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
三、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定义:腰椎穿刺术是通过穿刺第3~4腰椎或第4~5腰椎间隙进入蛛网膜下腔放出脑脊液的技术,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腰椎穿刺术可以帮助检查脑脊液的成分,测定脑脊液的压力,并可通过腰穿注入药物或放出炎性、血性脑脊液,达到明确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观察要点】1.一般观察要点:观察病人呼吸、脉搏及面色变化,重视病人的主诉。
2.并发症观察要点:观察有无头痛,腰背痛,脑疝及感染。
【护理措施】1. 护理评估及干预措施:根据病人病情、年龄、个体差异给予评估:Barthel、跌倒坠床风险、疼痛、走失风险、导管意外脱管风险、Autar、Braden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落实相应的干预措施。
2.穿刺前护理:(1)心理护理:告之病人腰椎穿刺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征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并签字。
(2)专科准备:a.饮食准备:b.体位:去枕侧卧,背齐床沿,屈颈抱膝,使脊柱尽量前屈,以增加椎间隙宽度。
c.适应性训练:指导病人排空大小便,放松情绪,配合检查。
d.特殊检查及监测e.特殊准备(3)术前纠正合并症(4)用药护理:用普鲁卡因局麻时需先做好过敏试验。
3.穿刺后护理:(1)卧位护理: .协助病人去枕平卧4-6h,告之卧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可适当转动身体。
(2)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
(3)吸氧:4L/min。
(4)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
(5)舒适护理:观察病人有无头痛、腰背痛,有无脑疝及感染等穿刺后并发症。
穿刺后头痛最常见,多发生在穿刺后1-7天,可能为脑脊液量放出较多或持续脑脊液外漏所致颅内压降低。
应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多饮水,并延长卧床休息时间。
(6)穿刺点护理: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观察有无渗液、渗血,24h内不宜淋浴。
(7)术后并发症预防与护理:(8)心理护理:(9)用药护理:【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2.饮食指导3.用药指导4.心理指导5.康复指导6.复诊须知:根据医嘱复诊,不适随诊【参考文献】: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6:654-656。
腰椎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
腰椎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腰椎穿刺(lumbar puncture)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获取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或药物注入脑脊液腔。
下面将详细介绍腰椎穿刺的步骤及要点说明。
1.空腹:腰椎穿刺前需告知患者要保持空腹,以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呕吐。
2.术前准备:穿刺前,医生需要准备好以下物品:-穿刺针:通常为22G或25G的长针,供脑脊液抽取和注射用。
-无菌手套:用于穿刺和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无菌消毒液:用于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
-潜伏针、外皮针:用于固定腰椎穿刺点。
3. 注射部位确定:托拉氟米酮(pethidine)是用于麻醉患者的常用药物,可使患者有良好的合作和镇静。
在脊柱的结尾,L4和L5椎间盘之间的中线平面上,患者保持侧卧位,头和膝盖弯曲并贴近胸部,这是最常见的腰椎穿刺注射点。
4.局部麻醉:使用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等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在确定的穿刺点周围进行局部麻醉。
麻醉时可选择用小针逐层皮下注射,或以外固定针穿透皮肤并固定。
5.穿刺进针:将已经装入穿刺针的母针插入麻醉后的皮肤,保持中线,针头与指向上的角度约为15-30度。
在插入过程中,要提醒患者放松肌肉,呼吸平稳。
当穿刺针刺入脊髓腔时,会有一种明显的刺痛感,同时可见到液体回流。
6.脑脊液采集:当穿刺针进入脑脊液腔后,将连接上脑脊液采集装置的管子插入穿刺针内。
然后,可通过重力或者用注射器抽取所需量的脑脊液样本。
采集完成后,将脑脊液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查。
7.针头拔出:采集完脑脊液后,缓慢、均匀地拔出穿刺针。
在拔针时,要确保无血液外溢,并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穿刺点。
8.修复穿刺点:小心清洁穿刺点,然后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以下为腰椎穿刺操作的要点说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损伤脊椎神经和脊髓。
-使用适当的针头和穿刺角度,以便准确进入脑脊液腔。
-穿刺时,患者要充分放松肌肉,避免肌肉紧张干扰操作。
腰椎穿刺术
氯化物 (120-132mmol/L) 增高: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炎、尿毒症。 减低:见于流行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细菌
性脑膜炎,尤其是结核性脑膜炎时最为明显。 病毒性脑炎、脑脓肿、脊髓灰质炎、中毒性脑炎、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 带,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腔
进针:针尖斜面向上沿腰椎间隙垂直进针,4~ 6cm,针头进入蛛网膜下腔。拔出针芯,斜面转向 头部,可见脑脊液自动流出,暂插回针芯;
测压:嘱患者头部、肢体自然放松,接测压管, 脑脊液的液面不再上升随着呼吸而上下波动,即 所测得的压力值。正常颅压80-180mmH2O。
颜色
红色: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硬膜下 血肿等。如腰椎穿刺时观察到流出的脑脊液先红 后转无色,为穿刺损伤性出血。
黄色: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包 囊性硬膜下血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粘连、椎 管梗阻;脑、脊髓肿瘤及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 各种原因引起的重症黄疽;
乳白色: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脑肿瘤等氯化物含量稍低或无显著变化。
动力学检查: 压腹试验 测定穿刺针是否在蛛网膜下腔及是否有椎
管梗阻,方法是用手掌或拳头压迫腹部10秒,可见脑 脊液压力迅速上升,解除压迫后迅速下降,如穿刺针 未在蛛网膜下腔内、引流不通畅或低位椎管阻塞,则 压腹时压力不升或上升很慢。 压颈试验 指压法:压迫一侧颈静脉10秒。 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立即上升至原来水平1倍,解除 压迫后,在20秒内迅速下降至原来水平,蛛网膜下 腔无阻塞;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不上升,蛛网膜下腔 完全阻塞;脑脊液压力于压颈后缓慢上升,解除压迫 后又缓慢下降或不下降,表明蛛网膜下腔有不完全阻 塞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lumbar puncture)腰椎穿刺术(lumbar puncture),简称腰穿,是指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亦比较安全;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患者安全。
【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1)监测颅内压,收集脑脊液用于细胞、生化、细菌学检查。
用以协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脱髓鞘疾病、脑膜癌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部手术后及某些颅内占位性病变等的诊断。
2)向脊髓珠网膜下腔内注入碘水等造影剂进行造影检查,或注入放射性示踪药物,了解脑脊液的循环。
2、治疗性穿刺:椎管内用药及减压引流等治疗。
【禁忌证】1、颅内占位性病变或颅内高压引起中线结构移位者。
2、未纠正的凝血功能异常:包括出血素质、应用抗凝剂、出血时间延长或凝血机制障碍者;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者,应在穿刺前先输注血小板。
3、不能配合或耐受操作的患者:包括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操作,或躁动不能配合操作等。
4、穿刺部位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5、麻醉药物过敏者。
【操作物品】一次性腰穿包1个(包括消毒孔巾、9号、7号穿刺针各1个、5ml和10ml注射器各1个、消毒纱布、敷贴、无菌试管6支、测压管一支)、备用测压表1个(当颅内压相当高时,测压管无法测量时使用)、局麻药(2%利多卡因5ml1支)和砂轮1枚、消毒用品(碘酒、75%酒精各1瓶)和无菌棉签2包、术者及助手用品(包括无菌手套、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医用无菌口罩);其他用品:胶布1卷、弯盘1个(用于盛放污物)。
物品准备时应注意操作物品的包装完整性及使用的有效日期。
【术前准备】1.术前评估:了解和复习患者术前相关资料,是否符合腰椎穿刺术的适应症,有无禁忌症。
了解病史、患者过敏史(特别是麻醉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生命征等),阅读辅助检查资料(头部或脊髓CT和MRI,血常规,出凝血功能等);2.操作前谈话及签署同意书: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详细说明腰椎穿刺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腰椎穿刺术操作与护理
感染
总结词
感染是腰椎穿刺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低,但后果严重。
详细描述
感染可能发生在穿刺部位或脑脊液中,通常在术后2-5天内出现。感染的症状可能表现为 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严重时可能导致败血症和脑膜炎。
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应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对感染部位进行清创、换药等处理。
医生的技能与经验
医生资质
进行腰椎穿刺术的医生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 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操作技巧
医生应熟练掌握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技巧,包括正确的体位、 进针角度和深度等,以减少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的配合与护理
术前准备
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品,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应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身体 检查和病史询问。
记录手术过程
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的情 况,如患者反应、手术操 作步骤等。
术后护理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意识状 态、肢体活动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医生。
伤口护理
饮食与活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合理饮 食和活动,促进康复。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预防感染。
04 腰椎穿刺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术后处理
观察病情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意识状态和肢 体活动情况。
并发症处理
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 发症,如头痛、脑疝等 。
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 位,避免剧烈运动和重 体力劳动。
定期随访
根据病情需要,定期进 行随访复查。
03 腰椎穿刺术的护理
术前护理
01
02
03
腰椎穿刺术及注意事项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 多学科合作:腰椎穿刺术涉及神经科、放射科、检验科等多个学科,未来多学 科之间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共同提高腰椎穿刺术的诊疗水平。
• 面临的挑战:尽管腰椎穿刺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 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操作风险、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患者接受度等。未来需 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和规范化管理,提高腰椎穿刺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术后感染可表现为伤口红肿、疼痛、 发热等症状。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 伤口清洁,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患者教育与康复指导
饮食指导
术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多吃 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活动指导
术后患者应逐渐增加活动量,避 免长时间卧床导致肌肉萎缩和关 节僵硬。可进行适当的腰部肌肉
锻炼和下肢关节活动。
消毒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范围直径约15cm,戴无菌手套,铺 无菌洞巾。
穿刺针选择与使用
穿刺针选择
根据患者年龄、体型及医生操作习惯 选择合适的穿刺针,一般成人选用9 号或10号穿刺针。
穿刺针使用
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 针垂直于脊柱缓慢刺入,当有落空感 时停止进针,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 流出。
目的
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 断,如脑膜炎、脑炎等,以及治 疗某些疾病,如颅内压增高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炎症、肿瘤、脑血管病变、脊髓病变、格林-巴利综 合征等。
禁忌症
包括颅内压明显增高、穿刺部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脊柱畸形等。
手术原理及步骤
手术原理
通过穿刺腰椎间隙,进入蛛网膜 下腔,获取脑脊液或进行药物注
手术器械及药物准备
腰椎穿刺知识点总结
腰椎穿刺知识点总结一、腰椎穿刺的适应症1. 脑脊液压力测定:腰椎穿刺可以通过抽取脑脊液,进行压力测定,用于判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等疾病。
2. 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还可以用于进行脑脊液的化验和细胞学检查,诊断各种脑脊液病变,如脑膜炎、脑膜炎性疾病等。
3. 脑脊液学方面:对于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如在疑似急性脑卒中患者、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迹象、颅内感染等。
4. 药物治疗:腰椎穿刺还可以用于给药,如输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性脑膜炎等。
二、腰椎穿刺的禁忌症1. 凝血功能障碍: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尤其是血小板减少、凝血紊乱及抗凝药物治疗者,都不适合进行腰椎穿刺。
2. 皮肤感染:穿刺部位有局部感染或者皮肤病变时,禁忌进行腰椎穿刺。
3. 严重高血压:患有严重高血压的患者,由于穿刺过程中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和心血管意外,因此不适合进行腰椎穿刺。
4. 意识障碍:患有严重意识障碍的患者,由于无法有效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因此不适合进行腰椎穿刺。
5. 椎管解剖异常:有椎管解剖异常的患者,如椎管狭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都不适合进行腰椎穿刺。
三、腰椎穿刺的操作方法1. 患者准备:患者需要平躺在床上,保持腰椎部位略微屈曲。
在腰椎穿刺前应该告知患者尽量保持轻松的状态,避免紧张和焦虑。
2. 局部麻醉:医生先用酒精棉球清洁穿刺部位的皮肤,再用2%利多卡因溶液进行局部麻醉。
3. 穿刺操作:医生用一根长而细的针头,穿刺腰椎间隙,向下方挑动,直至穿透硬脊膜进入蛛网膜下腔。
然后抽出一定量的脑脊液用于检查或者注射药物。
4. 处理穿刺部位:穿刺后,需要用无菌纱布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并告知患者尽量平躺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四、腰椎穿刺的注意事项1. 注意术前准备:患者在进行腰椎穿刺前,应告知医生有关过敏史、用药史等有关信息,以便医生通过分析决定是否进行腰椎穿刺。
2. 注意消毒防感染:腰椎穿刺操作时,一定要注意消毒,使用无菌操作,避免引起感染。
(腰椎穿刺术)ppt课件
滴生理盐水等。
(3)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观察有 无渗液丶渗血,24h内不宜淋浴。
谢谢!
•5.在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 脑脊液压力 的正常值为80~180mmH2O,超过200mmH2O为颅 内压升高,低于80mmH2O为低颅压。如脑脊液压 力显著高于正常(超过300mmH2O),则一般不 放脑脊液,防止脑疝发生。若了解蛛网膜下腔有 无阻塞,可做压颈试验试验,但凡颅内压增高者, 禁作此试验。 •6.撤去测压管,收集所需脑脊液送检;如需作培 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7.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 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术后患者去枕俯卧(如有困难则平卧)4-6h, 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 2.脑疝形成:在颅内压增高(特别是后颅凹和颞吉占位性病 变)时,当腰穿放液过多过快时,可在穿刺当时或术后数小 时内发生脑疝,故应严加注意和预防。 • 3. 原有脊髓、脊神经根症状的突然加重:多见于脊髓压迫 症,因腰穿放液后由于压力的改变,导致椎管内脊髓、神经 根、脑脊液和病变之间的压力平衡改变所致。 • 此外,并发症中,还可因穿刺不当发生颅内感染和马尾部的 神经根损伤等,较少见。
(腰椎穿刺术)
目录
腰椎穿刺术的定义 目的
01 02
03
04 05
适应症和禁忌症
方法 护理
腰椎穿刺术的定义
• 腰椎穿刺术是通过 穿刺第3~4腰椎或第 4~5腰椎间隙进入蛛 网膜下腔放出脑脊 液的技术,主要用 于中枢神经系统疾 病的诊断和鉴别诊 断。是神经系统常 用的诊疗技术之一。
腰椎穿刺术相关问题解答
腰椎穿刺术相关问题解答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神经外科和儿科常见的一种操作,特别是对于儿童期的脑炎等具有诊断价值。
但是,在癫痫门诊,时常会有家长询问腰椎穿刺术是否安全,甚至有家长怀疑,儿童期曾经做过腰椎穿刺术是否与后期的癫痫发作有关?1.什么是腰椎穿刺术?腰椎穿刺术(临床简称腰穿)是指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在患者腰椎间隙中进行穿刺,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测定脑压并留取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查,是一种帮助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操作。
一般选取第3腰椎与第4腰椎间的棘突间隙,也可以向上或向下一个间隙进行操作。
2.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腰椎穿刺术?腰椎穿刺术的适应证主要有: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与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炎、结核性脑炎等进行鉴别);②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排除是否为颅内出血);③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例如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也可以通过腰椎穿刺术行鞘内注射化疗药物等);④测定颅内压,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通畅;⑤鞘内注射。
神经外科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开颅手术,一旦颅脑密闭结构开放,脑部暴露在空气中,就存在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风险。
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后都会经历发热的过程,随着机体愈合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少部分患者手术之后体温持续偏高,或者有逐渐上升趋势,此时医生往往建议患者行腰椎穿刺术,主要目的有:①测量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是否通畅,脑脊液循环是否正常;②留取脑脊液标本进行化验,了解脑内是否存在感染,指导后续用药治疗;③必要时留置腰大池引流管持续引流脑脊液,改善脑脊液循环,对颅内出血、炎症等症状或颅脑手术后,引流有刺激性脑脊液可减轻临床症状;④鞘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3.腰椎穿刺术有什么风险?腰椎穿刺术是一项安全的有创性操作,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①麻醉药过敏,极少数人对利多卡因等局麻药物过敏;②穿刺部位出血;③穿刺损伤椎管内神经,导致神经损伤造成肢体麻木感甚至功能缺损症状;④如颅内压力过高,穿刺放脑脊液过快可能诱发脑疝危及生命;⑤留置腰大池引流管时可能出现引流管断裂,需要进行手术取出椎管内残留异物;⑥加重脑内感染。
简述腰椎穿刺操作方法
简述腰椎穿刺操作方法
腰椎穿刺是一种通过穿刺腰椎骨间隙进行脑脊液采集或注射药物的操作。
其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空腹,并且需要在手术室内头部放置枕头,将双膝屈曲,双脚贴在床上。
医生需要确保手术器械无菌,并戴上手套、口罩等防护物品。
2. 定位:通过观察椎间隙和皮肤标记来确定穿刺部位。
一般通过检查腰椎横突之间的距离,并确定与椎间隙垂直方向的位置,常用的方法是由骶上突至腰骶椎最下椎体之间的椎间隙。
3. 局部麻醉:医生将局麻针插入皮肤,注射局部麻醉药物。
4. 穿刺:医生通过给予轻柔的手势,引导当地镇痛极度麻痹手指足以穿刺的针头,将穿刺针慢慢插入椎体中,直达腰椎穿刺的目标位置,将采集器通过穿刺针置于脑脊液的搜集位置后,通过管道使脑脊液流入采集器内。
5. 完成穿刺:腰椎穿刺完成后,医生会将针头缓慢拔出,并使用消infect 剂清洗穿刺创口,并进行包扎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腰椎穿刺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操作。
患者术前需要做好精神准备,并遵循医生的指示,切勿自行进行操作。
并且,穿刺过程中如果出现疼痛等
不适症状,应及时告诉医生。
腰椎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
腰椎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腰椎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技术,用于脑脊液检查、医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下面是腰椎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
1.穿刺前准备:-确认患者的明确指征,特别是对于有疑似颅内占位病变或颅脑高压的患者。
-向患者解释穿刺的目的、步骤和可能的并发症风险,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准备穿刺操作所需的设备和药品,包括针刀、穿刺针、注射器、麻醉药、消毒液等。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过敏史等。
2.术前准备:-采取无菌操作,穿戴手套、口罩、帽子和无纺布衣物,为患者铺好无菌巾。
-患者取躺位,可以采用侧卧位或坐位,双腿屈曲,头部向前屈。
-对于需要麻醉的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一般选择在L3-L4或L4-L5的椎间孔处。
3.穿刺操作:-先用消毒液清洁穿刺部位,然后进行局部麻醉。
一般采用皮下浸润法,注射麻醉药物。
-抓取穿刺针,针头朝向患者的正中线,插入皮肤向椎间孔方向刺入针孔,同时与患者沟通感觉以确定正确位置。
-当感到穿刺针抵达椎间孔时,要尽量保持稳定,然后调整穿刺角度(30-40度),缓慢将针推进。
-穿刺过程中,与患者保持沟通,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以判断是否遇到脊膜或硬脊膜。
-当感到穿刺针穿破硬脊膜时,会感到一种明显的电击样感觉,针进入硬脊膜腔之后,会有脑脊液自针内流出。
-如果需要收集脑脊液样本,可以用注射器采集,同时可继续观察脑脊液的外观和性质。
-拔出针头后,用无菌纱布贴压穿刺点,观察穿刺点是否有渗血。
4.穿刺后处理:-将采集到的脑脊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相关检查。
-护理患者,观察患者的神志、血压、心率、体温等变化。
-向患者解释穿刺后注意事项,包括卧床休息、避免用力活动、避免打呵欠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穿刺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及时处理并记录。
-技术要求准确,穿刺点的选择、穿刺角度和深度的调整都需要仔细操作。
-硬脊膜穿破后,针头要停留一段时间,确保脑脊液充分排流,并用透明胶布固定住针头,防止脑脊液漏出。
腰椎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标准版)
腰椎穿刺技术及操作规程腰椎穿刺术是取脑脊液并进行脑脊液压力检查,椎管内注入氧气或碘注射剂进行脑和脊髓造影,以助诊断,椎管内注入药物进行治疗;从椎管内引流炎性分泌物、血性脑脊液或造影剂,放出适量脑脊髓,以改善临床症状的一项技术。
其目的是采集标本,帮助诊断;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的阻塞情况;辅助查检以及实施手术麻醉;注入药物,达到治疗的作用。
【操作评估】1. 评估患者是否具有腰椎穿刺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症:①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反复少量腰穿放液可减轻症状。
②腰椎穿刺鞘内注射药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③颅内炎症,间歇或持续放液,减少炎性反应,利于炎症控制、便于注射抗生素。
④脑脊液漏修补术后,可行腰穿持续放液,保持低颅压利于漏口的愈合。
⑤术是腰穿放液,降低颅内压力,利于暴露病变,如动脉瘤的显露。
⑥术后手术残腔积液或刀口膨隆行腰穿放液,降低颅内压,减轻局部积脓或手术刀口张力。
⑦交通性脑积水分流术后因感染拔除分流管者,可暂行腰穿置管持续引流,以缓解脑积水,控制炎症。
(2)禁忌证:①明显颅内压增高或脑疝前期,尤其是后颅窝病变者。
②腰穿部位有感染的病灶者。
③脑脊液耳、鼻漏及开放性脑损伤者。
④严重脱水,休克患者。
2. 评估环境操作前评估环境是否清洁、干燥、宽敞,符合腰椎穿刺及无菌技术操作,关好门窗,调节好室温,遮挡好患者。
3. 评估用物用物是否准备齐全,治疗盘内2%碘酊,75%乙醇,无菌棉球,纱布,1%~2%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无菌腰椎穿刺包或一次性穿刺包(内有适宜的腰穿刺、测压管、5mL注射器和7号针头、孔巾、纱布、弯盘)无菌手套,胶布或敷贴,火柴,清洁试管,需培养时备培养管、酒精灯。
4. 操作者自身评估着装整齐,手指指甲符合操作要求,了解患者的病情。
5.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患者有无焦虑、悲伤或忧郁反应;有无害怕心理。
【实施步骤】1.核对医嘱,操作者认真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疾病诊断,与其交流,取得配合。
简述腰椎穿刺的操作方法
简述腰椎穿刺的操作方法
腰椎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和治疗方法,通常用于脑脊液分析、麻醉药物注射、化验、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
腰椎穿刺的操作方法如下:
1.患者在采取采取侧卧位,双腿弯曲,后背呈弓形或者低曲姿势,保持头、颈、背、腰、臀部、腿和脚的平衡。
2.使用酒精在穿刺部位进行消毒。
3.医生戴手套,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通常选择36-38号的腰麻针,先用手指找到要穿刺的第四至第五腰椎间隙,并进行局部麻醉。
4.用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握住腰麻针,并进行伸直穿刺。
注意不能碰到神经根或脊髓。
5.一旦刺入椎管内,观察是否有脑脊液出现,然后拔出穿刺针头并涂上绷带。
6.取得足够的脑脊液样本后,根据医生要求进行化验或者注射药物。
7.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反应,注意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腰椎穿刺是一种技术难度较大的操作,必须由专业医师进行,且在操作时应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并计算好穿刺针头深度,必要时应立即停止并进入急诊状态。
《腰椎穿刺术》课件
手术步骤
01
定位
02
消毒与麻醉
03 腰椎穿刺
04
脑脊液引流
拔针与包扎
05
确定穿刺点,通常选择腰椎3-4或腰椎4-5间隙。
对穿刺部位进行严格消毒,并使用麻醉药进行局部麻醉。 使用腰椎穿刺针逐层穿透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韧带,到 达硬膜外腔。 将引流管放置在硬膜外腔内,引流脑脊液。
完成引流后,拔出穿刺针,对伤口进行消毒和包扎。
特殊情况下的腰椎穿刺术包括 危重患者的紧急腰椎穿刺术、 脊柱手术后的腰椎穿刺术以及 脊髓损伤患者的腰椎穿刺术等 。
特殊情况下的腰椎穿刺术包括 危重患者的紧急腰椎穿刺术、 脊柱手术后的腰椎穿刺术以及 脊髓损伤患者的腰椎穿刺术等 。
05
腰椎穿刺术的护理与康复
术后护理
01
02
03
04
术后体位
术后患者应保持平卧位,以减 少脑脊液压力,减轻头痛症状
马尾神经损伤
总结词
马尾神经损伤是腰椎穿刺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低,但后果严重。
详细描述
马尾神经损伤的原因可能是穿刺损伤或术后硬膜外血肿压迫。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包括下肢感觉异常 、肌肉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一旦发生马尾神经损伤,需要立即就医,采取手术治疗解除压迫,并进 行康复治疗。
04
腰椎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复查,了解恢复情况 。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腰椎穿刺术 的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
意识。
注意事项与预防措施
严格掌握适应症
腰椎穿刺术仅适用于特定疾病的治疗和诊断,严 禁滥用。
术后观察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 症。
术前准备
腰椎穿刺术
禁忌症
1.颅内压增高,有脑疝形成的征兆。 2.穿刺点附近感染。 3.凝血功能障碍。 4.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 5.后颅窝有占位性病变。 6.脊柱疾病,如脊柱严重畸形、强直性脊柱炎或椎体手术植入固定物等。 7.精神病患者不能合作者。
准备工作
1.患者准备 (1)向患者交代腰椎穿刺的目的、操作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签署知情同意书。 (2)做必要的体格检查,如: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怀疑高 颅压患者,检查患者眼底,判断是否存在眼底水肿,查看 患者头颅或脊髓的CT及MRI影像。
操作步骤
8.脑脊液送检:取脑脊液2-5ml送化验,顺序如下: (1)第一管进行细菌学检查:革兰染色、真菌染色及真菌培养。 (2)第二管进行生化检查,如怀疑多发性硬化,可化验寡克隆区带及髓鞘碱性蛋白质。 (3)第三管进行常规、细胞学检查。 ( 4 ) 第 四 管 根 据 患 者 情 况 进 行 特 异 性 化 验 : 如 怀 疑 神 经 梅 毒 应 检 测 V D R L 或 T P PA 、 RPR;如怀疑结核性脑膜炎或单纯疱疹性脑炎应进行PCR检测;如怀疑隐球菌感染, 应进行墨汁染色。
操作步骤
9.穿刺结束,送回针芯,拔出穿刺针,局部按压1-2min,消毒穿 刺点,覆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10.嘱患者去枕平卧4-6小时,多饮水,预防腰椎穿刺后头痛。 11.整理用物,医疗垃圾分类处置,标本及时送检,并作详细穿刺 记录。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
2.疑有颅内高压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 禁忌穿刺。如果必须穿刺协助诊断,可先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然后选用 细穿刺针穿刺,刺入硬脊膜后针芯不要完全拔出,使脑脊液缓慢滴出,以 免引起脑疝。
压颈试验(奎肯试验)
指腰穿时压迫颈部观察脑脊液压力的变化。病人在腰穿成功后仍采用 侧卧位,放松腹部。颈部的压迫方法有2种。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亦比较安全;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有以测定脑脊液压力(必要时进行脑脊液的动力学检查)。
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和细菌学等检查,并可向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进行空气或碘水脊髓造影等。
2.治疗性穿刺:有以引流血性脑脊液、炎性分泌物或造影剂等,或向蛛网膜下腔注入各种药物。
在某些脑膜炎、脑蛛网膜炎、正压性脑积水和脑炎时,也可放取适量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和改善临床症状。
【禁忌症】
病情危重者或败血症及穿刺部位的皮肤、皮下软组织或脊柱有感染时,均不宜进行,后者因穿刺后可将感染带入中枢神经系统。
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有严重颅内压增高或已出现脑疝迹象者,以及高颈段脊髓肿物或脊髓外伤的急性期,也属禁忌,因前者可引起脑疝,后者可加重脊髓的受压,均可引起呼吸甚至心跳停止而死亡。
【穿刺方法及步骤】
通常取弯腰侧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为主)椎间隙穿刺。
局部常规消毒及麻醉后,戴橡皮手套,用20号穿刺针(小儿用21-22号)沿棘突方向缓慢刺入,进针过程中针尖遇到骨质时,应将针退至皮下待纠正角度后再进行穿刺。
成人进针约4-6cm(小儿约3-4cm)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达蛛膜网下腔,抽出针芯流出脑脊液,测压和缓慢放液后(不超过2-3ml),再放入针芯拔出穿刺针。
穿刺点稍加压止血,敷以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术后平卧46小时。
若初压超过2.94kPa(300mm水柱)时则不宜放液,仅取测压管内的脑脊液送细胞计数及蛋白定量即可。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
腰椎穿刺术操作规范一、腰椎穿刺术的概述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穿刺腰椎间隙,抽取脑脊液进行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颅内压、脑脊液成分、感染情况等,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腰椎穿刺术也可用于鞘内注射药物,治疗某些神经系统疾病。
二、术前准备(一)患者准备1、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腰椎穿刺术的目的、过程、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指导患者排空大小便,以保持穿刺时的舒适。
3、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能够配合操作。
(二)物品准备1、腰椎穿刺包,内有穿刺针、测压管、5ml 和 20ml 注射器、洞巾、纱布等。
2、消毒用品,如碘伏、酒精等。
3、局麻药物,如利多卡因。
4、标本容器,用于盛放脑脊液标本。
(三)操作者准备1、操作者应熟悉腰椎穿刺术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洗手、戴口罩、帽子,严格无菌操作。
三、操作步骤(一)患者体位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以增大腰椎间隙,便于穿刺。
(二)确定穿刺点一般选择腰椎 3-4 间隙(即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穿刺点。
有时也可选择腰椎 4-5 或 2-3 间隙。
(三)消毒与麻醉1、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碘伏消毒皮肤,范围直径约 15cm,消毒 2-3 遍。
2、铺无菌洞巾。
3、用 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自皮肤至椎间韧带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四)穿刺操作1、操作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缓慢刺入。
当针尖穿过黄韧带和硬脊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此时针尖已进入蛛网膜下腔。
2、拔出针芯,可见脑脊液流出。
如果脑脊液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稍旋转或调整方向。
3、接上测压管,测量脑脊液压力。
正常成人侧卧时脑脊液压力为70-180mmH₂O。
(五)收集脑脊液标本1、用无菌注射器抽取适量脑脊液,一般为 3-5ml。
腰椎穿刺术
紧张情绪。
身体准备
确保患者无腰椎骨折、感染等禁忌 症,术前排空尿液,避免影响操作 。
姿势准备
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姿势,如俯卧 位,以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医生准备
技术准备
医生应熟练掌握腰椎穿刺术的操 作技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消毒准备
严格进行手术区域的消毒,防止 感染。
预防感染
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避 免感染。
记录脑脊液检查结果
根据需要,将脑脊液检查结果 记录在病历中,以便后续治疗
和诊断。
03 腰椎穿刺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头痛
头痛是腰椎穿刺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是由于脑脊液流失引起的颅内压下降 所致。
头痛通常发生在术后1-2天,表现为全头痛,有时伴有恶心和呕吐。
目的
主要用于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监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用于诊断脑膜炎、脑炎、脑出血、脑 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用于 了解颅内压和脑脊液成分变化。
禁忌症
腰椎穿刺术的禁忌症包括颅内压升高 、脑疝、休克、脊柱畸形或脊柱外伤 等。
操作流程
01
02
处理方法包括补液、平卧休息、口服止痛药等,大多数头痛会在数天内自行缓解。
感染
腰椎穿刺术可能引起感染,通常 是由于手术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
格或术后伤口护理不当所致。
感染的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疼痛 、发热等,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
和脑膜炎。
处理方法包括及时使用抗生素、 伤口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干燥等 ,严重感染时需进行手术治疗。
腰椎穿刺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腰椎穿刺术简介 • 腰椎穿刺术的步骤 • 腰椎穿刺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 腰椎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 腰椎穿刺术的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第节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
一、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亦比较安全;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
(一)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有以测定脑脊液压力(必要时进行脑脊液的动力学检查)。
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和细菌学等检查,并可向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进行空气或碘水脊髓造影等。
2.治疗性穿刺:有以引流血性脑脊液、炎性分泌物或造影剂等,或向蛛网膜下腔注入各药物。
在某些脑膜炎、脑蛛网膜炎、正压性脑积水和脑炎时,也可放取适量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和改善临床症状。
(二)禁忌症:
病情危重者或败血症及穿刺部位的皮肤、皮下软组织或脊柱有感染时,均不宜进行,后者因穿刺后可将感染带入中枢神经系统。
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有严重颅内压增高或已出现脑疝迹象者,以及高颈段脊髓肿物或脊髓外伤的急性期,也属禁忌,因者可引起脑疝,后者可加重脊髓的受压,均可引起呼吸甚至心跳停止而死亡。
(三)穿刺方法及步骤:
通常取弯腰侧卧位,自腰2至骶1(以腰3-4主)椎间隙穿刺。
局部常规消毒及麻醉后,戴橡皮手套,用20号穿刺针(小儿用21-22号)沿棘突方向缓慢刺入,进针过程中针尖遇到骨质时,应将针退至皮下待纠正角度后再进行穿刺。
成人进针约4-6cm(小儿约3-4cm)时,即可穿破硬脊膜而达蛛膜网下腔,抽出针芯流出脑脊液,测压和缓慢放液后(不超过2-3ml),再放入针芯拔出穿刺针。
穿刺点稍加压止血,敷以消毒纱布并用胶布固定。
术后平卧4-6小时。
若初压超过2.94kPa(300mm水柱)时则不宜放液,仅取测压管内的脑脊液送细胞计及蛋白定量即可。
(四)腰椎穿术并发症的防治:
1.低颅压综合症:指侧卧位脑脊液压力在0.58-0.78kPa(60-80mm水柱)以下,较为常见。
因穿刺针过粗,穿刺技术不熟练或术后起床过早,使脑脊液自脊膜穿刺孔不断外流所致患者于坐起后头痛明显加剧,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或眩晕、昏厥、平卧或头低位时头痛等即可减轻或缓解。
少数尚可出现意识障碍、精神症状、脑膜刺激征等,约持续一至数日。
故应使用细针穿刺,术后去枕平卧(最好俯卧)4-6小时,并多饮开水(忌饮浓茶、糖水)常可预防之,如已发生,除嘱病员继续平卧和多饮开水外,还可酌情静注蒸馏水10-15ml
或静滴5%葡萄盐水500-1000ml,1-2次/d,数日,常可治愈。
也可再次腰穿在椎管内或硬脊膜外注入生理盐水20-30ml,消除硬脊膜外间隙的负压以阻止脑脊液继续漏出。
2.脑疝形成:在颅内压增高(特别是后颅凹和颞吉占位性病变)时,当腰穿放液过多过快时,可在穿刺当时或术后数小时内发生脑疝,故应严加注意和预防。
必要时,可在订前先快速静脉输入20%甘露醇液250ml等脱水剂后,以细针穿刺,缓慢滴出数滴脑脊液化气进行化验检查。
如不幸一旦出现,应立即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如静脉注射20%甘露醇200-400ml和高渗利尿脱水剂等,必要时还可自脑室穿刺放液和自椎管内快速推注生理盐水40-80ml,但一般较难奏效。
3.原有脊髓、脊神经根症状的突然加重:多见于脊髓压迫症,生活费因腰穿放液后由于压力的改变,导致椎管内脊髓、神经根、脑脊液和病变之间的压力平衡改变所致。
可使根性疼痛、截瘫开小便障碍等症状加重,在高颈段脊髓压迫症则可发生呼吸困难与骤停,上述症状不严重者,可先向椎管注入生理盐水30-50ml:疗效不佳时应急请外科考虑手术处理。
此外,并发症中,还可因穿刺不当发生颅内感染和马尾部的神经根损伤等,较少见。
二、脑脊液检查
(一)压力检查:
1.初压:穿刺后测得的脑脊液压力,侧卧位成人为0.78-1.96kPa(80-200mm水柱),婴儿有为儿童为0.39-0.98kPa(40-100mm水柱),新生儿为0.098-0.14kPa(10—14mm水柱)。
观测初压时应注意脑脊液液面有无呼吸性搏动(随呼吸产生0.098-0.197kPa(10-20mm 水柱的液面搏动)和脉搏性搏动(随脉搏产生0.02-0.039kPa(2-4mm水柱的液面搏动)。
前者消失时,提示椎管内有梗阻或有枕大孔疝,均宜小心。
2.压力动力学检查:
(1)颈静脉压迫试验(Queckenstedt试验)
用手压迫双侧颈静脉,使颅内静脉系统充血而致颅内压力增高,增高了的压力传达到连接于腰椎穿刺针的压力玻管上,可引起液面的明显升高,放松压迫后液面迅速下降。
当椎管有梗阻时,压迫后液面上升下降缓慢甚或不能。
精确测定时,使用血压计气袋缠于颈部,分别充气至2.7-5.3-8kPa(20-40-60mm汞柱),压迫30秒后放松30秒,其间每5秒记录一次压力,并绘制成图。
有颅内压力增高或疑有颅内肿物、出血者忌行。
结果判断:
无梗阻时脑脊液压力应在颈部加压后15秒左右迅速升至最高点,去压后15秒左右又能迅速降至初压水平;或加压至8kPa(60毫米汞柱)时可升高至4.9kPa(500mm水柱)以上。
部分梗阻时压力上升、下降均缓慢,或上升后不能下降至初压水平;完全梗阻时,则在颈部加压后,测压管脑脊液压力不升或上升极少。
(2)压腹试验(Stookey试验)
以拳头用力压迫病员上腹部或令其屏气,使下腔静脉及下胸段以下硬脊膜外静脉充血,引起上述水平以下脑脊液压力的迅速上升,可了解下胸段及腰骶部的脊髓蛛网膜下腔以及腰穿针和测压管有无梗阻。
正常时压力升高约为初压的两倍,压迫停止后压力迅速下降至初压水平。
若压力上升缓慢或不升谓之阳性,说明下胸段以下蛛网膜下腔梗阻。
腰穿针和测压管不通畅亦可呈阳性,须予注意。
(3)双针联合穿刺试验:在疑有椎管内梗阻的上下部位如腰椎2-3与腰5骶1两处同时进行穿刺,借梗阻平面上下两处脑脊液压力在颈静脉压迫试验中所显示的差别。
可以粗测腰椎2-5之间有无梗阻。
(4)单侧颈静脉压迫试验(Tobey-Ayer试验):压迫一侧颈静脉引起脑脊液压力上升,但压迫另侧颈静脉时压力无变化,称单侧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
提示该侧侧窦或颈内静脉有梗阻,如血栓形成等。
3.终压:放出脑脊液后所测得的压力,当低于原初压的1/2时常为异常。
正常人放液2-3毫升后的脑压降低一般不超过0.098-0.197kPa(10-20mm水柱)或保持不变。
若放液3-5ml后压力下降大于0.5kPa(50mm水柱),应考虑椎管内或枕骨大孔处已有不同程度的梗阻的部位愈低,种现象愈明显;完全性梗阻时,终压有时可下降到零。
若放出数亳升脑脊液后,脑压下降很少或很快恢复到初压水平,则提示有交通性脑积水或颅内压增高。
(二)其它
1.外观: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新生儿脑脊液(因含有胆红素)、陈旧出血或蛋白含量过高时,脑脊液可呈黄色。
新出血时进则呈红色或血性,须和穿刺误伤引起的出血鉴别,前者脑脊液血染浓度前后均匀一致,离心后上清液黄色或淡黄色,潜血试验阳性,红细胞形态边缘皱缩或破裂,而创伤性出血则反之。
细菌性脑膜炎时,脑脊液可呈乳白色或绿色混浊,垂直静置后可出现薄膜样沉淀物,如结核性脑膜炎有由液面倒悬至试管底部的漏斗样蛛网状薄膜等,在薄膜样沉淀物中寻得细菌的阳性率一般较高。
2.细胞学检查:成人正常白细胞数在0.01×109/L以下(早产儿及新生儿在0.03×1 09个/L以内),但多核白血球不应超过5个,主要为小、中淋巴细胞。
当脑膜有刺激性或炎性病变时,脑脊液的白血球计数即可增多。
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时,有多核或单核细胞的不同程度的增高;各种脑部肿瘤特别是临近脑膜、脑室或恶性者,也有白血球的增多。
使用特殊的脑脊液细胞离心沉淀器,将浓集于玻片上的细胞给以各种染色,还可细致观察到细胞的形态改变,大大提高了诊断效果,如嗜伊红细胞增高提示有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内有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提示脑脊液中有陈旧出血等。
此外,还可直接观察到肿瘤细胞和寄生虫卵等,以及对细胞进行免疫功能的研究。
3.生化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