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旌旗金鼓——古代战争指挥中的“潜规则”
=========================
旗鼓列为第一章,其意义在于古今中外所有人类战争中最重要的事便是“明号令”,用现代信息学、自动化、自组织理论等观点来看,信息的有效传递,是系统能发挥有效功能的基础,很像生命科学中的“细胞信号转导(cellular signaling / signal transduction)概念。旗鼓常并称,再加上“鸣金”之“金”,才凑齐了三大战争指挥工具,古称“三官”。
基本常识中,“击鼓出战,鸣金收兵”,但试想千万人参与的大规模械斗,其指挥的复杂程度自然远胜于一场奥运开幕式的大型表演,怎可能只有“始动”和“终止”两类信号?类比生命科学中繁复的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和神经传输网络,更加宏观的战争游戏该如何准确传递诸多信息?
《吴子兵法》云:“夫鼙鼓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帜,所以威目”,意义甚明,战争指挥工具无非就两大类:光讯号(视觉信息)和声讯号(听觉信息),其重要性如《孙子兵法?军争》所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目不相视,故为旌旗。”显然,金鼓和旌旗是战场上视觉和听觉的延伸。关于这两大信号在本书中被归为三大类:旗、鼓、金。下面将逐一总结:
===旗之源流、种类、功用===
◆起源甚早:《列子》中记载的阪泉之战中,黄帝曾“以雕鹖鹰鸢为旗帜”(奇怪,起源于河北一带的黄帝部落不是龙图腾么?怎么倒像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部族?难不成这支部队是蚩尤投诚部的收编?)
◆原始形态:并非纺织品,而是一把茅草或动物的长毛之类系在一根树杆上。这便是成语“名列前茅”的典出,见《左传?宣公十二年》的“前茅虑无”。这样也不难理解为何牧野之战后的殷微子投降时要“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
◆基本种类: 按形状颜色分类简直不胜枚举,指挥信息的复杂性决定了旗子的颜色、形状、旗语(借用现代概念)的多样性。《周礼》载周代专门管理旗帜的官署为“司常”,所管之旗有“常、旆、旜、物、旗、旌”等九类,不同的形制和图案决定了不同之用(估计旗的形状不限于我们普遍理解的矩形或三角形);《墨子》有《旗帜》篇,其中关于守城的指挥旗就有十种;在后世兵书《武备志》中就更多了,所绘之军阵用旗有88种之多……
关于形状分类是徒劳的,那么就根据军中的用途分吧,基本两大类——牙旗和望旗。牙旗也叫纛旗(这个“纛”字我最早竟然是在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小说中见到的…),《三国志》载:孙权做“黄龙大牙”。之所以将这种前军大旗称为“牙旗”,一
说出于曾以象牙为饰,另一说则认为将帅乃“王之爪牙”之意(私以为此说靠谱);明清时将各种用于指挥的旗帜称为“望旗”。
◆三大功用:聚众标识、指挥讯号、军威仪仗。
◇聚众标识:参照甲骨文,诸多会意字如“族”,从旗从矢,意为持兵器集合于旗下;“旅”从旗从从,表示众人列队于旗下——说明旗最早、也是最基本的用途是标识,后来很自然发展成为军心凝聚的象征。《虎钤经》说:“旗帜者,军中之标表也。”
古代最典型的标识性军旗该是将帅身后的大纛,成为他手下人马的精神支持。最常见到古装剧中将帅的姓大书于其身后的旗子,如著名的“岳家军”的“岳”字大旗(《宋史?岳飞传》:“以红罗为帜,上刺岳字”),李自成的“闯”字旗等。但在一些先秦剧中,如某秦国公族将领,身后竟挂起硕大一个“嬴”字(寒,囧….)先秦男子不称姓,称姓者唯有女子——这种称姓的“丢人”的做法还高挂给人看?一直以来都很想搞清将帅之号书于旗的传统究竟起于何时,以及先秦旗号如何书之,可惜本书亦未十分明确,只说《墨子》中有“建旗其署,令皆明白知之,曰某子旗”。曰若先秦,这个“某”会是男子之“氏”“字”还是“名”?貌似这三种与“子”连称都可以。想到齐、卫等东方诸国常将人之名与子连称的习惯,如灭燕之齐将陈达被称为“达子”,不知其将旗上可会书这一称谓?《左传》中提到“郑伯之旗”(《隐公十一年》)、“子重之旗”(《成公十六年》)“姑蔑之旗”(《哀公十三年》),想必在旗上各书以“郑伯”“子重”“姑蔑”二字?又想到《诗经》中不乏溢美的“赫赫南仲”,其帅旗上会有同样赫赫然的“仲山”(其字曰仲山甫)二字么?总之,待考。
象征军心的纛旗有着非同一般的神圣地位,是兵士们的精神支柱,是主帅的护身符(《太平御览》:“牙旗者,将军之精”),古代战争中一般都有战前祭牙旗的仪式。在战争中,旗手的作用都非同小可,标识旗不倒就意味着军心不散,古今中外亦然:
——大家都嘲笑鄙夷的卫懿公在与狄人作战中,虽“卫师败绩”但仍“不去其旗”,最终导致自杀式的灭国之灾;
——汉献帝初平二年,袁绍部下曲义与公孙瓒大战,曲义“到瓒营,拔其牙门(牙旗)”,于是公孙瓒大溃;
——岳飞抗金初,随从王彦渡河,到了新乡,金兵气势甚盛导致王彦怯战,这时“飞独引所部鏖战,多其纛而舞。诸军争奋,遂拔新乡。”
——在苏联电影《解放》中,苏军旗手把镰刀斧头红旗插在柏林国会大厦顶上的过程有若长一段,其
意义可想而知。
纛旗标识军心,而军中每部还有各自的营旗标明隶属位置,每一旗下的士兵要始终战斗在自己的范围内,这就是“麾下”一词的来历。从一些杂记来看,中国古代的营旗似乎曾以五方五色标明方位:前军红旗,后军黑旗,左翼青旗,右翼白旗,中军黄旗。作战时,士兵就在自己的旗下冲锋陷阵,直到旗帜不保才算整体覆灭。所以戚继光在《练兵实纪》中写下规定:“凡失旗鼓旌节者,全队斩;或为贼所取者,亦全队斩”。
◇指挥讯号:具体说是视觉的指挥信号。由于视觉的延续性,视觉信号传递的信息往往较为正规和重要。因此,兵事中的视觉讯号常用来传达、传递重要的、主要的命令。从这种意义上,后来的信号灯、信号弹就是信号旗的延伸。
旗子的种类除了作为标识和仪仗的将帅大纛和各个基层军官各自的营阵旗,各种指挥旗恐怕难以计数了——想想古代兵书中的阵型、兵法、权谋有多少?关于指挥其变幻的信号分子“旗”
那该有多少种?指挥队形的有“望旗”“认旗”“变队旗”等,通过颜色、形状和旗语逐级传达各种指挥讯号;还有一些经过艺术作品渲染的用来别军种、壮军威的“五方五帝旗”“二十八宿旗”“八卦九星旗”等等……隐隐觉得,这里不宜再展开种类的讨论了,不是鄙人懒,是怕到时覆水难收,歪了主题,跑了看客^_^
◇军威之用: 旗子的标识性作用让它与生俱来就有威严和神圣的崇高地位,故很自然就发展成仪仗之物。在战时当作伪装有疑兵之奇效,完全可以达到孙膑在马陵之战中减灶的效应。对于灶膛来说,旗子的效果恐怕更加明显。当年十六岁的李世民就曾“大张旗鼓”虚张声势地救隋炀帝于突厥之围。再推测当年二十六岁的李陵以五千步卒对抗匈奴单于主力十万人马十多日恐怕也有此举,虽未见详细战事经过,但想必精通兵法的李陵也很好地利用了旗帜的疑兵之谋。李陵之败在于没有援军,使他无法成为以少胜多的又一战争奇迹,可惜了……
===鼓之源流、种类、功用===
相比于旗,鼓的问题稍微简单一些,要点见下:
◆起源种类:按《礼记?明堂位》,传说中的伊耆氏之时就有土鼓,应为陶制的鼓,现今仍有遗存;放到传说中恐怕更早,《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不是记述黄帝杀了只有一只脚的怪兽夔,以其皮做了“声闻五百”的鼓么?根据殷墟发掘的铜鼓文物,综合上述两段传说文字,可知鼓的最早形态无非陶、革、金三种。
◆战争功用:营造声威、指挥讯号。
◇鼓噪声威:原始的鼓应该是在围猎时吓唬野兽用的,随着人类的进化,从生物界
的种间斗争转为种内斗争,鼓的原始作用也就从吓野兽变成了吓敌人。《吴子兵法?应变》:“若高山深谷,卒然相遇,必先鼓噪而乘之”,《墨子?备梯》:“四面鼓噪,敌人必惑”……都是说利用鼓声营造的声势在心理战中占上风。宋将韩世忠之妻梁夫人“亲执桴鼓”退金兵的佳话便是经典一例。由声威上升为仪仗是同旗帜一样的道理,这就是为何一直以来的军乐都以鼓吹乐为主。
◇指挥讯号:众所周知古代战争以击鼓为开战信号,实际上,鼓声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战事当中。当士兵开动后,指挥他们整齐划一地使用武器的不再是旗帜,而是鼓声。从某种意义上,人的听觉比视觉更为灵敏,鼓点所承载的信息在战争指挥中比旗语更加有效,更何况,眼睛看着敌人就没法再注意旗子了,战时大的命令以色彩鲜明、形状硕大并高高挂起的中军大纛来传达,但具体的细节命令是必须用鼓声来完成。某一通鼓点对应某一个命令,士兵们以平日训练出的条件反射在战场上令行禁止。所以,当时的主帅时刻不离开指挥鼓,他们站在那里也不是只拼臂力敲个痛快,而是用很大的力气在执行一个电报员的工作。这样就很能理解著名的郑、晋铁之战后,晋国主帅赵鞅(赵简子)在和人夸功时说自己“伏弢(弓袋)呕血,鼓音不衰”时的得意之情了;另外,也很是怀疑韩世忠夫人恐怕擂的不仅仅是助威鼓,而是指挥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