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教师版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8efa6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4.png)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精选6篇通过精心准备的教案,为大家呈现一场丰富、有趣的授课,并积极激发你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教案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2b0e5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12.png)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教案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教案【精选5篇】学习并非只关乎应付考试和获取高分,更重要的是打开你们的思维,增强你们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fbe55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9.png)
-教师扮演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引导他们进行批判性思考。
4.联系实际,提升素养: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实际议题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
-通过研究性学习、辩论会等形式,让学生探讨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和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策略。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实例;
-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及预防措施。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总结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用途、危害及应对策略。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实验方案需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所需材料等,并在下节课上进行汇报和展示。
4.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科普书籍或文章,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阅读后,学生需撰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教育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气体的基本性质和实验操作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将面临以下挑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认识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责任感。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教案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d0df5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c.png)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教案
教学内容: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备方法及主要应用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
教具准备:干冰、苏打粉、氢氧化钠、碳酸氢铵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个装有二氧化碳的气囊,让学生观察气囊内的气体颜色和状态,引出二氧化碳这个化学物质。
2. 让学生谈谈平常生活中接触过哪些含有二氧化碳的物质,如汽水、发酵食品等。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1)苏打粉与醋反应;(2)碳酸氢铵热分解;(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 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实验一:用苏打粉和醋制备二氧化碳。
2. 实验二:用碳酸氢铵热分解得到二氧化碳。
3. 实验三: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碳。
四、总结(5分钟)
让学生总结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并讨论二氧化碳的主要应用领域。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份关于二氧化碳的小结,包括制备方法、性质和应用等内容。
六、板书设计
主题:二氧化碳
制备方法:苏打粉与醋反应、碳酸氢铵热分解、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性质:无色、无味、比空气重
应用:饮料制造、灭火等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二氧化碳的一些基本知识,培养了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在以后的实验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实验的设计和探究。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实验活动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实验活动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a78deb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e.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实验活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是化学课程教育价值与育人功能的具体化。
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经历真实过程,实验教学中要落实实验素养,要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样化探究活动。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
在探究活动之前要依据核心素养明确教学目标以及评价目标,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问题导向初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原料,能够结合反应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通过探究活动,结合生成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检验其性质,能够梳理出设计本实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初步建构思维模型。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下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实验活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些知识为本节实验活动起到了铺垫作用。
在初中化学学生实验内容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实验。
在实验的过程中,采用简便、易操作的实验装置,对学生完成实验,牢固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制备方法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对药品的选择、反应原理、制取装置的选用、实验步骤、验满等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及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认识还较表面,停留在课本理论知识上,缺乏实验操作的支撑。
在基本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学生已经完成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分组实验,初步掌握了制取气体及对物质性质检验的基本方法。
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得到较直观的结论。
但是观察记录与描述表达实验现象、归纳实验方法、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尚显薄弱。
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灵活掌握和应用知识四、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制取装置、收集及验满气体等实验操作,掌握CO2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初中co2教案
![初中co2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ab158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b.png)
初中co2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及用途。
2. 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石灰水、集气瓶等。
2. 实验试剂: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气体有哪些?2. 学生回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二氧化碳这种气体。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5分钟)1. 实验室制法1.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取二氧化碳?1.2 教师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3 学生动手操作:根据教师的演示,自己尝试制取二氧化碳。
2. 实验现象2.1 学生观察:二氧化碳的产生过程中有哪些现象?2.2 学生回答:固体大理石或石灰石消失,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化学反应方程式3.1 学生写出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2 教师点评并讲解方程式。
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0分钟)1. 学生观察: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哪些?1.1 学生回答: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2. 实验验证2.1 学生动手操作:用集气瓶收集二氧化碳,观察其密度。
2.2 学生观察: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四、二氧化碳的用途(10分钟)1. 学生思考: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1.1 学生回答:灭火、化工原料、植物光合作用等。
2. 教师总结:二氧化碳在工业、农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用途。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co2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co2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2719d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d.png)
CO2——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3.掌握二氧化碳的用途和环保意义。
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原理。
教学准备: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器材。
2.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展示地球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数据,引导学生关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二氧化碳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二、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演示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让学生观察二氧化碳气体的颜色和状态。
2.学生分组实验,观察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性。
三、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演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四、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1.介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碳酸盐与酸反应二氧化碳气体。
2.演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学生分组实验,亲自操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五、二氧化碳的用途和环保意义1.介绍二氧化碳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用途。
2.讲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强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环保意义。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六、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方法和环保意义。
2.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二氧化碳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七、作业布置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及二氧化碳的用途和环保意义。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a612007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0.png)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内容总览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板书设计
01
了解实验室制取 二氧化碳的反应原 理;
学习目标
02
探究实验室中制 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并利用设计的装置 制取二氧化碳;
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 实验室不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的原因?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中混有HCl气体,所以不能用浓盐酸
➢ 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的原因?
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附着在石灰石表面,阻碍了反应的进行
➢ 实验室也不用碳酸钠、粉末状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
实验室里制取CO2的步骤
①连接装置, ②先装入大理石 ③再加入稀盐酸 ④收集并验满 检查装置气密 性
⑤存放
夹紧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其中液面高于锥形瓶中液面,若长颈漏斗中形
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探究新知
任务三
梳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
课堂练习
7.有如图所示的仪器和KClO3、MnO2、稀H2SO4、石灰石、稀 盐酸等药品供选择,若在实验室完成如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处。
(1)制取并收集CO2气体,你选择的仪器是__①__②__⑦__⑧___(填序号),
药品是___石___灰__石___、__稀___盐___酸_。
课堂练习
(2)若再补充一种药品,也可用上述制CO2的装置来制O2,你补 充的药品是__过__氧___化__氢__溶__液_。 (3)若再补充一种仪器,并选择上述原有的仪器和药品制取并收 集O2,你认为需要补充的仪器是__试__管____,你选择的药品是 _K__C__lO__3_、__M__n__O__2_。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edd9a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c.png)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性质、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
2.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和检验。
3.掌握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现象和原理。
4.能够运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二氧化碳的性质。
四、总结提升
1.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感受,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2.教师点评学生的实验操作,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二氧化碳的制备、性质和检验内容。
2.提问:二氧化碳还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二、自主学习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策略:
-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直观地展示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个性化教学: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每个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3.动手能力强: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实验仪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和检验。
4.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互相交流、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5.环保意识:学强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二氧化碳现象,如汽水冒泡、灭火器使用等,引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好奇心,进而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初中化学co2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co2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f1f9e8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b.png)
初中化学co2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CO2的性质、制备、性质与应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
2. 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
3. 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课件、教辅资料;
2. CO2实验器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固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展示图像等方式引入课题,引起学生兴趣。
二、讲授CO2的性质和制备方法(10分钟)
1. 介绍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介绍CO2的制备方法:碳酸与酸反应法。
三、实验操作(15分钟)
1. 实验目的:观察CO2的性质;
2. 实验步骤:将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变化观察CO2的性质。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CO2的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CO2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和思考题。
教学反思:
1. 实验操作是否能有效观察CO2的性质?
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CO2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扩展活动:
可邀请学生展示关于CO2的相关科普知识或进行CO2的相关实验探究。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ab754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0.png)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及其主要性质。
教材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正确描述并解释实验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其性质的观察与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并解释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现象,尤其是其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视频:展示生活中二氧化碳的常见现象,如灭火器灭火、碳酸饮料的泡泡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提问: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二氧化碳是什么样的物质?它的性质有哪些?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通过实验活动3,来一起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二)、新知探究1. 理论学习:展示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讲解其物理性质(如无色无味、密度大于空气等)和化学性质(如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与碱反应等)。
2. 分析实验原理:介绍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3. 预习实验步骤:展示实验装置图,讲解每一步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实践操作1. 安全提示:强调实验安全,如佩戴实验服和护目镜,避免直接接触药品等。
2. 指导操作: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如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3. 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实际操作。
(四)、分享交流1. 分享观察: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其他学生补充或提问。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PPT课件1 人教版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PPT课件1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47ced2aef8941ea76e0569.png)
人、动物、植物的 呼吸、煤等燃料的燃烧
氧气
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课题4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
徐云飞
灭 火
用于生产汽水
气体肥料
人工降雨
干 冰
作制冷剂
制造舞台云雾
保鲜食品
探究一:CO2灭火的原因?
实验
花上喷 稀醋酸
只在花上喷水,保持叶片干燥, 放入二氧化碳中
现象 紫色变红色
花由紫色变红色;叶片不变色
结论 是CO2和H2O反应的生成物使紫色可乐”、
“雪碧”等碳酸饮料里,逸出的气
体中含有CO2气体?
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呼吸作 用,可能会产生什么气体?有哪
二氧化碳最常见的 一种用途是灭火,这体 现了它的哪些性质呢?
探究一:CO2灭火的原因?
二氧化碳最常见的 一种用途是灭火,这体 现了它的哪些性质呢?
通常情况下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
探究一:CO2灭火的原因?
二氧化碳最常见的 一种用途是灭火,这体 现了它的哪些性质呢?
通常情况下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些方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想呢?
请讨论并实验。
科技前沿: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封存
挪
威 ——从1996年开始,在北海斯莱帕油田已
经捕集和封存了超过1000万吨的CO2 。
中
国 ——目前正在开发CO2 收集深埋技术。
澳大利亚——将着眼于温室气体排放的海底碳封存。 英 国 ——日前开发出一种CO2 捕获和存储新技 术,可以使CO2 永久贮藏在岩石中。 德 国 ——最近提出了一个不同的思路,将CO2 转化成塑料原料。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教案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教案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1e03c6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a.png)
课题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对制取二氧化碳的途径的讨论与分析,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试剂,树立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
2.通过对二氧化碳和氧气有关性质的比较,了解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时,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素养目标1.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收集方法。
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植物的生长既离不开阳光和水,也离不开二氧化碳。
在前面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在实验室里成功地制取了氧气,那么,在实验室里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二、推进新课[过渡]请同学们列举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然后讨论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归纳总结]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CO2;②石灰石高温分解:CaCO3CaO+CO2↑;③2CuO+C2Cu+CO2↑等。
这些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但操作较复杂,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便收集,所以这些反应均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讨论交流]实验室有以下几种药品: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碳酸钠(Na2CO3)、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
利用这几种试剂探讨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
[演示实验][归纳总结]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均是CaCO 3)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方法的学习,我们知道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那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6~147页“探究”的相关内容并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 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和固体反应固体和液体反应液体和液体反应等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加催化剂等){ 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过渡]请同学们依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原理及相关性质进行比较,并完成下表。
二氧化碳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二氧化碳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6046f4dd36a32d727581b0.png)
二氧化碳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质一、教学设计思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生活中的材料创设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一瓶可乐展开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兴趣,调动思维。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把课堂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挖掘本质的能力,从而树立科学的探究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a、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b、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c、初步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b、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五、重点和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展示}:展示一瓶可乐。
同学们,这是什么?(生:可乐)说完整点(生:百事可乐),谢谢同学们的祝福,我也祝大家百事可乐!同学们知道这里面有气体吗?(生:有)是什么气体呢?(生:二氧化碳)大家能在草稿纸上写出它的化学式吗?有没有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他的化学式功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的最爱。
百事可乐。
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要研究它,我们得想办法将可乐中的二氧化碳赶出来啊,你们会用什么办法来收集呢?又会想到什么方法来证明你收集到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呢?现在小组讨论,完成学案1、2题的设计方案(2分钟)时间到,现在大家就按照各自学案上的1、2题的设计方案开始收集和证明你收集的气体真的是二氧化碳,并在学案上记录你的现象(5分钟)【各组代表发言,老师板书】其他组有没有补充的?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或添加的吗?我们发现收集这边利用的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右边是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5篇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a10c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5.png)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5篇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5篇在这个课堂上,我们会尽力确保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巩固碱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初步形成学科综合思想和科学的探究能力。
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重点:设计实验,用实验现象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难点:科学探究思想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实验准备:大理石稀盐酸 Ca(OH)2溶液 NaOH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试管滴管矿泉水瓶集气瓶锥形瓶各类导管烧杯单孔橡皮管 U型管铁架台气球鸡蛋红墨水教学过程:复习:碱的通性;写出常见的碱Ca(OH)2 、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一位同学回答碱的通性;一位同学上台书写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演示:将CO2分别通入Ca(OH)2、NaOH溶液中。
教师提问:利用反应现象的不同,可以解决哪类问题?学生回答:鉴别Ca(OH)2与NaOH。
引言:CO2与Ca(OH)2反应有沉淀生成,而与NaOH反应无现象,那么CO2与NaOH是不是确实发生了反应?对于这种无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本节课探究的课题就是:如何用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板书:如何用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提示:我们做过很多的实验,看过很多的实验现象,如:颜色变化,气泡冒出,水位上升等,学习过很多物质的性质。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不同性质,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变化来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装置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知识互联网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思路导航内容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1. 物理性质①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固态二氧化碳为白色雪花状固体,俗称干冰,常用作制冷剂,也可用于人工降雨。
②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③密度比空气大图9-1 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2.用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光合作用) CO 2 +H 2O光照O 2+有机物(作制冷剂、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 内容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
2.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 2 + H 2O = H 2CO 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H 2CO 3 = CO 2↑ + H 2O当加热时,碳酸更易分解,二氧化碳从溶液里逸出,所以红色石蕊溶液又变成了紫色。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与Ca(OH)2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的缘故。
Ca(OH)2 + CO 2=CaCO 3↓+ H 2O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5.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
2NaOH + CO 2=Na 2CO 3 + H 2O【思考1】如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答案】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有很多同学在这个地方会有很多错误答案:点燃一氧化碳,但这是混合气体不可能点燃;通过灼热的木炭,那么此时除去的就不是一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了,要注意题干。
【例1】(2012南宁中考)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②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④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A. ①②③B. 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例题精讲(灭火)图9-2 紫色小花变成红色的原因【答案】A【例2】(2012密云期末) 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玻璃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发生火灾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 成站立姿势跑出 C. 伏低身体逃出 D. 淋湿衣服爬出【答案】B【例3】课堂上,某同学为探究CO 2的性质,取两个在收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向其中的一个中放入一朵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小纸花,无明显变化。
再向另一瓶中加入约1/3 体积的水,振荡后,塑料瓶变瘪(有些扁平),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色,探究由 此现象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得到碳酸,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B. 可能是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C. 二氧化碳一定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D. 二氧化碳溶于水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答案】B【例4】(2013海淀期末)除去CO 2中混有少量O 2的最佳方法是( ) A. 点燃 B.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通过澄清石灰水 D. 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答案】B【例5】(2012海淀期末)小红用实验研究CO 2通入水中后发生的变化。
(1)如右图所示,向一个收集满CO 2气体的质软的塑料瓶A 中加入约31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产生的现象为 。
(2)取3 mL 瓶A 中的液体倒入试管B 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 色,说明CO 2与水发生了化 学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2)中试管B 继续做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塑料瓶变瘪; (2)红,CO 2 + H 2O = H 2CO 3 ;(3)B 中溶液颜色由红色变成紫色,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 + CO 2=CaCO 3↓+ H 2OAB C 澄清石灰水【例6】(2013石景山期末)某实验小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图1 图2甲乙甲乙(1)如图1,收集两塑料瓶(500 mL)二氧化碳气体,向甲瓶中加入150 mL澄清石灰水、乙瓶中加入150 mL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盖紧瓶盖,振荡。
①甲中出现的现象有。
②由乙中出现的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资料:①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② 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将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如图2,甲、乙中分别装有50 mL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向装置中缓慢通入约500 mL 二氧化碳,甲、乙中均无明显变化。
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答案】(1)①塑料瓶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和水反应CO2 + H2O= H2CO3(2)因为乙中的溶液无明显变化,而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通入的CO2气体体积又远大于甲中溶液的体积,所以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知识点二二氧化碳的制取图9-3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图9-4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全球变暖(1)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一看反应物状态,是固—固的反应、固—液反应,还是液—液的反应。
二看反应条件,即是否需要加热。
图9-5固—固装置 图9-6固—液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排水法:所收集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排空气法:所收集气体的密度和空气密度的大小不同、且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发生反应。
(2)二氧化碳的制取 实验室制法:药品:用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原理: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CO 2↑ 实验装置:如图步骤:①检查反应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块状大理石,塞紧塞子,出气导管刚好伸入锥形瓶内 ③把反应装置固定好④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至浸没漏斗导管末端 ⑤收集气体 ⑥检验是否集满思路导航大理石稀盐酸图9-10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图9-8 向上排空气法图9-7向下排空气法 图9-9排水法〖注意〗①一般不用稀硫酸来代替稀盐酸,是因为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这种沉淀会附着在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
②一般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易混入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会给实验带来误差。
③实验室也不用碳酸钠、粉末状石灰石来代替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原因是反应速度太快,不便于控制。
(Na2CO3+2HCl=2NaCl+H2O+CO2↑)④其它很多方法也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但它们不一定适宜实验室制取。
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3)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验证:将被检验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CO2,否则不是。
验满: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否则未满。
【思考2】用盐酸作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时,制得的气体中常混有什么杂质?【答案】水蒸气和氯化氢。
【思考3】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答案】②③⑤例题精讲【例7】检验集气瓶里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A. 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B. 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C. 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答案】D【例8】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A. 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B. 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C. 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D. 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答案】D【例9】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和(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 _。
(2)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1)B;D(F);CaCO3+2HCl = CaCl2+ 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接近瓶口,观察火焰是否熄灭(2)阻隔二氧化碳与水接触【例10】(1)现有如图所示的下列实验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制取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_______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2)下图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的性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①若A中为双氧水,B中为二氧化锰,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若收集一试管干燥的氧气,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A中为稀盐酸,B中为石灰石,装置Ⅳ中盛1/3瓶浓硫酸,把装置Ⅰ、Ⅳ、Ⅴ相连,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AC或AE;BC,CaCO3+2HCl=CaCl2+H2O+CO2↑.(2)①将II中盛满水,关闭K1,打开K2,使I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稍过一段时间,再关闭K2,打开K1;关闭K1,打开K2,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如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②验证CO2和H2O发生化学反应.思维拓展拓展1(2013西城期末)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按下表中的步骤连续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资料:Ⅰ.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Ⅱ.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通过炽热的木炭,恢复到原温度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变为红色③通过白色的硫酸铜粉末粉末变为蓝色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关于该气体的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含有CO2、CO和H2B. 一定含有H2,一定不含CO2和COC. 一定含有CO2和H2,可能含有COD. 一定含有CO和H2,一定不含CO2【答案】D拓展2小刚和小花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1)用这个装置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气体小刚方案:A中盛放澄清石灰水,打开K1、关闭K2,从a处通入混合气体,在b处放带火星木条,若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可以除去杂质二氧化碳.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花方案:小花对上一个方案进行改进.A、B中都盛放澄清石灰水,关闭K1、打开K2,从a处通入混合气体,若B中无明显变化,则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该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小刚方案:A中盛放紫色石蕊溶液,打开K1、关闭K2,从a处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若A中溶液变红,则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小花方案:小花认为上一方案不够严谨,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设计如下方案:A 中放有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B中盛放紫色石蕊溶液,关闭K1、打开K2,从a处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若产生_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答案】(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a(OH)2+ CO2= CaCO3↓+ H2O;氧气中的二氧化碳杂质已经除尽(2) H2O+CO2=H2CO3 ; 没有验证二氧化碳气体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A中无明显现象,B中溶液变红复习巩固1. 关于二氧化碳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事实的是( )A. 我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 我承认“温室效应”主要是我惹的祸C. 我能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 我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答案】D2. 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A . B.C.D.【答案】B3. 下列对a,b,c,d四套装置中,在注入酸起反应后对气球的变化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已知:Ca(OH)2+2HCl==CaCl2+2H2O)A. 气球①不胀大,②③④都能迅速胀大B. 气球②逐渐胀大,气球③不变化,气球④迅速胀大C. 气球②逐渐胀大,气球③缓缓膨胀后停止,气球④迅速胀大D. 以上都不正确【答案】C4.小明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