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各朝年号一览表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朝代详细年份顺序表

中国历史朝代详细年份顺序表
l、姚苌8年2、姚真22年3、姚弘2年。
后燕:384--409鲜卑族,历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l3年2、慕容宝3年3、慕容盛3年4、慕容熙7年5、高云3年。
南燕:398--4lo鲜卑族,历二帝,建都:广固。
1、慕容德7年2、慕容超6年。
北燕:409--436汉族,历二帝,建都:昌黎。
l、冯跋22年2、冯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
1、段业4年2、沮渠蒙逊33年3、沮渠牧犍7年。
西秦:385--43l鲜卑族,历四帝,建都:金城。
1、乞伏国仁3年2、乞伏乾归24年3、乞伏炽磐l6年4、乞伏暮末4年。
夏:4o7--43l匈奴,历三帝,建都:统葛。
l、赫连勃勃19年2、赫连昌4年3、赫连定4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建都:建康
2、明帝睿太和13年。
3、齐王芳正始14年。
4、高贵乡公髦正元7年。
5、常道乡公奂景元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为魏公,建魏国,虽已是皇帝,但名义上还为汉臣。
后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刘姓,历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备章武3年。
2、后主禅建兴4l年。
吴:公元222--28o共59年,孙姓,历四帝,建都:建业。
l、高祖帮12年。
2、惠帝盈7年。
3、少帝8年。
4、文帝桓23年。
5、景帝启l6年。
6、武帝彻年号: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始元,l3年。
8、宣帝询本始,25年。
9、元帝爽初元,16年。
lo、成帝骜建始,26年。
ll、哀帝欣建平,6年。
12、平帝珩元始,5年。
l3、孺子婴居摄,3年。

中国历史朝代及年号表

中国历史朝代及年号表

中国历史朝代及年号表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孙中山,共计:3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至今。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及年号表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及年号表

中国历史朝代皇帝及年号表如下:1. 三皇五帝: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禹。

2. 夏朝:约公元前2146-1675年,都城安邑,位于山西夏县。

开国皇帝为禹。

3. 商朝:约公元前1675-1029年,都城亳,位于河南商丘。

开国皇帝为汤。

4. 周朝:* 西周:约公元前1029-771年,都城镐京,位于陕西西安。

开国皇帝为周文王姬昌。

* 东周:前770-476年,都城洛邑,位于河南洛阳。

开国皇帝为周平王姬宜臼。

5. 战国:前475-221年。

6. 秦朝:前221-207年,都城咸阳,位于陕西咸阳。

开国皇帝为始皇帝嬴政。

7. 汉朝:* 西汉:前206-公元8年,都城长安,位于陕西西安。

开国皇帝为高祖刘邦。

* 新朝:9-23年,都城常安,位于陕西西安。

开国皇帝为王莽。

* 东汉:25-220年,都城洛阳。

8. 三国:* 魏国: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曹操。

* 蜀国: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刘备。

* 吴国: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孙权。

9. 晋朝:* 西晋: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司马炎。

* 东晋: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司马睿。

10. 南北朝:* 宋: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刘裕。

* 齐: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萧道成。

* 梁: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萧衍。

* 陈: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陈霸先。

11. 隋朝: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杨坚。

12. 唐朝: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李渊。

13. 五代十国:无统一年号,各小国各自使用自己的年号。

14. 北宋: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赵匡胤。

15. 南宋: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赵构。

16. 辽、西夏、金:三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年号,但这里未列出具体内容。

17. 元朝: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忽必烈。

18. 明朝: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朱元璋。

19. 清朝:无具体年号,开国皇帝为皇太极。

古代年号对照表

古代年号对照表

古代年号对照表1.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历时约470年。

夏朝的年号通常以季节和年份命名,例如夏禹时期的年号为夏春秋冬。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开端,夏禹被誉为中国文明的始祖。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历时约653年。

商朝的年号多以天文象征和吉祥之物来命名,如商辛时期的年号为商龙,意味着国家的权势和繁荣。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的商鞅变法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周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历时约790年。

周朝的年号多以传统文化和历史事件为命名,如周武王时期的年号为周文王,以纪念他的功绩和贡献。

周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孔子的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历时约15年。

秦朝的年号多以皇帝的名字和帝王之意为命名,如秦始皇时期的年号为秦始皇纪元。

秦朝的统一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但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最终导致了秦朝的覆灭。

5.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历时约426年。

汉朝的年号多以当时社会风俗和历史事件为命名,如汉武帝时期的年号为汉元狩,意味着帝王的威严和猎取功绩。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科技、文化和经济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6.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历时约320年。

这一时期的年号多以地理和政治因素为命名,如魏文帝时期的年号为正始,意味着文治武功和国家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民族大迁徙,但也孕育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文化作品。

7. 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历时约38年。

隋朝的年号多以皇帝的名字和帝王之意为命名,如隋文帝时期的年号为开皇,意味着国家的开放和繁荣。

隋朝的统一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但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最终导致了隋朝的覆灭。

8. 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历时约289年。

中国历史朝代及帝王年号表

中国历史朝代及帝王年号表

中国历史朝代及帝王年号表一、夏朝 (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夏 (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二、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 (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三、西周 (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771年)周 (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771年)四、东周 (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五、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六、西汉 (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汉 (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七、新朝 (公元8年-公元23年)王莽 (公元8年-公元23年)八、东汉 (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光武 (公元25年-公元57年)明 (公元58年-公元75年)章帝 (公元76年-公元88年)和帝 (公元89年-公元106年)殇帝 (公元107年)安帝 (公元107年-公元125年)顺帝 (公元126年-公元144年)冲帝 (公元144年)桓帝 (公元146年-公元167年)灵帝 (公元168年-公元189年)献帝 (公元189年-公元220年)九、三国 (公元220年-公元280年)魏 (公元220年-公元265年)蜀 (公元221年-公元263年)吴 (公元229年-公元280年)十、西晋 (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晋 (公元265年-公元316年)十一、东晋 (公元317年-公元420年)晋 (公元317年-公元420年)十二、南北朝 (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南朝宋 (公元420年-公元479年)南朝梁 (公元502年-公元557年)南朝陈 (公元557年-公元589年)北朝北魏 (公元386年-公元534年)北朝东魏 (公元534年-公元550年)北朝西魏 (公元535年-公元556年)北朝北周 (公元557年-公元581年)十三、隋朝 (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隋 (公元581年-公元618年)十四、唐朝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十五、五代十国 (公元907年-公元960年)五代后梁 (公元907年-公元923年)五代后唐 (公元923年-公元936年)五代后晋 (公元936年-公元946年)五代后汉 (公元947年-公元950年)五代后周 (公元951年-公元960年)十国南唐 (公元937年-公元975年)十国吴 (公元902年-公元937年)十国南楚 (公元907年-公元951年)十国南汉 (公元917年-公元971年)十国闽 (公元909年-公元945年)十国南平 (公元924年-公元963年)十国北汉 (公元951年-公元979年)十国北唐 (公元923年-公元936年)十国北宋 (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十国辽 (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十国西夏 (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十国西南夏 (公元1032年-公元1226年)十国南诏 (公元938年-公元1253年)十国西汉 (公元917年-公元971年)十国南楚 (公元907年-公元951年)十国南汉 (公元917年-公元971年)十国吴越 (公元907年-公元978年)十国闽 (公元909年-公元945年)十国南平 (公元924年-公元963年)十国北汉 (公元951年-公元979年)十国北唐 (公元923年-公元936年)十六、北宋 (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宋 (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十七、辽朝 (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辽 (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十八、西夏 (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夏 (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十九、金朝 (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金 (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二十、南宋 (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宋 (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二十一、元朝 (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元 (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二十二、明朝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明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二十三、清朝 (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清 (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中国历史的年号有哪些

中国历史的年号有哪些

中国历史的年号有哪些中国历史的年号,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笔。

年号代表着每个历史时期的特征和发展,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历史的年号都有哪些。

1. 夏朝年号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夏朝时期的年号共有11个,主要是根据国家君主的名字来命名的。

2. 商朝年号商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朝代,其年号也主要是以国家君主的名字为基础,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盘庚”、“太甲”和“武丁”等。

3. 周朝年号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历经800多年,年号也从“西周”的“盤庚”、“武王”、“周公”等,到“东周”的“春秋”、“战国”等,一共有达到20余个,其中“元年”最多,共有13年。

4. 秦朝年号秦朝时期的年号只有一个,“始皇纪元”,它标志着秦始皇帝在皇位上的开始,其它秦朝时期没有用年号记载。

5. 汉朝年号汉朝时期的年号极为丰富,先是西汉的“高祖元年”、“元狩元年”、“元鼎元年”等,再到东汉的“建武元年”、“永元元年”、“永興元年”等,整整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像《史记》、《三国演义》中都有详细记载。

6. 三国、两晋、南北朝年号这一段历史虽然时间比较短暂,但年号却异常丰富,绵延不绝,总共达170余个。

这些年号既有以皇帝诞辰、登基、改元为基础的,也有以地理、特殊事件等为命名来源的,其中不乏一些含义深刻的“景耀”、“中平”、“元嘉”等。

7. 唐、五代、宋、元、明、清年号这一时期的年号相较于以往而言,更加简洁明了,通常以年数为主,代表这个朝代的整体特征。

例如唐代的“贞观”、“开元”等,五代的“天福”、“乾化”等,元代的“至治”、“至正”等。

总结来说,中国历史的年号千奇百怪,各具特色,代表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和发展,是中华文化的一大宝库。

这些年号也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领悟自己的文化底蕴。

中国历史上各朝年号一览表

中国历史上各朝年号一览表

中国历史上各朝年号一览表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正式创立年号,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汉武帝此次创举深刻的影响了以后近两千余年的中国历史纪元方式。

此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同时改变年号。

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新君即位一般都会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一个皇帝年号也有多个。

到了明清两朝,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年号纪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国纪年。

虽然在袁世凯称帝时使用过“洪宪”的年号,但是通常不为中国正统史书所承认,而认为中国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宣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使用公元纪年。

西汉【西汉只有四位皇帝有庙号:刘邦太祖高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光武帝刘秀上庙号)】武帝刘彻建元:前140年—前135年元光:前134年—前129年元朔:前128年—前123年元狩:前122年—前117年元鼎:前116年—前111年元封:前110年—前105年太初:前104年—前101年天汉:前100年—前97年太始:前96年—前93年征和:前92年—前89年后元:前88年—前87年昭帝刘弗陵始元:前86年—前80年七月元凤:前80年八月—前75年元平:前74年—前74年废帝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天。

前74年—前74年宣帝刘询:(汉武帝曾孙,汉武帝和卫子夫之长子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本始:前73年—前70年地节:前69年—前66年元康:前65年—前62年神爵:前61年—前58年五凤:前57年—前54年甘露:前53年—前50年黄龙:前49年—前49年元帝刘奭初元:前48年—前44年永光:前43年—前39年建昭:前38年—前34年竟宁:前33年—前33年成帝刘骜建始:前32年—前29年河平:前28年—前25年阳朔:前24年—前21年鸿嘉:前20年—前17年永始:前16年—前13年元延:前12年—前9年绥和:前8年—前7年哀帝刘欣建平:前6年—前3年太初元将:前5年元寿:前2年—前1年平帝刘衎元始:1年—5年孺子婴(王莽摄政)居摄:6年—8年初始:8年—8年新朝(王莽篡汉)始建国:9年—13年天凤:14年—19年地皇:20年—23年更始帝刘玄更始:23年—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25年—56年建武中元:56年—57年明帝刘庄永平:58年—75年章帝刘炟建初:76年—84年元和:84年—87年章和:87年—88年和帝刘肇永元:89年—105年元兴:105年—105年殇帝刘隆延平:106年—106年安帝刘祜永初:107年—113年元初:114年—119年永宁:120年—121年建光:121年—122年延光:122年—125年顺帝刘保永建:126年—132年阳嘉:132年—135年永和:136年—141年汉安:142年—144年建康:144年—144年冲帝刘炳永憙:145年—145年质帝刘缵本初:146年—146年桓帝刘志建和:147年—149年和平:150年—150年元嘉:151年—152年永兴:153年—154年永寿:155年—158年延熹:158年—167年永康:167年—167年灵帝刘宏建宁:168年—172年熹平:172年—178年光和:178年—184年中平:184年—189年光熹:189年—189年昭宁:189年—189年永汉:189年—189年中平:189年—189年献帝刘协初平:190年—193年兴平:194年—195年建安:196年—220年(蜀汉用至221年)延康:220年—220年三国魏文帝曹丕黄初:220年—226年明帝曹叡太和:227年—233年青龙:233年—237年景初:237年—239年齐王曹芳正始:240年—249年嘉平:249年—254年高贵乡公曹髦正元:254年—256年甘露:256年—259年元帝(后被西晋降为陈留王)曹奂景元:260年—264年咸熙:264年—265年蜀汉昭烈帝刘备章武:221年—223年后主刘禅建兴:223年—237年延熙:238年—257年景耀:258年—263年炎兴:263年—263年吴大帝孙权黄武:222年—229年黄龙:229年—231年嘉禾:232年—238年赤乌:238年—251年太元:251年—252年神凤:252年—252年会稽王孙亮建兴:252年—253年五凤:254年—256年太平:256年—258年景帝孙休永安:258年—264年乌程侯孙皓元兴:264年—265年甘露:265年—266年宝鼎:266年—269年建衡:269年—271年凤凰:272年—274年天册:275年—276年天玺:276年—276年天纪:277年—280年西晋泰始:265年—274年咸宁:275年—280年太康:280年—289年太熙:290年—290年惠帝司马衷永熙:290年—291年永平:291年—291年元康:291年—299年永康:300年—301年永宁:301年—302年太安:302年—303年永安:304年—304年建武:304年—304年永兴:304年—306年光熙:306年—306年怀帝司马炽永嘉:307年—313年愍帝司马邺建兴:313年—316年(为前凉沿用)东晋元帝司马睿建武:317年—317年太兴:318年—321年明帝司马绍永昌:322年—323年太宁:323年—325年成帝司马衍太宁:325年—326年咸和:326年—334年咸康:335年—342年康帝司马岳建元:343年—344年穆帝司马聃永和:345年—356年升平:357年—361年哀帝司马丕隆和:362年—363年兴宁:363年—365年海西公司马奕太和:366年—371年简文帝司马昱咸安:371年—372年宁康:373年—375年太元:376年—396年安帝司马德宗隆安:397年—401年元兴:402年—404年义熙:405年—418年恭帝司马德文元熙:419年—420年将军桓玄篡位永始:403年—404年十六国汉赵元熙:304年—307年永凤:308年河瑞:309年光兴:310年嘉平:311年—314年建元:315年麟嘉:316年—317年汉昌:318年光初:318年—329年成汉(303年建国称成,338改称汉)始祖李特建初:303年—304年太祖李雄建兴:304年—305年晏平:306年—310年玉衡:311年—334年废主(隐帝)李期玉恒:335年—337年中宗李寿汉兴:338年—343年后主(归义侯)李势太和:344年—345年圣王李弘嘉宁:346年—347年前凉永元:320年—323年太元:324年—345年永乐:346年—353年和平:354年太始:355年—360年升平:361年—362年太清:363年—376年后赵太和:328年—329年建平:330年—333年延熙:334年建武:335年—348年太宁:349年青龙:350年永宁:350年—351年代建国:338年—376年冉魏永兴:350年—352年前燕元玺:352年—356年光寿:357年—359年建熙:360年—370年前秦皇始:351年—354年寿光:355年—356年永兴:357年—358年甘露:359年—364年建元:365年—384年太安:385年太初:386年—393年延初:394年后燕燕元:384年—386年建兴:386年—395年永康:396年—398年建始:397年延平:397年青龙:398年建平:398年长乐:399年—400年光始:401年—406年建始:407年后秦白雀:384年—385年建初:368年—393年皇初:394年—398年弘始:399年—415年永和:416年—417年西燕燕兴:384年更始:385年昌平:386年建明:386年建平:386年建武:386年中兴:386年—394年西秦建义:385年—387年太初:388年—400年更始:409年—411年永康:412年—419年建弘:420年—427年永弘:428年—431年后凉太安:386年—388年麟嘉:389年—395年龙飞:396年—398年咸宁:399年—400年神鼎:401年—403年翟魏建光:388年-391年定鼎:391年-392年南凉太初:397年—399年建和:400年—401年弘昌:402年—407年嘉平:408年—414年北凉神玺:397年—400年永安:401年—411年玄始:412年—427年承玄:428年—431年义和:431年—433年永和:433年—439年南燕燕平:398年—399年建平:400年—404年太上:405年—410年西凉庚子:400年—404年建初:405年—416年嘉兴:417年—419年永建:420年—421年夏龙升:407年—412年凤翔:413年—417年昌武:418年真兴:419年—424年承光:425年—427年胜光:428年—431年北燕正始:407年—408年太平:409年—430年太兴:431年—438年南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420年—422年少帝刘义符景平:423年—424年文帝刘义隆元嘉:424年—453年孝武帝刘俊孝建:454年—456年大明:457年—464年前废帝刘子业永光:465年—465年景和:465年—465年明帝刘彧泰始:465年—471年泰豫:472年—472年后废帝(后废为苍梧王)刘昱元徽:473年—477年顺帝刘准升明:477年—479年齐高帝萧道成建元:479年—482年武帝萧赜永明:483年—493年郁林王萧昭业隆昌:494年—494年海陵王萧昭文延兴:494年—494年明帝萧鸾建武:494年—498年永泰:498年—498年东昏侯萧宝卷永元:499年—501年和帝萧宝融中兴:501年—502年梁武帝萧衍天监:502年—519年普通:520年—527年大通:527年—529年中大通:529年—534年大同:535年—546年中大同:546年—547年太清:547年—549年简文帝肖纲大宝:550年—551年天正:551年—551年天正:552年—553年元帝萧绎承圣:552年—555年天成:555年—555年敬帝萧方智绍泰:555年—556年太平:556年—557年西梁或后梁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下江陵,杀梁元帝,立萧詧为帝。

中国历代年号表

中国历代年号表

中国历代年号表中国历代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制度,从汉武帝开始沿用至清朝。

以下是中国历代年号表:西汉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高祖元年-元封六年2.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本始元年-建元四年3.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41年):元狩元年-中元二年4.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后元元年-元狩二十一年东汉1.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建武元年-建武十三年2.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6年):永平元年-永平十年3.光宅帝刘胡(公元89年-公元105年):元壮元年-元興元年4.安帝刘祜(公元106年-公元125年):延光元年-延平三年5.汉顺帝刘保(公元125年-公元144年):永建元年-建康二年6.汉桓帝刘志(公元147年-公元167年):永兴元年-延熹四年7.汉灵帝刘宏(公元168年-公元189年):中平元年-中平六年8.汉献帝刘协(公元189年-公元220年):建安元年-建安二十五年三国1.魏文帝曹丕(220年-226年):黄初元年-太和七年2.魏明帝曹叡(227年-239年):青龙元年-嘉平五年3.魏少帝曹芳(240年-249年):嘉平六年-建兴四年4.蜀汉后主刘禅(221年-263年):章武元年-嘉禾五年5.吴国孙权(222年-252年):黄武元年-建兴五年西晋1.晋武帝司马炎(265年-290年):太康元年-泰始四年2.晋惠帝司马衷(290年-307年):永宁元年-咸和六年东晋晋愍帝司马邺(319年-323年):太和元年 - 建兴二年晋元帝司马睿(323年-325年):穆帝建武元年 - 咸和二年晋明帝司马绍(325年-357年):太宁元年 - 大兴四年晋成帝司马衍(357年-397年):义熙元年 - 建武三年南北朝南朝宋武帝刘裕(420年-422年):永初元年 - 元嘉二十五年南朝齐高帝萧道成(479年-482年):建元元年 - 景明三年南朝梁武帝萧衍(502年-549年):天监元年 - 大定二年南朝陈文帝陈霸先(555年-566年):太平寰宇元年 - 太建四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424年-452年):太安元年 - 太和二十二年北魏文成帝拓跋浚(452年-465年):承明元年 - 景和四年北魏宣武帝元恪(466年-499年):皇始元年 - 景明四年北魏孝文帝元宏(500年-515年):景明元年 - 景和四年北魏宣武帝元恭(516年-528年):中兴元年 - 永安三年隋朝隋文帝杨坚(581年-604年):开皇元年 - 大业三年隋炀帝杨广(604年-618年):仁寿元年 - 天佑二年唐朝唐高祖李渊(618年-626年):武德元年 - 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626年-649年):永徽元年 - 贞观二十三年唐高宗李治(649年-683年):咸亨元年 - 建中二年唐玄宗李隆基(712年-756年):开元元年 - 咸宜五年唐肃宗李亨(756年-762年):至德元年 - 宝应二年6. 唐代宗李豫(762年-779年):广德元年 - 元和十年唐德宗李适(779年-805年):大历元年 - 贞元十九年唐宣宗李纯(805年-820年):元和元年 - 大和五年唐敬宗李湛(820年-824年):大和元年 - 建中三年唐文宗李昂(824年-840年):大和八年 - 咸通四年唐武宗李炎(840年-846年):大中元年 - 咸通十年唐宣武帝李诵(846年-859年):大中十三年 - 永通四年唐宪宗李纬(859年-873年):光启元年 - 炎陵元年唐僖宗李儇(873年-888年):建义元年 - 元德元年唐昭宗李晔(888年-904年):龙纪元年 - 天祐元年唐哀帝李柷(904年-907年):梁纪元年 - 乾化元年五代十国后梁太祖朱温(907年-912年):开平元年 - 大有六年后唐太祖李存勖(923年-926年):同光元年 - 天成四年后晋高祖石敬瑭(936年-942年):天福元年 - 太平兴国七年后汉高祖刘知远(947年-948年):天福六年 - 乾祐元年后周世宗柴荣(951年-960年):广顺元年 - 天福四年南唐主孙威(937年-943年):保大元年 - 天成十一年后吴主楚炀帝(947年-978年):乾德元年 - 天禄三年南汉主刘鋹(958年-971年):开宝元年 - 天福二年南宋太祖赵匡胤(960年-976年):建隆元年 - 宝祐二年北宋太祖赵匡义(960年-976年):建隆元年 - 宝祐二年元朝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1260年-1294年):至元元年 - 至治元年元成宗阿速吉八(1295年-1307年):至治二年 - 大德元年元武宗海山(1308年-1311年):大德三年 - 至治三年元英宗铁穆耳(1312年-1320年):至治四年 - 天历元年元文宗海陵王(1321年-1323年):天历二年 - 至治九年元惠宗也孙铁木耳(1324年-1328年):至治十年 - 天顺元年元宁宗耶律贤(1329年-1332年):天顺二年 - 元统元年元文皇帝孛罗帖木儿(1333年-1370年):元统二年 - 洪武元年明朝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1398年):洪武元年 - 建文五年明惠帝朱允炆(1399年-1402年):永乐元年 - 洪熙元年明成祖朱棣(1403年-1424年):洪熙元年 - 永乐二十二年明仁宗朱高炽(1424年-1425年):永乐二十三年 - 宣德元年明宣宗朱瞻基(1426年-1435年):宣德二年 - 正统十年明英宗朱祁镇(1436年-1449年):正统十一年 - 正统二十四年明代宗朱祁钰(1450年-1457年):景泰元年 - 安祯元年明成化帝朱见深(1465年-1487年):成化元年 - 弘治十年明正德帝朱厚照(1506年-1521年):正德元年 - 嘉靖元年明嘉靖帝朱厚熜(1522年-1566年):嘉靖元年 - 隆庆元年明隆庆帝朱厚照(1567年-1572年):隆庆元年 - 嘉祐元年明万历帝朱翊钧(1573年-1620年):万历元年 - 天启元年明天启帝朱由检(1621年-1627年):天启二年 - 崇祯元年明崇祯帝朱自强(1628年-1644年):崇祯元年 - 崇祯十七年清朝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天命元年 - 天聪元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皇太极(1627年-1643年):天聪二年 - 顺治元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1661年):顺治二年 - 康熙元年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1662年-1722年):康熙元年 - 乾隆元年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乾隆元年 - 嘉庆元年清嘉庆帝爱新觉罗·旻宁(1796年-1820年):嘉庆元年 - 道光元年清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1821年-1850年):道光元年 - 咸丰元年清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1851年-1861年):咸丰元年 - 同治元年清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1862年-1875年):同治元年 - 光绪元年清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1875年-1908年):光绪元年 - 宣统三年。

历代年号对照表

历代年号对照表

历代年号对照表
历代年号对照表是一个庞大的表格,其中包含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地方割据政权、民变政权、少数民族政权的年号。

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仅提供部分对照表内容,如需获取完整的对照表,请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历史专家。

西汉:
年号时间
:--: :--:
建元前140年-前135年
三国:
年号时间
:--: :--:
曹魏
建安 196年-220年
东吴
黄武 222年-237年
西蜀
章武 221年-223年
唐朝:
年号时间
:--: :--:
贞观 627年-649年
开元 712年-741年
天宝 742年-756年
请注意,这里仅提供了部分重要政权的年号,而且时间跨度仅为大致的时间段。

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年号众多,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专业的历史资料或咨询历史专家。

历代帝王年号表

历代帝王年号表

历代帝王年号表古朝1,三皇(之前有:盘古氏、有巢氏、燧人氏)天皇:伏羲(太昊)地皇:神农(炎帝)人皇:女娲2,五帝(约前2700年--约前2070年)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59)“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唐尧:放勋(前2357--前2258)虞舜:重华(前2257--前2208)夏朝启以后(前2197年--前1766年)共432年,X姓,历十四世、17王,都安:(今山西省)宗神夏禹帝启:9年太康:29年仲康:l3年帝相:28年--(后羿、寒浞):40年少康:22年帝抒:17年帝槐:26年帝芒:l8年帝泄:l6年帝不降:59年帝扃:2l年帝胤甲:2l年帝孔甲:3l年帝皋:l1年帝发:l9年帝履癸(桀):53年商朝又名殷(前1600年--前1046年)共555年,?姓,历十七世、31王,都商丘1,前商(前1600年--前1298年)共302年,历19王,都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太祖(汤):30年(商汤即王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代王(太丁):1年哀王(外丙)子胜:3年懿王(仲壬)子庸:4年太宗(太甲)子至:23年昭王(沃丁)子绚:29年宣王(太庚)子辩:25年元王(雍己)子密:12年中宗(太戊)子伷:75年孝成王(仲丁)子庄:11年思王(外壬)子发:15年前平王(河亶甲)子整:9年穆王(祖乙)子滕:19年桓王(祖辛)子旦:16年僖王(沃甲)子逾:25年庄王(祖丁)子新:32年顷王(南庚)子更:25年悼王(阳甲)子和:7年2,殷商(前1298年--前1046年)共253年,历12王,都殷(今河北省安阳市)世祖(盘庚)子旬:28年(盘庚在前1298年迁都到殷)惠王(小乙)子敛:21年高宗(武丁)子昭:59年后平王(祖庚)子跃:7年世宗(祖甲)子载:33年甲宗(廪辛)子先:6年康祖(庚丁)子嚣:1年武祖(武乙)子瞿:35年匡王(太丁)子托:13年德王(帝乙)子羡:26年纣王(商纣)子寿:52年周朝分东西(前l122年--前256年)共867年,姬姓,历38王,都镐京、洛阳。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孝武帝元修 。。。 幼主高恒 恭帝元廓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平城 洛阳 邺 邺 长安
今地
山西夏县 河南禹县 河南商丘 河南安阳 陕西西安
河南洛阳
陕西咸阳
陕西西安 河南洛阳 河南洛阳 四川成都 江苏南京 河南洛阳 江苏南京 — 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江苏南京 山西大同 河南洛阳 河北临漳 河北临漳 陕西西安
北周
557-581
孝闵帝宇文觉
静帝宇文阐
长安
陕西西安
恭帝杨侑

581-618
文帝杨坚大兴ຫໍສະໝຸດ 陕西西安哀帝李拀唐
618-907
高祖李渊
长安
陕西西安
后梁 907-923
太祖朱温
末帝朱瑱

河南开封
五代 十国
后唐 后晋
923-936 936-946
后汉 947-950
庄宗李存勖 高祖石敬瑭 高祖刘暠
末帝李从珂 出帝石重贵
二。封建社会: 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最长的朝代。秦以外,所有的朝代都从立国者建立的“小王朝” 算起,至 退出中原统治地位截止。因而不包括东晋、南宋、残元、南明。这一算法, 与史家通常定 义的开国皇帝和亡国之君符合。
1。清朝:清296年,清朝的皇帝是中国历代质量最高的,没有一个昏君,没有一个 暴君, 连守成之君也很少,若不是东西方碰撞,统治时间会更长。 2。汉朝:实际上是两个朝代,因为中间有王莽的新朝15年。所以,汉朝是西汉214年, 东汉196年。东汉末自建安元年起,习惯上认为已进入曹魏、三国时代,因而东汉实 际是 172年。 3。唐朝:和汉朝一样,是两个朝代,中间有武则天的“周朝”15年。两个唐朝加在 一起289 年。 4。明朝276年 5。宋朝167年 6。元朝162年 7。晋朝45年 8。隋朝37年 9。秦朝15年。秦是中国的创立者,从“始皇帝”算起是15年;从秦王政即位算起是 40年;从秦灭周室,史家以秦代周纪年算起是49年

中国历史年表 年号 帝号 谥号 整理版

中国历史年表 年号 帝号 谥号 整理版

隋朝年号表(37年)
朝代
谥号
年号
元年
高祖文皇帝 开皇
581
【隋】
杨坚
仁寿
601
(581-618) 炀帝杨广 大业
605
义宁
617
末年 600 604 617 618
唐朝年号表(289年)
朝代
庙号
年号
元年
高祖李渊 武德
618
太宗李世民 贞观
627
永徽
650
显庆
656
龙朔
661
麟德
664
乾封
666
【唐】
前116 前110 前104
天汉
前100
太始
前96
征和
前92
后元
前88
昭帝 刘弗陵
始元 元凤 元平
前86 前80 前74
本始
前73
地节
前69
宣帝 刘询
元康 神爵 五凤
前65 前61 前57
甘露
前53
黄龙
前49
元帝 刘奭
初元 永光 建昭
前48 前43 前38
竟宁
前33
建始
前32
河平
前28
成帝 刘骜
阳朔 鸿嘉 永始
高宗李治
(618-704)
总章 咸亨
668 670
上元
674
仪凤
676
调露
679
永隆
680
开耀
681
永淳
682
中宗李显 弘道
683
睿宗李旦 嗣圣
684
文明
684
光宅
684
垂拱
685

中国古代年号表

中国古代年号表

中国古代年号表中国古代年号表是中国历史上用来统计年份的系统。

从古代的封建社会到明清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会为每年定下一个称号,作为该年的标识。

这些年号的内容往往与该年政治、历史、天灾人祸等等相关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年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不同的朝代中使用了不同的年号表。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年号表和相关参考内容。

一、夏商周年号表:1. 夏王朝:如义于日等。

2. 商王朝:如盘庚、祖伊等。

3. 西周:这个时期的年号以当年的春、夏、秋、冬分别对应春秋、夏秋、秋冬和冬春。

4. 东周:以季节变化为年号,如春秋、春冬等。

二、秦汉魏晋年号表:1. 秦朝:秦始皇制定了年号制度,每年名称以季节和皇帝政策相关,如始皇、二世、三世等。

2. 西汉:以皇帝年号为主,如刘邦年号为高帝、文帝等。

3. 东汉:以皇帝年号为主,如光武帝、明帝等。

4. 魏晋南北朝: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年号,如魏朝的太和、正始、嘉平等。

三、隋唐年号表:1. 隋朝:以皇帝年号为主,如开皇、仁寿等。

2. 唐朝:以皇帝年号为主,如贞观、开元等。

四、宋辽金元年号表:1. 宋朝:以政体变化和重大事件为年号,如大中、崇宁等。

2. 辽朝:以皇帝年号为主,如皇统、和龙等。

3. 金朝:以皇帝年号为主,如天会、天眷等。

4. 元朝:以皇帝年号为主,如大德、至元等。

五、明清年号表:1. 明朝:以皇帝年号为主,如洪武、永乐等。

2. 清朝:以皇帝年号为主,如雍正、乾隆等。

通过对这些年号表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年号的使用不仅仅是对时间进行统计,更是对政治、社会、军事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现。

不同朝代的年号中可以看出该时期的时代特点、政治制度、社会状况和文化风貌。

同时,年号也代表着一个朝代的政权更替和统治者的合法性。

新皇帝即位后,会制定新的年号以昭示天下,表明其合法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旧帝制的结束和新帝制的开始。

年号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研究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统计年代、制定年历和编纂司法官制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中国历史朝代

中国历史朝代

1.夏朝简介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 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 “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开创中国 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自唐、虞至夏、商、周 三代皆分封建藩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大禹 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分作冀、兖、青、徐、豫、扬、 荆、梁、雍九州,铸造九鼎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 因此九州成为中国国家的代名词。夏朝共传十四代, 十七后,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夏朝作为中 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 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317年,西晋皇室司马睿,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建立晋朝, 史称东晋
14.十六国简介
五胡十六国又称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 由于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中原这一期间(304439),五胡大举侵占古华夏故地,故又被后世称 作“五胡乱华”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胡、 氐、羌;十六国指主要的五个北方内迁民族在中国 北部及蜀地建立的政权,其中封邦命氏成为战国者 有16国,有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 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 燕、胡夏、成汉。此外还有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的 仇池、代国、高句丽、冉魏、西燕、吐谷浑、谯蜀 和内迁丁零之翟魏等,实际远不止16国。
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春秋开始。在此期间,先后有齐桓公、 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阂闾、越王勾践称霸于各诸侯国,史称 “春秋五霸”
战国形势
前475年, 韩、赵、魏 三家分晋, 战国开始。 经过长期兼 并战争,形 成齐、楚、 燕、韩、赵、 魏、秦七大 诸侯国,史 称“战国七 雄”。
5.秦朝简介
10.三国时期蜀汉简介
蜀汉(西元221年~263年),又称季汉,三国之一。 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汉室宗亲刘备在 军阀混战中崛起。延康元年(220年),曹操之子 曹丕篡汉,次年(221年),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 份在四川(蜀地)成都称帝,延续了汉朝大统。蜀 汉始于昭烈帝刘备,终于汉怀帝刘禅,历二帝,共 四十三年,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国力强盛, 但是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元气大伤,后 来诸葛亮治国,恢复生产,使得能与魏吴抗衡。蜀 汉后期拥有益州、汉中、南蛮等地(今四川及云南、 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后被曹魏所灭。

中国历朝历代年表

中国历朝历代年表
南朝·齐
479年-502年()
南朝·梁
502年-557年(55年)
南朝·陈
557年-589年(32年)
北朝·北魏
386年-534年(148年)
北朝·东魏
534年-550年(16年)
北朝·西魏
535年-557年(22年)
北朝·北齐
550年-577年(27年)
北朝·北周
557年-581年(24年)
秦朝
前221年-前206年(16年)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5年)
西汉
前202—公元8年11月(210年)
新朝
公元8年12月-23年10月(16年)
玄汉
23年10月-25年(2年)
东汉
25年-220年(195年)
三国

220年-280年(60年)
220年-265年(45年)

221年-263年(42年)

222年-280年(58年)
晋朝
西晋
265—420年
265年-316年(51年)
东晋
317年-420年(103年)
十六国
前赵(汉赵)
成汉
前凉
后赵
前燕
前秦
后秦
后燕
西秦
后凉
南凉
南燕
西凉
胡夏
北燕
北凉
冉魏
西燕
西蜀(后蜀)
304年-439年(135年)
南北朝
南朝·宋
420年—589年(169年)
420年-479年(59年)
中国历朝历代年表
社会形态
朝代
存在时间
原始社会
“三皇五帝”说
前170万年-前2070年

中国古代年号表

中国古代年号表

中国古代年号表
中国古代年号表是一个记录中国历史时期年号的表格。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年号表,主要列出了一些重要的年号及其对应的时间:
中国古代的年号列举如下:
西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始元、元凤、元平、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初元、永光、建昭、竟宁、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

新:始建国、天凤、地皇。

东汉:建武、中元、永平、建初、元和、章和、永元、元兴、延平、永初、元初、永宁、建光、延光、永建、阳嘉、永和、汉安、建康。

三国:魏有黄初、太和、青龙、景初;蜀有章武;吴有黄武。

晋朝:泰始,咸宁,太康,太熙,永熙,永平,元康,永康,永宁,太安,永安,建武等。

南北朝:宋有永初,景平,元嘉,孝建等;齐有建元,永明等;梁有大通等;陈有永定等;北魏有登国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部分中国古代的年号列举,还有更多的年号并没有列出。

中国年号大全

中国年号大全

中国年号大全1. 引言中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使用年号来记录和纪念历史事件的传统。

年号是指以某个特定事件或年代命名的年份,用以区分历史上的不同时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年号。

2. 先秦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年号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当时的年号一般是以国君在位年限的某个重要事件或年代来命名。

•西周时期:西周时期并没有使用年号制度,而是以国君在位年限为纪年标志,如周武王在位的年份被称为“王纪”等。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年号也是以国君在位年限为基础,常常以国君的姓氏来命名,如齐桓公时,被称为“齐桓公元年”。

3. 秦汉时期在秦汉时期,年号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秦始皇时期开始采用以年代或重要事件来命名的年号,秦朝的年号称为“王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元为“始皇纪元”。

•汉朝刘邦称帝后,采用以年号纪年,如“元狩元年”。

4.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帝制的鼎盛时期,年号制度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隋朝:隋朝采取“开皇”和“仁寿”等年号。

•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如“贞观”、“开元”、“天宝”等年号。

5. 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四个朝代,年号制度在这期间得到了更加规范和制度化的发展。

•宋朝:宋朝的年号以“绍圣”、“政和”等为代表。

•元朝:元朝的年号以“至元”、“大德”等为代表。

•明朝:明朝的年号以“洪武”、“成化”、“嘉靖”等为代表。

•清朝:清朝的年号以“康熙”、“乾隆”、“咸丰”等为代表。

6. 近代年号从晚清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年号制度逐渐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使用公元纪年。

•晚清时期:清朝晚期出现了少数的年号,如“光绪”、“宣统”。

•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推行公元纪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同样使用公元纪年。

7. 结论中国年号制度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从先秦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年号制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各朝年号一览表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正式创立年号,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汉武帝此次创举深刻的影响了以后近两千余年的中国历史纪元方式。

此后,每次新皇帝登基,常常会改元纪年,并同时改变年号。

一般改元从下诏的第2年算起,也有一些从本年年中算起。

新君即位一般都会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一个皇帝年号也有多个。

到了明清两朝,基本上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废除年号纪年的做法,而改用民国纪年。

虽然在袁世凯称帝时使用过“洪宪”的年号,但是通常不为中国正统史书所承认,而认为中国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宣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使用公元纪年。

西汉【西汉只有四位皇帝有庙号:刘邦太祖高皇帝(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恒为太宗(孝景帝刘启上庙号)、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孝宣帝刘询上庙号)、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光武帝刘秀上庙号)】武帝刘彻建元:前140年—前135年元光:前134年—前129年元朔:前128年—前123年元狩:前122年—前117年元鼎:前116年—前111年元封:前110年—前105年太初:前104年—前101年天汉:前100年—前97年太始:前96年—前93年征和:前92年—前89年后元:前88年—前87年昭帝刘弗陵始元:前86年—前80年七月元凤:前80年八月—前75年元平:前74年—前74年废帝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天。

前74年—前74年宣帝刘询:(汉武帝曾孙,汉武帝和卫子夫之长子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本始:前73年—前70年地节:前69年—前66年元康:前65年—前62年神爵:前61年—前58年五凤:前57年—前54年甘露:前53年—前50年黄龙:前49年—前49年元帝刘奭初元:前48年—前44年。

永光:前43年—前39年建昭:前38年—前34年竟宁:前33年—前33年成帝刘骜建始:前32年—前29年河平:前28年—前25年阳朔:前24年—前21年鸿嘉:前20年—前17年永始:前16年—前13年元延:前12年—前9年绥和:前8年—前7年哀帝刘欣建平:前6年—前3年太初元将:前5年元寿:前2年—前1年平帝刘衎元始:1年—5年孺子婴(王莽摄政)居摄:6年—8年初始:8年—8年新朝(王莽篡汉)始建国:9年—13年天凤:14年—19年地皇:20年—23年更始帝刘玄更始:23年—25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25年—56年建武中元:56年—57年明帝刘庄永平:58年—75年章帝刘炟建初:76年—84年元和:84年—87年章和:87年—88年和帝刘肇永元:89年—105年元兴:105年—105年殇帝刘隆延平:106年—106年安帝刘祜永初:107年—113年元初:114年—119年。

永宁:120年—121年建光:121年—122年延光:122年—125年顺帝刘保永建:126年—132年阳嘉:132年—135年永和:136年—141年汉安:142年—144年建康:144年—144年冲帝刘炳永憙:145年—145年质帝刘缵本初:146年—146年桓帝刘志建和:147年—149年和平:150年—150年元嘉:151年—152年永兴:153年—154年永寿:155年—158年延熹:158年—167年永康:167年—167年灵帝刘宏建宁:168年—172年熹平:172年—178年光和:178年—184年中平:184年—189年光熹:189年—189年昭宁:189年—189年永汉:189年—189年中平:189年—189年献帝刘协初平:190年—193年兴平:194年—195年建安:196年—220年(蜀汉用至221年)延康:220年—220年三国魏文帝曹丕黄初:220年—226年明帝曹叡太和:227年—233年青龙:233年—237年景初:237年—239年。

齐王曹芳正始:240年—249年嘉平:249年—254年高贵乡公曹髦正元:254年—256年甘露:256年—259年元帝(后被西晋降为陈留王)曹奂景元:260年—264年咸熙:264年—265年蜀汉昭烈帝刘备章武:221年—223年后主刘禅建兴:223年—237年延熙:238年—257年景耀:258年—263年炎兴:263年—263年吴大帝孙权黄武:222年—229年黄龙:229年—231年嘉禾:232年—238年赤乌:238年—251年太元:251年—252年神凤:252年—252年会稽王孙亮建兴:252年—253年五凤:254年—256年太平:256年—258年景帝孙休永安:258年—264年乌程侯孙皓元兴:264年—265年甘露:265年—266年宝鼎:266年—269年建衡:269年—271年凤凰:272年—274年天册:275年—276年天玺:276年—276年天纪:277年—280年西晋泰始:265年—274年咸宁:275年—280年太康:280年—289年太熙:290年—290年惠帝司马衷永熙:290年—291年永平:291年—291年元康:291年—299年永康:300年—301年永宁:301年—302年太安:302年—303年永安:304年—304年建武:304年—304年永兴:304年—306年光熙:306年—306年怀帝司马炽永嘉:307年—313年愍帝司马邺建兴:313年—316年(为前凉沿用)东晋元帝司马睿建武:317年—317年太兴:318年—321年明帝司马绍永昌:322年—323年太宁:323年—325年成帝司马衍太宁:325年—326年咸和:326年—334年咸康:335年—342年康帝司马岳建元:343年—344年穆帝司马聃永和:345年—356年升平:357年—361年哀帝司马丕隆和:362年—363年兴宁:363年—365年海西公司马奕太和:366年—371年简文帝司马昱咸安:371年—372年宁康:373年—375年太元:376年—396年安帝司马德宗隆安:397年—401年元兴:402年—404年义熙:405年—418年恭帝司马德文元熙:419年—420年将军桓玄篡位永始:403年—404年十六国汉赵元熙:304年—307年永凤:308年河瑞:309年光兴:310年嘉平:311年—314年建元:315年麟嘉:316年—317年汉昌:318年光初:318年—329年成汉(303年建国称成,338改称汉)始祖李特建初:303年—304年太祖李雄建兴:304年—305年晏平:306年—310年玉衡:311年—334年废主(隐帝)李期玉恒:335年—337年中宗李寿汉兴:338年—343年后主(归义侯)李势太和:344年—345年圣王李弘嘉宁:346年—347年前凉永元:320年—323年太元:324年—345年永乐:346年—353年和平:354年太始:355年—360年升平:361年—362年。

太清:363年—376年后赵太和:328年—329年建平:330年—333年延熙:334年建武:335年—348年太宁:349年青龙:350年永宁:350年—351年代建国:338年—376年冉魏永兴:350年—352年前燕元玺:352年—356年光寿:357年—359年建熙:360年—370年前秦皇始:351年—354年寿光:355年—356年永兴:357年—358年甘露:359年—364年建元:365年—384年太安:385年太初:386年—393年延初:394年后燕燕元:384年—386年建兴:386年—395年永康:396年—398年建始:397年延平:397年青龙:398年建平:398年长乐:399年—400年光始:401年—406年建始:407年后秦白雀:384年—385年建初:368年—393年皇初:394年—398年弘始:399年—415年永和:416年—417年西燕。

燕兴:384年更始:385年昌平:386年建明:386年建平:386年建武:386年中兴:386年—394年西秦建义:385年—387年太初:388年—400年更始:409年—411年永康:412年—419年建弘:420年—427年永弘:428年—431年后凉太安:386年—388年麟嘉:389年—395年龙飞:396年—398年咸宁:399年—400年神鼎:401年—403年翟魏建光:388年-391年定鼎:391年-392年南凉太初:397年—399年建和:400年—401年弘昌:402年—407年嘉平:408年—414年北凉神玺:397年—400年永安:401年—411年玄始:412年—427年承玄:428年—431年义和:431年—433年永和:433年—439年南燕燕平:398年—399年建平:400年—404年太上:405年—410年西凉庚子:400年—404年建初:405年—416年嘉兴:417年—419年永建:420年—421年。

夏龙升:407年—412年凤翔:413年—417年昌武:418年真兴:419年—424年承光:425年—427年胜光:428年—431年北燕正始:407年—408年太平:409年—430年太兴:431年—438年南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420年—422年少帝刘义符景平:423年—424年文帝刘义隆元嘉:424年—453年孝武帝刘俊孝建:454年—456年大明:457年—464年前废帝刘子业永光:465年—465年景和:465年—465年明帝刘彧泰始:465年—471年泰豫:472年—472年后废帝(后废为苍梧王)刘昱元徽:473年—477年顺帝刘准升明:477年—479年齐高帝萧道成建元:479年—482年武帝萧赜永明:483年—493年郁林王萧昭业隆昌:494年—494年海陵王萧昭文延兴:494年—494年明帝萧鸾建武:494年—498年永泰:498年—498年。

东昏侯萧宝卷永元:499年—501年和帝萧宝融中兴:501年—502年梁武帝萧衍天监:502年—519年普通:520年—527年大通:527年—529年中大通:529年—534年大同:535年—546年中大同:546年—547年太清:547年—549年简文帝肖纲大宝:550年—551年天正:551年—551年天正:552年—553年元帝萧绎承圣:552年—555年天成:555年—555年敬帝萧方智绍泰:555年—556年太平:556年—557年西梁或后梁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下江陵,杀梁元帝,立萧詧为帝。

萧詧外倚强国,内任贤臣,荆州小朝廷初具规模,史家称之为西梁或后梁。

大定:555年正月—562年正月天保:562年二月—585年十二月广运:586年正月—587年九月陈武帝陈霸先永定:557年—559年文帝陈蒨天嘉:560年—566年天康:566年—566年废帝(临海王)陈伯宗光大:567年—568年宣帝陈顼太建:569年—582年后主陈叔宝至德:583年—587年祯明:587年—589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登国:386年—39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