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章节习题:小学科学学科知识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考题(3篇)

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考题(3篇)

第1篇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A. 以学生为本B. 以教师为本C. 以学校为本D. 以社会为本2. 以下哪项不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A. 教师是主导者B. 学生是主体C. 教学内容是课程D. 教学方法多样化3.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小学课程结构的特点?A. 综合性B. 分科性C. 活动性D. 终身性4.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B.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D.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5.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D.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6.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B.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C. 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D.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7.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B.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C.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D.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8.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B. 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C.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D.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9.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B.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C.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D.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10.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B.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C.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D.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包括哪些?A. 以学生为本B. 以教师为本C. 以学校为本D. 以社会为本E. 以学科为本2. 小学课程结构的特点有哪些?A. 综合性B. 分科性C. 活动性D. 终身性E. 地域性3. 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哪些?A.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B.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D.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E.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4. 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哪些?A.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D.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E.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5. 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哪些?A.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B.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C. 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D.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E.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小学科学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下列哪个实验教学环节必不可少?A. 实地考察B. 听讲授课C. 进行实验D. 组织讨论答案:C2. 下列哪个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策略?A. 讲台教学B. 讨论教学C. 观察教学D. 自学教学答案:B3.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B.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C. 发展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D.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答案:C4. 下列哪种评价方法适合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活动评价?A. 口头答辩B. 书面考试C. 组织报告D. 实验报告答案:D5. 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A. 获取知识的能力B. 解决问题的能力C. 培养创新意识D. 逻辑思维能力答案:B二、填空题1. 科学教师教育教学中的“PEL”是指 ____(1)____、____(2)____和____(3)____的整合。

答案:(1) 专业知识;(2) 教学能力;(3) 教育理论2.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 ____(4)____,发展学生的科学 ____(5)____,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答案:(4) 意识;(5) 思维能力三、简答题1. 简述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答案:小学科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引发学生兴趣,提出实验问题。

- 定义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步骤。

- 指导学生收集实验数据。

-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 与学生一同讨论实验现象,加深理解。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和解释。

2. 请列举一些小学科学教学中常见的实践活动。

答案:小学科学教学中常见的实践活动包括:- 种植观察- 动植物实地考察- 确定物体质量和体积- 制作简单电路- 观察水的物态变化- 通过实验验证物体是否会浮在水面上以上为小学科学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揭阳揭西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

揭阳揭西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

揭阳揭西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考试习题精选及答案一、单选题1.李老师在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谈谈做人该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大家各抒己见。

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发现法答案::B解析::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办法。

2.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B.王维C.杜甫D.李贺答案::B解析::王维多才多艺,他把绘画的精髓带进诗歌的天地,以灵性的语言,生花的妙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浪漫、或空灵、或淡远的传神之作。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下列哪位科学家提出了原子论()。

A.道尔顿B.阿佛伽C.盖·吕萨克D.波义耳罗答案::A解析::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4.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不取决于()。

A.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B.班主任的职权C.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D.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答案::B解析::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二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三是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5.小红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十多天了,仍然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答案::B解析::心境具有弥散性与长期性。

6.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B.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指导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答案::B解析::小学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因此,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7.多血质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是()。

2023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

2023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全面发展B. 科学探究C. 关注生活D.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 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项?A. 实践性B. 理论性C. 综合性D. 知识性3.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科学知识B. 科学探究C. 科学态度D. 科学应用4.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主要领域?A. 物质科学B. 生命科学C. 地球与宇宙D. 科学与技术5. 小学科学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B. 选拔优秀学生C. 检验教师教学水平D. 评估学校教学质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发展、______、关注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 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实践性、______、综合性。

8.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探究、______、科学应用。

9.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的主要领域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______、科学技术。

10. 小学科学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小学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2. 小学科学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13. 小学科学课程强调知识的学习,忽略技能的培养。

()14. 小学科学课程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15.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科学素养。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7. 简述小学科学课程性质。

18. 简述小学科学课程评价的原则。

答案部分:一、选择题1. D2. A3. D4. D5. A二、填空题6. 科学探究7. 知识性8. 科学态度9. 地球与宇宙10. 促进教师教学改进三、判断题11. √12. √13. ×14. ×15. √四、简答题1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发展、科学探究、关注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XXX:2014年中小学科学教师招聘专业知识及试题精选知识归纳1.原理制造的。

2.3.4.各种物体都能反光,反光的情况不同。

红颜色物体反射红色光,黄色物体反射黄色光,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光的颜色不同。

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

表面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

5.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左右相反。

6.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7.8.光圈能控制光芒的强弱,晶状体像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视网膜像实验中的纸屏,能映出图像。

当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刻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这些物体。

XXX: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资料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聚光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XXX。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XXX。

8.沉淀、过滤和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C、食盐、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B.六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反射作用。

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板

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板

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板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模板,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学学科知识水平。

科学学科知识科学学科知识是指教师需要具备的科学相关的知识和理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学科学学科知识:1. 科学基础知识:包括自然界的基本规律、科学方法、科学原理等。

2. 科学研究方法:教师需要了解如何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和记录数据等科学研究方法。

3. 科学概念和术语:教师应熟悉小学科学学科中的各种概念和术语,以便能够准确理解和解释科学知识。

4. 科学领域知识:小学科学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如物质与能量、地球与空间、生物与环境等,教师应了解各个领域的基本知识。

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小学科学教学的能力要求:1. 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需要具备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能力。

2. 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3. 学生评价与反馈能力:教师应能够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及时的反馈,以帮助学生提升研究效果。

4. 资源与材料的选择和利用能力:教师应能有效选择和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总结通过提升科学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上述模板,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科学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以上是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板的简要内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和修改。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查题目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查题目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查题目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猜想与假设
2. 下列哪个不是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素养?
A. 科学知识
B. 科学方法
C. 科学态度
D. 科学试题
3.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A. 物质与能量
B. 生物与环境
C. 技术与工程
D. 数学与科学
4. 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下列哪个做法是错误的?
A.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B.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C. 随意更改实验步骤
D. 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5. 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科学教师的基本素质?
A. 丰富的科学知识
B. 较强的教学能力
C. 良好的沟通能力
D. 高超的竞技水平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1.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 请简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素养。

3. 请简述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
1.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植物的生长》一课时,请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请分析该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2.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地球的运动》一课时,使用地球仪进行演示,并让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请分析该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含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题(含答案)题目一
问题:请列举三种常见的能源来源。

答案:
1. 煤炭
2. 石油
3. 太阳能
题目二
问题:请解释一下水的三态是如何变化的。

答案:
水的三态变化分为以下步骤:
1. 在低温下,水呈固态,即冰的状态。

2. 当温度升高时,冰会融化成液态水。

3. 当继续加热时,水会变为气体状态,即水蒸气。

题目三
问题:请简要解释一下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
光密度不同而发生偏折的现象。

当光线从光密度较小的介质进入光
密度较大的介质时,折射角度会向法线方向偏折;反之,当光线从
光密度较大的介质进入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度会离开法线。

题目四
问题:请列举两种常见的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变化类型。

答案:
1. 酸与碱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产物是盐和水,这是一种中
和反应。

2.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反应物是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产物是相
应的金属化合物,这是一种氧化反应。

题目五
问题:请简述一下光的颜色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
光的颜色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

不同频率的光对应不同的颜色。

当光通过物体时,物体会吸收一部分光的频率,反射出人眼可见的
颜色。

例如,当物体吸收所有频率的光时,该物体就会呈现黑色。

而当物体反射所有频率的光时,该物体就会呈现白色。

其他颜色的
产生是由于物体吸收或反射特定频率的光。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水平(小学)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总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结构主义学习理论B.建构主义理论C.行为主义理论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2.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西周B.春秋战国C.夏朝D.殷商3.“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注重制定-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A.教学科目B.社会改造C.经验获得D.预期学习效果4.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使用的教学策略是()。

A.精细加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5.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杨贤江B.徐特立C.蔡元培D.陶行知6.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支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多数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A.依赖性B.向师性C.接受性D.可塑性7.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合环境的方式是()。

A.尝试与顿悟B.同化与顺应C.平衡与守恒D.刺激与反应8.发挥教育合力必须注意三种教育形态的有机结合,这三种教育形态是()。

①家庭教育②学校教育③社会教育④自我教育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9.当前我国小学普遍采用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

A.班级教学B.分组教学C.复式教学D.个别教学10.“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日教学相长也”这句话出自于()。

A.大学B.论语C.学记D.孟子11.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

A.布鲁姆B.奥苏贝尔C.杜威D.布鲁纳1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新内容编制了-些练习题,让学生做,以判断学生的掌握水准.他所使用的评价方法是()。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测试题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测试题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测试题1. 简答题1.1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一种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研究自然现象和事物规律的方法和知识体系。

1.2 科学方法包括哪些步骤?科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出问题或假设- 进行观察和收集相关信息-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操作- 分析实验结果和数据- 得出结论并进行验证- 进行沟通和分享科学发现1.3 什么是物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一切事物的基本单位,具有质量和占据空间的特性。

1.4 请简要解释以下科学概念:1.4.1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吸引的力,使物体具有下落的趋势。

1.4.2 光能光能是一种能量形式,来自于光的辐射,可以被物体吸收、反射或传播。

1.4.3 震动震动是物体快速来回地振动或摆动的运动形式。

2. 选择题2.1 以下哪个不属于三态物质?A. 固体B. 液体C. 气体D. 石体答案:D2.2 下列哪个不是物质的性质?A. 颜色B. 重量C. 电阻D. 高度答案:D2.3 光能传播的速度是多少?A. 300,000 km/sB. 30,000 km/sC. 3,000 km/sD. 300 km/s答案:A2.4 以下哪个是机械震动的例子?A. 摇摆钟摆动B. 电灯发光C. 火焰燃烧D. 音乐播放答案:A3. 判断题3.1 音乐是一种机械波。

答案:错误3.2 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随容器的形状改变。

答案:正确3.3 空气是一种无形的气体。

答案:正确3.4 震动的传播需要介质。

答案:正确3.5 光的传播速度比音的传播速度快。

答案:正确以上是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测试题的内容。

(完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章节习题:小学科学学科知识

(完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章节习题:小学科学学科知识

C.四D.三5.( )时期我国开始初步形成自己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6.1904年( )颁布和实施后,科学教育以法令形式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中,科学教育开始初步进入制度化阶段。

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7.小学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人人都能学的科学B.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C.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D.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8.自然科学课程体系的中心概念是( )。

A.环境保护B.人与自然C.科学、技术与社会D.科学方法9.兴趣、态度、意志等属于自然科学课程的哪一教学目标?( )A.认知B.技能C.科学方法D.思想情感10.根据对科学教育本质功能的认识,自然科学课程的教育目的是( )。

A.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B.发展智力、培养能力C.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保护自然、保护人类自身11.下列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的是( )。

A.自然界的层次结构B.自然界的无限发展C.自然界的相互作用D.人类要征服自然12.下列哪项不属于科学素养的因素?( )A.科学方法B.科学思想C.科学精神D.科学兴趣13.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大小,用( )可以看见它们的肢体。

A.眼睛C.显微镜D.平面镜1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 )。

A.科学学习的内容B.科学学习的方法C.科学学习的态度D.科学学习的结果15.在一个阴湿山洼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16.( )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

A.生态系统B.生态多样化C.自然动态化D.自然平衡17.技术可包括物体形态、( )形态、社会形态三个方面。

A.科学B.智能D.意识18.( )是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阵地,是提高小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复习题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复习题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复习题
1. 什么是科学?
科学是一种基于观察、实验、推理和验证的知识体系。

通过使用科学方法,我们可以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并通过实证数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2. 科学方法包括哪些步骤?
科学方法包括问题提出、背景研究、假设提出、实验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论得出等步骤。

3. 确定科学问题的步骤有哪些?
确定科学问题的步骤包括观察、提出问题、整理背景知识、进行文献调查和确定假设。

4. 实验设计的要素包括哪些?
实验设计的要素包括变量(因变量和自变量)、对照组、样本容量、实验过程的重复性和可重复性等。

5. 怎样进行科学观察?
科学观察需要通过使用感官器官,如眼睛、耳朵和鼻子等,来
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

观察时要详细记录所观察到的事物,并注意
细节。

6. 什么是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是通过实验收集到的数值或观察结果。

实验数据可以
通过图表、表格和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和分析。

7. 科学理论和科学定律有什么区别?
科学理论是基于科学观察和实验证据形成的解释性框架,它描
述了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

而科学定律是经过再次验证和广泛接受
的科学规律,是对自然界中特定现象的准确描述。

8. 生物分类学中的层级关系有哪些?
生物分类学中的层级关系可以从大到小分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9. 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生
态单位。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非生物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小学科学考编测试题

小学科学考编测试题

小学科学考编测试题学学科测试题(一)一、选择:(每题2分,共40分)1、茎卷须攀附着别的物体上升的茎叫做_______。

A、直立茎B、缠绕茎C、攀援茎D、匍匐茎2、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_的环境中。

A、潮湿B、干燥3、不同植物的外形特征_______。

A、相同B、不同4、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相同,为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观察呈_______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呈_______方向旋转。

A、逆时针B、顺时针5、电是从发电厂发电后,经过_______、_______长途输送最后才到我们家中的。

A、高压输电B、变电站变电6、家庭电路常用的是_______电路。

A、串联B、并联7、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_______。

A、不异B、不同8、两个磁极相互接近时,同极相互_______,异极相互_______。

A、吸引B、排斥9、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_______光。

A、红B、绿C、蓝D、白10、把两只手划分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再把两只手同时放到温水中左右手对统一盆水的感觉_______。

A、一样B、不一样11、人的终身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一个时期是出生前后,即胎儿时期到一岁;第二个时期是青春发育期。

A、幼儿期B、青春期C、童年期D、中年期12、雌蕊是由:柱头、花柱、_______三部分构成。

A、花丝B、花药C、花瓣D、子房13、检验土壤中有沙和粘土的实验是________。

A、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

B、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沉淀后看颗粒分布情况。

C、把干燥的土块放在石棉网上烧,当土块冒烟时,可闻到臭味。

14、_______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批示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

A、神经B、大脑C、脊髓D、心脏15、不同年岁的人所需的睡眠工夫是不同的,少年儿童每天需要_______。

A、9---10小时B、12---14小时C、7---8小时D、14---16小时16、物体因为形状发生变革而产生的力叫_______。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题集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题集

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题集1.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描述一棵典型的植物的结构,并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

- 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在植物中起到什么作用?- 解释植物如何进行传粉和传播种子。

2. 动物的分类与特征- 解释动物的分类方法,并给出一个例子。

- 描述哺乳动物的特征。

- 解释为什么鸟类属于脊椎动物。

3. 物质与能量- 什么是物质?给出三个物质的例子。

- 解释什么是能量转化,并给出一个例子。

- 描述水的三态变化,并解释其中涉及到的能量变化。

4. 天气与季节- 解释什么是气温和气候。

- 描述造成季节变化的原因。

- 什么是风?解释风的形成与作用。

5. 地球与太阳系- 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描述地球的内部结构,并解释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 什么是日食和月食?解释它们发生的原因。

6. 健康与生活- 解释健康的概念,并列举三种保持健康的方法。

- 描述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 解释为什么锻炼对身体健康很重要。

7. 科学实验与观察- 解释什么是科学实验,并描述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安全措施。

- 描述观察和记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 举一个进行科学实验或观察的例子,并解释实验结果的意义。

8.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解释什么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列举三种保护环境的措施。

- 描述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以上是一些可能出现在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中的题目,希望能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教师职称考试(科学学科知识)(小学)练习题及答案

教师职称考试(科学学科知识)(小学)练习题及答案

教师职称考试(科学学科知识)(小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A. 比较法B. 实验法C. 归纳法D. 分类法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目标?A.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B.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C. 形成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D. 建立学生的科学知识体系3. 在进行科学实验时,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控制实验的变量。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实验变量?A. 独立变量B. 因变量C. 常数D. 无关变量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观念?A. 物质观念B. 能量观念C. 生命观念D. 地理观念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A. 提出问题B. 猜想与假设C.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D. 实验操作与收集证据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技能?A. 观察与描述B. 实验与探究C. 分析与判断D. 教学与研究7.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A. 热爱科学B. 勇于探究C. 合作与交流D. 环保意识8.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内容?A. 地球与宇宙B. 生命与生物C. 物质与化学D. 信息与计算机9.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原则?A. 客观性原则B. 实证性原则C. 可重复性原则D. 简洁性原则10.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教学策略?A. 探究式教学B. 情境教学C. 讲授式教学D. 评价式教学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 请简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观念。

3. 请简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技能。

4. 请简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5. 请简述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内容。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某小学科学教师在教授“地球与宇宙”这一单元时,采用了大量的图片、视频和模型进行教学。

4、《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模块-教育基础-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的发展-练习题及答案

4、《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模块-教育基础-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的发展-练习题及答案

单选题1、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是指()。

A言行一致原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贝C、理论联系实际原贝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平行教育影响是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

所以体现出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

2、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A、第斯多惠B、瓦·根舍因C、赫尔巴特D、韦特海默参考解析:B范例教学法提出者是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

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杜威提出的“三中心论”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B、教师中心、儿童中心、教材中心C、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D、儿童中心、活动中心、教材中心参考解析:C杜威提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区别于传统教育学流派主张的“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4、()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布卢姆D、皮亚杰参考解析:A赞科夫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

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从事智力劳动C、从事体力劳动D、接受教育参考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之一。

6、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辦、笃行”主张的教育专著是(A、《大学》B、《中肩》C、《学记》D、《尚书》参考解析: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选自《中肩》,讲的是治学求进的道理。

意思是: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慎重地思考,明确地分辨,踏踏实实地实行。

故选B。

7、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小学科学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
答案
本文档将提供一系列小学科学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以便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备考和复。

以下是800字以上的试题及答案:
1. 题目:什么是物质的三态?
答案:物质的三态是指固态、液态和气态。

2. 题目:什么是化学反应?
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原子、离子或分子重新排列组合的过程。

3. 题目:请举例说明化学反应。

答案:例如,燃烧木材是一种化学反应,木材中的碳、氢等元素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4. 题目:什么是电流?
答案: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过程,单位是安培(A)。

5. 题目:请解释一下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答案:导体是指能够传导电流的物质,例如金属。

绝缘体是指
不能传导电流的物质,例如橡胶。

6. 题目:请解释一下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光的折射是指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
于速度的改变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7. 题目:什么是地球自转?
答案: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的运动。

8. 题目:请解释一下水循环现象。

答案: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之间循环转化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等。

9. 题目:请解释一下种子的传播方式。

答案:种子的传播方式包括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两种。

自然传
播包括风散、动物传播、水传播等方式。

10. 题目:什么是生物链?
答案:生物链是指由生物体按照食物链关系相互连接而成的生态系统。

以上是一些小学科学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备考和复习有所帮助。

专业知识测试题:小学科学教师

专业知识测试题:小学科学教师

专业知识测试题:小学科学教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物质的三种基本状态?- A. 液体- B. 固体- C. 气体- D. 火体2. 下列哪种物质是常见的强酸?- A. 醋酸- B. 柠檬酸- C. 硫酸- D. 乙酸3. 下列哪个是常见的导体?- A. 木头- B. 橡胶- C. 铜- D. 纸张4. 以下哪个不属于动物的特征?- A. 能够进行自主运动- B.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C. 能够进行呼吸作用- D. 能够进行繁殖5. 下列哪个是光的传播方式?- A. 吸收- B. 发射- C. 折射- D. 消散二、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生物链?生物链指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关系。

生物链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两种形式,用来描述不同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2. 请简要描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水的三态变化包括以下过程:- 固态:当水的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会凝固成冰,分子排列紧密,形成固态。

- 液态:当水的温度处于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时,水为液态,分子间距适中,可以流动。

- 气态:当水的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水会变成水蒸气,分子间距较远,具有较大的自由度。

3. 请解释什么是电流?电流是指电荷在导体中传输的数量。

它是电荷通过导体的速度和方向。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用符号"I"表示。

4. 请简要解释生物的繁殖方式。

生物的繁殖方式包括两种主要形式:- 有性繁殖:通过两个个体的性细胞(卵子和精子)的结合来进行繁殖。

这种方式会产生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 无性繁殖:个体自身通过分裂、萌芽、孢子等方式进行繁殖,不需要与其他个体结合。

这种方式会产生后代的遗传一致性。

5. 请简要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可以通过斯涅尔定律来描述,即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考核题目

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考核题目

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考核题目小学科学教师是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岗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
业知识和教学技巧。

下面是一些针对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考核题目,供教师自测和提升专业水平。

一、物理知识
1. 请简要介绍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并结合生活实例说明其应用。

2. 什么是声音?声音的传播依靠什么介质?请描述声音的传播方式。

3. 简要解释重力是什么,怎样才能减小重力的影响?
二、化学知识
1. 火柴擦火时是哪种化学反应?请描述这种反应的过程。

2. 什么是化学反应?请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并做简
要说明。

3. 请解释酸、碱的性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三、生物知识
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

2. 什么是生态系统?请说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3. 请简要介绍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骼、肌肉等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四、科学实验
1.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物体的密度对浮沉性的影响。

2. 请描述一个观察天气变化的实验方法,包括观测内容、工具和步骤。

3. 请设计一个有关光的实验,说明光的传播规律。

通过以上题目的自测和思考,小学科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带来更好的科学教育体验。

祝愿各位教师在教学道路上越走越远,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章节习题:小学科学学科知识小学科学学科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小学正式开设科学课程是在()年。

A.1902B.1903C.1904D.19052.下列关于2001年颁布的《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放创新B.高瞻远瞩C.系统完善D.灵活变通3.下列不属于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主线的是()。

A.科学知识B.科学方法C.科学探究D.科学态度4.近现代的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个时期。

A.五B.六C.四D.三5.()时期我国开始初步形成自己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6.1904年()颁布和实施后,科学教育以法令形式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中,科学教育开始初步进入制度化阶段。

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7.小学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人人都能学的科学B.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C.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D.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8.自然科学课程体系的中心概念是()。

A.环境保护B.人与自然C.科学、技术与社会D.科学方法9.兴趣、态度、意志等属于自然科学课程的哪一教学目标?()A.认知B.技能C.科学方法D.思想情感10.根据对科学教育本质功能的认识,自然科学课程的教育目的是()。

A.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B.发展智力、培养能力C.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保护自然、保护人类自身11.下列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的是()。

A.自然界的层次结构B.自然界的无限发展C.自然界的相互作用D.人类要征服自然12.下列哪项不属于科学素养的因素?()A.科学方法B.科学思想C.科学精神D.科学兴趣13.蚜虫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每个蚜虫只有针眼大小,用()可以看见它们的肢体。

A.眼睛B.放大镜C.显微镜D.平面镜14.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

A.科学学习的内容B.科学学习的方法C.科学学习的态度D.科学学习的结果15.在一个阴湿山洼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16.()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

A.生态系统B.生态多样化C.自然动态化D.自然平衡17.技术可包括物体形态、()形态、社会形态三个方面。

A.科学B.智能C.观念D.意识18.()是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阵地,是提高小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

A.小学科学综合性学习B.小学科学课堂学习C.小学科学课外探究D.小学科学课外活动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豌豆荚里的豌豆》课堂教学片段师:刚才我们同学都说到这两种果实里的种子不一样,如果我们要把黑板上的小问号去掉,该怎么办?生1:解剖,剥开……师:要剥开我们得注意,这些果实里头的种子宝宝呀都是一个一个小生命,我们要怎么剥才不会伤害到它们?生2:我觉得应该从柄开始。

生3:动作要轻。

师:我也建议大家,可以先把豌豆荚的柄拉下来,这条丝先把它拉下来,再剥开。

这时候我们可能会更容易,而且这时候的种子宝宝不要让它到处满地撒,老师给你准备的这张纸巾可以摊开,在这张纸巾上把它剥开。

但是油菜荚更加细嫩,你们要特别小心,我建议大家可以从尾部开始,大家可以看看,这尾部是没有种子的。

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把豌豆荚和油菜荚小心剥开;教师巡视指导。

(如果拉不开,可以从这边上小心地剥开,尽量不要伤害到里面的种子宝宝。

老师给你的仅仅是建议,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老师的方法去做;我想你们自己动脑子肯定能够找到更好的办法。

)剥开后学生不断发出惊叹!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看到两种果实里的种子宝宝。

师:谁找到了它们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来告诉大家。

问题:试结合上面的教学案例说说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如何恰当地发挥指导作用?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淀粉的踪迹》中淀粉和滑石粉的比较片段师:同学们看一下桌子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其中有两袋粉末,关于这两袋粉末,你有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师:看来大家对这两袋粉末到底是什么很感兴趣,今天老师带来的一袋是淀粉,另一袋是滑石粉,(板书:滑石粉、淀粉)可是老师忘了贴上标签,你们能把这两袋粉末区分开来吗?师:你们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指名说)(学生分组动手观察)(汇报交流)师:你们用什么方法?初步判断的结果是什么?师:刚才我们用看、摸、闻等方法有了两种初步判断,那么哪种判断对呢?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加以证明?引出用实验方法。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方法:分别从两个袋子里取出一些粉末,放在纸上,再滴入碘酒,仔细观察,你们会有什么发现,实验时当心把粉末弄到桌上。

(学生分组动手实验)(汇报实验发现,教师记录结果)问题:试结合上面的教学案例说说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教学《观察蚂蚁》一课时,老师课前让学生带来了蚂蚁,可刚上课不久,有一位学生不小心打翻了装有蚂蚁的盒子,蚂蚁倒了一地。

这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老师对这位学生进行了批评,并且制止他抓蚂蚁,让他与其他带蚂蚁的同学一起观察,然后继续顺利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方式二:老师没有指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捉。

这时有的学生努力地去捉东奔西跑的蚂蚁,满头大汗但却一只也没有捉到;有的轻易就捉到了两三只;有的学生用放大镜在地上就展开了观察;有的让蚂蚁在自己的手上爬;还有的和蚂蚁玩起了堵截的游戏……问题:这两种教学方式你认为哪一种处理比较恰当,或者你是否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请阐明你的观点。

三、教学设计题1.设计《各种各样的叶》一课的教学过程。

2.为《铁生锈了》编写一份教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1903年,小学正式开设科学课程,当时称为格致课。

2.A【解析】2001年颁布的《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主要特点有:(1)与时俱进;(2)高瞻远瞩;(3)系统完善;(4)灵活变通。

3.B【解析】小学科学课程通过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三条主线,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所以不属于小学科学课程设计的主线的是科学方法。

4.C【解析】近现代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第一个时期(1903~1948)、第二个时期(1949~1979)、第三个时期(1980~2000)、第四个时期(2001至今)。

5.C【解析】第三时期我国开始初步形成自己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第四时期,较完善的科学教材教法体系开始形成,新的科学教材处于实验阶段。

6.A【解析】l904年“癸卯学制”颁布和实施后,科学教育以法令形式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中,科学教育开始初步进入制度化阶段。

7.D【解析】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

其他三项也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但不是核心理念。

8.B【解析】人与自然是自然科学体系的中心概念。

9.D【解析】兴趣、态度、意志与人的情感有关,属于自然科学的思想情感教学目标。

10.A【解析】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自然科学课程的教育目的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11.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人和自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们只能在人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认识自然界以及认识人自己,建立人同自然相统一的辩证世界图景。

12.B【解析】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

13.B【解析】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

物体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正比于物对眼所张的角(视角)。

14.C【解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与科学学习的内容、方法和结果无关,只与科学学习的态度相关。

15.A【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阴湿山洼中堆放着长满苔藓的腐木,并生活着多种生物,它们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6.D【解析】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

17.B【解析】技术是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及改造自我的过程中所用到的一切手段、方法的总和。

其可包括物体形态、智能形态、社会形态三个方面。

18.A【解析】小学科学综合性学习是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阵地,是提高小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

二、材料分析题1.【参考答案】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就要认真做准备,可以先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这节课(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不用行吗?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 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小学科学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学生个人自学?要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从而避免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课中,当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望,更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而是深入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进程,讨论的焦点,等等,为下一个环节的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担负着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

2.【参考答案】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注意对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究的方法、规则的指导和点拨。

比如,在小组合作探究前先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关于这两袋粉末,你有什么问题?”让问题来自学生,自然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在开始探究前先让学生说说“你们准备采用什么方法?”先让学生简单描述自己的设想,这对更好地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很重要。

在小组合作前,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学生才知道如何去开展活动,才知道如何进行密切的合作,提高合作的效率,才能使小学合作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真正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发展。

最后汇报交流前还应该让学生也说说“交流汇报前我们要注意什么?”这样使学生体会到交流汇报是在分享劳动成果,要学会赞美,学会理解。

更重要的是,去品尝成功的快乐,坚定了继续研究、探讨的信心。

同时也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规则自然而然地渗透其中。

3.【参考答案】方式一是比较传统也是大多数老师会采取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显得井然有序,但学生可能发现不了蚂蚁的更多的特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发展。

方式二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角度出发,比方式一处理恰当一些,教师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成为学生亲密的伙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势必比较主动好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