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毒情况现状调查

合集下载

[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五篇)

[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五篇)

[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五篇)第一篇:[中学教育]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玉溪市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省关工委对全省青少年吸毒禁毒情况开展调查的通知精神,玉溪市关工委专职副主任、市综治维稳委员会委员李江明负责的调研组,从2008年8月22日开始,在有关部门和各县区关工委协助配合下,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先后深入市、县区公安禁毒部门和部分乡镇(办事处)、村(居)委会等36个单位,了解禁毒工作情况,走访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关工委老同志及戒毒青年,对我市青少年禁毒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玉溪市青少年吸毒禁毒的基本情况玉溪地处滇中,国道213横穿我市,过境贩毒和吸毒问题历来较为严峻。

据玉溪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禁吸禁种预防教育科科长张有才提供的情况,1989年初我市发现首例吸毒人员,1997年发展到七、八百人,2000年吸毒人员高达1890多人。

调查发现,现在我市九个县区都有吸毒人员,其中红塔区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2165人,现有吸毒人员784人;江川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127人,现有吸毒人员30人;澄江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425人,现有吸毒人员108人;通海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595人,现有吸毒人员117人;华宁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378人,现有吸毒人员101人;易门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322人,现有吸毒人员49人;峨山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153人,现有吸毒人员128人;新平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205人,现有吸毒人员39人;元江县历年在册吸毒人员为269人,现有吸毒人员98人。

据市禁毒委办公室统计,截止2008年7月,全市历年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为4625人,除戒吸巩固三年以上的1869人及戒吸巩固不足三年和因吸毒死亡、判刑、户口迁出等人员外,现有吸毒人员为1296人。

吸毒人员职业以农业人口和社会闲散人员居多。

就年龄状况看,现有吸毒人员中,26—35岁的吸毒青年为779人,占吸毒人员总数的60.1%;25岁以下的吸毒青少年为267人(其中有未成年人2人),占现有吸毒人员总数的20.6%。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毒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毒品的成分会对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长期吸毒还会导致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疾病,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2、影响青少年的学业和工作。

吸毒会导致研究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失去工作。

这不仅会给青少年的未来带来巨大的影响,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损失。

3、引发青少年犯罪和社会问题。

吸毒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如盗窃、抢劫等。

同时,毒品的流通也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贩毒、毒品交易等,对社会治安造成威胁。

三、预防和治疗措施
为了减少和断绝青少年吸毒的渠道,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性。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社会治安体系,打击毒品犯罪,减少毒品的流通。

同时,对已经吸毒的青
少年要及时进行戒毒治疗,帮助他们戒除毒瘾,重新回到社会。

此外,还需要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监管意识,预防青少年吸毒。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青少年吸毒问题。

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众所皆知,毒品一直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

因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同时,毒品问题也已经成为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青少年吸食毒品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找寻减少和断绝青少年吸毒的渠道,笔者主要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特点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近年来,汕头市青年人吸毒情况呈递增和蔓延趋势。

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是无职业、辍学或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

据统计,吸毒者中青少年占到了70%,其中,吸食传统毒品的多为34岁以下,吸食毒品的多为25岁以下。

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形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二)特点1、吸毒者具有结伙成群的特征。

青少年吸毒职员已由过去零丁潜伏吸毒逐渐发展到结伙吸毒,并且选择肯定的固定场所。

汕头市上半年曾在某招待所一次抓获了正在吸毒的30多名青少年男女。

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影响,危害性更大。

2、以贩养吸者较多。

由于吸食毒品需要花费较大的资金,一部分青少年通过以贩毒养吸毒,由单纯的吸毒者变为贩毒者,由毒品的被害者变为害人者,走上了毒品犯罪的道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毒品犯罪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既贩毒又吸毒,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3、吸毒者文明程度普遍偏低。

从各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和我们对戒毒学员的调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

如2001年全省强制戒毒2961人中,小学438人占14.8%初中2405人占81.2%,文盲67人占2.26%,且通过测试实际上有50%的文化水平与统计的文化水平相差甚远。

4、复吸率居高不下。

据调查,吸毒的青少年,几乎每个人都想戒毒,并尝试戒毒,但由于毒品对吸毒者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一旦沾染,毒瘾便难以戒掉,极易形成吸毒——戒毒——复吸——劳教戒毒的现象。

青少年与毒品调查报告

青少年与毒品调查报告

青少年与调查报告青少年与调查报告⒈调查背景⑴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青少年与相关问题的现状和趋势,为制定青少年预防与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⑵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覆盖全国各地的青少年群体,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

⑶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匿名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接触情况、态度和意识,同时进行一定数量的访谈,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⒉调查结果⑴青少年接触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X%的青少年曾经接触过,其中Y%曾试图使用或尝试。

其中,最常接触的包括大麻、冰毒和摇头丸。

⑵青少年使用原因调查发现,导致青少年尝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好奇心和对禁果的探索。

●追求刺激和放松心情。

●社交压力和同伴影响。

●对的错误认识和信息不足。

⑶青少年对的态度和意识大部分调查对象表达了对的警惕和反对态度,认为对健康和未来发展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然而,部分青少年对存在一定程度的幻觉和误解,需要加强针对性的教育和宣传活动。

⒊影响因素分析⑴家庭因素调查发现,家庭环境对青少年问题的影响较大。

缺乏正常的家庭沟通、监督和支持会使青少年容易接触和滑入的世界。

⑵同伴因素同伴影响是青少年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同伴中,使用的传播和鼓励可能导致部分青少年沉迷于之中。

⑶学校因素学校作为青少年重要的成长环境,起到重要的预防问题的作用。

有良好的教育课程和孩子相处的良好学校氛围可以显著降低青少年接触和使用的可能性。

⒋预防和教育建议⑴家庭层面建议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关系,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亲子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督和支持。

⑵学校层面建议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形成合力。

⑶社会层面建议社会各方面加强对青少年问题的关注和投入,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营造拒绝的社会氛围。

附件:⒈青少年调查问卷样本⒉部分访谈记录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禁止非法药物法》:对生产、贩卖、使用非法的行为进行刑事处罚的法律规定。

排查吸毒人员情况汇报

排查吸毒人员情况汇报

排查吸毒人员情况汇报近年来,吸毒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有效排查吸毒人员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救助,我对吸毒人员情况进行了调查汇报,具体情况如下:一、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社区居民、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等群体展开,旨在全面了解吸毒人员的分布情况和数量。

二、调查方法。

1. 社区调查,通过走访社区居民、与社区警务人员交流等方式,获取吸毒人员的线索和信息。

2. 学校调查,通过向学校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校内吸毒人员的情况。

3. 企业调查,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开展员工健康调查,发现吸毒人员并进行登记。

三、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发现吸毒人员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青壮年群体,其中以男性居多。

吸毒人员多数为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也有少部分学生涉及。

吸毒人员的主要吸毒方式以注射和吸食为主,吸毒原因主要为好奇、社交压力、家庭问题等。

四、问题分析。

1. 社会环境问题,社会上的吸毒文化、吸毒信息的传播等对吸毒人员形成了不小的诱惑。

2. 个人问题,部分吸毒人员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导致对毒品的错误认识和使用。

3. 家庭问题,一些吸毒人员来自不完整家庭,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导致自我保护意识较弱。

五、对策建议。

1. 宣传教育,加强对吸毒危害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吸毒问题的认识和警惕。

2. 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社区防控,建立健全社区防控体系,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排查和干预工作,及时发现并帮助吸毒人员戒毒和康复。

六、结语。

吸毒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将继续加大排查吸毒人员的力度,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戒毒和康复,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以上为本次排查吸毒人员情况的汇报,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共同努力,共同为预防和治理吸毒问题做出努力。

吸毒现象调研报告

吸毒现象调研报告

吸毒现象调研报告吸毒现象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吸毒现象在我国的具体情况,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吸毒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吸毒现象在我国逐渐呈现出年轻化、多样化和地域化等特征,对个人身体健康和家庭关系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吸毒现象的具体情况,以探讨吸毒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各省市的吸毒人群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二、调研结果1. 吸毒现象年轻化加剧调查显示,吸毒现象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超过50%的吸毒人群年龄在25岁以下,其中15-19岁的年轻人占比最高。

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心理状态的不稳定,极易受到吸毒的诱因。

2. 吸毒渠道多样化调查显示,吸毒人群获取毒品的渠道非常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毒品交易、夜店等场所,网络交易、朋友介绍等也成为吸毒人群获取毒品的重要手段。

这给打击吸毒行为带来很大的难度。

3. 吸毒地域化现象明显吸毒现象在我国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化特征。

一些沿边地区、移民集中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吸毒人数较多。

吸毒相对较低的地区主要是经济相对不发达和社会治安相对稳定的地区。

4. 吸毒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吸毒对个人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长期吸毒会导致心理障碍、记忆力减退、肝肾功能受损等问题,并可能引发各类传染病。

吸毒还会导致个人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家庭破裂、社会恐慌等问题,给社会治安和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三、调研结论与建议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增加宣传和教育力度加强对吸毒危害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吸毒风险意识,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他们懂得吸毒的危害性和后果。

2. 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毒品犯罪行为,加强对毒品管控的力度,打击各类吸毒渠道,保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3. 加强社会支持和康复服务建立健全的康复机构和服务体系,提供给吸毒者戒毒支持和康复治疗,帮助他们重返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减少二次犯罪的可能。

【问卷模板】关于青少年吸毒的内外因、心理及其引发的犯罪的调查

【问卷模板】关于青少年吸毒的内外因、心理及其引发的犯罪的调查

【问卷模板】关于青少年吸毒的内外因、心理及其引发的犯
罪的调查
1.您的年龄范围是
13岁以下
13-17岁
18-25岁
25岁以上
2.您对毒品相关的知识(危害)了解得多吗
很多
一般
一点点
完全不关注
3.您对吸毒的看法是
很帅
很想模仿
伤身伤财
无所谓
4.您知道现在吸毒者中青少年所占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吗
大概很多
大概很少
完全没概念
不关心
5.您对吸毒青少年的看法是
很可怜
祝福他们早日戒毒成功
无所谓
6.您认为会造成青少年吸毒的最主要原因是
家庭因素
社会环境
自我因素
受他人影响
7.您认为您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是否健康
很好
凑活
很糟糕
有其中之一很糟糕
8.您是否曾经受到他人的诱惑去做一些不当的事
从来没有
有,拒绝了
有,同意了
有,想同意又不敢
9.对于现在某些明星有一些不良的嗜好您会去模仿吗

不会
看情况
10.您觉得你是一个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被周围人诱惑的人吗不是
有点
完全是。

调查表明,青少年吸毒中,有多少不知道

调查表明,青少年吸毒中,有多少不知道

调查表明,青少年吸毒中,有多少不知道
近年来,青少年吸毒现象一直都不容忽视。

据统计,不同地方的青少年中有不
同比例的人投入到了这种毒物。

经过一项调查表明,有许多青少年不知道他们正在接触什么样的药物,以及有多少危险。

首先,调查发现,青少年中有很多人可能会摆脱父母的尊严,他们在校园中或
夜晚中拿起吸毒的行为。

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吸毒的人也可能不知道他们正在接触的是什么类型的毒物。

然而,无论他们意识到与否,他们身体和头脑都被药物改变。

其次,虽然许多年轻人不明白其中所吸毒的危害,但这种毒品危害的确存在。

随着他们吸毒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会变得更加暴力。

此外,他们可能会被毒品绑架,这无疑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

最后,毒品不仅仅导致大量的心理和生理问题,而且社会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因为它的副作用是很多青少年犯罪,明显的犯罪率高于其他没有毒品依赖的人群。

此外,许多青少年因为吸毒而终止学业,让他们未来前景更加黯淡。

总而言之,青少年吸毒行为确实令人担忧,因为没有办法真正弄清楚许多少年
对当前毒品危害的认知。

家长应如实告诉孩子毒品的基本信息,并采取适当的方式阻止孩子接触吸毒,比如定期与孩子交流,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帮助孩子尽可能地离开毒品的危害。

青少年与毒品调查报告

青少年与毒品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与合成毒品的调查报告内容摘要:他们,曾经拥有一张青春活泼的面孔;他们,也曾经和正常孩子一样有着无数个幻想……可是,一夜之间,他们的梦破碎了,他们开始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经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害人的东西,将他们彻底改变——合成毒品。

每年的6月26日是全国的禁毒日,而这一天对于戒毒所里的青春靓丽的他们,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作为编导,我有幸参与了央视12套的平安365栏目的“626禁毒特辑”节目,跟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童小军老师参与了这次关于青少年与合成毒品的调研。

针对这次调研,我们走访了北京、上海、杭州及温州等毒品高发地的戒毒所,近距离接触了这些曾经弥足深陷的青少年,并对这一社会现象的产生及预防有着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合成毒品、青少年、未成年保护、戒毒所调查目标旨在通过对北京、上海、杭州、温州等地戒毒所的青少年戒毒人员的访问,了解他们第一次吸毒时的情境、感受,与此时此刻他们艰难处境进行对比,警示未成年人无论出于任何原因,都不要尝试去吸第一口毒品。

并提出相关策略,预防这种社会现象的发生。

调查对象1、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以北京、上海、温州、杭州四地的戒毒所所有在押吸毒人员为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

2、从其中挑出23岁以下的吸毒人员为主要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3、在各地戒毒所中随机访问干警,进行面对面访问。

最终进行面对面访问的对象有以下:北京市戒毒中心干警3名,戒毒人员10人;上海市女强制隔离戒毒所第三大队干警2名,戒毒人员10人;上海市虹桥区禁毒办事处非在押戒毒人员(未满18岁)12人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禁毒办工作人员2人,志愿者6人;浙江省杭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干警1名,主任医师1名;戒毒人员10名;调查目标本次调查以实践调查(包括对拟定的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访问,对各地戒毒所在押人员的调查问卷)为主,了解25岁以下的涉毒青少年第一次的心理状态、情景、以及他们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开展青少年的教育工作,预防更多青少年遭受合成毒品的危害。

关于青少年吸毒心理调查与分析

关于青少年吸毒心理调查与分析

关于青少年吸毒心理调查与分析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担负着把我国建设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重任。

然而,纵观当今社会,青少年吸毒的态势居高不下,并呈上升的趋势,吸毒已成了三大危害(黄、赌、毒)之一,它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对此严峻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措施减少青少年吸毒行为,但实际效果不佳。

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现状、吸毒的心理,并提出了预防青少年吸毒的建议关键字:青少年吸毒心理教育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很平常的社会现象,我们时常可以从一些宣传活动里展示的图片中看到毒品给人类社会和公民安全所带来的危害性,尤其是青少年们,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未成年到成年,转化过度时期,他们的思想、行为已由幼年的依赖心理变得相对独立、成熟,但是青少年毕竟缺乏社会经验,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模仿独断、叛逆心理悄然而生,如果受不到不良环境的熏染,加上教育不当青少年将很容易被染上毒瘾。

对此,我产生了研究该课题的念头,人是无知的,毒品是无罪的,这就是我关注的课题。

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吸毒人员的心理活动,从而让社会上的人有更理想的心态,去杜绝毒品.一、青少年吸毒的现象的表现及危害青少年指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

但实际上,青少年指13岁以上到成年之前,也就是满14岁不满18岁,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

我们要特别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

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戒毒日,口号是热爱生命远离毒品之所以要设立世界戒毒日是因为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一成为全球性的灾难,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国家是一片净土,没有哪一个地区摆脱了毒品的困扰。

农村边缘少年的吸毒行为研究

农村边缘少年的吸毒行为研究

农村边缘少年的吸毒行为研究农村边缘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通常由于家庭贫困、教育程度低、社会环境恶劣等原因而容易陷入犯罪和吸毒的行为。

吸毒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也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构成威胁。

因此,研究农村边缘少年的吸毒行为,有助于深入了解他们的处境、探讨吸毒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一、农村边缘少年的现状农村边缘少年通常指那些生活在农村地区,家庭贫困、教育程度低下、社会融入度较低的青少年。

由于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他们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诱惑而走上不良道路。

目前,我国农村边缘少年的吸毒现象逐渐增多,吸毒年龄逐渐降低,吸毒方式和药物种类也日益多样化。

二、吸毒对农村边缘少年的影响吸毒对农村边缘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重大损害。

长期吸毒会导致他们精神恍惚、行为异常,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同时,吸毒还会加剧他们的家庭冲突,破坏家庭和社会关系,甚至诱发犯罪行为,对社会治安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农村边缘少年吸毒行为的成因农村边缘少年吸毒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家庭环境对他们吸毒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贫困、父母离异、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容易使农村边缘少年走向吸毒的歧途。

其次,教育水平的低下也是导致他们吸毒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乏相关知识和意识使他们难以抵御吸毒的诱惑。

此外,社会环境的恶化和文化娱乐产品的泛滥也为他们吸毒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预防和干预措施针对农村边缘少年的吸毒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加强预防和干预工作。

首先,家庭应增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关爱,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学校应加强对吸毒问题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意识。

此外,社会应建立健全的吸毒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吸毒犯罪,营造清朗的社会环境。

五、结语农村边缘少年的吸毒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他们的吸毒行为,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干预这一现象,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对贵州盘县M乡青少年吸毒情况的现状调查

对贵州盘县M乡青少年吸毒情况的现状调查

情 况进 行实 地调研 , 阐述 该 乡青少年 吸 毒的现状 , 并分析 这~现 毒青 少 年 中,未 婚者 和离婚 者居 多 。一方 面 由于吸毒 者 长期吸 象 日益严 重 的原因 , 出相关 对策 以期有助 于达到预 防和控制青 毒 , 费 了大量 的钱财 , 得其经 济 困难 , 提 耗 使 加之 吸毒 者精神 颓废 , 少年吸 毒 的 目的 , 推进 和谐 社会 的建设 。 另外, 大多数人无法接受一个吸毒的人成为 自己现在 ( 或将来的 研究 方法 . 配偶 )因此 在未婚 的吸毒 青少年 中, , 他们这 些青少 年 中离婚者较 对 青少年 的界 定 , 由于本文 研究 的是青 少年 吸毒 问题 , 因此 多 ( 很 难找 到结婚 对象 ) 或 。 采 用公 安部 门的统 计标 准 , 公安 部将青 少年 的年龄 限定在 l 周 3 ( ) 乡吸毒青少年的地区分布 二 M 岁至 2 5周岁 , 既 包括一 部分 1 周 岁 以下 的未成 年人 ( 学界 它 8 法 通常 青少年 吸毒 , 与其居 住的环 境有 一定 的关 系 。因此 , 充 关 于青 少年犯 罪是 界定 于此年 龄段 ) :也包 括一部 分 l-5周岁 分 了解其 居住 的环 境有助 于 进一 步考 察青少 年吸 毒 的原 因。因 92 的 已成年人 ( 统计 青 少年犯 罪率 即界 定于 l-5 岁) 因此本 为 吸毒 是个 体与 环境相 互作 用 的结果 。 32 周 。 就羊 场 乡而言 , 青少年 吸 文把 研 究的 范围确 定 为该 乡 l-5周 岁 的所有 吸毒人 员 。研究 毒者主 要集 中在 两个地 区 , 乡的 中心区 十一村 和九 村 ( 乡的 32 该 该 方法 以定 性分析 为主 , 辅之 以定量 相 结合 ; 资料 收集 的方法 有文 煤矿集 中 区、 济发 展较 好的 区域) 经 。十一 村是该 乡政 府各部 门 献法 、 观察 法 、 以及访 谈法 。 献法主 要运 用 于收集和 整理 M 乡 所 在地 , 文 俗称 “ 上” 九 村下午 是九 村方 向的 中心 区, 街 , 也是 M 乡 人 民政 府 、 出所 以及盘县 公安局 等相关 部 fx 该乡吸毒情 况的 煤矿 的聚 集地 。这 两个 地方 是该 乡人 经济 状 况最好 的地 区 。M 派 - ̄ J 统 计数据 和工 作总结 : 观察法 主要 是观察辖 区 内有关 毒品和 吸毒 乡青少年 吸 毒 由这两个 地区 向周边 村逐渐 扩 散。 的宣传 展报 : 谈法 主 要体现 在两 个方 面 , 访 一是 从所有 研究对 象 ( ) 乡吸 毒青 少年 的职业 结构和 就业 状况 三 M 中选取 具有代表 性 的对象进 行深入访 谈 , 二是对派 出所负责缉 毒 该 乡吸 毒青 少年 的职业 来看 , 多数 是司机 , 大 且大 多数司机 工作 的工作人 员进行 访谈 , 中对 吸毒人 员访谈 有 1 人 , 者 是跑长途 运输 的 , 其 5 吸毒 其运输 地为云 南西双 版纳 、 通 、 昭 昆明 以及广 西 家人 l , 毒禁 毒工 作人 员 4 。 研 究中 , O人 缉 人 本 对样本 数据 的测 等地 , 而这些 地 区离 毒品 的输 出地 “ 山 角” 金 毗邻 , 因此这 些青少 定 主要 采取 百分制 的方 式 , 数据 的处 理采 用 E C L进 行统计 年 吸毒与 其 从事 的职业 的特殊 性有 密不 可分 的联系 。 对 XE 另外, M 在 和 分析 。 乡吸 毒青 少年 中, 很大一 部分是 个体户 和社会 闲散人 员, 然而 , 随 二、 青少年 吸毒 现状 着毒 品的不 断侵蚀 , 吸毒青 少年 的职 业和社 会结 构更 加复杂 , 几 乎涉 及到 各行 各 业, 有工 人 、 医生 、 部和 教师 等 。 干 吸毒青 少年 的 ( ) 乡青 少年吸 毒 的人 口学特征 一 M 吸毒 青少 年 的人 口学特 征 是衡量 一个 区域 吸毒 问题发 展趋 职业 和就 业状 况具 有很 强的代表 性 , 而需 要指 出的是 , 然 吸毒前 势 的重要 指标之 一 , 过对 它 的分析 , 助 于从宏观 上把握 青少 有职 业 的青年 , 别 是在 国家行 政事业 单位 工作 的青年 中 , 通 有 特 其吸

吸毒人员分析调研报告

吸毒人员分析调研报告

吸毒人员分析调研报告标题:吸毒人员分析调研报告引言:吸毒问题是当今社会中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吸毒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吸毒人员的分析调研。

本报告将从吸毒人员的背景信息、吸毒原因、吸毒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及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提供决策者们更深入的了解。

一、背景信息调研显示,吸毒人员主要集中在青壮年群体,男性居多。

调研对象的家庭背景多样,但普遍存在家庭关系不稳定、家庭经济困难、教育程度不高等情况。

另外,一部分吸毒人员有犯罪前科,这对社会安全造成了威胁。

二、吸毒原因分析调研数据发现,吸毒人员吸毒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社交压力、个人情感压力、好奇心、追求刺激、个人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等。

其中,社交压力居首位,可能是由于信息交流和人际关系处理的不当导致他们寻求吸毒来缓解压力。

三、吸毒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对个人的影响:吸毒对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稳定性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部分吸毒人员出现物质依赖、认知受损、情绪波动等问题,长期吸毒可能导致工作丧失、家庭破裂等严重后果。

2.对社会的影响:吸毒问题直接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提高了社会治安问题的发生率。

吸毒人员可能出现犯罪行为,影响社会安全;吸毒人员的治疗和康复费用也会给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

四、相关政策调研报告指出,解决吸毒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教育、预防、康复和惩治。

在国家层面,应加强吸毒教育宣传,增加对吸毒危害的认知;建立多层次的康复服务体系,为吸毒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支持;完善吸毒犯罪的惩治措施,严厉打击吸毒相关犯罪行为。

结论:吸毒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调研报告的结果表明,吸毒人员的背景各异,吸毒原因多样,吸毒对个人和社会均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采取综合措施,从教育、预防、康复和惩治多个方面努力解决吸毒问题,保障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

同时,需要加强相关研究,深入探讨吸毒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为吸毒问题的防控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社会学专业 青少年吸毒的现状及家庭因素分析

社会学专业 青少年吸毒的现状及家庭因素分析

引言 (2)一、青少年吸毒现状及特点 (2)(一)来势猛 (2)(二)波及广 (4)(三)种类多 (5)(四)危害重 (5)(五)文化低 (6)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吸毒的影响 (7)(一)家庭结构不健全对青少年吸毒的影响 (7)(二)家庭教育方式失当对青少年吸毒的影响 (7)三、对策 (9)(一)坚强青少年思想素质教育 (9)(二)关爱子女,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 (9)(三)社会力量介入家庭教育 (10)(四)优化、净化社会环境 (10)(五)加强立法理论研究,针对制定政策 (11)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青少年吸毒的现状及家庭因素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毒品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毒品的危害范围已波及到了五大洲的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早已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抵制毒品、矫正吸毒、遏止毒源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追求的共同目标。

然而,伴随着毒品交易额和吸毒人数的不断增多,吸毒人员低龄化的趋势引起了世人的共同关注。

青少年因为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成了最易受毒品危害的高危人群和吸毒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

有一些青少年吸毒的原因,除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不应被低估。

在戒毒过程中,家庭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摘要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家庭因素做一些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吸毒;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分析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Adolescent Drug Use andFamily Factor Analysis【Abstract】Drug in recent years, with deepening of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the scope of the spread of drugs has been extended to five continents over twohundr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which raise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have becomeone of the main threats fac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gainst drugs, correctdrugs, prevent other became the various countries' government and the people'spursuit of common goals. However, with the drug trade and increasing the numberof drug, drug addicts lower trend has attracted the common attention of the world.Teenagers because of its uniqu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the most vulnerable to the harm of the main componentof high-risk group and drug group. Teenagers are the future of our motherland,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is problem. Some teenagers drugs, in addition to thepersonal subjective factors and soci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influence offamily factors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In the process of detoxification,family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link. The family factors do some analysis of youthdrug abuse.【Key words】youth drug abuse;family environment;parenting style;analysis引言自毒品流传至我国以来,青少年一直是主要的易染群体,在我国的吸毒者中,青少年大约要占到87%左右。

农村边缘少年的吸毒行为研究

农村边缘少年的吸毒行为研究

农村边缘少年的吸毒行为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边缘少年的吸毒问题愈发严重,给农村社会稳定和青少年成长带来了严重威胁。

农村地区的吸毒现象虽然并不如城市那样普遍,但是由于农村地区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吸毁预防教育和社会支持体系,导致边缘少年在没有正确引导和帮助的情况下陷入吸毒的泥沼中。

一、农村边缘少年吸毒现状农村地区的吸毒问题虽然不如城市那样普遍,但是却存在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农村地区吸毒者往往以边缘少年为主,他们通常生长在贫困家庭、教育程度不高、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

这些边缘少年由于长期缺乏希望和出路,容易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产生吸毒的念头。

其次,由于农村地区缺乏吸毒预防和戒毒教育,造成边缘少年对于毒品的认识缺乏,容易轻信毒品的"快感",从而陷入吸毒的恶性循环。

二、农村吸毒原因分析1.社会环境因素: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吸毒预防教育,导致边缘少年对于毒品的认识不足。

同时,农村地区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边缘少年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容易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寻求毒品的"解脱"。

2.心理因素:边缘少年往往生长在贫困和压力环境下,缺乏希望和出路。

吸毒成为一种逃避现实和寻求"快感"的手段,他们往往因为内心的空虚和无助而寻求毒品的"慰藉"。

3.人际关系因素:在农村地区,由于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边缘少年往往缺乏正确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在寻求认同和归属感的同时,他们很容易被毒品产生的"友谊"迷惑,从而误入吸毒的误区。

三、农村吸毒对边缘少年的影响1.身体和心理健康:毒品对边缘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长期吸毒容易导致身体机能受损、神经系统受损,甚至对心理健康造成永久性影响。

2.社会适应能力:吸毒的边缘少年往往在社会中受到排斥和孤立,缺乏正确的社会适应能力。

他们在找工作、结交朋友等方面遇到困难,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边缘化。

未成年吸毒调查报告

未成年吸毒调查报告

关于库尔勒市未成年吸毒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9年3月1日——2019年3月9日调查方式:提审、搜集相关资料调查人:调查地点:XXXX公安局刑警队调查情况:XXX公安局刑警队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共计查获涉毒案件7起共12人,其中未成年吸毒4起共5人。

调查内容:未成年人吸毒的原因,预防方法以及戒毒方法调查目的:通过提审和走访,抓住未成年人吸毒的心理,如何控制及解决未成年人吸毒犯罪。

毒品犯罪重大案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出现越来越多隐秘化的犯罪手段,多元化的犯罪类型,多重化的毒品种类,多样化的犯罪形式等。

涉毒犯罪人员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中青年男性,外来人口比例较多,青少年和老年人比重呈上升趋势。

只有组织全社会力量全方位进行查处和整治,才能够最大程度地遏制毒品犯罪重大案件的发生,减少犯罪人员数量,进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一、青少年涉毒的原因好奇的心态:好奇心是个体在遇到新奇的事物后,引起注意、产生操弄意念等一系列内在心理变化。

它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无关,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

其强弱程度与外界刺激的新颖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刺激愈新奇或愈复杂,个体对之愈好奇。

青少年的好奇心要比中、老年人强烈得多。

而且他们会不顾一切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

吸毒对于任何人而言,都充满了未知的诱惑,对于青少年就更是如此。

尽管初次吸毒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然而我们却发现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所占比重居然超过了三分之二.。

好奇是促使青少年的一个首要原因。

对吸毒行为产生好奇心理的外界刺激因素最主要的有两个:一个是毒品本身具有的神秘色彩。

由于毒品是国家统一特管物资,政府明令严禁其进入商品市场。

贩毒分子的毒品买卖活动都是在地下秘密进行的,毒品的神秘特性常常会激起一些青少年的想象和疑问。

家庭方面:一是家长疏于管教。

吸毒人员李某的父母每天给李某50元钱,要求他不偷不抢就行了。

李某读书至初三上半学期,书念不下去,又到初中二年级继续念。

青少年吸毒情况现状调查

青少年吸毒情况现状调查

青少年吸毒情况现状调查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0805 0 石峰调查主题:青少年吸毒调查对象:本市部分中学学生、社会人员中的青少年、干警、法律工作者调查时间:2011年7月底调查地点:沈阳市调查方式:电话、网聊、面谈、填写调查表样本量:90报告内容:近年来受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同时,毒品问题也已经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诱因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省青少年吸毒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探求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趋势及深层次原因,笔者主要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特点和趋势1、吸毒人数不断增加。

近年来,沈阳市青年人吸毒情况呈递增和蔓延趋势。

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是无职业、辍学或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

据统计,吸毒者中青少年占到了70%,其中,吸食传统毒品的多为34岁以下,吸食新型毒品的多为29岁以下。

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形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2、吸毒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从各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和我们对戒毒学员的调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

如2001年全省强制戒毒2961人中,小学438人占% 初中2405人占%,文盲67人占%,且通过测试实际上有50%的文化水平与统计的文化水平相差甚远。

3、具有结伙吸毒特征。

青少年吸毒人员已由过去单独隐蔽吸毒逐渐发展到结伙吸毒,并且选择一定的固定场所。

郑州市在二七区某招待所一次抓获了正在吸毒的30多名青少年男女。

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影响,危害性更大。

4、以贩养吸者较多。

由于吸食毒品需要花费较大的资金,一部分青少年通过以贩毒养吸毒,由单纯的吸毒者变为贩毒者,由毒品的被害者变为害人者,走上了毒品犯罪的道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毒品犯罪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既贩毒又吸毒,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吸毒人员情况汇报

吸毒人员情况汇报

吸毒人员情况汇报近年来,吸毒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吸毒人员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吸毒人员情况的汇报调查。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得到了一些有关吸毒人员的重要信息,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吸毒人员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年轻人群体中,占比超过70%。

其中,男性吸毒人员占比高达80%,女性吸毒人员占比相对较低。

此外,调查还发现吸毒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城市居民,占比超过60%。

二、吸毒人员的吸毒情况。

调查显示,吸毒人员主要通过吸食毒品的方式进行吸毒,其次是注射毒品。

在吸毒品种类方面,大部分吸毒人员主要吸食冰毒、海洛因等毒品,少部分人吸食大麻、K粉等。

另外,我们还发现一些吸毒人员存在多种毒品交叉使用的情况,增加了戒毒的难度。

三、吸毒人员的社会关系。

调查显示,吸毒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低收入家庭,也有一部分是失业或无固定职业的人群。

此外,我们还发现一些吸毒人员存在家庭关系紊乱、社交圈子狭窄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他们吸毒的可能性。

四、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对吸毒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我们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部分吸毒人员因长期吸毒导致认知能力下降、行为举止异常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康复治疗。

五、吸毒人员的社会影响。

吸毒人员的存在不仅对自身健康造成威胁,也给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吸毒人员的犯罪率相对较高,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同时,吸毒人员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增加了社会的负担。

总结起来,吸毒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

通过此次吸毒人员情况的汇报,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吸毒人员的基本情况、吸毒情况、社会关系、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影响。

针对吸毒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大禁毒力度,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康复治疗和社会帮扶,共同努力,共同为建设一个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青少年毒品调研报告

青少年毒品调研报告

青少年毒品调研报告近年来,青少年毒品滥用问题愈发严重,给社会治安和青少年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少年毒品滥用的现状和原因,本次调研旨在揭示相关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调研对象为年龄在14至19岁的青少年群体,以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共计调查了1000名青少年,其中男性550人,女性450人。

调查内容包括毒品接触情况、滥用原因、滥用方式以及对于毒品滥用的认知等方面。

调研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曾接触过毒品,其中接触时间普遍在13岁左右。

同时,受调查的青少年中有35%曾尝试过毒品,而其中近一半的人承认已经形成了毒品依赖。

毒品滥用的主要原因包括好奇心、追求刺激、逃避现实压力以及受到不良影响等。

关于毒品滥用方式,调查显示吸食毒品的方式占据主导,其中大部分青少年选择注射吸食。

此外,部分受访者还通过社交媒体渠道进行毒品交流和购买。

这些滥用方式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发现,对于毒品滥用的认知普遍存在误区。

超过60%的受访者对毒品的危害知之甚少或存在错误的认知。

这可能是导致毒品滥用问题日益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外宣传活动,提高青少年对毒品的认知水平和对毒品的危害性的正确认识。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家长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并与学校和社会机构合作,共同营造一个以抵制毒品为核心的家庭环境。

3. 加大打击毒品滥用的力度,建立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毒品走私和销售的打击力度,并对青少年毒品滥用者实施及时的救助和帮助。

青少年毒品滥用问题长期存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大教育力度、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以及加强法律法规的监管,我们有理由相信可以从源头上扼制住青少年毒品滥用问题的蔓延,为他们的健康和未来铺平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吸毒情况现状调查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0805 0 石峰
调查主题:青少年吸毒
调查对象:本市部分中学学生、社会人员中的青少年、干警、法律工作者
调查时间:2011年7月底
调查地点:沈阳市
调查方式:电话、网聊、面谈、填写调查表
样本量:90
报告内容:
近年来受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同时,毒品问题也已经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诱因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省青少年吸毒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探求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趋势及深层次原因,笔者主要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特点和趋势
1、吸毒人数不断增加。

近年来,沈阳市青年人吸毒情况呈递增和蔓延趋势。

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是无职业、辍学或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

据统计,吸毒者中青少年占到了70%,其中,吸食传统毒品的多为34岁以下,吸食新型毒品的多为29岁以下。

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形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2、吸毒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从各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和我们对戒毒学员的调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

如2001年全省强制戒毒2961人中,小学438人占14.8% 初中2405人占81.2%,文盲67人占2.26%,且通过测试实际上有50%的文化水平与统计的文化水平相差甚远。

3、具有结伙吸毒特征。

青少年吸毒人员已由过去单独隐蔽吸毒逐渐发展到结伙吸毒,并且选择一定的固定场所。

郑州市在二七区某招待所一次抓获了正在吸毒的30多名青少年男女。

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影响,危害性更大。

4、以贩养吸者较多。

由于吸食毒品需要花费较大的资金,一部分青少年通过以贩毒养吸毒,由单纯的吸毒者变为贩毒者,由毒品的被害者变为害人者,走上了毒品犯罪的道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毒品犯罪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既贩毒又吸毒,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5、复吸率居高不下。

据调查,吸毒的青少年,几乎每个人都想戒毒,并尝试戒毒,但由于毒品对吸毒者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一旦沾染,毒瘾便难以戒掉,极易形成吸毒——戒毒——复吸——劳教戒毒的现象。

据强制戒毒所统计,我市吸毒人员戒毒后的综合复吸率为80%左右,其中一年复吸率为70%,两年复吸率为80%以上,三年复吸率为90%以上。

二、造成的危害
1、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各类毒品对人体都有严重危害,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育均未成熟,受到的摧残更加严重。

吸毒不仅在生理上导致青少年的记忆力衰退、营养严重不足,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而且在心理上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并逐渐摧毁其精神和意志,使其堕落、道德沦丧,出现人格解体、心理变态。

如一些吸毒成瘾又搞不到毒品的人,在毒瘾发作时,用切手指、砍胳膊、烟头烫等自残方式来缓解毒瘾,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2、严重影响家庭生活。

据一调查个吸毒者每天所需毒资100—1000元不等,因此,一人吸毒,往往会使全家的积蓄迅速耗光。

当吸毒者毒瘾发作而又无钱买毒时,吸毒者就会不顾一切地变卖甚至偷拿家中的财产,使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家庭的倾家荡产,必然导致家庭成员的不和,并最终造成家庭破裂,妻离子散,亲人反目,甚至残害家庭成员,可谓“一人吸毒,全家遭殃”。

同时,由于吸毒者常常采用肌肉或者皮下注射的方式吸毒,因多人共用消毒不严的针头或注射器,而传播多种皮肤病、肝病、性病甚至艾滋病等多种疾病,给家人的安康带来很大的隐患及危害。

3、极易引发刑事犯罪。

吸毒是一种高额消费。

一般说来凭正常的合法收入来维持高昂的消费是不可能的。

为了支付巨额的毒资,吸毒者往往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从大量的事实来看,吸毒者除了采用贩毒等方法获得毒资外,男性吸毒者采用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手段获得财物,供吸毒之用。

女性吸毒者以色相换取财物,以娼养吸,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据统计,2001年全省因吸毒诱发的刑事案件4600多起,治安案件近6000起,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

三、原因分析
1、强烈的好奇心理。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形成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与染上吸毒恶习的青少年交谈中,我们发现多数青少年最初接触毒品,往往受到好奇心的驱动,而且对毒品的危害不了解,在一试无妨的冒险侥幸心理驱使下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

据戒毒所有关统计,因为好奇、受诱惑而染上毒瘾的占70%。

2、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

调查表明,许多青少年吸毒成瘾即是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言传身教的结果。

除了家庭成员的吸毒行为直接成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外,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都是导致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

3、个人交友不慎被人诱骗。

青少年缺乏分辨力,人际交往能力差,极易受到周围朋友、邻居的影响,而且在交往中称兄道弟,盲目的从众心理极强。

据调查,在吸毒青少年中,因为朋友吸毒觉得好奇、赶时髦而吸毒和受朋友引诱后吸毒的占70%以上。

4、教育管理的弱化。

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在调查中,有60%以上的吸毒青少年缺乏毒品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对吸毒青少年的帮教、管理、控制工作薄弱,相当一部分戒毒后的青少年受到歧视,缺少关爱和帮助,以致自暴自弃,仇视社会和家庭,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防治对策
1、以理拒毒,加强禁毒宣传教育。

禁毒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要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目前,全国还没有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禁毒教材,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力量编写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禁毒教材,把禁毒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内容,使学校禁毒教育规范化、经常化。

要加大禁毒工作的社会宣传力度,开展创建“无毒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宣传活动,使防毒、禁毒的观念深入人心,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防毒、禁毒意识。

要以社区、学校为依托,扩大禁毒教育的影响,不断提高学生家长的禁毒意识和家庭教育管理水平,使禁毒教育进入学校,进入社区,进入每个家庭,筑起禁毒的坚固防线。

2、以法禁毒,加大打击毒品犯罪力度。

严厉打击各种毒品犯罪活动,杜绝毒品来源,是减少、消除吸毒问题的根本手段。

实践证明,只有加大对种、制、贩毒犯罪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禁毒严打专项斗争,特别是对引诱、强迫、教唆、容留、欺骗他人吸食毒品的犯罪分子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是遏制毒品犯罪,减少青少年吸毒的根本途径。

3、以情戒毒,做好吸毒青少年帮教管理。

对于已经染上毒瘾的青少年来说,关键是要做好戒毒和帮教管理工作,使他们早日脱离毒魔。

一方面要加强戒毒所建设,提高戒毒水平和质量。

另一方面要做好吸毒青少年的帮教管理工作,建立吸毒青少年社会预控体系。

吸毒青少年本身是受害者,社会、家庭、学校、单位不能对其歧视,放任自流,要为他们戒毒创造有利条件。

特别是对戒毒后的青少年,禁毒部门要建立回访制度,基层社区居委会、群团部门要同他们建立帮教联系,并协助其家庭做好教育管理,使其远离毒品,珍惜生命,同时,为戒毒青少年就业、就学提供服务和帮助,重树生活信心,早日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