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主题单元设计:word电子文档设计

合集下载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电子板报设计与制作》教案与教学反思[学习资料]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电子板报设计与制作》教案与教学反思[学习资料]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电子板报设计与制作》教案与
教学反思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第二单元综合实践
《电子板报设计与制作》
作者及工作单位
陕西石油普教中心长庆未央湖学校汪玉生
教材分析
本课是WORD这一章教学的一次综合实践,要求综合运用本章的知识,制作一个电子板报。

本节内容包含文字录入及格式设置、图片插入及设置、版面设计等内容,本节要综合运用本章前面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达到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的目的,在本章中具有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本章前面各节内容已经学完,通过学生的课堂练习及小测试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文本录入及格式设置的方法,会插入图片并调整大小、位置,会运用文本框等,具备了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板报的能力,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本节最大的认知障碍点是电子板报版面整体布局的规划设计,既要内容丰富,还要格式美观,需要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办纸质小报的经验,综合运用到电子小报的设计规划中,用word软件完成以前手工绘制的任务,体会共同点和不同点,达到实践应用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和制作“电子板报”,让学生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WORD”一章的各知识点。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制作“电子板报”:
(1)、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

(2)、熟练运用WORD软件进行复杂图文排版。

3、情感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电子板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综合运用本章知识。

教学难点:版面整体规划设计。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电子备课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电子备课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电子备课一、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运行原理;- 掌握Word、PPT的基本使用方法;- 研究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 研究使用小学生常用的图形软件;-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计算机的发展和运行原理-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了解计算机的运行原理。

第二单元:Word的基本使用方法- 研究Word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研究如何输入文字、添加图片等操作;- 研究如何进行文字格式排版。

第三单元:PPT的基本使用方法- 研究PPT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研究如何添加文本框、图片、音频等元素;- 研究如何制作幻灯片,并掌握基本的幻灯片排版方法。

第四单元:计算机网络-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了解互联网等常用网络的组成结构和应用。

第五单元:图形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研究图形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研究如何绘制简单的图形;- 研究如何添加颜色和效果。

三、教学方法- 项目驱动法;- 演示法;- 合作研究法;- 讨论法;- 组织编程比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运行原理;- Word、PPT的基本操作方法;- 图形软件的绘图方法。

五、课堂实施- 前置任务:预相关知识点;- 先让学生自行探索操作,之后由老师演示;- 让学生自己完成作业,并有老师进行实时辅导;- 课后布置作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和实践。

六、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 作业评价:学生的作品质量;- 考试评价:对学生的考核。

七、教学资源- Word、PPT、图形软件等相关软件;- 多媒体设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八、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项目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也要注意难度的控制,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和应用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word文档5篇精选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word文档5篇精选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1.学习目标描述用可观察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2.学习资料与学习任务说明包括学习资料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3.问题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资料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的选择学习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等。

2.学习资源的应用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阅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

(1)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网络课件: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专题站: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案例库:典型个案的分析题库:单元或课程的练习测试等等。

(2)学习资源资料要点及来源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资料。

(3)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

供给事实,建立经验;B。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

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

供给示范,正确操作;E。

呈现过程,构成表象;F。

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

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

自定义。

(4)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

设疑播放讲解;B。

设疑播放讨论;C。

讲解播放概括;D。

讲解播放举例;E。

播放提问讲解;F。

播放讨论总结;G。

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

学习者自我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

自定义。

四、学习情境的创设1.学习情境的类型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或其他。

2.学习情境的设计情境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

情境创设必须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能够帮忙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此处要对所选择的某一情境类型做一简要描述五、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资料。

主题单元包含哪些设计要点通常我们如何组织这些要点

主题单元包含哪些设计要点通常我们如何组织这些要点

主题单元包含哪些设计要点通常我们如何组织这些要点主题或单元标题电子文档设计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语文美术生物劳动与技术数学外语历史科学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六年级所需时间5课时主题学习概述(对主题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可附上相应的思维导图)“电子文档设计”是小学信息科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由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包含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应用,而且,教师在教学时一般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已学过字处理软件的许多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操作技能。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按部就班的依据教材教学,学生的收获十分有限。

因此,我们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采取项目(活动)的形式,重点突出“板报为内容服务”,通过学生完成一个电子板报的设计与制作的完整过程,试图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学生参与对学习目标的提出;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正确实施;使学生在感受工具软件为我们提供的强大功能的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创造与学习空间。

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应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及技术为内容服务的理念。

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应用“引导—体验—建构”的方式来实现。

围绕“电子板报制作”活动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多媒体展示样例和学生作品,让学生多看、多感受,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对解决问题所需知识技能的渴求。

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结合“活动”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从而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运用自己喜爱的艺术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加以指导,并及时组织作品交流,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更加有效。

【信息技术】小学计算机WORD教案三篇

【信息技术】小学计算机WORD教案三篇

【信息技术】小学计算机WORD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信息技术】小学计算机WORD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Word”软件的用途;初步了解“Word”的窗口组成,及其主要功能;掌握Word的启动方法;基本掌握Word文档的保存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驱动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4.创新与行为:让学生积极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启动和保存Word文档的方法。

2.难点: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准备]:用Word编辑的日记、作文、电子小报等样例;WEB学习平台;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屏幕:样例滚动播放)初步感受“Word”魅力。

师: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板书:名片,贺卡,电子小报,图形,课程表,日记……)师:同学们,如果你想在电脑上写日记,你会使用哪些文字处理软件呢?(记事本、写字板)(屏幕展示精美“Word日记”)如果要求大家制作这样的文档,你们觉得“记事本”和“写字板”能胜任吗?(可继续展示精美电子小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下面,老师隆重推出一位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它是文字处理的专家。

(屏幕:打开学习平台)刚才给大家欣赏的作品,全是Word的杰作。

(指名嗓门亮些的学生朗读“Word简介”)我们可以用Word来写作文、记日记,还可以制作漂亮的电子小报,现在让我们开始吧!>二、新授(1)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屏幕:打开“自学向导”,分组朗读。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教师指导。

(2)学习交流。

(屏幕:“自学向导”)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上台介绍,要求边操作,边说出操作过程。

(师:任务一,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启动方法?任务二,采用抢答等方法学习巩固。

任务三,文字输入快的学生,可输入“座位号”、“姓名”、“学校”、“班级”等,提示注意指法等输入规范)单击“开始”按钮,依次指向“程序(P)”、“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单击“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命令,打开Word2003窗口。

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设计—Word表格中边框和底纹设置

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设计—Word表格中边框和底纹设置
要求学生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上完成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
每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都是中国经济发展历程的重要缩影,是观察中国经济变迁的重要切入点。学生通过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的全面了解,使学生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情况及影响,认识到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面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只有当下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才能将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教师演示并归纳操作步骤,学生完成任务,几个阶段进行自然地过渡,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同时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教学当中,通过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特色及创新பைடு நூலகம்况(不超过300字)
授课过程中始终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作为核心教学目标,围绕这个核心目标,依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态度倾向,选取“‘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思政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观察、讨论、反思和体验,理解认同课程的价值目标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自觉和实践行动,最终引领学生态度价值观提升。
教学设计思路(包括教学思想、教学过程设计、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设计等,不超过800字)
整体设计:
一、先展示没有题目、也没有进行边框和底纹设置的普通表格,向学生提问:“这个表格的来源是什么?”(允许学生上网寻求答案)
二、将两个“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普通表格和美化表格)让学生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后者更加美观大方。规划纲要草案设置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方面、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方面5个类别,分别添加不同的底纹,相互区别,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阅读的直观性。尤其安全保障类别使用突出颜色底纹显示首次设置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指标。

七年级上册第五课文字的编辑——制作正文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五课文字的编辑——制作正文教案

课堂练习
设置字符格式、设置段落格式
教学反思 本节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掌握课堂学习内容,课堂气氛活跃。
第3页共3页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课题
获取网络信息
2018 年 9 月 10 日 星期 一 章节 第一章第二节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科学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第二单元“电 子文档的设计与制作”第 5 课“文字的编辑——制作正文”。本单元主要 是学习字处理软件 word 的使用,并利用 word 软件制作一个以“古诗词集 锦”为主题的电子杂志。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利用 Word 中艺术字、图片、文 本框、自选图形等对象设计古诗词集锦的封面。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是本单元的重点。
(二)新课讲授:
1、打开已有文档的方法

(1)讲解

执行“文件→打开”菜单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在对话框的“查
找范围”下拉列表中,选择指定的位置 ;在“文件类型”下拉列表中,选

择准备打开的文件类型;在“文件列表”中找到要打开的文件,单击“打
开”按钮,打开选定的文件。

(2)演示操作步骤
2、设置字符格式
(1)在设置字符格式时必须遵循“先选中、后操作”原则;
(2)步骤:单击“开始”选项卡——找到“字体”组——单击右下角的扩
展按钮——在打开的字体对话框中对字符的格式和效果进行设置。
3、段落对齐方式、首行缩进、行间距的设置
选择“开始”选项卡——找到“段落”组——单击右下角的扩展按钮
——在“段落”对话框中的“缩进和间距”选项卡中进行设置。
第二单元 电子文档的设计与制作 第五课 文字的编辑—制作正文
板书设计
1、掌握设置字符格式; 2、掌握段落对齐方式、首行缩进、行间距的设置; 3、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信息技术word大单元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word大单元教学计划

信息技术word大单元教学计划英文回答:Unit Titl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ord.Introduction:In this unit, students will learn about the basics of using Microsoft Word, a widely used word processing software. They will gain essential skills in creating, editing, and formatting documents. Additionally, they will learn about features such as tables, graphics, and templates that can enhance the appearance and functionality of their documents.Lesson 1: Getting Started with Microsoft Word.In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introduced to the Microsoft Word interface and learn how to create a new document. They will explore various formatting options,such as changing font styles, sizes, and colors. Additionally, they will learn how to save and print their documents.Lesson 2: Editing and Formatting Text.In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to edit and format text in Microsoft Word. They will discover techniques for selecting, copying, cutting, and pasting text. They will also learn how to apply formatting options such as bold, italic, underline, and text alignment. Furthermore, they will be introduced to features like bullets and numbering.Lesson 3: Working with Tables and Graphics.In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to create and format tables in Microsoft Word. They will explore various table styles and learn how to insert, delete, and merge cells. Additionally, they will discover how to insert and format graphics, such as pictures and shapes, to enhance their documents.Lesson 4: Working with Templates and Styles.In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be introduced to templates and styles in Microsoft Word. They will learn how to use pre-designed templates to create professional-looking documents quickly. They will also explore different styles and learn how to apply them to their documents for consistent formatting.Lesson 5: Advanced Formatting Techniques.In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learn advanced formatting techniques in Microsoft Word. They will discover how to create and format headers, footers, and page numbers. They will also learn how to apply themes and styles to their documents for a cohesive look. Additionally, they will explore features like track changes and comments for collaborative editing.Lesson 6: Managing Documents.In this lesson,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to manage their documents effectively in Microsoft Word. They will discover techniques for organizing and navigating through large documents. They will also learn how to use features like spell check and grammar check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ir documents. Furthermore, they will explore options for saving, sharing, and protecting their documents.Conclusion:By the end of this unit, students will have acquired fundamental skills in using Microsoft Word. They will be able to create, edit, and format documents effectively. They will also hav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various features and tools that can enhance their document creation process. These skills will be valuable for thei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endeavors.中文回答:单元标题,信息技术 Word.简介: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使用广泛应用的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的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小学计算机WORD教案三篇

【信息技术】小学计算机WORD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的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Word”软件的⽤途; 初步了解“Word”的窗⼝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掌握Word的启动⽅法; 基本掌握Word⽂档的保存⽅法。

2.过程与⽅法:通过“任务驱动法”,放⼿让学⽣“⾃主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利⽤计算机处理⽂字的意识和能⼒。

4.创新与⾏为:让学⽣积极尝试⽤计算机来表达思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启动和保存Word⽂档的⽅法。

2.难点:认识Word窗⼝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教学准备]:⽤Word编辑的⽇记、作⽂、电⼦⼩报等样例;WEB学习平台;课件。

[教学过程]: ⼀、导⼊ (屏幕:样例滚动播放)初步感受“Word”魅⼒。

师: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板书:名⽚,贺卡,电⼦⼩报,图形,课程表,⽇记……) 师:同学们,如果你想在电脑上写⽇记,你会使⽤哪些⽂字处理软件呢?(记事本、写字板) (屏幕展⽰精美“Word⽇记”)如果要求⼤家制作这样的⽂档,你们觉得“记事本”和“写字板”能胜任吗?(可继续展⽰精美电⼦⼩报,激发学⽣学习兴趣。

) 师:下⾯,⽼师隆重推出⼀位新朋友给⼤家认识,它是⽂字处理的专家。

(屏幕:打开学习平台) 刚才给⼤家欣赏的作品,全是Word的杰作。

(指名嗓门亮些的学⽣朗读“Word简介”) 我们可以⽤Word来写作⽂、记⽇记,还可以制作漂亮的电⼦⼩报,现在让我们开始吧!> ⼆、新授 (1)任务驱动,⾃主探究。

(屏幕:打开“⾃学向导”,分组朗读。

) 学⽣⾃主探究学习,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教师指导。

(2)学习交流。

(屏幕:“⾃学向导”)各⼩组推荐⼀名学⽣上台介绍,要求边操作,边说出操作过程。

信息技术教学课件《认识Word》

信息技术教学课件《认识Word》

信息技术教学课件《认识Word》信息技术教学课件《认识Word》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掌握Word的启动、退出方法和Word 文档的保存方法。

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信息技术教学课件《认识Word》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信息技术教学课件《认识Word》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掌握Word的启动、退出方法和Word文档的保存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扩展思维,培养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能力和借鉴以往经验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Word软件的强大功能,培养用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的兴趣。

4.创新与行为:积极尝试用计算机来表达思想。

二、教具准备1.多媒体机房。

2.电脑教室教学系统。

3.课件、找茬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2.难点:认识Word窗口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四、教学设计说明本节是让学生在会用记事本、写字板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的基础上,进行Word 2003的教学,学生根据以往经验学习新知,掌握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自主探究Word 2003窗口各个组成部分和作用,感知到Word 2003是一种功能强大,更适合我们日常工作需要的文字处理软件。

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课采用“设疑—尝试—探索—讲解—归纳—建构”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让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启发学生“自己想”“自己试”“自己做”“自己说”。

培养学生的主体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分析、比较、迁移类推的独立操作能力。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初识Word1.同学们,一上课呢,老师先邀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些电脑作品。

想不想看,好,注意这些作品都有哪些特色。

2.展示用Word制作的各种优秀的小报素材。

(图例如下)3.学生观看课件后,回答问题。

(作品中有图片、文字,有丰富的颜色等。

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精选5篇)

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精选5篇)

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精选5篇)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精选5篇)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特地准备了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教学目标:1、掌握设置单元格格式的方法2、会使用“对齐”标签,将单元格中内容居中3、会设置字体、边框线型颜色及图案教学重、难点:设置单元格格式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用电子网络教室进行演示讲解)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如何调整行宽?如何调整列宽2.如何插入空白列?二、新授1、引入:我们在表格中还发现许多不美观的地方,如字不在单元格中间,单元格的边框还不是实心线等。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

2、设置单元格格式1.选取单元格区域2.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选项3.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中单击“对齐”标签4.在“水平对齐”框中设置“居中”5.单击“字体”标签,在其中选择所需字体,字号及设置特殊效果.6.单击“边框”标签7.在“线型”框中选择所需样式.8.在“颜色”框中设置颜色9.单击“预置”栏中的“外边框”,交所设置的线型应用于外边框中10.用同样的方法设置内边框11.单击“图案”标签12.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13.单击“图案”右边下拉菜单,选取一种底纹图案14.所有的格式设置完后,单击“确定”按钮三、学生练习四、小结教学后记:在设置单元格边框颜色及填充图案时学生有困难!信息技术课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Excel2003的功能,掌握它的启动和退出方法。

2、使学生感性认识Excel2003的窗口基本组成部分。

3、使学生理解工作薄和工作表的关系。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Excel2003窗口的基本组成【教学难点】单元格、工作表、工作薄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讲练结合【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室【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表格。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Word基本操作》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Word基本操作》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方,模仿贺卡自己试做一张贺卡,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课 本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完成任务。老师根据在 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反 馈和回答。
学生自己制作。 插入剪贴画、艺术字的方法在上一次课已经学过, 通过互相交流和向老师求助等方式可以很快插入自己 想要的图形或艺术字。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 的下列问题: 问题1:怎样改变图片的大小? ①选定图片→格式→图片,填写长宽值。②直接拖 动图片边框控点改变大小 问题2:插入自选图形、艺术字、图片后是否可以 改变其大小? 可以。选定—拖动对象控点改变对象大小。 问题3:可以将艺术字放于图片之上吗? 可以。设置叠放次序。 问题 4:艺术字的形状可以变化吗? 可以。选定艺术字,在艺术字工具栏中选择艺术字 的形状 任务完成小结: 知识点小结:
排也是同学们期待已久的。因此,对于这个知识点,我
采用任务驱动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将知识点
融入到具体的应用实例中,以培养学生应用 Word2010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掌握在 Word 文档中图片、剪贴画、艺术字和自
选图形的处理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美化 WORD 文档的
教学策略选 生,可以采取模仿老师或同学的操作方法,从而达到学 择与设计 会新知识并学着应用的目的。其他同学可以自行学习, 再由老师来讲解,并进行操作。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对文字的修饰进行,掌 握了修饰文字的基本方法,还学习了如何插入艺术字和 画出自选图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进 行贺卡制作,提高我们美好 WORD 文档的技能。 教学过程 二、新课内容 本单元要进行 word 的基本操作,先让学生按次序 坐好座位,任务过程:给学生欣赏一些用 Word 制作的 较简单的贺卡(并介绍这些贺卡包含的图片、剪贴画、 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处理的基本知识点); 学生观察贺入图形、剪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方法。 点击插入位置→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在“来自 文件”对话框的“查找范围”内选定图片所在的子目录, 选择所需插入的图片,然后单击“插入”按钮即可。插 入艺术字的方法相同。 点击插入位置,绘图工具栏中的自选图形,选中所 要的图形即可插入自选图形。 2、设置图形、剪贴画和自选图形的格式。 ①选定图片→格式→图片。②在出现的“设置图片 格式”对话框中,点击“位置”标签,选中“浮于文字 上方”。③点击“环绕”,在其中选择环绕方式和环绕 位置。④点击“确定”按钮。 3、设置艺术字的阴影效果。 作为艺术字插入,然后选中它,再单击绘图工具栏 中的阴影按钮或三维效果按钮来选择你想要的阴影或 三维效果,还可详细设置阴影或三维的位置、颜色、深 度、光照方向等。 4、文本框的作用。 文本框可以让这一部分文字和整个文章独立出来, 便于编辑。选中文本框后可按 Ctrl+方向箭任意移动, 而文字不可以.另外文本框可加边框也可不加框,一般 用在图形标注上等。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电脑小报我制作单元作业设计

五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电脑小报我制作单元作业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二、单元分析(-)课标要求以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指导。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所以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

本单元共四课时,围绕电子小报的制作流程展开,分别为制作小报初规划;美化标题突主题;编辑文本巧排版;插入图片美版面。

设计的主要思路是:“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单元的活动是制作电子板报,教材中联系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以交通安全为主题进行制作板报作品,这样一方面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

从而达到知识的深化、技能的掌握以及能力的培养,体验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本单元从知识技能的角度出发是面向非零起点的学生,主要提高学生综合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以制作“交通安全”电子板报这个大任务贯穿整个单元。

根据作品的制作过程即问题的解决过程,将整个板报的制作按照实施流程划分为几个子任务,每节课完成其中的一或两个子任务。

首先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了解电子板报及其制作流程;接着在后面的各节中围绕确定的主题逐步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与交流。

通过这样的实践,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如何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特别是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和策略,学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4个活动,具体分析如下: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单元学习目标一、知道电脑小报各个组成部分要素的名称,了解电脑小报制作的注意事项,了解电脑小报的规划;通过自学教材、分析范例、相互交流,了解电脑小报特点,掌握电脑小报规划的方法,逐步养成规划意识。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小编辑word名片制作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的小编辑word名片制作教学设计

《用WORD制作名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名片的基本常识和设计名片的注意事项;②了解利用WORD制作名片的常用技巧和操作,主要包括正确的插入文本框和自选图形,设置文本框背景、大小,正确的向文本框总插入图片,并对文字和图片进行合理的排版。

2、过程与方法
①体验设计名片的过程;
②学会参照已有作品,吸收别人的设计思想,设计自己的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欣赏好的名片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②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
③以积极的态度欣赏别人作品,培养吸取别人作品优点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插入图片和文本框以及两者的移动、环绕设置;名片制作步骤。

三、教学难点:合理安排文本框与图片的位置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用WORD制作名片
1、文本框的插入和设置
2、自选图形的插入和设置
3、文字和图片进行合理排版
六、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根据《重走长征路一电子小报的制作》这课变化而来,内容上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整合, 从上课的效果和反应来看还是不错。

严格来说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对学生的学情分析还不够,首先就是我们老师在设置任务时不应该最后只抛出一个大任务,而应该针对各个知识点设置一个比较小的任务,这样使学生能够很快速的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最后进行合成,如果进行这方面的调整课堂教学肯定会更加合理和有效。

四年级 信息技术 《制作电子板报》教案

四年级 信息技术 《制作电子板报》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者:
学科
信息技术
四年级
课 题
6.制作电子板报
共 1 课时

1


教学内容
教 学 目 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
1.页面设置。
2.表格嵌套应用。
3.文本格式设置。
4.在表格中设置图片格式。
1、掌握设置板报页面的操作方法。
2、了解布局板报版面的操作方法。
3、知道表格嵌套的操作方法。
4、掌握单元格中文本和图片格式的设置方法。
1.文本格式设置。
2.在表格中设置图片格式。
重点:
设置板报页面、单元格中文本和图片格式的设置
与修饰方法。
难点:
运用板报版面布局、表格嵌套的操作方法美化板报,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学素材ppt
授课时间: 第 周
教学流程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添 改
一、导入
二、页面设置
二、页面设置
1.讲解:通过“文件”——“页面设置”,设置电子板报页面的大小和页边距。
三、版面布局
1.教师讲解:利用绘制表格工具,在编辑区中绘制表格。
2.让学生自己操作,可以参考课本中的样式,也可自己设计页面布局样式。
3.教师明确任务要求,做到设计版面布局合理美观。
四、添加文本,设置文本格式
1.教师重点讲解对文本格式的设置,通过“格式”菜单进行示范性操作。
2.教师演示插入图片的操作:“插入”——“图片”——“来自文件(F)……”
3.教师讲解:同学们,图片插入后,我们要对图片的格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我们可以通过空格或者格式工具栏里的“段落对齐”按钮对图片的位置进行调整。可以利用图片工具栏里的“设置透明色”工具设置图片的透明色。

word信息技术教案

word信息技术教案

Word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Word的基本操作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界面和功能学会如何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文档掌握文本的输入、编辑和删除方法1.2 教学内容Word的基本界面介绍新建文档打开文档保存文档关闭文档文本的输入与编辑文本的删除与撤销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Word的基本界面和功能示范法:演示如何进行文档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操作练习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文本的输入、编辑和删除操作1.4 教学步骤1.4.1 课堂导入介绍Word的基本界面和功能1.4.2 新建文档讲解如何新建文档学生进行实际操作1.4.3 打开文档讲解如何打开文档学生进行实际操作1.4.4 保存文档讲解如何保存文档学生进行实际操作1.4.5 关闭文档讲解如何关闭文档学生进行实际操作1.4.6 文本的输入与编辑讲解如何进行文本的输入与编辑学生进行实际操作1.4.7 文本的删除与撤销讲解如何进行文本的删除与撤销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第二章:字体和段落格式设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在Word中设置字体和段落格式学会如何更改字体、字号、颜色和样式掌握如何设置段落的对齐、间距和边框2.2 教学内容字体的设置字号和颜色的设置样式的应用段落的设置对齐方式的设置间距的设置边框的设置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字体、字号、颜色和样式的设置方法示范法:演示如何设置段落的对齐、间距和边框练习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字体、字号、颜色、样式和段落设置操作2.4 教学步骤2.4.1 课堂导入回顾上一章节的所学内容2.4.2 字体的设置讲解如何更改字体学生进行实际操作2.4.3 字号和颜色的设置讲解如何更改字号和颜色学生进行实际操作2.4.4 样式的应用讲解如何应用样式学生进行实际操作2.4.5 段落的设置讲解如何设置段落学生进行实际操作2.4.6 对齐方式的设置讲解如何设置对齐方式学生进行实际操作2.4.7 间距的设置讲解如何设置间距学生进行实际操作2.4.8 边框的设置讲解如何设置边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第三章:插入图片和表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在Word中插入图片和表格学会如何插入、编辑和删除图片掌握如何插入、编辑和删除表格3.2 教学内容图片的插入与编辑表格的插入与编辑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图片和表格的插入、编辑和删除方法示范法:演示如何插入、编辑和删除图片和表格练习法: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图片和表格的操作3.4 教学步骤3.4.1 课堂导入回顾前两章节的所学内容3.4.2 图片的插入与编辑讲解如何插入、编辑和删除图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3.4.3 表格的插入与编辑讲解如何插入、编辑和删除表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第四章:页面设置与打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在Word中进行页面设置学会如何设置页边距、纸张方向和页眉页脚掌握如何打印文档4.2 教学内容页面设置,由于篇幅限制,我将为您提供的五个章节的概要和结构,而不是完整的教案内容。

五年级第二单元小学信息技术单元作业设计

五年级第二单元小学信息技术单元作业设计

五年级第二单元小学信息技术单元作业设

作业一:电脑基础知识
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在A4纸上设计一个海报,介绍电脑基础知识中的硬件和软件。

提示:
- 海报的标题和每一部分的标题应该清晰、简洁、有吸引力。

- 用图形和简洁的文字来表达复杂的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 打印并提交。

作业二:Word 文档排版
要求:在电脑上打开 Word 文档,从插入选项卡,选择插图对话框,将自己喜欢的一本书的电子书封面插入文档。

将书名通过字体样式更改为 18 号字号,居中书写。

将作者姓名以 14 号字号的样式写在书名的下方。

作业三:编写一封电子邮件
要求:打开电子邮件客户端,编写一封不少于 50 字的电子邮件,向班主任介绍自己在研究信息技术方面的感受。

为邮件添加一
个主题,并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进行正确的书写。

邮件格式
应该整洁,没有错别字、拼写错误和标点符号错误。

作业四:网上冲浪
作业五: PowerPoint 幻灯片展示
要求:打开 PowerPoint 软件,创建一个新文档。

通过研究空气污染的不良影响,在幻灯片展示中用至少三个幻灯片介绍空气污染
的各种方面。

表格、图表和简洁的文字可用于强调讨论的主要观点。

幻灯片的布局应整洁、整齐,并配以图形和图像。

作业六:计算机二维绘图
要求:打开计算机图形软件,绘制自己喜欢的一件事物,比如
一辆汽车或一盆花。

图形可以是二维的,不需要很精确,但应该有
很多细节,比如汽车的轮子、车窗等等。

保存所绘制的图形,以供以后使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Word2010图片的处理——制作扉页》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Word2010图片的处理——制作扉页》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利用课件给出“挑战不
可能”挑战任务,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学习材料:课本、
教学策略选 微课)。
择与设计
采用“探究法”“合作法”相结合的学法,学生先
个人自主探究学习,再队伍内部合作学习,最后全班讨
论学习。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看过“挑战不可能”吗?播放‘挑战不可能’
视频,展示挑战任务。 教学过程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Word2010 图片的处理——制作扉 页》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课例名
《Word2010 图片的处理——制作扉页》

《图片的处理——制作扉页》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
版的初中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的内容。图片是电
子文档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恰当的使用图片不仅能
为文章增色,而且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使文章
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的审美观。
七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个体基础差异较
大,教师宜采用鼓励机制,激发其参与意识,培养其自
学生学习能 主探究精神。
力分析
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在 Word 的字体、
段落,艺术字等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挑
战不可能”的情境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下的重要作用。
利用课件给出“挑战不可能”挑战任务,学生自主
探索学习(学习材料:课本、微课)。
采用“探究法”“合作法”相结合的学法,学生先
个人自主探究学习,再队伍内部合作学习,最后全班讨
论学习。
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演示为辅,学生
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在采用任务驱
动分层递进教学方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任务,针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任务分层,学生分层达标,使 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更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单元第五单元电子小报的制作所属学科信息技术学时安排5课时年级七年级上册所选教材陕西教育出版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单元学习概述“电子小报的制作”是小学信息科技知识的拓展和延伸,由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包含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应用,而且,教师在教学时一般都进行不同程度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已学过字处理软件的许多操作技术,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操作技能。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按部就班的依据教材教学,学生的收获十分有限。

因此,我们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采取活动的形式,重点突出“板报为内容服务”,通过学生完成一个电子板报的设计与制作的完整过程,试图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学生参与对学习目标的提出;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正确实施;使学生在感受工具软件为我们提供的强大功能的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创造与学习空间。

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应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及技术为内容服务的理念。

本单元的教学过程,应用“引导—体验—建构”的方式来实现。

围绕“电子板报制作”活动把各教学目标和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多媒体展示样例和学生作品,让学生多看、多感受,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对解决问题所需知识技能的渴求。

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协作学习,结合“活动”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从而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运用自己喜爱的艺术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实时监控学生的协作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加以指导,并及时组织作品交流,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与体会,使小组的协作学习更加有效。

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子板报设计的基本思想、组成要素;正确认识板报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掌握电子板报版面布局的设计方法;了解电子板报报头的组成元素,掌握报头设计的常用方法灵活运用艺术字、插入图片、文本框、图文混排方式、表格等知识点;掌握电子板报制作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选取素材提炼主题、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进行电子板报版面设计、报头设计、利用知识迁移和探究学习学会板报的内容编辑和修饰美化,掌握设计和制作版报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新闻简报了解“2008北京奥运会”,增强民族自豪感。

与他人合作交流,有效进行协作学习。

能自主探究,有创造性的设计思路。

通过合理布局页面、美化修饰板报,提高审美意识。

单元问题设计1、电子小报与传统报刊的异同以及电子小报的特点。

2、说说电子板报制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如何进行合理美观的电子板报版面布局?4、如何寻找电子小报的素材?对资料的整理。

5、如何评价电子板报的优劣?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课时安排任务设计教学环境1.电子小报的欣赏与分析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方式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欣赏与分析电子小报,将之与传统报纸比较,看组成上有何不同处与相同点,总结电子小报的特点。

多媒体教室、优秀电子小报案例、报纸图片、课本2.电子小报的规划设计学生分组,根据小组选定的主题进行小报的规划设计微机室、课本、规划表3.版面的编排与组合制作电子小报的报送和栏目微机室、互联网络、课本、规划表。

4.版面的编排与组合与小组同学一起进行小报制作,完成作品。

微机室、互联网络、课本、规划表。

5.作品的交流与评价在老师的组织下展示作品,观看他人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填写评价表,完成交流与评价。

多媒体教室、电子小报作品、作品评价表、课本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1)大家来看一下本节的小标题,如设计报头、编排文稿、处理数学式子以及发布小报等,自己来构思一张小报。

(2)出示一些我们身边的word作品(出示教室里张贴的一些手制不报、漂亮的杂志、报纸、及在上几届信息奥赛中获奖的、比较漂亮的小报),[设计意图:通过浏览标题学生很快能知道今天的任务是什么,学生通过已经掌握过的部分知识,所以很快就构思出一张小报,另外通过出示的小报形成对比,他们就能很快的找到学习的方向,产生学习兴趣。

]二、师生共同制作小报1、报头设计教师活动:(1)出示学校黑板报头、以及刚才展示的小报的报头。

(2)介绍、演示报头所要包含的内容,如艺术字、剪贴画(文件图形)的插入、自选图形的设计、编辑。

(3)提出制作报头的要求。

学生活动:(1)组建合作小组(可以按座位4—5人分成一个小组)(2)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3)自主分配学习任务(4)合成、汇报(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课堂评价:通过学校电子广播的交流,相互评比,结果作为一次平时成绩,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设计意图:体现小组或团队之间的互助精神——合作学习。

让学生了解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则是无穷的,使小组成员之间通过辩论、讨论的方式,达成统一的目标,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学习活动更加丰富、生动、活泼,同时也加深了同学间的协助精神。

]2、编排文稿(第二课时)教师活动:(1)利用艺术字插入标题。

(2)录入文字(提示学生可利用网上搜索也可以自己输入)(3)插入图形(提示可搜索可选择剪贴画或自行设计图形)(4)文字环绕(着重介绍并演示,要求学生不要拘于形式,不要被课本所限制)学生活动:(1)完成艺术字的设计。

(2)录入文字与插入图形(网上搜索或自己录入,并进行整理编排)(3)根据教师的演示以及课本所列的步骤完成文字环绕。

可进行自主探索完成。

课堂评价:通过学校电子广播进行交流,相互评比。

[教学意图:让学生主动探索,在任务驱动中学习,充分的相信学生,对学生应该尽可能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

我们要做的是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线索,利用已知知识,引导学生初步熟悉和记忆完成某项功能,自己操作、探索出需要执行那些命令、在哪个菜单或工具栏中。

另外学生遇到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书本、帮助或者搜索office web页来获得帮助,而不是一味地寻求老师的帮助。

3、公式编辑器处理数学式子(第三课时)教师活动:(1)出示知识点:插入文本框。

(2)提出问题:如何在几个文本框中顺序的输入同一篇文稿?(学生会回答可以单个分别录入,注意文本之间的衔接,但当要修改时,某一文本框发生变化后,其他的都要相应的手工修改。

另可提出如何让它自动修改?)(3)如何制作上下标、根式、分式等数学式子。

学生活动:(1)用已学知识插入文本框。

(2)按课本所列步骤解决问题(自主建立两个文本框的链接,用相同数字来验证前后链接)。

(3)按课本所列步骤学习启动公式编辑器,并寻找已用过的数学公式。

并按步骤自主学习输入公式。

发散思维:(1)如何建立三个或多个文本框链接并验证?(2)如何利用“信息卡——使用域”输入数学公式?[教学意图:合理利用知识结构、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本教材大量使用“正文”、“拓展”、“信息卡”、“讨论”、“探索”、“实践”的不同模块进行分层教学。

一个班级的知识水平不同使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不一样,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我们教师教学的任务。

“正文”、“拓展”、“信息卡”、“讨论”、“探索”、“实践”的难度不同,我们可以让学生有目的的选择。

这样我们的一节课不仅能够照顾好那些接受知识较慢的同学,也能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的需要,我们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更好的得到提升]4、自编小报、发布小报(第四课时)教师活动:(1)打印预览介绍及演示。

(2)拓展介绍:设置纸张和页的大小。

(3)制度小报主题——(如腾飞的神五、或自行创意)(4)规定小报所要完成的内容:报头(艺术字、图形、自选图形)、课题、数学公式及规定纸张和页的大小和成品的网上发送。

(可用ftp传送到服务器、上传到学校论坛上或发送到老师邮箱中)学生活动:(1)按课本所列步骤学习打印预览。

(2)按要求设置纸张和页的大小。

(3)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工完成小报的制作并发布。

(知识应用)评价交流:(1)鲜明的主题,所有资料的组织与制作都要围绕主题。

(2)制作简明快捷(3)颜色搭配、布局合理(4)选择地点评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评价和欣赏作品。

小结:总结本节内容,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活动中的收获与体会。

作业:学习实践指导书相关内容:[提出了实践的目的、知识的准备、操作的步骤以及一些思考或任务,我们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完成实践报告册的填写,起到手脚并用、形象记忆与机械记忆相结合,使学生的操作更加熟练,进步更快。

][教学意图:使学生的作品创作思想进一步升华,积累经验,掌握方法;也给学生一个互相交流、学习、展示自我的平台。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后反思我们在信息技术教材中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找到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新道路。

课堂教学要使学生主动发展,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和保持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另外我们也要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合理利用知识结构,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分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一定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心情愉快,乐于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