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怎样的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怎样的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该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6年的汉武帝时期,经历了几个朝代的发展和演变,直至1905年清朝废除。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运作方式、意义和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运作方式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考试,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第一层次的考试,每个州府会选派一定数量的贡生参加,通过乡试的贡生可以晋级参加会试。
会试则是第二层次的考试,贡生们在省级考场进行答题,通过会试的贡生有机会进入最后的殿试。
殿试是最高层次的考试,由贡生们在皇宫内进行考核和答辩,通过者将被认定为进士,可以成为官员。
科举制度注重考核贡生的文才和才能。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辞章、诗赋等文化知识以及文章的写作能力。
通过考试的贡生将被认为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博学多才的能力,成为官员的有力候选人。
二、科举制度的意义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它为社会提供了公平公正的选拔官员的方式。
相比于世袭制和权贵世家的传承,科举制度通过考试评定个人的能力和才干,使得社会上的优秀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获得升迁和发展的机会。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普及。
为了应对科举考试,人们普遍开始接受教育,尤其是士人阶层。
这使得文化和教育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了科学、文艺和思想的繁荣。
此外,科举制度还使得统治者得以在政府机构中选拔得力官员,提高了政治稳定性和行政效率。
各级官员都是通过一定的考试选拔而来,使得他们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政治能力,更加有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强化了等级制度和社会的士人阶层。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的人们,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特权,受到社会的尊重和崇拜。
其次,科举制度也带来了贪污腐败和弊端问题。
考试过程中,有些贡生利用权力和关系进行作弊和利益交换,严重损害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此外,科举制度也导致了对文化经典的机械记忆和死板教条,削弱了创新思维和实际能力。
历史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历史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古代的中国历史悠久而辉煌,其文化传统是我们国家的瑰宝。
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无疑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历史和文化。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1. 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和唐朝时期,当时的政府希望通过选拔人才来加强国家的治理和发展。
2. 科举制度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
最初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后来逐渐演变为乡试和殿试两个阶段。
二、科举制度的具体流程科举制度的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乡试乡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一次考试,考试内容主要涉及经义、诗词和文章。
只要通过乡试,就有资格参加会试。
2. 会试会试是乡试合格者参加的第二次考试,是一个面试的形式。
考官会针对考生的才学、品德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只要通过会试,就有资格参加殿试。
3. 殿试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考生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文章写作,并进行现场答辩。
考官根据考生的表现来评判其能力和水平。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及意义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流动性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个机会,让贫寒出身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官职,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这对于当时社会的流动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人才选拔科举制度通过选拔优秀人才,使国家能够得到一批具备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官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腐败和人身主义的发生。
3. 文化传承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加科举考试需要对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研究,这对于传承优秀的思想和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如何评价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一方面,科举制度过于注重经典的记忆和死记硬背,忽视了实际知识和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特权和不公平,只有富贵之家才更容易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从而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以考试选拔士人进入官府的制度。
这个制度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并且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和意义。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并在唐朝时期得到完善和推广。
隋朝的文帝杨广实行了乡试和会试两级考试的制度,而到了唐朝,科举制度已经形成了三级考试的模式: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乡级进行的考试,会试是在省级进行的考试,而殿试则是在皇宫进行的考试。
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
科举制度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在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化。
这时,科举考试从唐朝的制度开始逐渐向两次世代自动推进。
加上了贡品主考制度,形成了乡、府、省、殿四级考试。
到了明朝,科举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考试科目和内容更加完善。
最终,科举制度在清朝达到了巅峰,并成为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渠道。
二、科举制度的特点和意义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特点和意义。
首先,科举制度是一种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
无论是贫寒还是富贵,只要通过考试就有机会进入仕途。
这种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可以避免一些不适宜的人进入官府,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其次,科举制度是一种提高士人素质的途径。
通过多次的考试和选拔,只有真正才能出众的人才能够进入仕途。
这种选拔制度使得社会上的士人不仅有文化知识的积累,还需要一定的政治能力和实际经验。
这种高要求的选拔制度不仅提高了官员的素质,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再者,科举制度还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通过科举制度,社会上的人才得以充分发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科举制度也给予士人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使他们在社会上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这种地位使得士人有机会参与到政治的决策过程中,为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贡献。
最后,科举制度还体现了中国古代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怎样的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怎样的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它产生于隋朝,发展至清朝时逐渐完善,一直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通过选拔优秀人才来担任朝廷官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大业年间,隋文帝杨坚为了改革士人选拔制度,创设了新的考试制度,即科举制度。
隋文帝希望通过考试来选拔优秀的人才,降低世族勢力的影响,推动社会进步和政治稳定。
二、科举制度的组织科举考试按照五个等级分为府、州、县、乡、里五级考试。
每次考试的科目包括经义、史书、经学以及诗文等方面的内容。
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随着朝代的更替有一定的变化,但总体上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
三、科举制度的流程科举考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首先,在每个乡镇以及州县设置考场,进行乡试。
乡试合格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会的举行的考试。
会试合格者可以进入到最后一步,即殿试。
殿试是在朝廷内进行的考试,每次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完成殿试之后,成绩优秀的考生可以成为进士,获得官职。
四、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使得士人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培养出了大量的文化人才。
其次,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升通道更加公平,社会地位与家庭背景无关,而取决于个人才能和努力。
此外,科举制度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过于注重文化知识的考核,对于实际能力和智慧的评估不足。
此外,科举制度也带来了文人之风的泛滥,导致了社会风气的扭曲。
科举制度在清朝末期逐渐失去了作用,最终在20世纪初被废除。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优秀的人才。
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特点。
尽管科举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但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一览表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一览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一览表如下:1.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2.汉朝:采用察举制与征辟制。
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3.三国——两晋: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4.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5.宋朝:沿袭唐朝的科举制,但增加了殿试成为定制,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6.辽金元:科举制度虽一度被废除,但伴随着汉族先进文化的传播,部分少数民族上层开始学习儒家经典,接受科举考试。
7.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学为主,兼及文法理工等多个领域。
明朝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个阶段。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士,贡士经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8.清朝:沿袭明朝的科举制度,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改变。
清代的科举考试分为秀才、举人、进士三个等级。
其中进士考试最为严格,录取率极低。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僚的制度,影响深远,历史悠久。
下面将通过考古发现、史书记载和历史事件等多方面介绍此制度的由来、发展和影响。
起源据考古发现,最早的科举考试可以追溯至中国两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
当时,汉武帝设立明经为不亲自诵读的经书,明经者不徭役,受孙诗籍,至明经则乃举孙〔申〕,申者自有生员之赋,明经遂成生员本业。
这一段文字可以说是最早有关考试选拔官员的文字记载了。
发展科举考试在隋唐时期逐渐成型,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开始设立了科举考试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由地方考官在县级以上的地方举行的科举考试,合格者可以参加会试,通过会试后可以参加殿试。
唐太宗时期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规定士人出身的士族子弟可以免试举为举人,属于士族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时也享有其它户籍子弟不享有的种种特权。
影响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士人文化的繁荣,也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上进士人,使得中国古代官僚地位不再以出身为唯一标准,较大程度上推翻了中国古代的阶级制度,而是鼓励富有才华的人进入官场,增加了社会上进的机会。
同时,科举制度也使得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士人出身的人多是受过严格的儒家教育,他们通过科举考取官职后,往往就成为社会和政治的精英阶层,影响和制定国家的政治方针。
总结不可否认,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带动了中国古代士人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对社会和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尽管科举制度在清朝时期被废止,但它的影响仍然深远,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历史悠久而庞大。
它在隋朝首次正式制定,随后在唐代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至清朝。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考试内容以及对历史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由隋炀帝杨广于605年颁布实施。
当时的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人才,提供了公平的机会,避免了贵族世袭的官员任命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和发展,经历了五代十国、宋朝、元朝和明朝的不同改革。
在唐朝,科举制度进入鼎盛阶段。
唐太宗在开元年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他废止了世卿世禄制度,提倡以考试选拔官员。
唐朝的科举考试分为明经和明义两科,考察学生的经义学识和文学才能。
其中,进士科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合格者可直接任命为官员,享有特权地位。
明代时,科举制度又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
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废除了唐朝的进士科,设立了明士和贡士两个科目,扩大了考试范围。
在明朝晚期,科举制度的兴盛达到了顶峰,选拔范围更广,考试内容更加多样化,参与考试的人数也不断增加。
二、科举考试的内容与特点科举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经义学识和文学才能。
学生需要熟读经典著作,掌握文学修辞和作文技巧。
对于经义学识的考察,科举考试注重答案的经典引用和注解,旨在考察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对于文学才能的考察,科举考试则注重作文和诗词的表达,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文学修辞手法,流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科举考试的特点在于严格的组织和规定。
考生需要提前报名,并经过层层筛选进入考场。
考场内的考官会严格监考,防止作弊行为。
考试成绩公示后,合格者可以参加下一轮的考试,最终通过所有考试的人可以进入官场,担任各级官员。
三、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对政治制度产生了影响,也对经济和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首先,科举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的官员任命方式,提供了公平的选拔机会。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一、背景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用考试选拔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制度。
它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选拔制度之一。
科举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二、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西汉宣帝时期,当时的郡县推举贤才担任各级官职。
这一制度在后来的朝代中逐渐发展完善,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选拔制度。
三、科举制度实施过程1. 乡试:乡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一关,考察的是基础知识和才干。
考生们在州县级考场进行答题,通过乡试者可晋级到下一轮考试。
2. 会试:会试是面试的形式,主要考察考生的口才和应对能力。
考生们在皇家设立的考场进行面试,通过会试者即可进入最后一轮考试。
3. 殿试:殿试是最后一轮考试,也是最为严格的一轮。
考生们在皇宫内进行答题,通过殿试者即可成为举人或进士。
四、科举制度的意义1. 推动社会进步:科举制度通过选拔优秀人才,为社会各个领域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增进社会流动性:科举制度突破了阶级壁垒,使得社会流动更加活跃,人们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可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3. 促进文化传承:科举考试注重文化和教育的传承,使得古代中国的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五、科举制度的弊端1. 教育资源不均:科举制度的实施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教育,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2. 应试教育倾向:科举制度过分注重应试能力,导致教育变得功利化,学生只为了应考而学习,缺乏全面的素质发展。
3. 限制了专业发展:科举制度对科技和专业能力的考察较少,使得科技和专业领域的人才发展受到限制。
六、科举制度的影响和启示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也存在诸多弊端。
通过对科举制度的研究和总结,我们应该深思和吸取教训,建立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注重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持续进步。
七、总结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项历史悠久的选拔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这一制度的影响深远,不仅直接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体制,也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本文将介绍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的背景、过程以及影响。
一、背景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正式确立于唐朝。
在此之前,官员一般是通过世袭或者世家背景来继承父辈的职位。
然而,这种方式会导致官僚体系内的腐败和不公平现象的出现,无法保证政府的高效运转和公正治理。
因此,为了改革这一现象,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二、过程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1. 乡试: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阶段,在每个县城举行。
乡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四科,并设有作文题。
只有通过乡试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后续的会试。
2. 会试:会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二阶段,在省城举行。
会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才能和知识广度,题目内容也包括经、史、子、集等学科。
通过会试的考生才有机会进入殿试。
3. 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阶段,在皇帝的宫殿内进行。
殿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品德和政治见解,题目内容通常是有关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殿试的考生被认定为状元、榜眼或探花三个等级中的一员。
三、影响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 社会影响:科举制度打破了世袭的封建传统,实现了由阶级出身到能力和知识的选拔。
这为社会的流动性和社会公平带来了很大推动作用。
同时,科举制度还激发了人们对知识和学习的热情,促进了全社会的教育事业发展。
2. 政治影响:科举制度使得政府官员的选拔更加公正和规范,减少了官僚体系中的腐败现象。
官员通过科举选拔而来,多数有一定经济基础,因此提升了政府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和改革合力。
3. 文化影响:科举制度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人们需要广泛涉猎经、史、子、集等文化知识,这促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同时,科举制度也给了文人士人们一个表达自己才华和思想的机会,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体制,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起源和历史、考试内容与形式、影响与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历史科举制度起源自隋朝,隋文帝杨坚在大业改革中将士人分成三等,选拔人才用于政府职位任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制度逐渐完善,多次经历了修改和重建,最终成为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经过一系列改革得到了较大的改进。
二、考试内容与形式科举考试分为殿试和乡试两个阶段。
乡试是地方性的考试,由州县举行。
考生需要在试卷上写出自己的姓名,然后通过捆绑规定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的考试。
殿试是在皇帝的监考下进行的考试,从乡试中取得一定成绩的考生可以晋级参加殿试。
殿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政策理论、辩论能力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知识。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通过选拔人才,科举制度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优秀的官员,为政治、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
其次,科举制度提供了社会上升的机会。
无论出身如何,只要通过考试,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官员,这有助于社会的流动性和自我进步。
最后,科举制度的存在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考试的压力和腐败问题。
四、科举制度的评价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但也受到了不同的评价。
一方面,科举制度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选拔出的官员有高文化素养,这使得中国文化有了一个深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成千上万的考生将大量精力放在应试教育上,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教育内容,这导致了畸形的学习态度。
总结: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考试体制,历经漫长的发展,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科举制度并非完美,但它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发展和运行了超过一千年的时间。
此制度为后来的文官选拔提供了基础,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真正成为全国范围内重要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隋朝。
隋文帝杨坚在推行科举制度时,希望通过此制度来选拔人才,以强化政府的统治能力。
科举制度在唐朝进一步完善,并在宋朝达到鼎盛。
这一制度在明清时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二、科举制度的运作方式古代科举制度通过举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参加考试者所在的州县进行的,在考试中更换了试官,实行了笔试和策论相结合的形式。
通过乡试考试的考生,有资格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生需要在会试中进行对策和论文的撰写,只有通过了会试的考生才能有资格参加殿试。
殿试是最后的考试环节,主要考查考生的口试能力。
通过殿试的考生将被选入进士榜。
三、科举制度的影响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提供了平等选拔人才的机会。
与西方国家的世袭制度不同,中国的科举制度以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无论是贵族还是农民的子弟,只要通过考试,都有可能成为官员。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千百年的文化传承。
为了参加科举考试,中国的学子们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由此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素材,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和价值体系。
此外,科举制度也导致了严重的书呆子倾向。
为了应对考试,许多学子只注重死记硬背,缺乏实际能力和经验。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实问题的解决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最后,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的官员,更加忠于中央政府,有助于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能力。
总结起来,中国的古代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非常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它经过漫长的发展与演进,从隋唐时期开始形成初步的形式,到明清时期成为最为完善和严格的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影响了几百年的中国社会和文化,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科举制度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秦汉时期,那时的选拔人才主要是依靠官员推荐和举荐。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格局的变化,这种方式逐渐被认为是不可靠和不公正的,因为推荐往往容易受到权贵和家族势力的影响。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开始形成初步的样子。
隋朝建立了乡、县、州、郡四级贡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唐朝则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设置了进士考试,选拔文官人才。
这些改革使得选拔人才的方式更加公正和公开,也提高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掌控能力。
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高峰时期。
宋朝推行了秀才科、举人科、进士科三级考试,选拔出合格的人才担任官职。
这个时期,科举制度经过多次的完善和调整,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统一化的考试制度。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继续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进士科考试成为社会上承认的唯一渠道,得中进士者可以荣宗祠堂,世代受荫禄。
然而,由于科举制度过于严格和封闭,也造成了官僚主义的泛滥和思想僵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科举制度的选拔方式与影响科举制度的核心是通过考试选拔合格的人才。
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乡试和殿试。
乡试是地方级别的选拔,凡是符合条件的人都可以参加,通过乡试的人才才有机会进入殿试。
殿试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对乡试的优秀考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
科举制度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方面,科举制度提供了一个公正的竞争平台,打破了封建世袭权贵的垄断,使社会上的人才得以充分发展。
另一方面,科举制度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科举考试的出现,使得中国古代教育逐渐从私塾向官方机构转变,教育资源逐渐向更多人开放。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套考试选拔官僚人才的制度,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1. 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可以追溯到隋朝和唐朝时期。
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度的形式和演变尚未定型,但其初衷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以确保政府的有效管理和良好的治理。
然而,真正完善和普及的科举制度要追溯到宋代。
2. 科举考试的层次和内容科举制度在宋代时期逐渐成熟,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考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学生在家乡的考试,通过后可以参加会试,会试则是在省级或地方一级的考试,通过后可以进入最后的殿试,殿试是在皇帝面前亲自答题的考试。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和政策理论等。
考生不仅需要熟记经典著作,还需要有出色的文学才能和辩论能力。
3. 科举制度的影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为广大普通人提供了一条途径,使他们有机会通过努力学习和考试脱离农耕的生活,进入士人阶层。
这为社会提供了一定的流动性,增加了社会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其次,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政府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公平的考试选拔,培养了大批具备才干和知识的官员,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科举制度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由于科举考试的重要性,学生们可能会过度应试,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此外,科举制度对于女性和社会底层人士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通常无法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机会,这一问题在古代中国一直存在。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选拔官僚人才的制度。
它的起源和发展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的完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无论如何,科举制度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简介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简介.txt我都舍不得欺负的人,哪能让别人欺负?一辈子那么长,等你几年算什么我爱的人我要亲手给她幸福别人我不放心我想你的时候我一定要找得到你不许你们欺负他!全世界只有我才可以!放弃你,下辈子吧!!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的积极作用,具有进步意义。
第一,综观中国古代的历史,主要实行过三种选官制度,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科举制既不问家世,也不需要别人的推荐,主要根据应举人的考试成绩决定取舍,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显然是中国古代最进步,也是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科举制的实行,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状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使相当多的士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其二,科举出身的官员,一般具有比较多的文化知识,同恩荫补官、进纳买官等出身的官员相比,在素质上显然要好得多。
事实上,通过科举也的确选拔出了一批经世致用的杰出人材,这在唐、宋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
例如北宋名臣王禹偁、寇准、范仲淹、包拯、韩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颂、沈括、章敦、宗泽、李纲,都是进士出身。
其中王禹偁、范仲淹、欧阳修等出身寒微,完全是通过科举踏上仕途的。
第二,科举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科举考试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读书人数急剧上升,对经、史、子、集各类书籍的需求量大为增加,造纸业、印刷术也都大大发展了。
科举制具体的制度或考试内容
科举制具体的制度或考试内容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隋朝,盛于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其主要制度包括进士科、明经科和贡士科。
1. 进士科:进士科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也是选拔最优秀人才的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经义、策问、文章等,要求考生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文学才能。
考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是乡试,考生在县级以上的考点参加考试;第二次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对乡试中的优胜者进行面试和文学论辩,最终取得进士头衔。
2. 明经科:明经科是科举制度中次级别的考试,考察的是考生的经书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要求考生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理解和阐释。
明经科通常由县级以上官员或学者担任主考,考试地点为县学或府学。
3. 贡士科:贡士科是科举制度中最低级别的考试,主要是选拔官吏和学者的培养对象。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义、策问和文章等,要求考生对经典著作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贡士科考试通常由县级官员或学者担任主考,考试地点多为县学或府学。
除了以上的科举考试,还有一些特殊的考试,如状元及第考试,用于奖励乡试和殿试中的状元和及第。
此外,科举制度还包括了一系列的考试规定和程序,如考试资格的限制、考生的报名和考务的组织等。
整个考试过程非常严格,考生需要通过多个层级的考试来获得官职或进入官学。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考试制度。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经过宋代的改革和发展,最终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
这个系统在中国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之久,对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1.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还不完善,只有一些高官职位需要通过考试选拔。
这些考试主要是在君主面前进行,并没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和程序。
2. 宋代的改革与发展科举制度在宋代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改革。
宋太宗时期,科举制度的内容和程序被规范化,科目分为明经和明法两科,考试内容也开始有了固定的范围。
3. 明清时期的鼎盛明代以后,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成为了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明代科举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对进士进行多轮考核。
清代则在明代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进一步加强了考试的严格性。
二、科举制度的目的与作用1. 选拔人才科举制度的核心目的是选拔人才,通过考试评选出具备文化修养和才能的官员。
这种选拔制度不仅注重考生的书面功底,还注重其品德和才能的综合评价。
2. 维护统治与治理国家科举制度有助于维护统治集团的利益和稳定国家的政权。
通过选拔适合执掌政权的人才,保证了国家的治理与官员的忠诚。
3. 促进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科举制度的实施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的文化人才,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三、科举制度的局限与问题1. 考试内容的局限性科举制度过于注重经书的死记硬背,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养。
考生往往只关注应试技巧,而忽视实际的学习和思考。
2. 社会地位的依赖性科举制度使得社会地位的提高与是否通过考试紧密相连,而非与个人的实际能力和成就有关。
这导致了以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人的智慧和价值。
3. 考试腐败与不公平科举制度存在考试腐败和不公平的问题。
有些贵族子弟通过权势或财富可以获得更好的资源和机会,而普通百姓则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政府官员的制度,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朝,一直延续至清朝晚期。
这一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以及它对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的重要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1. 隋朝科举制度的起源隋朝开创了官僚选拔制度的先河,通过实施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
当时的科举考试仅限于有特殊功绩的官员之后的子弟,是一种可以继承功名的制度。
2. 唐朝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经历了较大的改革和完善。
唐太宗制定了科举考试的条例,规定了考试的内容和程序。
科举制度的目标由亲族政治转变为选拔人才,士人通过考试获得功名,可以晋升到高位。
3. 宋朝科举制度的巅峰科举制度在宋朝达到了巅峰,被称为经世致用之法。
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这一系统使得科举制度更加公平,选拔出了大量优秀的官员。
科举制度的实施也推动了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4.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变革明朝和清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明朝创立了兵科制度,举办武备考试,增加了进入仕途的途径。
清朝则继承明朝的科举制度,但始终未能进行彻底的改革。
科举制度在这一时期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选拔出的官员多为保守派,影响了政治的公正性。
二、科举制度的影响1. 官僚体制的形成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中国古代形成了官僚体制。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保证了政府的高效和稳定运作。
官僚体制的形成也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管理社会资源,推动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2. 社会阶级流动性的增加科举制度打破了世袭贵族的特权,为平民百姓提供了跻身士人阶层的机会。
通过考试获得功名,平民百姓可以改变命运,实现社会阶级的流动。
这一制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文化传承和发展科举制度催生了大量的文人士子,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考取功名成为士人的人们,注重文化修养,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科举制度是一项重要而独特的选拔官员的方式。
该制度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明、清等朝代,并持续存在了近千年之久。
科举制度对于塑造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结构以及选拔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与发展、考试内容与方式以及影响与评价。
一、起源与发展1. 隋朝是科举制度首次出现的时期,其目的是为了规范选拔官员的程序,并尽量避免提拔人才上出现腐败和儿女相传等问题。
2. 唐朝将科举制度推行得更加广泛和系统,包括进士科、明经科等多个层级,通过考取不同级别的文化功底以选拔官员。
3. 宋代时期,在考试内容上开始注重理论知识和政治思想,进一步加强了统治者对官员素质的要求。
4. 到了明清两个朝代,由于西方文化影响和社会变革,科举制度的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核心思想和目标并未改变。
二、考试内容与方式1. 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包括经义、春秋、国史等儒家经典及其注解等文学类书籍,并注重考察应试者对于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观点。
2. 考试方式主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是通过答题来展示应试者的文化素质,而面试则是通过与考官交流来评估其品德和谋略。
3. 考试历时长达数天甚至数月,被誉为“九重天”、“三场恶战”,因此对于参加考试的士人们来说是一场艰辛而紧张的过程。
三、影响与评价1. 科举制度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
根据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逐渐形成了一个职业官僚阶层,他们在政治、军事以及社会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科举制度也促进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因为科举要求应试者熟读儒家经典,因此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 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员时有其局限性。
科举仅侧重于文学知识,忽视其他领域的专长,导致政府内部缺乏多元化的意见和才能。
4. 在明清两朝,科举制度开始出现腐败和贿赂问题。
一些富有人家通过贿赂官员或者找关系来提升他们子女的录取机会,这使得制度公平性受到了质疑。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起源于北宋时期,发展到清朝末年才正式废除。
科举制度是通过选拔人才进入官僚机构,使官员的选拔过程更加公平和客观。
本文将从科举制度的起源、流程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的汉武帝就以考试选拔人才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
然而,科举制度在唐朝时期出现了长时间的停滞,直到北宋时期才得以重新恢复并全面推行。
北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主要由贡举和进士科两个阶段组成,贡举是通过地方考试选拔出一部分人才进入进士科,进士科则是最重要的选拔环节,通过国家考试选拔出合格的学子。
二、科举制度的流程1. 贡举贡举是科举制度的第一步,也是最基层的考试选拔环节。
地方官员会组织贡举考试,选拔出一定数量的考生进入进士科参加更高层次的考试。
贡举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和文化修养。
2. 进士科进士科是科举制度的核心环节,也是最高层次的考试选拔环节。
通过进士科的考试,还能获得官职,享受丰厚的待遇。
进士科考试每三年一次,分为殿试和会试两个阶段。
殿试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考试,考生需要回答由皇帝亲自出的试题,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见识。
会试是在京城举行的考试,考生们进行笔试,分为经义、诗文、策论三个科目。
会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学才能和应试技巧。
通过会试的考生还可以参加殿试,最终根据综合表现评选出的考生即为进士,他们将被授予进士衔,获得官职。
三、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1. 提升社会地位通过科举制度获得进士称号的学子可以成为官员,享有特权和地位。
这使得科举成为一种提升社会地位的途径,许多人为了能够参加科举考试,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书。
2. 促进文化繁荣科举制度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学识和文化修养,这促使人们重视教育和知识的追求。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中国的文化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其金
(《孟子》:“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
节彼南山
(《大学》引《诗经· 小雅· 节南山》)
• 大题: 大题是一句、一段、一章等,较为整齐。
子曰学而全章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儒林外史》第二回写道,周进是个乡下老童生, 年过六十,随商人到了省城,非要去看贡院。 • “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 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 直僵僵不醒人事”。 • 古诗: “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
三、科举考试的内容与考题
(一)乡试与会试场次与考试方式
“子曰”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子”--至圣先师;“曰”--至理名言 “大学之道天命之谓性学而时习之孟子见梁惠王”- -道本乎天,家修而庭献也。 征商自此贱丈夫矣(《孟子· 公孙丑下》) --以臣伐君,武王非圣人也。
• 承题:用三句话承接破题所说出的意思,具有承 上启下的作用。 • 起讲:引申讲明题义,或并说明题目内容的背景 等,亦称小讲。不得超过10句。 • 八股、四比:两两相对,四对偶句。 • 大结:篇末自由发挥见解。清代取消。
• 截搭题: 截取句子的头尾、尾头,或者一章与另一章的头尾,隔章 的头尾,甚至在《四书》中各取一句等。
王速出令反
(《孟子》:“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
大学之道天命之谓性学而时习之孟子见梁惠王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各书的第一句)
四、试帖诗、八股文举例
(一)试帖诗举例
• 试帖诗,又称五言八韵诗,也就是五言排律。 其标准是: 1,必须用五言句。 2,必须用律调句(一般不用拗句)。 3,必须16句。 4,首尾二句外,其他各联必须对偶句。 5,首句一般不用韵(否则九韵),更不能用邻韵。 6,限定以某字为韵(得某字)。 7,前四句要概括题目大意。 8,诗的末尾要“颂圣”,即赞美皇帝,歌颂时政。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四)会试、殿试时间与名称
• • • • 会试时间:三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试一场。 会试由礼部主持,所以又称“礼闱”。 因为在春天考试,所以又称“春闱”。 会试第一名俗称“会元”。
• 殿试时间:四月中下旬(不定)。 • 因为是“天子亲试于廷”,故称“廷试”。 • 殿试前三名俗称“状元”、“榜眼”与“探花”。 正式名称:第一甲第一名、第一甲第二名、第一甲第三名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以前的选官形式: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举贤任能” (实际是军事民主制,荐贤有沾亲带故之嫌也) 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 ( 兼存“养士”与“军功” ) 汉代--察举与征辟制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官人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贵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隋唐至清代--科举制
• 首联、次联四句,点明主题,并用“贤”韵。 • 三、四联以“千章”、“万壑”切合“繁林”,以 “密荫”、“浓光”切合“蘙荟”。换词以描写铺 叙,喧染场面。 • 五联以凤非梧不集,蝉非柳不栖,比喻贤才择主而 事,暗颂当今皇帝。 • 六、七联以木材喻人才,争做栋梁之才,耻为平庸 之才。以收清全题。 • 末联颂扬。双台。《诗·大雅· 文王》:“思皇多 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思,语助, 无义;皇,美。多士,众多贤才;王国,文王之国; 维,是;桢,筑墙所用之木,立于两端为桢,立于 两侧为干。意谓生长在国土上的众多优秀贤才,是 周王朝的桢干之臣(栋梁之才)。以周朝喻当朝, 以文王喻当今皇上。马屁拍得邺《落第东归》: 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归懒举头。 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 唐 温宪(庭筠子)《题崇庆寺壁》: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郑延昌见此诗,荐于当事,宪乃得第。) (庭筠才思敏捷,时称“温八叉”、每科考喜 代为他人作,动辄“救数人”。)
状元卷(三)
赵秉忠的殿试 卷共有 22 折。 正 文 后 有 读卷官九人的 姓名、职衔, 卷尾有印卷官 姓名、职衔。
状元卷(四)
清 光 绪 六年 状元黄思永 殿试卷草稿 原件。黄氏 与张謇被时 人称为“商 部实业两状 元”。
宋 代 科 举 考 试 图
韩国恢复科举考试图
2006年10月1日,韩国老人参加Gwageo考试
乡试共分3场。 第一场试《四书》文3篇。 第二场经文4篇、五言八韵排律诗一首。 第三场策论五道。 会试共分3场。 第一场《四书》文3题,名义上由皇帝钦命。 其他两场考试,与乡试大同小异。
三、科举考试的内容与考题
(二)考试文体、内容与考题类型
• • • 考试文体:八股文 考试内容: 《四书》、《五经》(以朱熹等注释为准) 小 题:题目的字数很少,甚至只有一个字(童生试)。 战
赋 得 繁 林 蘙 荟
得 贤 字
吴 贻 咏
• 赋得◆ ◆ ◆ ◆得◆字,是诗题格式。 • 《孙子·行军篇》: 山林蘙荟者,必谨复索之。 • 《抱朴子· 博喻》: 繁林蘙荟,则羽族云萃。 • 此题以树木茂盛成林,又以贤字为韵,即比喻贤才众 多。这是猜题第一关,不可错。题目理解错误,满盘 皆输。 • 吴贻咏,今安徽桐城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 科会试中式第一名。
(二)对考官的规定
• 乡、会、殿试的考官都由皇帝亲自派选。 • 乡试考官:一正一副,由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 会试考官:由1位总裁,3-5位副总裁, 18位同考官,称“十八房”。 • 殿试考官: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主持,评卷官员称为读卷官。
• • 回避制度:别头试(考官子弟另试)、乡试考官避有籍。 闭锁考院:会试考官上任,不许回家,直接赶到贡院住宿, 断绝与外界一切接触,直至考试结束。
• 钱易《南部新书》记杜生员妻诗: 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
钱易,吴越王倧子。真宗朝17岁举进士,三题不及半 日而完卷,被斥为“轻俊”落罢,然得“才子”美名 。咸平中,复举进士,自以为第一,考官贬为第二, 易不平上书,有讽刺朝廷意。真宗阅之不快,再贬为 第三。亦科举中大有掌故之人也。
状元卷(一)
• 赵秉忠
• (1573—1626)
字季卿,明青州府 益 都 县 ( 今 青 州 市)人。明万历二 十六 ( 1 5 98 ) 年 25岁时中状元,官 至礼部尚书。“第 一甲第一名”为万 历 皇 帝 所 题 。
状元卷(二)
• 赵秉忠的殿试 卷于1983年在 山东青州市发 现。卷子用宣 纸书写,长为 3.3m,宽为 38cm。共2460 字,是目前中 国发现的唯一 的状元卷。
韩 国 首 尔 恢 复 科 举 考 试 图
贡院旧照片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南京贡院旧照
贡院与号舍图 顺天贡院模型 两位考生在号舍中
• 左图:模拟考试情景 • 右图:考箱和考篮
陈独秀《实庵自传》(南京考场)
到了八月初七日,我们要进考场了。我背了考篮、书籍、文具、食粮 、烧饭的锅和油布,已竭尽了生平的气力,若不是大哥代我领试卷,我便 会在人丛中挤死。一进考棚,三魂吓掉了二魂半,每条十多丈长的号筒, 都有几十或上百个号舍,号舍的大小仿佛现时警察的岗棚,然而要低得多 ,长个子站在里面,是要低头弯腰的,这就是那时科举出身的大老以尝过 “矮屋”滋味自豪的“矮屋”。矮屋的三面七齐八不齐的砖墙,当然里外 都不曾用石灰泥过,里面蜘蛛网和灰尘是满满的,好容易打扫干净,坐进 去拿一块板安放在面前,就算是写字台。睡起觉来,不用说就得坐在那里 睡。一条号内,一两间空号,便是这一号的公共厕所,考场的特别名词叫 做“屎号”。……如果不幸坐位编在“屎号”,三天饱尝异味,还要被人 家议论是干了亏心事的果报。 (小便脚下盆中;大便须请假盖戳,称“尿戳子”,甚有便至袜套者。 )
那一年南京的天气,到了八月中旬还是奇热,大家都把带 来的油布挂起来遮住太阳光,号门都紧对着高墙,中间是只能 容一个半人来往的一条长巷,上面露着一线天,大家挂上油布 之后,连这一线天也一线不露了,空气简直不通,每人都在对 面墙上挂起烧饭的锅炉,大家烧起饭来,再加上赤日当空,那 条长巷便成了火巷。煮饭做菜我一窍不通,三场九天,我总是 吃那半生不熟或者烂熟成团的挂面。 ……(作者)联想到这班 动物得了志,国家和人民要如何遭殃;因此又联想到所谓抡才 大典,简直是隔几年把这班猴子狗熊搬出来开一次动物展览会 ;因此又联想到国家的一切制度,恐怕都有如此这般的毛病。 因此最后感觉到梁启超那班人们在《时务报》上说的话是有些 道理呀!这便是我由选学妖孽转变到康梁派的最大动机。
二、有关考官、考生与考场的各种规定
(四)对考场的规定
• 乡试考场:设在各省省城,称为“贡院”。 • 号 舍:高约2米,深约1.3米,宽1米,无门。 • 会试考场:太和殿或保和殿(清代)。
金榜题名时得意之诗
孟郊《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韩偓《初赴期集》: 轻寒著背雨凄凄,九陌无尘未有泥。 还是平时旧滋味,漫垂鞭袖过街西。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三)乡试时间与名称
乡试日期: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考一场。 先一日(八、十一、十四)点名发给试卷入场; 后一日(十、十三、十六)核对交卷出场。 考试时间在秋天,故称为“秋闱”。 贡院四周围墙遍布荆棘,故又称“棘闱”。 发榜多用寅、辰日支,以辰属龙,寅属虎,所以称“龙虎榜”。 时中秋桂花开,亦称“桂榜”。 乡试中试称“举人”,第一名俗称“解元”。
• 状元:约600人
明 清 科 举 制 度 示 意 图
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
(二)正科(常科)与恩科
• 乡、会试分为正科(常科)与恩科。 • 乡试正科:每隔三年考试,逢子、卯、午、酉年考试。 • 乡试恩科:皇帝因事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 (如皇帝登基、万寿等重大喜庆年份)。 • 会试常科:逢丑、辰、未、戌年在京师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