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ufact.Welding6.0热源二次开发初步教程

合集下载

(完整)1_UG二次开发实用教程 第一章

(完整)1_UG二次开发实用教程 第一章

第1章二次开发应用初步UG/NX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和高度集成的、面向制造行业的CAD/CAE/CAM软件系统,可用于产品的整个开发过程,包括产品概念设计、建模、分析和加工。

UG/NX以其强大的设计和加工功能而著称,可以支持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不同厂家的所有工作站及微机平台,广泛应用于通用机械、模具、汽车及航空航天领域,被很多世界著名公司选定为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制造的标准。

从20世纪60年代起UG就一直代表着工程制造业CAD/CAM软件产品的最高水平。

20世纪90年代,UG进入中国市场,受到广大CAD/CAM用户的欢迎。

UG在中国的用户已超过1000多家,装机量达到350 多套。

这是因为UG是一个集成化、全面、一体的软件,它包括设计、加工、分析和最流行的产品数据管理(PDM),给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

1.1 CAD软件的二次开发随着CAD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需求与CAD系统规模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加,没有一个CAD系统能够完全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作为商品化的CAD软件产品,是否拥有一个开放的体系结构,是衡量该软件的优劣性、适用性和生命力的重要标志,而是否拥有一个开发简便、运行高效的二次开发平台又是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核心和关键。

目前,主流的CAD软件都具有用户定制功能并提供二次开发工具。

通过CAD软件的二次开发工具可以把商品化、通用化的CAD系统用户化、本地化、即以CAD系统为基础平台,在软件开发商所提供的开发环境与编程接口基础之上,根据自身的技术需要研制开发符合相关标准和适合企业实际应用的用户化、专业化、知识化、集成化软件,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发的效率。

在通用CAD基础上融入专业知识构建专用CAD系统是当前深化CAD应用的潮流。

把用户的设计思想转化为特定的新功能需要以下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构成了CAD软件二次开发平台的基本结构:(1)通用CAD软件——管理层。

通用CAD软件是整个开发的基础,是二次开发应用程序的宿主。

simufact简述及对比

simufact简述及对比

1、Simufact软件简述Simufact公司从1995年就为MSC公司提供金属成形有限元源程序,且注重技术的发展,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Simufact.forming是MSC.SuperForm和MSC.SuperForge的升级版本,由德国Simufact公司和美国MSC.Software公司达成协议,基于MSC.Superform和MSC.SuperForge的基础上开发的独立软件。

Simufact将原MSC.SuperForge的易用性和MSC.Superform的精确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可以对多种材料加工工艺进行仿真计算,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多工艺仿真优化平台。

Simufact软件功能:模锻、辊锻、旋压、环轧、摆辗、楔横轧、穿孔斜轧、开坯锻、多向锻造、挤压等体积成形工艺,以及板材冲压、液压、热成形、轧制和管材弯曲、径向锻造、轧制以及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模具受力、微观组织、相变热处理和焊接工艺仿真。

软件核心:简单易用、精确、功能强大、求解快我们的竞争对手软件主要有:Abaqus、Deform、Forge、Qform、Marc、Sysweld、Pam-stamp。

2、总体介绍DEFORM、forge、Qform与simufact中forming模块即原superforge模块比较相似,都擦用windows风格界面,以上这些相对于MARC、ANSYS、ABAQUS 等通用软件来说都属于专业软件。

而simufact公司将原superform即原MARC的求解器融入到其中,使simufact软件较之DEFORM、FORGE、QFORM等更加专业,更加高端,成为一款专注于材料加工工艺的仿真优化平台。

QForm由俄罗斯Quantor公司专家基于有限元计算方法开发而成Qform,专门用于解决锻造问题,具有简单明了友好操作界面,初始化参数准备,具有全自动向导功能,模拟过程自动完成,而现在Qform在中国被使用较少,目前国内用户主要集中在锻压协会的一些会员单位,操作较简单,功能较simufact和DEFORM来说较少。

simufact.welding焊接模拟学习教案

simufact.welding焊接模拟学习教案

2、在弹出的界面中设定工作名称及保留地点。

点击焊接模拟教程事例文件,请使用及以上版本翻开以前向来都是发的forming的教程,而网上的资料相对较少,其实软件也是一款很不错的软件,过去我们做焊接非线性大部分都是用marc,可是marc那个不人性化的界面,以及建模的复杂,让生手们望而止步。

simufact鉴于marc 和两个求解器,扬长避短,开发了极易使用的焊接模拟软件,今日我就带大家一同来体验一下吧。

欢迎捧场噢!1、翻开软件。

点击新建按钮创立一个新的仿真模拟。

ok确立3、在新弹出的界面中,设定重力方向、工件数目、工作平台数目、完整固定夹具数目、力固定夹具数目、机械手数目,设定达成后点击ok确立重力方向:依据实质与所成立的几何模型坐标系来设定。

以下图,模型空间坐标系以下列图所示,焊接构件搁置于地面工作平台上,所以设定重力方向为Z的负方向。

工件数目:图示为两个工件焊接,上方柱形构件及下方平板行构件。

数目设置为2工作平台:起支撑作用,图示,蓝色构件下边的黄色构件为工作平台,一些复杂形状的构件焊接时,内部支撑夹具形状要复杂一些,可是道理是同样的。

它们对工件起到支撑作用。

完整固定夹具:依据实质中夹具工装设定,意为XYZ方向均不行动。

里固定夹具:施加必定的力,使工件固定。

如图示蓝色板类件上边的四个小圆柱,经过它们施加必定的力,让构件压在工作平台上。

机械手数目:焊接工艺顶用到的机械手数目,有些工艺需要多个机械手同时进行焊接,依据实质定义即可。

本事例为一个机械手,次序焊接底部四条直线焊缝,没道焊缝之间间隔一段时间(机械手转向)。

4、在软件catalog空白地区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Geometries(几何)——Import(导入),而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摘要导入的几何模型,能够一次性导入全部模型,在后边弹出的单位选择对话框中选择你建模时所用的单位,而后将useforallgeometries前方勾选,意为全部几何模型的单元都采纳目前单位。

基于Simufact welding仿真在弧焊机器人教学中的研究

基于Simufact welding仿真在弧焊机器人教学中的研究

内燃机与配件0引言自2010年起我院开设焊接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以来,培养焊工7000多人,焊接机器人操作大约5000多人,目前在校生焊工400多人。

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以徐工集团为核心的制造型企业,探索一种高效、快捷、低成本的教学途径,提升学生焊接工艺参数设置能力,提高焊接机器人教学质量,本文研究将Simufact 焊接仿真应用到焊接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中,以达到期望效果。

在焊接领域用于仿真模拟工具有许多,由于焊接加工过程是与温度、应力变形和冶金组织状态相互作用和影响、常会发生较为复杂的物理变化。

如果利用仿真模拟再现整个焊接过程对学生来说,不仅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影响有直观的感受,且能掌握建立焊接工艺各参数相互影响关系。

因此,在技工院校焊接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学过程中,运用Simufact welding 仿真软件对焊缝成形过程进行模拟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1Simufact 焊接有限元建立Simufact 焊接有限元焊接仿真通过导入焊接组件的网格化零件,构建有限元焊件模型;设置合理的环境参数和焊接参数对整个焊接过程进行高度模拟;最后,对Simufact 导出的数据和图像进行分析。

在导入网格化焊接组件时,建议运用多种网格方式,在焊缝周边较细的网格可以准确地获得高梯度温度。

如果出现网格的划分算法不太兼容的现象,建议对焊件进行独立网格划分的处理,这样会避免了不兼容现象的干涉和影响。

通常焊接件对兼容的网格设计既费时又有难度,所以,一般采用不兼容网格划分算法。

运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模后再Hypermesh 划分网格,最后保存。

建立仿真模型的建立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预处理时间,直观的用户界面对模拟过程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建立焊接结构时,可以用三维软件自行绘制焊接组件,如装夹夹具可以预定义组。

在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时,需要对焊件定义求解器、焊枪数量、设置跟踪点、加载焊件组件以及边界条件的设置。

simufact案例教程中文版

simufact案例教程中文版

simufact案例教程中文版1.创建一个新的工艺仿真通过开始菜单或桌面快捷方式打开simufact.forming软件。

在软件界面点击File下拉菜单中的New Proiect,或者通过快捷键Ctrl+N来创建一个新的工艺仿真simufact.forming 9.0Mev Toals Help Ctrl+-N New Preiect Ctrl+0Open Project..Open Example..1 C:\Programmel...\)CH-01.sfp Exit或者通过点击新建图标来创建一个新的工艺仿真simufact.forming 9.0FileViewToolsHelp口可口公市西点击后会弹出如下 Process Properties 对话框:Process propertiee Twpe Forgine BualkForming Hacald Upsetting CloseDie Simulation Haminet G3?2 Forward Extrusion Backward Extrusion Suggested solver Gear Formine广F Dpen Die RendngRoling Ring Roling SheetForming with Volume Elements with Sohd Shel Elemenis Dies(press driven] Heattreatment Quantity Name prefix Coolng|UpperDie Heating Miscellaneous Diestress/Reinforcemen Dies Tnimromne Name prefix QuantityLowerDie这里可以设皆仿直相关参数:锻造类型(热/冷)、仿真类型(2D/3D)、和求解器(有限元/有限体积)。

当选择完工艺类型后,系统将自动定义相关参数。

sysweld热源的二次开发

sysweld热源的二次开发

第三章 热源二次开发及有限元分析结果3.1 有限元软件SYSWELD 简介SYSWELD 是SYSWORLD 系列软件〔SYSMAGNA 、SYSPLY 、SYSNUKE 、SYSWELD 〕当中的一个分支,简称为焊接分析系统。

20世纪80年代,为了揭示核工业领域中焊接工艺中复杂的物理现象,提前预测和防止焊接裂纹等重大焊接缺陷的产生,法国砝码通公司联合ESI 公司共同研发了焊接专业有限元软件SYSWELD 。

经过30多年的发展,SYSWELD 已经成为焊接、热处理、焊接装配工艺模拟的先导。

它具有强大的焊接仿真功能,几乎可以模拟任何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焊接工程师提供新的途径来研究焊接过程,使他们可以预测焊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从而帮助工程师找到具有最正确变形、残余应力及塑性变形的最优工艺参数。

SYSWELD 是一款焊接专用有限元软件,专门设有针对焊接工艺的界面和模型,比较方便定义焊接路径和热源模型,给焊接研究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目前,已普遍应用于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国防和重型工业等领域。

3.1.1 SYSWELD 的技术特点SYSWELD 软件主要包含了热冶金分析、力学分析以及氢扩散,完全实现了机械、热传导和金属冶金的耦合计算,允许考虑晶相转变及同一时间晶相转变潜热和晶相组织对温度的影响。

如图3.1所示。

在具体的计算中分两步进行:(1)实现温度和晶相组织的计算;(2)进行机械力的计算。

在电脑械力时,已经充分考虑了第一步温度场和晶相组织计算的结果。

图3.1 SYSWELD 软件各部分关系Fig. 3.1 Relationship of every parts of SYSWELD softwareSYSWELD 软件有以下模块:(1) 数据导入SYSWELD 的操作环境中可以直接建立几何模型并划分网格,同时其也能读取其他软件〔如catia 、pro/e 等〕标准交换文件格式〔STL, IGES, VDA,STEP, ACIS 等〕的几何模型,并与大部分CAE 软件的数据模型相兼容〔如Hypermesh 、Ansys 等〕。

Simufact.Welding 6.0 热源二次开发初步教程

Simufact.Welding 6.0 热源二次开发初步教程

Simufact.Welding 6.0 热源二次开发初步教程1 主要目的:开始随时间变化的焊接热源,如脉冲热源2 基本要求:1)脉冲热源频率:8Hz2)脉宽30ms3)其它略3 软件安装1)simufact.welding 6.02)VS20103)Intel Visual Fortran Composer XE 20133 基本步骤3.1 软件设置安装完之后需要配置path、Lib和include三个环境变量。

以下列出环境变量值作为参考(需要根据VS和fortran的安装位置不同进行相应的修改)。

---注:以下部分为参考网上容,需要根据具体实际修改,如下面采用的是VS2012,XE2015,根据需要修改Path: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Common7\Tools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redist\intel64\mkl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bin\intel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Common7\IDEC:\Program Files (x86)\Windows Kits\8.1\Windows Performance Toolkit\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bin\amd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bin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0A\Bin\x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BinC:\Program Files (x86)\Intel\MPI\5.0.1.037\intel64\binC:\Program Files (x86)\Intel\Trace Analyzer and Collector\9.0.1.035\binLib: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compiler\lib\intel64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mkl\lib\intel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lib\amd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lib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Lib\x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LibINCLUDE: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compiler\include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mkl\include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include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Includea3.2 常规建立并设置simufact.welding工程建立如下常规的simufact.welding工程(常规建立过程省略)图1 常规工程主要坐标系为:沿X方向宽50mm,沿y方向板厚10mm,沿z方向长度50mm,焊接沿着z 负方向,焊接起始点坐标(50,10,-50)【单位mm】,建立对称的一半模型。

simufact.welding焊接模拟教程(2020年整理).doc

simufact.welding焊接模拟教程(2020年整理).doc

simufact.welding焊接模拟教程案例文件,请使用simufact.welding3.1.0及以上版本打开之前一直都是发的forming的教程,而simufact.welding网上的资料相对较少,其实simufact.welding软件也是一款很不错的软件,以往我们做焊接非线性大多数都是用marc,但是marc那个不人性化的界面,以及建模的复杂,让新手们望而却步。

simufact基于marc和ife.weldsim两个求解器,取长补短,开发了极易使用的模拟软件,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欢迎捧场噢!1、打开simufact.welding3.1.0软件。

点击新建按钮创建一个新的仿真模拟。

2、在弹出的界面中设定工作名称及保存位置。

点击ok确定3、在新弹出的界面中,设定重力方向、工件数量、工作平台数量、完全固定夹具数量、力固定夹具数量、数量,设定完成后点击ok确定重力方向:按照实际与所建立的几何坐标系来设定。

如图所示,模型空间坐标系如下图所示,焊接构件放置于地面工作平台上,因此设定重力方向为Z的负方向。

工件数量:图示为两个工件,上方柱形构件及下方行构件。

数量设置为2工作平台:起支撑作用,图示,蓝色构件下面的黄色构件为工作平台,一些复杂形状的构件焊接时,内部支撑夹具形状要复杂一些,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它们对工件起到支撑作用。

完全固定夹具:根据实际中夹具工装设定,意为XYZ方向均不可动。

里固定:施加一定的力,使工件固定。

如图示蓝色板类件上面的四个小圆柱,通过它们施加一定的力,让压在工作平台上。

数量:中用到的机械手数量,有些工艺需要多个机械手同时进行焊接,按照实际定义即可。

本案例为一个机械手,顺序焊接底部四条直线焊缝,没道焊缝之间间隔一段时间(机械手转向)。

4、在软件catalog空白区域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Geometries(几何)——Import(导入),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导入的几何模型,可以一次性导入所有模型,在后面弹出的单位选择对话框中选择你建模时所用的单位,然后将use for all geometries前面勾选,意为所有几何模型的单元都采用当前单位。

Simufact.Welding-6.0-热源二次开发初步教程

Simufact.Welding-6.0-热源二次开发初步教程

Simufact.Welding 6.0 热源二次开发初步教程1 主要目的:开始随时间变化的焊接热源,如脉冲热源2 基本要求:1)脉冲热源频率:8Hz2)脉宽30ms3)其它略3 软件安装1)simufact.welding 6.02)VS20103)Intel Visual Fortran Composer XE 20133 基本步骤3.1 软件设置安装完之后需要配置path、Lib和include三个环境变量。

以下列出环境变量值作为参考(需要根据VS和fortran的安装位置不同进行相应的修改)。

---注:以下部分为参考网上内容,需要根据具体实际修改,如下面采用的是VS2012,XE2015,根据需要修改Path: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Common7\Tools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redist\intel64\mkl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bin\intel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Common7\IDEC:\Program Files (x86)\Windows Kits\8.1\Windows Performance Toolkit\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bin\amd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bin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0A\Bin\x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BinC:\Program Files (x86)\Intel\MPI\5.0.1.037\intel64\binC:\Program Files (x86)\Intel\Trace Analyzer and Collector\9.0.1.035\binLib: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compiler\lib\intel64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mkl\lib\intel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lib\amd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lib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Lib\x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LibINCLUDE: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compiler\include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mkl\include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include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Includea3.2 常规建立并设置simufact.welding工程建立如下常规的simufact.welding工程(常规建立过程省略)图1 常规工程主要坐标系为:沿X方向宽50mm,沿y方向板厚10mm,沿z方向长度50mm,焊接沿着z 负方向,焊接起始点坐标(50,10,-50)【单位mm】,建立对称的一半模型。

simufact简述及对比

simufact简述及对比

1、Simufact软件简述Simufact公司从1995年就为MSC公司提供金属成形有限元源程序,且注重技术的发展,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Simufact.forming是MSC.SuperForm和MSC.SuperForge的升级版本,由德国Simufact公司和美国MSC.Software公司达成协议,基于MSC.Superform和MSC.SuperForge的基础上开发的独立软件。

Simufact将原MSC.SuperForge的易用性和MSC.Superform的精确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可以对多种材料加工工艺进行仿真计算,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多工艺仿真优化平台。

Simufact软件功能:模锻、辊锻、旋压、环轧、摆辗、楔横轧、穿孔斜轧、开坯锻、多向锻造、挤压等体积成形工艺,以及板材冲压、液压、热成形、轧制和管材弯曲、径向锻造、轧制以及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模具受力、微观组织、相变热处理和焊接工艺仿真。

软件核心:简单易用、精确、功能强大、求解快我们的竞争对手软件主要有:Abaqus、Deform、Forge、Qform、Marc、Sysweld、Pam-stamp。

2、总体介绍DEFORM、forge、Qform与simufact中forming模块即原superforge模块比较相似,都擦用windows风格界面,以上这些相对于MARC、ANSYS、ABAQUS 等通用软件来说都属于专业软件。

而simufact公司将原superform即原MARC的求解器融入到其中,使simufact软件较之DEFORM、FORGE、QFORM等更加专业,更加高端,成为一款专注于材料加工工艺的仿真优化平台。

QForm由俄罗斯Quantor公司专家基于有限元计算方法开发而成Qform,专门用于解决锻造问题,具有简单明了友好操作界面,初始化参数准备,具有全自动向导功能,模拟过程自动完成,而现在Qform在中国被使用较少,目前国内用户主要集中在锻压协会的一些会员单位,操作较简单,功能较simufact和DEFORM来说较少。

simufact.welding焊接软件操作

simufact.welding焊接软件操作

在Simufact.welding 中整个焊接过程仿真按下述步骤进行:1)生成新的焊接仿真分析项目2)导入模型3)设置边界条件4)设置焊接路径5)定义焊接热源6)设置焊接材料7)求解器设置8)提交计算9)结果后处理具体分析过程如下:1)生成新的分析项目a)点击桌面simufact.welding 2.5.1快捷方式启动simufact.welding软件,或者Windows开始菜单中点击simufact.welding 2.5.1。

启动之后整个simufact.welding界面如下:b)选择并按下extras→settings菜单。

c)弹出settings对话框,选择units/unit system。

Simufact.Welding焊接仿真软件提供五种单位制形式: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 (SI system)SI-mm unit systemImperial unit system——英制单位United States Customary System——美制单位User-defined unit system选择user-defined unit system,自行设置单位。

比较重要的单位:时间(s)、温度(℃)、长度(mm)和压强(MPa),设置好之后点击apply。

d)点击directories设置存储路径。

点击按钮弹出对话框,设置存储路径,也可进行其它路径的设置,点击apply,点击OK,关闭settings窗口。

e)点击菜单栏project→new新建分析项目。

输入项目名称。

此名称不能超过20个字符,且字符范围为:“A-Z”,“a-z”、“0-9”和连字符。

点击OK。

弹出分析项目设置对话框,可在窗口右端description中输入此分析项目的相关信息,其他设置如下:设置周围环境温度ambient temperature、重力加速度gravity、求解器solver及仿真所需模型部件components 数量的设置。

用Simufact.welding做焊接仿真

用Simufact.welding做焊接仿真

用Simufact.welding做焊接仿真之前,我发过一个用Simufact.welding做焊接仿真的案例,主要是针对初学者的入门操作的介绍,帖子地址:/bbs/viewthread.php?tid=8873457今天的案例,也是一个用Simufact.welding完成的焊接仿真的例子,是汽车零部件的某一段,如下图所示:模型的设置如下图所示,总共四条焊缝,顶盖与上下片之间的圆形焊缝,分成了两个半圆,分别从一段焊至半圆的另一端,然后再将上片与下片的两侧连接处进行焊接。

值得一提的是,该模型的网格细节。

在三部分(顶盖,上片和下片)接触处的网格节点都是自由划分的,在Hypermesh中完成该网格的划分只需要几个简单的步骤。

导入之后,设置一个网格尺寸,就可以进行thin solid的总体六面体网格自动划分,五分钟内完成。

最后分别导出成网格文件,导入进Simufact.welding中。

而对于四条焊缝的网格,则是在Simufact.welding中自动生成的。

众所周知,网格对于有限元计算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关系到结果的精确度,更直接的会导致计算是否收敛,能否正常结束的问题。

所以,在焊接计算中,往往前处理划分网格、焊接的设置及夹具的添加等等会占用很多时间。

而Simufact.welding软件的两个优势,一个是网格不需要节点匹配,另一个是焊接网格的自动生成,能够极大地提高前处理所占用的时间,具有很明显的应用价值。

在完成所有的前处理工作后,如下图所示,这里我就不重复软件操作的过程了,大家对软件操作有疑问的可以参考我发的第一个帖子(/bbs/viewthread.php?tid=8873457)在计算中,开启网格自动的细化和粗化。

在Intel Core i7处理器上采用两个核并行计算,计算总时间为1h20min(设置好之后提交电脑进行计算,然后看一集电视剧的功夫就可以回来看结果啦~ )。

如下图的温度和变形的结果:变形的结果中,显示了夹具的作用力的方向。

Simufact.welding 5.0 中文教程 - 第六章

Simufact.welding 5.0 中文教程 - 第六章

6 电阻点焊(Resistance spot welding )目录6.1电阻焊基本知识点 (4)6.2工件的电阻特性 (5)6.3电阻焊的仿真计算 (7)6.4焊枪运动与电极库 (8)6.5Simufact.welding中的电阻点焊仿真 (9)6.6后处理 (20)6.6.1电势 (20)6.6.2电流密度 (22)6.6.3热-电能量密度 (22)6.6.4接触导电率 (22)6.7几个注意点 (23)6.8局限性 (23)6.9参考文献 (24)关键词:电阻点焊、3D、网格自动细化教程级别:焊接仿真基础培训、Simufact.welding基础培训。

主要内容:本章节讲述的是基本电阻点焊的理论、应用背景以及如何simufact.welding中建立仿真过程,并且详细阐述了电阻点焊的后处理注意点。

图6.1 电阻点焊仿真案例6.1电阻焊基本知识点电阻焊工艺因其适用范围广,对材料的作用影响区很小,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进行质量管理等优点,如今已经广泛地被应用在汽车制造业中。

电阻焊有多种不同的焊接类型,不过他们都是基于焦耳作用产生热源的。

下表显示了不同类型的区别。

●电阻点焊(Resistance spot welding)●凸焊(Projection welding)●滚焊(Seam welding)●电阻电容焊(Capacitor discharge welding)图6.2 电阻焊的各种分类电阻焊是一种将两个导电组件在接触部位局部加热熔化,然后进行连接的焊接工艺。

熔化区域冷却凝固,会产生一个牢固的焊接接头,这是一个由外部作用力和温度扩散同时作用的过程。

电阻焊可以被看成是一系列电阻的串联模型,最大的电阻可以视为是电能转化为热能的主要因素。

如下图所示的串联电路:图6.3 电阻焊工艺的简化示意图焦耳热效应,是指将电能(电子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导体原子的动能)。

对于一个稳定电流电路来说,其热通量可以由以下公式表示:公式6.1 稳定电路的热通量6.2工件的电阻特性如上所述,电阻焊工艺可以简化成一系列电阻串联的模型。

CAXA电子图板二次开发手册

CAXA电子图板二次开发手册

第 2 章 应 用 程 序 管 理 器 .............................................................理 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第 3 章 二 次 开 发 环 境 及 编 程 基 础 ............................................................ 7
3.1 二 次 开 发 平 台 的 安 装 与 设 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3.2 创 建 第 一 个 二 次 开 发 程 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3.2.1 创 建 二 次 开 发 工 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3.2.2 应 用 程 序 框 架 分 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2.3 添 加 程 序 实 现 代 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simufact welding焊接热源高斯参数

simufact welding焊接热源高斯参数

simufact welding焊接热源高斯参数
Simufact Welding 是一款强大的焊接模拟软件,用于模拟和分析焊接过程中的热、应力和变形。

在 Simufact Welding 中,高斯热源是一种常用的热源模型,用于描述焊接过程中热源的分布。

高斯热源的参数主要包括:热源半径(Radius)、热源高度(Height)、热流密度(Heat Flux Density)和热源中心位置(Center Position)。

这些参数对于模拟焊接过程和预测焊接结果至关重要。

热源半径是高斯热源的横向范围,它决定了热源在工件上的分布范围。

在 Simufact Welding 中,可以通过调整热源半径来模拟不同焊接方法的热源分布,例如焊条电弧焊、激光焊等。

热源高度描述了热源沿工件表面的垂直分布。

在 Simufact Welding 中,可以通过调整热源高度来模拟不同焊接方法的熔深和熔宽。

热流密度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它决定了焊接过程中的热量输入。

在Simufact Welding 中,可以通过调整热流密度来模拟不同焊接方法的热量输入。

热源中心位置决定了高斯热源在工件上的位置。

在 Simufact Welding 中,可以通过调整热源中心位置来模拟不同焊接方法的起始点和结束点。

综上所述,Simufact Welding 中的高斯热源参数对于模拟和分析焊接过程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设置这些参数,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焊接结果,优化焊接工艺,提高焊接质量。

二次开发开发流程

二次开发开发流程

二次开发开发流程二次开发流程指的是在已有的软件或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扩展,以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二次开发的流程,并探讨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需求调研和分析在开始二次开发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调研和分析。

这一步通常包括与用户的沟通,明确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并分析现有软件或系统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需求调研和分析,可以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和准备。

二、编写开发计划在需求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写开发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开发计划应该明确开发的目标、范围、里程碑和交付日期等,以及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同时,还要考虑风险管理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的内容。

编写开发计划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三、系统设计和架构在有了清晰的开发计划之后,就可以进行系统设计和架构的工作了。

系统设计应该考虑到二次开发的目标和需求,并采用适当的设计模式和架构原则。

在系统设计中,可以涉及到数据模型的设计、业务逻辑的定义、页面布局和交互设计等方面。

通过系统设计和架构的工作,可以为后续的编码和测试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四、编码和测试编码和测试是二次开发流程中的关键步骤。

在编码阶段,开发人员需要根据系统设计和架构的要求,进行具体的编码工作。

编码应该遵循良好的编码规范和开发标准,并进行适当的模块化和复用。

在编码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代码的版本控制和文档的维护。

测试阶段是为了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测试工作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不同的层次。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编写测试用例和测试脚本,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工作。

测试结果应该被记录和分析,以便及时修复和改进。

五、部署和维护在完成编码和测试之后,就可以进行系统部署和维护的工作了。

部署工作包括将开发完成的代码和资源部署到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并进行必要的配置和调试。

维护工作包括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维护,以及进行必要的升级和补丁的更新。

在二次开发流程中,还有一些关键的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1.沟通与合作:在整个开发流程中,与用户和团队成员的有效沟通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simufact.welding焊接模拟教程.pptx

simufact.welding焊接模拟教程.pptx

学海无 涯
4、在软件 catalog 空白区域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 Geometries(几何)——Import(导入),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导入的几 何模型,可以一次性导入所有模型,在后面弹出的单位选择对话框中选择你建模 时所用的单位,然后将 use for all geometries 前面勾选,意为所有几何模型 的单元都采用当前单位。注意:导入的必须是划分好的网格,因为,仿真需要质 量比较好的单元,目前 simufact.welding 软件只支持六面体单元的计算,所以 需要大家自己通过网格划分工具进行网格划分,预计下一个版本的软件中会带有 自动网格划分工具,但是如果你想将仿真做准确,最好不要用自动划分的单元, 还是麻烦一点手动建模吧。
19、切换到 Fillet generation 菜单生成焊缝生死单元,首先选择 Fillet geometry 后面下拉框的 generate fillet,待下面激活后,勾选 Alignment to data points(按照数据点生成生死单元,可以通过本参数,使生成的生死单元 与工件个节点匹配),设定各个参数如图所示,将鼠标停留在 a、b 区域右侧会 出现参数含义示意图。设定完成后,点击 preview,右侧区域会出现生死单元截 面示意图。同理定义其它三条焊缝的生死单元,参数设置均一致。点击 ok 确定。
学海无 涯 13、在 Trajectories 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 copy,重复三次。
学海无 涯
14、鼠标左键双击 trajectory-2,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删除,删除所有坐标 点,点击 yes 确定。
15、点击节点图标,选择第二条焊缝节点,如图所示,定义第二条焊缝路径,点 击 ok 确定。同理定义其它两条焊缝路径。

二次开发培训教程

二次开发培训教程

二次开发培训教程一、引言二次开发是指在已有软件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或改进,以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一种开发模式。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二次开发可以大大提高软件的定制性和适用性,同时也能为软件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二次开发技能已经成为了软件开发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教程将介绍二次开发的基本概念、工具、技术和实现方法,帮助读者快速入门并掌握二次开发的相关技能。

二、二次开发的基本概念1. 二次开发的定义二次开发是指在原有软件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或改进的一种软件开发方式,常用于定制化开发或适应特定需求的软件开发过程中。

2. 二次开发的分类根据二次开发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将其分类为插件开发、定制化开发和接口开发等几种类型。

其中,插件开发通常是指通过开发插件或扩展,为原有软件增加新的功能或功能模块;定制化开发则是指根据用户特定需求对软件进行定制开发,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而接口开发则是指通过开发接口或SDK,实现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或对接。

三、二次开发的工具和技术1. 二次开发的常用工具常见的二次开发工具包括IDE(集成开发环境)、文本编辑器、调试工具、版本控制工具等。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开发需求和技术框架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

2. 二次开发的常用技术常见的二次开发技术包括脚本语言、面向对象编程语言、Web开发技术等。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开发需求和软件架构选择合适的开发技术。

四、二次开发的实现方法与步骤1. 了解原有软件结构在进行二次开发之前,首先要了解原有软件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核心模块、接口和数据交互等,以便确定二次开发的具体目标和范围。

2. 确定二次开发需求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和软件的现状,确定二次开发的具体需求和目标,明确二次开发的功能模块和实现方式。

3. 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和技术根据二次开发的具体需求和软件的技术框架,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和技术,为二次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开发环境。

AM焊接计划模块的使用与二次开发

AM焊接计划模块的使用与二次开发

AM焊接计划模块的使用与二次开发作者:王贤英李彦达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23期摘要:介绍了AM的WELD PLANNING的功能以及优缺点,并介绍了如何处理焊缝数据信息,以及通过开发实现焊缝数据的分类统计。

关键词:造船;焊接;计划;AVEVA Marine【分类号】U671.80 前言焊材是造船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焊接时造船生产活动的重要环节。

造船企业生产中的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合理的计算焊接工时和材料定额可以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船体结构一般较为复杂,分段焊缝约有上万条,焊缝长度大于几千米,如果采用人工统计,将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

AVEVA Marine的WELD PLANNING模块可以较为准确的分析出分段的所有焊缝信息,分析和统计焊缝信息可以较为准确的统计船体结构的焊接物量以及焊材定额。

1 AM系统功能介绍AM系统的WELD PLANNING模块基于ASSEMBLY 模块,通过分析各级装配下零件与零件的拓扑关系,判断零件与零件之间是否存在焊缝,并生成焊缝信息。

其具有的功能如下:焊缝可在3D视图中与结构一起显示。

从而可以判断装配的焊缝分析的完整情况,从而判断该装配的焊缝数据是否可用于现场焊缝数据的统计,且可以在3D视图中选择指定的焊缝并读取其信息,便与判断某些特殊位置的焊缝的数据是否准确。

将焊缝数据生成报表,焊缝数据主要包含以下信息:焊缝的零件名和零件板厚、焊接代码、焊接长度、焊接位置和焊接类型等信息,这些信息是焊缝数据分类统计的基础,只要以这些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和统计,则可以实现对焊接材料和焊接工时的量化统计,为全面实现造船焊接工艺的数字化、精细化提供基础条件。

2 数据的分析2.1施焊工位AM系统通过分析各级装配下各零件之间的拓扑关系得到焊缝数据,并按装配生成表格,表格中的焊缝数据为完成该装配需要完成的焊缝数据。

对装配的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则可以知道各个装配的焊接的工作量和焊接工时,从而可以更好对作业区或者施工队的任务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mufact.Welding 6.0 热源二次开发初步教程1 主要目的:开始随时间变化的焊接热源,如脉冲热源2 基本要求:1) 脉冲热源频率:8Hz2) 脉宽30ms3) 其它略3 软件安装1) simufact.welding 6.02) VS20103) Intel Visual Fortran Composer XE 20133 基本步骤3.1 软件设置安装完之后需要配置path、Lib 和include 三个环境变量。

以下列出环境变量值作为参考(需要根据VS 和fortran 的安装位置不同进行相应的修改) 。

---注:以下部分为参考网上内容,需要根据具体实际修改,如下面采用的是VS2012,XE2015,根据需要修改Path: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Common7\Tools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redist\intel64\mkl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bin\intel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Common7\IDEC:\Program Files (x86)\Windows Kits\8.1\Windows Performance Toolkit\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bin\amd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bin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0A\Bin\x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BinC:\Program Files (x86)\Intel\MPI\5.0.1.037\intel64\binC:\Program Files (x86)\Intel\Trace Analyzer and Collector\9.0.1.035\binLib: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compiler\lib\intel64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mkl\lib\intel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lib\amd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lib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Lib\x64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Lib图 1 常规工程 主要坐标系为:沿 X 方向宽 50mm ,沿 y 方向板厚 10mm ,沿 z 方向长度 50mm ,焊接沿 着 z 负方向,焊接起始点坐标( 50,10,-50)【单位 mm 】,建立对称的一半模型。

3.3 建立.f 子函数subroutine uweldflux(f,temflu,mibody,welddim,time) flux value (to be defined) derivative of flux with respect to temperature (to be defined; optional, this might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behavior)f(1) f(2) estimated temperature previous volumetric flux temperature at beginning of increment temflu(1) temflu(2) temflu(3) temflu(4,5,6)integration point coordinates mibody(1) mibody(2) mibody(3) mibody(4) mibody(5) mibody(6)element numberflux typeintegration point number flux index - not used if table input not used =1 : heat transfer =2 : joule =3 : bearing =4 : electrostatic =5 : magnetostatic =6 : acousticINCLUDE :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compiler\include C:\Program Files (x86)\Intel\Composer XE 2015\mkl\include 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2.0\VC\include 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Includea3.2 常规建立并设置 simufact.welding 工程建立如下常规的 simufact.welding 工程 (常规建立过程省略)c mibody(7) internal element numberc mibody(8) layer number for heat transfer shells elements c and volume flux c mibody(9) Not usedc mibody(10) boundary condition number if table inputc time timecdimension mibody(*),temflu(*),welddim(*)real*8 finteger mibodyreal*8 temflu,time,welddimc* * * * * *c OPEN(UNIT=10,FILE='HELLO.TXT',POSITION='APPEND') a=0.003 b=0.003c=0.003v=0.01T0=0.125 temp=0.03 xis=1zq=ceiling(time/T0) if(abs(MOD(time-temp,T0)).LT.1e-6) then xis=0c write(10,*) time, 111else if(abs(MOD(time,T0)).LT.1e-6) thenxis=1c write(10,*) time,222else if ((time.LT.(zq*T0)).and.(time.GT.((zq-1)*T0+temp))) then xis=0c write(10,*) time, 333elsexis=1c write(10,*) time, 444end ifd=0.05-v*time q=7000*0.7 pi=3.14 x=temflu(4) y=temflu(5) z=temflu(6) mibody(6)=1 y0=0.009 x0=0.05 heat=6*sqrt(3.0)*q/(a*b*c*pi) ex=exp(-3*(z-d)**2/c**2-3*(y-y0)**2/b**2-3*(x-x0)**2/a**2) f=heat*ex*xis c write(10,*) time, xis,fc close(10) return end并存为文件名rey.f33.4 开始子函数运行1)点击常规项目的运行按钮图2 点击运行按钮点击后出现运行对话框,不用管它,直接关闭。

图 3 运行对话框(直接关闭)2)此时找到你常规工程下的_Run_文件夹位置并打开该文件夹图4 该工程的_Run_文件夹会发现该文件夹下面有Process.dat 文件和run.bat 文件。

3)用记事本方式打开并修改Process.dat文件(此步不可少!)找到“ WELD FLUX - Definitions of Motion and Flux Parameters for Weld Heat Source ”这一行,并修改这一行下面的第 5 行第三列的值改为3,如下图中的6改为3图 5 修改前图 6 修改后修改完成后保存。

4)用记事本打开并修改 run.bat 文件图 7 修改前run.bat 中的 call 后面为你的 simufact.welding6.0 安装后 run_sfMarc.bat 的位置 我的上述内容改为:call"E:\software\special\simufact6\simufact\welding\6.0\solver\simufact\sfMarc\sf_tools\run_s fMarc.bat" -nthread_solver 2 -nthread_elem 2 -jF:\study\softwarestudy\software\simufact\marc_link\marc\Process\_Run_\Process.dat -u F:\study\softwarestudy\software\marc\udf_weldtool\rey.f -save yes需要说明的是:-j 后面增加刚才修改的 Process.dat 的位置 -u 后面增加刚才 rey.f 文件的位置 增加-save yes修改完成后并保存退出5)命令运行 run.bat图 8 点击红色框中的黑色小三角并选择“ Open a shell”图9 点击红色框中的黑色小三角并选择“Open a shell”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 run.bat”并回车运行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Results 出现,即可得到想要的结果。

热源的脉冲效果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