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5篇)
孔融让梨的故事(5篇)孔融让梨的故事(5篇)孔融让梨的故事范文第1篇2、原文:《孔融让梨》范晔〔南北朝〕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由是宗族奇之。
3、翻译:孔融让梨的故事范文第2篇这里有两个小故事,同大家共享。
一则是外国一个出名的“分粥”故事。
说的是有七个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他们想建立一个制度来解决每天分食一锅粥的问题。
起初,大家发觉,不论是谁,只要负责分粥,分给自己的总是最多。
于是打算轮番分粥,结果凡是当天负责分粥的人,还是给自己分得最多。
后来,大家商议,推举一个最信得过的人来分,但是好景不长,同样的状况又消失了。
后来,大家只好再选一人来做监督,这样一边分,一边做监督,结果粥虽然分得公正了,但是耗时太长,等粥分完也凉了。
而且,时间一长,分粥人和监督人消失了“权力合谋”,两人分得的粥最多。
这时有一个农夫出了个办法,还是大家每天轮番分粥,每人可任选其中一碗,但分粥人只能取最终一碗。
这个办法的效果特别得好,从今,七碗粥总是一样多,由于分粥人都意识到,假如分得不一样,自己将得到最少的一碗。
这个故事中,农夫的方法特别聪慧,通过利用人的私欲,达到了安排的公正。
由此联想到企业的管理,有的企业想方设法订立很多规章制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正常有序地运行,其实它们忽视了对机制的完善。
一种好的制度,必需要以合理和科学的方式加以贯彻才会取得预期效果。
犹如上面分粥,轮番分粥和派人监督都是好的制度,但更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制度有效性的发挥。
另一则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故事。
说的是孔融来分梨,总是把最小的留给自己。
面对比自己大的兄长,理由是“我年纪小,应当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而对比自己年幼的弟弟,理由则是“由于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当让着他。
”这个故事中孔融表现出的美德千百年来始终被人津津乐道,成为培育儿童名贵品质的经典故事。
今日我们从另一角度分析,孔融分梨当然高尚,但也需要既定规章的协作。
孔融让梨的故事儿童版
孔融让梨的故事儿童版
一年秋天,孔融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坐船上游玩。
他们带了一篮子梨子,想一起分享。
孔融拿起最大的梨子,想吃掉它,但他想到了别人,于是他问旁边的朋友:“谁想要这个最大的梨子呢?”
“我!”有个小伙子说,伸出手来。
孔融却说:“你先等等,让我问问其他人。
”
于是孔融问了其他人,结果没有人比那个小伙子更想要那个最大的梨子。
孔融想到了友谊和公平,于是他将那个最大的梨子分成了几个小块,每个人都分到了一块,并且那个小伙子还得到了额外的一块。
大家都感到孔融的做法非常明智和公正。
他们非常感激孔融,觉得他是个聪明而又公正的人。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学到友谊和公正的道理。
我们要像孔融一样,关心别人和公平地对待别人。
儿童故事--孔融让梨
爸爸又说:“弟弟年纪比你小,弟弟应 该吃最小的呀。〞
孔融笑了笑:“我是哥哥,弟弟年纪比 我小,我应该让着弟弟呀!〞
爸爸妈妈都非常快乐,夸赞孔融是 个懂事的好孩子。
孔融让梨是 指人们懂得 谦让、礼貌和尊重 他人,具 有尊老爱幼和尊长的好习惯!
孔融让梨
❖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 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 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 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 “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
孔融四岁了,一天,他和哥哥、弟弟在 院子里捉迷藏。
这时,爸爸的一个朋友来了, 手里提着一篮黄澄澄的梨子。
“孩子们,快来吃梨啦!〞妈 妈在屋子里喊。
妈妈端着梨,走到孔融面前。孔融想了 想,挑了一个最小的梨。
爸爸妈妈都很惊讶,问:“融儿,你怎 么挑最小的梨呢?〞
孔融说:“我的年纪小,应该吃小的, 大的让给哥哥吃才对呀!〞
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爸爸 妈妈都非常快乐,夸赞孔融是个懂 事的好孩子。
儿童成语故事
儿童成语故事儿童成语故事一:孔融让梨从前,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孩,名叫孔融。
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次他的父亲买了一些梨回家。
家里有五个兄弟,父亲让孔融来分梨。
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剩下的大梨都分给了哥哥们。
父亲很惊讶,问他为什么自己拿最小的。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梨。
”父亲听后非常高兴,夸奖孔融懂得谦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谦让,不争抢,值得我们学习。
这个故事中的成语是“孔融让梨”,用来形容一个人懂得谦让,不与人争抢。
儿童成语故事二:画蛇添足从前,有个人得到了一壶酒,他决定和几个朋友一起分享。
他们约定,谁画的蛇最快,谁就能得到这壶酒。
其中一个人画得非常快,他画完蛇后,看到其他人还没画完,就得意地说:“我画得这么快,还可以给蛇添上脚。
”于是他在蛇的身体上画上了脚。
就在他画脚的时候,其他人的蛇也画完了,他们指着他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给它添上脚,这不是画蛇添足吗?”结果,他们没有把酒给他,而是给了那个画得第二快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过分,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这个故事中的成语“画蛇添足”的解释是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儿童成语故事三:掩耳盗铃掩耳盗铃是一个古代中国的寓言,描述了一个小偷试图偷取一个响铃。
由于担心铃声会暴露他的行踪,他愚蠢地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别人就不会听到铃声。
这个故事用来嘲笑那些自欺欺人,认为只要自己看不见或听不见,别人也就不会发现真相的人。
这个故事中的成语“掩耳盗铃”的解释是比喻自欺欺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儿童成语故事四: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一群羊,一天晚上,狼来偷羊,咬死了好几只。
第二天,他修补了羊圈,防止狼再次进来。
邻居看到后说:“你早干什么去了?羊都丢了才修补羊圈。
”那个人回答说:“现在修补也不晚,至少可以防止剩下的羊再被狼咬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了问题及时补救,虽然不能挽回已有的损失,但可以防止更大的损失发生。
孔融让梨的故事原文
孔融让梨的故事原文东汉末年,孔融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家里非常富有。
有一天,孔融听说了一个叫做“让梨”的故事。
故事说,有一天,一个小孩拿着一块大梨跑到路边,看见孔融来了,就对他说,“先生,您好,我这块梨太大了,您能不能让一下?”孔融听了,很高兴地说,“好啊,你想要我怎么让呢?”小孩说,“您把梨的一半给我吧。
”孔融笑着说,“好,我把梨的一半给你。
”小孩却说,“先生,您能不能再让一下?”孔融说,“好,你想要我怎么让呢?”小孩说,“您把梨的一半给我,再把剩下的一半也给我。
”孔融听了,觉得这个小孩很有趣,就把梨整个给了他。
孔融听完这个故事后,觉得这个小孩很有趣,就对家人说,“我也要学习让梨的精神。
”从此以后,孔融每天都会在家里准备一些水果,等待有人来让梨。
有人来让梨时,孔融总是笑着说,“好,我把水果都给你。
”孔融的家人看到这种情况,都觉得很奇怪。
后来,有人告诉孔融,“让梨”并不是真的要让梨,而是要让出一些利益给别人。
孔融听了以后,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他觉得自己之前理解错了,“让梨”的真正含义是要学会让出一些东西给别人,而不是简单地把东西给别人。
孔融听了这个道理以后,决定改变自己的做法。
他开始在学问上更加谦虚,乐于助人,不再把自己的学问和财富独占,而是愿意与他人分享。
他的名声因此更加显赫,人们也更加尊敬他。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孔融最初对“让梨”的理解是片面的,但后来通过他的努力和改变,他明白了“让梨”的真正含义,并且付诸行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虚、宽容,愿意与他人分享,这样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和喜爱。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要学会“让梨”,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让出,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让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更好的人,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尊重。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孔融最初对“让梨”的理解是片面的,但后来通过他的努力和改变,他明白了“让梨”的真正含义,并且付诸行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虚、宽容,愿意与他人分享,这样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和喜爱。
孔融让梨的简短小故事
《孔融让梨的简短小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来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是个聪明的小朋友。
有一天,家里有一盘梨。
孔融和哥哥弟弟们都想吃。
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
爸爸问他为啥,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们。
”爸爸听了,直夸他懂事。
《孔融让梨的简短小故事》
小朋友们,听我讲哦。
孔融家里有好多梨。
哥哥弟弟们都抢着要大的。
可孔融不一样。
他拿了最小的那个。
大家都很奇怪。
孔融说:“哥哥们比我大,应该吃大梨。
”
大家都觉得孔融真乖。
《孔融让梨的简短小故事》
亲爱的小朋友们,故事来啦。
有一次,孔融和家人分梨。
他没有挑最大最甜的。
而是选了个小小的。
别人问他为啥。
孔融笑着说:“我小呀,小梨就够我吃啦,大梨给哥哥们。
”小朋友们,我们要像孔融学习哟。
孔融让梨成语故事(精选20篇)
孔融让梨成语故事孔融让梨成语故事(精选20篇)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孔融让梨成语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孔融让梨成语故事篇1从前,有个叫孔融的小朋友他有五个哥哥因为孔融年龄最小,哥哥们都特别疼爱他一天,爸爸带回来一篮新鲜的梨看上去又大又好吃哥哥们都舍不得先吃,就让孔融先去挑孔融把篮子里的梨挨个看了看然后,他高兴的拿起了那个最小的梨,说“我要吃这个”爸爸看到了笑着问孔融:“这么多梨,又让你先挑,你为什么先挑了最小的梨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最小,应该拿最小的,剩下的留给爸爸妈妈和哥哥们吃”只有4岁的小孔融,就懂得孝敬父母,谦让自己的哥哥大家都夸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小朋友们,如果让你来挑选,你会选哪个梨呢?孔融让梨成语故事篇2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
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
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
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在任,孔融径直往大府内走。
这时守门人忙把他拉住,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
"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
"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
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
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
儿童睡前故事孔融让梨
儿童睡前故事孔融让梨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孔融的小朋友。
孔融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他有好几个兄弟姐妹。
有一天,家里人买了一篮子梨子回来。
这一篮子梨子黄澄澄的,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孩子们看到这一篮子梨子,都兴奋极了,一个个围在篮子旁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梨子,嘴里还不停地咽着口水。
这时,孔融的父亲站了出来,说道:“孩子们,这一篮子梨子你们自己来分吧。
”大家听到父亲这么说,都高兴得不得了。
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大的梨子了。
可是孔融却没有这样做。
他站在那里,静静地看了一会儿,然后走到篮子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
父亲看到孔融的举动,感到很奇怪,就问他:“孔融,你为什么不拿大的梨子呢?”孔融抬起头,眨着明亮的眼睛,认真地说:“父亲,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的梨应该留给哥哥姐姐们吃。
”父亲听了孔融的话,欣慰地笑了,他摸着孔融的头说:“孩子,你真懂事,懂得谦让,是个好孩子。
”哥哥姐姐们听到孔融的话,都觉得很不好意思。
他们看着手中的大梨子,再看看孔融手中的小梨子,纷纷把自己手中的大梨子递给孔融,说道:“孔融,你吃大的,我们吃小的。
”孔融连忙摆摆手说:“不用了,哥哥姐姐们,你们吃大的,我吃小的就好。
”就这样,孔融让梨的故事传遍了整个村子。
大家都夸奖孔融是个懂得谦让的好孩子,还让自己家的孩子向孔融学习。
孔融的谦让精神,不仅仅是在分梨子这件事情上体现出来。
在平日里,他也总是尊敬长辈,爱护弟弟妹妹。
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时候,他也从不争抢玩具,总是让着别人。
随着时间的流逝,孔融慢慢长大了。
他依然保持着这种谦让的品质,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
后来,孔融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很有品德的人。
他的故事也一直流传下来,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向孔融学习,学会谦让,做一个有礼貌、有道德的好孩子。
当我们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分享东西的时候,不要只想着自己,要多考虑别人的感受。
《孔融让梨》的故事原文
《孔融让梨》的故事原文《孔融让梨》的故事原文“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原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孔融让梨》的故事原文: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
高祖父尚,钜鹿太守。
父宙,泰山都尉。
”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
人问其故。
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
’由是宗族奇之。
”《孔融让梨》白话译文: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高祖父孔尚当过钜鹿太守,父亲是泰山都尉孔宙。
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吃梨,总是拿小的吃。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回答说:"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李贤注解的《后汉书·孔融传》中的《融家传》记载:”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
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
“由于孔融这么聪明早慧,很小就懂得这样的道理,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孔融让梨》教育意义: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
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
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
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孔融让梨》延展故事: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在全美选出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罪犯,分别给他们写信,邀请他们谈一谈自己的母亲。
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特别深。
一封来信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的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又红又大的',别提多想得到了。
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呀?”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没想到弟弟抢先一步把这话说了出来。
幼儿故事孔融让梨
幼儿故事孔融让梨孔融让梨是一则关于孔融和梨的故事。
相传在古代,孔融是一位聪明好学的孩子,而梨则是一位懒惰贪吃的孩子。
两人经常在一起玩耍,但是梨总是不愿意和孔融分享自己的食物。
有一天,孔融带着一篮子新鲜的梨来找梨玩耍。
梨看到了孔融手中的梨,心生贪念,想要一口吃掉。
孔融看出了梨的心思,便主动说道,“我今天带了这么多梨,你可以挑一个最大最甜的梨吃。
”梨高兴地挑了一个最大最甜的梨,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孔融看着梨吃得津津有味,心里也感到很满足。
但是,他知道梨并不是真的喜欢梨,而是贪图梨的甜美。
于是,孔融决定教训一下梨。
他说,“我看你吃梨的样子很喜欢,不如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把梨吃得更快。
”。
梨听了孔融的话,更加兴奋起来,开始拼命地吃梨。
孔融却慢条斯理地吃着梨,一点也不着急。
不一会儿,梨已经吃得满嘴流油,气喘吁吁地停了下来,而孔融却还在悠闲地品尝着梨的甜美。
梨看到孔融一点也不着急,心里有些不甘心,便问孔融,“你怎么吃得这么慢?”孔融笑着说道,“慢慢吃才能感受到梨的美味,你急功近利地吃,只会错过梨的好滋味。
”。
梨听了孔融的话,感到有些后悔,他明白了孔融的用意。
从此以后,梨再也不贪图梨的甜美,而是学会了慢慢品味梨的美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贪图一时的享受只会让我们错过更大的美好。
孔融让梨的故事,不仅让我们明白了慢慢品味生活的重要性,更教会了我们要懂得分享和善待他人。
愿我们都能像孔融一样,懂得分享,懂得珍惜,懂得品味生活的美好。
孔融让梨的幼儿故事及启示
孔融让梨的幼儿故事及启示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孙,名门之后,但孔融这么出名并非因为他有个孔子的祖先,还因为一次让梨的故事。
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孔融让梨的幼儿故事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
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
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
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孔融让梨的故事启发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
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
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
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阅读拓展:孔融分梨的故事有一天,孔融的伯伯、叔叔、婶婶带着孩子来做客。
孔融高兴极了,因为孔融长到6岁还没见过他们。
孔融一一给他们行了见面礼。
这时,母亲让人端上一盘又大又香又嫩的梨来,孔融数了一下,只有六只。
孔融正要分梨,父亲拦住了:“慢!孩子,你把梨子分给堂兄妹,每个人一只,而且盘子里还要留一只!”几个堂兄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了主意,心里在想:这样分梨,我们六个人中总有一个人吃不到梨子呀!孔融为难地看看母亲,母亲鼓励孔融:“孩子,动脑筋好好想想呀!你一定能分好的。
”孔融的眼珠子骨碌碌地转动着,他看了看盘子,又看了看梨子。
幼儿园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之一,讲述了孔融在幼儿园时的一次争吵和智慧的表现。
故事中,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只梨。
孔融手中的梨最大,其他孩子都想和他交换,但孔融不同意。
孔融的老师看到了这个情况,问孔融为什么不愿意让梨给别人。
孔融回答说:“我不愿意让梨给他们,因为我手里的梨最大,他们的梨都比我小,换了之后我就会有一只小梨了。
”
老师听后深思熟虑,赞赏孔融聪明地发现了问题所在。
她告诉孔融:“你虽然手里的梨最大,但不应该只考虑个人利益。
你应该要懂得与人分享,让大家都开心。
这样,你不仅会得到别人的欢心,也会收获友谊和快乐。
”
孔融听了老师的教诲,领悟到了分享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他主动将自己手中的梨分给其他孩子,大家都感到非常开心和感激。
从那以后,孔融变得更加善良和宽容,与同学们相处得更加融洽。
这个故事通过孔融的经历告诉我们,与人为善、懂得分享和关心他人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帮助我们建立友谊、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孔融让梨短小故事
孔融让梨短小故事引言孔融让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故事之一,讲述了一个年幼的孔融在一个患有近视的老农的果园里,让其取下了头上的斗笠作为测量标准,最终成功帮助老农解决了看不清远处果树的问题。
这个故事传颂至今,不仅显示了孔融聪明才智,更教育人们要以善心和智慧帮助他人。
以下将详细讲述这个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情节很久以前,有一个年幼的孔融,他聪明机智,为人正直。
有一天,孔融在一个果园外看到了一个老农,他正踌躇不前地站在果园里。
孔融好奇地走过去,向老农询问他的困惑。
老农告诉孔融,因为自己患有近视,看不清远处的果树。
孔融听后,立刻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孔融让老农把头上的斗笠取下来,然后让老农站在地上,用自己的头顶作为测量标准。
孔融告诉老农,只要当老农站在地上的时候,他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果树,并且准确地摘取果实。
老农听了孔融的建议后,非常高兴并立刻按照孔融的方法行动起来。
果然,当老农脱下斗笠,站在地上的时候,他看到了远处的果树,不再迷失方向,也能够准确地摘取果实。
孔融让梨的启示这个故事中的孔融展现了他聪明才智和善良的品质。
面对老农的困扰,他并没有嘲笑或嫌弃,而是积极地思考如何帮助老农解决困难,并且利用自己的智慧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我们要有同情心和善良的品质,乐于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
孔融看到老农的困扰后,并没有选择漠视或置之不理,而是主动走向老农并询问他的问题。
这种心态值得我们称赞和学习。
其次,故事中的孔融展示了他的智慧和创造力。
面对老农近视的困扰,孔融很快地想到了通过斗笠作为测量标准这一巧妙的方法。
这个方法不仅解决了老农的问题,还展现了孔融的聪明才智。
最后,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要以智慧和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
有时候,我们遇到困境时,不能一味地抱怨和灰心,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寻找解决办法。
正如孔融一样,他没有选择放弃或者向别人寻求帮助,而是自己动手想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结论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一则富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古代智慧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睡前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睡前故事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其中之一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孩子的善良与智慧,以及传承下来的美德和价值观。
以下是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
故事开始,在东汉时期,有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叫做孔融。
他年纪虽小,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誉和尊敬。
作为孔子的后代,他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有前途的年轻人。
有一天,孔融的母亲给他买了一篮子新鲜的梨子,希望他晚上能享用。
孔融非常兴奋,但他也知道应该与兄弟姐妹分享。
于是,他把梨子平均分成了几份,准备给予家人。
当他打算分给自己的那份时,他注意到弟弟正在偷看他。
孔融知道弟弟对梨子很感兴趣,于是慷慨地把自己的一份给了弟弟。
过了一会儿,他注意到妹妹也用希望的眼神看着他。
孔融心生善意,又将自己的那份梨子分给了妹妹。
这时,孔融的母亲走了进来。
她看到只剩下一个剩下的梨子,有些意外。
她问孔融,为什么他只留下了一个梨子。
孔融坦诚地说,他想用这个梨子让母亲满意。
孔融的母亲非常触动,并深深爱着自己的儿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孔融的名声越来越大。
他在很多场合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
人们称他为贤人和圣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融是一个品德高尚,懂得如何分享的孩子。
他的善良和智慧使他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和爱戴。
他的母亲的支持也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
这个故事还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即与他人分享和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
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的需求,并与他人分享我们拥有的东西。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
在中国文化中,这种懂得分享和帮助他人的精神一直被强调和推崇。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故事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学会关心他人,分享我们的资源和机会。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学会与他人分享,并乐意帮助他人。
这种美德会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更加和谐,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正如孔融在故事中所表现的那样,智慧与仁德并重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
2021年孔融让梨的故事(精选5篇)
2021年孔融让梨的故事(精选5篇)第一篇:2021年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
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
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
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孔融让梨的故事,欢迎查阅。
孔融让梨的故事1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
孔融四岁的时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
有一盘香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
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
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
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
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
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孔融让梨的故事2《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千古流传。
今天,我翻开《修雅集》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给爸爸的图片,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孔融让梨》故事。
呵,孔融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岁的一天,小孔融的妈妈从集市上买来了许多金黄的鸭梨,她让孔融先吃一个,可是孔融在篮子里挑了许久,却捡了一个最小的留给自己。
原因是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姐姐吃。
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年纪小,应该吃小的”,说得太好了,我很赞同小孔融的做法。
2021年孔融让梨的故事
2021年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
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
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
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孔融让梨的故事,欢迎查阅。
孔融让梨的故事1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
孔融四岁的时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
有一盘香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
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
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
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
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
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孔融让梨的故事2《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千古流传。
今天,我翻开《修雅集》看到了小孔融拿着梨送给爸爸的图片,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孔融让梨》故事。
呵,孔融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孩子!四岁的一天,小孔融的妈妈从集市上买来了许多金黄的鸭梨,她让孔融先吃一个,可是孔融在篮子里挑了许久,却捡了一个最小的留给自己。
原因是自己年纪小,应该吃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姐姐吃。
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年纪小,应该吃小的”,说得太好了,我很赞同小孔融的做法。
以前,我总觉得,我是小孩子,应该多吃点。
关于儿童成语故事精选:孔融让梨
儿童成语故事:孔融让梨关于儿童成语故事精选:孔融让梨[古文]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
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
融四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
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
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
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现代文]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
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
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
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给小弟弟吃。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融四岁,能让梨。
”就是出自这个典故。
故事意义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向孔融学习,养成尊老爱幼的习惯,也告诉人们,要互相忍让,不要只想自己,不想别人。
幼儿睡前故事孔融让梨
幼儿睡前故事孔融让梨
从前,有一个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聪明但是也很自私。
有一天他在路上看见一棵很美的大梨树,他很想摘下一些梨吃,可是那些梨太高了,他够不到。
就在这时,一位乞丐走了过来,他看起来非常饥饿和疲惫。
孔融看着那个乞丐想到了一个主意。
“这棵树的梨太高了,没有
人喜欢吃。
你帮我摘下一些给你吃,我知道你肯定饿坏了。
”
乞丐非常高兴,他把孔融放在他的肩膀上,孔融成功摘下了很多梨。
但是,当乞丐要拿走那些梨时,孔融开始发脾气,他说:“不行,这些梨是我的,我摘了它们。
”
乞丐并没有生气,他微笑着说:“小朋友,你不能够这么自私。
如果你爱别人,别人也会爱你。
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些梨吧!”
孔融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非常抱歉和惭愧,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最终,他决定把梨送给那位乞丐。
乞丐非常感激,他最后还教导孔融说,“与其与人争斗,不如与人合作。
”
孔融从此之后变得非常慷慨和友好,他因帮助别人而得到了别人的关爱和尊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与人为善,帮助别人,才能得到一种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分享和合作是一种更加美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让梨
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
《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
即出于此。
原文: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
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
融七岁时,
月
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
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
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
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
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
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为当时着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
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
最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
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
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
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
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
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
上让哥哥,下让弟弟。
大家都很称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