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薄层色谱法

合集下载

《生物制药技术》实验指导-实验三、四

《生物制药技术》实验指导-实验三、四

《生物制药技术》实验指导实验三四环素、金霉素的薄层层析鉴定(验证型)实验目的:掌握薄层层析的原理,四环素族抗生素的定性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层析(色谱,chromatograpby)是相当重要、且相当常见的一种技术,在把微细分散的固体或是附着于固体表面的液体作为固定相,把液体(与上述液体不相混合的)或气体作为移动相的系统中(根据移动相种类的不同,分为液相层析和气相层析二种),使试料混合物中的各成分边保持向两相分布的平衡状态边移动,利用各成分对固定相亲和力不同所引起的移动速度差,将它们彼此分离开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称为层析,亦称色谱法。

用作固定相的有硅胶、活性炭、氧化铝、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纤维等,或是在硅藻土和纤维素那样的无活性的载体上附着适当的液体。

将作为固定相的微细粉末状物质装入细长形圆筒中进行的层析称为柱层析(column chromatography),在玻璃板上涂上一层薄而均的支持物(硅胶、纤维素和淀粉等)作为固定相的称为薄层层析(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或者用滤纸作为固定相的纸上层析。

层析根据固定相与溶质(试料)间亲和力的差异分为吸附型、分配型、离子交换型层析等类型。

但这并不是很严格的,有时常见到其中间类型。

此外,近来也应用亲和层析,即将与基质类似的化合物(通常为共价键)结合到固定相上,再利用其特异的亲和性沉淀与其对应的特定的酶或蛋白质。

分配层析在支持物上形成部分互溶的两相系统。

一般是水相和有机溶剂相。

常用支持物是硅胶、纤维素和淀粉等亲水物质,这些物质能储留相当量的水。

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中都能溶解,但分配系数不同,展层时就会形成以不同速度向前移动的区带。

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混溶的溶剂系统中分配时,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后,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溶剂中的浓度之比为一常数,称为分配系数。

当欲被分离的各种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时,它们就能被分离开。

分配系数大的移动快(阻力小)。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系将供试品溶液点于薄层板上,在展开容器内用展开剂展开,使供试品所含成分分离,所得色谱图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对比,并可用薄层扫描仪进行扫描,用于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

1.仪器与材料(1)薄层板市售薄层板市售薄层板分普通薄层板和高效薄层板,如硅胶薄层板、硅胶GF254薄层板、聚酰胺薄膜等。

自制薄层板在保证色谱质量的前提下,如需对薄层板进行特别处理和化学改性,以适应供试品分离的要求时,也可用实验室自制的薄层板。

最常用的固定相有硅胶G、硅胶GF254、硅胶H、硅胶HF254、微晶纤维素等,其颗粒大小,一般要求粒径为10~40μm,加水或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0.2%~0.5%)适量调成糊状,均匀涂布于玻板上。

使用涂布器涂布应能使固定相在玻板上涂成一层符合厚度要求的均匀薄层。

玻板应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

(2)点样器一般采用微升毛细管或手动、半自动、全自动点样器材。

(3)展开容器上行展开一般可用适合薄层板大小的专用平底或有双槽展开缸,展开时须能密闭,水平展开用专用的水平展开缸。

(4)显色装置喷雾显色应使用玻璃喷雾瓶或专用喷雾器,要求用压缩气体使显色剂呈均匀细雾状喷出,浸渍显色可用专用玻璃器械或用适宜的展开缸代用;蒸气熏蒸显色可用双槽展开缸或适宜大小的干燥器代替。

(5)检视装置为装有可见光、254nm及365nm紫外光光源及相应的滤光片的暗箱,可附加摄像设备供拍摄图像用,暗箱内光源应有足够的光照度。

(6)薄层色谱扫描仪系指用一定波长的光对薄层板上有吸收的斑点,或经激发后能发射出荧光的斑点,进行扫描,将扫描得到的谱图和积分数据用于物质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仪器。

2.操作方法(1) 薄层板制备市售薄层板临用前一般应在110℃活化30分钟。

聚酰胺薄膜不需活化。

铝基片薄层板可根据需要剪裁,但须注意剪裁后的薄层板底边的硅胶层不得有破损。

如在存放期间被空气中杂质污染,使用前可用三氯甲烷、甲醇或二者的混合溶剂在展开缸中上行展开预洗,110℃活化,置干燥器中备用。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
用词条理,且有逻辑,最好能涉及到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中所有内容及关键操作步骤。

薄层色谱实验报告
一、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内容为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

薄层色谱(TLC)是一种根据物质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来分离和鉴定竞争物质的一种实验。

用薄层色谱可以分离出有机化合物中的各种成分,从而提高有机化合物中的成分纯度。

此外,薄层色谱法还可以用来鉴定有机化合物中的有机物。

二、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实验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吸附定律,将具有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分离出来。

在实验中,将物质溶于溶剂,然后用该溶剂和其他溶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溶剂梯度。

使用不同比例的溶剂梯度,物质可以在树脂表面上不同程度地吸附,产生不同的分离结果。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用具和药材:一种或两种被测物质、苯乙醛、酚红、染料和树脂。

2.把溶剂梯度准备好:将溶剂以一定比例混合,梯度一般以苯乙醛和甲醇为主,比例可以根据实验所需。

3.把树脂涂在玻璃板上:沿着玻璃板的边缘涂一层树脂,使树脂厚度均匀,厚度一般为1毫米。

项目三 薄层色谱法鉴定果汁中的糖

项目三 薄层色谱法鉴定果汁中的糖

项目三薄层色谱法鉴定果汁中的糖一.实验目的了解薄层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掌握薄层色谱法鉴定果汁中的糖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对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无论是有机物或无机物,薄层色谱法是有效的分离手段之一。

硅胶是常用的吸附剂,使用与酸性和中性物质的分离,在一定条件下,硅胶对各种糖分的吸附能力不同。

同时,选择适当的展开剂,利用各种糖分的分配系数的差异,从而达到分离。

显色后得到色谱图,与在相同条件下已知糖分的色谱图比较就能鉴定果汁中的糖分。

未知物组分的鉴定是通过在同一块薄层板上分别点上标准样品和未知样品,通过比较斑点的比移值来定性鉴定。

其中比移值Rf计算公式为:Rf原点至斑点中心的距离/ 原点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由于在相同条件下,物质的Rf值是一定的,因而比移值Rf可以进行物质的定性分析。

分离之后,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定量测定,如刮下有色斑点。

将被测物浸取后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或用薄层扫描仪扫描直接测出被测物的含量。

三. 实验器材层析缸(筒)(10cm×10cm);微量注射器,若仅作定性鉴定,则可用玻璃毛细管来替代;薄层板:用10×10cm玻璃板制作硅胶板、可剪截型薄层层析板(10 cm × 10 cm,0.2-0.25 mm铝基硅胶G板,天津市天河医疗有限公司);吸附剂: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生产,200~260 目,化学纯)展开剂1:正丁醇:丙酮:水=4:3:1展开剂2:正丁醇:乙酸:水=8:3:2显色剂1:苯胺-二苯胺磷酸(临用时配制:2g二苯胺、2ml苯胺、20ml85%磷酸,与200ml丙酮混溶)显色剂2::把10ml硫酸缓慢倒入90rnl乙醇中混合冷却,制得10%的硫酸溶液标准糖溶液:鼠李糖、乳糖、葡萄糖醛酸、木糖、果糖、葡萄糖,分别溶于10%异丙醇中,使其浓度为100mg/ml新鲜果汁、蜂蜜、无水乙醇四. 实验步骤(1)制作薄层板将玻璃板洗净至不挂水,晾干后置于干燥洁净处备用。

实验三 薄层色谱法

实验三  薄层色谱法

对照液制备
a
14
展 开 剂:石油醚(30—60℃)一甲酸乙酯一 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建议用移液管
量取) 展开方式:上行展开,展距7 cm 显 色:置紫外光灯(光下检视。
a
15
色谱识别 紫外光灯(365nm)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 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橙黄 色荧光主斑点;在与大黄酸对照品色谱相应的 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经氨蒸气
如果参照别人的方法进行试验不行,我们就考虑换展 开剂,或者找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a
6
4. 注意事项及影响TLC的因素
4.1 注意事项
4.1.1 边缘效应
增加展开缸中展开剂蒸气的饱和度;选用适宜的单一展开剂代 替混合展开剂;在薄层板两边个刮去约5mm的吸附剂。
4.1.2 拖尾现象
点样量多少;展开剂和吸附剂的pH大小;吸附剂与展开剂中痕 量的金属离子如钙、镁等。
实验五 中药薄层色谱法
a
1
1.1 概念:
薄层色谱法通常是指以吸附剂为固定相,将供试品溶液点 在薄层板上,在展开容器内用展开剂展开,使供试品所含成分 分离,所得色谱图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对比, 并可用薄层扫描仪进行扫描,用于中药的鉴别、检查或含量测 定的分析方法。由于吸附剂对不a 同成分的吸附能力不同(或不 2
将薄板转90°,再将板进行二次展开(通常换另一
a
5
1.4 展开剂的选择
对同一化合物来说,展开剂的极性愈大,洗脱力愈强 (此化合物在展开剂中要有一定的溶解度),即在薄层板 上把它推得越远。如果用一种展开剂取展开某一种化合物 时,如果它移动的太近,就考虑换一种极性大的展开剂或 在原来的展开剂中加入一定量极性大的溶剂展开。如用笨, 再用笨-氯仿(9:1、8:2、......),再用氯仿,再用氯仿-丙 酮(95:5、7:3,......),一次增加展开剂的极性,使化合 物斑点推到适当的位置。

实验三薄层色谱法检验

实验三薄层色谱法检验

点样及展开
• 取两块活化好的薄层板,在距离底端1 cm 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条线。 • 用毛细管插入样品溶液中,在线上两侧分 别点偶氮苯溶液和苏丹Ⅲ(两个间距1~1.5 cm),样品点直径不超过2 mm。 • 待样品干燥后,用9:1的甲苯-乙酸乙酯为 展开剂展开。
薄层色谱示意图
点样及展开注意事项
• 一根点样管只能点一种样品,否则有交叉污染。 • 样品点直径应不超过3 mm,距离薄层板底部约1 cm,样品点之间间距约1~1.5 cm,展开时薄层 板底部浸入展开剂的高度约0.5 cm。注意样品点 决不能浸到展开剂中。 • 展开剂离薄层板上缘约1 cm时应停止走板,取出 晾干。不可使展开剂走到板的尽头。板取出后要 及时标记展开剂前沿,否则展开剂挥发后难以确 定。
实验原理——色谱原理
• 色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 分离混合物:一些结构类似、理化性质也 相似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一般应用化 学方法分离很困难,但应用色谱法分离, 有时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 精制提纯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中含有少量结 构类似的杂质,不易除去,可利用色谱法 分离以除去杂质,得到纯品。
乙酸吡啶水醇类甲醇乙醇正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甲苯环己烷正己烷石油醚薄层色谱又叫薄板层析是色谱法中的一种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色谱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
实验三 薄层色谱法检验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目的
了解色谱分离的原理及其应用。 初步掌握薄层色谱的操作技能。
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另一方面
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加大,又可用来精制样品, 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 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此外,薄层色谱法还可用来跟踪有机 反应及进行柱色谱之前的一种“预试”。 制薄层板 点样 展开 显色

薄层色谱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薄层色谱法原理?
2、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步骤。
二、引入课题
波曾色谱法快速、简便、灵敏,是目前中药化学学
[实验目的]
1、掌握中药的薄层色谱法鉴定的实验技术。
2、掌握丹参等中药薄层色谱鉴定的特征和方法。
3、熟悉含有不同类别化学成分中药薄层色谱鉴别的条件及方法。
展开剂要求新鲜配制,不要多次反复使用。
丹参鉴定展开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4:1)
6、检测
如果化合物本身有颜色,就可直接观察它的斑点。如果本身无色,可先在紫外灯光下观察有无荧光斑点(有苯环的物质都有),用铅笔在薄层板上划出斑点的位置;对于在紫外灯光下不显色的,可放在含少量碘蒸气的容器中显色来检查色点(因为许多化合物都能和碘成黄棕色斑点),显色后,立即用铅笔标出斑点的位置。
2、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丹参粉末1g,加乙醚5ml,置具塞试管中,振摇,放置1h,滤过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
3、对照药材及对照品溶液制备
(1)对照药材溶液制备
取丹参对照药材,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制备。
(2)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丹参酮IIA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
4、点样
点样用的毛细管为内径<lmm的管口平整的毛细管。
点样前,可先用铅笔在薄层板一端距底边10mm处轻轻划一横线,作为起始线,然后用毛细管吸取样品在起始线上小心点样,如需重复点样,则应待前次点样的溶剂挥发后方可重点。若在同一块板上点几个样,样品点间距离为10mm以上。样点直径不大于3mm。
5、展开
薄层的展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先将选择的展开剂放入层析缸中(小板可用广口瓶代替),使色谱器内空气饱和5-10min,再将点好试样的薄层板放入层析缸中,密闭,上行展开,薄层板浸入展开剂中的深度一般要求液面距离样点原点约5mm,也就是样点的位置必须在展开剂液面之上,展开至规定距离后(一般当展开剂上升到离前端5-10mm时),取出薄层板放平晾干,用铅笔划溶剂前沿的位置后,即可显色检测。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撰写时间:2023年5月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熟悉薄层色谱(TLC)的原理,掌握TLC分析的步骤及操
作方法,用TLC技术分析指定药物样品中的组分,了解TLC方法的优越性。

二、原理
薄层色谱是一种微量分析技术,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柱(TLC)的特点,将待分析样品在含有吸附剂的硅胶玻璃板上加以分析的技术。

样品在
硅胶玻璃板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紧密层,经过注入一定量的浸液,通过管
升使浸液在表面上移动,当浸液含有离子的时候,将样品吸附和分离,样
品形成一条条的拖把形渗出线,被称为拖把线。

由于样品迁移速度不同,
拖把线之间也会出现差异,根据迁移距离的不同可以用荧光染料、紫外线
检测等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三、试剂
(1)硅胶玻璃板、(2)吸附剂(3)浸液(4)荧光染料(5)溶液(6)标准品。

四、实验步骤
1.准备样品:在清洁的硅胶玻璃板上,使用量筒和包络刀把样品放在
指定位置,加入活性炭(粉末),用包络刀将活性炭和样品紧密地混合搅拌,灌入溶剂搅拌,得到溶解液。

2.吸附剂处理:在硅胶玻璃板上膜的样品处加入吸附剂。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学习利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的成分。

二、实验原理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它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吸附剂)和流动相(展开剂)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在薄层板上实现分离。

吸附剂通常是硅胶、氧化铝等具有吸附性能的物质,它们均匀地涂布在玻璃板或塑料板上形成薄层。

展开剂则是一种能够在吸附剂上移动的溶剂系统。

当样品点在薄层板的一端,放入装有展开剂的层析缸中时,展开剂在毛细作用下沿着薄层上升,样品中的各组分随着展开剂的移动而在薄层上发生不同程度的吸附和解吸,导致它们在薄层上的移动速度不同,最终实现分离。

通过与已知标准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色谱行为进行比较,可以对样品中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同时,根据斑点的大小和颜色深浅,可以进行半定量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玻璃板(5×20cm)层析缸点样毛细管(内径 05mm)喷雾器紫外光灯(254nm 和 365nm)烘箱2、试剂硅胶 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水溶液(05%)展开剂(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系,不同比例)样品溶液(混合有机化合物)标准物质溶液(已知有机化合物)四、实验步骤1、制板将硅胶 G 与适量的 05% CMCNa 水溶液在研钵中充分研磨,调成均匀的糊状。

用涂布器将糊状物均匀地涂布在玻璃板上,厚度约为 025 05mm。

置于水平台上晾干,然后在 105℃烘箱中活化 30 分钟,取出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2、点样用点样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和标准物质溶液,在距薄层板一端 1 15cm 处轻轻点样,点样直径一般不超过 2mm,每次点样后用电吹风冷风吹干,重复点样 2 3 次,以保证样品量足够。

3、展开在层析缸中倒入适量的展开剂,使其高度不超过 1cm。

将点样后的薄层板小心放入层析缸中,盖上盖子,使展开剂蒸气饱和层析缸 5 10 分钟。

第8讲实验3薄层板的制备及活化

第8讲实验3薄层板的制备及活化
• 如Rf值>标准值,表明硅胶的含水量 大(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较长的硅胶 板),吸附能力弱,活度பைடு நூலகம்别为>Ⅲ 级。
23
天然产物化学
• 靛酚蓝斑点接近于起始线; • 二甲基黄斑点在薄层的当中; • 苏丹红斑点位于两点之间, • 则认为薄层板活性符合要求。
点样点
24
天然产物化学
25
天然产物化学
• 国内青岛海洋化工厂出售薄层层析用的硅 胶在吸附剂名称之后加几个字标明的意思 是:
Rf值
27
天然产物化学
思考题
• 1、假如硅胶板在活化时出现裂板, 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2、吸附剂的活度与吸附性强弱有何 关系?如被分离物质的极性大时,该 选择怎么活度的吸附剂?
28
2
天然产物化学
• 可以通过比较斑点的Rf值,或将未知 样品与对照品在同一板上展开至同样 高度,对样品进行初步的鉴定。
• 还可通过比较可见斑点的大小进行半 定量的判断。
• 还可以通过光密度测量法实现定量测 定。
3
天然产物化学
一、目的要求
• 1.掌握薄层板的制备及薄层层析的 操作方法;
• 2.掌握吸附剂活度测定的原理及方 法;
21
天然产物化学
• 苯展开则应分成三个斑点,合格的硅胶粘 合薄层,其Rf值分别为:
染料名称 Rf值(cm) 活度级别 水份含量 二甲黄 0.58±5%
苏丹红 0.38±5% Ⅱ~Ⅲ级 5%~15%
靛酚蓝 0.08±5%
22
天然产物化学
• 如Rf值<标准值,表明硅胶的含水量 小(新鲜活化的硅胶板),吸附能力 强;
6
天然产物化学
(2)纤维素薄层
• 一般取纤维素粉1份加水约5份,在烧 杯中混合均匀后,倒在玻璃板上,轻 轻振动,使涂布均匀,水平放置,待 水分蒸发至近干,于100±2℃干燥 30~60分钟即得。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有机物分离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有机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不同,当展开剂流经吸附剂时,有机物各组分会发生无数次吸附和解吸过程,吸附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而吸附力弱的组分则滞后,由于各组分不同的移动速度而使得她们得以分离。

物质被分离后在图谱上的位置,常用比移值R f表示。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5.0cm×15.0cm硅胶层析板两块,卧式层析槽一个,点样用毛细管。

四、物理常数五、仪器装置图“浸有层析板的层析槽”图1-层析缸,2-薄层板,3-展开剂饱和蒸汽,4-层析液六、实验步骤(1)薄层板的制备:称取2~5g层析用硅胶,加适量水调成糊状,等石膏开始固化时,再加少许水,调成匀浆,平均摊在两块5.0×15cm的层析玻璃板上,再轻敲使其涂布均匀。

(老师代做!)固化后,经105℃烘烤活化0.5h,贮于干燥器内备用。

(2)点样。

在层析板下端2.0cm处,(用铅笔轻化一起始线,并在点样出用铅笔作一记号为原点。

)取毛细管,分别蘸取偶氮苯、偶氮苯与苏丹红混合液,点于原点上(注意点样用的毛细管不能混用,毛细管不能将薄层板表面弄破,样品斑点直径在1~2mm为宜!斑点间距为1cm)(3)定位及定性分析用铅笔将各斑点框出,并找出斑点中心,用小尺量出各斑点到原点的距离和溶剂前沿到起始实验注意事项1、铺板时一定要铺匀,特别是边、角部分,晾干时要放在平整的地方。

2、点样时点要细,直径不要大于2mm,间隔0.5cm以上,浓度不可过大,以免出现拖尾、混杂现象。

3、展开用的烧杯要洗净烘干,放入板之前,要先加展开剂,盖上表面皿,让烧杯内形成一定的蒸气压。

点样的一端要浸入展开剂0.5cm以上,但展开剂不可没过样品原点。

当展开剂上升到距上端0.5-1cm时要及时将板取出,用铅笔标示出展开剂前沿的位置。

讨论:七、思考题。

实验三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实验三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六.纸色谱操作步骤: 1.用滴管吸取2mL展开剂,小心放入展开缸中。 2.在剪好的滤纸上用铅笔标上起始线a和终点线b,划线过程 中,注意勿要用手指触碰a线和b线之间的任何滤纸部分,以 免手上油脂玷污滤纸。 3.分别用毛细管吸取甘氨酸,异亮氨酸,以及未知样品的溶 液 ,在起始线a上进行点样,并做好标记。 4.待点样干燥,小心将滤纸放如展开缸中,进行展开。待溶 剂达到终点线b,取出滤纸,置于100度的烘箱中干燥,然后 用喷雾的方式将茚三酮的乙醇溶液均匀喷涂在滤纸上,干燥 后出现紫红色斑点,测量起始线至斑点间的距离,计算Rf 值。对比甘氨酸,异亮氨酸和未知样品的Rf值,鉴定未知样 品的组成。
纸色谱:它属于分配色谱的一种。主要用于分离和鉴 定有机物中多官能团或高极性化合物如糖、氨基酸等 分离。 纸色谱原理:它的分离作用不是靠滤纸的吸附作用, 而是以滤纸作为惰性载体,以吸附在纸上的水或有机 溶剂为固定相,流动相是被水饱和过的有机溶剂或水 (展开剂)。利用样品中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的 不同达到分离目的。 优点: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得到的色谱图可以长期 保存。 缺点是展开时间长,溶剂上升的速度随高度的增加而 减慢。
七.比移值Rf的计算:
二.实验仪器:展开缸、玻璃板、滤纸、毛细管、镊子、烘箱、喷 雾器 三.实验药品:偶氮化合物 甘氨酸溶液、异亮氨酸溶液、含两种未知氨基酸的混溶液 四.实验装置图: 将薄层色谱板画在实验装置图处,将纸色谱的滤纸贴也贴在此 处。
五.薄层色谱操作步骤: 1.制板 在50mL烧杯中,放3g硅胶G,逐渐加入0.5%的羟甲基纤 维素钠(CMC)水溶液,调成均匀糊状,用滴管吸取此糊状物,涂 于干净的玻璃片上,用手将带浆的载玻片在桌面上做上下轻微的 颠动,不时转动方向,制成薄厚均匀,表面光洁的薄层板,室温 放置10分钟,放入烘箱,110度烘烤0.5小时。稍冷,取出待用。 2.点样 取制备好的薄层色谱板,在距两端1cm处分别用铅笔划一 横线,作为起始线。用毛细管蘸取样品溶液,在薄层色谱板的起 始线上分别点避光的偶氮苯溶液和光照后的偶氮苯溶液。如样品 点颜色较浅,可重复点样。重复点样前必须等待前次点样干燥后 进行。点样直径不应超过2mm。

薄层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实验报告薄层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实验报告介绍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具有工作时间短、分析准确等优点。

本实验通过对萘、二甲苯、甲苯等有机化合物的薄层色谱分离,探究了该方法的分离原理和操作步骤。

实验步骤1.制备样品选取萘、二甲苯、甲苯等有机化合物,分别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仿,使之溶解后制成试样。

2.制备薄层色谱板取薄层色谱板,用铅笔在1.0cm处打上标线,标明参比线。

然后在标线下方,分别用毛笔沾取硅胶G和硅胶H,在板面均匀涂布。

干燥后,再重复以上步骤,涂抹第二层,干燥后即可得到可以使用的薄层色谱板。

3.样品处理在上述制备好的试样中,取出适当量的液体,在比色皿中加入化学剂A,使其与样品发生反应,生成色斑。

4.进样分离取一层制备好的薄层色谱板,用铅笔在参比线上方2cm处画出标线,将制备好的样品适量加入液相载体中,并用毛细管将样品点于标线处,并立即进入色谱槽中。

然后读取颜色分离后的部分。

5.分析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制备好的样品中,萘、二甲苯、甲苯在薄层色谱板上呈现出三条不同的色线,并且产生了明显的分离效应。

其中,萘呈现的色线最靠上,二甲苯在中部,甲苯在下部。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成功验证了该方法可分离不同种类有机化合物。

在实验中,硅胶G和硅胶H的不同,导致最终分离的结果不同。

为更准确地完成薄层色谱法的分析,需要根据不同的有机化合物进行不同规格的硅胶筛分选择。

总结薄层色谱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分离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其具有高效率、准确性等优点。

在实验中,操作简单,实验时间较短,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

但同时,需要注意硅胶筛分的选择和样品的处理,才能得到更准确的分析结果。

[参考实用]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参考实用]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

[参考实用]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薄层色谱法的原理和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薄层色谱法的原理和应用。

2.掌握薄层色谱法的操作方法。

3.通过实验实践,了解如何通过薄层色谱法鉴定和分离混合物中的成分。

二、实验原理: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其原理基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不同相互作用。

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如下:1.固定相:将固体材料均匀地涂在薄层色谱板上,固定相可以是硅胶、氧化铝等。

固定相的选择要考虑待测物质与之的相互作用。

2.流动相:通常是有机溶剂或溶剂混合物,用于带动化合物在固定相上的运移。

3.样品的加载:将待测物质溶解于溶剂中,直接在固定相的起点处或者利用载体(例如玻璃纤维纸)上进行负载。

4.运移:将色谱板插入含有流动相的色谱槽中,通过毛细现象使得溶剂沿着板缘上升,溶质随着溶剂一起上升,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

5.鉴定和检测:用合适的方法在运移完成后,对色谱板上的斑点进行检测和鉴定。

三、实验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将薄层色谱板切割成所需尺寸,用铅笔在起点处标记出一个细线,用玻璃纤维纸负载样品。

2.准备固定相:将固定相在玻璃片或铝箔上均匀涂布,并将其插入薄层色谱槽中。

3.准备流动相: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或溶剂混合物,并将其倒入薄层色谱槽中,使其淹没固定相。

4.进行色谱分离:将负载有样品的玻璃纤维纸插入薄层色谱槽中,让溶剂自下而上地进行运移。

5.取出色谱板:当溶剂前端接近色谱板的上端时,取出色谱板并迅速将其干燥。

6.鉴定和检测:将干燥的色谱板放入紫外灯下,观察样品斑点的颜色和位置,并记录下来。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完成了一次薄层色谱分离实验。

观察样品在薄层色谱板上的斑点后,我们可以得到样品中的不同成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性质。

通过与已知标准物质的比对,可以对未知物质进行鉴定分析。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薄层色谱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薄层色谱法

实验---薄层色谱法

(3)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洗脱液调整至一定体积,在此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同时把样品斑点相应位置薄层吸附剂同样取下做空白对照。
比色法:选择灵敏度高、专属性好的比色反应测定化合物含量,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其它方法:极谱、库仑滴定、荧光测定等。
2 直接测定法:
(1) 目测法:样品经色谱分离后,直接观察所得斑点的大小和颜色的深浅,并与标准品在相同条件下展开所得到的一系列已知不同浓度的标准斑点相比较,而近似地判断样品中所测成分的含量。
薄层色谱法:
通常指以吸附剂为固定相的一种液相色谱法。即将固定相在玻璃、金属或塑料等光洁的表面上均匀地铺成薄层,试样点在薄层的一端,流动相借毛细作用流经固定相,使被分离的物质展开。
比移值(Rf)
Rf=原点至组分点中心的距离/原点至流动前沿的距离
组分A的Rf=a/c
(2)双波长扫描:是采用两种不同波长的光束先后扫描所要测定的斑点,并记录下此两波长吸光度之差。
扫描轨迹:
直线扫描、锯齿状扫描、圆形扫描
双底展开槽
水平展开槽
4.展开方式:
(1)近水平展开:将点样后的薄层板下端浸入展开剂0.5cm,薄层上端垫高使薄层与水平成5-10o的角。
(2)上行展开:将点样后的薄层放在盛有展开剂的直立型的展开槽中,展开剂由薄层下端借毛细管作用上升至前沿。
(3)下行展开
极性较小的溶剂降低极性大的溶剂的洗脱能力,使Rf值降低。
中等极性的溶剂往往起着使极性相差较大溶剂混合均匀的作用。
在展开剂中加入少量酸、碱可以使某些极性物质斑点集中,提高分离度。
用粘度太大的溶剂时需要加入一种溶剂以降低展开剂的粘度,加快展开速度。
(四)点样: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总结报告范文模板)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总结报告范文模板)

有机化学实验薄层色谱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薄层层析的基本原理和分离鉴别有机化合物的操作方法。

【实验重点和难点】学习薄层色谱法的原理及方法。

【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学时】4学时【实验装置和药品】主要实验仪器:4块显微载玻片 50mL烧杯分液漏斗布氏漏斗研钵烘箱吸管玻璃板点样毛细管、大头针、直尺、玻棒无水硫酸钠主要化学试剂:95%乙醇石油醚(60-900C)丙酮乙酸乙酯菠菜叶0.5%羧甲基纡维素钠(CMC)水溶液硅胶G【实验装置图】【实验原理】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缩写TLC)薄层色谱又叫薄板层析,是快速分离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质的一种很重要的实验技术,属固-液吸附色谱,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一方面适用于少量样品(几到几微克,甚至0.01微克)的分离;另一方面在制作薄层板时,把吸附层加厚加大,又可用来精制样品,此法特别适用于挥发性较小或较高温度易发生变化而不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物质。

此外,薄层色谱法还可用来跟踪有机反应及进行柱色谱之前的一种“预试”。

薄层层析法是一种微量快速的分析分离方法。

它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等优点。

薄层层析的原理和柱层析一样,属于固一液吸附层析的类型。

通常是把吸附剂放在玻璃板上成为一个薄层,是为固定相,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实验时,把要分离的混合物滴在薄层析的一端,用适当的溶剂展开,当溶剂流经吸附剂时,由于各物质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以不同的速率随着溶剂移动。

展开一定时间后,让溶剂停止流动,混合物中各组分就停留在薄层析上显示出一个个色斑的色谱图。

若各组分无色,可喷洒一定的显色剂使之显色。

它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即分配)的不同,或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等作用,从而将各组分分开。

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量快速而简单的色谱法,它兼备了柱色谱和纸色谱的优点。

最典型的薄层色谱法是在一块洗净干燥的玻璃片上均匀铺上一薄层吸附剂,制成薄层板。

实验3 柱色谱分离染料和薄层色谱鉴定阿司匹林与咖啡因

实验3 柱色谱分离染料和薄层色谱鉴定阿司匹林与咖啡因

实验三、柱色谱分离染料和薄层色谱鉴定阿司匹林与咖啡因自我实践实验:旋光度的测定一、目的1. 了解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的原理2. 练习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的操作二、原理 (略,见实验指导。

P72-74, P53-60)三、实验仪器色谱柱,50ml 烧杯(二只),10ml 量筒,短颈漏斗,长颈滴管(二支),铁架台,烧瓶夹,双联球,高效薄层板(每组二块),层析缸,毛细管,镊子,紫外分析仪。

四、药品石英砂,氧化铝,95%乙醇,无水乙醇,混合染料(甲基橙、亚甲基蓝),0.2mol/L 盐酸,咖啡因,阿斯匹林。

1,2-二氯乙烷/乙酸(12:1)展开剂。

五、实验操作步骤(一)甲基橙和亚甲基蓝两种染料的分离1.装柱固定色谱柱加约6克氧化铝 用双联球压实 加少量石英砂覆盖 打开活塞 2.加样加6滴混合染料 打开活塞 加少量乙醇 淋洗 (重复2-3次)(用长滴管) (短滴管约1管)3.洗脱用乙醇洗脱(速度慢可用双联球压出)直到蓝色物质全部洗出 小烧杯接收。

(约10mL )待蓝色带完全洗脱后加少量0.2mol/L 盐酸 淋洗 (重复2-3次)用0.2mol/L 盐酸洗脱 (短滴管约1管) (约25mL )小烧杯接收,直到红色物质全部洗出,速度慢用双联球压出。

4.注意事项:(1)柱要装的均匀,石英砂少量即可(约2-3毫米厚度)(2)缓慢加样,尽量不要碰在柱壁上。

(3)洗脱时,洗脱剂加入速度要慢,每次加入的量不要太多(二)薄层色谱1.点样距薄板一端约0.5cm处,用毛细管在一块薄层板上等距离分别点上乙酰水杨酸标样、咖啡因标样和阿加片提取液(乙酰水杨酸与咖啡因的混合样液)。

如图所示2.展开在层析缸中加入约5ml展开溶剂(1,2-二氯乙烷/乙酸(12:1))后,将薄板放入层析缸中,展开剂液面不得超过点样线。

当溶剂前缘距薄板顶端0.5cm时,取出薄板,作好标记,放在空气中自然晾干。

3.检出在紫外分析仪上,观察荧光的斑点,并描出斑点的位置,计算各样品的R f值。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结果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结果

薄层色谱法实验报告结果实验目的:通过薄层色谱法对样品进行分离和鉴定,掌握薄层色谱法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分离和检测技术,通过样品在薄层亲水性吸附剂表面的分配和运移来实现分离。

在薄层色谱法中,将样品溶液均匀涂布在薄层板上,然后将其置于亲水性吸附剂浸泡的溶剂中,溶剂移动时,样品中的化合物会随着溶剂的前进而分离移动,最终形成具有不同Rf值的斑点。

实验步骤:1.准备薄层板,将其放置在无菌条件下。

2.在薄层板上绘制起点线,涂布样品溶液。

3.将涂布好的薄层板放到溶剂槽内,使样品完全浸泡在溶剂中。

4. 待溶剂前进至离起点线约1 cm处时,取出薄层板,标记溶剂前进的距离。

5.快速干燥薄层板,然后将其放入显色剂中,使显色剂充分均匀地浸渍薄层板。

6.在室温下,观察薄层板上的斑点的形成,记录各斑点的颜色和Rf 值。

实验结果:在本实验中,我们以菠菜叶片为样品,通过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色素进行分离和分析。

实验中涂布样品溶液后,将薄层板放入丙酮-甲醇(7:3)的溶剂中,溶剂前进的距离为5 cm。

干燥后,将薄层板放入含有铵铬酸钾显色剂的容器中,待斑点显现后取出观察。

实验结果显示,菠菜叶片中存在多种色素。

通过观察显色后的薄层板,我们可以看到形成了多个斑点。

其中,从起点线较高位置开始向上计算,第一个斑点(最靠近起点线)为浅黄色,Rf值为0.25;第二个斑点为绿色,Rf值为0.45;第三个斑点为深绿色,Rf值为0.60。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菠菜叶片中存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叶黄素等。

其中,叶绿素的Rf值较小,叶黄素的Rf值较大。

通过进一步对比标准色素的Rf值,可以对菠菜叶片中的色素进行进一步鉴定。

实验结论:通过薄层色谱法的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和分析了菠菜叶片中的色素。

实验结果显示,菠菜叶片中存在多种色素,其中包括叶绿素和叶黄素。

薄层色谱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分离和鉴定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三 薄层色谱

实验三 薄层色谱

实验三薄层色谱一.实验目的要求1.学习薄层色谱分离原理及方法。

2.学习薄层色谱的基本操作技术。

3.掌握手工涂布、薄板活化、点样、展开、显色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薄层色谱属于固—液吸附色谱。

样品在涂在玻璃板上的吸附剂(固定相)和溶剂(移动相,又称展开剂)之间进行分离。

由于各种化合物的吸附能力各不相同,在展开剂上移时,它们进行不同程度的解吸,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比移值(Rf值):是表示色谱图上斑点位置的一个数值,他可用下式计算:Rf=a/b。

图3—1 色谱中斑点位置鉴定图3—2直立式展开式中:a—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样点中心的距离;b—溶剂前沿至样点中心的距离。

良好的分离,Rf值应在0.15~0.75之间,否则应该调换展开剂重新展开。

三.实验步骤1.吸附剂薄层色谱的吸附剂最常用的是硅胶和氧化铝,其颗粒大小一般为260目以上。

颗粒太大,展开时速度快,分离效果不好;反之,颗粒太小,溶剂移动太慢,斑点不集中,效果也不理想。

吸附剂的活性与其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低,活性越高。

化合物的吸附能力与分子极性有关,分子越强,吸附能力越大。

国产硅胶:硅胶G、硅胶H&硅胶F254,后者使用之后可在紫外灯下观察,有机化合物在亮的荧光板上盛暗色斑点。

硅胶常用于湿法铺层。

本实验用硅胶G2.展开剂选择薄层色谱展开剂的选择,主要根据样品中各组分的极性、溶剂对于样品中各组分溶解度等因素来考虑。

展开剂的极性越大,对化合物的洗脱力也越大。

选择展开剂时,除参照资料提供的溶剂极性来选择外,更多地采用试验的方法,在一块薄层板上进行试验:①若所选展开剂使混合物中所有的组分点都移到了溶剂前沿,此溶剂的极性过强;②若所选展开剂几乎不能使混合物中的组分点移动,留在了原点上,此溶剂的极性过弱。

当一种溶剂不能很好地展开各组分时,常选择用混合溶剂作为展开剂。

先用一种极性较小的溶剂为基础溶剂展开混合物,若展开不好,用极性较大的溶剂与前一溶剂混合,调整极性,再次试验,直到选出合适的展开剂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方案格式 1.试验操作详细步骤 2.预期结果 3.参考文献
大黄薄层色谱鉴别 一. 试验目的
为了建立大黄的质量标准检测,以及学习中药薄层鉴别方法。 二. 试验器材
三角瓶2个、1mL移液管2只、10mL和5mL移液管各1只、分液漏斗2只、小烧杯4只。
三.操作步骤 供试液制备 取本品粉末0.1 g,加甲醇20ml浸渍1小时,滤过,取滤液5 ml.蒸干,加水1Oml使溶解,再加盐酸l ml。置水浴上加 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提取两次.每次 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氯仿溶解,使成l ml,作为供试品溶 液。
1.2 基本参数 比移值(Rf)=原点到组分点中心的距离/原点至流动前沿的距离。一般Rf在0.2-0.8。
1.3 展开方法 (1)上行展开,根据需要有斜上行与直立上行,展开剂从下往上展开。通常将展开剂倒入层析缸内,将点好的薄层板 浸入展开剂约0.5cm,展开距离一般为10-15cm。 (2)下行展开:在层析缸内,在薄层板的一端放一个盛展开剂的槽,用厚滤纸把展开剂引到薄层的上端而使展开剂向 下移动。
1.4 展开剂的选择 对同一化合物来说,展开剂的极性愈大,洗脱力愈强(此化合物在展开剂中要有一定的溶解度),即在薄层板上把它推得越远。
如果用一种展开剂取展开某一种化合物时,如果它移动的太近,就考虑换一种极性大的展开剂或在原来的展开剂中加入一定量极性 大的溶剂展开。如用笨,再用笨-氯仿(9:1、8:2、......),再用氯仿,再用氯仿-丙酮(95:5、7:3,......),一次增加展开剂 的极性,使化合物斑点推到适当的位置。
1.3 展开方法 (3)二次展开:一次展开后若两种物质不能完全分离,可把薄层从层析槽中取出挥去展开剂,再放入层析槽中,用同 样的或另一种展开剂进行第二次展开,直到两种物质很好的分离。 (4)双向展开:在正方形的薄层板上,若点样点在薄层板的一角,先进行一次展开,然后挥去展开剂,将薄板转90°, 再将板进行二次展开(通常换另一种展开剂),第一次展开分离不彻底的几种成分经二次转换方向展开分离效果更好。
1.1 概念: 薄层色谱法通常是指以吸附剂为固定相,将供试品溶液点在薄层板上,在展开容器内用展开剂展开,使供试品所含成分分
离,所得色谱图与适宜的对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谱图对比,并可用薄层扫描仪进行扫描,用于中药的鉴别、检查或含量测定 的分析方法。由于吸附剂对不同成分的吸附能力不同(或不同成分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在板上的移动速 度不同,因而可以分离。
对照液制备 取大黄对照药材0.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大黄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薄 层 板:硅胶G板 点 样:供试液与对照药材溶液及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4 ul
展 开 剂:石油醚(30—60℃)一甲酸乙酯一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建议用移液管量取) 展开方式:上行展开,展距7 cm 显 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再置氨蒸气中熏数分钟后,日光下检视。
4.2 影响TLC的因素
(1)样品的预处理及供试液的制备 (2)薄层色谱的点样技术 (3)溶剂蒸气对薄层色谱的影响展开缸饱和、预吸附(板饱和)
1.4 展开剂的选择 边缘效应
芩黄清肺散中黄芩的薄层色谱 1.查找有关资料,以组为队,写一份芩黄清肺散中黄芩的薄层色谱的试验方案。 2.方案做到详细、具体。 3.成绩=实验方案(60%)65nm)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橙黄色荧光主斑点;在与大黄酸 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经氨蒸气熏后,置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
芩黄清肺散中黄芩TLC 1 标准品 2 阳性对照 3 阴性对照 4--6 供试品
芩黄清肺散中枇杷叶TLC 1 标准品 2 阳性对照 3 阴性对照 4--6 供试品
如果参照别人的方法进行试验不行,我们就考虑换展开剂,或者找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
4. 注意事项及影响TLC的因素 4.1 注意事项 4.1.1 边缘效应 增加展开缸中展开剂蒸气的饱和度;选用适宜的单一展开剂代替混合展开剂;在薄层板两边个刮去约5mm的吸附剂。 4.1.2 拖尾现象 点样量多少;展开剂和吸附剂的pH大小;吸附剂与展开剂中痕量的金属离子如钙、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