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齐美学的启示
克罗齐美学的矛盾性——从“艺术即表现”谈起
一
、
艺 术 的独 立与依 存
早在第一部美学著作《 作为表现的科学与一 般语言学 的美学》 ( 以下简称 《 美学》 ) 中, 克罗齐 就 旗 帜 鲜 明地 提 出 了“ 艺 术 即表 现 ( 直觉 ) ” 的 论 断 。他从 正 面立 论 “ 艺术 是什 么 ” , 又 以驳 论 语 式 论述 “ 艺术不是什么” 。并依次讨论 了艺术 的传 达、 鉴赏 、 接受 、 再造想象 、 批评和语言等问题 , 归 结起来 , 都是为 了阐述 “ 艺术独立 ” 的问题 。对于 克罗齐来说 . 一个科学作品和一个艺术作 品的区 别在于 : 前一个是理智的事实 , 后 一个 是 直 觉 的 事实。理性的知识早就有专门的学科对其进行研 究, 也就是逻辑学 , 但 是 研究 直 觉 的 学 科 却 在 大 多数 人那 里 得不 到认 可 。他希望通 过直觉 改变理 性一统 天下 的局 面 . 于是就不 断地用直觉 去冲击 和 瓦解理 l 生的传统 。 他称 康德 的美 学没有从理 陛主义 的禁锢 中脱 离 出来 . 也 根本不 可能脱 离 出来 [ 1 2 1 9 ; 黑 格尔“ 美 是 理 念 的感 性 显 现 ” 更 显 示 出理 性 对 于 艺术 的支 配 。 因此 , 克 罗齐 是 要从 理 论 上 彻底 给 予艺 术 独立 性 , 是 直 接 针对 古 典美 学 理 性 至上 而
精神哲学是克罗齐的主题。他按照精神 的发 展 顺 序 拟定 了双 度 ( 理论 一 实 践 ) 四阶 段 ( 直 觉一 概 念 一 经 济一 道 德 ) 的体 系 , 并 且 讨 论 了精 神 在 其 所 有 形 式 的 各 种 关 系 和 矛 盾 对 立 中 的作 用 问 题. 也被他称为精神的统一律 ( t h e l a w o f t h e u n i t y o f t h e s p i r i t ) 。 统 一 律 从 根 本 上 来 说 就 是 关 系 ( r e l a t i o n s ) , 克罗齐说 : “ 精神 的各类形式在精神这 个 整 一 体 中被 理 想 地分 开 了 ,但 从 实 质 上来 讲 , 它们相互之间是不可区分 的, 它们各 自与整一体
试析克罗齐的美学思想
试析克罗齐的美学思想作者:庞尧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7期摘要:克罗齐是继康德和黑格尔后重要的美学家,他把艺术从人类实践、社会生活和理性思维等与之密切关联的事物中孤立出来,并把艺术定位在最纯粹的“直觉”层面,构建了极富特色的克罗齐表现主义美学思想体系。
有力地推动了后来美学和文艺的发展。
关键词:克罗齐;艺术;直觉;美学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73-02贝内戴托·克罗齐(Benedelto,Croce,1866-1952),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
他认为关于直觉的科学就是我们所说的美学,进而提出“直觉即表现”,并从这一观点出发,提出直觉即创造,即美,即艺术,从而构建了极具克罗齐特色的表现主义美学思想体系,克罗齐的美学理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美学理论之一,对西方现代美学思想产生过很大影响。
一、直觉是什么?何谓“直觉”?我们通常理解的直觉是一种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感觉,是意识的本能反应,不是思考的结果,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
克罗齐所说的直觉和我们通常理解的是一个意思吗?克罗齐所说的“直觉”具有自己丰富的内涵,它包含了一系列的心灵活动。
直觉作为克罗齐全部心灵活动的基础,是整个精神哲学体系的基石。
1902年,克罗齐《美学》一书出版,此书的核心命题就是“直觉即表现”。
克罗齐提出:“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不是想象得来的,就是从理智得来的;不是关于个体的,就是关于共相的;不是关于诸个别事物的,就是关于它们中间关系的;总之,知识所产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
”①他肯定了直觉是一种知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直觉的知识所包含的意义。
即当我们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在心中仅了解了那个事物外在的形象,不加思索,也不知意义,这是知识最初阶段的活动。
在这里,直觉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可以离开理性知识而独立,从而区别了直觉知识和逻辑知识。
艺术=直觉=表现?——克罗齐的结论
艺术=直觉=表现?——克罗齐的结论艺术=直觉=表现?——克罗齐的结论克罗齐美学的出现标志着表现论美学的兴起。
他的《美学》集中体现了表现论美学的一般原理,他首先把人类的精神活动分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两大类,认识活动从直觉开始到概念为止,直觉产生个别意象,其正反价值为美与丑,直觉就构成了美学的核心:概念活动产生普遍概念,其正反价值为正与伪,概念构成了科学认识的核心。
在克罗齐那里,客观世界是心灵世界赋以形式而创造的,所以“物质”的意义与“材料”同等,“材料”又是由心灵所决定的,心灵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感知他称作“情感”(情感在他那里也就是“物质”或“材料”)。
“情感”未经直觉还是潜在和无形式的,一经直觉它才具有形式,才成为审美意象。
与直觉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表现”,他认为情感被直觉的过程也就是获得形式的过程,情感的被直觉到也就是被表现出来,这样一来,直觉与表现也就是一回事,而艺术则最充分地体现了直觉的特性,正是以此为前提,克罗齐得出以下的结论:①直觉是情感的表现。
直觉与表现既然等同,那么直觉也就是情感的表现。
②直觉即艺术。
克罗齐认为对情感的直觉活动也就是艺术活动。
③艺术是创造和欣赏的统一。
直觉既然是艺术最基本的活动,无论是艺术创造还是艺术的欣赏都离不开直觉,创造的能力既需要天才,也需要鉴赏力,而欣赏也需要创造和天才。
④美即成功的表现。
所谓成功的表现就是指情感能被最合适的意象表现出来,否则就不能认为是表现,美就是成功的表现。
⑤语言就是艺术,语言学也就是美学。
他认为语言也是表现,所以语言与艺术就是相同的。
克罗齐的整个美学都围绕着直觉和表现而阐述,维护艺术感性直觉是克罗齐美学的合理之处,但他把直觉和表现绝对化了,他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也完全对立了,把艺术这一整体的综合活动还原到某些要素上,又把直觉和表现与其他活动对立起来了,这样,他的美学就包含了明显的非理性主义色彩。
这些,都对后世有深刻的影响。
近代西方艺术、近代西方美学及艺术对直觉和表现片面的强调,都能从克罗齐那里找到最后的理论根据。
西方现代美学创始人——克罗齐
西方现代美学创始人——克罗齐康德以后,西方美学在整体上由客观论转向主观论,从美的哲学转向审美心理学,处于这个过渡阶段的一个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他也被称为西方传统美学的终结者和西方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作为传统美学到现代美学的过渡人物,克罗齐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克罗齐“把一切美学学说全部压缩在一个小坚果的硬壳之中”这个小坚果就是“直觉”。
什么是克罗齐认为的“直觉”呢?克罗齐认为直觉就是概念形成之前的思维阶段。
他的美学观点就一句话“审美即直觉”。
审美作为直觉,有什么特点呢?1独立直觉是不需要前提的,因此审美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活动。
2静观因为审美不是实践活动,不需要行动3直接因为审美不是逻辑活动,不需要分析和推理。
直觉之所以叫直觉,就因为直接。
4创造直觉即表现,表现即创造克罗齐认为,审美不等于简单的看东西,看东西得到的只是感觉,而不是直觉。
直觉不等于感觉。
比如我们看到了一片绿色的草地,如果你只看到了绿色,那你就只有感觉,如果你能从绿色中看出美,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风景,艺术家和我们看见的不一样?就因为看的方法不同,艺术家的看是直觉,我们普通人的看是感觉。
有人问达芬奇,画画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你是大师?达芬奇回答要用眼睛去看。
按照克罗齐的美学观,这句话就可以解释为不要用感觉,要用直觉,在看的时候要表现和创造。
艺术家就是审美直觉能力特别强的人,他们总是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东西。
塞尚曾这样说过莫奈:他用一只眼睛看世界,但那是一只什么样的眼睛啊?印象派看见的,就是他们画出来的,或者说他们画出来的,就是他们看见的,所以,直觉就是表现。
在克罗齐之前,大家普遍认为直觉我们人人都有,但是我们缺少技巧,所以表现不出来,但克罗齐认为这是大错特错,很多人都说他们有伟大的思想,只可惜表现不出来,这是不对的,没有表现出来只能说明你没有,有就一定会表现出来的。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思想就一定要用到语言,那怎么会表现不出来呢?结论只能是你根本就没有思想!在克罗齐看来,当你有直觉的时候,你就有表现了。
克罗齐美学的矛盾性
克罗齐美学的矛盾性【摘要】克罗齐美学的矛盾性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议题。
本文首先概述了克罗齐美学的矛盾性概念,并探讨了其历史背景和发展。
随后深入分析了克罗齐美学对矛盾性的探讨,并对其矛盾性理论进行了探究。
接着,探讨了克罗齐美学矛盾性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和在实用美学中的应用。
总结了克罗齐美学的矛盾性对当代美学的启示,并展望了克罗齐美学矛盾性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克罗齐美学的矛盾性特点,以及其对美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克罗齐美学,矛盾性,历史背景,发展,探讨,理论探究,艺术实践,实用美学,当代美学,启示,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克罗齐美学的矛盾性概述克罗齐美学是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克洛齐提出的后现代美学理论。
在克罗齐美学中,矛盾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被视为一种审美经验的核心特征。
矛盾性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在互相对立中存在着某种和谐和统一的美感体验。
克罗齐认为,矛盾性能够激发观者的思考和感知,使艺术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在克罗齐美学中,矛盾性并不是避免的,而是被视为一种美学表现形式。
通过矛盾性的展现,艺术作品反映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维度性。
克罗齐美学强调了对矛盾性的接纳和理解,认为通过矛盾性的审美体验,人们可以拓展自己的心灵和审美视野,更好地理解世界和生活。
克罗齐美学的矛盾性概念为审美经验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可能性,引领着人们进入更加深刻和丰富的艺术领域。
通过对矛盾性的探讨和理解,人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和体验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2. 正文2.1 克罗齐美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克罗齐美学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该美学流派最初是由德国哲学家克罗齐创立的。
克罗齐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对矛盾性的独特见解,认为矛盾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一种绝对的统一。
克罗齐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最重要的阶段是20世纪中期的重建期,这一时期美学家对克罗齐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理论探讨,使得克罗齐美学逐渐成为了当代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克罗齐的《美学原理》
克罗齐的《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是德国哲学家赫尔曼·克罗齐于1908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美学领域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对于美学研究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克罗齐的《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审美经验的阐述以及对现代美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解读。
《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学感受的对象和主体、审美评判、审美意义、审美创造等。
其中,克罗齐强调了美的客观性和主体性,认为美的对象不仅仅是外在的物体,也包括内在的精神和文化内涵。
他将美学感受分为两个方面,即审美直觉和审美表达。
通过审美直觉,人们可以感知到美的对象的外在形态和特征,而审美表达则是通过艺术作品和创造来传达人们的内心情感和思想。
这些思想进一步强调了美学的主观性和与个体经验的关联。
克罗齐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提出了“光明”的概念。
他认为,“光明”是美的本质特征,是一种能够引发人们愉悦感受的积极情绪。
他将光明分为两个维度,即感知的物质性和情感的精神性。
光明的物质性体现在外在的物体形态和结构中,而情感的精神性则是指人们对于美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
通过这种“光明”的分析,克罗齐对美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凸显了美学研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性。
在审美经验的阐述中,克罗齐提出美的审美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美的对象本身,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审美主体的感受和体验中。
他认为审美经验是一种心灵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的特殊体验。
在审美经验中,人们可以通过艺术作品触发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进一步提升自我境界和文化修养。
克罗齐的这一观点与传统的客观美学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美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克罗齐的《美学原理》对于现代美学的影响不可忽视。
首先,他的美学思想强调了美的主观性和与个体经验的联系,强调了审美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这对于后来的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式。
其次,他的“光明”概念为美的本质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和解释方式,对美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
“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浅析克罗齐的美学思想
20美学2020/01克罗齐是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充满了哲学气息,他认为每一件艺术品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外界的规律对艺术品不具有干涉作用。
在克罗齐的心灵哲学当中最为出彩的部分就是“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表现”的美学思想。
本文将对克罗齐所提出的美学理论展开深入的分析研究。
一、艺术是什么?——艺术即直觉(一)否定中寻找艺术的内涵在克罗齐的眼里,艺术和直觉一样,都是通过形象来进行表达。
我们在艺术表达的过程中是通过直觉来实现的,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就成为了事实,这两者存在统一的关系。
也就是说艺术作品都具有直觉的特性,直觉也具有艺术作品的特性,直觉和艺术作品在这一方面达成了高度统一[1],两者在内容上是一致的,甚至在特征上也高度相似。
这就是艺术即直觉、直觉即艺术。
克罗齐在论述的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否定的方式来证明艺术与世界上所存在的真实事物有着明显的区别,在研究美学史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是独立于其他事物存在的。
克罗齐认为艺术是充分独立的,他所构建的哲学体系对人的心灵活动从二度四个阶段来进行分析。
他认为艺术的起始便是人类的直觉,这一阶段已具有独立性,是不能被代替,也是不可缺少的。
克罗齐指出,艺术是充分独立的,在其著作当中有很多论述都是在试图论证艺术是完全独立的,只有为了达到艺术目的的艺术才是真的艺术。
克罗齐认为艺术必须是独立的,否则就会丧失艺术的内在价值[2],美学也会丧失其科学性,因为科学本身就需要针对具有独立性的事物而言,因此艺术是与这世界上的万物和思想不同的。
克罗齐还指出不能进行艺术内容的选择,这也充分体现了他的“为艺术而艺术”观点。
克罗齐的理论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在其后来所推出的著作中对艺术的独立性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独立性是在表述物体之间的关系,如果艺术具有绝对的独立性,那么艺术本身就是存在绝对关系的;世界上所存在的形式和概念都具有独立性或依存性,要么是具有独立性,要么是具有依存性,如果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都不存在这样的绝对关系,那么万物便都会成为绝对存在者,或者是绝对不存在。
克罗齐的美学观点演讲稿(完整版)
克罗齐的美学观点演讲稿克罗齐的美学观点演讲稿【第一部分杜尚】旅美法国艺术家杜尚,达达派大师,克罗齐的美学观点演讲稿。
(马塞尔·杜尚(1887年7月28日-1968年10月2日)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验,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
是一位法国艺术家,1955年成为美国公民,在绘画、雕塑、电影领域内都有建树,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西方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艺术流派。
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
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 1919年:在巴黎买了一张《蒙娜丽莎》的印刷品,用铅笔在那个美人儿的脸上画了两撇翘胡子,和一撮山羊须。
再题上几个缩写字母,就成了他的一件作品。
叫《L.H.O,O,Q》,又叫《带胡子的蒙娜丽莎》。
成了西方绘画史上的名作。
20年后,1939年:杜尚又画了一幅单色画,画面上没有蒙娜丽莎的脸蛋,只有上次画在她脸上的胡须,叫《L.H.O.O.Q的翘胡子和山羊须》。
实际上39年这幅画,画面上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套翘胡子加山羊须。
杜尚将之命名为:蒙娜丽莎的翘胡子和山羊须。
又过了20多年, 也就是1965年:大师去世前三年,他在纽约街上又买了一张《蒙娜丽莎》的印刷品。
这回画家连胡子也懒得画了,只是标了一个新的题目:《L.H.O.O.Q的翘胡子和山羊须剃掉了》。
于是,他又“完成”了一幅“传世之作”——《剃掉了胡子的蒙娜丽莎》。
上面的故事令我们不免一笑。
世界上不会有人相信杜尚所画真的就是蒙娜脸上长出来的。
但当杜尚把那两撇翘胡子和一撮山羊须画上去后,不要说艺术家,就连我们,也不觉得有什么突兀、别扭和不妥。
难道我们长期以来被视为标准美女的蒙娜丽莎,竟然其实不过是一个不男不女的家伙!那么,艺术有标准么?而美到底是什么呢?那再介绍西方美学史之前呢,我想先插一句话:几乎在杜尚1919年第一次用铅笔画下《带胡子的蒙娜丽莎》同时,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就定义艺术:审美即直觉,直觉即表现,表现即创造。
重评克罗齐的表现论美学思想
重评克罗齐的表现论美学思想一在西方当代美学史上有一个重要的美学流派,即表现论。
它是西方一度兴起的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在理论上的总结。
这一理论同后来的符号论美学与完形心理学美学又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柏格森、意大利的克罗齐和英国的科林伍德。
而在这三个人中又以克罗齐最具代表性。
对克罗齐的评价在整个美学界确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因为,从理论上看,克罗齐是一个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并直接联系到法西斯主义的唯意志论。
目前,我国美学界流行着对克罗齐表现论的这样三个方面的评语:①表现论是康德、黑格尔辩证美学思想的倒退;②表现论是消极浪漫主义的理论总结;③表现论反映了帝国主义战争前夜知识分子的失望情绪和悲观看法。
这样,对于克罗齐的表现论美学思想就基本上给予了否定。
到底应如何评价克罗齐的美学思想,特别应如何看待克罗齐的表现论美学思想有着极其广泛的市场和长久的影响这一现象呢?我认为评价一种美学思潮还应取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那就应具体分析一种美学理论在美学史的发展中是否是某个时代特有的美学形态的总结,从而判定其现实的合理性。
而不应脱离特定时代的美学特征对其进行抽象的政治与哲学的分析。
我们知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
当代的美,二十世纪的美,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感情生活的丰富,对情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是一种情感的美。
情感的变化与流动的特点决定它所表观的美学形态必然是多元的。
克罗齐的表现论就是这种当代的情感美的理论总结之一,而且是主要的理论总结之一。
如果说移情论带有古代美与当代美两个时代之交的过渡特点的话,那么,表观论美学就是真正的当代美学的代表性的理论形态。
此后的各种新的美学形态都不同程度地同“表现”有关。
“表现”已几乎成为新时代美学的旗帜。
总之,我认为克罗齐表现论美学的不完善性与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但作为新时代美学的代表,其历史地位也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二克罗齐是二十世纪初期著名的意大利哲学家与美学家。
美学《浅析克罗齐直觉理论》
美学《浅析克罗齐直觉理论》浅析克罗齐直觉理论克罗齐,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家。
克罗齐从其核心论点“直觉即表现”出发,给直觉下了定义,通过直觉与感受、知觉的比较,得出直觉的特点,直觉是抒情的表现,直觉就是美,直觉就是艺术,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是统一的。
在讨论他的美学思想前,必须先了解克罗齐对直觉的界定。
克罗齐的直觉定义是从康德那里发展过来的,要了解克罗齐的直觉我们就要首先了解康德的“直观”理论。
康德的直观也就是指感性认识,即心灵运用感受印象等做成现实世界。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指出:“知识和对象发生关系,无论在什么方式上或用什么方法,其直接的关系是通过直观的,而一切思想都是从直观取得其质料。
”在康德那里,感性认识就是直观,克罗齐的直觉从康德的直观那里而来并批判继承发展下来。
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中开宗明义地声称直觉是一种知识,并指出了直觉活动的独特性。
他说:“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不是从想象得来的,就是从理智得来的;不是关于个体的,就是关于共相的;不是关于诸个别事物的,就是关于它们中间关系的;总之,知识所产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
”在这段论述中,克罗齐鲜明地指出了直觉活动与逻辑活动的区别,表明了直觉的独特性:从直觉的产生来看,直觉是由想象而来的;从直觉的内容看,直觉是关于个体的,而不是诸个体的抽象(共相、普遍性);从直觉的对象看,直觉是针对个别事物的,它并不关注个别事物之间的关系;从直觉的结果看,直觉产生的是形象化的意象,而不是概念。
克罗齐认为,直觉即抒情的表现。
他不承认世界上有“物质”存在,只承认“材料”的存在。
这些“材料”是心灵的产物,它一旦经过直觉,就可以获得“形式”,转化为意象(万事万物)。
一切直觉既来源于情感又表现情感。
在他看来,直觉就是心灵赋予杂乱无章的、无形式的质料、物质、印象以形式,是心灵主动的、赋形活动。
物质在他的世界中并不存在,人们只要通过直观的感受就能转化为心灵上感动,只需要直接的感官形式才抒发或欣赏艺术。
克罗齐美学观点
克罗齐美学观点
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与艺术的学科,而克罗齐美学则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观点。
克罗齐美学观点强调艺术的独特性和个体性,提倡对艺术作品的主观体验和解读。
首先,克罗齐美学认为每个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是独一无二的。
艺术作品并不是固定的、普遍适用的,而是可以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和欣赏。
在克罗齐美学中,重要的是个体的审美体验,而不是外界对作品的普遍评价。
其次,克罗齐美学鼓励人们直接面对艺术作品,通过自己的感知和体验去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与传统的美学观点相比,克罗齐美学更加关注观者的主观感受,认为观看艺术作品应该是一种主动的、个体化的行为。
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并欣赏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克罗齐美学还强调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表达方式,而艺术作品也不应该被简单地归类和定
型化。
克罗齐美学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是富有创意和创新的,艺术家应该追求个性化的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然而,克罗齐美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有人认为过于强调主观体验和个体感受可能导致艺术作品的含义和价值变得模糊和相对化。
此外,一些人担心克罗齐美学观点会导致艺术作品的质量和标准降低,因为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和评价标准都不同。
总的来说,克罗齐美学观点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对艺术作品的直接感知,认为艺术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和创造。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视角,鼓励我们通过个体的体验去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不同的美学观点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不是一味地追随某一种观点。
克罗齐美学思想
克罗齐美学思想“艺术即直觉、即表现”理沦克罗齐(BenedettoCroce,1866-1952),意大利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出生于维柯的故乡、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一个地主家庭。
富裕的家境使克罗齐能够将毕生大部分精力投入学术研究,最终成为意大利的学术巨壁。
在政治上,克罗齐是一位积极的政治活动家,曾两次出任政府的内阁部长。
墨索里尼法西斯统治时期,他拒绝效忠法西斯政权,被撤去部长职务。
慑于他在意大利的声名,墨索里尼才未敢杀害他。
克罗齐早年曾受过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但他从来没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相反从唯心主义的立场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修正。
1902年,克罗齐创办了意大利著名杂志《批判》,并长期担任主编。
从那时起他着手建立自己的精神哲学体系,也正是在这一年他完成了《精神哲学》的第一部著作《美学》。
在哲学上,克罗齐被公认为是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的首要代表,其哲学思想深受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响。
在他一生的学术生涯中,除黑格尔之外,还有两位人物曾对他发生重要影响,这就是他的两位意大利前辈维柯和德桑克蒂斯。
他们给在历史研究和文学研究方面给克罗齐以重要的影响。
克罗齐一生著作甚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卷本《精神哲学》,包括《美学》(1902年)、《逻辑学》(1905-1909)、《实践哲学》(1909年)、《历史学》(1914年)。
他的主要美学著作陈《美学》即《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美学原理》,第二部分是《美学的历史》)之外,还有《美学纲要》(1912年)、《诗论》(1936年)等。
克罗齐的精神哲学体系克罗齐是一位唯心主义哲学家。
作为一位新黑格尔主义者,他是从右的方面批判和承袭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
一方面他继承了黑格尔把绝对和普遍的精神当作世界万物基础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另一方百他否定黑格尔所承认的人以外的物质世界和自然界的真实存在,认为除了精神之外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唯有精神存在,精神创造了一切(历史和事物),正是精神赋予了精神的对象以规定性的东西。
克罗齐 美学原理
克罗齐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是克罗齐提出的一种解释美的概念和判断的方法。
在克罗齐的美学原理中,美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主观的感受和经验。
克罗齐认为,美是一种审美情感,是我们对外界感知到的事物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克罗齐将美学原理分为两个层面:审美感受和审美判断。
审美感受是指我们对美的主观感受,它是一种情感反应,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感受。
审美感受是基于我们对事物的感知和体验,包括色彩、形状、音乐、舞蹈等方面。
而审美判断则是对美的评价和判断,是一种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过程。
在克罗齐的美学原理中,审美判断是建立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的。
我们通过对审美感受的反思和分析,来进行对美的判断。
这种判断可能是基于我们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和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因素。
在克罗齐的美学原理中,美不仅仅限于艺术领域,它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可以通过对各种事物的感知和体验,来发现美的存在。
克罗齐认为,美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判断来发现美。
然而,克罗齐也指出,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演变的。
因此,我们对美的感知和判断也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总之,克罗齐的美学原理提出了一种解释美的方法和理论,它
强调了美的主观性和情感性,并将美的感受和判断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美的本质和美的体验有着重要的意义。
克罗齐 美学原理
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是一门探讨美的学科,而克罗齐美学原理则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理论。
克罗齐美学原理是由德国哲学家克罗齐提出的,他认为美学是一门关于感性知识的学科,其目的在于揭示艺术和美的本质。
在克罗齐看来,美学是一种以感性知识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审美经验来揭示艺术和美的本质,因此,克罗齐美学原理强调了审美经验的重要性。
克罗齐美学原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审美经验来认识艺术和美。
审美经验是指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或感受美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知识。
克罗齐认为,通过审美经验,人们可以感知到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美,从而揭示艺术和美的本质。
在这一过程中,感性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通过感性知识,人们才能真正理解艺术作品所表达的美感。
克罗齐美学原理强调了审美经验的个体性和主观性。
在克罗齐看来,每个人的审美经验都是独特的,因为每个人对艺术作品或美的感受都是主观的。
正是因为这种个体性和主观性,使得审美经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感性知识,它不仅仅是对艺术作品或美的感知,更是对个体内心世界的表达。
克罗齐美学原理对美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美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们在审美经验中所感知到的一种情感体验。
因此,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个体的感知而不断变化的。
克罗齐的这一观点对后世的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重新审视了美的本质和意义。
总的来说,克罗齐美学原理是一种强调感性知识和审美经验的美学理论。
通过审美经验,人们可以认识艺术和美的本质,体验到美的情感体验。
克罗齐的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美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对于推动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克罗齐美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艺术和美,感受到审美经验的独特魅力。
克罗齐:鲍姆加登的《美学》
克罗齐:鲍姆加登的《美学》[意]克罗齐著田时纲袁华清译本文原载于《外国美学》2辑商务印书馆 1986几十年来,我徒劳无益地翻阅了各种书目,跑了许多家古书店,寻找一本珍本书——鲍姆加登的《美学》。
我曾从一家德国图书馆借阅研读过这本书,但是,由于它是与我这个知识分子的大部分生活有关系的科学的第一部著作,所以我渴望自己能拥有一本。
就在几周前,当我不再考虑此事,或者说我的愿望已不那么强烈时,一位登记了我的要求的书商却通知我说,只要我肯付一大笔瑞士法郎,他就可以给我一套当时极难找到的这部著作的上、下两卷精装合订本。
我立即写信表示愿意接受他的条件。
此后几天里,“我惴惴不安,害怕节外生枝,失去垂手可得的果实。
这部著作终于到手了,的确精美,是两本订在一起的崭新的十二开书。
雪白的羊皮纸,封面上镶有淡玫瑰色的彩条,烫着金字——是十八世纪精巧的装帧方式。
我来回翻着书页,称心如意地欣赏着。
图 | 鲍姆加登《美学》扉页大约三十二年后,当我回忆起青年时代的偷快印象时,我再次翻开了本书第一卷那非常熟悉的扉页,上面写着:“美学哲学教授亚历山大·哥特利布·鲍姆加登著约翰·克里斯蒂阿尼·克莱布出版社1750年”第二卷的扉页上写着:“美学第二卷哲学教授……”等,余同第一卷,只是年份不同,这儿印的是1758年。
第一卷的页数只有第一卷的一半(第一卷除了前言和目录外,正文有400页,第二卷只有223页)。
大约在1750年,第一卷问世后不久,第二卷的这部分书稿也已印制完毕;但这时作者患了病,无法继续写作了。
卧病八年后(他得的是肺病,不到五十岁就因体力日渐不支而去世),他失去了重新执笔写完第二卷的信心,听凭出版商销售这本未完成的第二卷,但他附上一篇短序,解释内中原委。
这篇短序是用下列悲怆而又崇高的话语结束的:“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是强者,你会注意我、认识我,最后会爱我,你从我和他人那里懂得命运。
病魔来回折磨我足有八个年头,看来无法医治。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人物简介
20世纪初,克罗齐的哲学思想开始在西方哲学界产生影响
• 许多西方哲学家对克罗齐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和评价
• 克罗齐的哲学思想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克罗齐研究的现状分析
当代学者对克罗齐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
• 学者们从历史哲学、美学、政治哲学等多个角度对克罗齐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研究
念对当代政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
启示作用
用
• 当代哲学家可以从克罗齐的哲学思想
• 当代政治家可以从克罗齐的政治哲学
中获取灵感和启示,推动哲学研究的创
观念中获取灵感和启示,推动政治制度
新和发展
的改革和完善
04
克罗齐的主要著作与论文
克罗齐的代表性著作
《美学原理》
《历史哲学》
《政治哲学》
• 1893年出版,是克罗齐的哲学代
• 在意大利的高中接受教育,后进入大学学习法律
克罗齐的青年时期
• 青年时期热衷于政治活动,加入意大利共和党
• 曾因参加政治活动而被捕入狱,后来转向学术研究
和教学工作
克罗齐的学术历程
克罗齐的学术起步
• 1883年,进入罗马大学学习法律,开始接触哲学思想
• 1887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在大学任教
克罗齐的荣誉
• 1909年,克罗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成为意大利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哲学家
• 克罗齐一生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如法国荣誉军团勋章、西班牙皇家科学院荣
誉院士等
02
克罗齐的哲学思想体系
克罗齐的历史哲学观点
01
克罗齐认为历史是精神的历史
• 历史的发展是由人类的精神活动推动的,精神活动是历
简议克罗齐的美学思想
简议克罗齐的美学思想作者:王宏亮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1期摘要:尽管贝奈德托-克罗齐(1866——1952)的美学思想有其根本性上的偏失,但在人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尤其在当下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科学高度发达、物质空前充盈引发的人们欲望过度膨胀的时代,他的美学理念对重新唤起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回归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克罗齐;直觉;美学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3-0257-01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或讨论艺术与哲学、与生活等的复杂关系时,就会不可避免地谈到克罗齐和他的哲学与美学。
虽然他历史唯心主义的哲学观会在很多现实的问题上显得困乏无力,但在我们审美的思想界里,都有他直觉思想的耀眼光芒。
克罗齐是新黑格尔主义的代表之一,他认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有不彻底性,并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观点。
在他的哲学里,他把纯粹的精神作为唯一的现实,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因此,哲学也就变成了关于精神的科学。
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我们知道艺术虽是意识世界里的一朵奇葩,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物质和实践的,克罗齐本质上唯心主义的美学观从根本上否定了物质,同时也否定人类的物质实践,使美学亦如空中楼阁,只成为一个想象中的存在。
与此相应的是,他的“情感说”将直觉看做是心灵的本能的观点,否定了直觉的实践来源,直觉变成了空穴来风,显得神秘而不可理喻。
他又说:“艺术作为直觉就已经否定了艺术面前存在一个物质世界,物质的世界成为理智意识的产物”,“自然模仿艺术家,服从艺术家”。
在他看来,艺术的产生不是在从外而内的实践过程中产生,而仅仅是内在情感的表现。
但艺术总归是一种意识形态,他用意识来阐明意识,割裂了与物质世界的任何联系,因而使艺术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克罗齐强调“艺术即直觉”的美学观,但他却否认艺术的物化形态。
他说:“艺术作品都是‘内在的',所谓‘外观的’就不是艺术作品。
论克罗齐“直觉即表现”
140论克罗齐“直觉即表现”文/高俊峰 李清慧摘要:“直觉即表现”是意大利著名的美学评论家克罗齐艺术观点的核心。
在他的观点中他认为精神世界是世界的本源,在众多的艺术语言中只有经过心灵的掌握才是现实的。
经过对他观点的研究与分析,可以得出,在艺术创作时要从肯定与否定中,使自己的“直觉即表现”得到具体的表达。
在他的观点中,艺术无关客观事实、功利行为、道德准则也无关概念逻辑,同时艺术也是不可分类的。
通过对现代艺术作品的分析,进而深刻全面的了解克罗齐的艺术观念。
关键词:克罗齐;直觉;表现;艺术;唯心主义一、克罗齐“艺术直觉”观念的分析克罗齐认为所谓美学,即直觉的科学化。
在日常语言中,直觉就是“心灵的一种能力,凭借这种能力,不必进行推理和分析,心灵就能直接领会到事物的真相”。
直觉在科学与文艺成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那么对克罗齐所阐述的直觉又该如何去理解?其所指的直觉跟人们日常所说的直觉是否一致?克罗齐对其所阐述的直觉有独特的认识。
直觉是他内心艺术形式的基础,是精神哲学体系的基础。
首先可以肯定说,直觉是一种独特的知识。
“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不是想象得来的,就是从理智得来的;不是关于个体的,就是关于共相的;不是关于诸个别事物的,就是关于它们中间关系的;总之,知识所产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
”可以看出,作为知识的直觉就是所见即所想,看到某个事物,最初于人内心中只领会事物的形象、意象,这就是知识最初阶段的内心行为。
而直觉的知识不被控制也无需控制,不需依赖他人也无需依赖;它无需通过其他渠道观察了解,它自己能够进行信息撷取。
在这里,克罗齐认为,事物通过人体外在感官系统反馈在内心中完整的形象就是直觉。
二、直觉即表现——表现即艺术克罗齐美学在中国传播甚广,这与朱光潜先生所做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朱光潜先生曾对克罗齐作品进行了仔细的翻译和阐释,他曾经说道“艺术活动只是直觉”,艺术等同于直觉,这是因为克罗齐认为直觉等同于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罗齐美学的启示一、克罗齐的哲学-历史体系概述克罗齐是二十世纪具有广泛影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
他是意大利新黑格尔主义的最大代表。
克罗齐观点的形成过程是漫长而又复杂的,直接给予他有力影响的是黑格尔、维科和弗·德·桑克蒂斯。
这三个人代表了克罗齐的三大兴趣:哲学、历史和文学。
克罗齐的哲学体系基本上是在本世纪最初的二十年内形成的。
他写了四卷本的《精神哲学》,其中依次论述了美学、逻辑学、经济学、伦理学和历史。
他是个唯心主义者,并从一元论的角度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他否认物质和自然界的存在,“连研究精神与其并不存在的对方这两种概念之间的联结和相互关系也是没有根据的”。
他认为,我们思维的实质或题材是心理、生活或精神。
人们只能确信心理或精神活动的存在,而任何“超验”实体的假设都是不正确的。
由此他把哲学定义为关于精神的科学。
他说:“精神就是整个现实……除精神以外没有其他现实,除精神哲学之外没有其他哲学。
”他把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等同起来,把哲学和历史也等同起来。
依照克罗齐的学说,精神活动分为认识和实践两类。
这两者属于低高“两度”,彼此循环产生。
这两度又各分为两阶段。
认识活动分为直觉的和逻辑的,实践活动分为经济的和伦理的,相应于直观、抽象、经济及伦理活动的是美、真、利、善的概念,分别归美学、逻辑学、经济学和伦理学来研究。
这四者构成了哲学,而历史是对精神、生命和人类活动的具体研究,它于上述四种概念都可应用。
因此,历史是最宏伟深奥的学科,并与哲学本身同一。
历史学家必须对他所研究的事件进行理解和评价,因此又成为哲学家。
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因为理解和评价事件就必须要使它们再现和复活。
克罗齐对黑格尔的批判是两方面的。
他不但反对超出直观和在抽象活动之外去思索任何“超验”实(体),甚至对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这种超验实体的观点也不能接受。
他认为原则上绝不能承认物质世界的存在,即使把后者理解为观念的异在也不行。
他“不能容许两元论”的“烦琐哲学的偏见。
”另一方面,他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他认为黑格尔哲学有两个基本缺点:把辩证法推广到“并不存在的自然界”;第二,辩证法的基础是概念的对立性和矛盾性,而不是概念的差别性。
因此,他用“相异面”来代替“对立面”,用概念上的依存来代替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过程。
他认为,“纯粹概念”即“真实的存在”本身,就是辩证法的唯一范围,概念的一致和差异这一思辨原则决定着存在的基本形式,“差别的联系是环形的,因此它是真正的统一;相反,把对立面推广到精神和现实的形式上,这不会造成代表一个真正无限性的环形,而是导致无限性的运动”。
克罗齐站在对立面的统一是“唯一的真理”的立场上,从根本上否认对立面的斗争和相互转化,并且认为对立概念和差异概念的混同是“黑格尔的体系里在哲学上所犯的所有错误”。
从哲学思想上来讲,克罗齐是个唯心主义者。
但是,从当时意大利现实情况来看,他的活动和观点,却有着进步的意义。
他的广泛的文化创举使二十世纪意大利的极端停滞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话大大地活跃起来,恢复了意大利古老的文明荣誉。
同时,他又给予猖獗一时的法西斯主义和居统治地位的教权主义宗教思想以无情的批判。
他在一个长时期内成为意大利的精神喉舌,甚至成为意大利很大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崇拜的思想家。
二、克罗齐的美学基本观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哲学基础之上的。
他的美学观点是从“直觉即表现”这样一个基本概念出发的,从表现中探求艺术的本质。
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的观点,和德国艺术家费德勒的观点有相通之处。
他把认识活动分为两种形式:直觉的和逻辑的。
直觉的认识是通过形象进行认识(只见事物对象本身而知其形象),它的范围是杂多性中的个别。
逻辑的认识是概念的认识(发现事物中的关系,运用推理作用而有所了解),它的范围是普遍、是杂多的统一。
直觉是低级的、然而是独立的认识形式,是认识的起点。
思维是高级的认识形式,可是只能存在于直觉基础上。
直觉的认识属于美学的范围,理性的认识属于逻辑的范围。
所谓直觉,仅仅是感觉、知觉、联想等的创造性活动,把自我在表现之中客观化。
直觉的来源是无形式的情感,经过直觉而为心灵活动所掌握,才得到形式,成为意象。
直觉的这一“心灵综合作用”不但表现了情感,同时也创造了表现感情的意象,即客观世界的事物。
直觉必须以某种形式的表现出现,表现其实就是直觉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直觉里,“感觉或印象,借文字的助力,从心灵的浑暗地带提升到凝神观照界的明朗。
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直觉与表现是无法可分的,此出现则彼同时出现,因为它们并非二物而是一体”。
克罗齐认为一般人和艺术家的差别只是直观上量的差别,从质上讲是一样的。
因此一般人也差不多总有几分诗人、音乐家、画家、散文家的本领。
克罗齐对美和艺术的看法是一种特有的形式主义。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美学上的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克罗齐把这一关系理解为:内容是未被表现加工的“单纯的印象”,而形式就是这一加工过程,即是表现。
他试图以此消除产生疑问的余地。
他排斥了这样“两种主张:㈠把审美的事实看作只在内容;㈡把它看作在形式与内容的凑合,就是印象外加表现。
”他认为在艺术中(审美的事实中),“表现的活动并非外加到印象的事实上面去,而是诸印象借表现的活动得到形式和阐发。
”内容只停留在表现活动的出发点上,因此,“审美的事实就是形式,而且只是形式。
”此外什么也得不到。
克罗齐认为艺术家“缺乏了形式,就缺乏了一切,因为他缺乏了他自己。
诗的素材可以存在于一切人的心灵,只有表现,就是说,只有形式,才使诗人成其为诗人。
”“在纯粹的艺术家的作品中,平庸的表现是不可以容忍的。
”克罗齐认为表现即杂多的综合整一,“每个表现品都是一个整一的表现品,心灵的活动就是融合杂多印象于一个有机整体的那种作用。
”表现品直接起于印象,旧的表现品必须降到印象的地位,才能溶合在一个新的单一的表现品里面。
这一观点辩证地解释了艺术作品中全体与部分的关系,作品间的关系,互相吸取的关系。
克罗齐从审美活动中排除了实践活动,反对把审美活动附属于实践活动,把实践活动的规律应用于审美活动之中。
审美的事实在对各种印象作表现的加工之中就已完成了,艺术作品都是“内在的”。
克罗齐阐述了“艺术独立”的原理,因为内容的选择是不可能的,“就艺术之为艺术而言,寻求艺术的目的是可笑的。
”规定目的就是选择,“在各印象及感受品中加以选择就等于把印象与感受视为表现品。
”“选择就是意志”,意志是实践的形式,是改变事物和创造宇宙的,它只能在认识之后,而不能在认识之前。
而“表现是自然流露”,“真正的艺术家发见自己心中像怀胎似的有了作品主题,怎样经过他并不认识。
他只觉得生产的时刻快到了,但是不能(超)意识要生产或不要生产”。
艺术是自由的灵感,关于艺术目的的论据都是滑稽的,它独立于实践、科学和道德之外。
克罗齐指出了“选择”对于艺术创作的损害作用。
他说:“题材或内容不能从实践的或道德的观点加以毁誉……如果这些表现品真是完美的,就没有别的可说,只好请那些批评家们不要再搅扰艺术家们,因为艺术家们只能从曾经感动心灵的东西中取得灵感。
批评家们最好注意去改变四周的自然与社会,使它们所认为要谴责的那些印象和心境不发生,如果丑恶可以从世界中消灭,普遍的德行与幸福可以在这世界中奠定,艺术家们也许就不再表现反常的或悲观的感觉,而只表现平静的、纯洁的、愉快的感觉,成了真正理想国的理想人物。
但是,只要丑恶与混沌有一天还在自然中存在,不招自来()临到艺术家们的头上,我们就无法制止这些东西的表现,表现(),要取消()事实也是无用的”。
克罗齐并不全部抹杀批评的作用,他认为这“至多只是助产妇”,如果批评确实能“帮助艺术家们发见他们自己,就是发现他们自己的印象和灵感,帮助他们意识到他们所需的历史阶段和他们个人的性情规定他们要做的工作”的话,也绝不是艺术创作的“母亲”。
在克罗齐美学中,所谓美,就是成功的表现,丑则是不成功的表现,成功不成功,在于情感能否恰如其分地被意象表现出来。
成功的表现没有量和质上的差别,所以美是一种绝对价值。
他还从“直觉即表现”的定义出发,说明语言无非是表现的一种,因此得出语言学就是美学的结论,指出了语言与艺术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他认为人们尽管使用的是旧的词语,却不断随着客观情境和主观情感的变化而赋以新意义、新生命,不断地凭直觉再造。
因此,语言和艺术都是常新的、无限的。
他的这一观点受维科的影响很大,虽然有片面性,但是不能掩盖它的革命性的一面。
三、克罗齐和我们时代的艺术思想克罗齐作为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给二十世纪的世界带来了新的思想意识和美学原理。
克罗齐的精神哲学给了人类以哲学-历史的总体意识。
像克罗齐这样集大成的思想家,在二十世纪是不多见的。
作为同一世纪的人,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有所了解,有所认识,特别是他的美学和艺术思想。
二十世纪的美学随着哲学的解放而解放,并且从理性主义的艺术理论中解脱出来。
在二十世纪的艺术流派和艺术理论中,克罗齐的艺术的直觉主义是主要流派之一,它至今在世界上仍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我们认为,克罗齐作为二十世纪的思想家,给我们时代的艺术思想带来极大的改观。
我们作为二十世纪的人,需要克罗齐及其艺术思想,思想是超越国界的,尤其是在一个国家和民族需要它的时候。
克罗齐的艺术的直觉主义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和作用,可是这样的艺术理论在我国近三十年来竟然没有认真的介绍和客观的认识。
我国的艺术理论一直受政治理论的控制,直至文化大革命,完全被政治化了。
人们普遍感到我国艺术理论的枯竭,以至不能给予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的产生以有益的指导。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谈论克罗齐的艺术思想,就有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并不是要来贡奉一位艺术的统治者,但是我们确实非常需要新的艺术思想,它的光明和我们的自由灵魂是同一的,光明由此而成为自在和他在的了。
我们在上一章对克罗齐美学作了扼要的阐述,这里我们所要谈的是何以克罗齐能和我们,也就是说能和人类联系起来。
克罗齐认为:“直觉知识可离理性知识而独立。
”艺术并不受理性的束缚,克罗齐强调理性和直觉相异而不是对立,不是理性主导艺术的再现。
这样艺术就是独立的了。
我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为什么如此贫乏,难以表现美呢?原因之一就是文学艺术作品只是对于社会和政治的简单描述。
这种描述本身就是概念,就是政治的化身,连艺术再现理性这种古典的艺术理论都谈不上,这样就势必失去了作为艺术品的本来意义。
克罗齐认为,“艺术是自然的理想化,或理想化的模仿”,“艺术有解放和净化的作用,也就等于说,…艺术的特性为心灵的活动‟。
活动是解放者,正因为它征服了被动性。
”这就把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政治或者其他什么的界限划分出来了。
这种心灵的活动就是解放者,它把人的灵魂中潜在的创造能力焕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