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doc
2025届高考历史下学期仿真模拟卷七含解析
2025届高考历史下学期仿真模拟卷(七)(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5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自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德的来源经验了由天(或上帝)到祖先,再到不假于天、不假于神灵的生者之德。
这表明( )A.个体意识日益提升B.人文精神盛行C.迷信思想渐渐淡化D.宗法制度形成2.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心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行政区和人口统计表。
对比统计图表中中心和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数,由此可知( )A.西汉的大部分地区未实行郡县制B.中心政府已经为王国力力所限制C.多数人口不赞成实行中心集权制D.中心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3.宋初,朝廷重用士大夫,对宗室子弟优以爵禄,却严格限制其应举,宗室由此渐渐成为朝廷的负担,被讥讽为豢养。
后期朝廷转而激励宗室子弟应举和补官,使其融入士大夫群体,凭学识、品德赢得认可。
宋朝这些措施( )A.体现了理性施政的精神B.维护了科举程序公正性C.扩大了平民入仕的机会D.防范了宗室交结士大夫4.明朝中后期,刊刻通俗书籍的民间坊肆,发行了一种以戏曲小说形式演绎和表现佛教内容的新的文学样式作品,且配有大量版画。
这种新文学样式出现的主要缘由是( ) A.民众消费观念改变B.雕版印刷技术改进C.佛教影响渐渐增加D.市民阶层日益扩大5.1840年11月18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运用“谕”“察”等字样。
这表明( ) A.中国主权的丢失B.天朝体制逐步倒塌C.中西方地位同等D.西方凌驾于清政府之上6.陶菊隐在《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一书的书目中提到“民国来了,总统来了,内阁来了……然后来的是皇帝”。
材料反映了( )A.清政府灭亡已成定局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D.英雄人物创建历史7.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规定:“红军及赤卫队的官兵,在政府及其他一切公共机关服务的人,均得安排土地,如农夫所得之数,由苏维埃政府雇人代替耕种。
2024年福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4年福建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金文族徽是商代以来的家族组织名号,常见于商周青铜器。
西周时,殷商遗民在被分封给各诸侯国时仍可以使用原有的族徽,今考古发掘证明一个叫冉族的殷商遗民的金文族徽在河南洛阳,陕西长安、宝鸡、凤翔,山东临朐,湖北荆州等地均有较多数量的出土。
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华夏族群认同意识有所增强B.分封削弱了殷商大族的势力C.青铜器制作的地域特色鲜明D.宗法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2.有学者指出:“在(汉武帝以后)汉朝,《春秋》仿佛是一部宪法。
凡有政治上和法律上的重大问题,都引《春秋》解决。
”这说明,西汉中后期()A.先秦法律得到了延承B.“以法治国”得到落实C.法律制度已基本完备D.儒家伦理得到了弘扬3.唐朝前期政府的正赋为租庸调,另有户税和地税两种附加税,后期户税和地税在国家收入中所占比重日渐增加。
这种变化折射出()A. 均田制逐渐瓦解B. 人身控制的强化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社会矛盾的激化4. 西夏都城兴庆府呈长方形,周十八余里,道路呈方格形,街道较宽,有崇义等二十余街坊,虽地处西陲,西夏仍称其为东京;其后又营建陪都平西府,其方位在兴庆府以北,但被称为西京。
这反映了()A. 坊市制度在西夏得到延续B. 西夏城建蕴含阴阳五行思想C. 国防影响城市的方位布局D. 党项政权学习北宋城建风格5. 1584年利玛窦在广东肇庆知府的支持下,刻印了《舆地山海全图》(图),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刻印的西洋式世界地图。
从16世纪下半叶起到17世纪,根据这一地图绘制的各种地图不断出现,现在可以看到的就有十二种。
此现象说明()《舆地山海全图》A. 西学东渐成为时代潮流B. 夷夏观念被抛弃C. 有识之士世界观的转变D. 新思潮开始萌发6. 晚清以来,国人对于举借外债的看法不一。
有人把借债与亡国等同起来,一次次掀起拒债高潮,企图以此挽救民族危亡:也有人将外债当作一种外交手段,希望通过引进外债使列强在华势力达到某种均衡,以维持社会安定。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01(山东专用)(全解全析)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黄金卷0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诸多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便容易发生社会的动荡,下列选项中,能够用来证明当时社会秩序已出现动荡的是()A.商朝甲骨卜辞记载有关国政、狩猎、祭祀等大事B.西周青铜铭文中有关封侯以赏赐个人功勋的记录C.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随葬品D.竹简中将周王参加诸侯会盟称作天子狩猎的记录【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崛起,周王权力下移到诸侯。
诸侯会盟时为提高的自己的威望,往往邀请周天子参加。
“天子巡狩”本是周王巡视诸侯,竹简中将周王参加诸侯会盟称作天子狩猎,说明试图维护礼乐秩序,维护周天子权威,实质上则反映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争霸,社会动荡。
正确答案选D。
A项甲骨文记载商朝的统治情况,没有动荡。
B项周王有权分封、赏赐有功勋的部下,接受赏赐的封侯要服从周王的统治,不符合题意。
C项墓葬中有大量的随葬品,说明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体现不出社会秩序的动荡。
排除C。
故选D项。
2. 如表为汉高祖到武帝初期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僚中军功集团所占比例表(单位:%)。
可知,在此期间()A. 军功制被察举制所取代B. 统治者治国理念发生转变C. 中央集权得到持续加强D. 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降低【答案】C【详解】从材料数据可知,汉高祖到武帝初期高级官僚中军功集团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骄兵悍将”对中央集权的威胁程度不断降低,中央集权得到持续加强,C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察举制取代军功制的结论,排除A项;文景时期治国理念上依然是“黄老之术”,并未转变,而军功集团比例却下降了,说明治国理念与军功集团比例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材料体现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排除D项。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广东卷)(全解全析)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广东卷)历史·全解全析(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表选项中,史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猪的祖先是野猪,贾湖遗址出土的猪骸骨,出现了下颌齿列扭曲不齐的现象,说明贾湖遗址的家猪被驯养的时间还不是那么长、在驯养中不需要再掘地拱食和攻击其他野兽,所以其头部逐渐变小,牙槽缩短,但牙齿没那么快缩小,以至于牙槽无法容纳全部牙齿,整体崩出,因而出现乱齿,A项正确;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稻茎叶,只能推测出河姆渡人已经种植了水稻,不能得出是否是世界最早,排除B项;精耕细作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玉米在明朝传入中国,排除D项。
故选A项。
2.云梦秦简《厩苑律》中规定:每年对各县的官用牛考核一次,有十头以上,一年间死了三分之一,不满十头的一年间死了三头,主管牛的吏、饲牛的徒、令、丞都有罪。
《秦律杂抄》也规定:十头成年母牛要生六头小牛,十头母羊要生四头小羊,否则饲养者要受到“费一盾”的惩罚。
这些规定()A.反映了以法治国的统治模式B.佐证了重农抑商统治政策C.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D.体现了基层治理的规范性【答案】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
2024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江苏卷)(后附参考答案与解析)
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江苏卷)01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是崧泽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遗址中有东、西两处墓地群。
东区都是些小墓,西区主要是规模较大、随葬品较多的大中型墓,大墓随葬品包括玉石饰件、石钺、凿、锛等。
此考古发现表明,当时已出现()A.等级森严的丧葬礼制B.贫富分化的社会现象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D.早期奴隶制国家机器2.关于李悝变法,《史记》多处记述为:“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
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
《汉书》亦言:“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上述史料可用于印证()A.魏国力量的崛起与衰落B.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变革C.君主集权的理论与实践D.李悝变法的内容与成效3.南宋绍兴初年,小麦一时成为紧俏食品,麦一斛至万二千钱。
为了满足需求,南宋朝廷多次下诏劝民种麦,出现种麦之后“农获其利,倍于种稻”。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是,当时()A.经济作物广泛种植B.稻麦复种制尚未出现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绍兴和议的负担沉重4.顺治二年,清朝祭祀历代帝王增入明太祖、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
乾隆四十九年,更议历代帝王庙祀典,增祀两晋、元魏、前后五代各帝王。
这一做法()A.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B.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C.出于平定西北的现实需要D.强调清朝承辽金元为正统5.1881年夏,大清驻美副公使容闳给留美幼童带去了出洋局停办、尽撤回国的坏消息。
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附答案)
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鸦片战争的爆发?A. 天津条约的签订B. 烟台被英法侵占C. 林则徐禁烟令的发布D. 广州集会的召开答案:B2. 晚清改革派的倡导者是:A. 曾国藩B. 张之洞C. 翁同龢D. 石达开答案:C3.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侵华日军所实施的“三光”政策指的是:A. 烧光、杀光、抢光B. 石油、煤矿、铁矿C. 三个国民党政府D. 三个东北军答案:A二、简答题4. 请简要描述1917年俄国爆发的二月革命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主要是俄国社会政治经济矛盾的激化,封建主义制度的腐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负面影响以及工人、士兵、农民等群众的不满情绪渐增。
其影响是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建立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为后来苏联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5. 描述一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答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要包括: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其目标是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恢复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建立一个民主政治体制,实现人民的自由、平等和权力分立,以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论述题6. 请论述近代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近代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社会主义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国有化,使农民和工人获得了更多的权益。
其次,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了社会主义教育和文化建设,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
最后,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政治体制,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社会主义革命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答案仅供参考,请务必在实际考试中自行验证。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总统______ 提出了“十四点”和平计划。
A.威尔逊B.罗斯福C.特朗普D.奥巴马2.1921年7月至1922年1月,英美日法德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表在瑞士洛桑举行的经济会议是______ 会议。
A.华盛顿B.维也纳C.巴黎D.洛桑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下列关于相互轰炸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1940年7月德国空军轰炸了英国的港口和机场,英国空军对柏林进行了报复性轰炸。
B.1941年6月德国发动猛烈轰炸,试图摧毁苏联的重要城市列宁格勒,但未能如愿。
C.1942年4月日本大举对达尔文、布里斯班等地进行轰炸并大胆试图在澳大利亚登陆。
D.1945年2月美军空军对东京进行了大规模轰炸,实施的是恶性破坏性轰炸。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中苏两国曾在1969年恶性冲突,发生中苏边界战争。
B.1969年印巴爆发冲突后,中印两国全面破裂。
C.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航天器成功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艾德林登月并返回。
D.1969年3月14日,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依靠欧洲力量维护世界和平的“欧洲独立方案”。
5.抗日战争时期,联合舰队取得的有关我军主力舰艇的最重要战果是______。
A.击沉了“长江号”B.击伤了“太原号”C.击伤了“山东号”D.击沉了“平海号”6.在辛亥革命前夕,孙中山曾呼吁的法律主张是______。
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B.“宁可草野跑生,不愿官府生熟”C.“废除科举,推行选举”D.“改天换地易主席,恢复中华立统席”7.中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抗击美国这类先进国家的原因是______。
A.伟大领袖的指引下B.领袖和指挥部的英明决策C.广大人民的英勇斗争D.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技术手段8.湖南出现的早期资本主义农民起义______。
A.白莲教起义B.太平天国前期起义C.张献忠大西南起义D.崇祯年间李闯起义9.洛阳起义爆发时间是______。
2024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永州市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命题人:唐松元(东安一中)毛建恒(江永一中)孙霞丽(永州八中)审题人:杨国斌(永州市教科院)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量75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第1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湖南道县玉蟾岩发现了距今10000多年的几粒稻粒和具有原始特征的陶器。
2006年,在浙江北部浦江上山遗址发现了距今有10000多年数量较多的炭化稻以及人们生活的村落、石质农业生产工具和日用陶器。
上述考古发现A. 说明父系氏族社会出现第二次社会分工B.体现了中华文化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进程C.印证长江中下游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D.表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耕已经出现2. 据《战国策》记载,齐国孟尝君请门客冯谖“收责於薛”,孟尝君是薛邑土地、财富的最大拥有者,债户众多,冯谖受命后,干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冯至薛邑后“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偏合”“矫命,以责赐诸民。
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这表明当时A. 社会借贷现象已经比较普遍B.信用体系崩坏阻碍经济发展C.贫富分化加剧激化社会矛盾D.民本思想盛行助推基层治理3. 根据《广东通志》卷三十八《名宦志》所载,两汉时任职岭南的地方官员中有传记的约有40人,而有儒言儒行的有30人。
其中明确记载为博士弟子、学于太学和“通经”的有6 人,举茂才和辟召2人,举孝廉13人。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 A. 电力的广泛使用B. 科学理论的突破C. 资本与工业的结合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答案:D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广泛使用、科学理论的突破和资本与工业的结合都是这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而D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故选D。
2、下列哪一项不是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野心所采取的行动:( ) A. 鼓吹“中国威胁论” B. 提出“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 C. 提出“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D. 实行“重返亚太”战略答案:C 解析: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野心,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如鼓吹“中国威胁论”、提出“参与和扩展安全战略”以及实行“重返亚太”战略等。
而C项“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1990年美国提出的,试图以这一秩序来替代现存的国际秩序。
因此,C项不是冷战结束后美国企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的野心所采取的行动。
二、非选择题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9年,可口可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百事可乐、富士软片公司也进入中国市场。
在很短的时间内,肯德基、麦当劳也进入了中国市场。
材料二: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亿元,2008年这一数值为300670亿元。
在这一增长的过程中,新经济因素的质和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4分) (2)材料二中1978年到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3)根据以上材料,简述它们在中国市场得以发展的原因。
(6分) 答案:(1)材料一说明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进行经济渗透、经济扩张的现象。
(2)材料二中1978年到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表明,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说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真题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高考历史真题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春秋时期,晋国在兼并虞国等同姓方国时,也与无终戎等北方诸戎和好,以免于在同楚国争霸过程中腹背受敌。
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北方诸戎已融入华夏族B.政治权力下移至卿大夫C.楚国吴起变法成效显著D.宗法政治体制遭到破坏2.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
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
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3.唐《杂令》规定,公私借贷可自行签订契约,官府不干涉,但利息总量不得超过本金一倍。
唐敬宗发布敕文,对“出利过本两倍”的私债,官府不负责追讨超过法定利率的债务,由此可知()A.暂时放松重农抑商的政策B.禁止民间的资本性借贷活动C.保障借贷主体和适当权益D.通过法律手段调整人身关系4.下表呈现的是宋代程颐和朱熹的思想观点。
这说明理学家()思想观点家程颐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朱熹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个权衡,多为所惑A.主经学史时须重视道德教化B.研究历史注重史料搜集整理C.通过探究万物获取历史真相D.借助历史事实领悟心学理念5.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
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
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6.下图所示为部分年份英、美、日三国对华输出商品在近代中国总进口中份额变化情况。
该情况应存在于()A.1841-1868年B.1868-1895年C.1895-1922年D.1922-1949年7.陈毅在纪念文章中肯定了列宁建立反帝“联合战线”和领导世界革命的意义。
2023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2023 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共40.0 分〕1.“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现象始于〔〕A.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以下诠释评价最贴合如图场景的当是〔〕A.敬天保民B.民贵君轻C.儒学独尊D.道法自然3.据江南与山越同居共耕的政权位于图处〔〕A.①B.②C.③D.④4.长安西市遗址,被誉为盛世商魂的见证。
借助它可争论〔〕A.陆上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C.榷场制度D.早期西学东渐5.以下政策一度引制造朝消灭“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现象的是〔〕A.朝贡贸易B. 海禁C. 开禁D. 闭关锁国6.历史上“权重一时、形同宰相”的职位是〔〕A.丞相B. 刺史C. 内阁首辅D. 军机大臣7.阅读如图诗句,推想“晁监”的身份当是〔〕A.御史大夫B. 枢密使C. 外国公使D. 遣唐使8.观看以下示意图,依据正常时序,“?”处应填入〔〕A.辛亥革命B. 宋教仁遇刺案C. 护国运动D. 伪满洲国建立9.“全部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持有银两者,可由中心造币厂代铸银币,或在中心、中国、交通3 银行兑换银币。
”该法令旨在〔〕A. 废两改元B.协定关税C.改订约D.法币改革10.1931 年11 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庄重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之所以选择在11 月召开大会宣布成立的国家,意在纪念〔〕A.辛亥革命B. 中共一大C. 合作北伐D. 俄国革命11.20 世纪20 年月吕思勉撰成《白话本国史》。
据此推想,其写作可能受以下大事影响的是〔〕A.文化运动B. 护国运动C. 一二•九运动D. 五四运动12.如图为1940 年于8 月26 日华日报馆印发的题为“华北交通总攻击战”捷报。
据此推断该大捷当指〔〕A.淞沪会战B. 百团大战C. 平型关战役D. 台儿庄战役13.“该国际会议召开于20 世纪50 年月,围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进展了会谈和争论。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含答案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姬周建国以后“兴灭国,继绝世”,注重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政治资源。
下列史料能够支持此论点的是()A丁未卜,王贞:余惟羌循《甲骨文合集》B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史记.管蔡世家》C令克侯于燕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克罍、克盉铭文D有殷天乙唐(汤)孙宋公河南固始县墓葬宋景公嫁妹铜簋铭文A.A B.B C.C D.D【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
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周朝“兴灭国,继绝世”,也就是说分封灭亡之国,使得绝祀的世族得以承继,宋景公嫁妹铜簋铭文表明,宋公为商汤之后裔,宋国为西周分封,D项正确;《甲骨文合集》提供了殷商史料,A项说的是商王关于巡视羌的问卜,与题意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与“兴灭国,继绝世”不符,排除;燕国为姬姓侯国,不符合“兴灭国,继绝世”,排除C项。
故选D项。
2.《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
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
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东汉时期,“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反映了豪强势力的发展,形成了世家大族,成为地方州郡的长官,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豪强实力对国家政权的影响,没有强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且东汉时期中央和地方存在“尖锐”矛盾,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豪强实力的影响,并非血缘宗族力量,排除D项。
202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上学期高考与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与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国考古学家曾在湖北郧县发掘出3个头骨化石和300多件石制品,距今约100万年。
其中,2022年发掘的“郧县人”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由此可知,“郧县人”()A.头骨最为完好,最早迈进文明时代B.从事渔猎和采集,成为食物生产者C.过着群居生活,进入氏族公社阶段D.使用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2.“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这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茂陵》中的诗句,描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景象。
该景象的出现缘于()A.汉武帝设中朝B.张骞出使西域C.汉设西域都护府D.甘英出使大秦3.据《北京历史地图集》记载,金中都城从南门——丰宜门向北,过龙津桥、宣阳门(丹凤门)、千步廊御道,直抵宫城南门——应天门;过应天门,便进入宫殿群,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大安门、大安殿、宣明门、仁政门、仁政殿、昭明宫、昭明门,一直到宫城北门——拱辰门;出拱辰门外又是一条笔直的大街,一直通向中都城北门——通玄门。
由此推断,金中都城的“轴线”()A.体现女真族吸收中原王朝文化B.具有行政、防御、商业的功能C.适应女真族草原迁徙生活习俗D.成为元、明两朝北京的中轴线4.有史家认为,及至清代,总督、巡抚成为省级正式的行政长官,几经调整后定型为18行省,8总督、15巡抚的格局。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全国卷专用)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全国卷新教材(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据考古发掘,在距今约5000年前辽宁西部山区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规模宏大的坛、庙、冢等祭祀礼仪性建筑,其中发现了以龙、凤、人等为题材的成套玉礼器,下图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
玉猪龙明确出土于墓葬中,而且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制成的原始“礼器”。
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文物可以说明辽河地区开始出现阶级分化B.研究红山文化有助于了解母系氏族社会文明C.此遗址展现了公元前5000年前后的辽西风貌D.此遗址是中华文明“多元并进”格局的例证2.《荀子•王政》有言“故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
”据此可知当时()A.具有民本思想B.实现四民平等C.建立君主专制D.人民管理国家3.汉武帝时期,统治者一方面推崇儒术,一方面又完善刑法;在官员选任方面也不拘泥于儒家标准,像张汤、桑弘羊、霍光、金日磾等人都不是儒家人物,反映了()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严重冲击B.治国策略的选择适应实际需要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趋于激化D.选官制度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4.如表为唐中后期主要纳税物品折钱数量变化表(单位:文)。
据此推知()贞元初年(785年)贞元八年(792年)贞元九年(793年)长庆四年(824年)米(1斗)20070—8040—7050绢(1匹)40001500—1600800—900800注:数据为当年各地多数地区大致数值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C.货币税已获得普及D.土地兼并日趋严重5.清代前期,湖南湘乡县农民“收早稻后,又种迟薯,山农以此充食,岁居大半”;四川资阳县农民“多种薯以为食,省谷出粜”;在台湾,“人皆食地瓜,大米之产,全为贩运,以资财用。
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原创模拟历史试卷【新高考版】(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原创模拟历史试卷【新高考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向外传播的主要是粟、黍、丝绸、瓷器、造纸术、印刷术等。
古代中国的历代政治疆域基本上都小于文化上中国的范围。
这体现了中华文明()A.侧重经济交流B.崇尚和平交往C.凸显对外开放D.强调多元互鉴2.汉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有《均输》篇,其中的算题,反映了当时官营运输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制订详密计划分派运量、调度运力,并且严格规定运输行程的情形。
这体现出数学成就的发展得益于()A.政府的高度重视B.经济计划的制订C.生活的实际需求D.交通运输的发展3.魏晋时期游牧民族大量南迁,建立众多汉化政权,“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
农书《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制作奶酪、油酥的技术,北方汉语中也充斥“胡虏”之音。
据此可知,魏晋时期()A.人口迁移促进南北方文化交流B.民族交融呈现双向互动特征C.政权更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D.丝路贸易丰富中原经济生活4.租庸调是均田制时期的赋税制度,它以身丁为本,是一种以丁口为纳税对象的制度;两税法以资产为本,将土地及其他资产作为纳税对象。
这种变化反映出()A.地主对农民人身控制放松B.国家财政收入趋于稳定C.百姓的赋税负担更加沉重D.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5.明朝江南地区有诸多士大夫在家族设置义田,赡族救贫。
士大夫们还制定义田管理条规,将义田的土地册上报户部钤印下发府县确认,以为凭据,以期“家法之永赖国法”。
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是()A.强化政府的基层治理B.保障宗族救助的落实C.弘扬耕读传家的精神D.营造和睦的宗族关系6.1662年,康熙皇帝钦批将宁古塔昂邦章京升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
作为东北北部的边疆大吏,宁古塔将军负责管辖本地区的驻防官员、兵丁粮饷、调兵出征、开垦荒地,还兼管朝贡、商贾杂税、刑狱缉拿等事务。
历史(全国甲卷B卷)-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解全析)
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全国甲卷B卷)历史·全解全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4.历史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观察下面示意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夏、商、周时期A.政治的中心主要是在南方B.统治区域到达了珠江流域C.青铜原料分布在黄河流域D.诸侯国都集中在都城附近【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涉及夏商周时期都城、铜矿和锡矿的分布情况,由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青铜原料分布在黄河流域,C项正确;夏朝的都城在阳城,商王盘庚迁都于殷,西周都城是镐京,东周是洛邑,排除A项;统治区域到达了珠江流域是在秦朝之后,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诸侯国都的分布情况,排除D项。
故选C项。
25.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这说明A.秦汉的强盛为历代文人所仰慕B.唐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C.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D.唐宋诗词中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答案】D【详解】特定的历史时空总是能引起历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关注,西北就是如此。
西北地区往往与民族交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相联系。
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体现了秦汉时期的“秦汉雄风”;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反映了多民族政权并立中宋政权对西北地区的关切。
山东省潍坊市历史高考2024-2025学年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历史高考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解析: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
郡县制下,全国分为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因此,选项B“郡县制”是正确答案。
2、汉武帝时,置五经博士,以养天下之士。
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拓宽了官员晋升的渠道B. 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要C.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答案:C解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置五经博士,以养天下之士,正是为了推动儒学教育,培养儒家人才,从而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这一举措不仅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要,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选项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是正确答案。
3、西周初年的何尊是目前所见第一个出现“德”字的器物。
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A. 青铜铸造技术提高B. 注重礼乐教化功能C. 已有以德治国理念D. 汉字得到较大发展答案:C解析:西周初年的何尊上出现了“德”字,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德”字。
这一发现说明了在西周时期,人们已经开始重视道德观念,并可能将其视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虽然这一发现也反映了青铜铸造技术和汉字发展的某种程度,但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西周时期可能已经存在以德治国的理念。
因此,选项C“已有以德治国理念”是正确答案。
4、在明清时期,潍坊地区的商业发展呈现出何种特点?A. 商业活动被严格限制在官办市场内B. 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商业市镇C. 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潍坊地区(作为山东的一个重要区域)逐渐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商业市镇,这些市镇成为商品交换和集散的重要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1.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
这一现象出现的制度因素是A.宗法制B.分封制C.井田制D.郡县制2.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
这里原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仪之邦。
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予以表彰。
由此可见,秦始皇主张A. 书同文B. 度同制C.车同轨D. 行同伦3.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得买卖土地。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却作宣告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 土地私有制度,成为秦朝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B. 秦朝土地私有制,不是纯粹的私有制形式C. 秦朝土地私有制,是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D. 秦始皇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4.宋代文学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不包括A. 商业的繁荣B. 市民阶层的扩大C. 城市布局的转变D. 文学自身的没落5.黄宗羲提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均见《原君》)。
这说明黄宗羲A.先于卢梭提出资产阶级理论范畴的社会契约思想B.对君主家天下的行为持模糊态度C. 彻底否定了中国历史上的君主现象D. 强调对于君主,他的义务是首要的,权力是从属于义务之后为履行其义务服务的6.中国近代史上,某条约的英文名称是Austria-Hungary, Belgium, France, Germany, Great Britain, Italy, Japan, Netherland, Russia, Spa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 。
这一条约签订于A.1900年B.1901年C. 1927年D. 1946年7.中国近代史上,强调欲求制胜必求之忠信之人,欲求自强必谋礼仪之士。
的派别是A.顽固派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8.龚书铎先生在《辛亥革命与文化》中认为: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应该说是辛亥革命时期文化革命的继承和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他把新文化运动的源头指向辛亥革命,明确了两者的内在联系B. 他否定思想领域掀起复古逆流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C.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过低D.他认为文化革命不是辛亥革命的组成部分9. 吾国乡民与女子,其迷信神鬼者,尤笃于市民与男子。
故其结果也,乡民之进化,常后于市民,女子之开通,亦迟于男子。
(《时报》1905年2月12日)从以上材料可以提取的信息是A.晚清习俗变化的程度有限B. 晚清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陋习没有变化C.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变化影响有限D.一些新闻媒体受政府控制,误导民众10.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11.有学者认为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依据是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
由此可见,该学者A. 认为近代民族工业从洋务运动开始B.认为洋务派创办的企业都属于民族工业C.对历史现象的认为是极其片面的D.没有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研究历史12.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中,包括了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许多历史时期的政治的社会的活动家。
他们的年龄从十八岁到九十岁以上的都有。
这次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3.深圳速度,是中国大陆形容建设速度非常快的一个词,出自1982年11月~1985年12月的37个月期间,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集团公司)一公司在承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简称国贸大厦)时,创下了三天盖一层楼的速度,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深圳速度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地理因素B. 政策因素C.国际因素D.历史因素14.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
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
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A.人文主义色彩B. 神秘主义色彩C.理性主义色彩D.空想主义色彩15.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第二款将其本身的地位表述为国家的最高法律。
法官们通常可以将之理解为A.这一规定明确了由选举产生的政府具有唯一的合法性B. 根据产生方式的不同,各种政府官员在权力上有着不同的限制C.这一规定保证法官在司法过程中不因为其职位的变动而受到行政权力的不当干涉和压力D.当国会或者州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与美国宪法有所冲突的话,这些法律将被宣布无效16.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指出某次革命的典型特征为自动化,这次革命是A.英国光荣革命B.牛顿的经典力学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17.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开始,而且始终以重工业为中心,指的是A.英国工业化B.法国工业化C.美国工业化D.苏联工业化18.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故名马歇尔计划。
他说,当时欧洲经济濒于崩溃,粮食和燃料等物资极度匮乏,而其需要的进口量远远超过它的支付能力。
如果没有大量的额外援助,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危机。
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订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②其主要背景是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③该计划成功实施于整个欧洲④该计划标志冷战的开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D. ①④19.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国政府、工商界、社会组织以及知名人士纷纷向我国外经贸部发来贺信、贺电,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表示热烈祝贺。
其主要原因是A. 中国将为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B. 中国完全实行市场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C.中国有望近期成为发达国家,促进世界经济发展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20.某种文艺作品,重主观,轻客观,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以下不符合这一风格的是A. 《巴黎圣母院》B.《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C.《播种者》D.《自由引导人民》二、非选择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十月,为更好的治理国家,求贤若喝的汉武帝诏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人,董仲舒便是其中之一。
汉武帝向董仲舒提出的问题是: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上参尧舜,下配三王? 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
材料二:(汉武帝对董仲舒的征问一共三次,董仲舒连上对策三篇作答。
由于对策的首篇专谈天人关系问题,因此这三问三答以天人三策为名而载入于史册。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上汉武帝书云: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重以贪暴之利,刑戳妄加,民愁无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
赭衣(罪徒)充道,断狱岁以千万数。
汉兴,循而未改。
贾人有市籍不许以名占田也。
若贾人更占田,则没其田业僮仆,皆入之于官以塞兼并之路。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当时所欲求解的是什么。
(2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主张,并说明其实质。
汉武帝是如何对待董仲舒的建议的?(4分)(3)材料三中董仲舒的上书反映了什么现象?根源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对待这一现象?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4分)2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回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难忘岁月,人们感慨万千。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有过失误,受过挫折,走过弯路,但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和不懈的探索,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引自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休斯顿总领馆新闻观点材料二:2010年上半年我国GDB数据图(新华社发)。
材料三:日本内阁府2010年8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为12880亿,环比增长0.1%,按年率计算增长0.4%,弱于预期。
而中国之前已经公布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为13390亿,日本经济总量已经落后于中国。
请回答:(1)列举50年代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失误,并分析失误的根源。
用20世纪90年代经济和思想两方面主要史实证明材料一划线部分。
(5分)(2)依据材料二判断我国现在是否属于发达国家?为什么?(3分)(3)如何冷静对待材料三反映的现象。
(2分)23.阅读下列材料:如何评价1787 年美国宪法,是中国的美国史学界讨论比较集中的问题之一。
材料一:1787 年美国宪法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场主对广大劳动人民实行残酷统治的根本大法。
它在无视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没有废止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等方面,较之《独立宣言》是一种倒退。
──余志森材料二:三权分立本来是保守派为了限制人民权力而设置的体制,但相互制衡也可以防止出现独裁或暴政,可以保障资产阶级民主,美国宪法虽然加强了中央权力,但也把相当多的权力留给各州,从而保障了人民自由及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此外,确立共和制,实行民选政府制度,由文官政府控制军权,规定宪法修改程序等民主要素也都显示了这部宪法的进步性。
──刘祚昌材料三:1787 年美国宪法确定的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在美国实行法制,比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君主凌驾于法律之上要进步得多,根据1787 年宪法而建立的联邦制,加强了集中统一,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宪法保留了南部种植园奴隶制,未给印第安人公民权,妇女没有选举权,这较之《独立宣言》是一种退步。
宪法在本质上是巩固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是为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服务的,是剥削与压迫劳动人民的武器。
──宋子海材料四:美国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政体,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关于宪法修正案的规定,也反映了对民意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