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练习题答案
学与教的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新版】 精品推荐
学与教的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个别答案可能不一致,同学们自己核对、相互检校一下)第一章一、填空1、最初运用角色概念来说明个体在社会舞台上的身份及其行为的心理学家是米德。
2、心理学认为,教师要扮演的角色包括:A、知识传授者,B、团体领导者,C、模范公民 ,D、纪律维护者 ,E、家长代理人等3、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
由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本纪60年代提出。
4、对教师职业有重要影响的人格品质包括:A、热情与同情心,B、激励与想像.等。
5、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品质与其职业成就的早期研究的三种范型是A、问卷调查,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
6、新教师和专家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的差异可以从A、课前,B、课中 ,C、课后三个教学阶段进行分析。
7、心理学研究提出的缩小新手与专家教师之间差异的有效措施是:A、掌握教学常规与教学策略 ,B、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C、外部支持 .。
8、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 =成长。
9、师范生从新手到专家水平的教师需要经历如下发展水平 A、新手水平,B、高级新手水平,C、胜任水平,D、熟练水平,E、专家水平。
10、教学效能感的理论来源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概念。
11 低成就感非人性化情绪衰竭情绪衰竭12 情境认知理论二、选择题1、.教师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与认知能力;C、认知能力与人格特征;D、认知能力与教学风格。
2、讨厌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反映学生希望教师充当角色。
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授者;C、纪律维护者;D.模范公民。
3、A4、据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教师的智力水平、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无重大相关。
对这一发现最合理解释是:A.、测量方法不可靠;B、.教师的知识与智力不是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C、在教师的知识和智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其他特征对教学效果起更大的决定作用;D、研究取样少,不足以说明问题。
五年级植树问题练习题(带答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知识点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
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得了文学的启蒙。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4.八字成语列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含义:培植树木要十年,培育人才要上百年。
比喻培育人才的不容易。
5.《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6.本课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
7.“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
“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
8.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9.《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
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0.《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绿》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绿》练习题及答案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mò shuǐ pínɡ______jiāo chā______zhǐ huī______jiào liàn______二、仿照例子,写词语。
绿______墨绿______嫩绿______淡绿______粉绿______三、汉字变脸(加偏旁组字组词)。
安_____()_____()军_____()_____()四、字义推敲(选择恰当解释,填序号)。
1.()按着:①用手或手指压;②止住;③依照,按照;④考查。
2.()舞蹈:①践踏,踩;②跳动。
五、仿照样子,写词语。
绿得发黑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
(填序号)集中:①把分散人、物或事集合在一起;②把意见、经验等归纳起来。
1.集中众人的智慧才能无敌于天下。
()2.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
()交叉:①方向不同的几条线或条状物互相穿过;②部分相重的。
③间隔穿插3.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之间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利益交叉。
()4.他告诉我每一个交叉点处都有埋藏的宝藏。
()5.晚会上的歌舞和时装表演,交叉进行。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填空。
到哪儿去找那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1.这里写到绿的不同层次的词语有:()。
2.你还知道哪些绿:()。
【答案】一、墨水瓶交叉指挥教练二、蓝浅蓝深蓝瓦蓝湛蓝三、安按(按时)案(方案)军挥(指挥)辉(光辉)四、1.③ 2.②五、红得发紫白得透亮紫得发黑六、1.② 2.① 3.② 4.① 5.③七、1.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2.碧绿,油绿,青翠,葱绿,黄绿、苍绿、新绿一、辨字组词。
蹈()练()叉()按()稻()炼()又()案()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交叉()节拍()整齐()飘动()重叠()指挥()集中()出奇()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演绎推理题库含答案
事业单位演绎推理题库含答案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
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直接推出。
1.近年来,北约不断东扩,这引起了俄罗斯的不安和强烈不满,其原因在于:A.北约东扩侵犯了俄的战略利益,孤立和包围俄罗斯是俄所不能容忍的B.北约关心东欧各国发展C.俄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D.只要是美赞同的,俄都反对2.在一些重点高中,学校借口训练学生能力,向学生大量摊派试卷、练习册及各类读物,并多以正版价收费,令许多学生难以承受。
由此可见:A.学校对学生关心备至B.学生能力亟待提高C.个别学校有借摊派之机谋利之嫌D.学生应积极支持学校工作3.我国《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行政机关按照管理权限,对国家公务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由此可见:A.作为公务员最重要的是工作实绩,但也不可忽视其他方面的表现B.只要工作成绩突出,其他的都可以忽略C.作为公务员,德才是最重要的D.公务员的德、能、勤、绩是同等重要的4.来自英、法、日、德的甲、乙、丙、丁四位旅客,刚好碰在一起。
他们除懂本国语言外,每人还会说其它三国语言的一种。
有一种语言是三个人都会说的,但没有一种语言四人都懂,现知道:①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他却能替他们做翻译。
②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
③乙、丙、丁交谈时,找不到共同语言。
④四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既能用日语交谈,同时又能用法语交谈。
可见A.甲日德、乙法德、丙英法、丁英德B.甲日德、乙法德、丙英德、丁英法C.甲日法、乙日德、丙英法、丁日英D.甲日法、乙英德、丙法德、丁日德5.某人开始说:“你的这个意见很好,我想大家都会同意。
”但是,他接着又说:“你的这个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的。
”可见A.该人同意这个意见B.该人反对这个意见C.大家都不反对这个意见D.该人说话前后矛盾,无法判断大家的意思6.现在,有各种各样地震预测,但至今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真正准确地预报地震,这说明:A.地震是神秘的,不可捉摸的B.地震变幻莫测,现有科技还无法精确预知其发生趋势C.设备过于落后D.人太傻7.旅行社刚刚为三位旅客预定了飞机票。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2《桥》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一练课后习题12、桥基础积累大巩固 1.看拼音写词语。
jiū chū lái shēn yín fèi huà()()() 2.同音字填空。
sì放()()庙()乎()养 jì ( )奠肆无()惮()往开来万籁俱() 3.按课文内容补充词语。
()的野马()的人们()的脸 ()地喊沙哑地()痛苦地() 4.给下面句子中的“失”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失:①失;②没有把握住;③找不着;④改变常态;⑤违背;⑥没有达到目的;⑦错误,疏忽。
(1)我们做事要小心谨慎,以免造成失误。
() (2)看到山洪咆哮而来,人们都大惊失色。
() (3)老支书没有失信于人家。
() (4)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
() (5)整个社会都很重视挽救失足青少年。
() 二、句段推敲。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 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 3.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 4.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一)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但,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
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
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爱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像一座山。
1.山洪是怎么咆哮的?请用“”在文中画出。
2.比较下面的句子,哪句写得好,并说说理由。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2)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免费(8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免费(8篇)学校五班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免费(8篇)数学是很考验反应力量和思索力量的一门学科,只要仔细投入学习会发觉数学很有意思,以下是我预备的一些学校五班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免费,仅供参考。
学校五班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免费篇1一、认真推敲,仔细推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1、合数就是偶数,质数就是奇数。
()2、0.27×1.4=2.7×0.14()3、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周长扩大8倍。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4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64倍。
()二、活用学问,解决问题。
1、在2023年南京青奥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获得38枚金牌,13枚银牌,14枚铜牌。
金牌数占奖牌总数的几分之几?2、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修一条铁路,甲队修了全长的,乙队比甲队少修了全长的,他们一共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3、学校要粉刷会议室,已知会议室长20m,宽12m,高4m,扣除门窗的面积是30㎡。
(1)假如每平方米需要花4元涂料费,粉刷这间会议室需要花费多少元?(2)这个会议室占有多大的空间?学校五班级上册数学练习题免费篇2一、只列式,不计算。
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多少厘米?2.一个正方形水池的周长是2.2米,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501班有同学40人,502班是501班的1.2倍,两个班共有同学多少人?二、解决问题1.试验学校买了2只足球,5只篮球共用去287元,每只足球49元,每只篮球多少元?2.学校实践基地有桃树和梨树共700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2.5倍,基地里有桃树、梨树各多少棵?(用方程解)3.学校食堂运来一车煤,原方案每天烧0.25吨,可以烧24天,现在改进锅炉技术,每天节省0.05吨,现在,这车煤可以烧多少天?4.湖州到上海的大路全长168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两城同时相对开出,经过1.5小时交汇,甲车每小时行驶58千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易错题专项练习-判断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易错题专项训练判断题一、认真读题,反复推敲,寻求突破,准确辨析。
1.两点都在圆上的线段一定是直径。
()2.一个圆形挂钟分针长10cm,这根分针的尖端15分钟所走的路程是15.7cm。
()3.三个圆心角都是60°的扇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半圆。
()4.圆的半径增加3厘米,它的周长就增加6π厘米.()5.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应叉开4厘米。
()6.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一定相等.()7.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14倍。
()8.中国数学史上第一个对圆周率计算作出卓越贡献的是祖冲之,他用的是“割圆术”。
()9.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10.从大圆里剪掉一个小圆就得到一个圆环。
()11.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2cm,另一个圆的直径是4cm,则后者的周长长。
()12.同一个圆中,直径一定比半径长。
()13.整圆的面积一定比半圆的面积大。
()14.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15.两个相同的半圆拼成一个整圆后,面积和周长都不变。
()16.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原来整圆周长的一半。
()17.一个半圆的直径是4厘米,它的周长是6.28厘米。
()18.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
()19.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2cm时,它画成的圆的半径为1cm.()20.两个面积相等的半圆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完整的圆。
()21.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条数是半径条数的。
()22.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圆心角越大,弧就越长。
()23.在周长相等的圆、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圆的面积最大。
()24.在同一个圆里,半圆周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25.半圆形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26.已知两个圆的周长比是3:2,则它们的面积比是9:4。
()27.π就是3.14.()28.用4个半径相等的扇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圆。
()29.一个钟表的分针长10cm,半小时后,针尖走过的路程是10πcm。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线段及角计数的技巧》练习试题附答案
方法技能分类评价5.线段及角计数的技巧一、仔细推敲,选一选。
(每小题7分,共28分)1.左图一共有()条线段。
①10②8③7 2.时针与分针成钝角的是()。
①7时②9时③12时3.如图,连接两个点画线段,一共能画()条线段。
①8 ②9 ③104.下图所标的4个角中,有()个角是钝角。
①3 ②2③1二、算一算,各有多少个角?(每空1分,共13分)1.()+()=()(个)2.()+()+()=()(个)3.()+()+()+()=()(个)我发现:数角时,先从单个的角数起,再数由2个、3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最后把这些角的个数()起来。
三、数一数,填一填。
(每空2分,共24分)()个锐角()个锐角()个锐角()个钝角()个钝角()个钝角()个直角()个直角()个直角()条线段()条线段()条线段四、动手操作,我能行。
(共35分)1.先量出下面这条线段的长度,再在下面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11分)()厘米2.一块三角形纸板,切去1个角,还剩几个角?画线表示。
(12分)还剩()个角还剩()个角3.按要求在下面的平行四边形纸中剪一刀。
(画线表示要剪的位置)。
(12分)答案一、1.③【点拨】一共有4+2+1=7(条)线段。
2.①【点拨】7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比直角大,是钝角;9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9,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12时,分针和时针都指向12。
3.③【点拨】一共能画4+3+2+1=10(条)线段。
4.②【点拨】角1和角2比直角大,是钝角;角3比直角小,是锐角;角4是直角,所以一共有2个钝角。
二、1.2+1=32.3+2+1=63.4+3+2+1=10加【点拨】数角时,先从单个的角数起,再数组合的角,最后把这些角的个数加起来,就是最后角的总个数。
三、11262005056 6【点拨】数角的个数或线段的条数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四、1.5【点拨】用刻度尺测量线段时,将尺子的0刻度对齐线段的一端,看看线段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推敲(qiāo)藻饰(zǎo)诘难(jié)咬文嚼字(jué)B.矫揉造作(jiāo)睾肾(gāo)证(chǎn)狂妄自大(wàng)C.统筹(chóu)狡黠(xiá)提倡(chàng)吹毛求疵(zī)D.滞碍(zhì)伦理(lún)要诀(jué)豁然贯通(huò)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读史使人___________,读诗使人___________,数学使人___________,科学使人___________,伦理学使人___________,逻辑修辞之学使人___________,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聪明深刻精密高尚有道德善辩B.明智灵秀周密深刻庄重善辩论C.高尚明智聪慧深刻有修养巧辩D.深刻高尚聪慧明智有修养巧辩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谈读书》尽管论述了读书的多个方面,同时每一句话都表明一个观点,但是都由倡导读书和“用书”来统领全文,意旨较为鲜明,体现了全文的内在逻辑。
B.《不求甚解》通过人们对“不求甚解”的常见认识反弹琵琶,探求“不求甚解”的本意,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读书问题的见解。
C.《谈读书》运用比喻说理。
例如,以“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
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不求甚解》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
4.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②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③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古诗词鉴赏练习题题
古诗词鉴赏练习题30题及答案解析一、阅读宋代王质的《山行即事》然后回答问题.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苹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释①苹: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智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1) 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个字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2)诗的首联统领全诗,颔联和颈联是分别扣住其中的哪个字进行描述的诗的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3)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心情?二、阅读下面宋诗,按要求回答村行王禹称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 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2) 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3) 颔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三、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 试分析一下“空山不见人”的意境。
(2) 分析诗人把握了怎样的意境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 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唐)许诨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⑴诗的起句中用一“____”字奠定全诗基调。
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⑵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⑶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⑷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六、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下题。
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谈创造性思维》生字词练习题及答案【统编版九上第19课】
《谈创造性思维》生字词练习题及答案【统编版九上第19课】一、生字词注音:课后读读写写:探求.qiú创.意chuàng压榨.zhà根深蒂.固dì行之有效.xiào孜孜.不倦zī持之以恒.héng不言而喻.yù轻而易举.jǔ补充:恭.喜gōng汲.取jí渊博.bó一事无成.chéng推敲.qiāo机械.xiè锲.而不舍qiè二、多音字、形近字注音:多音字:创:创.伤chuāng创.称:名称.chēng对称行:行.之有效xíng行.列háng形近字:根深蒂.固dì真谛.dì缔.造dì汲.取jí吸.取xī不言而喻.yù忠贞不渝.yú渊博.bó搏.斗bó持之以恒.héng齐桓.公huán机械.xiè告诫.jiè三、重点词语解释:课下重点注释:【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鼓倦。
孜孜,勤勉、不懈息。
【汲取】吸取。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补充:【探求】探索寻求。
泛指人们对陌生事物和新鲜事物的探索,并试图找寻到答案的行为。
【创意】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
【压榨】比喻剥削或搜刮。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
【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
四、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机械(xiè)压榨(yà) 根深蒂固(dì)行之有效(xiào)B.汲取(jí)思维(wéi) 轻而易举(jǔ)锲而不舍(qì)C.恭喜(gōng) 对称(chèn) 持之以恒(héng )孜孜不倦(zǐ)D.渊博(yuān)创意(chuàng) 一事无成(chéng)不言而喻(yù)【答案】D【解析】A.压榨(yā) B.锲而不舍(qiè)C.孜孜不倦(zī)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探求创意根深蒂固行之有效B.压榨推敲孜孜不倦持之以桓C.恭喜汲取不言而喻轻而易举D.渊博机械锲而不舍一事无成【答案】B【解析】B持之以恒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
小学数学 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练习题(含答案)
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1分,共20分)1.0.08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写成分数是( )。
2.0.675里面有( )个0.001,写成分数是( )。
3.在○里填上“>”“<”或“=”。
0.88○78 34○0.75 3.25○134 249○237 56○99100 112○0.125 4.在下表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3712 3.58 5011 1819 3.08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 29 3.025 35 318 0.37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每小题3分,共12分)1.与0.05大小相等的分数是( )。
A.120B.12C.15D.110 2.左图中阴影部分用小数表示是( )。
A .0.1B .0.4C .0.25D .0.0253.位于0.7和0.8之间的分数是( )。
A.34B.25C.610D.384.在 11125,2021,316,624,1750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 )个。
A .1B .2C .3D .4 三、细心的你,算一算。
(共30分)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每小题2分,共12分)9100= 34= 711≈ 320= 27≈ 78=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每小题2分,共18分)0.7=0.42= 9.85= 0.25= 0.12=0.75= 0.24=0.125=0.875=四、把小数和相等的分数用线连起来。
(8分)3/ 6五、下面的分数位于哪两个小数之间?(每空2分,共8分)59 920 34 12501.0.6 ( ) 0.8 2.0.21 ( ) 0.25 3.0.42 ( ) 0.5 4.0.55 ( ) 0.56六、分别用小数和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中涂色部分的大小。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汲.取(xí) 推敲.(qiāo)根深蒂.固(dì)B.素.材(sù) 创.意(chuàng) 孜.孜不倦(zhī)C.恭.喜(gōng) 模.式(mú) 不言而喻.(yù)D.渊.博(yuān) 关键.(jiàn) 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恭喜曲线模式行之有郊B.满足路径汲取一事无成C.赞同素材压榨楔而不舍D.发明渊博机械持之一恒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即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B.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听不容易!”C.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唯恐它被巨浪打翻。
D.为了筹集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修改:将“便”调到“在通往机场”前面)B.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修改:删去“随着”或“让”)C.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修改:去掉“大约”或“左右的”)D.“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
(修改:删除“造成的”)5.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狼牙山五壮士》选自《中国新文艺大系(1937—1949)报告文学集》。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B.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C.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推敲》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推敲》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毛驴返回长安。
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杖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
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杖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
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杖队?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趣地思索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
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再说,用敲字更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阅读题: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缩写:__②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
改为被字句:___2.填空。
①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可以体会到贾岛具有_____的创作态度和____的钻研精神。
②韩愈认为敲字比推字好的原因是:A.______;B._____;C.____.3.短文已用分好段。
请归纳段意。
第一段:____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4.你认为僧敲月下门僧推月下门哪个好?为什么?5.你还知道文学史上其他推敲的故事吗?试举一例,并用简短的语言阐述推敲的精神。
推敲练习题及答案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
推敲练习题及答案
推敲练习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qiāo qiè qiè xù 推()()私语()曲
二、写出近义词。
妥帖()推敲()或许()吟诵()
三、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贾岛去()到(),留下()。
2.他对诗中()二字犹豫不决,甚至()。
3.结果他冲撞了(),和()商量了起来,,认为还是用()好
四、按要求回答问题?说明理由。
1.“春风又绿江南岸”,诗句中哪个字用的最好?
2.一阵风吹来,湖面(荡、漾)起了绿色的波纹。
(哪个字合适?)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运用的修辞格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
即使明天下雨,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也能自觉遵守纪律。
参考答案:一、qiāo qiè qiè xù 推(敲)(窃窃)私语(序)曲
二、写出近义词。
妥帖(合适)推敲(揣测)或许(也许)吟诵(朗读)三、略。
四、略。
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运用的修辞格是对偶。
___________________ 六、略。
唐诗练习题及答案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课后作业
第13讲 不朽诗仙——李白
1、李白被誉为“ 2、李白和杜甫合称为“ 3、默写 长风破浪会有时,
”。 ”。
。 ,唯见长江天际流。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作业答案
第13讲 不朽诗仙——李白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课后作业
第4讲 七岁赋诗——骆宾王
1、初唐四杰中诗作最多的人是
2 、骆宾王的七言歌行
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是姊妹篇。
3 、《在狱咏蝉》中 “西陆”指的是
这首诗
最主要的手法是
(填四字)。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作业答案
第4讲 七岁赋诗——骆宾王
1、初唐四杰中诗作最多的人是骆宾王。 2 、骆宾王的七言歌行 《帝京篇》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是姊妹篇。 3 、《在狱咏蝉》中 “西陆”的意思是秋风。“南冠”的 意思是囚徒。 这首诗最主要的手法是 托物言志 (填四 字)。
A高雅 B宫廷 C通俗 4、王之涣的《凉州词》中“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体现 了该诗是( C )诗。
A山水 B田园 C边塞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课后作业
第10讲 七绝圣手——王昌龄
1.唐代诗人中,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______,他还被 称为________。 2.王昌龄的代表作《出塞二首·其一》中,赞颂边疆战士 奋勇杀敌、为国献身的战斗精神的是_______,_______。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课后作业
第17讲 诗豪之目——刘禹锡
1.刘禹锡,字______,唐朝中晚期著名诗人,有“______” 之称。 2.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 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推敲阅读答案推敲阅读短文及答案7篇
推敲阅读答案推敲阅读短文及答案7篇有关推敲阅读答案(推荐篇一教学设计时,我准备紧扣“推敲”这个主题,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感受诗句之中美丽的情景,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真实情感,从而学习人贾岛认真严谨的钻研态度,继而带领学生学习斟酌字词,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一、感受景美二、体会情真贾岛应该是个性情中人,尊敬朋友,对朋友的友谊是很看重的,这在这学期所学的《寻隐者不遇》中,学生已有初步体会。
在《推敲》这个故事中,贾岛访友,更是诚心诚意――“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
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
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我再次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抓住“找了好久”“才摸到”这两个词,想象郊外道路的崎岖绵延,走夜路的诸多困难,从而体会到贾岛访友之诚心。
然而,李凝不在家,贾岛并不沮丧,反而留诗一首,“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次没见着,下次还来!这时,补充《题李凝幽居》的全文就很有必要了。
这让学生想到了刘备的《三顾茅庐》,一样的诚心诚意啊,或许,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会对朋友相处之道有所感悟吧。
三、直面“推敲”有关推敲阅读答案(推荐篇二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在这金秋季节,我们学校迎来了首届校园读书节,全校上下掀起了一阵“多读书,读好书”的喜人热潮,它象一阵旋风,将缕缕书香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看到这情景,我们问自己,人为什么要读书?如果没有书,世界将回怎样?回望巍巍中华五千年,有多少文人政客对书籍情有独钟,对于读书,他们又有多么热烈的情怀:还记得那一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吗?这一声呼喊留给后代几多震撼,几多警觉?!又记起于谦那句诗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前全无一点尘”。
他告诉我们,书是人性的净化器,给人心灵荡涤,使人大彻大悟。
因此,无论从民族进步还是人人发展的角度来说,都应该提倡读书。
在书的社会里,居住着贵族,也居住着庶民,即有善者,也有恶棍。
然而,一本好书总是把真善美之人放在最高的席位上,并以此端正读者的人生态度,使人价值纯粹;一本好书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经得起岁月的打磨;一本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将使我们受益终生!今天的我们,生活在阳光下的年轻一代,我们更应该努力丰满自己的羽翼。
2022版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试题 含答案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22版实验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试题 含答案题 号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应用题 总分得 分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含卷面分2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卷面不整洁扣2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三条边长分别是5cm ,6cm ,6cm ,第四条边长( )cm 。
2、一个数除以15,商是9,当余数是最大时,被除数是( )。
3、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10°,则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
4、用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分别摆成下面的形状:从( )面和( )面看,这三个物体的形状完全相同;从( )面看,这三个物体的形状各不相同。
5、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各6箱,苹果每箱25千克,梨每箱20千克,一共运来水果( )千克。
6、9.05×4.7的积有( )位小数;0.28×0.17的积有( )位小数。
7、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8、某商店7月1日的营业额是906元,估算一下,这个商店7月份的营业额大约是( )元.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其中一个因数乘8,另一个因数除以8,积( )。
9、在50后面添上( )个0是5万。
10、24的所有因数有( ),写出15的5个倍数( )。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如下图,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从指向A 旋转到了指向( )。
A .D B . C C .B2、学校田径队进行长跑训练,每分钟跑240米,12分钟跑完全程的一半,全程是多少米?列式是( )。
A.240×12÷2B.240÷12×2C.240×12×2D.240÷12÷23、把10米5厘米改写成以“米”作单位是( )米。
《推敲》阅读答案
《推敲》阅读答案《推敲》原文阅读贾岛初赴举,在京师。
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
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
”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推敲》译文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往京城里。
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想用“推”字(来替换“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咏,伸出手来做着推和敲的姿势。
(行人)看到贾岛这个样子都很惊讶。
当时韩愈提任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推敲敲)的手势。
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京兆尹的面前。
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
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共有好几天。
(韩愈)因此跟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推敲》阅读练习题:1. 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② 炼之未定③观者讶之④岛具对所得诗句3.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退之立马良久之B.何陋之有C.久之,目似瞑D.怅恨久之4.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5. 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6. 下面是唐代贾岛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
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敲练习题答案如下:
基础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沉睡妥帖大街
礼貌高尚避让
二、比一比,再组词
既然驾驶饶恕妥帖
即兴神农架发怒粘贴
三、搭配。
拜访朋友月光皎洁著名诗人
月夜宁静发现问题反映意见
四、现在正确的解释。
1.1 1
2 2
2.1 2
2 1
3.1 3
2 1
五、完成填空。
1.1没准备,仅就临时发生的兴致而进行创作
2《题李凝幽居》
2.1仔细推敲揣摩文字等是否恰当
2“推”和“敲”哪个更合适
3“敲”更合适
理由:
1更礼貌
2更显月夜宁静
3读起来更响亮
发展练习
一、小积累。
1.1绿
2闹
3皱
4笑
2.《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1.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
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2.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推敲原文阅读:
《刘公嘉话》云:岛初赴举京师,一日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时
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
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遂与并辔而归。
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推敲语文译文:
《刘公嘉话》一书记载着:贾岛初次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一天骑在驴背上吟得诗句道:“深夜万簌寂静,鸟儿栖息在池塘边的树枝上,僧人晚归在月光下敲响寺院的门。
”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词句,一直未能确定用哪个字更精美传神,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划“推”、“敲”的姿势。
这时,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韩愈正路过此地,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仪卫队的第三部分。
随从人员将贾岛推拥着带到京兆尹韩愈面前,贾岛一一解释说出自己吟得的诗句。
韩愈停马伫立很久,对贾岛说道:“还是用‘敲’字更好啊。
”于是与贾岛并排骑马而行回到官府。
很长时间二人不舍离开,讨论诗歌写作,虽为大官,韩愈却与贾岛这个平民诗人结为好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