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模电课设三极管放大倍数β值测量电路

合集下载

中南大学模电试题(卷)与答案解析-成考类

中南大学模电试题(卷)与答案解析-成考类

中南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试卷(第1套)一、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双极型三极管是控制器件,当其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需要加偏置,集电结需要加偏置。

场效应管是控制器件。

2.在有源滤波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区;在滞回比较器中,运算放大器工作在区。

3.在三极管多级放大电路中,已知A u1=20,A u2=-10,A u3=1,则可知其接法分别为:A u1是放大器,A u2是放大器,A u3是放大器。

4.在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发射极R e公共电阻对信号的放大作用无影响,对信号具有抑制作用。

差动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K CMR =。

5.设某一阶有源滤波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2001200fjA+=&,则此滤波器为滤波器,其通带放大倍数为,截止频率为。

6.如图所示的功率放大电路处于类工作状态;其静态损耗为;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每个晶体管的管耗为最大输出功率的倍。

二、基本题:(每题5分,共25分)1.如图所示电路中D为理想元件,已知u i = 5sinωt V ,试对应u i画出u o的波形图。

2.测得电路中NPN型硅管的各级电位如图所示。

试分析管子的工作状态(截止、饱和、放大)。

3.已知BJT管子两个电极的电流如图所示。

求另一电极的电流,说明管子的类型(NPN 或PNP)并在圆圈中画出管子。

4.如图所示电路中,反馈元件R7构成级间负反馈,其组态为;其作用是使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变。

三、如图所示电路中,β=100,Ω='100b br,试计算:(15分)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6分)。

模电习题课(答案版)

模电习题课(答案版)

C.+10V D.共源极放大电路第 3 页,共3 页]共源极放大电路页,共 7 页3-1 图3-2构成互补对称输出级电路;、2T 提供预偏置,使1T 、2T 微导通而达到消除图3-3同类题VD = 0.7v ,Vom = ±15v 解:(1)当i V >0时,0102,i om V V V V ==-图3-41)1T 、2T 构成差分放大电路;3T 、4T 构成比例式镜像电流源电路;同时作为差放的长尾,理想运放A 构成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2)()4030120.7112 4.61R V R K I i mA R K K K---==⋅≈+ T 1 T 2 T 4 T 3第 10 页,共 10 页f R 引入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则采用分离法:101111f vf ff vf vf V R R V R R R A R R ==+∴==+R f页第 12 页,共页4.图示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β=40,U BE =0.8V ,C 1、C C E 足够大。

求:(1)输入电压u i =0.15sin ωtV 时,输出电压u 0=?(2)输出端接负载电阻R L =1.5k Ω后,输出电压u (3)R L =1.5k Ω时,换一个同类型的三极管β=50BE =0.7V ,C 1、C 2、C E 足够大。

时,输出电压u 0=?Ω后,输出电压u 0=?时,换一个同类型的三极管β=60,输出电压u 0=?页第 14 页,共 14 页(3)分别是什么反馈类型?对电路有什么影响?2-1 图2-2管构成共基极放大电路;页第16 页,共页页VZ=6V,稳定电流范围为IZ=5~20mA,额定功率为能稳压,设V0 = 6V页页页(2)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页页页页三、判断以下电路能否放大交流信号,若不能,请改正其中的错误使其能起放大作用。

第25 页,共25页26 页(C )A 图 不能放大交流信号,改正:去掉B 图 能够放大交流信号四、请判断下列电路中的反馈的类型,并说明哪些元件起反馈作用。

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实验报告简要分析及参考答案以下为简要分析,答题时请详细规范作答——实验一仪器的使用P178:交流毫伏表的使用(1)将信号发生器输出值与毫伏表测量值相比较,得到的结论是: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电压是用峰峰值表示的,而毫伏表测量的电压是用有效值表示的,正弦波峰峰值电压是有效值电压的(2)用毫伏表的MANU和AUTO模式测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其不同之处是:用MANU 模式测量时要把量程旋钮置于合适的量程才能显示正确的测量电压;AUTO模式则自动显示测量电压。

P178:思考题1.因为交流毫伏表的电压测量范围为100U A~300V,它能感应并测量仪器周围很微弱的干扰信号,所以交流毫伏表一接通电源显示屏上就有数码显示。

2.图(a):(1)调节触发方式选择开关在AUTO状态;(2)调节垂直位移旋钮在适当的位置;(3)调节亮度旋钮在适当的位置。

图(b):(1)T/DIV旋钮不要置于X-Y显示方式;(2)扫描时间选择旋钮的扫描频率不要选得太高,图(c):调节聚焦和垂直位移旋钮在适当的位置。

3.示波器的红夹子应于毫伏表测试线上的红夹子相接,示波器的黑夹子应于毫伏表的黑夹子相接。

如果互换使用将引入干扰,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甚至不能测量。

原因参阅课本P10。

实验二元件的识别与测量P1804.(2)用两手抓住表笔捏紧电阻两端测量其阻值,相当于把人体的电阻与所测电阻并联,所测电阻越大,影响越大,测量值越小。

P1816(2)用×100Ω档测出的阻值小,而用×1KΩ档测出的阻值大。

因为万用表不同的欧姆档流出的电流不同,×100Ω档时流出的电流大,×1KΩ档时流出的电流小。

当用不同的欧姆档测量同一只二极管时,由于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等效电阻不是一个固定值,其值随电流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当用不同的量程测其正、反向电阻值时,测量值也不同。

P183:思考题用×1档电流大,×10k档电压大,都容易烧坏晶体管。

模电实验报告

模电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予元器问模拟电路实验箱的使用2、学会测量和调整放大电路静态玉作点的方法,观察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3、学习测定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4、掌握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的测试方法。

5、学习基本交直流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万用表三、预习要求1、学习三极管及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明确实验目的。

2、学习放大电路动态反静态工作参数测量方法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连接线路按图连好线路2.调整静态工作点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通过输出电缆线接至Us两端,调整函数倍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被信号使fc=lkHz, Ui=10mV . (Ui是放大电路输入信号ui的有效值,用毫伏表测量ui可得)。

将示波器Y轴输入电缆线连接至放大电路输出端。

然后调整基极电阻Rpl,在示波器上观察uo的波形,将uo调整到最大不失真输出。

注意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输出波形的影响过程,观察何时出现饱和失真、截止失真,若出现双向失真应减小Ui,直至不出现失真。

调好工作点后Rp1电位器不能再动。

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记录数据于表1-1 (测量Uce和lc时,应使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和直流电流档)。

表11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3.测量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为f=lkHz, Ui=10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输出波形。

若波形不失真,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放大器空载时的输出电压及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o的实测值;调Ui=20mV,重复上述步骤,验证放大倍数的线性关系,填入数据记录表1-2中(测量输入电压、输出电压时,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

表1-2数据记录表1(I) 输入阻抗的测量: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信号源与放大器之间的电阻1R1,用晶体毫伏表测量信号窑南端电压Us以及放大器输入电压Ui,可求得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

(Ui * 1R1)/(Us-Ui)(2) 输出阻扰的测量:在放大器输出信号不失真的情况下,断开RL,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输出电压Uo1;接上RL,测得Uo2,可求得放大电路的输出阻抗。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OCL功率放大器设计》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OCL功率放大器设计》

一、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1.设计目的①学习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②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的了解④采用集成运放与晶体管原件设计OCL功率放大器⑤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设计指标①频率响应:20Hz≤f≤20KHz②输出功率:P o > 4w③负载电阻:R L=8Ω④非线性失真尽量小⑤输入信号:U i <0.1v3.设计要求①画出电路原理图②元器件及参数选择③电路的仿真与调试分析设计要求, 明确性能指标;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分析对比。

4.制作要求论证并确定合理的总体设计方案, 绘制结构框图。

5、OCL功率放大器各单元具体电路设计。

总体方案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单元电路, 逐个设计, 计算电路元件参数;分析工作性能。

6.完成整体电路设计及论证。

7、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 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 有心得体会。

二、总体方案设计1.设计思路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负载Rl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当RI一定时, 希望输出功率尽可能大, 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 且效率尽可能高。

由于OCL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为了保证工作稳定, 必须采用有效措施抑制零点漂移, 为了获得足够大的输出功率驱动负载工作, 故需要有足够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因此, 性能良好的OCL功率放大器应由输入级, 推动级和输出机等部分组成。

2.OCL功放各级的作用和电路结构特征①输入级: 主要作用是抑制零点漂移, 保证电路工作稳定, 同时对前级(音调控制级)送来的信号作用低失真, 低噪声放大。

为此, 采用带恒流源的, 由复合管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 且设置的静态偏置电流较小。

②推动级作用是获得足够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以及为输出级提供足够大的驱动电流, 为此, 可采带集电极有源负载的共射放大电路, 其静态偏置电流比输入级要大。

③输出级的作用是给负载提供足够大的输出信号功率, 可采用有复合管构成的甲乙类互补对称功放或准互补功放电路。

《模电》经典题目,含答案

《模电》经典题目,含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卷及参考答案试卷三及其参考答案试卷三一、选择题(这是四选一的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内)(共16分)1.有两个增益相同,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和B,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

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A的()a. 输入电阻大b. 输入电阻小c. 输出电阻大d. 输出电阻小2.共模抑制比K CMR越大,表明电路()。

a. 放大倍数越稳定b. 交流放大倍数越大c. 抑制温漂能力越强d. 输入信号中的差模成分越大3.多级放大电路与组成它的各个单级放大电路相比,其通频带()。

a. 变宽b. 变窄c. 不变d. 与各单级放大电路无关4.一个放大电路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1-4所示。

当信号频率恰好为上限频率或下限频率时,实际的电压增益为()。

a. 43dBb. 40dBc. 37dBd. 3dB图1-4 图1-55.LC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1-5所示,该电路()。

a. 满足振荡条件,能产生正弦波振荡b. 由于无选频网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c. 由于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d. 由于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6.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如图1-6所示。

已知静态时,V o=V c1-V c2=0,设差模电压增益100vd =A ,共模电压增益mV 5V mV,10,0i2i1c ===V A V ,则输出电压o V 为( )。

a. 125mVb. 1000 mVc. 250 mVd. 500 mV图1-6 图1-77.对于图1-7所示的复合管,假设CEO1I 和CEO2I 分别表示T 1、T 2单管工作时的穿透电流,则复合管的穿透电流CEO I 为( )。

a. CEO2CEO I I =b. CEO2CEO1CEO I I I +=c. CEO1CEO I I =d. CEO12CEO2CEO )1(I I I β++=8.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R i 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 )。

武汉理工大学模电试题

武汉理工大学模电试题

模拟试题一一、选择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纯净的半导体叫()。

掺入3价杂质元素形成的半导体叫(),它主要靠导电()。

A.空穴B.本征半导体C.P型半导体D.自由电子2.PN结正偏时,多子的()运动较强,PN结变薄,结电阻较()。

A.扩散B.漂移C.小D.大3.三极管有()和()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故称作()极型晶体管;而场效应管称作()极型晶体管。

A.双极B.空穴C.单极D.自由电子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含义是()。

A.输出与输入之间有信号通路B.电路中存在反向传输的信号通路C.除放大电路之外还有信号通路D.电路中存在使输入信号削弱的反向传输信号5.一个放大电路的对数频率特性的水平部分为40dB,当信号频率恰好是上限频率时,实际电压增益为()。

A.43dB B.40dB C.37dB D.3dB6.通常在下面基本组态放大电路中,输入电阻最大的是();输出电阻最小的是();高频特性最好的电路是()。

A.共射电路B.共集电路C.共基电路D.共源电路7.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

A.便于设计B.放大交流信号C.不易制作大容量电容8.功率放大电路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

A.电压放大倍数大B.不失真输出电压大C.带负载能力强9.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10.为了避免50H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滤波电路。

A.带阻B.带通C.低通D.有源11.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有变压器、整流、()、稳压。

A.比较B.滤波C.调整二、判断正误(每题2分,共10分)1.因为N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2.电路只要满足,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3.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

()4.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模电实验 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模电实验 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和测量:
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安装好的晶体管放大电路必须进行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是指VBEQ、IBQ、VCEQ、ICQ四个参数的值。这四个参数都是直流量,所以应该使用万用电表的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档进行测量。
放大器的幅率特性就是测量不同频率信号时的电压放大倍数AU。为此,可采用前述测AU的方法,每改变一个信号频率,测量其相应的电压放大倍数,测量时应注意取点要恰当,在低频段与高频段应多测几点,在中频段可以少测几点。此外,在改变频率时,要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且输出波形不得失真。
3DG 9011(NPN)
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试及调整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B1和R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a) (b)
图1-2静态工作点对uO波形失真的影响
改变电路参数UCC、RC、RB(RB1、R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2-3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置电阻RB2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RB2,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
图1-3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需满足较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模电实验中三极管的三极管放大倍数比理论值偏小的原因。

模电实验中三极管的三极管放大倍数比理论值偏小的原因。

模电实验中三极管的三极管放大倍数比理论值偏小的原因。

值时都要将对称性旋钮信号源的输出旋钮旋至零。

值,再逐步如何加大无线信号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u值,记入表2-4中。

每次测I值,并用双踪示波器的使用观察u值(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时将其与电路断开)。

记入表2-1。

整理测量结果,将结果如何填入党表各表。

取一组取数据库的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讨论在调试过程中调试遇到的问题。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先进个人代表发言稿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或立场。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先不接入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信号Us。

接通+12V电源、调节R图输入、输出电阻测量电路四、实验内容和步骤时不能直接测,应该分别测出和,然后按求得。

三、实验原理及电路下图为实验电路图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实验板的电路(如上)采用RB1和RB2组易思源网()成分压电路。

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当叫阿莫西中心()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o,从而实现了放大。

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R评论评论加载中,请稍候.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

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u接入前后输入信号的大小不变。

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摩西区网络()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和接入负载后的输出电压U管子工作状态2.0 4、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置R分享到微博评论并转载此博文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是:T1为NPN型三极管,担负着放大作用;Vcc是集电极回路的电源,它为输出信号提供能量;Rc1为集电极电阻,通过它可以把电流的变化转换成电压的变化反映在输出端;基极电压VB(由Vcc提供)和基极电阻RB2、RB1(偏置电阻),一方面为发射结提供正向偏骄傲西网络()置电压,同时也决定了基极电流IB,C1和C2为隔离电容。

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ppt课件

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ppt课件

② 基区:很薄(通常为几微米~几十微米),低
掺杂浓度;(薄牛肉)
c
③ 集电区: 掺杂浓度要比发 射区低;
面积比发射区大;
N
b
P
N
e
ppt课件
7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2.1.2 BJT的电流放大作用
1.三极管的偏置 为实现放大,必须满足三极管的内部结构和外部 条件两方面的要求。
c
N
输出特性曲线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 饱和区——iC受vCE控制的区域,该区域内vCE的 数值较小。此时Je正偏,Jc正偏
iC /mA
pp2t课5件℃
=80μA =60μA =40μA
=20μA
vCE /2V0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饱和区——iC受vCE显著控制的区域,该区域内vCE的数值较 小。此时Je正偏,Jc正偏。
2.极限参数 (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指BJT的参数变化不超过允许值时集电极允 许的最大电流。
ppt课件
27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指BJT的参数变化不超过允许值时集电极允许的最大电流。
(2)集电极最大允许功率损耗PCM
表示集电极上
过流区
允许损耗功率
Ii
Io
+
+
Rs Vi
放大电路 Ri (放大器)
Vo
RL
-
-
Ri
Ri决定了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信号幅值的大
小,即它决定了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要求。
Ri越大,Ii就越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越
小。放大电路所得到的输入电压Vi越接近信号源电压Vs。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三版)

模拟电子技术(模电课后习题含答案)(第三版)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1.1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l)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A )元素可形成N 型半导体,加入( C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A.五价 B. 四价 C. 三价 (2)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3)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 从12 uA 增大到22 uA 时,I C 从l mA 变为2mA ,那么它的β约为( C )。

A.83B.91C.100(4)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I D 从2mA 变为4mA 时,它的低频跨导g m 将( A ) 。

A.增大;B.不变;C.减小 1.3电路如图P1.2 所示,已知10sin i u t ω=(V ),试画出i u 与o u 的波形。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图P1.2 解图P1.2解:i u 与o u 的波形如解图Pl.2所示。

1.4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t u i ωsin 5=(V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

试画出i u 与ou 的波形图,并标出幅值。

图P1.3 解图P1.31.6电路如图P1.4所示, 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常温下mV U T 26≈,电容C 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i u 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的有效值为多少?解: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2.6D D I V U R mA =-=其动态电阻:/10D T D r U I ≈=Ω故动态电流的有效值:/1di D I U r mA =≈1.7现有两只稳压管,稳压值分别是6V 和8V ,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

试问: (1)若将它们串联相接,则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 (2)若将它们并联相接,则又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解:(1)串联相接可得4种:1.4V ;14V ;6.7V ;8.7V 。

1、两个管子都正接。

(1.4V )2、6V 的管子反接,8V 的正接。

模电课程设计题目

模电课程设计题目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接受提问与建议
6.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反馈,评估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教学内容通过知识梳理、案例研究、设计挑战、实验探究、技术研讨和教学反馈等环节,全方位提升学生对放大电路设计与分析的理解,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梳理三极管、场效应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设计步骤与关键参数
-强调频率响应、稳定性、线性度等性能指标的重要性
2.案例研究:分析典型放大电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研究放大电路在音频、测量、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探讨不同应用场景下放大电路设计的特殊要求与解决方案
3.设计挑战:开展小组合作,完成特定要求的放大电路设计任务
-根据给定的技术指标,设计并搭建放大电路
-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优化电路性能
4.实验探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行放大电路的对比实验,分析不同设计方案的优劣
-对比不同类型放大电路的性能,如A类与AB类功率放大器
-实验观察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具体影响
5.技术研讨:组织学生参与放大电路技术研讨会
-邀请行业专家分享放大电路设计经验和最新技术动态
2.技能训练:深入学习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技巧
-分析不同负反馈类型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练习如何通过调整反馈网络来优化放大电路性能
3.实践提高:开展功率放大电路的综合性实验
-结合理论,设计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功率放大电路
-实验测试电路的输出功率、效率、失真等性能参数
4.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探索新型放大电路设计与优化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展开,结合教材实例,使学生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培养实际设计与应用能力。

模电课程设计-音频功率放大器

模电课程设计-音频功率放大器

摘要这次的模拟电路课程设计题目为音频功率放大器,简称音频功放,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用于推动扬声器发声,凡发声的电子产品中都要用到音频功放,比如手机、MP4播放器、笔记本电脑、电视机、音响设备等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带来了不可替代的方便享受。

我主要采用了两种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设计,一种利用了A386集成芯片对其进行放大输出,另一种是利用二极管进行偏置的互补对称电路,即分立元件进行设计放大。

期间遇到了不少问题,不过好在在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下终于成功调试成功,听到了悦耳的嗡嗡声,设计题目也算比较圆满的完成了。

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对自己的设计思路有个整体的认识,即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了解,在查阅了很多资料,以及对实验器材有了初步了解以后,利用课本及一些资料上所描述的同相放大电路和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对比评析确定了下面的课程设计。

总体设计步骤↓↓↓↓1 设计概述1、1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作为模拟电子课程设计课题设计,本课题提出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性能指标比较低,主要采用理论课程里介绍的运算放大集成电路和功率放大集成电路来构成音频功率放大器。

1、1、1 设计任务和要求采用运算放大集成电路和功率放大集成电路设计音频功率放大器,其要求如下:①输入信号为vi=10mV, 频率f=1KHz;②额定输出功率Po≥2W;③ 负载阻抗RL =8Ω。

1、1、2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音频功率放大器实际上就是对比较小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使其功率增加,然后输出。

其原理如图(一)所示,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使用一个同向放大电路对输入的音频小信号的电压进行放大,得到后一级所需要的输入。

后一级的主要对音频进行功率放大,使其能够驱动电阻而得到需要的音频。

设计时首先根据技术指标要求,对整机电路做出适当安排,确定各级的增益分配,然后对各级电路进行具体的设计。

max Po =8W,输出电压U = L R Po max =8V ,要使输入为10mv 的信号放大到输出的8V ,所需的总放大倍数为800。

模电课堂练习总汇

模电课堂练习总汇

D1
D2 R
A
3k
6V
12V
B
题9 图
10k
D2
+
+
20k
D1
Vo
Vi
10V
2.5V

题 10 图
4
模电课堂练习汇编
第四章 BJT 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1. 测得某NPN管的VBE=0.7V,VCE=0.2V,由此可判定它工作在
区。
2 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三个晶体管的各个电极的点位分布如图。试判断各晶体管的类型(PNP/NPN、 Si/Ge 管),并区分 e、b、c 三个电极。(注:本题为往年考题)
题 11 图
题 12 图
8
第六章 模拟集成电路
模电课堂练习汇编
1 集成远算放大器是一种采用
耦合方式的放大电路,最常见的问题是
,限于集成工艺的限制,
在内部组成上,对高阻值电阻通常采用由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组成的
来替代,或是采用
的方法
来解决。
2. 在差动放大电路中,若VS1=18mV,VS2=10mV,则电路差模输入电压VSD =
4. 电路如图:
(1)当电源V = 5V 时,测得 I = 1mA 。若把电源电压调整到V = 10V ,则电流的大小将是 。
A. I = 2mA
B. I < 2mA C. I > 2mA
(2)设电路中保持V = 5V 不变。当温度为 20℃时,测得二极管正向
电压Vp = 0.7V ;当温度上升到 40℃时,则Vp 的大小是
(1)画出小信号等效电路; (2)求放大电路的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AV 及 ri 、 ro 的表达式。
C1 T1

模电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考试题)

模电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考试题)

模电试题及答案(大学期末考试题)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扩散电流和漂移电流的总和,它由杂质离子形成,其大小与杂质浓度和电场强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零,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偏时,结电阻无限大,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向偏置。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增加,发射结压降减小。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射放大电路、共基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直流负反馈,为了稳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交流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1/β,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F≈1.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AF×XXX,其中BW为放大电路本身的带宽,AF称为反馈系数。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共模信号,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差模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叉失真,而采用甲类互补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OTL电路是无输出变压器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小、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等特点,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共模漂移,也称为共模抑制,所以它广泛应用于仪器测量电路中。

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调制,未被调制的高频信号是载波。

17、模拟乘法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是U0=K×U1×U2,电路符号是×。

二、选择题1、稳压二极管是一个可逆击穿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但其两端电压必须大于稳压值Uz才有导通电流,否则处于正常反向偏置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1)1.电路设计思路 (2)2电路功能分析及参数设定 (3)2.1 微电流源电路 (3)2.2 转化电路 (3)2.3 转化电路参数设计 (4)2.4 电压比较电路: (5)2.5 比较电路参数设计 (6)3.电路原理图 (7)4.仿真 (8)5.实物焊接与调试 (10)6.心得体会 (12)参考文献 (13)摘要三极管放大倍数β值测量电路的功能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分配特性,将放大倍数β值的测量转化为对电压的测量,同时实现用发光二极管显示出被测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值。

电源电路的功能是为上述所有电路提供直流电源。

本晶体管β值测量电路主要由电源电路、I/V转换电路、电压比较电路、放大电路和显示电路(LED)6部分构成。

经实际操作,初步实现了简单的晶体管的β值测量。

关键字:β值;三极管;实物焊接;放大电路1.电路设计思路通过一系列书籍的查阅以及任务书的要求,可以形成初步的设计思路:设计电路测量晶体管的β值,将晶体管β值转换为其他物理量来进行测量,所以我们在设计电路时把对β值的测量转化为电压的测量。

即当IB为定值时,由晶体管电流IC=βIB的关系,通过测量一个电阻两端电压的压降,即U=R*IC,又IB为定值,则U的大小仅由β的大小来确定。

因为要求分五段来显示晶体管的β大小(β的值为0~80,80~120, 120~160,160~200以及>200),所以对转换后的物理量进行采样,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取得五个不同大小的基准电压,然后通过测得的输出电压通过运放来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运放的输出,然后运放的输出结果会由发光二极管来显示出来,我们即可以通过亮的二极管的个数来确定β值得范围,这样既可满足任务书的设计要求,实现对β值得初步测量。

上表即为预期设计出的电路可以达到的效果。

设计的思路框图如下:图1 设计思路框图2电路功能分析及参数设定电路中T1、T2、R1,R2构成微电流源,然后由于被测三极管T3的特性使电阻R4经过的电流为微电流源产生的电流的β倍,然后由于运放的运用使运放的输出电压为R4两端的压降,再将这个电压与由R9、R10、R11、R12、R13等一系列串联的电阻产生的基准电压通过运放来进行比较后,由输出电压使二极管亮起来,从而达到由β值来控制亮起的二极管的数目,进而通过设定特殊的基准电压,来达到测量β值得目的。

此即为电路的大致工作原理,下面这来分块来分析电路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2.1 微电流源电路在这里我们采用了镜像电流源,此电路是来自于课本,故不作详细介绍。

其电路图如图1所示:图2 微电流源电路根据电路原理分析得:由此可知:只要确定I O和R e2就能确定I R,由此可以确定电阻R的值。

2.2 转化电路根据晶体管电流I C=βI B的关系,被测物理量β转换成对电压的测量,利用差动放大电路实现电压双端输出变为电压的单端输出,进而测量β值。

差动放大电路原理如图3所示:图3 差动放大电路根据理想运放线性工作状态的特性,利用叠加原理可求得1i 1f2i 3231f o 1v v v R R R R R R R -+⎪⎪⎭⎫ ⎝⎛+=当且仅当R 1=R 2=R 3=R f 时,有 v o =v i2-v i12.3 转化电路参数设计图4 转换电路T1与T2为参数相同的PNP 三极管。

IB 的值应在30μA ~40μA 之间为宜,因为小功率管的β值在Ic =2~3mA 时较大,而在截止与饱和区较小,测量不准确,所以合适的取值才能准确测量。

因此,取输出电流Io =30uA 。

因为参考电流I约为1mA左右,则,由IR=(Vcc-Vbe1)/R即R1=(Vcc-Vbe1)R/IR,则有:已知 VBE1=0.7V 得: R1=4.3K再把 R1=4.3K代回,得出R I=1.35mA,符合要求。

再由:已知:VT=26mV 得 R3=3.0K由于基极电流Io=30uA,所以为了便于测量,R2应取大一点,这里取R2=20K。

考虑到VR4〈5-0.7=4.3V,VR4=Io*β*R4,得β的范围为0—200,即R4大概小于800,这里取R4=510。

为了使差动放大电路起到隔离放大的作用, R5—R8应尽量取大一点,这里取R5=R6=R7=R8=30K。

综合上述转换电路的电阻值为:R1=4.3KΩ,R2=20KΩ,R3=3.0KΩ,R4=510Ω,R5=R6=R7=R8=30KΩ。

2.4 电压比较电路:这部分电路是设计电路的核心电路。

将转化电路的输出电压同时加到负极加有不同基准电压的运算放大器上,对应某一定值U,只有当所加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运放才会输出高电压加到发光二极管,而剩下的则会输出低电压加到二极管上,此事则可以通过发光二极管灯亮的盏数来判断被测三极管的β值范围。

由于题目要求将β值的档次分为0~80、80~120,120~160,160~200,>200,则需要多个不同的基准电压,基准电压是采用一个串联的电阻网络对一个固定的电压进行分压得到的。

综合上述得出电压比较电路的电路图如图5所示:图5 电压比较器电路2.5 比较电路参数设计通过上级电路计算出的元件取值求得各档次的基准比较电压边值。

由R4、I、被测三极管β值即可计算出对应的基准比较电压:B当β=80时,Ui=VR4=Io*β*R4=1.2V当β=120时,Ui=VR4=Io*β*R4=1.8V当β=160时,Ui=VR4=Io*β*R4=2.4V当β=200时,Ui=VR4=Io*β*R4=3.0V可以计算出电压比较电路串联网络中各个分压电阻的阻值,5V电源供电,分压总电阻取R=10k:β=80 时,R=10*1.2/5=2.4kΩβ=120时,R=10*1.8/5=3.6kΩβ=160时, R=10*2.4/5=4.8kΩβ=200时,R=10*3/5=6kΩ电压比较电路的电阻为:R9=2.4kΩ R10=1.2kΩ R11=1.2kΩ R12=1.2kΩ R13=4.0kΩ3.电路原理图电路原件参数为:R1=4.3KΩ R2=20KΩ R3=3.0KΩ R4=510ΩR5=R6=R7=R8=30K R9=2.4KΩ R10=R11=R12=1.2KΩR13=4.0KΩ R14=R15=R16=R17=200Ω电路中T1、T2、R1,R2构成微电流源,然后由于被测三极管T3的特性使电阻R4经过的电流为微电流源产生的电流的β倍,然后由于运放的运用使运放的输出电压为R4两端的压降,再将这个电压与由R9、R10、R11、R12、R13等一系列串联的电阻产生的基准电压通过运放来进行比较后,由输出电压使二极管亮起来,从而达到由β值来控制亮起的二极管的数目,进而通过设定特殊的基准电压,来达到测量β值得目的。

本次设计的晶体管β值测量的电路原理图如下:图6 电路原理图4.仿真构造电路图:从元件库中选择所需元件,按电路图摆放元件;按电路图连线。

图7 构造电路图连线接好后修改元件属性,包括封装号、序号和数值,完成后即得本次设计的电路原理图。

点击tool/ERC检查电路连接情况。

打开工程,进行仿真。

单击simulate/run选择所要的仿真波形,进行仿真并观察仿真结果。

图8 仿真波形图如图,得到了较为理想的仿真效果,即该电路的原理是正确的,在理想情况下有很好的运行效果,下一步既可进行实物的焊接部分了,焊出实物后再进行调试等步骤。

5.实物焊接与调试按电路原理图进行实物装配焊接后,得到实物如图:图9 实物图这个电路板在焊接时跳线的地方比较多,焊接的难度很大。

而且实物焊接的时候用的是一个含有四个运放的芯片取代了原理图中的四个单独的运算放大器,所以我们得从新布线,自己绘制焊接图,这也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作。

将一个三极管插入到三极管插孔中,观察电路板上显示情况,如果电路板上发光二极管都不亮,则说明三极管β值所处的区间为80以下;若电路板上LED 灯亮一个,则说明所插入的三极管放大倍数为80到120;若电路中发光二极管亮了两个,则说明所插入的三极管放大倍数为120到160;若电路板上LED灯亮三个,则说明所插入的三极管放大倍数为120到160;若电路板上LED灯全亮,则说明所插入的三极管放大倍数大于200。

将所观察到是显示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在万用表上测出三极管的具体β值,将之与记录结果进行比较,看是否一致。

在对数个三极管进行测量之后,发现电路板上响应与预期一致,实现了在电路设计最初所作的预期目的。

6.心得体会本学期的模电课程,我们学习到了大量的电路分析,各种电路的应用功能,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显得有点欠缺,而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学会了比较电路在实际物体模块制作过程中的使用方法,同时在资料的查阅过程中,也学会了其它电路的详细功能及使用,对于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学到了很多,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特别是在实际电路的元件布局和电路参数的设定中,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太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有待提高。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作为一个团队,我们在各个方面都互相促进,在电路板的焊接方面及电路元件布局过程中,应该要先对电路进行各方面的分析,元件布局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电路板的焊接外观、电路板的复杂程度,所以在电路的最初设计中就应该要考虑到。

在焊接过程中,应该要遵循着做一部分完成一部分的检测的方法,以免在完成电路板焊接后检测突然发现电路板不能正常工作,以致于无法对电路哪一部分出现问题进行修正,更进一步会导致整个电路板的毁坏。

所以在以后的电路实际制过程中,要做一部分检测一部分,这是获得的很好的经验。

本次的课程设计,对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是一个大的提高,也培养了我们查阅资料的能力,对以后的各种工作是有很大的帮助参考文献[1] 贾新章等著ORCAD/Pspice9实用教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2] 高文焕等著模拟电路的计算机设计与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3] 杨素行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 江思敏,陈明编著Protel电路设计教程(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5] 谭阳红,蒋文科著基于ORCAD16.0的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