: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而推理出来的定律;人民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贺也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出的结论。
如牛顿第一定律。
8、分类法:如物体可分为固、液、气;触电的形式可分为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等。
9、图像法:如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图像;运动物体的路程和时间图像。
10、逆向思维法: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场之后,法拉第思考——既然能“电生磁”,那么,反过来能不能:“磁声电”?这是一种逆向思维法。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运动学与力学公式速度V(m/s)v= S/t (S: 路程,t:时间)重力G (N)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 m/v(m:质量, V:体积)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浮力F浮(N) 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中时测量到的重力)浮力F浮(N) 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于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定滑轮F=G物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动滑轮F= (G物+G轮)S=2 h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滑轮组F= (G物+G轮)S=n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机械功W (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用功W有总功W总W有=G物h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 ×100%功率P(w)P= W/t W:功t:时间压强P(Pa)P= F/S F:压力S:受力面积液体压强P(Pa)P=ρgh 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热量Q(J)Q=cm△t 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Q=mq m:质量q:热值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一.物理公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串联电路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串联电路电阻R(Ω)R=R1+R2+……并联电路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并联电路电压U(V)U=U1=U2=……并联电路电阻R(Ω)= 1/ R1 + 1/ R2 +……欧姆定律I=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的阻值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I= Q/t Q:电荷量(库仑)t:时间(S)电功W(J)W=UIt=Pt U:电压I:电流t:时间P:电功率电功率P=UI=I2R=U2/R U:电压I:电流R:电阻电磁波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C=λν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λ:波长ν:频率公式解析速度公式:t s v =公式变形:求路程——vt s = 求时间——v s t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合力公式: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密度公式:V m =ρ浮力公式: F 浮=G – FF 浮=G 排=m 排gF 浮=ρ水gV 排F 浮=G压强公式:p =F/sp =ρgh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F 2L 2或写成:1221L L F F滑轮组:F = n 1G 总s =nh对于定滑轮而言: ∵ n =1 ∴F = G s =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21G s =2 h机械功公式: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W =F s功率公式: P =t W机械效率: 总有用W W =η×100%热量计算公式:物体吸热或放热Q = c m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 Q 放= mq欧姆定律: R U I =电功公式:W = U I tW = U I t结合U =I R →→W = I 2Rt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P = I U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 =I 1=I 2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 分压原理:21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