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声的世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精品中考物理复习: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及解析
![精品中考物理复习: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a5f83fe009581b6ad9ebbd.png)
精品:中考物理复习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 正在探测鱼群的“声呐”B. 在黑夜中飞行的蝙蝠C. 挂在胸前的哨子D. 振动的手臂【答案】C【详解】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A.“声呐”探测鱼群,发出声波,故是声源,不选A;B. 蝙蝠在黑夜中飞行,发出超声波,是声源,不选B;C.挂在胸前的哨子,没有发出哨声,不是声源,故选C;D.手臂振动发声,是声源,不选D.故选C.【点睛】能够发声的物体不是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才是声源,分析题干中涉及的物体,是正在发声的就是声源.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B. 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 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人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答案】D【详解】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 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C. 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 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分辨声源,所以人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D.【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3. 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A. 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 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 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 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答案】A【详解】A.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A正确;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B错;C.掩耳盗铃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故C错;D.耳熟能详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与速度无关,故D错;应选A.4. 汽车经过我市某噪声检测装置时鸣放喇叭,该装置显示屏的显示如图所示,其中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A. 频率B. 音色C. 响度D. 音调【答案】C【详解】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82.3分贝指汽车喇叭声的响度.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5. 下列措施中属于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 在道路两旁植树B. 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C. 电影院采用隔音墙D. 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戴耳罩【答案】B【详解】A.在道路两旁植树,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B.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电影院采用隔音墙,属于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D.强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选B.【点睛】牢记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阻挡反射或吸收、在人耳处减弱.6. 语音智能门禁系统能“辨音识人”,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答案】C不同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色不同;不同人发声的音调、响度是可以相同的.【详解】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辨音识人”,判断的主要依据就是根据不同人声带振动产生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7. 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B. 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C.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D.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答案】B【详解】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鼓声是通过空气传给岸上的观众的,A正确.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错误.C、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鼓面的响度越大,C正确.D、观众能够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D正确. 所以选择B.8. 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B. 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D. 吉他声具有能量【答案】B【详解】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大小影响声音的音调的高低,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时,吉他弦的振动频率就不同,所以吉他声的音调就改变,故A正确;吉他声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或固体中传播,故B错误;发声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所以,弹奏吉他弦所用的力度不同,它的声音的响度就不同,声音的大小就会不同,故C正确;吉他声具有能量,故D正确,故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9.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B. 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C. 蝙蝠是靠次声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的D.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答案】A【详解】A. 常温下(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故A正确;B. 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利用的是电磁波,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 蝙蝠是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的,故C错误;D. 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故D错误;故选A.10. 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B. 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C.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答案】A【详解】A.由图可知,三个声音的波形不同,三者的音色不同,故A符合题意.B.响度取决于振幅的大小,由波形图可知,三个声音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C.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由波形图可知,三个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11.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 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D. 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答案】D【详解】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铃声明显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不符合题意;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说明水(液体)能够传播声音,故B 不符合题意;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说明正在发声的琴弦在振动,故D符题意。
精品:直击中考物理单元测试及解析—— 声的世界
![精品:直击中考物理单元测试及解析—— 声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2203d1fd915f804d2a16c192.png)
精品:直击中考物理单元测试及解析——声的世界一、选择题1. 某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描述的是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速度【答案】B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因此是指声音特性中的响度.故选B.2.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 真空不能传声B. 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频率越高D. 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A正确为答案.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B错误.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戴耳罩是在耳朵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体正常体温为37℃B.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C. 真空中的光速约为3.0×105m/sD.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答案】C【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符合实际;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只有在15℃的空气中的声速才是340m/s.故B符合实际;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0×10 8m/s.故C不符合实际;D、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D符合实际.4. 如图所示,在B处有一观察者,他和山崖CD间的A处有一爆破点A.当A处发生爆炸,观察者看到爆炸闪光后经过1.5s听到了第一次爆炸声,又过了2s后听到了第二次爆炸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则A. BD间距离为850mB. AB间距离为255mC. BD距离为1190mD. AD间距离为680m【详解】分析可知:AB之间的距离就是声音1.5s传播的距离,S AB=vt1=340m/s×1.5s=510m;声从发生到我们听到第二次爆炸声,声音传播的路程是AD加上DB,声音传播的时间是1.5s加上2s,BD 间的距离,S BD=340m/s 1.5s+2s+510m=850m2();故A选项符合题意【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有关声音传播路程的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光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大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5. 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音污染有作用的是( )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详解】①双层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②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③马路两旁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6. 我们能分辨唢呐和排箫发出得声音,这主要是依据声音有不同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振幅【答案】C【详解】声音有三特征:响度、音调、音色,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常用来辨别发声体,故辨唢呐和排箫发出得声音的依据是音色不同,答案选C。
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f5bef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e.png)
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单元测试及答案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下列关于此时此地此景中的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关上窗户是在声源处减弱考场噪声B.关窗时的撞击声不是由振动产生的C.约定的铃响方可答卷,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D.隐隐约约听到写字声,是因为声音的音调太低3.下列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其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房间墙壁上使用吸音材料B.在高架路两旁建隔音墙C.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4.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提到风声、雨声、鸟鸣声,这三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A.风声最快 B.雨声最快 C.鸟鸣声最快D.一样快5.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听到上课铃响同学们都走进教室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新年的礼炮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C.超声波的频率很低,人耳不能听到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7.唢呐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人们可以用它吹出高音、中音和低音。
这里的“高”、“中”、“低”指的是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音速8.关于图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敲打鼓面,附近的烛焰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B.车间工人配戴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弹吉他时,增大拨动弦的力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D.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动减弱9.如图为国家大剧院的一次演出场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越大,传播的速度越快B.现场的音响设备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C.观众能够辨别不同的乐器,是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D.演奏者停止演奏后,在短时间内还能听到这种声音,说明声音不是由乐器的振动产生的10.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或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敲击音叉,旁边的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B.图乙:两个声音的波形图反映的声音音调相同,但音色和响度不同C.图丙:噪声检测仪可以显示声音的响度,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D.图丁:利用超声波工作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信息1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
声的世界测试卷
![声的世界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970b438be1e650e52ea99ee.png)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28分)1. “隔墙有耳”的意思是说,在墙的一面说话时,墙另一面的人也能听得到。
这个现象能够说明…………………………………………………………………………………()A. 声音能够穿透墙壁传播B. 声音能够拐弯传播C. 固体、气体能够传播声音D. 耳朵有这个特异功能2. 在室内说话比在空旷的场合说话时的声音大。
这是因为………………………()A. 声音传播不出去B.室内产生了回音C.空旷场合的声音都传播出去了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人们都喜欢听音乐,乐曲动人与否的主要原因是………………………………()A.音调的高低转化B. 响度大小的变化C. 音调、响度、音色三个要素的协调统一D. 不同的音色4. 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下列对两人声音描述正确的是…………..()A. 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B. 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C. 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5. 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是因为………………………………………………()A. 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增大B. 听诊器能减少人心脏跳动声音的分散C.听诊器能改变人心脏跳动声音的音调D. 听诊器能改变人心脏跳动声音的音色6. 歌唱家的歌声比一般人唱的好听,主要是因为…………………………………()A. 歌唱家的发音的频率高B.歌唱家的发音的频率低C.歌唱家的发音的响度大D.歌唱家的发音音色好7. 在一些公共场合,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听清楚讲话人的声音,常用扩音设备,关于扩音设备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改变音调B. 改变响度C. 改变音色D. 改变频率8. 某位战士对着一个高大的山崖射击,在射击3s后,听到了射击的回声,则山崖离战士的距离大约是(设声速为340m/s)…………………………………………………….()A. 1020 mB. 510 mC. 340 mD. 以上答案都不对﹡9. 在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原因是…………………………………………………………………………………………..()A. 一定是大钟的回音B.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 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10. 鼓皮紧的甲鼓与鼓皮张的不太紧的同样大小的乙鼓,用同样的棒敲击,则甲鼓发出的声音比乙鼓的声音……………………………………………………………………()A. 频率小,振幅大B. 频率小,振幅小C. 频率、振幅都大D. 振幅大小不能确定﹡11. 下列不属于噪音的是………………………………………………………………()A. 图书阅览室内的说话声B. 夜深人静时传来的很熟悉的钢琴声C. 吸引人的铿锵有力的演讲声D. 工厂的机器轰鸣声1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A. 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但是有时也会变为噪声B.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音的机器发出的声音C.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音的波形是杂乱无章的D. 乐音的指40dB以下的声音,噪音是指在40dB以下的声音13.下列关于乐音和噪音的叙述错误的是……………………………………………..()A. 乐音悦耳动听,噪音使人心烦,有害于人体健康B. 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噪音的振动杂乱无章C. 乐音的响度过大,也会使人感到不安D. 乐音和噪音有根本区别,乐音不会变成噪音14. 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7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假如你闭上眼睛,这两种昆虫从你头附近飞过,那么………………………………………()A. 能听到甲昆虫飞过,但不能听到乙昆虫飞过B. 能听到乙昆虫飞过,但不能听到甲昆虫飞过C. 甲、乙两种昆虫飞过都能听见,但甲的声音更微弱D. 甲、乙两种昆虫飞过都听不见15. “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仪器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 声音太小B. 超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 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D. 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16. 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次声波的是……………………………………………()A. 用声纳技术测绘海底形状B. 预报海啸、台风C. 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 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17. 在教室里讲话未听到回声的原因..……………………………………………..()A. 房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耳区分不出来B. 墙壁反射的回声从门口跑掉了C. 回声太小,人耳不容易听到D. 教室里不可能产生回声18. 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A. 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钟声明显减弱B. 把正在发音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人们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 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D. 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19. 在“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音调、响度、声速关系”的实验中,小王的结论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传播速度越快B. 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声音传播得越远C.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和声速不受影响D.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越大20. 下面的几种情况下不能利用回声测定的是..………………………………..()A. 海底的海深B. 雷电发生处到听见雷声的人的距离C. 海底鱼群的位置D. 对面山崖的距离﹡21. 牛的叫声与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比较,牛的叫声的特征是…………()A. 音调高响度大B. 音调低响度小C. 音调高响度小D. 音调低响度大22. 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 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 为了获得更好音色C. 阻止琴弦振动发音D.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23. 在“动手动脑学物理”中,提出用大小相同的瓶子装上不同量的液体,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能产生有规则的声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检测(带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单元检测(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360d4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6.png)
《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C.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D.小溪流水的“哗哗”声2. 如图所示的是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
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正确的是()(第2题)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C.建筑师利用了声音的折射原理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得到了加强3. 声音在均匀的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A.声速逐渐减小B.频率逐渐减小C.响度逐渐减小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4. 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弓毛和弦摩擦发出声音,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将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为摩擦外弦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张紧度5. 音乐课上,音乐老师播放一段音乐后,请同学们说出该音乐是由哪一种乐器演奏的。
这主要是在训练同学们对乐器的鉴别能力,其依据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6. 下列声音波形图中,与其他图形表示的响度不同的是()7. 如图所示的是楼梯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第7题)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色和响度8. 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是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下列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高架桥两侧的塑料板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9. 如图所示的是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选手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9题)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选手通过响度来辨别鼓声C.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鼓声的音调高D.鼓手在耳朵里塞上棉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中考物理复习《声的世界》专项提升训练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复习《声的世界》专项提升训练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d4e4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b.png)
中考物理复习《声的世界》专项提升训练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明,上学去啰!”.正在吃饭的小明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刚在喊他,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征判断出来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3.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4.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5.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主要改变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6.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8.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西湖立交桥上安装的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B.接听电话时根据音色分辨对方C.声音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D.水面舰艇可以通过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和礁石10.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 )A.发出声音的音叉在振动B.超声波具有能量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响度会变大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速度会变小11.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12.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A.振动B.静止不动C.一直向右运动D.一直向左运动13.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14.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15.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16.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响度较小的17.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
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 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d04a95bb4cf7ec4bfed030.png)
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三章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关于声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遇到障碍物时,声会返回形成回声,电磁波不能B.我们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是因为它们的响度太小C.轰隆的雷声预示着暴雨的到来,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电磁波不能传递信息D.将手机放在真空罩中,拨打手机,会发现手机的来电显示一直在闪烁,可是却不听到铃声,说明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声波不能2 . 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3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不同B.乙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D.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4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减弱噪声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5 . 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而产生的B.长而粗的琴弦与短而细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悠扬的琴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属于乐音D.布谷鸟的叫声让我们感知季节的更替,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6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是因为蝴蝶翅膀振动的幅度太小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指声音的响度大C.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要调节乐器的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音调7 . “男低音歌手引吭高歌”。
这里低和高的含义是()A.前者低指响度,后者高指音调B.前后都是指音调C.前者低指音调,后者高指响度D.前后都是指响度8 . 物理学中噪声是指()A.妨碍他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声音B.响度超过以上的声音C.商店中推销商品的广告声D.一切不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9 . 吹笛子发声主要是()A.笛子(竹管)在振动B.笛子中间部分空气柱在振动C.吹笛子的演员嘴巴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10 . 下列图示中,属于声源的是B.未敲击的音叉A.关闭的收音机C.真空铃实验中的闹铃D.博物馆内的编钟11 .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声音叫超声波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二、填空题12 . 会议现场要把手机设为静音,这是在__________控制噪声,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___________。
声的世界测试题及答案
![声的世界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29243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5.png)
声的世界测试题及答案声的世界》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如图1所示,XXX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2013年4月16日,XXX“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
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波具有能量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3.如图3所示,XXX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叫子”。
演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高低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4.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1图3图1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5.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动形成了大量职员伤亡及财产丧失,以下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B.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6.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XXX说话,会感到声音出格洪亮7.以下做法用来改动音调的是()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分歧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D.依次敲击装有分歧高度水的瓶子8.如图4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