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习题11氧族元素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氧族元素无机化学PPT课件

氧族元素无机化学PPT课件

Cu(OH)2 CuO + H2O
CaCO3 CaO + CO2↑
2 Pb(NO3)2 2 PbO + 4 NO2↑+ O2↑
——
——
——
第24页/共106页
(3) 高价氧化物的加热分解或被氢气还原,例如
PbO2
PbO3
563-593 K
V2O5 ────V2O3 ────VO
PbO4
PbO
663-693 K
——
第7页/共106页
2、 氧气的制备
实验室制备:
金属氧化物 过氧化物 NaNO3 KClO3
2 HgO 2 BaO2
2 Hg + O2 △
2 BaO + O2
2 NaNO3
2 NaNO2 +△ O2
2 KClO3
2 KCl + 3 O2△
工业制备:
MnO2 473 为配体形成金属离子配位。例如,血 液中的血红素是由中心离子Fe2+同卟啉衍生物形成 的配位化合物(简写成HmFe),见右图。
HmFe + O2
HmFe←O2
第21页/共106页
4 以臭氧分子为结构基础的成键情况
由O3- 离子构成的离子型臭氧化物, 如KO3和NH4O3; 由共价的臭氧链-O-O-O-构成共价型臭氧化物,如O3F2。
2 Mg + O2 2 H2S + 3O2 4 NH3 + 3 O2
2 MgO ——
2 SO2 + 2 H2O
—— 2 N2 + 6 H2O ——
第9页/共106页
二、 O3 (臭氧) 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因有一种特殊的腥臭味而得名。
1、臭氧的产生
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导致O2生成O3
O2
2O
O + O2 O3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一章试题及答案资料讲解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一章试题及答案资料讲解

⼤学⽆机化学第⼗⼀章试题及答案资料讲解⼤学⽆机化学第⼗⼀章试题及答案第⼗⼀⼆章碱⾦属和碱⼟⾦属总体⽬标:1.掌握碱⾦属、碱⼟⾦属单质的性质,了解其性质、存在、制备及⽤途之间的关系2.掌握碱⾦属、碱⼟⾦属氧化物的类型及重要氧化物的性质及⽤途3.掌握碱⾦属、碱⼟⾦属氢氧化物溶解性和碱性的变化规律4.掌握碱⾦属、碱⼟⾦属盐类的性质;认识锂和镁的相似性各节⽬标:第⼀节⾦属单质1.了解碱⾦属和碱⼟⾦属单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2.掌握碱⾦属和碱⼟⾦属单质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①与⽔的反应②与⾮⾦属的反应(O2、Cl2、N2、H2等等)③与液氨的反应④与其他物质反应3.了解碱⾦属和碱⼟⾦属的存在、熔盐电解法和热还原法制备⽅法及⽤途第⼆节含氧化合物1.掌握碱⾦属、碱⼟⾦属氧化物的类型,包括普通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和臭氧化物及⼀些重要氧化物的性质和⽤途2.掌握碱⾦属、碱⼟⾦属氢氧化物在同族从上到下溶解性增⼤及随离⼦半径的增⼤碱性增强的变化规律第三节盐类1.掌握碱⾦属、碱⼟⾦属重要盐类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的变化规律及⽤途2.认识锂和镁的相似性,掌握它们的特性Ⅱ习题⼀选择题⒈下列氮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吉林⼤学《⽆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 Li3NB. Na3NC. K3ND. Ba3N2⒉已知⼀碱⾦属含氧化合物,遇⽔、遇CO 2均可放出氧⽓,在过量氧⽓中加此碱⾦属,可直接⽣成该含氧化合物,此氧化物之阴离⼦具有抗磁性,此物质为()A.正常氧化物B.过氧化物C.超氧化物D.臭氧化物⒊超氧离⼦-2O ,过氧离⼦-22O 与氧分⼦O 2相⽐较,稳定性低的原因是()A. -2O 、-22O 反键轨道上的电⼦⽐O 2的少,从⽽它们的键级⼩B. -2O 、-22O 反键轨道上的电⼦⽐O 2的少,从⽽它们的键级⼤C. -2O 、-22O 反键轨道上的电⼦⽐O 2的多,从⽽它们的键级⼩D. -2O 、-22O 反键轨道上的电⼦⽐O 2的多,从⽽它们的键级⼤⒋电解熔融盐制⾦属钠所⽤的原料是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在电解过程中阴极析出的是钠⽽不是钙,这是因为()A.)/()/(200Ca Ca Na Na ++>??,钠应先析出B.还原⼀个钙离⼦需要2个电⼦,⽽还原⼀个钠离⼦只需⼀个电⼦,C.在⾼温熔融条件下,⾦属钠的析出电位⽐⾦属钙低D.析出钙的耗电量⼤于析出钠的耗电量⒌已知)/()/(00Na Na Li Li ++>??,这是由于()A.锂的电离能⼤于钾、钠B.锂与⽔的反应速度较钾、钠与⽔的更为强烈C.锂与⽔的反应速度较钾、钠与⽔的更为缓慢D.Li 的⽔化能⼤于Na +和K +的⽔化能⒍碱⾦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较碱⼟⾦属氢氧化物为⼤,这是由于()A.它们的氢氧化物碱性强B.它们的氢氧化物电离度⼤C.碱⾦属离⼦的离⼦势⼤D.碱⾦属离⼦的电离势⼩⒎锂和镁性质上的相似性是由于()A.锂、镁的离⼦极化能⼒相似B.锂、镁的离⼦变形性相似C.两者离⼦均为8电⼦层构型D.两者离⼦半径相近、离⼦电荷相同⒏下列硫酸盐中热稳定性最⾼者是()A. Fe2(SO4)3B. K2SO4C. BeSO4D. MgSO4⒐⽤⾦属钠在⾼温下能把KCl中的K还原出来,原因是()A.⾦属钠⽐⾦属钾更活泼B.在⾼温下,⾦属钾⽐⾦属钠更易挥发,可以使反应△rS0增⼤C.NaCl的晶格能⾼于KCl、NaCl更稳定D.⾼温下,KCl可分解成单质⾦属钾和氯⽓,氯⽓和⾦属钠⽣成氯化钠⒑下列⾦属元素中形成化合物时共价倾向较⼤的是()A.NaB.LiC.CaD.BeO的键级为()⒒超氧离⼦2A. 2B. 5/2C. 3/2D. 1⒓除锂盐外,碱⾦属可形成⼀系列复盐,⼀般的讲复盐的溶解度()A.⽐相应的简单碱⾦属盐为⼤B.⽐相应的简单碱⾦属盐为⼩C.与相应的简单碱⾦属盐溶解度相差不⼤D.与相应的简单碱⾦属盐溶解度相⽐较,⽆规律性⒔下列化合物中熔点最⾼的是()A. MgOB. CaOC. SrOD. BaO⒕180C时Mg(OH)2的溶度积是1.2×10-11,在该温度时,Mg(OH)2饱和溶液的pH值为A. 10.2B. 7C. 5D. 3.2⒖碱⼟⾦属氢氧化物溶解度⼤⼩顺序是()A.Be(OH)2>Mg(OH)2>Ca(OH)2>Sr(OH)2>Ba(OH)2B.Be(OH)2C.Mg(OH)2D.Be(OH)2⒗Ca2+、Sr2+、Ba2+的铬酸盐溶解度⼤⼩顺序是()A. CaCrO4B. CaCrO4C. CaCrO4>SrCrO4>BaCrO4D. BaCrO4⒘由MgCl2.6H2O制备⽆⽔MgCl2可采⽤的⽅法是()A.加热脱⽔B.⽤CaCl2脱⽔C.⽤浓H2SO4脱⽔D.在HCl⽓流中加热脱⽔⒙Ca2+、Sr2+、Ba2+的草酸盐在⽔中的溶解度与铬酸盐相⽐()A.前者逐渐增⼤,后者逐渐降低B.前者逐渐降低,后者逐渐增⼤C.⽆⼀定顺序,两者溶解度很⼤D.两者递变顺序相同⒚卤化铍具有较明显的共价性,是因为()A.Be2+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B.Be2+的半径⼩,离⼦势⼤,极化能⼒强C.Be2+次外层只有2个电⼦D.卤离⼦变形性⼤⒛Ba2+的焰⾊反应为()A.黄绿⾊B.紫⾊C.红⾊D.黄⾊21.下列氧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吉林⼤学《⽆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Li+ B.Na+ C.K+ D.Mg2+22.下列化合物中,溶解度最⼩的是() (吉林⼤学《⽆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NaHCO3 B.Na2CO3 C.Ca(HCO3)2 D. CaCl223.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吉林⼤学《⽆机化学例题与习题》)A.BaCO3B.CaCO3C.K2CO3D.Na2CO3⼆填空题⒈⾦属锂应保存在中,⾦属钠和钾应保存在中。

无机化学——卤素和氧族元素

无机化学——卤素和氧族元素

以萤石和浓H2SO4作用,工业上生产HF是把反应物放在衬铅 的铁制容器中进行(因生成PbF2保护层阻止进一步腐蚀铁) 。氢氟酸一般用塑料制容器盛装。HF溶于水即为氢氟酸。
CaF2+H2SO4(浓)=CaSO4+2HF↑
(3).非金属卤化物的水解
(3)非金属卤化物的水解:此法适用于HBr和HI的制备,以水滴 到非金属卤化物上,卤化氢即源源不断地发生: PBr3+3H2O==H3PO3+3HBr PI3+3H2O==H3PO3+3HI 实际上不需要事先制成卤化磷,把溴滴加在磷和少许水的 混和物中或把水逐滴加人磷和碘的混和物中即可连续地产 生HBr或HI: 2P+6H2O+3Br2==2H3PO3+6HBr 2P+6H2O+3I2==2H3PO3+6HI
砹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被科学家所发现。它是人工合成元 素。其合成的人工核反应为:
20983Bi+42He→21185At+210n
砹希腊词原意是不稳定。它的同位素的半衰期只有8.3小时。
11.2.1 卤素-基本物理性质(ns2np5 )
元素 原子序数 价电子结构 主要氧化数 原子共价半径/pm X-离子半径/pm 第一电离势/(kJ·mol-1) 电子亲合势/(kJ·mol-1) X-的水合能/(kJ·mol-1) X2的离解能/(kJ·mol-1) EØ (X2/X-)/V 电负性(Pauling标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17
35
53
2s22p5 3s23p5 4s24p5 5s25p5
-1
-1,+1,+3,+5,+7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十一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十一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

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十一章卤素和氧族元素无机化学习题解答第十一章卤素和氧族元素席卤素和氧族元素习题1.解决方案:工业Cl2:mgcl2(熔融)电解mgcl2工业Br2:cl2+2nabr→2nacl+br2---3co32+3br2→5br+bro3+3co2↑--+5br+bro3+6h→3br2+3h2o--2.解决方案:(1)Cl2+2Br→ Br2+2Cl(2)6cl2+6ca(oh)2(热)→ca(clo3)2+5cacl2+6h2o(3)2hclo3+i2→cl2+2hio3(4) 4kClO 33kClO 4kCl3.解:(1)电解2nacl+2h2o→2naoh+h2↑+二氧化氯↑cl2+2naoh→naclo+nacl+h2o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3cl2+6naoh→ NaClO3+5nacl+3h2↑ 冷却naclo3+kcl→kc lo3+nacl电解naclo3+h2o→naclo4+h2↑氯化钠+盐酸→hclo4+nacl(2)caf2+2h2so4(浓)→ca(hso4)2+2hf↑2hf+koh→khf2+h2o电解2khf2→2kf+h2↑+f2↑(3) 2ki+cl2→2kcl+i2i2+5cl2+6h2o→hclo3+10hclkoh+hio3→kio3+h2o4.解决方案:(1)Cl2+2koh(冷)→ 氯化钾+氯化钾+水(2)3cl2+6koh(热)→kcl o3+5kcl+3h2o(3)kclo3+6hcl→3cl2↑+kcl+3h2o(4)lo32kcmno2l2kc3o2(5) i2+5h2o2→2hio3+4h2o(6)kclo3+6ki+3h2so4→kcl+3i2+3h2o+3k2so45.解:(1)fecl3与br2能共存。

因为ψ?(bro3/br2)=1.5v,ψ?(Fe/Fe)=0.771v,因此FeCl3和Br2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发生其他反应,故能共存。

高一化学教案 氧族元素第二课时

高一化学教案 氧族元素第二课时

高一化学教案氧族元素第二课时高一化学教案氧族元素第二课时课题:氧族元素第二课时教学重点: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常识性介绍过氧化氢。

教学过程:复习:通过练习的形式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1.对氧、硫、硒、碲四种元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相等(B)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由于核电荷数增大,核对最外层电子引力也依次增大(D)阳离子的还原性依次增大2.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硒可以跟钠组成化合物Na2Se(B)硒化氢的水溶液呈强酸性(C)亚硒酸是一种中强酸(D)硒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硒3.下列氢化物的还原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A)(B)(C)(D)参考答案:C、B、A讲述:有关硫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此处可以播放ppt它的自发性分解、性能不稳定,只能随用随生产,不适于储存和输送,这是它的缺点。

解释说明:在松树林里,空气往往格外清新,令人呼吸舒畅,原因之一就是松林中常含有微量的臭氧。

这些臭氧是松树的树脂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

微量的臭氧不但不臭,反而能使空气变得清新,特别是对呼吸道病人的呼吸尤为有益。

疗养院常常设在松林中,道理就在这里。

雷雨后的空气也会变得十分清新,这除了雨水将空气中的尘埃洗净以外,臭氧也起了相当的作用,原来闪电能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转变成臭氧。

学生交流:臭氧层保护问题。

教师评价:保护地球生命的高空臭氧层面临严重的威胁。

喷气式飞机和火箭、导弹将大量废气排放到高空,部分臭氧被消耗。

如此发展下去,就会给臭氧保护伞捅开大窟窿,紫外线和宇宙辐射将长驱直入,伤害地球生灵,这为环境保护提出了严峻的课题。

然而臭氧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

例如,地面大气中的臭氧含量超过一定标准时,将对人体的鼻、咽、气管和肺具有刺激作用。

另外,还会加速橡胶老化、腐蚀设备、损伤植物等。

讲述:过氧化氢的物理性质。

提问: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根据化合价推测它应具有的性质。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氧族元素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氧族元素

质对市爱慕阳光实验学校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氧族元素【本讲信息】一. 教学内容:氧族元素二. 教学目标:了解氧气、臭氧和双氧水的性质及用途;了解关于硫在自然界中的转化,含硫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及其在生产中的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用氧化复原知识,探究含硫元素的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认识硫的重要性质;理解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三. 教学、难点:硫元素的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四. 教学过程:〔一〕氧气和臭氧1、氧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ⅥA族,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在化学反中均易得到电子而使最外层变成8电子稳结构,氧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均为-2、+4、+6〔O只有负价〕,氢化物的通式为H2R,最高价氧化物对的水化物的通式为H2RO4。

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与氢化合的难易程度逐渐增强,H2R稳性逐渐减弱,H2RO4酸性逐渐增强。

2、〔1〕氧气与臭氧性质的比拟〔2①不稳性2O3〔g〕=3O2〔g〕;△H=-284kJ/mol],说明氧气的稳性比臭氧高。

②极强的氧化性,能将Ag、Hg不易被空气氧化的金属氧化,能将有机色质氧化,故可用作脱色〔漂白〕剂,也具有杀菌消毒作用,那么又可用作消毒剂。

在一条件下臭氧和氧气可相互转化。

3、过氧化氢①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极性分子,为无色粘稠液体,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医用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一般为3%。

②化学性质:a. 是一种二元弱酸,具有弱酸性,电离方程式为H2O 2H++HO2-和HO2-H++O22-b.氧化性,如能把Fe2+氧化成Fe3+,酸性条件下的反式为:2Fe2++H2O2+2H+=2Fe3++2H2O;c. 复原性,如能发生H2O2+Cl2==O2+2HCl,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不稳性〔受热会分解,MnO2作催化剂时反更快〕。

过氧化氢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还可作为的燃料。

[说明]1、氧气和臭氧都属于氧的同素异形体。

大学无机化学教案全教材

大学无机化学教案全教材

无机化学教案说明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课、实验、习题、答疑和期中、期末考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离解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规律和用途,训练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手段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学中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素质教育指导思想,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考核方式本课程分两学期讲授,第一学期讲授化学基础理论,第二学期讲授元素化学,每学期考核一次,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闭卷)成绩80%组成。

四、学时分配(共计144学时)五、目录绪论 (4)第1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第2章分子结构 (9)第3章晶体结构 (13)第4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23)第5章化学平衡 (30)第6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32)第7章水溶液 (36)第8章酸碱平衡 (41)第9章沉淀平衡 (51)第10章电化学基础 (56)第11章配合物与配位平衡 (66)第12章氢和稀有气体 (73)第13章卤素 (74)第14章氧族元素 (80)第15章氮磷砷 (87)第16章碳硅硼 (97)第17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103)第18章金属通论 (104)第19章S区金属 (105)第20章P区金属 (109)第21章ds区金属 (114)第22章d区金属(一) (121)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目的、任务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教学内容]一、化学研究对象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发展和前景,化学研究内容包括对化学物质的(1)分类(2)合成(3)反应(4)分离(5)表征(6)设计(7)性质(8)结构(9)应用。

大学无机化学基础第章氧族元素

大学无机化学基础第章氧族元素

低价的硒化物 和碲化物也是
强还原剂
大学无机化学基础第章氧族元素
第二节 氧和臭氧 (Oxygen and Ozone)
2-1 氧(Oxygen)
本节讨论氧、氧化物和臭氧的性质
一、氧的成键特征
1、氧原子O在化合物中的成键特征 2、以臭氧分子O3成键的化合物(称臭氧化合物) 3、以氧分子O2成键的化合物
1.作氧化剂:
H2O2+2I-+氧2H化+=性I2+2H2O PbS+4H2O2=PbSO4↓+4H2O
还原性
2CrO2-+2H2O2+2OH-=2CrO42-+4H2O
用H2O2清洗 油画原理
不稳定性 过量的H2O2可以煮沸溶液 除去。
大学无机化学基础第章氧族元素
2.作还原剂: 2KMnO4+5H2O2+3H2SO4=2MnSO4+K2SO4+
大学无机化学基础第章氧族元素
碱性增强 酸性减弱
2-3 臭氧(O3) 一、臭氧的存在 二、臭氧的性质和用途 三、臭氧的结构
大学无机化学基础第章氧族元素
一、臭氧的存在
在离地面20- 40km 处有个臭氧层,
为0.2ppm。
氧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如下平衡:
O2+hv(波长=242nm)→O+O O+O2=O3 O3+hv(波长=220-320 nm)→O2+O
5O2↑+ 8H2O Ag2O+HO2-=2Ag+OH-+O2↑
3.生成过氧化物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4H2O2+H2Cr2O7=2CrO(O2)2+5H2O (蓝色加合物) 2CrO5+7H2O2+6H+=2Cr3+ +7O2↑+10H2O

无机化学课件--氧族

无机化学课件--氧族
溶沸点: 溶沸点: 半径: 半径:
Se
Te
Po
准金属 放射性金属 共生于重金属硫化物中 4s24p4 2.55 ±2,4,6
红硒 (分子晶体) 灰硒 (链状晶体)
5s25p4 2.10 2,4,6 链状 晶体
6s26p4 2.0 2,6 金属 晶体
依次↑ 依次 依次↑ 依次
分子 晶体
分子 晶体
单质Se H2R 化学活性: 化学活性: 稳 定 性: 酸 性: 熔 沸 点: 小 大 弱 最高 小
Cl + O 3 ClO + O 2 →
ClO + O Cl + O 2 →
O 3 + O 2O 2 →
2)氮氧化物和某些自由基等 ) 保护: 年签定蒙特利尔议定书, 保护:1987年签定蒙特利尔议定书,禁止使用 年签定蒙特利尔议定书 禁止使用CFC和其它 和其它 卤代烃,减少大气污染。 卤代烃,减少大气污染。
单质Te H2O H2S H2Se H2Te 大 小 强 大
13.2 氧及其化合物
1. 氧( O2)
O 1s 2 2s 2 2p 2 2p1 2p1 x y z
2 * 2 2 4 * 2
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 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
(σ 1s ) (σ
2
* 2 1s
) (σ 2s ) (σ
2s
) (σ 2 p ) (π 2 p ) (π
2O 3
稳定性
3O 2
= − 285 .4 kJ • mol -1 ∆rHm
O3 ﹤ O2
4) 氧化性
O3 > O2
O 3 + 2H + + 2e −
O 3 + 2H 2 O + 2e −

《无机化学习题》(张祖德)简介

《无机化学习题》(张祖德)简介

绪 论 Introduction我的宗旨:To our students, whose enthusiasm and curiosity have often inspired us, and whose questions and suggestions have sometimes taught us.一、Chemistry ── the Central ScienceChemistry has often been called the central science, because a basic knowledge of chemistry is essential for the study of biology, physics, geology, ecology and many other subjects.1.二十世纪,特别是二十世纪后期,化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1) 冠醚(crown ether )的发现(The discovery of crown ether ):第一个冠醚的发现纯属偶然。

工业化学家(杜邦公司)C. J. Pedersen 要从一种单基保 护邻苯二酚(1)与二氯二乙醚(2)制备双苯酚(3): OHO O Cl O Cl OHHO O O O +(1)(2)(3)(邻羟基苯氧基 -乙基醚)当用了稍微不纯的化合物(1)(含有一些未经保护的酚),还得到了非常少的(0.4%)六醚(4)O OO O OO(4)KMnO 4可溶于其中,呈紫红色,他又合成了(12C4)Li +O O O O O (15C5)Na +OO O OO O OO O O O O O OO (21C7)Cs +(24C8)能放入的离子:它们可以用来识别碱金属离子,从而开创了超分子化学(super molecular chemistry )的先河。

Pedersen 获得了1989年的Nobel chemistry prize.(2) N 5+阳离子的首次露面(the discovery of the pentanitrogen ion ): 在无水HF 中, 78℃下,由N 2F 2与AsF 5反应:N 2F 2 + AsF 5 [N 2F +][AsF 6-],将[N 2F +][AsF 6-]与HN 3(叠氮酸)反应:[N 2F +][AsF 6-] + HN 3 [N 5+][AsF 6-] + HF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第11章氧族元素习题及答案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第11章氧族元素习题及答案

第11章 氧族元素一、选择题11-1 下列氧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 ) (A) (B)(C)(D)答案: D11-2 下列关于硫元素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单质硫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 (B) 硫有多种同素异形体(C) 由于硫有d 轨道,所以与氧不同,硫配位数可达6 (D)和都是非极性分子,因比的熔、沸点高,故的键能要比的大。

答案: D 11-3 在,,,4种固体药品中,加入盐酸进行鉴别,若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和黄色沉淀产生的则可判断该物质为: ( ) (A) (B) (C) (D)答案: B11-4 在下列哪种溶液中溶解: ( ) (A)(B) (C) (D)答案: C11-5 下列有关硫代硫酸钠的性质正确的是: ( ) (A) 在酸中不分解(B) 在溶液中可氧化非金属单质410As O 25N O 3SO 27Cl O 2CS 2CO 2CS 2CO C=S C=O 2Na S22Na S 23Na SO 223Na S O 2Na S22Na S 23Na SO 223Na S O SnS 2Na SNaOH 22Na S 42(NH )S(C) 与碘反应得(D) 可以作为配合剂 答案: D11-6 下列哪个方程式表示了制备过硫化氢的最合理方法: ( ) (A) (B)(C)(D)答案: A 11-7 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存在时,使氧化为 (B) 有存在时,使氧化为(C) 能使纸张炭化(D) 与苯不反应 答案: D11-8 下列含氧酸中,哪一种酸性最弱: ( ) (A) 氯酸 (B) 碳酸 (C) 碲酸 (D) 亚磷酸 答案: C11-9 11-9 在下列物质中,分子构型为“T ”形的是: ( ) (A) (B)(C)(D)答案: C11-10 对于下列各物质的分子构型正确的是: ( ) (A) 分子构型为平面四方形 (B) 分子构型为四面体 (C)分子构型为直线形2-4SO 2-+222S + 2H H S →28224H + S 4H S →+2-222H + 2S H S + 2e→2222NaOH + 2H S H S + NaH + H O→4228(NH )S O +Ag 2+Mn -4MnO +Ag 3+Cr 2 -27Cr O 3NH 2-3CO 3ClF 3BF 4XeO 4XeF 2XeF(D)分子构型为三角形答案: C二、计算题和问答题11-11 大气中臭氧是怎样形成的?哪些污染物引起臭氧层的破坏?如何鉴别,它有什么特征反应? 解: (1)(2)氟氯烃:等,以及氮氧化物:等可引起臭氧层的破坏。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习题11氧族元素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习题11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1.少量Mn2+可以催化分解H2O2,其反应机理解释如下:H2O2能化Mn2+为MnO2,后者又能使H2O2氧化,试用电极电势说明上述解释的合理性?并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2.为什么SF6的水解倾向比SeF6和TeF6要小得多?3.解释下列事实:(1)将H2S通入Pb(NO3)2溶液得到黑色沉淀,再加H2O2,沉淀转为白色。

(2)把H2S通入FeCl3溶液得不到Fe2S3沉淀。

(3)通H2S入FeSO4溶液不产生FeS沉淀,若在FeSO4溶液中加入一些氨水(或NaOH溶液),再通H2S则可得到FeS沉淀。

(4)在实验室内H2S、Na2S和Na2SO3溶液不能长期保存?(5)纯H2SO4是共价化合物,却有较高的沸点(675K)。

(6)稀释浓H2SO4时一定要把H2SO4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而稀释浓HNO3与HCl 没有这么严格规定,为什么?4.以Na2CO3和硫磺为原料,怎样制取Na2S2O3,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5.有四种试剂:Na2SO4、Na2SO3、Na2S2O2、Na2S,其标签已脱落,设计一个简单方法鉴别它们。

6.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1)用盐酸酸化多硫化铵溶液(2)H2O2+H2S →(3)Ag++S2O32-→(4)Na2S2O8+MnSO4→(5)H2S+Br2→(6)H2S+I2→(7)Te+ClO3-→(8)H2O2+S2C82-→(9)H2O2+PbS →(10)H2O2+KMnO4→(11)Na2S2O3+Cl2→(12)Na2S2O3+I2→(13)SO2+Cl2+H2O →7.确定O3的结构,如何利用特征反应来鉴别O3?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8.SO2与Cl2的漂白机理有什么不同?9.试确定SO2的结构,它能作为路易斯酸吗?为什么?请举例加以说明。

说明为什么SOCl2既是路易斯酸又是路易斯碱?画出它们的空间结构图。

10.硫代硫酸钠在药剂中可作解毒剂,可解卤素(如Cl2)、重金属离子(如Hg2+)中毒。

第15章氧族元素--大学无机化学PPT课件

第15章氧族元素--大学无机化学PPT课件

2-
性质:
S2- X
遇酸不稳定: S2x- 2H [H 2Sx ]
H 2S(g) (x -1)S
氧化性:
SnS
S2 - 2
SnS
2- 3
还原性: 3FeS2 8O2
Fe3O4 6SO2
15.4.3 硫的氧化物
1. SO2,SO3 是酸雨的罪魁祸首。
臭氧的等电子体.
Π34
等电子体是指具有相同价电子数和原子数的微粒,
K1 = 105N-7

Pk1

7-5N .
29
Pauling规则(半定量):
N=0 弱酸 (K a ≤10-5)
HClO, HBrO
N=1 中强酸 (K a =10-4~10-2) H2SO3,HNO2 N=2 强酸 (K a =10-1~103) H2SO4,HNO3
N=3 特强酸 (K a >103)

KO2+O2
2) 工业除氯(还原性)
H2O2 + Cl2 = 2H+ + 2Cl― + O2(g)
强氧化性
1) PbS(S) + 3O3(g) = PbSO4(s) + O2(g)


2) 含氰废水处理:
CN― + O3 = OCN― + O2↑
2OCN― + 3O3 = CO32― + CO2↑+ N2↑+3O2↑
与不活泼金属反应:
C 2 H u 2 S 4 ( 浓 O ) C4 u 2 S S 2 O 2 H O 2 O
与非金属反应:
C2H2SO 4(浓 ) CO 22S2O 2H 2O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11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11章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卤素和氧族思考题解析1.解释下列现象:(1)在卤素化合物中,Cl、Br、I可呈现多种氧化数。

解:因为Cl、Br、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ns2np5,当参加反应时,未成对的电子可参与成键外,成对的电子也可拆开参与成键,故可呈现多种氧化数。

(2)KI溶液中通入氯气是,开始溶液呈现红棕色,继续通入氯气,颜色褪去。

解:开始I-被CI2氧化成I2,使溶液呈现红棕色;继续通入氯气,I2被Cl2氧化成无色的IO3-,反应式如下:2I- + Cl2 I2 + 2Cl-I2 + 5Cl2 + 6H2O 2IO3-+ 10Cl-+ 12H+2.在氯水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对氯水的可逆反应有何影响?(1)稀硫酸(2)苛性钠(3)氯化钠解: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l2 + H2(2)加入苛性钠,平衡向右移动,有利于Cl2的歧化反应;(3)加入氯化钠,平衡向左移动,不利于Cl2的歧化反应。

3.怎样除去工业溴中少量Cl2?解:蒸馏工业溴时,加入少量KBr,使其发生下列反应:Cl2+2KBr →Br2+2KCl4.将Cl2通入熟石灰中得到漂白粉,而向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却产生Cl2,试解释之。

解:因为上述过程发生了如下相应反应:40℃以下··3Ca(OH)2 + 2Cl2 Ca(ClO)2 + CaCl2 Ca(OH)2 H2O + H2OCa(ClO)2 + 4HCl 2Cl2 + CaCl2 + 2H2O5.试用三种简便的方法鉴别NaCl、NaBr、NaI。

解:(1)AgNO3(A)Cl-+Ag+→AgCl ↓白色(B)Br-+Ag+→AgBr ↓淡黄色(C)I-+Ag+→AgI ↓黄色(2)Cl2水+CCl4(A)2NaBr +Cl4→2NaCl +Br2在CCl4中呈桔黄色(B)2NaI +Cl4→2NaCl +I2在CCl4中呈紫红色(3)浓H2SO4(A)NaCl +H2SO4→NaHSO4 +HCl ↑(B)NaBr +H2SO4→NaHSO4 +HBr ↑2 HBr +H2SO4→Br2+2H2O +SO2 ↑使品红试纸褪色(C)NaI +H2SO4→NaHSO4 +HI ↑8HI +H2SO4→4I2+4H2O +H2S ↑使Pb(OAc)2试纸变黑6.下列两个反应在酸性介质中均能发生,如何解释?(1)Br2+2I-→2Br-+I2(2)2BrO3-+I2→2IO3-+Br2解:(1)E¢(Br2/ Br-)=1.065V>E¢(I2/I-)=0.5355V,反应能进行。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课后习题解答与提示

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课后习题解答与提示

第一节 氧族元素[习题](课本第125页) 一、填空题1.增加,增大,减弱,核电荷递增,增强 2.6,得到2,-2,+4,+6 3.2二、选择题 1.C 2.C3.[解题思路]实际上硫也有同素异形体,S 的化学性质与2O 的相似,但并不相同.选B .4.[解题思路]能与硫反应的物质很多,题中只有2O 在反应中做氧化剂.本题应选D . 5.A 、B三、问答题1.O 、S 、Se 、Te 同为ⅥA 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都是非金属元素.但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失电子的能力依次增强,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依次增强.如氧和硫表现出比较显著的非金属性,硒是半导体,而碲则能够导电.2.在硫与2O 的反应中,2O 作氧化剂:22SO O S 点燃+,由此可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从原子结构上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氧比硫少一个电子层,得电子能力更强,故非金属性更强.3.3O 是地球大气外层的成分,含量不大但作用却十分显著.它具有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并可以转化为氧气,即23O 3O 2=;但氟对3O 的破坏作用较强,故我们应尽量减少氟的使用,以防止破坏臭氧层.四、计算题1.解:设消耗2Cl 的体积为)V(Cl 2,生成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n(HCl ).2n(HCl) V )H (v )v(cl 2 1 1l HC 2 H l C m222m 2V + )V(H )n(H )V(Cl )Cl n()n(H )n(Cl )V(H )V(Cl 22222222⋅==1.875mol 1mol 22.4L 42L11-=⋅⨯=n(HCl))n(H V(HCl))V(H 42L mol 22.4L 1.875mol )V(Cl 22-12==⋅⨯=6.25mol/L0.6L3.75mol cmL 10cm 1.06g cm 1g 500mL mol 36.5g 3.75mol 3.75molc(HCl) 3.75mol1mol 22.4L 42L2)V(H )n(H V(HCl)n(HCl)333311-22==⋅⨯⋅⋅⨯+⋅⨯==⋅⨯=⋅=----- 答:(1)消耗L 42l C 2.(2)制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25mol/L.2.解:25mL 2l BaC 溶液可与50mL 0.1mol/L 3AgNO 溶液反应,则100mL 2l BaC 溶液可消耗200mL 此3AgNO 溶液,设原溶液中2l BaC 的物质的量为)BaCl (n 2./L l 0.1mo 0.2L )l n(BaC 2 1)NO (Ba AgCl 22AgNO BaCl 22332⨯+↓=+)AgNO (n )BaCl (n )AgNO (V )BaCl (V 3232=mol 01.02L/mol 1.0L 2.01)AgNO (V )AgNO (n )BaCl (V )BaCl (n 32322=⨯⨯=⋅=mol/g 244mol01.0g44.2)O xH BaCl (M mol01.0)O xH BaCl (n 2222==⋅=⋅故即相对分子质量为244.答:(1)2.44g O xH l BaC 22⋅的物质的量为0.01mo l . (2)O xH BaCl 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4. 3.460mL 2O ,40mL 3O第二节 二氧化硫[习题](课本第129页) 一、填空题1.无,有刺激性气,有,气体,32SO H ,32SO H ,2SO ,O H 2,可逆反应 2.+4,氧化剂,还原剂3.次氯酸有氧化作用,2SO 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二、选择题1.[解题思路]在一种物质中,没有能降低化合价的元素存在,就只有还原性,本题应选B .2.C3.解:设2SO 的质量为m (2SO ),则有:g2.7mol g 802molg 64g 0.63)SO (m 2mol g 64)SO (m 3mol g 80g0.6112121=⋅⨯⋅⨯⨯=⨯⋅=⨯⋅----本题应选C .4.[解题思路]2SO 的漂白是2SO 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氯水和3O 的漂白,是强氧化剂把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活性炭使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吸附了有色物质,并无新的物质生成.应选C .5.B 、C 三、酸雨可看为浓度极低的酸,因而对金属或其他一些由盐类构成的物体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如使铁制品生锈,使大理石建筑受损等等.因此我们应积极防止酸雨生成,即防止造成污染.四、答:题给条件来分析,家用小汽车和公共汽车消耗燃料与排放尾气呈正比例关系.但从人均消耗燃料与排放尾气量来比,则公共汽车只是家用小汽车的251.所以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在人口众多的城市和国家,应大力提倡发展公共交通事业.4五、计算题1.解:煤中含硫m(S)=100t ×0.32%=0.32tmol 101mol g 32t /g 10t 32.0)S (n 416⨯=⋅⨯=-设每天生成2SO 的物质的量为n(2SO ),根据硫元素守恒可知:.L 1024.2mol /L 4.22mol 101)SO (V .t 64.0g 104.6mol /L 64mol 101)SO (m mol101)S (n )SO (n 54254242⨯=⨯⨯==⨯=⨯⨯=⨯== 答:(1)产生的2SO 有0.64t ;(2)标准状况下2SO 的体积为L 51024.2⨯.10.2g 2.0%1.02g/cm 500mL )2.解:m(CuSO 34=⨯⨯= )O H 5CuSO (m O H 5CuSO 2224⋅⋅的质量为设)m(CuSO O)5H m(CuSO 160250 O H 5CuSO O H 5CuSO 4242424⋅+=⋅g9.15160g2.10250 )CuSO (V )CuSO (m )O H 5CuSO (V )O H 5CuSO (m )CuSO (m )O H 5CuSO (m )CuSO (V )O H 5CuSO (V 442424424424=⨯=⋅⋅=⋅⋅=⋅L/mol 128.0L5.0mol064.0)CuSO (c mol 064.0molg 160g2.10)CuSO (n 414===⋅-答:需O H 5CuSO 24⋅质量15.9g,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28mol/L.第三节 硫酸[讨论](课本第133页)答:①先用4只试管分别各取少量,各滴入稀HC l ,有气泡的试管是32CO Na . ②再用试管对剩下的3种各取少量,各滴入少量2B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42SO Na .③对剩下的两种各用试管取少量,分别滴入3AgNO 溶液,有白色沉淀的是NaC l ,则最后无现象的试管是3NaNO .[习题](课本第133页) 一、填空题1.吸水,脱水,强氧化 2.盐酸或氢溴酸等 3.(1)吸水性 (2)脱水性 (3)酸性 (4)脱水性二、选择题1.[解题思路]常见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是:溶于水呈酸性且无强还原性的气体及大多数中性不溶于水的气体,如:HC l 、2CO 、2Cl 、2H 、2N 、CO 、4CH ;溶于水呈碱性和不溶于水的中性气体,可用NaOH 干燥,如3NH 、2H 、CO 、2N 等.应选B .2.C3.A 、C ,因为Fe 和A l 在浓硫酸条件下会发生钝化现象. 4.D 5.B 、D三、1.↑+=+2442H FeSO SO H Fe ↑+=+++22H Fe H 2FeO H SO Na SO H O Na 242422+=+ O H Na 2H 2O Na 22+=+++ O H 2CuSO SO H )OH (Cu 24422+=+ O H 2Cu H 2)OH (Cu 222+=+++O H CO SO Na SO Na SO H 22424242+↑+=+ O H CO CO H 22223+↑=+-+6四、解:以下物质的量用n 表示,(1)O H 2SO CuSO )(SO H 2Cu 22442+↑+−→−+∆浓,若有)(SO molH 242浓参加反应,则只有1mo l 被还原,在反应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mol 1.0mol 4.2224.2=. (2)由(1)求得mol 1.0)SO (n )CuSO (n 24==. 故所得4CuSO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 /mol 2.0L5.0mol1.0=.第四节 环境保护(略)解题方法指导搞清本章氧、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解本章习题的关键.[复习题](课本第139页) 一、填空题1.O 、S 、Se 、Te ,Se ,2、8、18、6,Se H 2,42SeO H 2.Cu ,S3.稀硫酸,↓=++↑=+-++-42422223BaSO SO O,Baa H CO 2H CO4.5.6,2SO ,变小,酸雨二、NaOH,O H OH H 2=+-+↓=+-+42422BaSO SO ,Ba BaClNaOH,↓=+-+22)OH (Mg OH 2Mg,HCl O H CO CO H 22223+↑=+-+三、选择题 1.C2.A 、D 3.C 4.B5.[解题思路]2SO 中S 显+4价,化合价既有可能升高,又可能降低,故既有氧化性(如2SO 和S H 2反应),又可作还原剂(如2SO 与2O 反应);稀42SO H 与Fe 可发生置换反应,浓硫酸因使Fe 钝化而不反应.本题应选B 、D .6.A7.[解题思路]B 中+H 与-23CO 不能大量共存,C 中+2Ba 与-24SO 和D 中+3Fe 与-OH 都不能大量共存,应选A .8.[解题思路]因主族元素的单质及对应化合物的性质有很多相似之处,应选C . 9.A 10.D*11.设生成FeS 的质量为m(FeS)解得m(FeS)=11g,应选C.*12.mol 46.0L 025.0L /mol 4.18)SO H (n 42=⨯= 根据反应:O H 2SO CuSO)(SO H 2Cu 22442+↑+∆+浓可知,参加反应的硫酸中有一半被还原.本题中由于Cu 是定量的,随着反应的进行有水不断生成,当水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余下的42SO H 就被稀释为稀硫酸了,剩余部分42SO H 不能再与Cu 反应了.故参加反应的42SO H 应少于0.46mol,被还原的42SO H 也就少于0.23mol,本题应选A .四、简答题1.纯氧气中2O 的浓度比空气中2O 的浓度高,故木炭在纯氧气中燃烧更剧烈. 2.第(2)种方法好,原因有两个:一是制等量的4CuSO 时,第(2)种方法消耗的42SO H 少;二是第(2)种方法不会污染空气.氧化剂还原剂 Fes Δ S Fe 五、1.+8氧化剂还原剂 CuClCl u C 2.22∆+氧化剂还原剂点燃SO O S 3.22+氧化剂还原剂催化剂SO 2O SO 2 4.322∆+六、把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足量的碱液(如NaOH ),即可除去2SO .O H SO Na NaOH 2SO 2322+=+ .SO Na 2O SO Na 242232=+七、1.设两溶液的体积均为V .L /mol 1V 2V L mol 0.2)CuSO (c L L 14=⨯⋅=-L /mol 5.0V 2V L mol 0.1)SO H (c L L142=⨯⋅=-)SO (c )c(H /L 0.5mo 1 2 1 SO H2 SO H )SO (c )c(Cu /L 1mo 1 1 1 SO Cu CuSO 242244224122424-+-+-+-++=⋅+=l l1.5mol/L0.5mol/L mol/L 1 )SO (c )SO (c )SO c( mol/L1)c(H 1mol/L )c(Cu 242241242=+=+===---++解得答:(1)混合液中4Cu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42SO 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2)mol/L mol/L、1.5 mol/L、11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SO 、H Cu 242-++. 2.解:消除2gSO 6.6时,由于2SO 的转化率为97%,故参加反应的2SO 实际量为6.6×97%=6.4g,设生成xg CaSO 4.x6.4 1362 264 CO 2CaSO 2O SO 2CaCO 224223⨯⨯+=++13.6g x 2644.61362=⨯=⨯x故生成4CaSO 13.6g.。

【优质】无机化学第十一章分析及考研习题PPT资料

【优质】无机化学第十一章分析及考研习题PPT资料

阴阳离子半径匹配规则:
盐中阴阳离子半径相差较大时,溶解度较大。 晶格能较小,水合热占优势。 如 NaClO4 ﹥ KClO4 ﹥ RbClO4 盐中阴阳离子半径相差不大时,溶解度较小。 晶格能大。 如 RbF ﹥ KF ﹥ NaF ﹥ LiF
11-3 次级周期性
p区元素的次级周期性是指每族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从上
熔沸点:NH3 PH3; FeCl3 FeCl2
盐中不含H ,所以氧化性比酸弱。 含氧酸盐属于离子化合物,它们的绝+大部分钠盐、钾盐和铵盐以及酸式盐都易溶于水。
比较下列化合物的性质。
3 含氧酸盐的热稳定性
在常见的含氧酸盐中,磷酸盐、硅酸盐都比较稳定,硝酸 盐及卤酸盐一般稳定性较差,碳酸盐和硫酸盐居中。
到下并非单调的直线式递变,而是呈现锯齿形变化。 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热稳定性逐渐减小。
有白色可溶于水的钠盐晶体A和B,A溶液与FeCl3作用,溶液变成棕色浑浊,A溶液与AgNO3溶液作用,生成黄色沉淀。
其它含氧酸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归纳如下:
一、第二周期p区元素的特殊性 将气体D与PbS在高温下作用有气体E生成;
(4) BaCO3与PbCO3
(5)BaCO3与Ba(ClO4)2 (6)NH3、PH3、AsH3
(1) 硝酸盐、氯酸盐:都易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迅速地增加。
(2) 硫酸盐:大部分溶于水,但SrSO4、BaSO4及PbSO4难溶 于水,CaSO4、Ag2SO4及Hg2SO4微溶于水。
(3) 碳酸盐:大多数都不溶于水,其中又以Ca2+、Sr2+、 Ba2+、Pb2+的碳酸最难溶。
(4) 磷酸盐:大多数都不溶于水。
因此,含氧酸 R—O 键越强,数目越多,则酸越稳定,氧化性 越弱。

高校无机化学(高教版)10氧族元素2011课件分析

高校无机化学(高教版)10氧族元素2011课件分析

硫化氢
•与中等强度氧化剂作用
H2S 2Fe3 S 2Fe2 2H 2H2S(g) + 3 I2 → 2HI + S(s)
Fe2S3 FeS
•与强氧化剂反应 产物: S
SO
24
H2S X2 S 2X- 2H (X = Cl, Br,I)
H2S 4X2 (Cl2 , Br2 ) 4H2O H2SO 4 8HX
多硫化物
碱金属(包括NH4+)硫化物水溶液能溶解单质硫生成多硫化物。
2-
S
2X
Na2Sx , (NH4 )2 Sx
x=2~ 6
制备: Na2S (x-1)S Na2Sx
现象:黄→橙红→红 x↑
Na2S + S → Na2S2(过硫化钠)
性质:
•遇酸不稳定 S2x- 2H [H2Sx ] H2S(g) (x -1)S
键能(E-E) kJ·mol-1 142
264 172
EA1/kJ·mol-1 电负性 (Pauling)
141.0 < 200.4 195.0
3.44
2.58 2.55
少量硒对人体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 过量则有毒。 有光电性质, 用于电影、传真和制造光电管。
Te
137 211 875 --190.1 2.1
氧化性酸溶解 (HNO3):
Sb2S3 6H 12Cl 2SbCl36- 3H2S Sb2S5 10H 12Cl 2SbCl6 5H2S Bi2S3 6H 8Cl 2BiCl-4 3H2S CdS 2H 4Cl CdCl24- H2S Bi2S3 8HNO3 2Bi(NO3)3 2NO 3S 4H2O
O3化学性质: 强氧化性
O3是唯一的极性单质分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大学无机化学习题11 氧族元素
氧族元素
1. 少量Mn2+可以催化分解H2O2,其反应机理解释如下:H2O2能化Mn2+ 为
MnO2,后者又能使H2O2氧化,试用电极电势说明上述解释的合理性?并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2. 为什么SF6的水解倾向比SeF6和TeF6要小得多?
3. 解释下列事实:
(1)将H2S通入Pb(NO3)2溶液得到黑色沉淀,再加H2O2,沉淀转为白色。

(2)把H2S通入FeCl3溶液得不到Fee®沉淀。

(3)通H2S入FeSC4溶液不产生FeS沉淀,若在FeSO溶液中加入一些氨水(或NaOH溶液),再通H2S则可得到FeS沉淀。

(4)在实验室内H2S、Na2S和Na2SO3溶液不能长期保存?
(5)纯H2SO4是共价化合物,却有较高的沸点(675K)。

(6)稀释浓H2SO4时一定要把H2SO4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而稀释浓
HNO3与HCI没有这么严格规定,为什么?
4. 以Na2CO3和硫磺为原料,怎样制取Na2S2O3,写出有关的反应式。

5. 有四种试剂:Na2SO4、Na2SO3、Na2S2O2、Na2S,其标签已脱落,设计一
个简单方法鉴别它们。

6.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1)用盐酸酸化多硫化铵溶液
(2)H2O2 + H2S —
(3)A g * + S2O32—
(4)Na2S2O8+ MnS04 —
(5)H2S+ Br2 —
(6)H2S+ I2 —
(7)Te+ CI03-—
(8)H2O2+S2C82-—
(9)H2O2 + PbS —
(10)H2O2 + KMnO4 —
(11)Na2S2O3+ CI2 —
(12)Na2S2O3+ |2 —
(13)SO2+ CI2+ H2O —
7. 确定O3的结构,如何利用特征反应来鉴别O3?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8. SO2与Cl2的漂白机理有什么不同?
9. 试确定SO2的结构,它能作为路易斯酸吗?为什么?请举例加以说明。

说明
为什么SOCl2既是路易斯酸又是路易斯碱?画出它们的空间结构图。

10. 硫代硫酸钠在药剂中可作解毒剂,可解卤素(如Cl2)、重金属离子
(如Hg2+)中毒。

试说明它作为解毒剂的作用原理及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有哪些?
11. SF6和C10H22 (癸烷)质量相近,它们的沸点也相近吗?为什么?
12. 工业上制取N&S2O3是将Na2SO3和硫粉在水溶液中加热反应制得。

在硫粉与
Na2SO3混合前一般先用少量乙醇润湿其作用是什么?
13. 许多有氧和光参加的生物氧化过程及染料光敏氧化反应过程中都涉及单线态
氧。

那么单线态氧是指处于何种状态的氧?
14. 在酸性的KI0 3溶液加入N82S2O3可能有哪些反应发生?写出有关反应方程
式。

15. 一种钠盐A溶于水后,加入稀HCI,有刺激性气体B产生,同时有黄色沉淀
C析出,气体B能使KMnO4溶液褪色。

若通CI2于A溶液中,CI2 消失并得到溶液D,D与钡盐作用,产生白色沉淀E。

试确定A、B、C、D、E各为何物?并写出各步的反应方程式。

16. 某液体物质A,结构与性质类似C02,与Na2S反应生成化合物B,B遇酸能
产生恶臭有毒的气体C及物质A,C可使湿乙酸铅试纸变黑。

A与CI2在
MnCI 2催化下可得一不能燃烧的溶剂物质D ;A与氧化二氯作用
则生成极毒气体E和透明液体F,试确定从A到F各代表何种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