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以花儿为例)开题报告Microsoft 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浅谈“花儿”的保护——以宁夏海原县“花儿”保护为例

浅谈“花儿”的保护——以宁夏海原县“花儿”保护为例

确轨道 。其次 ,花儿传承人要实现培养后人 的义务 ,就必须有 可 以传承 、教授 的弟 子 ,当花儿生态遭 到破坏之后 ,传 承的环境 迅 速恶化 ,可传 授的弟子 日益减少 ,花儿的传授就会变得 十分困 难 。 目前 ,海原 县各乡 、村 的农 民常年在银川I、包头 等城市里 打 工 ,爱唱花儿的青年基本都在外面 ,花儿传承后继乏人 。
2010年 ,笔 者在 中央音乐学院参加 印度音乐周学术会议期 间 ,了解 到印度 为保 护 自己的传统民间音乐 ,专门寻找典型 的村 落加 以相对完整 、封 闭的保护 ,让 当地 居民获得政 府资助 ,并继 续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 ,从 而保 护他们 的原生态 民间艺术。我们 国家 每年投入 巨资给农村 ,并且要 建设新农 村 ,为什么要 “一刀 切 ”,实施完全相 同的政策而使得 当地农 民必须与他们 世代绵延
关 键 词 :花 儿 海 原 文 化 Nhomakorabea生 态
宁夏是 “花儿 ”的流传地之一 ,海原 县已故 “花儿王 ”马生 林 是 宁夏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因此 ,海 原也被 称作 “花儿故乡”。原生态花儿作为一种传统 山歌 ,与宁南 山区的 地理 、民族等 文化 生态 息息 相关 。在海原 ,当地 的汉 族一般不唱 花儿 ,因为花 儿还 有个别 名叫“骚花儿 ”,汉族人认 为花儿的唱词 有伤风化而拒绝歌唱 。笔者是海原县人 ,少年时期 ,曾多次与 马 生林同台参与县 文化馆组织 的文艺汇演 ,熟悉花儿。马生林经常 演唱《上 了高山望平川》、《吆骡子 》、《马匪抓兵》、《上河里鸭子下 河里鹅 》、《红牡丹红 的破呢》、《乱箭射死 的杨七 郎》、《青 油 的捻 子洋油的蜡》、《一对对 白马驮纸 白》、《尕马骑上着枪背上》等 曲 目。作为民族音乐学视域 中的局 内人 ,笔者观察 、体验 到的这些 民歌确有 “原生态 ”的风 貌 ,速 度慢 ,讲求真假 声配合 ,吐字发音 极具 民族风味 ,当地 回、汉 、东乡各族人 都很爱 听马生林 这位憨 厚 的东乡族花儿歌手 的演 唱。他的师承源 自他 的父 亲— — 位 从甘 肃 临夏移 民到 宁夏海 原县 城西郊 叫庙 儿沟 的村 民。在 我 2007年 的访谈 中,马生林认 为他眼里年轻人所 唱的花儿失去太 多花儿本该有的韵味。从马生林 到马汉东 ,花儿走 出了海原的山 沟沟 ,走 向银川 、走 向北京 的央视 舞 台,如何保护 当下海原 的花 儿 ,本 文将 予 以探 讨 。

《202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范文

《202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篇一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以莲花山地区的“花儿”为例,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及策略,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莲花山“花儿”;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体验需求的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热点。

莲花山地区的“花儿”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与保护的双重挑战。

因此,对莲花山“花儿”进行旅游开发研究,不仅有助于其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也对推动地区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莲花山“花儿”概述莲花山“花儿”是一种流传于莲花山地区的民间歌唱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旋律、丰富的歌词和深邃的情感内涵而闻名。

作为当地的文化符号,“花儿”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是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冲击,莲花山“花儿”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状与问题目前,各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莲花山地区,“花儿”的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问题包括:缺乏整体规划、品牌建设不足、文化体验不够深入等。

这些问题导致游客对“花儿”文化的认知不足,也影响了其作为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发挥。

四、莲花山“花儿”旅游开发的策略与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与建议:1. 制定整体规划:对莲花山“花儿”的旅游开发进行整体规划,明确开发目标、重点和实施步骤,确保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2. 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宣传推广和营销策略,提高莲花山“花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初探的开题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初探的开题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初探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遗产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价值和意义。

在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事业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逐渐成为了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

而法律作为一种权威性的规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选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作为研究课题,旨在探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以下问题: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2. 我国现行法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保护措施?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存在的问题是什么?4. 如何改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机制?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机制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然后,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从法律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现行法律保护机制的存在问题。

最后,本文将使用实证分析法,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改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机制的建议和措施。

四、预期成果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将对以下方面做出贡献:1. 初步绘制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框架,明确其保护范围和划定原则。

2. 分析现行法律保护机制的存在问题,探讨其改进的可能性和方向,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3.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论文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

介绍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研究目的、方法和预期成果。

第二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特点。

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概念、类别和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保护机制。

青海河湟“花儿”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青海河湟“花儿”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青海河湟“花儿”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花儿”是西北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民歌,民间俗称“少年”。

之所以被称作“花儿”,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爱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西北高原的青年男女,经常用山歌作为表情达意的手段,向对方倾吐自己的爱慕和心意。

“花儿”是属于民歌中山歌类的情歌。

除了歌唱爱情之外,其内容还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在青海东部的河湟谷地(指黄河中上游及湟水流域)盛开着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音乐艺术之花———“花儿”。

这里是河湟民族文化走廊,是多民族文化交汇地带,也是各民族文化最活跃的区域。

在这片富有魅力和生机的土地上,汇集了汉族、回族、撒拉族、土族、藏族、蒙古族等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

在诸多山川沟壑里,“河湟花儿”无不涌动着多姿多彩的情与美的浪潮。

传承了至少500多年的河湟“花儿”,欣逢盛世,在步入新世纪后,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非遗文化和联合国人类文化遗产,空前地迈上了两个大台阶,跻身于国家和人类非遗文化的行列,第一次有了应有的文化地位,也大大提升了它的文化品位。

“花儿”作为一种文化,既是“花儿”自身的幸事,也是整个人类的幸事。

发源和流传在河湟地区的花儿,由于受到自然、地理、气候、人文等多方面的影响,极具本土文化的特性,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成为青海的一个特色文化。

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打造“花儿”品牌逐渐成为全省共识之时,如何处理好它的传承和创新,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青海河湟“花儿”的民族个性青海河湟“花儿”意蕴深刻、风格独特,因蕴藏丰富而以“花儿的海洋”著称。

这与河湟地区的悠久历史,以及汉、藏、土、回、撒拉等诸多民族长期相融的人文环境分不开。

河湟“花儿”展示了各族群众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情感的宣泄。

河湟“花儿”具有多民族风情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在文学艺术和人类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学术价值,也是青海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

非遗研究的开题报告

非遗研究的开题报告

非遗研究的开题报告非遗研究的开题报告一、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简称非遗)是指人们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非物质文化现象和实体。

它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庆典、节日、知识与实践、自然与宇宙知识与实践等领域的文化遗产。

非遗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遗忘和丧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许多国家开始重视非遗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传承非遗。

然而,目前对于非遗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研究方法不够系统、研究领域不够广泛、研究成果应用不够充分等。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非遗的研究方法和应用,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具体目标包括:1. 分析非遗的定义和分类,明确非遗的内涵和范围;2. 探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策略,提出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方法;3. 研究非遗的价值和意义,探索非遗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4. 分析非遗的市场潜力,探讨非遗产业的发展前景。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对国内外非遗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了解非遗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方法。

其次,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非遗项目的实际情况,包括传承人、传承方式、传统技艺等。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成功案例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一份详尽的非遗研究报告,包括对非遗定义和分类的分析、非遗保护和传承策略的探讨、非遗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非遗产业的发展前景等内容;2. 一系列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实践方案,为相关机构和组织提供参考;3. 发表相关研究论文,提升学术影响力;4. 参与相关学术会议,与其他研究者交流经验和成果。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1. 阶段一:文献综述和调研准备(1个月)- 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非遗研究的现状;- 确定调研地点和对象,制定调研计划。

《202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范文

《202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范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篇一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财富,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莲花山“花儿”作为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

本文以莲花山“花儿”为例,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分析其现状、问题及策略,旨在为相关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追求精神文化享受的重要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莲花山“花儿”作为地方文化的瑰宝,其旅游开发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旅游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二、莲花山“花儿”概述莲花山“花儿”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唱腔、丰富的歌词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当地人民心中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

它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也是中华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三、莲花山“花儿”旅游开发现状目前,莲花山“花儿”的旅游开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通过举办“花儿”艺术节、开展“花儿”主题旅游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然而,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内涵挖掘不足、旅游产品同质化、旅游设施不完善等。

四、莲花山“花儿”旅游开发的问题与挑战1.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目前对莲花山“花儿”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缺乏对“花儿”文化的系统研究和整理。

2. 旅游产品同质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创新和特色,导致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吸引游客。

3. 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完善,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五、莲花山“花儿”旅游开发的策略与建议1.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对莲花山“花儿”文化的系统研究和整理,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

2. 创新旅游产品:结合当地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旅游需求的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和展示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逐渐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

我国广大山水胜地资源丰富,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中国的著名景点——莲花山的“花儿”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莲花山“花儿”简介莲花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宜春市,是一座以奇峰、秀水和古刹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

莲花山被誉为中国石鼓山的“亲兄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但是,与其他石鼓山相比,莲花山更多地以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而闻名。

这里的“花儿”是一种独特的扔光绳戏,是当地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

莲花山的“花儿”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三、莲花山“花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1. 文化历史价值:莲花山的“花儿”起源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 艺术欣赏价值:莲花山的“花儿”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技巧而著称,艺术价值非常高,具有较高的观赏和欣赏度。

3. 社会交流价值:莲花山的“花儿”是地方民间艺术的代表,通过表演和传承,人们可以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了地方社会的交流和融合。

四、莲花山“花儿”在旅游开发中的现状1. 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虽然莲花山的“花儿”具有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但目前的旅游开发水平还不够成熟,无法全面展示和利用这一资源。

2. 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目前莲花山的“花儿”在国内外知名度还较低,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和宣传,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3. 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莲花山的“花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继承和传承,但目前人才队伍还不够完善,无法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

“花儿”的文化传承与保护5页

“花儿”的文化传承与保护5页

“花儿”的文化传承与保护“花儿”这种在西北民间流传非常广泛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民族性和艺术性成为民俗学、音乐学及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重点。

“花儿”属于弱势的文化形态,地域局限性强,大众接受度非常低。

但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社会各界对民族艺术瑰宝逐渐重视,“花儿”日益成为颇具潜力的文化资源。

一、“花儿”的研究现状1.“花儿”的艺术特征。

“花儿”主要流传于甘肃、宁夏、新疆及青海西北四省,为多民族共享,是西部民歌中最具标志性的口承文艺,具有丰富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花儿”艺术特征明显,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曲牌固定歌词即兴,内容多样,以情歌为主,兼有反映现实生活或具有讽刺性。

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较自由,对唱形式居多。

例如,著名作品《上去高山望平川》在自由的节奏中,用高亢悠长的曲调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

2.“花儿”的理论研究现状。

郝苏民从人类学角度阐释“花儿”与文化植被的关系。

薛忠以“花儿会”为例分析了其流失原因,并呼吁对“花儿”的文化保护。

赵宗福基于学理层面要求学者深入“花儿”存活的文化传统实际,解密花儿的传播规律,挖掘不同民族、地区的“花儿”演唱风格。

多年的理论研究为“花儿”的保护与传承奠定了基础。

笔者统计了国内“花儿”的学术著作有90多部,张亚雄的《花儿集》开创了“花儿”研究的先河。

其后有屈文?j、郗慧民、魏泉鸣等重要研究学者,集中于“花儿”的文化研究、比较研究、音乐人类学、文学、美学等学科角度。

这些学术研究,在对“花儿”这一极具民族性的文化形态进行剖析同时,也推动了“花儿”的艺术传承与理论高度;将中华民族音乐的“西北支脉”疏通、发展。

形成了系统、成熟的科学体系。

3.“花儿”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花儿”受到当地政府、民间人士、文化学者等多机构多方面的保护。

政府积极采取政策手段、财政拨款等措施提供保护,如组织专人搜集曲目、建立“花儿”曲库;开办周期性比赛、巡演,促进“花儿”在当地的传播的活跃性;积极开发“花儿”作为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推动“花儿”的对外传播,提升其知名度与文化价值;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一、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精神。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逐渐受到关注。

莲花山“花儿”作为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魅力,成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本文旨在探讨莲花山“花儿”的旅游开发研究,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莲花山位于中国西部,这里的“花儿”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当地的民歌形式,以其独特的音乐旋律、丰富的歌词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著称。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莲花山地区人民生活、信仰、习俗的生动反映。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危机,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逐渐消失。

如何通过旅游开发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将从莲花山“花儿”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社会功能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其旅游开发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结合莲花山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探讨适合莲花山“花儿”的旅游开发模式和发展策略。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期望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莲花山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定义与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指那些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这些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如民间文学、表演艺术、社会实践、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技能等。

它们不仅是一个民族或社区的文化认同和精神象征,更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非遗的重要性在于它承载了一个民族或社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通过保护和传承非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非遗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市场潜力。

从遗产保护角度谈花儿会

从遗产保护角度谈花儿会

从遗产保护角度谈花儿会“花儿”是西北民歌的典型代表,随着甘肃花儿于 20XX 年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花儿一度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历史上花儿的演唱有其重要的载体,这就是“花儿会”①。

在传统农耕社会背景下,“花儿会”与祭神、祈福等传统礼俗依附共生,具有娱神、娱人双重功能,为花儿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平台。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梳理“花儿会”与传统礼俗的关系,思考新时期“花儿会”面临的困境,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发展西北民歌花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与花儿会20XX 年,花儿(甘肃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青海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宁夏回族山花儿)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②。

以此为契机,花儿艺术的保护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20XX 年,在阿联酋举行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甘肃花儿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甘肃花儿是西北民歌花儿的典型代表,随着甘肃花儿成功申报世界非遗,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研究愈加深入。

研究花儿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对“花儿会”的探讨。

“花儿会”是西北高原上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各民族群众演唱花儿、交流情感的集会活动,是花儿演唱的重要载体。

它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被誉为“中国的狂欢节”、“西北的民间文化盛会”。

③花儿与“花儿会”密切。

“花儿会”上,各族群众在山野中共聚,抒发情感,演唱花儿,民间大规模的歌唱传统和集体的口头传承成为花儿艺术的重要特征。

可以说,历史上的“花儿会”为花儿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平台,得到各族群众的广泛认同。

然而,在新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经济发展,娱乐方式日益丰富的形势下,花儿与“花儿会”也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

当看到“花儿会”上歌手拿起麦克风,登上舞台,模仿专业歌唱家时,我们不禁思考,西北民歌花儿能否保有其纯朴的风格?当看到“花儿会”上唱花儿渐渐不再是重头戏“,花儿会”对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的吸引力有所减弱时,我们不禁担心,花儿艺术民间大规模的歌唱传统和集体的口头传承是否能得以延续?这样的“花儿会”还可以作为花儿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文化平台吗?在花儿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花儿会”中的“花儿”,应当把“花儿会”作为完整的研究对象加以考量,思考“花儿会”本身对花儿艺术传承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浅议西北“花儿”的研究与遗产保护

浅议西北“花儿”的研究与遗产保护

浅议西北“花儿”的研究与遗产保护西北地区是中国最为广袤的地区之一,这片土地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西北地区的花卉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西北地区的“花儿”更是西北地区花卉文化的代表之一。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的花卉文化就以其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而闻名于世,其遗产保护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浅议西北“花儿”的研究与遗产保护问题。

一、西北“花儿”概述西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多样,高寒地区、温带草原地区、山地地区和荒漠地区等不同地理环境,使得西北地区的花卉种类繁多。

而在这众多的花卉当中,西北地区的“花儿”是指那些生长在西北地区的特有花卉植物。

这些花卉植物因其生长环境的独特性,使得它们在生长期间产生了许多对抗恶劣环境的生理和形态特征。

这些特性使得这些“花儿”在花色、品种、观赏性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西北“花儿”呈现出的风土人情和民俗风情,既能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色,同时也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情感和生活方式。

西北地区的“花儿”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一种文化资源,是西北地区独有的文化遗产。

西北地区的“花儿”作为西北花卉文化的代表之一,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历史和文化价值。

对西北“花儿”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西北地区的植物资源和地理特点,更有助于挖掘西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促进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对西北“花儿”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了解西北地区的植物资源。

西北地区是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而“花儿”作为西北地区的代表性花卉,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研究其中的植物特性、生态环境以及地方利用价值,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一地区的植物资源。

西北地区的“花儿”作为西北花卉文化的代表之一,其遗产保护问题备受关注。

在加强对这一地区花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还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对西北“花儿”资源的保护。

西北地区作为花卉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要加强对“花儿”资源的保护。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对“花儿”资源的保护力度,保护西北地区的花卉生态环境,为“花儿”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的开题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的开题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文化遗产是国家重要的一项资产,不仅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和精神产物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对于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及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立法保护、加强调查和研究、传承和发展等方面。

其中,法律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我国早已出台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法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研究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对于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及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主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分析我国早已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并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或实践上的支持。

三、研究计划(一)文献阅读和调研资料收集通过对我国和其他国家、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相关法规和条文的阅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历程、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同时,收集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实践的相关案例资料。

(二)问题分析和探讨根据文献阅读和调研资料的分析,重点就法律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法律保护的实际效果以及保护范围的界定等。

(三)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展望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现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的改进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

探究如何完善法律保护体系,提高保护效果,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文的研究,预期实现以下成果:(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有更全面的认识。

英山缠花开题报告

英山缠花开题报告

英山缠花开题报告英山缠花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美感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种传统的刺绣工艺,英山缠花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一、起源与发展英山缠花起源于湖北省英山县,最早可追溯到明朝。

当时,英山县的妇女们利用自然环境中的花草叶子,将其编织成各种花样,用以装饰衣物和家居用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山缠花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特的手工艺品,成为当地妇女们传承的技艺。

二、技艺特点英山缠花的特点在于其精细的刺绣工艺和独特的花样。

刺绣工艺要求刺绣师们手法纯熟,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描绘能力。

而花样的设计则需要刺绣师们具备一定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

英山缠花的花样丰富多样,有花朵、动物、人物等各种图案,每一幅作品都独一无二,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三、工艺流程英山缠花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设计、刺绣和加工等环节。

首先,刺绣师们会仔细挑选适合的花草叶子,以确保作品的质量和美观。

然后,他们会根据设计要求,将花草叶子编织成各种花样,并将其固定在织物上。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如熨烫、修整等,一幅精美的英山缠花作品就完成了。

四、文化内涵英山缠花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通过将花草叶子编织成各种花样,英山缠花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和多样性,同时也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五、现状与保护尽管英山缠花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价值,但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门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英山缠花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专门的培训班、举办展览和推广活动等,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同时也提高了英山缠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展望与期待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品,英山缠花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热爱,英山缠花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浅议西北“花儿”的研究与遗产保护

浅议西北“花儿”的研究与遗产保护

浅议西北“花儿”的研究与遗产保护1. 引言1.1 西北“花儿”的起源西北“花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据史书记载,西北地区的花鼓戏起源于唐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当时,西北地区的广大农民和游牧民族在农闲之余,通过表演花鼓戏来娱乐自己,这种形式逐渐演变成了现今的西北“花儿”。

在历史长河中,西北“花儿”经历了多次演变和改良,不断吸收外来艺术文化的精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

西北“花儿”的起源既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又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这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不仅反映了西北地区的历史风貌和精神风貌,也为当代人们提供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感受民间艺术的窗口。

通过对西北“花儿”起源的深入研究和挖掘,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西北“花儿”,推动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和发展。

1.2 西北“花儿”的特点西北“花儿”的特点是多种多样,包括音乐形式丰富多样、唱腔独特、情感真挚、朴实自然等特点。

在音乐形式上,西北“花儿”涵盖了歌仔戏、弹词、散曲、二八调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魅力。

西北“花儿”的唱腔独特,常常通过特殊的音调和节奏表现出戏曲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使得观众易于入戏。

西北“花儿”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表达方式深受人们喜爱,无论是表达爱情、友情、家国等主题,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真挚和纯粹的情感。

西北“花儿”注重表达真实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使得作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综合这些特点,西北“花儿”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独具特色,是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正文2.1 西北“花儿”的不同类型西北“花儿”是指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

其不同类型包括梆子、秧歌、大秧歌、关山月等。

这些类型各具特色,既有各自独特的表演形式,又有相似之处,共同展现了西北“花儿”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梆子是西北地区最为普遍的一种“花儿”类型,其演唱形式古朴、悠扬,常常表现出西北地区特有的豪迈气息。

浅议西北“花儿”的研究与遗产保护

浅议西北“花儿”的研究与遗产保护

浅议西北“花儿”的研究与遗产保护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还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地区特别适合种植各种不同的花卉。

西北地区的花卉种类繁多,其中一些花卉更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花中珍品”,成为了当地独特的花文化遗产。

本文将浅议西北地区的“花儿”,探讨其研究与遗产保护。

一、西北地区的花卉资源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省市,地处中国的西北部,拥有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在这样的环境下,西北地区的花卉资源非常丰富多样,无论是高山上的高寒花卉,还是盛开在草原上的草原花卉,每一种花卉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风采。

1. 金莲花金莲花又名大黄花,是中国西北地区一种特有的野生花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和青海、甘肃等地的高山之上。

金莲花花期为每年的六七月份,在那个时候,高山上的草甸和峡谷都会被金莲花的黄色花海所覆盖,形成一幅壮丽的画面。

2. 阿尔金山雪莲阿尔金山雪莲是中国的特有植物,产地仅限于新疆的天山阿尔金山。

这种花卉是高山花卉的代表之一,被誉为“雪山精灵”,因为它只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之上。

阿尔金山雪莲花期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到了花期,鲜艳的红色花朵在高山冰雪之间格外显眼,被誉为高山上的一抹红。

3. 嘎拉千层糕嘎拉千层糕是陕西省的特有花卉,产地主要在秦岭山脉一带,花期为每年的三四月份。

嘎拉千层糕花朵呈现出淡紫色,花瓣层层叠叠,十分美丽,因此得名“千层糕”。

每年的三四月份,嘎拉千层糕都会绽放出盎然的生机,给陕西的山野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西北花卉的文化内涵西北地区的花卉不仅在自然界中闪耀着光芒,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

1. 金莲花的民俗传说关于金莲花的传说在当地人的口口相传中,流传已久。

传说中,金莲花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变成的花儿,她为了守护自己的爱情,投入了一场艰苦的考验,最终她化作了一株金莲花。

非遗保护与开发报告

非遗保护与开发报告

非遗保护与开发报告1.引言1.1 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指由各个民族和群体创造、沿袭和传承的,以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手工技艺、传统医药、自然知识和传统游戏等为代表的民间文化遗产。

非遗保护与开发是保护和传承非遗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是实现非遗的永久保存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继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重要工作。

本报告将从非遗的概念及意义、非遗保护的现状与挑战、非遗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并探讨非遗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

在引言部分,将从概述非遗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和意义入手,介绍本篇文章的结构和目的,最后进行总结。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分为非遗的概念及意义、非遗保护的现状与挑战以及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三个小节,分别深入探讨非遗的概念和意义、非遗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以及非遗传承中的创新发展。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重新强调非遗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并探讨非遗的未来发展方向,最后进行总结性发言,以期为非遗保护与开发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建议。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的目的在于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分析当前非遗保护面临的挑战,以及探讨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路径和方法。

通过对非遗保护与开发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本报告旨在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非遗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健康发展,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我们深入探讨了非遗的概念及意义,非遗保护的现状与挑战,以及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我们进一步强调了非遗保护与开发的重要性,并对非遗的未来发展方向作出了探讨。

综合而言,我们认为非遗保护与开发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加大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促进非遗传承与创新,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花儿”的保护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花儿”的保护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花儿”的保护\发展作者:马骏王国林来源:《群文天地》2010年第09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类开展了一项最富有历史智慧、最明智的行为,那就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进行的保护工作。

在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

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不等同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保护,因为这两类遗产只要被列入保护范围,政府和相关的机构予以足够的重视,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人力,并采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将它们保护起来,让他们免遭人为和自然的破坏,保护的目的基本上就达到了。

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是突出它的活态生存,强调它的时代传承性和以人为载体的特性。

当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受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强势文化和潮流文化的冲击、文化的标准化对文化多样性的破坏,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呼唤文化的多样性,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建立起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良性的传承机制,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愈显重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的保护种类中,民歌是最具代表性种类之一。

因为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民歌是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它能最真实地表达出劳动者的情感、情绪与情思。

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她可能没有本民族的乐器、戏剧,但不能没有本民族的民歌。

所以早在古代就有了统治阶级搜集民歌以供了解民情风俗、考察政治得失的采诗观风制度。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

其中的《国风》和《小雅》的一部分,便是周朝廷的乐师到民间采风所记录整理的民间歌谣。

自此民间诗歌被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开始由民间艺术登入了大雅之堂,各民族的民歌成为了传承一个民族文化和体现民族精神、信念、气质的最重要的标志。

论申遗成功后中国“花儿”文献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

论申遗成功后中国“花儿”文献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

论申遗成功后中国“花儿”文献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国的“花儿”文献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丰富的花卉知识、花卉文化、花卉民俗等内容,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在中国“花儿”文化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对于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的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花儿文献资源的收集花儿文献资源的收集是保护和传承花卉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

目前,中国各地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都在积极收集有关花卉的传统文献资料,如《本草纲目》、《广雅》、《清明上河图》等相关文献,以及关于花卉的诗词、歌赋、绘画等文献。

还有不少学者和研究人员通过实地调研、采访访谈等方式积极收集民间的花卉文献资源,记录下民间对于花卉的种植、养护、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花儿文献资源的保护是确保花卉文化传承的关键环节。

首先是要建立起完善的文献资源档案管理系统,包括对于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存储、保护和利用等环节的具体规定和措施,确保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源得到妥善保存和保护。

其次是要注重对于花儿文献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工作。

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可以将这些文献资源保存成电子版,不仅方便了对于文献资源的检索和利用,也能更好地保护这些资源不受损坏和丢失。

再次是要加强对于花儿文献资源的专业化保护工作。

由于花卉文献资源涉及到许多专业的领域,需要建立起相应的专业团队,对于这些文献资源进行专业化的整理、研究和保护工作。

花儿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花卉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首先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推广这些花儿文献资源。

可以通过出版图书、举办展览、举办讲座等方式,向社会公众推广宣传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了解花卉文化。

其次是要注重对于花儿文献资源的教育利用。

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方面,都可以通过花卉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花卉文化,为花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和爱好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选题的缘由及意义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风俗。

56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保护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

因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显得极为重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应该转变思路。

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被保护的对象,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资源,有市场开发的潜力。

我们应把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资源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为文化旅游资源。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结合,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

这样的保护方式是一种有效的、可持续的保护方式。

本文认为,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一方面,有利于旅游业提高文化品位,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传承。

“花儿”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汉、回、藏、土、裕固、东乡、保安等民族群众用汉语演唱的一种以反映爱情为主的民歌。

“花儿”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被誉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长廊的一朵奇葩。

在2008年9月,临夏“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使得“花儿”的知名度更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花儿”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对对立统一的关系。

因此,要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最终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双赢的目标。

本文以“花儿”的保护与开发为研究对象,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从而为其他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提供依据。

第二节研究现状一、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国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早于我国,早在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首次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作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1。

通过外文期刊的检索,发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如下:Peter.J.Nas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杰作》,介绍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定义和概念,如文化空间、文化记忆、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等。

Harriet Deacon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规划》,则重点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和物质遗产一样得到重视,制定保护管理规划并严格遵守2。

Rex Nettleford的Migartion,Tamsmiss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Intangible Heritage《非物质遗产的迁移、传承和维持保护》,主要针对非物质遗产迁移现象,分析在迁移中造成的遗产流失、衰亡现象以及在迁移中反而促进遗产传承和创新现象,提出要针对此现象加强保护的观点3。

Kenji Yoshida 的The Museum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倡导通过物质载体,在博物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增强大众的保护意识4。

比利时的学者Rudy Dematte(2004)研究了国家政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5。

可见,外国学者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保护和管理措施等研究,而较少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

二、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于2004年8月,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6月公布第一批国家级1张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实现“双赢”的思考[J].新西部,2009(20):131.2Harriet Deacon.Intangible Heritage in Conservation Marragement Plan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04(5):68-70.3Rex Nettleford .Migration,Transmiss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Intangible Heritsge [J].Museum Internation Al,2004,40(5):178–190.4Kenji Yoshida.the Museum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Museum International,2004,56(5):8-10.5Ahmad Yahaya.The scope and definitions of heritage:from tangible to intangib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 Tage Studies,2006,12(3).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举办了第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日”;同年9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牌成立:2008年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形成了一股热流。

(一)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及价值的研究陈孟昕,张昕(2002)在《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中,在国内首次将这一新概念以高等教育相关学术概念的形式加以导入;并且在这次会议中,与会代表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现状及文化价值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高等艺术教育,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与人才培养诸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王宁(200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及价值》中,认为非物质文化实际上是指那些具有不能用典籍记载、又不能外化的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种;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高度的个性化、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俗性。

杨怡(200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现状及相关问题》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性质加以界定,并提出应该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向云驹(2004)在《论“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范畴》中,全面解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概念的产生、由来、旨意、意义,从理论上分析和阐述了它的学术和学科意义,并提出了保护非遗的基本理论要义。

(二)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宋才发(2004)在《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规定》中指出,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并且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了国际法范畴;李宗辉(2005)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法为中心的思考》中,着力探讨我国知识产权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怎样,知识产权以外的其他法律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费安玲(200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本思考》中,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问题的思考必须要建立在我国已有的法律体系和制度背景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且在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机制时,应协调好三方面的关系:同已有法律的协调、同社会惯例的协调、同我国承诺的国际保护义务的协调:此外,还有陈庆云(2006)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白庚胜(2006)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郑文明(2007)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北京为例》、崔艳峰(2007)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问题研究》等文章都是从法律层面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刘卫国(200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博物馆》中,强调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应该发挥博物馆的作用:此外,马建军(2007)的《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王莉(2007)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刘康(2007)的《论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等文章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博物馆联系起来。

刘玉清(2003)在《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中,认为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全面考察现状、多方位筹集资金、加强法制建设等诸多环节,但最关键的环节在于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产业户之路;林秋朔(2004)在《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中,全面反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开发的潜能:张晓雁(2005)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指出,应该转变保护理念,创新思路,把保护和开发有效结合,打造一批文化品牌;这几篇文章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和开发相结合。

(三)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互动问题研究刘茜(2005)在《试用科学发展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发展旅游也的重要资源,但对于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业相得益彰,相互促进;陈天培(200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中,主要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区域旅游资源的内在联系;刘建萍、陈娇风、林龙飞(2007)在《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并且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引起重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双赢;张瑛(2009)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实现“双赢”的思考》中,提出旅游是一把“双刃剑”,要科学合理利用才能化解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最终达到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此外,还有尹小珂、宋兰萍(2006)的《小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宋欢(2006)的《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宋伟宏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发展》等300多篇文章,主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可见,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概念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关系问题;并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相结合是一种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