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液
中考化学重要考点溶液的组成与特征练习卷
溶液的组成与特征练习卷1.下列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判断正确的是A.石灰水:生石灰B.碘酒:酒精C.生理盐水:氯化钠D.茶水:茶叶【答案】C2.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答案】A3.将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汽油B.面粉C.硝酸钾D.二氧化锰【答案】C4.下列措施中,不能加快蔗糖在水中溶解速度的是A.升高温度B.用玻璃棒搅拌C.将颗粒磨碎D.多加蔗糖【答案】D5.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久置后会分层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答案】C6.现代教室中安装有白板,用白板笔写字时能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这是因为其所用墨水的溶剂常常是A.水B.酒精C.食盐水D.植物油【答案】B7.某同学在如图所示的烧杯(用石蜡将烧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
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硝酸铵B.氢氧化钠 C.氯化钠D.蔗糖【答案】B8.在室温下,如图甲、乙、丙三试管中分别盛硝酸钾、硝酸钠、氢氧化钙(消石灰)饱和溶液,并都有少量的固体物质存在,若使甲、乙两试管的固体减少或消失,而丙管中的固体略有增加,应向试管外杯里的水中加入的物质是A.氢氧化钠固体B.硝酸铵固体C.氯化钠固体D.冰【答案】A9.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去污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的碘C.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脂D.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答案】C10.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小华同学实验中发现:把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放入同样一杯水中,有的溶解快,有的溶解多,有的溶解又快又多。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测试卷-附带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测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NaCl B.CuSO4 C.CaCO3D.FeCl3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3、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A.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用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4、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能产生乳化现象的是( )A.水B.洗洁精C.汽油D.酒精5、饱和溶液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6、20 ℃时,某物质在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5 g,则该物质的溶解性属于() A.易溶B.可溶C.微溶D.难溶7、有20℃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1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温度仍保持20℃.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量是()A. Ca(OH)2的溶解度B. 溶剂的质量C. 溶液的质量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将80 g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稀释成6%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A.480 g B.400 g C.320 g D.80 g9、某物质X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溶剂B.X只能是固体C.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10、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为10%,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A.50gB.10gC.100gD.40g11、已知硫酸的浓度越大,密度越大,现将等体积质量分数为90%和10%的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50% B.=50% C.<50% D.不能确定12、盐湖地区人们常采用“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方法来获取NaCl和Na2CO3。
2020年人教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六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测试)(含答案)
专题06 溶液及溶解度曲线(测试)1、【2019四川泸州】下列物质不溶于水的是()A.酒精B.硝酸C.蔗糖D.铁锈【答案】D【解析】A、酒精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B、硝酸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C、蔗糖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难溶于水,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2018四川绵阳】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霾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购买的是()A. 硝酸铵B.小苏打C.生石灰D. 食盐【答案】A【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符合题意;B、小苏打即碳酸氢钠,溶于水放热不明显,不符合题意;C、生石灰玉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D、食盐溶于水时,温度变化不明显,不符合题意。
3、【2019山东潍坊】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生理盐水B.白醋C.医用酒精D.冰水混合物【答案】D【解析】A、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白醋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医用酒精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D、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4、【2019江苏扬州】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集气瓶B.烧杯C.玻璃棒D.量筒【答案】A【解析】A、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无需使用集气瓶,故选项正确。
B、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故选项错误。
C、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故选项错误。
D、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2018湖南长沙】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答案】A【解析】A、温度越低,分子的运动速度越慢,即蔗糖的溶解速度越慢,用冰水溶解不能达到目的,符合题意;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即蔗糖的溶解速度越快,用热水溶解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C、白糖碾成粉末增加蔗糖与水的接触面积,能加快蔗糖的溶解速度,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D、用筷子不断搅拌,能加快分子运动速度,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度,溶解时用筷子搅拌能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2020中考化学 溶液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 培优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0中考化学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培优专题练习(含答案)专题训练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 碘B. 汽油C. 白糖D. 碳酸钙2.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C. 豆浆、牛奶都是溶液D. 溶液都是无色的3.化学实验常需要配制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B. 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C. 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D. 将10 g 氯化钠溶于100 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第4题图4.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B. 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t3℃时,75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0 g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5.高氯酸钾(KClO()温度/℃20406080溶解度/g 1.68 3.737.313.4A.B. 20 ℃时,将2 g高氯酸钾溶于98 g水可配制2%的溶液C. 60 ℃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D. 80 ℃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 ℃有结晶现象6.如图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第6题图A. 约在64 ℃时KCl和Na2SO4的溶解度相等B. 在室温至100 ℃区间,随温度升高Na2SO4的溶解度先增大后减小,醋酸钙则相反C. 分离含少量KCl的Na2SO4溶液,采用先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的方法D. 在40 ℃时40 g KCl固体溶于60 g水得到40%KCl溶液二、填空及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1分)7.(2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训练: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题1小杨往NaOH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无明显变化,他和小组同学以“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为课题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1)小杨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继续往上述试管逐滴滴入NaOH溶液,不断振荡,如果观察到现象,证明滴加的稀硫酸过量。
(2)小杨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证明酸碱能发生反应。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小杨的实验不能得出酸碱能发生反应,请分析其理由并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实验二(3)按照“证明反应后NaOH消失了”这个角度,同学们又设计了实验二,利用NaOH 溶液、CuSO4溶液、稀盐酸同样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其中试剂丙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
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方案Ⅱ: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2 mL 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若稀盐酸过量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若没有明显现象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实验反思(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填序号)。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浓度的综合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浓度的综合及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1.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20℃时,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 .20℃时,可用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D .50℃时,甲和乙各30g 分别加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降温,则乙溶液先成为饱和溶液。
【来源】山西省实验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B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g溶解度溶解度+100×100%,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即具有相同的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C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 ,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g125g×100%=20%,所以没有25%的甲溶液,故不能用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配制溶质10%的甲溶液,符合题意;D 、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和乙各30g 分别加入10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先成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已知20℃时,NaCl 和NaNO 3的溶解度分别为36g 和88g.序号① ② ③ ④ ⑤ 固体种类NaClNaClNaNO 3NaNO 3NaNO 3固体的质量/g3060306090水的质量/g100100100100100下列关于①-⑤实验操作所得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质量:①<②B.溶液质量:②<④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D.⑤中溶液质量:190g【来源】【市级联考】山东省齐河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试题【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固体是否能完全溶解在水中,然后根据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解答【详解】A、30g氯化钠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溶质质量是30g,60g氯化钠不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只能溶解36g,溶质质量是36g,A选项正确;B、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达到饱和,溶液质量是136g,60g硝酸钠能够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质量是160g,B选项正确;C、溶质质量相等,溶剂质量相等,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选项正确;D、100g水中溶解88g硝酸钠达到饱和,溶液质量为188g,D选项不正确。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大题培优)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溶液的形成(大题培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1.制作“叶脉书签”需要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设水的密度为1g/mL)。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B.在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12.0gNaOH固体C.将准确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人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D.选用100mL量筒量取88.0mL的水【答案】D【解析】A、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拧平衡螺母,不能移动游码;B、称量易腐蚀的氢氧化钠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纸上;C、配制溶液时不能放在量筒内,应该在烧杯内;D、选取量筒时要选择比所量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所以选用100mL 量筒量取88.0mL的水,是正确的.选D2.下列有关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D.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答案】C【解析】A. 油污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B. 通过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的固体物质,错误;C. 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乳浊液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正确;D. 用洗洁精清洗油脂得到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错误。
故选C。
3.下图是两种固体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的饱和溶液大B.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析出60g甲的溶质C.分离甲中混有少量的乙的方法是:t2℃配制申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D.甲、乙饱和溶液在t1℃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为20%【答案】C【解析】A、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除了要指明溶液的状态以外还有指明温度,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的饱和溶液从t2°C降到t1℃时有晶体析出,但由于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故不能确定析出的晶体的质量,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问题的变化变化较大,故提纯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即t2℃配制甲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正确;D、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该温度时溶质的质量分数=20100%120gg⨯= 16.7%,错误。
2020年中考人教版化学科学探究《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专题练习
科学探究《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盖瓶盖。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甲、乙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猜想】该溶液是否变质,溶液中溶质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猜想2:该溶液部分变质,溶液中溶质有NaOH和Na2CO3;猜想3:该溶液全部变质,溶液中溶质只有。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猜想3错误。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2)乙同学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同学得出结论:该溶液中含碳酸钠。
【实验启示】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一瓶长时间放置NaOH固体,某学习小组对其变质的情况进行实验探究。
(1)对其是否变质作出三个猜想(填化学式):猜想1:没有变质,即全部是;猜想2:部分变质,即既有,又有;猜想3:全部变质,即全部是;(2)小红取部分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加无色酚酞,发现溶液变红色,她认为NaOH样品没有变质。
你(同意、不同意)小红的结论,理由是。
(3)为探究该样品是否变质,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探究:取部分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加稀盐酸,①若无气泡产生,则说明该样品(已经变质、没有变质);②若有产生,则说明该样品已经变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为什么?。
223、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固体的变质情况选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查阅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会转化为 NaHCO3;②C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猜想Ⅱ;固体部分变质;以上猜想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
【进行实验】小丽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由此她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理由是。
2023年中考人教版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题--溶液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溶液一、选择题1.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B.升高温度C.降低温度D.恒温蒸发溶剂2.有100g5%的氯化钠溶液,若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B.加入5g氯化钠固体C.把溶剂蒸发掉50gD.加入100g5%氯化钠溶液3.如果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为()A.50gB.90gC.100gD.200g4.佛山市三水健力宝生产的“魔水”驰名中外,“魔水”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打开瓶塞,“魔水”会自动喷出,喝了“魔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
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不变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5.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A.降低温度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D.其他条件不变,不断加溶质6.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用到的是()7.已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下列各图是某KNO3饱和溶液的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溶剂的质量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8.现有下列仪器①漏斗②玻璃棒③托盘天平④试管⑤烧杯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药匙,用98%的浓硫酸配制成20%的稀硫酸,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①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⑤⑥⑦C.②③⑤⑥⑦⑧D.②⑤⑥⑦9.50℃时,等质量的两份饱和Ca(OH)2溶液,一份冷却至20℃得溶液甲;另一份加少量CaO后,恢复温度至50℃得溶液乙,则甲、乙两溶液相同的是()A.Ca(OH)2的溶解度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溶液中Ca2+的数目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能形成溶液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吸收热量,温度降低C.稀硫酸中含有的粒子是硫酸分子、水分子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固体,固体溶解11.NaCl 和KNO 3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 3的溶解度大于NaCl 的溶解度B.KNO 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时,40 g KNO 3可完全溶解在100 g 水中D.NaCl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KNO 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相等二、非选择题12.右图是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浓度的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浓度的综合题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1.20℃时,将等质量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a、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B.图乙a、b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图丙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来源】2016届河北省邯郸市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带解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图甲a中的溶质没有溶解完;B选项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中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D选项中30℃时ab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考点:溶解度曲线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来源】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一中学2019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答案】B【解析】【分析】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溶液是溶质溶解在溶剂里面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是催化剂,故A不正确;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正确;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也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和碱的反应,也可以是酸碱中和反应;故C不正确;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故D不正确。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溶液的计算
2023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有关溶液的计算一、单选题1.在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原因可能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①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①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①氯化钠晶体不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在配制10%的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硫酸铜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①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①用托盘天平称取硫酸铜时,所用砝码生锈①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①装瓶时溶液洒出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①3.欲将8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10%,需加水A.20克B.80克C.40克D.8克4.如要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前后质量不变为A.溶质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D.溶液的体积5.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得出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gB.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进行称量C.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会造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6.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掌握了湿法炼铜的技术。
某实验小组模拟湿法炼铜,向50.0gCuSO4溶液中加入10.0g铁粉(铁粉过量),待溶液中CuSO4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滤渣的质量为10.4g。
则原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A.20%B.16%C.10%D.8%7.在10%的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A.溶质:溶剂=1:10B.溶质:溶液=1:10C.溶剂:溶液=9:11D.溶质:溶液=1:118.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D.溶剂的质量9.现有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3.2g与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103.1g溶液,则该混合物中镁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A.3:5B.6:6C.1:1D.5:4 10.某同学需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配制过程中出现了两处操作错误B.实验操作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蒸发C.若所有操作都正确,完全溶解后有液滴溅出,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D.配制时应称量氯化钠固体质量为15g二、填空题11.将20g 某物质溶解在82g 水中,经充分搅拌,底部有2g 固体存在,所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倒出一半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最新整理)2019-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溶液
2019-2020 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溶液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 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2020 年中考化学试题 分类汇编——溶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 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 下为 2019-2020 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溶液的全部内容。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2019-2020 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溶液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 50mL 的量筒量取 42.5mL 蒸馏水
5. (苏州)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5 所
的溶解度曲线如
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的溶解度比乙
B.t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将 50g 水加入 15g 甲物质中,可得到 65g 溶液
D.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液的方法.
15。 (黄冈)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2。 (福州)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 100.0 g 溶质质
量分数为 3。0%的
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 50mL 量筒量水
B. 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加入过量的CuCl2溶液和铁充分反应,得到铜和氯化亚铁溶液,过滤得到铜,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铜,符合题意;B、KC1中的杂质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是KC1溶解,MnO2不能溶解,过滤、洗涤、后面应该蒸发结晶才能得到KC1,不符合题意;C、NaCl中的杂质NaNO3,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是和主要物质NaCl发生反应,没有除去杂质NaNO3,不符合题意;D、Cu中的杂质C,在空气中灼烧,Cu、C都会与氧气反应,Cu反应生成氧化铜,C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主要物质被反应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但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B、氢气、CO均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C、NaOH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D、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可采取加热水溶解配成饱和溶液、冷却热饱和溶液使KNO3先结晶出来、再过滤、烘干的方法,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氯化钾和氧气,但是引入新的杂质二氧化锰,选项A错误;B、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得到氯化钠溶液,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不是氯化钠溶液,选项B错误;C、明矾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而植物油不溶于水,无法用明矾去除植物油,选项C错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气体通过浓硫酸后只得到二氧化碳,选项D正确。
2020-2021中考化学综合题专练∶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实验操作( )A .AB .BC .CD .D【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 .蔗糖中滴加浓硫酸会变黑,并有刺激性气味,食盐滴加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故用浓硫酸可以鉴别蔗糖和食盐,故A 正确;B .Na 2CO3和Na 2SO 4滴加BaCl 2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故无法检验Na 2CO 3中含有Na 2SO 4,故B 错误;C .CO 和H 2都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故不能用灼热的氧化铜除掉CO 中的H 2,故C 错误;D .NaCl 和MgCl 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所得固体为氢氧化镁,加入适量稀硫酸会生成硫酸镁,不能得到氯化镁,故D 错误。
答案选A 。
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答案】A【解析】【分析】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A不正确;B、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钙不溶于水,加入过量的CaCO3粉末、过滤可以除去HCl,故B正确;C、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故C正确;D、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铜粉,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除杂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区分氢气和一氧化碳,用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来区分,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的是氢气,没有的是一氧化碳,A正确;B、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取样,加水溶解,如果溶液温度下降的是NH4NO3,溶液温度上升的是NaOH,B正确;C、除去KNO3溶液中少量的CuSO4,加过量的Ba(OH)2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过滤把沉淀除去,但引进过量的氢氧化钡,C错误;D、分离CaCl2(NaCl)溶液,加适量Na2CO3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再把碳酸钙沉淀过滤、洗涤,再向滤渣中滴加适量稀盐酸,使碳酸钙转化为氯化钙,D正确。
【化学】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计算题含解析
【关键字】化学计算题1.某班同学在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缸中盛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它杂质).为了对废液进行处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缸上层清液20.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3%的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滴入碳酸钠溶液质量(/g)与生成沉淀的质量(/g)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计算结果精确到0.1%)求:(1)当废液中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实验过程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多少?(3)当废液中两种物质刚好消耗完毕时,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2.将一些氧化铜粉末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4%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蓝色溶液中加入W克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枯燥的固体物质仍是Wg,求:(1)原先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2)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当W为何值时才能满足加入的铁粉和得到的固体质量相等?3.市场上某补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请计算(不要求写计算过程):(1)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葡萄糖酸钙中碳、氢、氧、钙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此钙片中含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时硫酸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密度(克/厘米3) 1.07 1.14 1.30 1.50 1.73 1.84溶质质量分数(%)10 20 40 60 80 98为测定铜锌合金的组成,取试样,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氢气.试计算:(1)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测定时用去10%的稀硫酸多少毫升?(3)要配制上述质量分数的稀硫酸500毫升,需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5.尿素是常用的一种化肥,其化学式为CO(NH2)2,根据其化学式进行计算(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多少克?(4)多少克碳酸氢铵(NH4HCO3)中所含的氮元素与尿素中所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6.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50g 12g 157.6g(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7.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粉末加热到不再放出氧气为止,得到固体残留物,试计算:(1)生成氧气多少克?(2)残留固体中都含有什么?各多少克?8.如图为某试剂公司出品的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的标签.小达欲配制6%的过氧化氢溶液,需用该过氧化氢溶液多少克?9.学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钢铁厂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中称取生铁样品放入烧杯中(烧杯的质量为).然后再加入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已知该反应中稀硫酸恰好反应完,杂质不参与反应).请计算:(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2)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3)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10.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石灰石样品,把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枯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稀盐酸的用量第一次加入5g 第二次加入5g 第三次加入5g 第四次加入5g剩余固体的质量3g 2g 1g 1g(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11.取一种可燃物充分燃烧,测得生成二氧化碳,水.试求:(1)该可燃物含有的元素各占多少克?(2)可燃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通过计算,写出该可燃物的化学式.12.小明同学将含杂质的纯碱样品(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物)与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反应时间t/s t0t1t2t3t4t5t6气体质量m/g 0 0.88 1.76 2.64 3.52 4.4 4.4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2)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反应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3)求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2CO3+2HCl=2NaCl+CO2↑+H2O).13.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某同学为探究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次数项目所取合金的质量/g 20 20 40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20 80生成氢气的质量/g 0.4 0.4 0.4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1)上表三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g.(2)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5.取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15.25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将加热后剩固体冷却到室温,把40g水分4次加入剩余固体中充分溶解.加水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MnO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编号l 2 3 4加水的质量(g)10 10 10 10剩余固体的质量(g)7.25 4.05 m 3试求:(1)表中m值为;(2)所制得氧气的质量;(3)剩余固体加入40g水后,形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16.某固体混合物由碳酸钾和硫酸钾组成,现取一定量的该固体于烧杯中,加入85g水,充分搅拌,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烧杯中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6.27g.经分析,该沉淀中有2.33g不溶于稀硝酸,其余全部能够溶解,且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1)该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为多少?反应后,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17.某学习小组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3g,加热该混合物t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4个加热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反应时间t1t 2t 3t 4t 5剩余固体质量/g 2.48 2.41 2.34 a 2.34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a值为,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g.(2)该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18.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表:稀盐酸的用量第一次加入5g 第二次加入5g 第三次加入5g 第四次加入5g剩余固体的质量3g 2g 1g 1g(1)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计算该20g稀盐酸中含有HCl的质量.(精确到0.01)19.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反应时间/min 0 1.0 1.5 2.0 2.5 3.0剩余固体质量/g 3.00 2.55 2.25 2.10 2.04 2.04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 1 2 3 4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4.4 m(1)哪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2)表格中m的数值是.(2)试计算这种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1.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2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2.取某碳酸钠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解答问题:(1)当加入196g稀硫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g.(2)计算加入的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试通过计算求出加入98g稀硫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3.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3.3g,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2)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4.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序号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第1次20 11第2次20 6第3次20 2.8第4次20 n(1)上表中n的数值为.(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5.小明同学发现他家菜园中的蔬菜生长迟缓,到农资商店去买氮肥,他发现一种化肥的包装袋上的标签如图,试计算:(答案保留一位小数)(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2)硝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3)100Kg此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4)若小明家的菜园共需施用含氮元素10Kg的化肥,如果买此化肥,至少需买多少Kg?26.某石灰石中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一兴趣小组想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们将一块样品敲打粉碎后,称出6g放入质量为20g的烧杯中,然后加入50g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盐酸有剩余),反应所需时间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变化如图所示:(1)将样品敲碎的目的是;(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3)求此石灰石的纯度及最后所得溶液的质量?27.有一种未知浓度的稀硫酸600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反应中共收集到氢气1.2g,求:(1)有多少克锌粉参加反应?(2)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某班同学在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缸中盛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它杂质).为了对废液进行处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缸上层清液20.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3%的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滴入碳酸钠溶液质量(/g)与生成沉淀的质量(/g)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计算结果精确到0.1%)求:(1)当废液中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实验过程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多少?(3)当废液中两种物质刚好消耗完毕时,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产生沉淀前消耗20.0g碳酸钠溶液,这是与废液中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由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根据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碳的质量.(2)由沉淀质量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和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两部分碳酸钠溶液合起来就是实际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3)由两种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和除以所得溶液的质量就得到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设与盐酸反应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CO2↑+H2O106 117 4420.0g×5.3% x y==x=1.17g,y=0.44g(2)设与氯化钙反应时,需要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z,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w.Na2CO3+CaCl2═CaCO3↓+2NaCl106 100 117z•5.3% 1g w==z=20.0g,w=1.17g实际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20.0g+20.0g=40.0g(3)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4.0%答:(1)生成二氧化碳0.44g.(2)实际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40.0g.(3)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较大.2.将一些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克质量分数为14%的硫酸溶液中,微热至氧化铜全部溶解,再向蓝色溶液中加入W克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烘干,得到干燥的固体物质仍是Wg,求:(1)原先氧化铜的质量是多少?(2)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当W为何值时才能满足加入的铁粉和得到的固体质量相等?【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1)要使加入的铁粉和得到的固体质量相等必须使硫酸消耗多余的Fe:从CuSO4+Fe=FeSO4+Cu,可以看出铁转化出铜,这是一个使固体质量增加的过程,而题目明确的说明过滤后的固体质量与投入的铁粉质量相同,这只能说明氧化铜被溶解后,硫酸仍然有剩余,剩余的硫酸继续消耗铁粉,且消耗铁粉的质量与前一步固体增加的质量相等;利用这一等量关系,计算所加入氧化铜的质量;(2)最后生成的溶质是FeSO4,它是由两部分生成的.第一部分与CuSO4反应得到的FeSO4,第二部分是铁与剩余硫酸生成的FeSO4,反应后溶液中总共含有FeSO4为两部分的质量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所得溶液总质量=100g稀硫酸+氧化铜的质量+铁的质量﹣析出的铜的质量(与铁的质量相等)﹣氢气质量,由于参加反应铁的质量与析出固体的质量相等,所以,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100g稀硫酸+氧化铜的质量﹣氢气质量.则最后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生成FeSO4的总质量与反应后所得溶液总质量的比.(3)因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固体质量增加,根据加入Wg铁粉,与硫酸铜反应后得到固体物质为Wg可知,铁粉没有完全反应,剩余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最后得到的Wg固体物质为铜的质量,根据Wg铜完全来自氧化铜,故可以计算出W的值.【解答】解:(1)设原先氧化铜的质量为m,则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x,生成硫酸铜的质量yCuO+H2SO4═CuSO4+H2O80 98 160m x y,则x=,则y=2m设加入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为a,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c;与剩余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d.Fe+CuSO4═FeSO4+Cu 固体质量增加56 160 64 64﹣56=82m a,则a=0.1mFe+H2SO4═FeSO4+H2↑56 98b 100g×14%﹣,b=8﹣0.7m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变,即与硫酸反应消耗铁的质量等于与硫酸铜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即:a=0.1m,b=8﹣0.7m,因为a=b,解得m=10g,答:原先氧化铜的质量为10g;(2)方法一:设加入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1g时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c;与剩余稀硫酸反应的1g铁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d,同时放出氢气质量为wFe+CuSO4═FeSO4+Cu 固体质量增加56 160 152 64 64﹣56=8c 1g,解得c=19gFe+H2SO4═FeSO4+H2↑56 152 21g d w,解得d≈2.7gw≈0.04g最后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100%≈19.73%答:最后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9.73%.方法二:由题意可知,硫酸最终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设硫酸亚铁的质量为z:H2SO4~FeSO498 152100g×14% z则,解得Z=g≈21.7g,加入铁粉的质量W=×100%=8g;最后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100%≈19.73%(3)Wg铜完全来自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则W=×100%×10g=8g当W取值为等于或大于8g时,才能满足加入铁粉和得到固体质量相等的要求.故答案为:(1)10g;(2)19.73%;(3)8g.【点评】分析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使加入的铁粉和得到的固体质量相等必须使硫酸消耗多余的Fe,且消耗铁粉的质量与置换出铜固体增加的质量相等.3.市场上某补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请计算(不要求写计算过程):(1)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 ;(2)葡萄糖酸钙中碳、氢、氧、钙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2:11:112:20 ;(3)此钙片中含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物质的纯度计算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6×14+40=430;故填:430;(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葡萄糖酸钙中碳、氢、氧、钙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1×22):(16×14):40=144:22:224:40=72:11:112:20;故填:72:11:112:20;(3)此钙片中含葡萄糖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故填:8%.【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式进行简单计算,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4.20℃时硫酸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密度(克/厘米3) 1.07 1.14 1.30 1.50 1.73 1.84溶质质量分数(%)10 20 40 60 80 98为测定铜锌合金的组成,取试样5克,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0.04克氢气.试计算:(1)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测定时用去10%的稀硫酸多少毫升?(3)要配制上述质量分数的稀硫酸500毫升,需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氢气的质量可以计算锌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锌的质量分数;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解答】解:(1)设锌的质量为x,反应的硫酸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 98 2x y 0.04g==,x=1.3g,y=1.96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0%=26%,答: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26%.(2)测定时用去10%的稀硫酸的体积为:1.96g÷10%÷1.07g/mL=18.3mL,答:测定时用去10%的稀硫酸的体积为18.3mL.(3)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z,根据题意有:1.07g/mL×500mL×10%=1.84g/mL×z×98%,z=29.7mL,答:要配制上述质量分数的稀硫酸500毫升,需98%的浓硫酸29.7m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5.尿素是常用的一种化肥,其化学式为CO(NH2)2,根据其化学式进行计算(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60克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多少克?(4)多少克碳酸氢铵(NH4HCO3)中所含的氮元素与60克尿素中所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氮的相对原子质量×氮原子个数)+(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3)根据“60克×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即可;CO(NH2)2(4)先计算出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再根据所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根据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4=60;(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6.7%;(3)60g×46.7%=28g;(4)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7.7%,60g×46.7%÷17.7%=158g.答;(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2)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6.7%;(3)60克尿素中含有氮元素28g;(4)158g碳酸氢铵(NH4HCO3)中所含的氮元素与60克尿素中所含的氮元素质量相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6.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50g 12g 157.6g(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 g.(2)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比反应前减少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根据化学方程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g+12g﹣157.6g=4.4g.(2)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4.4g,x=10g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3.3%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分数的计算,难度较小.7.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粉末28.5克加热到不再放出氧气为止,得到固体残留物18.9克,试计算:(1)生成氧气多少克?(2)残留固体中都含有什么?各多少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可以计算氯化钾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二氧化锰的质量.【解答】解:(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8.5g﹣18.9g=9.6g,(2)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149 96x 9.6gx=14.9g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8.9g﹣14.9g=4g答案:(1)生成氧气9.6克(2)残余固体是KCl质量14.9克,MnO2质量4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8.(2007•定西)如图为某试剂公司出品的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的标签.小达欲配制100g6%的过氧化氢溶液,需用该过氧化氢溶液多少克?【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专题】标签图示型;压轴实验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欲配制100g6%的过氧化氢溶液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然后再利用上述公式由溶质质量和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见标签)30%,计算出所需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解答】解:需用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20g答:需过氧化氢溶液20g.【点评】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已知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计算出第三个量.9.学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钢铁厂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中称取生铁样品 5.8g 放入烧杯中(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再加入50g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后,称量,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85.6g(已知该反应中稀硫酸恰好反应完,杂质不参与反应).请计算:(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多少?(2)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3)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压轴实验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分析】(1)生铁为铁与碳所形成的合金,其中铁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放出氢气而碳不能与稀硫酸。
聚焦2020中考化学考题专项训练——专题二:溶液
聚焦2020中考化学考题专项训练——专题二:溶液考点一:溶液1.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食醋除水垢B.用稀盐酸除铁锈C.用汽油清洗油渍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
这种物质是()A.氢氧化钠B.氯化钠安C.浓硫酸D.硝酸铵3.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牛奶C.酒精D.白醋4.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B.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C.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5.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6.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
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下:请回答:(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3)该文字说明包含哪些化学知识?7.一天,小松不小心将碘酒洒到衣服上,他妈妈立即用水和洗洁精清洗衣服,但怎么洗也洗不掉这些斑点,还是小松给妈妈出了个好主意。
你认为小松的主意是什么?这种方法和用洗洁精除油污的方法比较,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考点二:溶解度1.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象不正确的是()2.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3.下表是KCI和KNO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2020-2021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浓度】专题解析含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化学溶液的浓度】专题解析含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1.R 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 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B .R 是KNO 3C .②③中清液是饱和溶液D .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届九年级质量普查调研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答案】D【解析】烧杯②中有100g 水,其中溶解了60gR 溶质,在 t 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0g,氯化铵的溶解度小于60g ,故R 是KNO 3。
A. t 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60100g g g×100%=37.5%,正确;B. R 是KNO 3,正确;C. ②中有100g 水,溶解了60g 的KNO 3,恰好是饱和溶液,③中有没有溶解的固体物质,是饱和溶液,正确;D. 因为不知道烧杯③中液体的温度,所以无法确定烧杯③中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故无法比较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错误。
故选D 。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饱和溶液的概念。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 .碘酒B .牛奶C .米粥D .豆浆【来源】辽宁省大连市第八十中学2019届化学模拟【答案】A【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C、米粥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D、豆浆中的营养物质有的溶于水,有的不溶于水,豆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2020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测试试题(含答案)
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 a的饱和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1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2)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C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__________________;
(3)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放入到一定量水中,均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1.柠檬酸亚铁是重要的含铁试剂,兴趣小组制取柠檬酸亚铁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
A.M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20℃时,M、N的溶解度相同
C.40℃时,将35gM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5g
D.40℃时,M、N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M>N
7.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底部还留有硫酸铜晶体)加入一定量的水,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一定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增加B.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温度(℃)
2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100g水)
31.6
63.9
145
110
140
169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绘制符合硝酸钾溶解度变化规律的曲线。_____
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60℃时,将60g硝酸钾固体加入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为_____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下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已知溶液①到溶液②的过程中,溶液质量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一:溶液1:溶液的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溶剂:。
溶质:。
悬浊液:。
乳浊液:。
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指的是2:不饱和溶液指的是3:为什么一定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原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和联系:4: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同一种溶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三:固体的溶解度1:概念:下面,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20℃时,10g食盐可以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2)20℃时,10g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3)20℃时,20g某物质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
(4)20℃时,碳酸钙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时能溶解0.0013g。
所以,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
2:以下四句话错在哪里?(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3: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物质溶解度自左而右如登山上坡样,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
如KNO3、NH4Cl等。
(2)食盐的溶解度曲线自左而右与横坐标几乎平行,表示温度对溶解度影响不大。
(3)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自左而右如从山峰下山样,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
4:表示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时,必须注意四点,(1)指出一定__ ;(2)指出溶剂质量__ 克;(3)溶液必须处于状态;(4)溶质的质量单位是_ _。
5:物质的溶解性二:气体的溶解度:1:当压强一定时,温度越低,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溶解气体的体积将越大;温度越高,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溶解气体的体积反而越小。
2:当温度一定时,压强越大,在一定体积溶剂中溶解气体体积也越大。
反之,溶解的也越少。
给汽水加压,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溶解在其中,这样当打开瓶盖后,液面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之减小,于是就从溶液中逸出。
3:对气体溶解度定义,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理解(1)因为气体质量称量较困难,所以气体溶解度是用“l体积水里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数”来表示。
”(2)由于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较大,需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1.01×105Pa时”,所溶解气体的体积数也应该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数。
(3)和固体溶解度一样应该指明“达到饱和状态时”。
(4)使用气体和水的体积单位要一致。
四:过滤和结晶1、过滤(1)定义: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态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
(2)过滤的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体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操作方法1:二低 2:1:三靠2:3:2:结晶(1):定义: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结晶的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可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结晶方法加以分离。
如:KNO3中混有NaCl。
①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结晶析出。
②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体溶质结晶析出。
3:具有规则______的固体叫晶体。
形成晶体的过程叫______。
五: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液的表示方法有很多,如: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体积分数等,我们主要学习溶质的质量分数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而不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
这个比必须用%表示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100%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解度(g)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00g+溶解度(g)2:a:填表b:溶质、、溶剂、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四者关系3:(l)一定温度下,若已知某物质的溶解度,实际上就等于知道了饱和溶液中三个量,溶质量(S)、溶剂量、饱和溶液量(100+S)的关系,因此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可以互换。
(2)在一定温度下某一物质的溶解度与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在数值上是不同的,溶解度的数值一定大于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值。
因为溶解度是指100g溶剂里所含溶质的克数,而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看作是指100g溶液里所含溶质的克数。
复习捡测题(一)一、选择题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A、无色透明B、无色均一C、均一、稳定D、纯净的液体2.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A、氯化钠投入水中B、冰投入水中C、碘酒D、二氧化碳通入水中3.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C、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其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时大D、一定温度下,在物质W的饱和溶液中W的溶解量一定达到最大值4.某温度下,a克溶质溶解在a克水里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A.100克 B.a克 C.2a克 D.1克5.配制15%的氢氧化钠溶液所用的仪器是()A.玻璃棒、药匙、烧杯、量筒、托盘天平B.托盘天平、烧瓶、药匙、玻璃棒、烧杯C.量筒、漏斗、烧杯、玻璃棒、药匙D.蒸发皿、托盘天平、漏斗、烧杯、玻璃棒6.下列对于溶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只能是固体 B. 溶质只能是液体C. 溶质只能是气体D.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7.把20克5%的硝酸钾溶液稀释至200克,则稀释后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是()A.10克 B.1克 C.0.1克 D.0.01克8.t℃时,18克水溶解2克M物质(不含结晶水),则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0%B、11.11%C、10%D、12.50%9.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固态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它的原理是()A.混合物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B.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沸点不同C、合物中的各种物质的熔点不同D.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在同种溶剂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大小程度不同10. 0.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既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11.在1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数值为A,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是B,则B和A的关系是()A、B小于AB、B大于AC、B等于AD、无法比较12.将25克蓝矾(CuSO4·5H2O)溶于100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25% B.20% C.12.8% D.6.4%13.要使W克10%的A物质的溶液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W克A物质固体B、蒸发浓缩成W/2克溶液C、加热蒸发掉一半溶剂D、加入W克10%的A物质的溶液14.t℃时,把W克某物质溶于水,制成V毫升密度为ρ克/厘米3的饱和溶液,则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A、100W/Vρ克B、100/(Wρ—W)克C、100Vρ/W克D、100W/(Vρ—W)克15.同温下a克和b克饱和蔗糖水,各蒸发掉c克水后(a、b均大于c),析出蔗糖的质量()A.前者析出的多 B.后者析出的多C.两者析出一样多 D.数据不全,无法进行比较二、填空题16、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乳浊液;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中是溶质,该溶液与足量锌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
17、欲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转化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三种方法(1)(2)(3)18、在20℃时,50克水中溶解5克A达到饱和。
在60℃时把A物质的饱和溶液100克蒸发,当有3克A析出(不含结晶水)时母液为87克。
由此说明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
19、已知氯化铵在40℃时的溶解度是40克,若在该温度下,将15克氯化铵放入3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
若再加水30克,搅拌后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
20、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的三个主要操作步骤依次是、、;若配制16%的Na2SO4溶液100克,需硫酸钠克,水毫升。
21.将40℃时A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自然蒸发掉5克水;另一份加入1.8克A,都恰好饱和,则物质A在40℃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
22、20℃时,把9克氯化钠溶解在25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克,该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蓄电池中所用电解液是质量分数约为28%的硫酸。
若用1升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克/厘米3)稀释成28%的硫酸,可得28%的硫酸溶液______克,需加水毫升。
三、计算题24、已知3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0克,现欲配制55克氯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用氯酸钾固体和水各多少克?25、139毫升密度为1.05克/厘米3的盐酸与含杂质的石灰石25克恰好反应完全(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与生成物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
求:(1)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百分含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
(4)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复习捡测题(二)一、选择题1:溶液是一种()A、化合物B、混合物C、纯净物D、无色透明液体2:下列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B、泥水C、稀硫酸D、牛奶3:某物质在室温时的溶解度为0.02克,该物质是()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4: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常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性;B、改变温度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同理,改变溶剂的质量也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C、一切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不受压强的影响;D、10℃时,50克水中溶解了60克硝酸铵,则1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20克。
5: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是()A、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B、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D、A、B、C三种情况都可能。
6:下列因素中,对物质溶解度没有影响的是()①溶质质量②溶剂质量③溶液质量④溶液温度A、③④B、②④C、①④D、①②③7:有A、B两种物质,20℃时,A物质1克溶于10克水中即达饱和,B物质160克全部溶于1000克水中即达饱和,下列关于A、B两种物质溶解性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A、A>BB、A<BC、A=BD、不能确定8:将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时,温度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是A、溶质质量B、溶液质量C、溶剂质量D、溶质的质量分数9:欲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达到饱和,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溶质B、增加溶剂C、升高温度D、加入同温度的氯化钾饱和溶液10:t℃时从200克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剩下的溶液中不变的是()A、溶液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11:28克铁与365克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盐酸的质量分数为()A、10%B、20%C、5%D、25%12:下列条件下的熟石灰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80℃的饱和溶液B、20℃的饱和溶液C、80℃的不饱和溶液D、20℃的不饱和溶液1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在20℃时,将10克氯化钠放入25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A、34克B、35克C、61克D、28克14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S和a的关系是()A、S=aB、S>aC、S<aD、无法比较15: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25克,80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溶质的质量为()A、10克 B、16克 C、20克 D、25克16:将浓度为a%、密度为d的盐酸b克稀释成c%的稀盐酸,需用到()A、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B、量筒、托盘天平、烧杯C、量筒、烧杯、玻璃棒D、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17:20℃时,将200克20%的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到10%,操作正确的是()A、降温至0℃B、加400克5%的食盐溶液C、加水50克D、加入食盐10克18:下列各种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顺序进行分离的是()A、硝酸钾、碳酸钙B、酒精、水C、氧化铜、铜粉D、泥沙、实验1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混合物体一定是溶液B、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溶液一定是混合物D、一杯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不同的20:下列各因素中,与物质溶解度无关的是()A、溶质的种类B、溶剂的种类C、温度D、溶质和溶剂的量21: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时,进行过滤操作,得到的滤夜是()A、纯水 B、饱和溶液 C、不饱和溶液 D、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22:现有25℃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措施能使该溶液组成改变的是()A取出10克溶液 B、加入25℃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C、恒温蒸发掉10克水 D加入10克水23:将6.2克氧化钠完全溶于93.8克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6.2%B、>6.2%C、=6.2%D、无法计算二、填空题24: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叫做这种溶液的饱和溶液,25:石灰水中的溶质是,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