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复习要点)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复习要点)

填空30 问答20 分析10 设计15 计算分析25第一章:什么是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

它泛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建材、核能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一定周期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被控对象和自动化仪表(包括计算机)两部分组成。

(被控参数,控制参数,干扰量f(t),设定值r(t),反馈值z(t),偏差e(t),控制作用u(t))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按结构不同:(1)反馈控制系统(2)前馈控制系统(3)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按定值不同:(1)定值控制系统(2)随动控制系统(3)顺序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根据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的要求提出以下单向性能指标:(1)衰减比(2)最大动态偏差和超调量(3)参与偏差(4)调节时间、峰值时间和振荡频率综合性能指标:(1)偏差绝对值积分IAE(2)偏差平方积分ISE(3)偏差绝对值与时间乘积积分ITAE(4)时间乘偏差平方积分ITSE第二章:检测误差的类型、怎样克服?1、检测误差的描述(1)真值所谓真值是指被测物理量的真实(或客观)取值。

在当前现行的检测体系中,许多物理量的真值是按国际公认的公式认定的,即用所谓“认定设备”的检测结果作为真值. (2)最大绝对误差绝对误差是指仪表的实测示值x与真值x a的最大差值,记作△,即△=x-x a(3)相对误差δ=△/x a *100%(4)引用误差γ=△/(x max—x min) *100%(5)基本误差基本误差是指仪表在国家规定的标准条件下使用时所出现的误差。

(6)附加误差附加误差是指仪表的使用条件偏离了规定的标准条件所出现的误差。

2、检测误差的规律性(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指对同一被测参数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按一定规律出现的误差。

克服系统误差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利用负反馈结构。

(2)随机误差或统计误差当对同一被测参数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绝对值的大小和符号不可预知地随机变化,但就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通常将这种误差称为随机误差或统计误差。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题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题

总复习1.设计单回路控制系统,被控变量和操作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调节通道、干扰通道特性可以用哪些特征参数来表示,各参数对过渡过程有何影响?3.在自控系统设计中,调节阀流量特性选择原则是什么?4.在单回路中控制器的控制规律是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的?为什么要对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通常有哪些方法?各参数的变化对过渡过程的影响有哪些规律?5.组成单回路调节系统时,如何考虑各环节的时间常数匹配?6.用反应曲线法、衰减曲线法、临界比例度法整定调节器参数的要点是什么?7.若一个自控系统,在比例控制的基础上分别增加:(1)适当的积分作用;(2)适当的微分作用。

试问:1)这两种情况下对系统的稳定性、最大动态偏差、余差分别有何影响?并说明原因。

2)为了得到相同的系统稳定性,应如何调整比例度,并说明理由。

3)试总结调节器P、PI、PD和PID动作规律对系统控制质量的影响。

8.画出下列调节系统的方框图,其中调节器传函为Gc,调节阀为Gv,调节通道为Gp,变送器为Gm,P0为干扰,干扰通道函数为Gf.(a) (b)( c ) (d )8题图压力、流量系统9、气动调节阀的执行机构的正、反作用是如何定义的?在结构上有何不同?调节阀的气开、气关形式如何实现的?(画简图表达出来)在使用时应根据什么原则选择?10、什么是调节阀的流量特性?什么是调节阀的理想流量和工作流量特性?理想流量特性的类别?11、试确定下列控制系统中调节阀的开关形式及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11 题图12、一个间歇生产的夹套式反应釜,放热反应,用冷冻盐水量控制釜内温度在10摄氏度左右,工艺要求控制误差(动、静态)越小越好。

其釜内温度过高容易发生冲料事故,盐水压力和温度变化对釜内温度影响较大,试○1设计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且确定调节器正反作用及调节阀开关形式。

调节器作用规律并说明理由○2画出控制系统方块图12 题图13、说明串级调节、比值调节、均匀调节特点及应用场合。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知识点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知识点

1.过程控制系统由被控过程和自动化仪表两部分组成。

2.自动化仪表按能源形式分为:液动、气动和电动。

按信号类型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

3.模拟仪表的信号可分为气动仪表的模拟信号与电动仪表的模拟信号。

4.气动仪表的输入/输出模拟信号统一使用0.02~0.1MPa 的模拟气压信号。

5.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过程控制系统的模拟直流电流信号为4~20mA DC ,负载电阻为250Ω;模拟直流电压信号为1~5V DC 。

DDZ-Ⅲ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就是这种信号标准。

6.气动仪表与电动仪表的能量供给分别来自于气源和电源。

1.过程参数检测仪表通常由传感器和变送器组成。

2.引用误差计算公式:%100x x minmax ⨯-∆=γ(其中△为最大绝对误差,等于实测值x 减真值a x 的最大差值,即a1x x -=∆,min max x x 与为测量表的上下限值)3.精确度及其等级:最大引用误差去掉“±”与“%”。

例:±5%的精度等级为0.5。

4.热电阻在500℃以下的中、低温度适合作测温元件(理解公式()()[]00t t 1t -+=αR R ,其中R(t)为被测温度t 时的电阻值;R 0为参考温度t 0时的电阻值,通常t 0=0℃,α为正温度系数);金属热电阻适用于-200℃~500℃;热敏电阻为-50~300℃。

5.热电阻接线有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三种接法,其中三线制可利用电桥平衡原理消去导线电阻。

6.热敏电阻由于互换性较差,非线性严重,且测温范围在-50~300℃左右,所以通常较多用于家电和汽车的温度检测和控制。

7.由于热电偶具有测温精度高、在小范围内线性度与稳定性好、测温范围宽、响应时间快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广泛。

当温度高于2000℃时热电偶不能长期工作,需采用非接触式测温方法。

8.当被测为运动物体时,采用非接触式测温方法。

体积流量表示瞬时流量与累积流量:瞬时:A A A υυ==⎰d q v 累积:⎰=t 0v v dt q Q 质量流量表示瞬时流量与累积流量:瞬时:v m q q ρ= 累积:v m Q Q ρ=(ρ为流量密度)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流量:n v n m vn /q /q q ρρρ==(n ρ为标准状态下气体密度)9.典型流量检测仪表有容积式流量计、速度式流量计、直接式质量流量计。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题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题

控制系统,被控变量和操作变量的选择原则是什么?选取被控参数的一般原则为:选择对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和环境保护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可直接测量的工艺参数为被控参数;当不能用直接参数作为被控参数时,应该选择一个与直接参数有单值函数关系的间接参数作为被控参数;被控参数必须具有足够大的灵敏度。

控制参数的选择原则:扰动作用由扰动通道对过程的被控参数产生影响,力图使被控参数偏离给定值;控制作用由控制通道对过程的被控参数起主导影响,抵消扰动影响,以使被控参数尽力维持在给定值;正确选择控制参数就是正确选择控制通道的问题。

一般希望控制通道克服扰动的能力要强,动态响应要比扰动通道快。

2.用反应曲线法、衰减曲线法、临界比例度法整定调节器参数的要点是什么?整定是指决定控制器的比例带5(或KP)、积分时间TI、微分时间TD和采样周期Ts的具体数值。

整定的实质是通过改变控制器的参数,使其特性和过程特性相匹配,以改善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指标,取得最佳的控制效果。

整定控制器参数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理论计算整定法和工程整定法。

理论计算整定法有频率特性法、根轨迹法等。

工程整定法有现场试凑法、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和响应曲线法等。

工程整定不需要事先知道过程的数学模型,直接在过程控制系统中进行现场整定,特点是方法简单实用;计算简便;易于工程应用。

现场试凑法:按照先比例,再积分,最后微分的顺序;比例度由大到小整定;积分时间由大到小整定;微分时间由小到大整定。

临界比例度法:在闭环控制系统里,将控制器置于纯比例作用下(TI=-,TD=O),从大到小逐渐改变控制器的比例度,得到等幅振荡的过渡过程。

此时的比例度称为临界比例度5k,相邻两个波峰间的时间间隔,称为临界振荡周期Tk。

据此确定控制器其它参数。

根据5k 和Tk值,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出调节器各个参数,即5、TI、TD的值。

按“先P后I最后D”的操作程序将控制器整定参数调到计算值上。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复习要点和习题答案(6,7,10)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复习要点和习题答案(6,7,10)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复习要点和习题答案(6,7,10)第六章高性能过程控制1.把握串级调整系统的结构特点、优点,会分析!2.把握串级系统设计中主副变量的挑选原则,调整器的调整逻辑确实定原则,调整器的正反作用确实定3.把握前馈的原理特点以及与反馈的区分!前馈控制器的传函求法!4.把握SMITH 预估法基本原理5.会画工艺图流程及系统原理框图第七章特别过程控制1. 把握比值调整系统的原理,主动量,从动量。

仪表比值系数确实定! 调整器的调整逻辑2. 匀称控制的特点,整定原则,调整逻辑3. 会画工艺图流程及系统原理框图第十章:锅炉1.把握锅炉水位控制的主要干扰分析,调整计划,三冲量的工艺流程图、系统框图及控制分析。

燃烧系统控制。

2.精馏塔两端产品质量控制。

第6章:1.(8)能1.(9)是(反馈环节视为正时)1.(11)1)第1页/共8页2)气开阀T1C调整阀副对象主对象T1T T2T T2C+--+T1T2给定干扰3)主:反作用副:反作用1.(12)1)第2页/共8页2)气开阀3)主:反作用副:反作用2. (1)2. (4)3(3)1)控制系统框图:TC调整阀副对象主对象TTFT PC+--+T第3页/共8页Q2给定干扰()()122()(1)(1)1()()(1)(1)1f o f o ss f o o o F FF FF o O f o F G s T s T s T s K G s e K eG s K T s T s T s ττττ----+++=-=-?=+++2)当调整阀上的气源中断时,为了防止温度过高,烧坏设备,应关闭阀门,不再通入蒸汽,因此采纳气开阀3)先确定副调整器,由于副对象是正作用对象,调整阀是正作用对象,测量变送视为正作用,为了保证副环为负反馈,副调整器采纳反作用再确定主调整器,把囫囵副环看成一个正作用环节,主对象为正作用对象(由于当蒸汽流量增强时,出口温度上升),为了保证主环为负反馈,主调整器采纳反作用。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考试题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考试题

1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 其基本分类方法有哪几种答:过程控制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粘度、湿度和PH等这样一些过程变量的系统。

按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可进行如下分类:1)反馈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系统被控量的偏差进行工作的,偏差值是控制的依据,最后达到消除或减小偏差的目的。

2)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直接根据扰动量的大小进行工作,扰动是控制的依据。

由于它没有被控量的反馈,所以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3)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复合控制系统):开环前馈控制的最主要的优点是能针对主要扰动及时迅速地克服其对被控参数的影响;对于其余次要扰动,则利用反馈控制予以克服,使控制系统在稳态时能准确地使被控量控制在给定值上。

按给定值信号的特点可进行如下分类: 1)定值控制系统:就是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在规定值不变,或在小范围附近不变。

2) 程序控制系统:它是被控量的给定值按预定的时间程序变化工作的。

控制的目的就是使系统被控量按工艺要求规定的程序自动变化。

3) 随动控制系统:它是一种被控量的给定值随时间任意变化的控制系统。

其主要作用是克服一切扰动,使被控量快速跟随给定值而变化。

2—51DDZ-III型调节器的输入回路主要起什么作用?采用偏差差动电平移动电路有什么好处?如果不采用偏差差动电平移动电路行不行?为什么?P74DDZ-III型的输入回路功能:输入电路的主要作用是获得与输入信号Ui和给定信号Us只差成比例的偏差信号。

采用偏差差动电平移动电路的好处是不仅保证输入回路的运算放大器以零伏为基准的输入信号DC1~5V输入信号作用下,能使其工作在规定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内,同时能保证该调节器的比例微分电路、比例积分电路等运算电路满足输入电压范围要求。

3-3简单归纳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答: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的方案设计、工程设计、工程安装和仪表调校、调节器参数整定等四个主要内容3-4通常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步骤应包括哪些?1)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2)选择控制方案3)控制设备选型4)实验(和仿真)3-5、什么叫单回路系统?控制方案设计包括哪些内容?怎样理解方案设计是系统设计的核心?只有一个闭环回路的简单控制系统叫单回路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的方案设计,工程设计,工程安装和仪表调校,调节器参数整定四个主要内容;控制方案是系统设计得核心,若控制方案不正确,则无论如何选用何种先进的过程控制仪表或计算机系统,无论其安装如何细心,都不可能是系统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发挥良好的控制作用,甚至系统不能运行前馈控制:①前馈控制器是基于扰动来消除扰动对被控量的影响;②扰动发生后,前馈控制器及时动作,对抑制被控量由于扰动引起的动、静态偏差比较有效;③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④只适合用来克服可测而不可控的扰动,而对系统的其他扰动无抑制作用;⑤前馈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取决于被控对象的特性。

自动化仪表习题复习资料复制

自动化仪表习题复习资料复制

第1章(P15)1、基本练习题(1)简述过程控制的特点。

Q:1)系统由被控过程与系列化生产的自动化仪表组成;2)被控过程复杂多样,通用控制系统难以设计;3)控制方案丰富多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4)控制过程大多属于慢变过程与参量控制;5)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

(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试用框图表示其一般组成。

Q:1)过程控制是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简称。

它泛指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轻工、建材、核能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按一定周期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控制通常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和物性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其保持为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并使生产过程按最优化目标自动进行。

2)组成框图:(3))单元组合式仪表的统一信号是如何规定的?Q:各个单元模块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进行联络。

1)模拟仪表的信号:气动0.02~0.1MPa、电动Ⅲ型:4~20mADC或1~5V DC。

2)数字式仪表的信号:无统一标准。

(4)试将图1-2加热炉控制系统流程图用框图表示。

Q:是串级控制系统。

方块图:(5)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各自是如何定义的?Q:1)最大偏差、超调量、衰减比、余差、调节时间、峰值时间、振荡周期和频率。

2)略(8)通常过程控制系统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Q:1)按结构不同,分为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按设定值不同,分为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

2)略(10)只要是防爆仪表就可以用于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吗?为什么?Q:1)不是这样。

2)比如对安全火花型防爆仪表,还有安全等级方面的考虑等。

(11)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仪表都是安全火花型的吗?为什么?Q:1)是。

2)这是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一个条件。

2、综合练习题(1)简述图1-11所示系统的工作原理,画出控制系统的框图并写明每一框图的输入/输出变量名称和所用仪表的名称。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资料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资料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资料一、填空1. 调节器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和。

2.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有3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 均匀控制是把液位和流量的控制统一在一个系统中,从系统内部解决工艺参数之间的矛盾,该系统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 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过程控制系统的模拟直流电压信号为;模拟直流电流信号为。

5. 过程控制系统按设定值信号的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 PID控制规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组合。

7. 调节器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和。

8. 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时域性能指标包括、最大动态偏差、残余偏差、、和等。

9. 过程控制仪表按结构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PID控制规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组合。

11.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有3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2. 过程控制仪表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基地式仪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均匀控制是把液位和流量的控制统一在一个系统中,从系统内部解决工艺参数之间的矛盾,该系统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临界比例度衰减曲线法反应曲线法2.直线流量特性、对数流量特性、快开流量特性3. 系统结构无特殊性、参数均应缓慢变化、参数变化应限制在允许范围内4.1-5V DC 4-20mA DC5. 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6.比例积分微分7.临界比例度衰减曲线法反应曲线法8.衰减比(衰减率)、超调量、调整时间、振荡频率9.基地式仪表、单元组合式仪表、组装式仪表、集中/分散式仪表10.比例、积分、微分11.直线流量特性、对数流量特性、快开流量特性12. 单元组合式仪表、组装式仪表、集中/分散式仪表13.系统结构无特殊性、参数均应缓慢变化、参数变化应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考试资料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考试资料

的或按一定周期程序进行的生产过程自动控制。

通常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和物性等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使其保持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并使生产过程按最优化目标自动进行。

过程控制特点:系统由被控过程与系列化生产的自动化仪表组成,复杂多样,通用控制系统难以设计,控制方案丰富多彩、控制要求越来越高,控制过程大多属于慢变过程与参量控制,定制控制是主要形式。

过程控制要求:安全、稳定、经济。

任务:在了解、掌握工艺流程和被控过程的静态与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应用控制理论分析和设计符合上述三要求的过程控制系统,并采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加以实现。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按被控参数的名称: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按被控量多少:单变量、多变量;按完成特定工艺要求:比值、均匀、分程和自动选择性等;按所用自动化工具:常规仪表和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按系统不同结构:反馈、前馈、前馈-反馈复合;按不同给定信号:定值、随动和顺序控制系统。

自动化仪表分类:按场地:现场类、控制室类;按能源形势;液动、气动、电动;按信号类型:模拟式、数字式;按结构形式:基地式、单元组合式、组装式、集中/分散式。

防爆仪表:结构型防爆:充油型、充气型、隔爆型,把可能产生危险火花的电路从结构上与爆炸气体隔离开;安全火花型防爆:把仪表的电路在短路、断路及误操作等状态下可能产生的火花限制在爆炸性气体的点火能量以下。

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两个必备条件:现场仪表必须设计成安全火花型,现场仪表与非危险场所之间必须经过安全栅,以便对送往现场的电压电流进行严格的限制,从而保证进入现场的电功率在安全范围之内。

电容式差压变送器原理:检测部件将差压转换成电容量变化,转换放大电路将差动电容转换成差动电流并放大为4-20mADC输出。

容积式流量计:流体流过固定体积的计量空间,产生的差压带动转子,由转子转动次数得出被测流体体积累计值。

基于速度法的流量监测仪表有:差压式、转子、涡轮、电磁、靶式、旋涡式、超声波流量计。

自动化仪表复习提纲【精选】

自动化仪表复习提纲【精选】

《自动化仪表》课程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 自动化仪表是指哪一类仪表? 什么叫单元组合式仪表?2 DDZ—Ⅱ型与DDZ—Ⅲ型仪表的电压、电流信号传输标准是什么? 在现场与控制室之间采用直流电流传输信号有什么好处?3 什么叫两线制变送器? 它与传统的四线制变送器相比有什么优点?试举例画出两线制变送器的基本结构,说明其必要的组成部分。

4 什么是仪表的精度? 试问一台量程为-100~+100℃、精度为0.5级的测量仪表,在量程范围内的最大误差为多少?5 自动化仪表在控制系统中起什么作用?6 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结构是怎样的? 各单元主要起什么作用?7 什么是仪表的测量范围、上下限和量程? 彼此有什么关系?8 如何才能实现仪表的零点迁移和量程迁移?9仪表的相对误差如何求取?选用一台量程很大的仪表去测量一个很小的数值行不行,为什么?10仪表的变差是什么?如何根据变差判定仪表是否合格?11 什么是仪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12 什么是仪表的可靠性?有几个量化指标?13 仪表的精度是如何确定的?第二章检测仪表1 电偶的热电势由哪两部分组成?在热电偶测温闭合回路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部分?2 热电偶测温为什么要进行冷端温度补偿?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有哪几种?3 常用的标准热电偶有几种?试简述其分度号和主要特点。

4 热电阻测温时,为什么一定要用三线制?如果不用三线制,对测温有什么影响?5 如何根据已知电势求真实被测温度?如何根据温度求热电势?6 辐射式温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7 什么是绝对压力、表压和真空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8如何根据工艺条件选择压力表?9 为什么弹簧管压力表测量的是电压?利用弹簧管压力表测压力,在大气中它的指示为p。

如果把它移到真空中,指示值会不会改变?10什么是热电效应?霍尔效应、应变效应、压阻效应、压电效应?11 试叙述力平衡式差压(压力)变送器的测量原理。

12瞬时流量和累积流量分别是什么?13 差压式流量计工作原理是什么?标准节流装置有那几种?节流装置的取压方式有哪几种?14转子式流量计工作原理是什么?14电磁式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15质量式流量计分为哪两大类?每一类分别有那些方法,试分别列举?第三章连续调节器1 过程控制仪表有哪些仪表?它又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气动单元组合仪表与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各有何优缺点?它们各单元之间的标准统一信号又是如何规定的?2 试简述DDZ—Ⅲ全刻度指示调节器的组成、工作状态以各开关的作用。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复习重点知识点

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复习重点知识点

1, 测量温度的方法:接触式,非接触式。

2, 热电偶:当两种不同导体货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时,若两个节点温度不同,回路中就会出现热电动势并产生电流。

3, 第三导体定律:除热电偶A, B两种导体外,又插入第三种导体C组合成闭合回路,只要插入的第三种导体的两个接点温度相等,它的接入对回路毫无影响。

4, 测量某一点压力及大气压力之差,当这点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力时,此差值称为表压。

5, 利用弹性元件受压产生变形可以测量压力。

常用的弹性测压元件有:弹簧管(常用), 水纹管及膜片三类。

6, 流量检测仪表:节流式流量计(在管道中放入肯定的节流元件,依据节流元件的推力或在节流元件前后形成的压差测量)分为:压差, 靶式, 转子流量计。

7, 热导式气体分析仪是一种物理式的气体分析仪。

依据不同气体具有不同的热传导实力这一特性,通过测定混合气体的导热系数,推算出其中某些成分含量。

(0度时H2为7.150,He为7.150)8, 调整器的作用:把测量值和给定值进行比较,依据偏差大小,按肯定的调整规律产生输出信号,推动执行器,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调整。

9, 调整规律:他的输出量及输入量(偏差信号)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函数关系。

10, 比例调整特点:对干扰有及时而有力的抑制作用,但存在静态误差,是一种静差调整。

11, 积分调整特点:能够消退静差,即当有偏差存在时积分输出将随时间变化,当偏差消逝时输出能保持在某一值上不变。

但动作过于缓慢,过渡过程时间长,易造成系统不稳定。

12, 微分调整器:能在偏差信号出现或变化瞬间,马上依据变化趋势,产生调整作用,是偏差尽快的消退于萌芽状态之中。

但对静态片差毫无抑制实力,不能单独运用。

13, 在PID三作用调整器中,微分作用主要爱用来加快系统动作速度,削减超调,克服震荡。

积分作用主要用来消退静态误差。

将比例, 积分, 微分三种调整规律结合在一起,即可达到快速灵敏,又可达到平稳精确,只要协作得当便可得到满足的调整效果。

过程控制及仪表期末复习题

过程控制及仪表期末复习题

过程控制及仪表期末复习题过程控制及仪表期末复习题过程控制及仪表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监控、调节和控制。

在工业生产中,过程控制及仪表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保证产品质量等。

在期末复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问题来加深对这一学科的理解和掌握。

1. 什么是过程控制?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过程控制是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参数进行监测、调节和控制,以实现生产过程的稳定和优化。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采集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将这些参数传递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根据预设的目标值和控制算法,调节执行器来实现对过程的控制。

2. 什么是PID控制器?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PID控制器是过程控制中常用的一种控制器,它由比例(P)、积分(I)和微分(D)三个部分组成。

PID控制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比较实际值和目标值的差异,计算出一个控制量,然后通过调节执行器来实现对过程的控制。

其中,比例部分根据差异的大小来产生控制量,积分部分根据差异的累积来产生控制量,微分部分根据差异的变化率来产生控制量。

3. 什么是反馈控制?它与前馈控制有何区别?反馈控制是指根据过程的实际反馈信息来调节控制量,以实现对过程的控制。

它通过比较实际值和目标值的差异来产生控制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而前馈控制是指根据预测的未来情况来调节控制量,以提前对过程进行调节。

前馈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但对于扰动的抑制能力较弱。

4. 什么是传感器?常见的传感器有哪些?传感器是过程控制中用于采集过程参数的装置,它可以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

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度,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压力,流量传感器用于测量流体的流量,液位传感器用于测量液体的高度。

5. 什么是仪表?常见的仪表有哪些?仪表是过程控制中用于显示和记录过程参数的装置,它可以直观地反映过程的状态和变化。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复习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复习

1.过程控制概念:采用模拟或数字控制方法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通称为过程控制。

2•过程控制系统发展阶段:①基于仪表的局部自动化阶段②基于仪表/计算机综合自动化阶段③基于网络的全盘自动化阶段。

3. 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被控过程,自动化仪表。

4. 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的被控变量为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过程参数。

5•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①结构分类: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②定值分类:定值,随动,顺序控制系统。

6.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7•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性能指标:①衰减比: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之比n=B1/B2,衰减比在4:1到10:1 的范围内。

②最大动态偏差和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是指设定值阶跃响应中,系统过渡过程的第一个峰值超出稳态值的幅度,即最大振幅与最终稳态值之和的绝对值。

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占被控量稳态值的百分比。

③残余偏差:残余偏差是系统的最终稳态偏差,即过渡过程结束时新稳态值与给定值之差。

④调节时间、峰值时间和振荡频率:调节时间从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进入新稳态值的土5%所需的时间ts,峰值时间是从干扰开始到被控量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tp。

愈短愈好。

在同样的振荡频率下,衰减比越大,则调节时间越短。

而在同衰减比下,振荡频率越高,则调节时间越短。

8•自动化仪表的分类:安装场地(现场类,控制室类),能源形式(液动,气动,电动),信号类型(模拟式,数字式) ,结构形式(基地式,单元组合式,组装式,集中/分散式)。

9•模拟仪表的信号4〜20mA直流电流信号或1〜5V的直流电压信号。

10. 引用误差:它是相对仪表满量程的一种误差。

11. 检查误差的规律性:①系统误差:对同一被测参数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按一定规律出现的误差②随机误差:对同一被测参数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绝对值的大小和符号不可预知的随机变化,但就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的误差③粗大误差:由于测量者疏忽大意或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引起的显著偏离实际值的误差。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资料 (2)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资料 (2)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资料一、填空题过程控制仪表按结构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ID控制规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组合。

调节器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和。

过程控制仪表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基地式仪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均匀控制是把液位和流量的控制统一在一个系统中,从系统内部解决工艺参数之间的矛盾,该系统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控制系统的单项时域性能指标包括、最大动态偏差、残余偏差、、和等。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有3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均匀控制是把液位和流量的控制统一在一个系统中,从系统内部解决工艺参数之间的矛盾,该系统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过程控制系统的模拟直流电压信号为;模拟直流电流信号为。

过程控制系统按设定值信号的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PID控制规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组合。

调节器的工程整定方法主要有:、和。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有3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答案:基地式仪表、单元组合式仪表、组装式仪表、集中/分散式仪表比例、积分、微分临界比例度衰减曲线法反应曲线法单元组合式仪表、组装式仪表、集中/分散式仪表系统结构无特殊性、参数均应缓慢变化、参数变化应限制在允许范围内衰减比(衰减率)、超调量、调整时间、振荡频率直线流量特性、对数流量特性、快开流量特性系统结构无特殊性、参数均应缓慢变化、参数变化应限制在允许范围内1-5V DC 4-20mA DC定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比例积分微分临界比例度衰减曲线法反应曲线法。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知识要点料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知识要点料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知识要点1.调节器的比例度和积分时间比例度越大,比例作用越弱2.我国生产的电动单元组合仪表,以线性集成电路为主要放大元件、具有安全火花防爆性能的是.DDZ-II型仪表。

3.在下列各项中的哪一个属于带非自衡特性的对象纯滞后对象4.某台DDZ-Ⅲ型温度比例控制器, 测温范围为200~1200℃。

当温度给定值由800℃变化到850℃时, 其输出由12mA变化到16mA。

则该控制器的比例度δ是.20%5.出于危险分散考虑,单回路控制器虽有若干路模拟量及开关量输出,但只有2路采取直流电流信号输出,即原则上只能控制1 个执行器。

6.在外界条件小变的情况下,使用同一仪表对被测参量进行反复测量(正行程和反行程)时,所产生的最大差值与测量范围之比称为变差。

7.批量PID控制算法,是一种针对批量生产过程经常处于起动过程而设计的准最优控制算法,旨在起动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向设定值靠近,而又不产生偏量8.在下列各项中的哪一个属于带非自衡特性的对象.纯滞后对象9.批量PID控制算法,是一种针对批量生产过程经常处于起动过程而设计的准最优控制算法,旨在起动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向设定值靠近,而又不产生偏量11、集散控制系统中的现场控制站,是一种控制功能与操作功能分离的多回路控制器12.已知数字积分运算:积分时间Ti=0.1s,采样周期ΔT=0.2s,输入采样值x(0)=2,x(1)=2,x(2)=1,x(3)=1,则k=3时刻的数字积分运算结果为12。

13.执行器根据其结构,一般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两部分组成;执行器按其使用能源形式可为气动执行器、电动执行器、液动执行器三大类。

14.单回路控制器和模拟仪表一样,联络信号在控制室与现场之间采用 4--20mA 直流电流信号,在控制室内采用 1--5V 直流电压信号。

15、真值是指被测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在计算误差时,一般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

状态中的一种。

16.理想流量特性有三种典型的流量特性是直线型、快开型、对数型。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资料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资料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资料1、过程控制的特点?答:①对象复杂②对象存在滞后③ 对象特性具有非线性④控制系统复杂2、过程控制系统的3个主要发展阶段答:①仪表自动化阶段②计算机控制阶段③综合自动化阶段3、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答:①被控对象②传感器和变送器③控制器(调节器)④执行器⑤控制阀4、定值控制系统、随动系统、程序控制系统的定义答:①定值控制系统:设定值保持不变(为一恒定值)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定值控制系统。

②随动系统:设定值不断变化,且事先是不知道的,并要求系统的输出(被控变量)随之而变化。

③程序控制系统:设定值也是变化的,但它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即根据需要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

5、递减比(衰减比)、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静态偏差、相应曲线评价准则(IAE/ISE/ITAE )。

答:(1)递减比:根据实际操作经验,为保持足够的稳定裕度,一般希望过渡过程有两个波左右,与此对应的衰减比在4:1到10:1的范围内。

(2)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占设定值的百分比称为超调量。

(不能过大)(3)过渡过程时间:原处于平衡的控制系统受扰动后,由于系统的控制作用,被控量过渡到被控量稳态值的2%~5%时,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所经历的时间,也称为过渡过程时间、稳定时间。

(4)静态偏差:过渡过程结束,设定值与被控参数的稳态值之差。

(5)相应曲线评价准则:误差积分IE (不合理);绝对误差积分IAE (公认,常用);平方误差积分ISE (抑制大误差);偏差绝对值与时间乘积积分(ITAE )(抑制长时间过渡过程)。

1、量程调整的目的:使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上限值与测量范围的上限值相对应。

量程调整相当于改变变送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的斜率,也就是改变变送器输出信号y 与输入信号x 之间的比例系数。

2、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零点调整使变送器的测量起点为零,而零点迁移是把测量的起始点由零迁移到某一数值(正值或负值)。

测量的起始点由零变为某一正值,称为正迁移;反之称为负迁移。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库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期末考试题库

A、体积流量计
B、质量流量计
C、速度式流量计
15采用容积测量法的是(B )
A、涡轮流量计
B、罗茨流量计
C、电磁流量计
16适用于大口径大流量和浓稠浆液及悬浮粒的场合的控制阀是(B)。
A、三通阀
B、蝶阀
C、球阀
17自动调节阀门按照工作所用能源形式可分为电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其
中( C )推力最大;但安装、维护麻烦,使用不多。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要点
第一章 绪论 1、过程控制系统组成
2、模拟仪表信号制(电动 1-5V4-20ma气动 0.02MA~0.1MA) 3、安全火花防爆系统 第二章 参数检测 1、精度及精度等级 2、测温原理(热电阻、热电偶)、第三导体定律与冷端延伸意义(前者说明可以用电表检 测回路上的热电势,后者说明在温度低于 100度环境下可以用廉价金属代替贵重金属)、冷 端 延 伸 ( 原 因 : 分 度 表 上 的 对 应 关 系 是 基 于 冷 端 为 0度 的 数 据 , 校 正 方 法 :
为(C)
A、1.0级
B、1.2级
C、1.5级
10压力表的测量使用范围一般为其量程的( A )处。
A、1/3~2/3
B、<2/3
C、>1/3
11压力表的测量使用范围一般为其量程的 1/3~2/3处,如果低于 1/3则( C )
A、因压力过低而仪表无指示
B、精度等级降低
C、相对误差增大
12现有两台压力变送器,精度等级都为 1级,第一台量程为 0-600KPa,第二台量程为 250
A、 放大倍数
B、时间常数
C、纯滞后时间
30下列表达式中,表示比例积分调节规律的是( 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复习资料1、过程控制的特点?答:①对象复杂②对象存在滞后③ 对象特性具有非线性④控制系统复杂2、过程控制系统的3个主要发展阶段答:①仪表自动化阶段②计算机控制阶段③综合自动化阶段3、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答:①被控对象②传感器和变送器③控制器(调节器)④执行器⑤控制阀4、定值控制系统、随动系统、程序控制系统的定义答:①定值控制系统:设定值保持不变(为一恒定值)的反馈控制系统称为定值控制系统。

②随动系统:设定值不断变化,且事先是不知道的,并要求系统的输出(被控变量)随之而变化。

③程序控制系统:设定值也是变化的,但它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即根据需要按一定时间程序变化。

5、递减比(衰减比)、超调量、过渡过程时间、静态偏差、相应曲线评价准则(IAE/ISE/ITAE )。

答:(1)递减比:根据实际操作经验,为保持足够的稳定裕度,一般希望过渡过程有两个波左右,与此对应的衰减比在4:1到10:1的范围内。

(2)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占设定值的百分比称为超调量。

(不能过大)(3)过渡过程时间:原处于平衡的控制系统受扰动后,由于系统的控制作用,被控量过渡到被控量稳态值的2%~5%时,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所经历的时间,也称为过渡过程时间、稳定时间。

(4)静态偏差:过渡过程结束,设定值与被控参数的稳态值之差。

(5)相应曲线评价准则:误差积分IE (不合理);绝对误差积分IAE (公认,常用);平方误差积分ISE (抑制大误差);偏差绝对值与时间乘积积分(ITAE )(抑制长时间过渡过程)。

1、量程调整的目的:使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上限值与测量范围的上限值相对应。

量程调整相当于改变变送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的斜率,也就是改变变送器输出信号y 与输入信号x 之间的比例系数。

2、零点调整和零点迁移:零点调整使变送器的测量起点为零,而零点迁移是把测量的起始点由零迁移到某一数值(正值或负值)。

测量的起始点由零变为某一正值,称为正迁移;反之称为负迁移。

迁移的目的:使变送器输出的起点与被测量起点相对应。

零点迁移以后,变送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沿x 坐标向右或向左平移了一段距离,其斜率并没有改变,即变送器的量程不变。

进行零点迁移,再辅以量程调整,可以提高仪表的测量精度。

1、节流现象:流体在流过节流装置时,在节流装置前后的管壁处,流体的静压力产生差异的现象称为节流现象。

节流装置包括节流件和取压装置。

2、节流件是能使管道中的流体产生局部收缩的元件,应用最广泛的是孔板,其次是喷嘴、文丘里管等。

节流原理:具有一定能量的流体,才可能在管道中流动。

流动着的流体含有两种能量——静压能和动能。

3、体积流量 质量流量:结论:流量与节流件前后压差的平方根成正比。

只要测得差压(P1-P2)便可测得流量。

4、 标准节流装置:包括标准节流件和标准取压装置。

节流装置标准化的具体内容有:%100)(1⨯∞=y B σS Q α=S m Q Q ρα==节流装置的结构、尺寸、公差、光洁度、取压孔位置和使用条件等。

标准节流件有:孔板、喷嘴、文丘里管、节流装置、导压管。

5、标准取压方式:国家规定标准的取压方式有角接取压、法兰取压和D -D/2取压。

6、转子流量计的特点①转子流量计主要适合于检测中小管径、较低雷诺数的中小流量;②流量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仪表前直管段长度要求不高;③流量计的基本误差约为仪表量程的土2%,量程比可达10:1④流量计的测量精度易受被测介质密度、粘度、温度、压力、纯净度、安装质量等的影响。

7、流量测量:差压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靶式流量计、椭圆齿轮流量计、涡轮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涡街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1、控制规律:控制规律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偏差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如PID 控制规律。

2、控制器的作用:对来自变送器的测量信号与给定值相比较所产生的偏差进行控制规律(PID )运算,并输出控制信号至执行器。

3、内、外给定信号:给定信号由调节器内部提供,称为内给定信号(如单回路定值控制系统);当给定信号来自调节器外部,称为外给定信号(如随动控制系统);转换通过内外给定开关完成。

4、正、反作用调节器:控制器的输入e 与输出Δy 的变化方向相同,为正作用控制器;如果输入e 与输出Δy 变化方向相反,为反作用控制器。

5、控制规律有断续控制和连续控制两类:一、断续控制——控制器输出接点信号,如双位控制、三位控制。

二、连续控制——控制器输出连续信号,如比例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比例微分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

所谓比例度就是指控制器输入偏差的相对变化值与相应的输出相对变化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式中e 为输入偏差;y 为控制器输出的变化量;(xmax - xmin )为测量输入的最大变化量,即控制器的输入量程;(ymax –ymin )为输出的最大变化量,即控制器的输出量程。

6、微分对静态偏差毫无控制能力。

当偏差存在,但不变化时,微分输出为零,因此不能单独使用。

必须和P 或PI 结合,组成PD 控制或PID 控制。

微分作用根据偏差变化速度进行调节,即使偏差很小,只要出现变化趋势,就有调节输出,故有超前调节之称。

在偏差恒定不变时,微分作用为0,故不能单独使用。

将比例、积分、微分三种控制规律结合在一起,只要三项作用的强度配合适当,既能快速调节,又能消除余差,可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①Kp 大,系统反应灵敏,过渡过程快,稳定性差②TD 大,克服容量和测量滞后效果好,但对于突变信号反应过大,降低稳定性。

③TI 小,消除余差快,稳定性下降,振荡加剧微分作用只对测量值有效,在设定值变化时没有针对它的微分作用。

max min max min e y P (/)100%x x y y =⨯--1、DDZ-Ⅲ型仪表的特点:1)采用统一信号标准:4~20mA DC 和1~5V DC 。

这种信号制的主要优点是电气零点不是从零开始,容易识别断电、断线等故障。

同样,因为最小信号电流不为零,可以使现场变送器实现两线制。

2)广泛采用集成电路,仪表的电路简化、精度提高、可靠性提高、维修工作量减少。

3)可构成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用于危险现场。

2、模拟调节器各部分电路(1)输入电路:输入电路的首要任务是求偏差 e :V 01 = k ( V 给定- V 测量 ),电路的特点1)输入阻抗高;2)求偏差;3)将偏差放大;4)消除传输线上压降的影响;5)进行电平移动;(2)PID 运算电路;(3)输出电路:其任务是将PID 电路输出电压VO3 =1~5V 变换为4~20mA 的电流输出,并将基准电平移至0V 。

在A4后面用VT1、VT2组成复合管,进行电流放大,同时以强烈的电流负反馈来保证良好的恒流特性;(4)手动操作电路及无扰切换;(5)测量及给定指示电路;1、调节阀的流量特性:调节阀的阀芯位移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对控制系统的调节品质有很大影响。

流量特性的定义:被控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阀门的相对开度(相对位移)间的关系称为调节阀的流量特性。

Q/Qmax —相对流量,l/L — 相对开度。

相对流量Q/Qmax 是控制阀某一开度流量Q 与全开时流量Qmax 之比;相对开度l/L 是控制阀某一开度行程l 与全开行程L 之比。

2、固有(理想)流量特性在将控制阀前后压差固定时得到的流量特性称为固有流量特性。

它取决于阀芯的形状。

(1)直线特性(2)等百分比特性(3)快开特性(4)抛物线特性1、执行器的选择:控制阀结构形式及材料、口径、气开气关形式、流量特性四个方面选择。

控制信号为连续模拟量时,选用比例式执行机构,而控制信号为断续(开/关)形式时,应选择积分式执行机构。

控制阀流量特性的选择目前较多采用经验法,一般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来考虑:根据过程特性选择;根据配管情况选择;根据负荷变化情况选择。

2、流量系数C 的定义:在阀两端压差100kPa ,流体为水(103Kg /m 3)的条件下,阀门全开时每小时能通过调节阀的流体流量(m 3 /h )。

例 某供暖系统,流过加热盘管的水流量为Q=31m3/h 热水为80℃,Pm-Pr=1.7×100kPa ,所装阀门取多大?解:Pm-Pr 是管网入口压差,设配管S=0.5(0.5~0.7)×1.7×100kPa ≈ 100kPa 。

80℃热水的密度ρ=971Kg/m3,代入 C ≈31 ,取标准C=32在此档中,选取和管道直径相配的口径。

3、液体流量系数C 值换算公式 1被控对象:指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装置和设备(加热炉,锅炉等)被控量: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转速等。

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对象在各个输入量发生扰动时,被控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通道:被控对象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信号联系称为“通道”。

)(max L l f Q Q =C =C =控制通道:控制作用与被控变量之间的信号联系称为控制通道。

干扰通道:干扰作用与被控变量之间的信号联系称为干扰通道。

2、对象具有容量系数,阻力,传输距离,故表现为惯性,自平衡和迟延这三个重要动态特性。

描述对象动态特性的三个特征参数为:放大系数K,时间常数T,迟延时间τ容量系数C:指被控量变化一个单位量时,所需对象物质或能量储存量的改变量。

是反应被控对象惯性的量。

阻力R:被控量变化dy时,会引起流量(流入量或流出量)变化dQ,二者比值即为对象的阻力。

容量系数——反映对象存储能量的能力。

阻力系数——反映对象对物料或能量传递的阻力。

阻力系数影响时间常数和放大系数,容量系数影响时间常数。

凡是只有一个储存容积同时还有阻力的被控对象都属于有自平衡能力的单容对象。

被控量变化的时刻落后于扰动发生的时刻的现象,称为对象的迟延(或滞后)。

物质(或能量)由于传输距离而产生的迟延,称为传输迟延或纯迟延。

3、自平衡能力的对象自身具有内部负反馈1、当某个环节的输入增加时,其输出也增加,称该环节为“正作用”;反之,称为“反作用”,按此定义:1)变送器都是正作用;2)气开阀是正作用,气关阀是反作用;3)被控对象有的正作用,有的反作用。

2、对象正反作用判断:当通过控制阀的物料或能量增加时,按工艺机理分析,若被控量随之增加为“正作用”,反之为“负作用”;3、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原则:保证系统构成负反馈。

简单的判定方法:闭合回路中有奇数个反作用环节。

1、过程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生产过程对过程控制系统的要求可简要归纳为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

2、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包括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工程设计、工程安装和仪表调校、调节器参数整定等四个主要内容。

3、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1)掌握生产工艺对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2)建立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3)确定控制方案,包括控制方式和系统组成结构的确定,是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步骤;4)控制设备选型;5)实验(或仿真)验证;4、调节过程的概貌主要由四个品质指标来衡量:1)衰减率:反映系统的稳定性;2)振荡频率:反映调节速度;3)余差:反映稳态精度;4)最大动态偏差:反映动态精度;5、仪表位号由仪表功能标志和仪表回路编号两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