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下载五年级上册音乐第9册教案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73087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98.png)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多么好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春之歌》2、唱《快乐的嚓嚓嚓》3、认: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式教学目标:1、了解波尔卡乐曲的特点,感受波尔卡的节拍和情绪。
2、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结合歌曲演唱认识“升记号”;学会二拍子指挥图式。
教学难点:唱准半音的音高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过程:一、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1、跟琴轻唱A段主旋律。
认识还原记号:表示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恢复到原音高。
2、初听乐曲问:A、在听到主题旋律的时候作出表示B、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3、再次欣赏。
要求学生用色彩表示听不同段落时的感受,并说明理由。
4、揭题、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二、学唱歌曲1、导入2、初听歌曲,感受临时变化音。
3、一起唱一唱如:sol—--#fa、la—#sol、#fa—mi4、师讲解升记号,“#”是比原音升高了半个音。
5、再听歌曲,跟师边听边指挥。
6、学习二拍子的指挥图式7、让学生跟唱前半部分。
8、跟师唱后半部分。
(注意变化音和附点节奏的唱法)9、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指导用轻巧、有弹性的掌声为歌曲伴奏,师指挥)10、让学生随歌曲节奏律动,感受歌曲情绪。
三、小结师:今天我们学唱了《快乐的嚓嚓嚓》还欣赏了波尔卡乐曲。
请同学们回去,再找一找适合跳集体舞的歌曲或一些波尔卡乐曲,给他们配上合适的舞蹈,下次有机会一起分享。
教后札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听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2、唱歌曲《校园的早晨》3、认:认识“D.C.”、“”、“Fine”等记号。
4、拓展:了解台湾校园歌曲,唱唱学校的校歌。
教学目标: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知道“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跨越记号”在歌曲中的用法以及正确的演唱顺序。
2、欣赏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感受无伴奏合唱的意境。
3、了解更多的校园歌曲,领略校园歌曲的魅力。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时,歌曲中“直到长成参天大树”乐句中切分节奏的掌握;“和我共享阳光雨露”乐句和上句的衔接。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9bcfb5fdf524ccbff0218436.png)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单元第一单元快乐嚓嚓嚓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1.听《祝你快乐》2. 认:管乐器3.律动《祝你快乐》4. 成长的足迹(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祝你快乐》,感受乐曲情绪、音色、形式和风格特点,感受各种铜管乐器的音色。
2.通过对管乐器的认知,提高生对音乐的兴趣及求知的欲望。
3.能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设计不同的队形和动作,随音乐进行表演。
4.试着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
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形象和情绪。
难点: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和演奏的结构。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欣赏曲的主题ABC的卡片、各种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的图片教学过程主备复备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新期的常规教育。
二、新课教学(一).认一认:铜管乐器与木管乐器。
出示图片:师:你认识其中哪种乐器?(长号、单簧管、小号、圆号、长教学过程师:现在同学们听听老师是怎么读得:师按节奏范读,出示以下的词:快乐的嚓嚓嚓跳起欢乐︳舞 - ︳快乐嚓嚓︳嚓 - ︳校园春来︳早 - ︳春歌美如︳画 - ‖师:老师是按节奏读得,是什么拍的呢?四二拍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四二拍子的指挥图示:带领生一起数1、2划一划,注意强弱的变化。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一首四二拍的歌曲:板书:快乐的嚓嚓嚓2.欣赏歌曲,生试着用四二拍图式进行划拍,感受歌曲的节奏。
3.再听歌曲:思考歌曲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欢快、活泼的4.学唱歌曲:用整体听唱法学唱2—3遍后师用钢琴伴奏带领生演唱,找出难点加以指导a.歌曲的前四个乐句完全相同吗?多媒体出示乐曲前四个乐句师范唱生区别后带领生唱一唱b.歌曲的第五和第六乐句的音符下面的小点是什么?师弹琴范唱,让生说一说有什么感受,引出断音记号板书:断音记号(音要唱得干净、短促、有弹跳力大概占原音二分之一)C.再找一找:歌曲中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引出升记号升记号(#):表示将本位音升高半音师在钢琴上弹奏几个音,让生有初步的感受,在唱一唱中的升fa 和升sol。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b2f6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6.png)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常见音乐形式;2.能够鉴赏并欣赏各种音乐作品;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感受能力;4.能够参与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
二、教学内容1.音乐基本概念–音乐元素:音高、音量、音色、节奏;–音乐符号:音符、节拍符、休止符;–音乐形式:乐曲结构、乐章划分。
2.音乐鉴赏–各种音乐形式的鉴赏:交响乐、合唱、器乐演奏等;–不同音乐风格的鉴赏: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著名音乐作品的鉴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等。
3.音乐表达和感受–学习音乐表达技巧:唱歌、弹奏乐器、舞蹈等;–学习音乐感受技巧:集中注意力、用肢体动作表达音乐情感等;–组织音乐表演活动:合唱、乐团演奏、舞蹈表演等。
4.音乐创作–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要素:旋律、和声、节奏等;–创作简单的旋律和节奏;–创作合唱歌曲、乐器演奏等,展现个人和团队的音乐才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习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组织音乐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正确感受和表达音乐情感;•如何组织音乐表演活动,发挥学生的音乐才能。
四、教学方法和学时安排1.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基本概念和鉴赏技巧;•实践探究法: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探索音乐表达和创作的方法;•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合作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学时安排本教案分为6个单元,每个单元共需要4个学时,总共需要24个学时。
•单元1:音乐基本概念(4学时)•单元2:音乐鉴赏(4学时)•单元3:音乐表达和感受(4学时)•单元4:音乐创作(4学时)•单元5:音乐表演活动(4学时)•单元6:综合复习和总结(4学时)五、教学资源与评估1. 教学资源•音乐教材:根据学校教学大纲选择适合的音乐教材;•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可使用音乐录音和视频资源辅助展示和鉴赏。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6e715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9.png)
教学问题改进
针对教学效果不佳的 环节,重新设计教学 方案,调整教学方法 和策略。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 ,设计不同的教学方 案,满足不同学生的 学习需求。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 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
教学经验总结
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确 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学生将学习音符的名称、音高和 演奏方法,以及节拍的计算和节 奏感的训练。
音乐符号与记谱法
学生将学习音乐符号的名称、演 奏方法和记谱方法,包括音符、 休止符、连线、反复记号等。
音乐欣赏与表现
经典音乐欣赏
学生将欣赏不同风格和时期的经典音 乐作品,了解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音乐表现技巧
加强课堂管理和学生纪律,确保 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THANKS
感谢观看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汇报人: 202X-12-18
目录
• 教学目标与要求 • 教学内容与安排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01
02
03
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学生能够掌握音乐基本概 念、节奏、旋律等基础知 识。
学会演奏乐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 至少一种乐器的基本演奏 方法。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 包括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
论等。
音乐技能表现
评价学生在音乐技能方面的表现, 如唱歌、演奏乐器等。
课堂纪律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情况,如 是否遵守课堂规定、是否影响其他 学生学习等。Fra bibliotek业完成情况评价
苏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含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全册)
![苏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含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7a25a13f12d2af90242e67f.png)
苏少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内容纲要、学情分析:本册教材内容有:每课包括“唱”、“认”、“做”、“听”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学习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学习用轻柔或有力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认:认识全音符,断音记号。
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题目,比如:听音选择,合唱练习,用直线乐句合唱练习,选择结束音。
听:欣赏歌曲,简单介绍人声分类常识几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
器乐:学习表达不同音乐风格,不同音乐情感的乐曲,提高演奏能力。
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年级的学生在上课时纪律比较一般,有些学生很认真,总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接受能力不错,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
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乐观。
这些学生在班级中的人数不多,但他们对全班同学的影响很大,给班级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这些学生上课时乱叫,音不准,作小动作等。
但我相信,经过这学期的努力后,他们一定会有所改善。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歌曲表演,音乐练习,欣赏。
教学难点:感受各种拍子的特点,欣赏能力,审美情操的培养。
本教材体现了以《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音乐教学大纲》中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培养。
着重对声音技巧训练及二部合唱能力的训练,拓展欣赏的范围,中外名曲地方音乐,培养对欣赏能力的提高,还得注重对学生听辨旋律、音高能力的培养: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国标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37890d0b4c2e3f57276366.png)
五(上)年级《音乐》教学分析和进度一、教材分析贯穿五年级音乐学习的主题是音乐和我的祖国,为了凸现这一主题,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一是“弘扬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第一单元以“爱的礼赞”为题,围绕着祖国之爱、友情之爱、师生之爱、亲情之爱、生命之爱,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音乐体验活动,感受艺术的感人力量,使学生在多彩的音乐形象中感怀爱的奉献是无私的。
第二单元的教学活动围绕“体验我们生活的快乐”这个主题展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学习的情感。
第三单元应视为本册的核心单元,围绕国歌,安排了赞颂中华民族大团结等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第四单元选择的曲目以江淮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为主线,有号子、小调、民间歌舞、戏曲唱段等,江淮音乐文化的学习,以热爱家乡的真“情”“系”之,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五单元安排了一系列南海沿岸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及脱胎于此的歌舞剧音乐,设计了对山歌、斗笠舞等相关艺术活动,使学生对南海沿岸的音乐文化更加感兴趣。
第六单元以“欢聚与期盼”为主题。
以“爱”为主线,通过音乐学习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欢聚与亲情的快乐,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建议:第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能用自然、有表情的歌声表达不同歌曲的不同情绪。
结合歌曲演唱,认识降半音记号,看懂四拍子指挥图式,通过欣赏不同乐器的独奏曲,能够辨别乐器音色,了解“独奏”这一器乐形式。
第二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认识“升记号”、“还原记号”和“从头反复记号”等音乐符号,学习二拍子指挥图式,感受无伴奏合唱的表现力。
第三单元的学习记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参与齐唱、合唱,并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能够感受三连音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和特点,并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
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第六至第八课启发式教学
![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第六至第八课启发式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a30634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2b.png)
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第六至第八课启发式教学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九册的教学课程中,第六课到第八课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课程内容。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这三节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以歌曲为主,通过歌曲让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好,感受音乐的情感,同时也要帮助学生认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第六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多声部合唱的。
多声部合唱是指不同声部在同一时间演唱不同的歌曲部分,从而形成丰富的音乐效果。
教师可以为学生编写一些简单的多声部合唱曲目,让学生分角色唱出不同的歌曲部分,从而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多声部合唱的美妙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结构,让学生理解歌曲是如何由多个声部组成的。
第七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音乐的动态。
动态是指音乐的强弱、快慢、高低等变化。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旋律简单但动态丰富的曲目,让学生通过演唱和演奏来体验音乐的动态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曲目的特点,让学生理解不同曲目在动态上的差异。
第八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音乐的节奏。
节奏是指音乐的有规律的时间分配。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明显的曲目,让学生通过演唱和演奏来感受音乐的节奏。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打击乐器,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
以上三课的教学内容都是基于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来进行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究和学习音乐。
而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苏教版五年级上音乐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d44c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f.png)
苏教版五年级上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四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线与间的名称和位置;2. 能够正确使用音乐符号表示简单的旋律;3. 能够演奏并合唱简单的音乐曲目;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符与音名的认识:了解音符的名称和音名,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2. 音乐四线谱的读取:研究音乐四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线与间的名称和位置;3. 音乐节奏的练:通过简单的节奏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4. 合唱曲目的研究: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合唱曲目,让学生研究并能够演唱出来。
三、教学方法1. 呈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要研究什么;2.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音符和音乐四线谱的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3. 互动讨论与合作研究: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共同进步;4. 实践演唱:在研究音乐教材的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演唱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1. 音乐四线谱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读取音乐四线谱上的音符和音名;2. 音乐节奏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让他们能够稳定地演奏和合唱音乐曲目。
五、教学评价1. 记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包括互动讨论、演唱和合作研究等;2. 观察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表现,评价他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定期进行学生的研究评估,了解他们在音乐研究中的进步和困难。
六、教学资源1. 音乐教材:使用《苏教版五年级上音乐教材》作为教学资源;2. 多媒体设备:使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3. 音乐乐器:准备一些适合学生使用的小乐器,如手鼓、铃鼓等;七、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音乐四线谱的基本知识,研究音符与音名的认识;2. 第二课时:继续研究音乐四线谱的读取,进行简单的节奏练;3. 第三课时:选择一首合唱曲目,进行音乐演唱的练;4. 第四课时:巩固和复前面的内容,进行学生的研究评价。
五年级音乐第9册整册教案集剖析
![五年级音乐第9册整册教案集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2927df3968011ca2009100.png)
奉贤区头桥小学音乐教课方案音乐(第九册)_______学年第一学期1第一单元夏季风情教课方案:本单元以夏季风情为主题,在教课内容中以听听唱唱创创活动为主,在本单元中感觉不一样的风土人情,经过歌唱与赏识认识 6/8 的节奏特色,掌握四声部轮唱的风格,学习《剪羊毛》的旋律,并能够用口琴演奏歌曲。
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感觉双音的音响成效。
教课内容:听听:那不勒斯舞曲、意大利随想曲唱唱:夏季来了--- 复习 6/8 拍剪羊毛创创:为歌曲伴奏教课目的: 1 、初步认识和认识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和大号的音色、形状及演奏方式。
本课以小号为要点。
2、经过赏识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使学生感觉高兴的情绪,进一步熟习西洋铜管乐器的不一样音色,感觉和听辨独奏与伴奏的各个层次。
教课要点、难点:1 、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作芭蕾舞剧音乐《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剧音乐。
乐曲为三部曲式构造。
在乐队全奏四小节热忱的引子后,出现了小号用小快板速度独奏的开朗而轻盈的主题,这一主题每一句的节奏型都是;第二乐段:节奏型与第一乐段邻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第三乐段: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2、复习 6/8 拍教课课时: 8 教时第一课时教课内容:赏识《那不勒斯舞》教课目的:经过赏识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使学生感觉高兴的情绪,熟习西洋铜管乐器的不一样音色,感觉和听辨独奏与伴奏的各个层次。
教课重难点:对音乐中部分乐器音色的掌握。
教课准备:音乐、板书、口琴教课过程:一、组织教课:播放所学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听着音乐,快乐地走进教室。
二、新课导入:师 :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听到老师“预备——开始”2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
教师在喊出“预备——开始”口令的同时,存心夸张地把手贴在面颊上。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完美版)
![最新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优质教案全册(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6f6dddf46527d3250ce029.png)
2020年最新
1、师播放《微笑波尔卡》手风琴曲 师:刚才我们听了手风琴版的《微笑波尔卡》,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管弦乐版的《微 笑波尔卡》(请学生讨论一下两种版本的波尔卡的不同风格) 2、师介绍波尔卡的有关知识 师: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舞者面对面站立,男伴的右手抱着女伴的腰部,左手向 旁伸开握住女伴的右手, 按这种姿势, 成对的沿着舞厅周围逆时针方向旋转行进。 是 19 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 2/4 拍的对舞。 (师教学生简单的波尔卡舞步) 3、再次欣赏 让学生分辨两个主题的不同情绪。 生讨论。师总结:乐曲第一主题轻快、跳跃;第二主题,流畅、舒展。 4、师生共同讨论,说说还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波尔卡乐曲,师播放《闲聊波尔卡》片段, 让学生加深印象。 (二)学唱歌曲 1、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临时变化音。 3、一起唱一唱 如: sol —--#fa 、 la —#sol 、#fa — mi 4、师讲解升记号,“ #”是比原音升高了半个音。 5、再听歌曲,跟师边听边指挥。 6、学习二拍子的指挥图式 7、让学生跟唱前半部分。 8、跟师唱后半部分。(注意变化音和附点节奏的唱法) 9、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指导用轻巧、有弹性的掌声为歌曲伴奏,师指挥) 10、让学生随歌曲节奏律动,感受歌曲情绪。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唱了《快乐的嚓嚓嚓》还欣赏了波尔卡乐曲。请同学们回去,再找一找 适合跳集体舞的歌曲或一些波尔卡乐曲, 给他们配上合适的舞蹈, 下次有机会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
音乐方面的知识包括节奏的把握、人声的分类、各音符的掌握、 休止符的学习以及一些小故事等等。活动和音乐童话剧是教材的特色 之一,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更好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并达到多 种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各种活动、表演,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 中得到乐趣和教益,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深刻 地理解音乐。
五年级音乐上册《故乡恋情》教案 苏少版
![五年级音乐上册《故乡恋情》教案 苏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2481020242a8956aece400.png)
五年级音乐上册《故乡恋情》教案苏少版教育专区小学教育其五年级音乐上册《故乡恋情》教案苏少版《故乡恋情》教学内容:唱:《故乡恋情》。
教学目标:1、在欣赏、歌唱、律动、创造等音乐活动中,接触泰国、印尼等亚洲国家具有民族特点和代表性的音乐,扩大音乐文化视野,借助音乐了解更多亚洲国家的人文风情。
2、能用轻快、依恋地感情演唱歌曲《故乡恋情》,用声势动作为不同风格的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1、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曲。
2、为不同风格的歌曲加声势动作。
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卡片、打击乐、音响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走进亚洲国家。
1、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去亚洲另外的两个国家泰国、印尼游览,多媒体出示亚洲地图,了解地理位置。
2、和学生共同讨论这两个国家的人文风情,说一说你对他们的了解。
三、走进亚洲音乐。
1、导入。
师:“不同的国家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人文风情,更奇妙的是他们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音乐享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2、新歌教学《故乡恋情》。
(1)请学生聆听《故乡恋情》,思考: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2)出示乐谱第一部分。
提问:这部分有几个乐句?并跟琴用“lu”哼唱。
(3)用琴指导每句的弱起。
(4)在读歌词与唱歌词中感受这一段在节奏、音程、旋律、力度、情绪五方面的特点。
(5)教师范唱第二段,感受与第一段在五个方面的不同处,并用卡片作对比出示出来。
四、教师总结本课,结束教学。
音乐无国界。
这节课,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亚洲国家泰国、印尼,领略了那里的迷人风光,并演唱了他们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希望同学们课后能找一找更多亚洲国家的歌曲,唱响我们亚洲人自己的歌。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唱:美丽的星座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唱:美丽的星座 我爱我的家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4d0a7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12.png)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唱:美丽的星座我爱我的家乡》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美丽的星座我爱我的家乡》这首歌是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美丽的星座和热爱家乡为主题,歌词中融入了各地的特色,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各地的文化。
歌曲的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感染力,适合五年级学生演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演唱能力。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于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容易产生兴趣。
但在音乐表现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唱:美丽的星座我爱我的家乡》,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通过歌曲,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的美丽星座和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特色地方文化,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
2.歌曲的音准、节奏,特别是音准的准确性。
3.歌曲的情感表达,如何让学生唱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情境。
2.采用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3.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歌曲,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采用问答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歌曲中的文化内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唱:美丽的星座我爱我的家乡》的曲谱和歌词。
2.准备与歌曲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4.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欣赏我国美丽的星座,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星座的来历吗?它们又代表了哪些地方的文化?2.呈现(5分钟)呈现歌曲《唱:美丽的星座我爱我的家乡》,让学生初步聆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问题。
音乐小书夹-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音乐小书夹-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94a7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1.png)
音乐小书夹-苏少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童年》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学习《童年》的曲谱并能正确演奏。
3.能唱出《童年》的歌词,并模仿歌曲情感进行歌唱。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歌曲《童年》的背景知识介绍10分钟学习《童年》的曲谱30分钟歌曲情感的表达及歌词的模仿15分钟三、教学过程1.歌曲《童年》的背景知识介绍1.引入:教师播放一个闪回自己童年的幸福时光的视频,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美好的童年回忆。
2.说明歌曲《童年》的创作者-李宗盛,并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曲的含义。
让学生了解《童年》的内容和曲目中所表达的情感。
3.让学生表达对歌曲《童年》的感受和引导学生发挥情感,沉浸在歌曲的氛围中。
2. 学习《童年》的曲谱1.让学生看视频,听歌曲,以找到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在虚拟教学平台 Mingdao 上分享《童年》的谱曲并演示弹奏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节奏和和弦的概念。
3.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反复练习并指导。
3. 歌曲情感的表达及歌词的模仿1.强调歌曲《童年》真实的情感主题,并让学生表达自己个人对歌曲的理解。
2.分享歌曲《童年》的歌词,让学生听、唱、模仿,并提高学生的声乐表达和演唱能力。
四、教学评价1.观看个人练习或演奏《童年》的视频,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演奏和唱歌。
2.评估学生表达歌曲的情感并考虑个人表现的真实性和情感。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和音乐水平设计,旨在提高学生对音乐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兴趣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学生个人情感的表达及音乐技能的带领,并且要有耐心,耐心地耐心帮助学生理解和实践。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甜甜的秘密》教学设计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甜甜的秘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d5951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c.png)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甜甜的秘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甜甜的秘密》这首歌词富有诗意,旋律优美,以歌颂妈妈为主题,表达了妈妈对孩子的深深爱意以及孩子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中的“甜甜的秘密”寓意着孩子对妈妈的爱意,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温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于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演唱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歌曲感受情感,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
同时,学生对妈妈充满感激和爱意,对于歌颂妈妈的歌曲会有更强烈的兴趣和共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甜甜的秘密》。
2.培养学生对妈妈的爱意和感激之情,增强家庭情感教育。
3.通过歌曲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演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榜样。
2.互动法: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探讨歌曲中的情感和演唱技巧。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演唱,巩固所学知识。
4.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伴奏。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学道具:妈妈图片、礼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甜甜的秘密》伴奏,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的主题是什么吗?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妈妈的照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妈妈的感情。
然后介绍歌曲的创作者和背景,呈现歌曲的歌词,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节奏和音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少版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下载五年级上册音乐第9册教案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 XX-4-20 09:36 编辑第一单元爱的礼赞一、单元目标:1.有感情地参与本单元系列音乐活动,从中感受音乐表达的“爱的礼赞”,懂得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能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能用自然、有表情的歌声表达不同歌曲的不同情绪。
结合歌曲演唱,认识降半音记号,看懂四拍子指挥图式。
3.通过欣赏吉他、钢琴、小提琴等不同乐器的独奏曲,对“独奏”这种器乐形式有明确的认识。
能明确分辨乐段的开始与结束,体验乐曲的情绪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在“露一手”等音乐实践活动中,能认识并灵活地运用“f、mf、mp”等力度记号。
4.关注课内外音乐积累,丰富自己的“音乐信息库”,并能适时运用,大胆表演。
二、单元重点、难点:重点:音乐情绪的感受与表现;从音乐中感受爱难点:利用“境感”,引发情感共鸣,加深音乐的情感体验三、课时安排:课时听唱动认奏第一课时《妈妈的红头巾》《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露一手(1)我的创造(2)第二课时《甜甜的秘密》采集与分享(1)露一手(2)四拍子图式第三课时《爱的罗曼斯》《爱之梦》我的创造(1)将记号第四课时《爱的祝愿》《长成一座山》露一手(3)采集与分享(2)第五课时《萤火虫》我的创造(3)第六课时竖笛吹奏练习《铃儿响丁当》四、教具准备:录音机、碟片、磁带、竖笛、卡片等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妈妈的红头巾》2.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3.动:露一手(1)我的创造(2)教学目标:1.用自豪、敬佩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无限爱意。
2.能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在听赏音乐时,能感觉到音乐要素的变化,并能就音乐要素变化而引起乐曲情绪、风格的变化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
3.根据情感的的需要选择演唱方式,能选择适当的音乐为朗诵配乐。
教学重点、难点:音乐情绪的感受与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否知道妈妈的工作,妈妈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二、学唱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妈妈的辛苦与不容易,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中相同的段落。
3.学唱歌曲(1)歌曲中前后相同部分用试唱的方法,中间部分用听唱的方法学习。
(2)注意引导学生唱好跨小节的切分音,唱准“╳╳╳〇╳╳╳”这样含有休止符的节奏。
4.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音乐活动:采集与分享(1)(1)妈妈为了我们这么辛苦,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2)课后或者妈妈生日的时候,为妈妈献上深情的歌曲。
6.巩固歌曲演唱。
(1)现在就请同学们为妈妈献上一首歌曲,相信妈妈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信息。
(齐唱歌曲)(2)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还能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歌曲?(3)我的创造:在色块初设计合适的动作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三、听赏歌曲《妈妈的红头巾》1.仔细聆听歌曲,听出歌曲内容,说说歌曲表达的真正含义。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并请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歌曲中哪些音乐要素决定了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3.完整听赏歌曲,并随录音轻轻哼唱。
四、音乐活动:露一手(1)1.我们的妈妈时刻地关心、照料着我们,我们的祖国也像妈妈一样时刻注视着我们的成长。
……(教师引语)2.朗诵抒情短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为短文配乐,教师说明音乐可以是本单元中的,也可以是以前音乐课上聆听过的,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藏品。
4.除了让大家感觉音乐与文章是否在情绪上相吻合以外,还可以请学生适当阐述、交流选择乐曲的理由。
五、课堂小结。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 XX-4-20 09:36 编辑第一单元爱的礼赞一、单元目标:1.有感情地参与本单元系列音乐活动,从中感受音乐表达的“爱的礼赞”,懂得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能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能用自然、有表情的歌声表达不同歌曲的不同情绪。
结合歌曲演唱,认识降半音记号,看懂四拍子指挥图式。
3.通过欣赏吉他、钢琴、小提琴等不同乐器的独奏曲,对“独奏”这种器乐形式有明确的认识。
能明确分辨乐段的开始与结束,体验乐曲的情绪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在“露一手”等音乐实践活动中,能认识并灵活地运用“f、mf、mp”等力度记号。
4.关注课内外音乐积累,丰富自己的“音乐信息库”,并能适时运用,大胆表演。
二、单元重点、难点:重点:音乐情绪的感受与表现;从音乐中感受爱难点:利用“境感”,引发情感共鸣,加深音乐的情感体验三、课时安排:课时听唱动认奏第一课时《妈妈的红头巾》《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露一手(1)我的创造(2)第二课时《甜甜的秘密》采集与分享(1)露一手(2)四拍子图式第三课时《爱的罗曼斯》《爱之梦》我的创造(1)将记号第四课时《爱的祝愿》《长成一座山》露一手(3)采集与分享(2)第五课时《萤火虫》我的创造(3)第六课时竖笛吹奏练习《铃儿响丁当》四、教具准备:录音机、碟片、磁带、竖笛、卡片等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妈妈的红头巾》2.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3.动:露一手(1)我的创造(2)教学目标:1.用自豪、敬佩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无限爱意。
2.能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在听赏音乐时,能感觉到音乐要素的变化,并能就音乐要素变化而引起乐曲情绪、风格的变化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
3.根据情感的的需要选择演唱方式,能选择适当的音乐为朗诵配乐。
教学重点、难点:音乐情绪的感受与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否知道妈妈的工作,妈妈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二、学唱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妈妈的辛苦与不容易,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中相同的段落。
3.学唱歌曲(1)歌曲中前后相同部分用试唱的方法,中间部分用听唱的方法学习。
(2)注意引导学生唱好跨小节的切分音,唱准“╳╳╳〇╳╳╳”这样含有休止符的节奏。
4.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音乐活动:采集与分享(1)(1)妈妈为了我们这么辛苦,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2)课后或者妈妈生日的时候,为妈妈献上深情的歌曲。
6.巩固歌曲演唱。
(1)现在就请同学们为妈妈献上一首歌曲,相信妈妈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信息。
(齐唱歌曲)(2)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还能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歌曲?(3)我的创造:在色块初设计合适的动作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三、听赏歌曲《妈妈的红头巾》1.仔细聆听歌曲,听出歌曲内容,说说歌曲表达的真正含义。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并请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歌曲中哪些音乐要素决定了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3.完整听赏歌曲,并随录音轻轻哼唱。
四、音乐活动:露一手(1)1.我们的妈妈时刻地关心、照料着我们,我们的祖国也像妈妈一样时刻注视着我们的成长。
……(教师引语)2.朗诵抒情短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为短文配乐,教师说明音乐可以是本单元中的,也可以是以前音乐课上聆听过的,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藏品。
4.除了让大家感觉音乐与文章是否在情绪上相吻合以外,还可以请学生适当阐述、交流选择乐曲的理由。
五、课堂小结。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 XX-4-20 09:36 编辑第一单元爱的礼赞一、单元目标:1.有感情地参与本单元系列音乐活动,从中感受音乐表达的“爱的礼赞”,懂得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能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能用自然、有表情的歌声表达不同歌曲的不同情绪。
结合歌曲演唱,认识降半音记号,看懂四拍子指挥图式。
3.通过欣赏吉他、钢琴、小提琴等不同乐器的独奏曲,对“独奏”这种器乐形式有明确的认识。
能明确分辨乐段的开始与结束,体验乐曲的情绪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在“露一手”等音乐实践活动中,能认识并灵活地运用“f、mf、mp”等力度记号。
4.关注课内外音乐积累,丰富自己的“音乐信息库”,并能适时运用,大胆表演。
二、单元重点、难点:重点:音乐情绪的感受与表现;从音乐中感受爱难点:利用“境感”,引发情感共鸣,加深音乐的情感体验三、课时安排:课时听唱动认奏第一课时《妈妈的红头巾》《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露一手(1)我的创造(2)第二课时《甜甜的秘密》采集与分享(1)露一手(2)四拍子图式第三课时《爱的罗曼斯》《爱之梦》我的创造(1)将记号第四课时《爱的祝愿》《长成一座山》露一手(3)采集与分享(2)第五课时《萤火虫》我的创造(3)第六课时竖笛吹奏练习《铃儿响丁当》四、教具准备:录音机、碟片、磁带、竖笛、卡片等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妈妈的红头巾》2.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3.动:露一手(1)我的创造(2)教学目标:1.用自豪、敬佩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无限爱意。
2.能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在听赏音乐时,能感觉到音乐要素的变化,并能就音乐要素变化而引起乐曲情绪、风格的变化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
3.根据情感的的需要选择演唱方式,能选择适当的音乐为朗诵配乐。
教学重点、难点:音乐情绪的感受与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否知道妈妈的工作,妈妈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二、学唱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妈妈的辛苦与不容易,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中相同的段落。
3.学唱歌曲(1)歌曲中前后相同部分用试唱的方法,中间部分用听唱的方法学习。
(2)注意引导学生唱好跨小节的切分音,唱准“╳╳╳〇╳╳╳”这样含有休止符的节奏。
4.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音乐活动:采集与分享(1)(1)妈妈为了我们这么辛苦,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2)课后或者妈妈生日的时候,为妈妈献上深情的歌曲。
6.巩固歌曲演唱。
(1)现在就请同学们为妈妈献上一首歌曲,相信妈妈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信息。
(齐唱歌曲)(2)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还能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歌曲?(3)我的创造:在色块初设计合适的动作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三、听赏歌曲《妈妈的红头巾》1.仔细聆听歌曲,听出歌曲内容,说说歌曲表达的真正含义。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并请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歌曲中哪些音乐要素决定了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3.完整听赏歌曲,并随录音轻轻哼唱。
四、音乐活动:露一手(1)1.我们的妈妈时刻地关心、照料着我们,我们的祖国也像妈妈一样时刻注视着我们的成长。
……(教师引语)2.朗诵抒情短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为短文配乐,教师说明音乐可以是本单元中的,也可以是以前音乐课上聆听过的,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藏品。
4.除了让大家感觉音乐与文章是否在情绪上相吻合以外,还可以请学生适当阐述、交流选择乐曲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