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3_环境污染的微生物检测

合集下载

06环境污染的指示微生物(两篇)

06环境污染的指示微生物(两篇)

引言概述: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环境污染治理的过程中,指示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继续探讨环境污染的指示微生物,包括其种类、分布、鉴定方法以及其在环境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

正文内容:一、指示微生物的种类1.多样性与丰度:指示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等,其多样性和丰度与环境污染程度密切相关。

2.指示微生物的生物标志物:某些微生物被广泛用作环境污染的生物标志物,如大肠杆菌、厌氧菌等。

二、指示微生物的分布1.水环境:指示微生物在水体中的分布和变化与水质污染密切相关,如肠道菌群的存在可以指示水体受到了人类或动物粪便的污染。

2.土壤环境: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作为指示环境污染的重要生物指标,如硫氧还原菌能指示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三、指示微生物的鉴定方法1.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PCR、DNA测序等分子技术可以对指示微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和定量。

2.培养基方法:传统的培养基方法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某些指示微生物,如大肠杆菌可以利用免疫学和生理学方法进行鉴定。

四、指示微生物在环境监测和评估中的应用1.污水处理厂:指示微生物可以用于评估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如通过测定大肠杆菌和厌氧菌的存在来判断处理系统的健康状况。

2.水源地保护:指示微生物可以用于水源地环境质量的评估,如鉴定肠道菌群指示水源受到了污染。

3.空气质量监测:某些微生物可以用于评估空气中的有机物和细菌污染,如通过检测真菌的存在来判断室内空气质量。

五、指示微生物的意义与挑战1.意义:指示微生物可以为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重要的信息,帮助我们了解和控制环境污染程度。

2.挑战:指示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分布复杂,其鉴定和定量方法仍存在一定的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总结:环境污染的指示微生物是环境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工具,其种类多样且分布广泛。

通过分子生物学和培养基方法可以对指示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定量。

指示微生物在污水处理厂、水源地保护和空气质量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学设计实验_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微生物学设计实验_环境微生物的检测

• 根据Logistic模型可以求出与暴露时间相对应的菌体 含量:
图3-6
•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一个具体函数关系式,这 可较准确地得出一定范围内任意时刻的细菌含量。
23
参考文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 法 微生物指标
• 姜起源,谢金星,叶俊, 《数学模型》,清华大学 出版社
• 当天平均温度14.1,当时的相对湿度82%,室外有 微风,近几天属阴雨天气。
实验步骤
• 本大组分为五小组,每组两人
• 五个小组依次测室外、实验室、厕所、大厅和超净台的微 生物含量。
• 具体步骤为:清洗双手—酒精清洁手部—用报纸包裹灭过 菌的平板到各个环境中—开盖接种半个小时—盖盖后报纸 包好拿回实验室—取出放入培养箱48小时—取出观察—对 比统计——结果分析
• 熊文山,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微生物检测方法,检测 与分析,2007年第10卷第6期
• /view/1262256.htm
24
25
4、相对于室外、大厅、厕所,教室内空气中的微生 物含量要少,教室内接种的平板里有五个菌落,这 可能跟教室内的空气相对不流通,人流较少等等因 素有关。
5、在超净台上做的实验产生了三个菌落,而且其直 径要小得多。这与其它的比较,微生物含量明显较 少。但是我们认为超净台上空气的微生物含量应该 没这么多,可能在操作中有少许污染。
• 3)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 白对照。
• 4)待冷却凝固后,翻转平皿,使底面向上,置于 36℃±1℃培养箱内培养48h,进行菌落计数,即为 水样1ml中的菌落总数。
• 5)对每个样品都进行上面步骤并计数。
17
3、菌落计数报告方法
• 在对菌落进行计数时,需要参照GB/T5750.12— 2006中的菌落计数及报告方法。

环境科学大型实验报告(3篇)

环境科学大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我们开展了本次大型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环境,探究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环境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模拟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实验技术。

3.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

4. 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水、土壤、植物种子、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2. 实验设备:实验室培养箱、显微镜、pH计、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培养箱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正常环境,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污染物。

2.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水、土壤、植物种子和污染物。

2. 将植物种子在正常环境下培养至一定生长阶段。

3. 将实验组植物种子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污染物环境中,对照组植物种子置于正常环境中。

4. 定期观察植物生长状况,并记录数据。

5. 使用pH计、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检测土壤、水体等环境指标。

6.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生长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植物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植物生长状况逐渐恶化。

2. 环境指标变化:实验组土壤pH值、重金属含量等环境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污染物对土壤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

3. 污染物对植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污染物对植物的生长、生理和代谢产生了显著影响,如叶片变黄、生长缓慢、根系受损等。

六、结论与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具有显著影响,可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土壤环境恶化等问题。

2. 本实验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措施。

3. 在实际应用中,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微生物检验是一种用于检测和鉴定微生物的方法,它在医学、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检验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从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常见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

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计数,从而得到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样,首先需要从待检样品中取得适当的样品,如食品、水、空气、土壤等。

取样的方法和条件需根据具体的检验要求和标准来确定。

2. 分离,将样品中的微生物分离出来,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稀释涂布法、滤膜法、过滤法等。

分离出的微生物可以进行后续的培养和鉴定。

3. 培养,将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促使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培养的时间和温度等条件需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种类来确定。

4. 鉴定,对培养出的微生物进行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性等方面的鉴定,确定其种属和数量。

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显微镜观察、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5. 计数,对培养出的微生物进行计数,得到微生物的数量。

常用的计数方法有平板计数法、膜过滤法、涂片计数法等。

二、微生物检验的常见方法。

微生物检验的常见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两大类。

1. 传统方法,传统方法主要包括涂布法、滤膜法、过滤法、薄层法等。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适用于一般的微生物检验需求。

但传统方法通常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且对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限制。

2. 现代方法,现代方法主要包括PCR法、蛋白质质谱法、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通量的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微生物。

但现代方法的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成本较高,适用于对微生物检验有较高要求的领域。

三、微生物检验的应用领域。

微生物检验在医学、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空气微生物污染检验方法

空气微生物污染检验方法

空气、物表、器械、医务人员手微生物检测参考标准一、空气微生物污染检验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法操作结果计算:按平均每皿的菌落数报告:CFU/(皿·暴露时间)。

结果判断:Ⅱ环境: 手术室、供应室、计生手术室、产房、眼科治疗室 、婴儿室、≤4.0cfu/皿(15min )Ⅲ环境 各科治疗室、处置室、ICU 、胃肠镜室、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急救室、化验室血库、口腔科。

≤4.0cfu/皿(5min )二、物体表面微生物污染检查方法检测方法:把采样管充分震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 ,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20ml,36℃±1℃恒温培养箱48h ,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采样面积都为100cm 2)结果计算: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m 2)=结果判断:Ⅱ环境: 手术室、供应室、计生手术室、产房、眼科治疗室 、婴儿室。

≤5.0cfu/cm 2平均每皿菌落数×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 2)Ⅲ环境各科治疗室、处置室、ICU、胃肠镜室、儿科病房、妇科检查室、急救室、化验室血库、口腔科。

≤10.0cfu/cm2三、消毒医疗器材的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把采样管充分震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20ml,36℃±1℃恒温培养箱48h,计数菌落数,必要时分离致病性微生物。

检验标准1、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应无菌2、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数应≤20 CFU/件(CFU/g或CFU/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3、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数应≤200 CFU/件(CFU/g或CFU/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1)、高度危险性物品: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2)、中度危险性物品: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压力测量导管、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完整版)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污染控制微生物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污染控制微⽣物课后题答案第⼀章绪论1、何谓微⽣物?微⽣物有何特点?微⽣物⼀词并⾮⽣物分类学上的专⽤名词,⽽是指所有形体微⼩单细胞的,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细胞,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甚⾄电⼦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物的通称。

微⽣物类群⼗分复杂,其中包括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病毒,单细胞的细菌和蓝细菌,属于真菌的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和原⽣动物、后⽣动物等。

微⽣物具有个体微⼩,分布⼴泛;种类繁多,代谢旺盛;繁殖快速,易于培养;容易变异,利于应⽤特点。

2、何谓原核微⽣物和真核微⽣物?⼆者有何区别?凡是细胞核发育不完全,仅有⼀个核物质⾼度集中的核区,不具核膜,核物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的界限,没有分化的特异细胞器,只有膜体系的不规则泡沫结构,不进⾏有丝分裂的细胞成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为微⽣物称为原核微⽣物。

反之,凡是具有发育完好的细胞核,有核膜,有⾼度分化的特异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尔基体),进⾏有丝分裂的细胞成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微⽣物称为真核微⽣物。

3、概述微⽣物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作⽤。

a、在给⽔⼯程中的应⽤⽔中往往存在致突变污染物,这些物质可以利⽤微⽣物检测出来。

另外,藻类⼤量滋⽣时会堵塞给⽔⼚的滤池,并会使⽔中带有异味和增加⽔的⾊度和浊度等,因此,在给⽔⼯程中应尽可能出去这些微⽣物,以提供符合标准的⽣活饮⽤⽔和⼯业⽣产⽤⽔。

同时,也可利⽤⼯程菌形成固定化⽣物活性炭,来消除⽔中的微量有机物;利⽤微⽣物⽣产⽣物絮凝剂,取代⽆机和有机絮凝剂,以进⼀步提⾼⽔质、b、在排⽔⼯程中的应⽤可以利⽤各种微⽣物的分解作⽤,对废⽔中的污染物进⾏降解和转化,使之矿化且使⽔中的重⾦属得以适当转化。

另外,在受污染⽔体的⽣物修复技术中,微⽣物起着极为重要的作⽤。

c、在⼟壤净化中的作⽤⼟壤环境⽇益恶化,被我污染的⼟壤通过对地下⽔和地表⽔形成⼆次污染和经⼟壤-植物系统由⾷物链进⼊⼈体,直接危及⼈体健康。

空气环境微生物检测报告

空气环境微生物检测报告

空气环境微生物检测报告引言空气中的微生物是指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并且常常对人类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空气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旨在通过空气环境微生物的检测结果,为建筑物、办公室和其他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本报告将介绍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和相应的解读。

检测方法在本次空气环境微生物检测中,我们采用了常用的空气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空气采样:采用空气采样仪器,在被检测的场所中进行空气采样。

采样仪器能够捕集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并将其固定在采样器中。

2.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空气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包括样品的过滤、培养基的准备等步骤。

3.培养和鉴定:将处理后的空气样品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并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

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微生物生长。

4.结果记录:对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和计数,并记录相关信息。

检测结果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上形成的微生物菌落的总数。

菌落总数是评估空气环境微生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本次检测结果,空气中的菌落总数为XXX CFU/m³。

根据卫生标准,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超过规定的限值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在空气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有很多种类,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根据本次检测结果,我们未检测到空气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

这说明被检测场所的空气环境相对较为安全,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较低。

常见微生物类型除了菌落总数和病原微生物外,还存在许多其他常见的微生物类型。

这些微生物在空气环境中广泛存在,并且对人体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本次检测结果,我们检测到了以下常见的微生物类型:1.细菌:XXX (例: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2.真菌:XXX (例:霉菌、酵母菌等)3.病毒:XXX (例: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空气环境微生物检测结果,空气中的菌落总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未检测到病原微生物,并且检测到了常见的微生物类型。

环境微生物实验报告

环境微生物实验报告

环境微生物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采集水样和空气样,利用培养基和培养技术,获得了共计80株微生物,分别鉴定了其生态特征和菌株特征,结果表明水样中主要包含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而空气样中则以细菌为主。

同时,本实验还发现某些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引言:微生物是地球上最神奇也是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之中,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物资源和环境因子。

微生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被运用于制药、食品加工、生物工程等领域。

此次实验旨在通过采集水样和空气样,分离培养微生物,并鉴定其生态特征和菌株特征,探究这些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对人类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实验样本:水样和空气样实验仪器:培养基、移液管、灭菌培养皿、显微镜实验方法:1. 采集水样和空气样,并将其分别添加进不同的培养基中。

2. 将培养基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48小时,观察微生物生长情况。

3. 对生长的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色素、菌落形貌、菌株产生物等方面进行分辨。

结果:本实验共检测出80株菌落(水样55株,空气样25株)。

在水样中,细菌占29.1%,真菌占42.7%,病毒占28.2%;在空气样中,细菌占76%,真菌占16%,病毒占8%。

分开鉴定菌株:包括鉴定细菌、真菌、病毒的生态特征,进行菌株特征鉴定。

其中,水样中明显的微生物为青霉、腐菌和肠道病毒,而空气样中则以葡萄球菌为主。

此外,实验结果还显示,某些微生物菌株具有较强的抗菌能力。

例如,葡萄链球菌株抑制弧菌的能力高达96%以上。

这一结果说明,这些微生物菌株有着潜在的抗菌应用价值。

结论:在同样的环境中,不同区域带有的微生物种类及数量都会有所不同。

本实验从周边环境中采集到不同菌株,通过鉴定这些微生物在人类、动物和植物中的作用,我们能够了解到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人类更好地控制微生物污染提供了重要数据。

未来,我们将继续探讨新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利用我们的发现来保护人类和生态环境。

微生物限度检测环境要求(一)

微生物限度检测环境要求(一)

微生物限度检测环境要求(一)微生物限度检测环境要求简介微生物限度检测是一种常见的质量控制手段,用于确定制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

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时,需要满足一系列的环境要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要求1.无尘环境: 检测环境必须保持干净,无尘且经过适当消毒处理,以防止异物对检测结果的干扰。

–例子: 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时,工作台面、试验器皿和仪器设备应经过清洁,并进行适当的消毒。

2.温度控制: 检测环境的温度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以保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例子: 在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时,常规温度要求为37℃,确保微生物可以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和繁殖。

3.湿度控制: 检测环境的湿度要适中,以防止微生物的异常生长和污染。

–例子: 在进行真菌和霉菌检测时,通常要求湿度保持在50%~70%之间,以创造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4.空气洁净度控制: 检测环境的空气质量应达到一定的洁净度要求,以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例子: 在进行空气微生物检测时,需要使用高效过滤器对空气中的微粒进行过滤,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员工培训: 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操作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子: 微生物限度检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无菌技术、培养技术以及微生物鉴定技术等知识,以便正确地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

结论微生物限度检测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而满足相应的环境要求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只有在符合无尘环境、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空气洁净度控制以及员工培训等要求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为产品的质量提供保障。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名解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微生物群体在进化发育阶段上有一定的共同形态和生理特征微生物学: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特性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微生物之间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互相关系的一门科学抗生素:是由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某些其他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细菌素:是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在宿主体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不致病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灭菌:指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的方法防腐: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无菌:指没有货的微生物的存在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也是环状闭合的双联DNA分子比染色体小存在于细胞质中可自主复制突变:是指细菌遗传物质的机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所致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给后代基因转移:外源性物质由供体菌转入受体细胞内的过程基因重组:供体菌的基因进入受体菌细胞并在其中自行复制与表达或矛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的过程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只能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复制周期:病毒的增殖被人为分成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成熟与释放七个步骤的完整过程缺陷病毒:是指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因基因某一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若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能量和必要成分等则病毒无法合成自身成分不能够装配和释放子代病毒的现象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人工自动免疫:是将疫苗等免疫原接种于人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人工被动免疫:是指注射含某种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的免疫血清等一系列细胞因子是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于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或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致病性: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特殊的宿主体内引起特定疾病的能力半数致死量: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病原体数量或毒素量急性感染:发作突然病程较短一般是数天或数周局部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局限就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病变的一种感染类型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毒性症状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毒素也可有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培养基:是指人工方法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CFU:菌落形成单位细胞病变效应(CPE):是指某些病毒感染组织细胞后正常生长的梭形细胞变圆变性坏死溶解及从培养瓶壁脱落细胞堆积形成葡萄状包涵体:某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在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形成包涵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在入院前已开始或住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填空●根据微生物的大小、结构和组成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型: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微生物的分类等级与其他生物相同依次为:界、门、纲、目、科、种、属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细菌的基本机构是由各种细菌共有的节后由外向内依次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细菌L型的只要生物学特性:多形性普通培养不声张可返祖可致病●细菌的繁殖方式:二分裂繁殖以2的N次方数量增长●细菌的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细菌产生的色素有两类: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进行水的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时一般以大肠埃希菌作为水被粪便污染的重要指标通过测定大肠菌群数来判定水源被污染的程度目前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的标准是:1ml水肿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cfu●空气中的细菌一般以甲链作为指示菌●热力灭菌法又分为:干热灭菌法(包括焚烧烧灼干烤法)和湿热灭菌法(主要高压蒸汽灭菌法间歇灭菌法巴士消毒法煮沸法)●热力灭菌法的原理是:高温加热●影响消毒剂的因素:消毒剂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温度与酸碱度环境中化学拮抗物质的存在●噬菌体的结构:由头部尾部两部分组成头部外壳为蛋白质内含核酸;尾部由尾领尾鞘尾髓尾板尾词和尾丝组成●真菌的变异三种表现形式:真菌形态、机构变异真菌菌落变异真菌抗药性变异●外毒素:具有菌种特异性毒性作用较强具有组织选择性良好的免疫原性不耐热易被酸和蛋白水解酶灭活●细菌全身感染在临床上常见的有下列情况几种情况: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可分为3类: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培养基的制备程序:调配溶化矫正PH 过滤澄清分装●细菌在液体培养基的生长现象:浑浊沉淀菌膜●细菌菌落一般分为下列3种类型:光滑型粗糙型黏液型●HCV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球形对氯仿、甲醛、乙醚等有机溶剂敏感问答1.微生物的特点A,个体微小,结构简单B,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C,繁殖快,代谢强D,适应强,易变异,易人工培养E,种类多,分布广,观察和研究手段特殊2.微生物命名国际上多采用拉丁文林奈双命名法,又属名和种名组成,a,属名在前,名词,首字母大写;b,种名在后,形容词,均用小写;两者用斜体表示。

(完整版)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完整版)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微生物是一类形态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面目的生物。

“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而是一切微小生物即个体小于0.1毫米生物的总称。

目前已确定的微生物种数还只有10万种左右,但近些年来由于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进,微生物新种的发现正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长。

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微生物的总数可能会超过目前动、植物种数之和。

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都能被微生物利用、分解。

有些微生物还能利用有毒物质如酚、氰化合物作为营养,同时将有毒物质转化、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如水、二氧化碳等。

在治理环境污染中,致力于生物环保技术的专家们采用科学的分离、培养方法,寻找和培养出了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质的微生物菌种。

生物降解的巨大潜力迄今为止已知的环境污染物达10万之多,其中大量的是有机物。

所有的有机污染物,可根据微生物对它们的降解性,分成可生物降解,难生物降解和不可生物降解三大类。

作为一个整体,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是惊人的。

可以说,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几乎都能被微生物所分解。

环境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中,至少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修复污染生态环境运用环境微生物手段既可以修复受污染天然水体生态,尤其是富营养化湖泊、河道和港湾,也可以修复污染土壤生态,尤其是残留农药污辱的农田土壤和油田开采过程中被原油污染的土壤。

给水体投加除碳(有机碳)、除氮菌株,正成为一项消除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行技术措施。

给土壤添加除油(矿物油)菌株,已成为一项成熟的修复油污土壤的技术措施。

2、处理污水及固体废弃物事实证明,污染物降解菌在环境治理工程中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它无论在污染物降解的专一性,还是在污染物降解活性的强度和持久性,尤其在降解那些难降解有机化合物方面,均比以往任何一种生化处理工艺占有绝对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性。

当筛选出强势目标化合物降解菌,配以合理的工艺流程和工程设备,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处理效果。

对于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农业废弃物等非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来说,微生物的作用更是其它生化治污手段所望尘莫及。

水环境中微生物检测原理简析

水环境中微生物检测原理简析

水环境中微生物检测原理简析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对于评估水质污染程度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检测主要是针对水中的细菌、真菌、藻类等微生物进行检测,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的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了解水环境的污染情况。

本文将对水环境中微生物检测的原理进行简析,包括微生物检测的常用方法、检测指标及其意义等内容,以期为水环境微生物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微生物检测的常用方法1.培养法培养法是最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之一,通过在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培养水样中的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的特点,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水样中的微生物数量。

培养法的优点是可以得到微生物的生长数量和种类信息,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检测方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部分微生物无法在常规培养条件下生长,因此可能漏报一部分微生物。

2.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包括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

这些方法利用微生物的DNA或RNA信息作为检测目标,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水样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尤其适用于检测那些不易培养的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需要昂贵的实验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且不能区分活菌和死菌。

3.浊度法浊度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通过测定水样中微生物颗粒对光的散射情况来间接反映微生物的数量。

浊度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适用于快速检测大样本数量,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不能区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只能大致反映微生物的数量。

二、微生物检测的指标及其意义1.总菌落总数(TVC)总菌落总数是指在一定培养条件下,水样中的细菌总数。

TVC是评价水质卫生状况和预警水环境中细菌污染的重要指标,其数量直接反映了水样中的微生物污染程度。

TVC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TVC的检测,可以及时了解水环境的卫生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微生物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近年来,环境污染成为了全球性的重大问题,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这就迫使科研人员寻找新的方法来监测和评估环境中的污染物。

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微生物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对微生物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微生物生物传感器微生物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来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的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微生物对环境中特定污染物的感应和反应,产生可测量的生物学信号。

这些微生物可以是细菌、真菌、藻类等,它们通过酶促反应、生物体内物质交换等方式来感应和响应污染物的存在。

这种传感器既可以用于实时监测,也可以用于短期和长期监测。

通过微生物生物传感器,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是通过对环境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来监测环境污染程度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分析微生物的种类、丰度和分布等信息,可以了解环境污染的程度和类型。

例如,某些微生物群落中特定物种的增加或减少可能与某种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有关。

通过采集环境样品并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可以对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从中获得与环境污染相关的信息。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快速评估环境污染情况,还可以为环境保护人员提供指导和决策的依据。

三、微生物生物指示剂微生物生物指示剂是通过对特定微生物的生存状况和活性的监测,来评估和预测环境污染的方法。

某些微生物对环境中的污染物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它们的增殖或抑制可以作为环境污染程度的一个指示。

例如,某些微生物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的抗性或敏感性可以被用作评估环境中相应污染物的存在情况。

通过对微生物生理指标和生活特性的监测,可以实时了解环境中污染物的状况和影响程度。

这种方法对于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时发现和控制环境污染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liforms are several different types of bacteria that exist in the intestines of warm blooded animals and are found in bodily waste, animal droppings, and naturally in soil.
Coliform bacteria are described and grouped, based on their common origin or characteristics, as either total or fecal coliforms.
The group of total coliforms includes faecal coliform bacteria, such as Escherichia coli (E.coli), as well as other types of coliform bacteria that can survive in soil and vegetation.
2.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
指能够在44.5 ℃(44-45℃)发酵乳糖的大肠菌群, 亦称耐热性大肠菌群(thermotolerant coliform)。
粪大肠杆菌也包括同样的4个属,但以埃希氏菌 属为主。 粪大肠菌群与粪便中大肠杆菌数目直接相关,在 外界环境中不易繁殖,作为粪便污染指示菌意义 更大
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 ,LD100 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 最小致死剂量:Minimum Lethal Dose ,MLD 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Lethal Dose ,LD0
半数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 Concentration,EC50)
我国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都规定了检出标准(p387)
二、粪便污染指示菌
1.总大肠菌群(total coliform)也称为大肠菌群 (coliform 或者 coliform group)。
大肠菌群是一群需氧和兼性厌氧的,能在37℃培养24h内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 胞杆菌,包括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 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等。
cfu(colony forming unit)是指单位体积、单
位表面积或单位质量检样中菌落形成单位。
pfu(plaque formation unit ):空斑形成单位,用
于病毒、蛭弧菌的效价测定。
2.霉菌和酵母菌总数(fungi and yeast count)
指环境中被测样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 后所得的1ml或者1g检样中所含的霉菌和酵母菌 菌落总数。 检测霉菌和酵母菌,是从另一生物学层次,反 映环境的一般污染。
Total coliforms do not necessarily indicate recent water contamination by faecal waste, however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hese bacteria in treated water is often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water disinfection is working properly.
我国目前水质标准中规定的大肠菌群数(cfu/L):
饮用水≤3
游泳池水< 100
地表水 第一级≤500 第二级≤10000 第三级≤50000
***
第二节 污染物生物毒性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一、生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1.毒性的概念与检测
毒性(toxicity):指外源化合物与肌体接触或进 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 能力,毒性越强的物质造成损害所需的剂量和 浓度越低。
生物发光是某些生物的一种生理现象,海洋生物 中更为多见。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国外科学家首次从海 鱼体表分离和筛选出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敏感的 发光细菌,用于检测水体生物毒性,现已成为一 种简单、快速的生物毒性检测手段。
能够影响微生物某种正常生理指标值50%所需 的待测物质浓度,有时候也指能够引起50%的受 试生物的某种效应变化的浓度.
半数抑制浓度 (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 能够引起受试生物的的某种效应50%抑制的浓度。
二、原核微生物检测方法
(一)发光细菌-生物发光抑制试验
一、一般污染指示微生物
1.细菌总数(total bacteria count):指环境中被测 样品,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的1ml或者1g检 样中所含的细菌菌落总数。
细菌总数主要反映环境中异养型细菌的的污染 度,也间接反映一般营养性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微生物总数的表示方法:
细菌总数一般采用:个/ml、cfu/ml 或cfu/g来表 示。
因此利用微生物我们可以指示环境状况,监测 环境污染,评价污染物毒性。
第一节 环境污染的指示微生物
指示微生物(indicator microorganism):也称 为指示菌(indicator bacteria)是指在常规的 环境监测中,用于指示环境样品污染程度,并 评价环境污染状况的具有代表性的微生物。
毒性的检测一般有动物试验和微生物试验
当我们以微生物为检测手段时多称为生物毒 性(biotoxicity)
微生物检测方法的原理是选择微生物的某一项或 几项生理指标作为指征,根据待测物质影响或者 抑制这些指征的程度来判断毒性的强度。
2.毒性试验的常用参数
致死剂量或致死浓度:Lethal Dose,LD或者 Lethal Concentration,LC.
环境微生物学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 席宇
第十章 环境污染的微生物检测
主要内容
环境污染的指示微生物 污染物生物毒性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污染物致突变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微生物的存在离不开环境,而微生物的数量分 布和种群组成、理化性状、遗传变异等,又是 环境状况的综合而客观的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