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解——唾液腺
口解二练习题及答案12A
1.分隔上颌体前、后面的是:------------------------------( )A.眶下沟B.尖牙窝C. 颧牙槽嵴D.上颌结节E.眶下孔2.下颌支内侧面无:-------------------------------------( )A.下颌小舌B.内斜线C.下颌隆凸D.翼肌粗隆E.下颌孔3.喙突附着的肌---------------------------------------------( )A.咬肌B.翼内肌C.颞肌D.颞肌和咬肌E.以上都不正确4.三叉神经压迹位于颞骨岩部的:----------------------------------( )A.大脑面B.小脑面C.下面D.颞面E.颞下面5.止于下颌角外侧面的是:-----------------------------------------------------------( )A.咬肌B.翼内肌C.颞肌D.翼外肌E.颏舌肌6.上颌窦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上壁为上颌体眶面B.后壁为上颌体的后面C.8 |8根尖距其下壁最近D.其底即上颌体的鼻面E.下壁为上颌骨的牙槽突7.狭义的咀嚼肌不包括:--------------------------------- ------( )A.咬肌B.翼内肌C.茎突舌骨肌D.翼外肌E.颞肌8.面动脉的分支不包括:--------------------------------------------------------------( )A.面横动脉B.腭升动脉C.颏下动脉D.下唇动脉E.内眦动脉9.颈外动脉的分支不包括:------------------------------------( )A.面动脉B.上颌动脉C.下牙槽动脉D.甲状腺上动脉E.颞浅动脉10.由面神经支配的是:-------------------------------( )A.颏舌肌B.茎突舌肌C.颏舌骨肌D.二腹肌后腹E.二腹肌前腹11.面神经的何支损伤后会出现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A.颞支B.颧支C.颊支D.下颌缘支E.颈支12.经圆孔出颅的是:--------------------------------------()A.舌下神经B.舌咽神经C.下颌神经D.上颌神经E.迷走神经13.鼓索加入后舌神经内仍无何种纤维:-----------------------------------------( )A.躯体感觉B.躯体运动C.味觉D.副交感E.以上均不是14.口腔的描述,错误的是:----------------------------------------------------------( )A.前壁为唇B.后内部称固有口腔C.后经咽峡与喉咽部相续D.两侧为颊E.底是舌及口底15.面侧深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其前界为上颌体的后面B.内界为下颌支C.该区有翼丛、上颌动脉、下颌神经、翼外肌D.后界为腮腺鞘E.上颌神经阻滞麻醉时易损伤翼丛16.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口腔前庭沟即口腔前庭的上下界B.眶下孔相当于鼻根至外眼角连线的中点C.口角正常位置相当于第一前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D.腮腺导管开口于下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E.上唇正中唇红呈珠状地向前下方突出称唇峰17.面总静脉是由:----------------------------( )A.颌内静脉与颞浅静脉汇合而成B.面后静脉前支与面前静脉汇合而成C.面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汇合而成D.耳后静脉与颞浅静脉汇合而成E.面前静脉与颌内静脉汇合而成18.既参与下颌下三角又参与颈动脉三角组成的是:-----------( )A.胸锁乳突肌B.二腹肌后腹C.二腹肌前腹D.肩胛舌骨肌E.下颌下缘19.翼颌间隙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B. 上界为眶下缘C.其内有舌下神经、下牙槽神经和血管D.向下与颊间隙相通E.外侧界为下颌支外侧面20.下颌下三角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前下界为二腹肌前腹B.上界为下颌骨下缘C.其内有舌下腺、下颌下腺D.其底由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等构成E.后下界为二腹肌后腹21.以下哪个解剖结构属于下颌骨-------------------------( )A.颧突B.颞突C.翼突D.冠突E.上颌突22不属于下颌神经分支的是-------------------------------( )A.颊神经B.舌神经C.翼腭神经D.耳颞神经E.牙槽神经23.下颌第三磨牙的急性感染一般不会出现下列哪个间隙的感染( )A.咽旁间隙B.咬肌间隙C.翼颌间隙D.舌下间隙E.颌下间隙24.上颌骨的四个突起分别称为------------------------( )A.蝶突、颧突、鼻突和腭图B.颧突、鼻突、上颌突和腭突C.额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D.额突、颧突、上颌窦和腭突E.蝶突、颧突、牙槽突和腭突25.从解剖学的角度出发,拔除下颌牙时最适于行浸润麻醉的部位是-------( )A.尖牙区B.切牙区C.前磨牙区D.磨牙区E.所有牙区26.关于颞下颌关节关节盘描述错误的是----------( )A.在关节窝和髁突之间B.内外径大于前后径C.厚度不一致D.从前到后有4个分区E.有前带、中间带、中后带和双板区4个分区27.牵拉口角向后的肌为-------------------( )A.颊肌B.颏肌C.降口角肌D.口轮匝肌E.降下唇肌28.唇腺属于-------------------------------( )A.纯浆液性腺B.纯粘液性腺C.混合性腺D.以浆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E.以粘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性腺29.面部软组织血供主要来自-------------( )A.颌内动脉B.颌外动脉C.甲状腺上动脉D.面横动脉E.舌动脉30. 颈外静脉是由--------------( )A.颌内静脉与颞浅静脉汇合而成B.面后静脉前支与面前静脉汇合而成C.面后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汇合而成D.耳后静脉与颞浅静脉汇合而成E.面前静脉与颌内静脉汇合而成31.颈深上淋巴结不包括-----------------------( )A.颈二腹肌淋巴结B.角淋巴结C.颈肩胛舌骨肌淋巴结D.副神经淋巴结E.扁桃体淋巴结32.眼神经为----------------( )A.运动神经B.感觉神经C.交感神经D.混合性神经E.副交感神经33.颈神经丛浅支最大者为-----------( )A.枕小神经B.耳大神经C.颈皮神经升支D.锁骨上神经E.颈皮神经降支34.87┴78及6┴6的腭根及远中颊根、牙本部、颊侧牙龈受哪一神经支配--( )A.上牙槽前神经B.鼻腭神经C.上牙槽后神经D.上牙槽中神经E.腭前神经35.喙突附着的肌-----------------------( )A.咬肌B.翼内肌C.颞肌D.颞肌和咬肌E.以上都不正确(36-40题共选项)36.在上颌骨脸面、眶下缘中点下方椭圆形的孔称为------( )37.在上颌骨颞下面中部有数个小孔,上牙槽后神经和血管经此孔通过称为( )38. 在上颌骨腭突下面于上颌中切牙之腭侧、腭中缝与两侧尖牙的连线交点上的孔称为------------------------------------------( )39. 上颌骨牙槽突与腭骨水平部共同围成的孔称为-------( )40. 在上颌骨鼻面有一个三角形的孔称为-----------------( )A上颌窦裂孔 B.眶下孔 C.上牙槽后孔 D.切牙孔 E.腭大孔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只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口腔解剖生理学 唾液腺讲解
分类
• 1、浆液性腺:腮腺 • 2、黏液性腺:大多数小唾液腺 • 3、混合性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腮腺
(parotid gland)
浆液性腺
唾 下颌下腺
混合性腺
液
(submandibular gland) 浆液性腺为主
腺 舌下腺
混合性腺
(sublingual gland)
下颌下腺导管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节 下颌下腺
容易形成导管结石的原因
混合腺体 粘蛋白、钙盐高 下颌下腺导管走向下-上、导管较长、口底后部有弯曲、
附着于颧弓
附丽于乳突与胸锁乳 突肌筋膜相延续
浅层筋膜 下颌角
咬肌筋膜相连
特点
茎突 下颌 韧带
腮腺鞘
第一节 腮腺
浅面的筋膜比较致密与腮腺表面紧密相连 向腮腺实质内延伸将腺体分为许多小叶 深面的筋膜薄弱而且不完整 在茎突与翼内肌之间有一裂隙,腮腺深叶与咽旁相通
茎突和下颌角之间的部分筋膜纤维增厚而形成该韧带
毗邻
乳突前缘、胸锁乳突肌前缘、 二腹肌后腹、茎突、茎突的诸肌、 面神经干
浅面
皮肤、浅筋膜、颈阔肌、 深筋膜、耳大神经
第一节 腮腺
腮腺下极
毗邻
面神经下颌缘支、颈支、 面后静脉
前内侧面与后内侧面相交的内 侧缘与咽上缩肌紧邻
第一节 腮腺
副腮腺 accessory part of parotid gland
第七章 唾 液 腺 salivary gland
本章重点掌握内容
• 腮腺的毗邻 • 腮腺鞘的特点 • 颌下腺导管的解剖特点 • 颌下腺分泌的神经支配 • 舌下腺的位置和毗邻
唾液
唾液分泌性质与成分唾液是由大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体,无色无味近于中性(pH6.6~7.1),正常成人每日分泌量1.0~1.5L,其中水分约占99%,其余成份主要是粘蛋白、球蛋白、尿素、尿酸、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盐。
作用唾液的主要作用:①湿润和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并使食物易于被吞咽;②清洁和保护口腔,唾液可清除口腔中的残余食物,冲淡、中和进入口腔的有害物质。
唾液中的溶菌酶还有杀菌作用;③唾液淀粉酶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pH是在中性范围内。
食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较短,食物进入胃后,唾液淀粉酶还可继续作用直到胃内容物的pH变为4.5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为止。
唾液分泌的调节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支配唾液腺的传出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此两种神经兴奋时,均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但以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为主。
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唾液腺使之分泌大量稀薄的、酶多消化力强的唾液。
如用乙酰胆碱或类似药时,可引起大量唾液分泌,而用抗乙酰胆碱药(如阿托品),则能抑制唾液分泌。
当口腔内的机械、化学、温度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兴奋沿第Ⅴ、Ⅶ、Ⅸ、Ⅹ对脑神经中的传入纤维传至唾液分泌中枢(初级中枢在延脑,高级中枢在下丘脑和大脑皮层等处),然后兴奋沿传出神经到达各唾液腺,引起唾液分泌,此即非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
在上述非条件反射基础上,进食的环境、食物的形状、颜色、香味等都可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引起唾液分泌,“望梅止渴”即是一个例子。
人在进食时的唾液分泌,既有非条件反射又有条件反射的调节。
唾液腺人或脊椎动物口腔内分泌唾液的腺体。
人或哺乳动物有三对较大的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另外还有许多小的唾液腺。
也叫唾腺。
口腔内有大、小两种唾液腺salivaryglands。
唾液腺基本介绍小唾液腺散在于各部口腔粘膜内(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
口腔解剖学肌和唾液腺
起自上、下颌骨第三磨牙牙槽突的外方和翼突下 颌缝。纤维向前参与口轮匝肌的组成,其上份纤 维进入下唇,而下份纤维则进入上唇,产生交叉。 而最上方和最下方的纤维并不交叉,分别进入上、 下唇。
作用:牵拉口角向后,使颊部更接近上、下牙列, 从而参与咀嚼和吮吸。
颊肌
(二)眼周围肌群
(二)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及淋巴回流
2.血管分布
动脉:颈外动脉
静脉:下颌后静脉→颈外静脉。 3.淋巴回流 腮腺浅、深淋巴结→颈浅淋巴结、颈 深上淋巴结。 腮腺浅淋巴结位于腮腺鞘浅面 腮腺深淋巴结位于腮腺实质内
二、下颌下腺
(一)位置、形态和毗邻 位置:两侧下颌下三角内,在下颌体内侧面,舌 骨舌肌和茎突舌肌之间。由颈深筋膜浅层形成的 鞘包裹。浅、深两部连接处在下颌舌骨肌后缘。
(一)腭部肌
5.腭垂肌(悬雍垂肌) 起自腭骨鼻后棘及腭腱膜,向下止于腭垂粘膜下。 作用:牵拉腭垂向上及使腭垂偏向一侧。
(二)咽部肌
1. 咽缩肌:咽上缩肌、咽中缩肌和咽下缩肌。 作用:使咽腔缩小。吞咽时,各咽缩肌自上而下依 次收缩,将食团挤入食管。 2. 咽提肌:茎突咽肌、咽鼓管咽肌和腭咽肌。 作用:上提咽喉,并协助吞咽和封闭喉口。
(一)口周围肌群
口轮匝肌呈环行,余呈放射状排列,可分为: 1.口周围肌上组: ⑴笑肌:起自腮腺咬肌筋膜,向前下越过咬肌止于 口角部皮肤。 ⑵颧大肌:起自颧骨颧颞缝前方,呈带状斜向前下, 止于口角皮肤。其深面有面动脉和面静脉交叉而过。
颧大肌 笑肌
⑶颧小肌:起自颧骨外侧面的颧颌缝后,与颧大肌 并行向下入上唇,止于口角内侧的上唇皮肤。
前份参与构成腭腱膜; 中份与对侧纤维交织形成提腭吊带; 后份与腭垂肌汇合。 作用:使软腭上提及咽侧壁向内移动。
学习_口腔科【口腔病学】唾液腺常见疾病
临床表现
• 20-40岁中、青年人多见。 • 堵塞症状:进食时颌下腺
区肿胀和疼痛。
• 炎症表现:急性发作时, 颌下区肿胀,皮肤颜色正
常,颌下腺导管口红肿,
挤压腺体,有脓液溢出。
转为慢性后,发生进食后
反复肿胀,腺体呈硬结性
肿块。双合诊可扪及导管 结石。
25
临床表现
• 眼部症状:眼干(泪腺病变、泪液↓)→异 物、烧灼、磨擦感,畏光、疼痛、视物疲 劳。
• 口腔病变表现:口干(涎腺病变,涎液↓) →口腔灼热,发粘,味觉失常;易发龋齿。
• 结缔组织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 等。
• 腺体肿大:以腮腺最常见,弥漫性,边界 不清。少数可触及结节状肿块,称为类肿 瘤型舍格伦综合征。
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逆行性感染腮腺
6
临床表现
• 常单侧发病;
• 红肿热痛,以耳垂为中心;
• 导管口红、挤压有脓性分泌物;
• 脓肿形成向相邻组织间隙扩散,穿破腮腺筋 膜及相邻组织,外耳道,翼腭窝、咽旁、颌
后、下颌角区,甚至通过颅底扩散到颅内,
危及生命。
7
诊断和鉴别诊断
• 临床表现,全身中毒反应及局部穿刺,抽出 脓液而确诊。
下颌下腺—肿瘤及颌下腺切除
44
预后
• 对绝大多数肿瘤,手术彻底切除后能治愈。 • 术后复发:具有侵袭性的良性肿瘤 • 易复发原因的几种观点:
– 肿瘤包膜常不完整 ,包膜与瘤体黏着性差 –手术过于保守,如沿包膜剥离剜出术。此外,在
手术过程中的挤压,可造成瘤细胞外溢,所以, 精细的手术操作是避免复发的重要措施之一。
唾液功能详解
高龋组儿童唾液蛋白量高于无龋组
唾液组学涵盖了唾液基因组学、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微生物组学、代谢组学 、微小RNA (microRNA,miRNA)等 领域。(http://)
截至2012年3月,全世界范围内尚不能 单独通过唾液来确诊某种口腔或系统性 疾病
唾液的分类
静息唾液:指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
况下,唾液腺所分泌的唾液。 刺激唾液:由于外界的刺激而反射
性地引起唾液腺所分泌的唾液。
混合唾液(全唾液):口腔内的三大唾液
腺及小唾液腺所分泌的分泌物,进入口 腔后与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细菌 、食物残渣等混合,称为混合唾液或全 唾液。
三、唾液的分泌调节
唾液腺受到副交感
与交感神经双重支
配,这两种神经沿
பைடு நூலகம்
传出通路
副交感神经:
腮腺:下涎核发出节前神 经纤维,加入舌咽神经, 在出颈静脉孔前由下神经 节发出-鼓室神经由颞骨 岩部进入鼓室,鼓室神经 的终末支出鼓室后易名为 岩浅小神经,由卵圆孔出 颅后到达耳神经节,交换 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神经纤 维,加入耳颞神经至腮腺 唾液分泌的神经支配 ,支配其分泌。
副交感神经:
颌下腺、舌下腺:上涎核 发出节前神经纤维,加入 面神经,面神经由内耳门 进入面神经管,在出茎乳 孔前6mm处发出分支,即 鼓索神经进入鼓室,后由 岩鼓裂出鼓室,加入舌神 经至下颌下神经节交换神 经元,发出节后神经纤维 至下颌下腺、舌下腺,支 配其分泌。
C8、 T1~T4
唾液分泌的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
传入途径
1、口腔内感受器的 刺激 2、内脏的刺激 3、嗅觉、视觉、听 觉刺激
唾液分泌中枢
1、延髓上涎核与下涎核是
延髓的唾液分泌中枢, 上涎核支配同侧的颌下 腺与舌下腺,下涎核支 配同侧的腮腺,延髓唾 液分泌中枢属于副交感 神经系统。 2、脊髓第2-4胸部脊髓支 配三大唾液腺,属于交 感神经系统。
口腔解剖生理学-唾液腺
茎突下颌韧带:茎突与下颌角间的部分纤维增厚 形成
腮腺导管 腮腺浅叶前缘发出 与颧弓平行 上方 面神经上颊支,
面横动脉 下方 面神经下颊支 在咬肌前缘转向内
绕颊脂垫,穿颊肌, 45度角向前
前内面:与下颌支后缘 及咬肌后部相邻
后内面:与胸锁乳突肌、 二腹肌后腹、乳突、 茎突诸肌相邻
深叶尖部:与咽旁间隙 紧密相邻
❖ 副腮腺
腮腺前缘,颧弓 与腮腺导管间,多 与腮腺不连续而 独立的小腺体.
巨大腮腺多形性腺瘤(恶性)
❖ 腮腺鞘---将腮腺分隔成许多小叶
颈深筋膜浅层的延续 表面部分致密
❖ 颌下腺导管
长约5cm,颌下腺 深部发出,行于下 颌舌骨肌和舌骨舌 肌间,向内前方开 口于舌下肉阜。
导管行程中有部分 舌下腺导管汇入。
❖ 颌下腺导管长而 弯曲,由后下斜 向前上行,唾液 在管内运行缓慢, 且导管开口大,觉由舌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起于 交感神经上神经节, 随面动脉分支至腺体
❖ 腮腺深淋巴结 腮腺实 质内
颌下腺
颌下腺的位置、形态和毗邻
❖ 颌下三角内,下颌体 内侧面,舌骨舌肌与 茎突舌肌间
❖ 下颌舌骨肌后缘将颌 下腺分为浅部和深部 两部分
❖ 颌下腺浅部
卵圆形,下颌舌骨肌下 方,后达下颌角,邻腮 腺下端,两者间有茎突 下颌韧带分隔,前缘为 二腹肌前腹,部分伸至 下颌舌骨肌深面
❖ 外侧面:紧邻下颌体内侧 面和翼内肌下部
❖ 下面:颈阔肌和颈深筋膜 浅层覆盖,有面神经下颌 缘支和面静脉在其表面 行走
❖ 内侧面:前部与下颌舌骨 肌相邻,后部借茎突舌肌、 茎突舌骨韧带、舌咽神 经与咽侧壁相隔
口腔颌面外科学:唾液腺疾病
球囊扩张导管狭窄部
腺体切除术
适应证
唾液腺结石位于下颌下腺内 下颌下腺反复感染 继发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腺体萎缩, 失去部
以往:下颌下腺切除术 目前:口内切开取石术
(唾液腺内镜辅助定位)
下颌下腺腺门区域解剖
D N LG
术后2年
碎石疗法
导管长而窄 唾液易淤滞
临床表现
男性多于女性 中年多见 多为单侧,亦可双侧 起病原因不明,腮腺反复肿胀就诊
肿胀与进食相关
发作次数多少不等,大多平均1次/月以上
进食 唾液分泌 排出受阻 肿痛
(进食综合征, mealtime syndrome)
晨起腮腺区发胀
按摩腺体有咸味
液体流出
局部松快感
检查
腮腺稍肿大,中等硬,轻压痛 导管口轻度红肿,挤压流出“ 雪花样” “ 蛋清样”液体 颊黏膜下扪及粗硬、索条状腮腺导管
导管再通术
体积较大的导管结石 导管切口吻合,尼龙管留置 唾液从正常导管口流出,利于术后 下颌下腺功能恢复 术后采用催唾剂,促进唾液分泌及导 管系统通畅,避免导管的再次阻塞
唾液腺内镜取石
阳性结石 阴性结石
取石 取除黏液栓子,导管灌洗
唾液腺内镜
各级导管及结石内镜所见
唾液腺内镜(网篮)
唾液腺内镜(取石钳)
病情较轻,转归良好
临床表现
单侧多见, 双侧少见
早期
症状轻微,常被全身严重病情掩盖
病情发展
腮腺区肿痛明显
腮腺区轻微肿大压痛
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
适当处理
浆液性炎症
控制病情发展
化脓、腺组织坏死期
疼痛剧烈 持续性跳痛 耳垂为中心明显肿胀,耳垂上抬
腮腺周围蜂窝组织炎
口腔颌面外科学:唾液腺疾病
治疗
3. 其它保守治疗
早期 热敷 理疗 外敷如意金黄散 刺激体液分泌 酸性饮料 维生素C片 1%毛果芸香碱 3~5滴 漱口 硼酸 碳酸氢钠
治疗
4. 切开引流
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 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 穿刺抽出脓液 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
治疗
方法
耳前及下颌支后缘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腮腺咬肌筋膜
脓液积聚于筋膜下 引流
无脓液
插入腺实质的脓腔
向不同方向分离
分开各个腺小叶脓腔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chronic recurrent parotitis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病因
儿童复发性腮腺炎
1. 先天性腮腺发育不全 家族史 遗传倾向 先天性结构异常或免疫缺陷
鉴别诊断
2. 舍格伦综合征继发感染
多见于中年女性 无自幼发病史 常有眼干、口干及自身免疫病 腮腺造影:主导管扩张不整,边缘毛糙,
呈葱皮样或花边样改变
治疗
原则
具自愈性 增强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 减少发作
治疗
方法:自身保护疗法
多饮水 按摩腺体 淡盐水漱口 咀嚼无糖口香糖 急性炎症 腮腺造影 复发频繁
机械冲洗作用
管
腹部大手术 禁食
严
重 反射性唾液腺功能降低 代
谢
唾液分泌明显减少
紊
乱
逆行性感染
口腔肿瘤继发感染 胃肠外科手术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非单纯细菌感染 唾液流量减少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下颌下腺Leabharlann 泌物 黏蛋白含量 聚集杀灭细菌能力强
下颌下腺炎 < 腮腺炎
唾液腺常见疾病PPT课件
三、唾液的作用
1、消化作用 2、溶媒作用
有味的液体可直接刺激味蕾,但固体食物必须先溶解 于唾液中,才能弥散与味蕾接触而尝到味道。
3、润滑与助咽等作用
唾液内的粘液素,可使口腔粘膜润滑,既有利于食团 吞咽,又有助于咀嚼、言语等活动的进行。
4、清洁作用
唾液能机械性地冲洗口腔粘膜和牙齿,可将附着其上 的食物碎屑及细菌冲掉,因而具有清洁作用。
②腮腺造影显示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 管部分狭窄、部分扩张 ,呈腊肠样改变
。
鉴别诊断:
1.成人复发性腮腺炎 有幼儿发病史,成人复 发性腮腺炎除非有逆行性感染而使主导管稍扩 张不整外,叶间、小叶间导管均无变化,只是 末梢导管呈散在点、球状扩张。而阻塞性腮腺 炎以导管系统,即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 扩张不整为特征。
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和继发性舍格伦 综合征。
病因病理:
舍格伦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 不十分明确,根据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以下 三种情况可能与发病有关:
1.免疫系统的先天异常。
2.病毒性疾病改变细胞表面的抗原性,成为获 得性抗原刺激,刺激B细胞活化,产生抗体, 引起炎症反应。
3.前两种情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获得性外 源刺激的外因,又有易于感染的特异性遗传 因子的内在因素。
(二)唾液腺肿大
以腮腺为最常见,也可伴下颌下腺、 舌下腺及小唾液腺肿大。多为双侧,也可 单侧发生。腮腺呈弥漫性肿大,边界不明 显,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继 发感染时,触诊韧实感而无压痛,挤压腺 体,导管口唾液分泌很少或无分泌。
(三)其他外分泌腺受累的表现 除唾液腺和泪腺外,尚可有上、下呼
4.下颌下间隙感染:患者有牙痛史并能查及 病源牙。颌下腺导管分泌可能减少但唾液 正常,无涎石阻塞症状
口腔科学教案唾液腺常见疾病
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是链球菌,而肺炎球菌,文森螺旋体少见。长期住院或免疫力下降的病人,也可由革兰阴性的肠道菌和厌氧菌感染所致。
严重的全身疾病,如脓毒血症,急性传染病,恶病质、尿毒症,肝功能衰竭等,机体抵抗力及口腔生物学免疫力降低。
高热脱水,唾液分泌降低,机械冲洗作用下降。腹部大手术后,禁食,反射性唾液功能降低唾液分泌物下降。
作业及
思考题
1.成人复发性腮腺炎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是什么?
2.舍格伦综合征的确诊标准是什么?
3.简述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好发原因。
参考资料
1.《口腔科学》(第9版),张志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
2.《口腔颌面外科学》.第7版,邱蔚六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口腔颌面外科学理论与实践》.邱蔚六,张震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纤维结缔组织将腮腺分隔为很多小叶,所以腮腺炎形成的脓肿多为散在的多发性脓肿,腮腺咬肌筋膜致密,脓肿未穿破以前不易扪及波动感,腮腺深密包膜薄弱,脓肿穿破进入咽旁或咽后间隙,经外耳道的软骨与骨交角处进入外耳道,经翼上颌裂进入翼腭凹,沿颈部间隙到纵隔,向上通颅底扩散到颅内。
诊断及鉴别诊断:急性化脓性腮腺炎依靠病史及临床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但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特点。 1、腮腺发育不全,先天性,有家族遗传倾向。
2、免疫功能低下:成年后该病可痊愈。
3、细菌逆行感染:继发于上呼吸道及口腔感染。
临床表现:15岁以内多见,5岁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发作期:腮腺区肿胀或炎性浸润块,挤压腺体可见导管口有脓液或脓冻状液体溢出,持续1周,转入静止期:多无不适。间隔数周或数月发作一次不等。年龄越小,间隙时间越短,越易复发。随着年龄的增长,间歇时间延长,持续时间缩短。
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颌面科学考点梳理-唾液腺疾病
唾液腺疾病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概述常见于腹部大手术以后,称之为手术后腮腺炎。
目前已少见。
病因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肺炎双球菌较少见。
基本因素:机体严重脱水致唾液分泌减少或停止。
临床表现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发生者少见。
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随后,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皮肤红热现象显著,呈硬性浸润,触痛明显。
导管口红肿,可见脓液,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诊断及鉴别诊断不宜做腮腺造影鉴别:①咬肌间隙感染:肿胀中心—下颌角,导管无红肿②腮腺区淋巴结炎;③流行性腮腺炎:有传染接触史,常累及双侧腮腺,腮腺导管口无红肿。
预防对腹部大手术及患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加强护理,保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及抗感染,同时加强口腔卫生。
治疗1.维持正确出入量及体液平衡,纠正机体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选用有效抗生素及早用广谱、抗革兰阳性球菌抗生素,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3.加强口腔卫生护理。
4.切开引流指征:①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②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穿刺抽出脓液;③腮腺导管口有脓液排出,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明显。
5.其他保守治疗。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概述临床上较常见,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生。
病因病理1.先天性发育异常2.自身免疫功能异常3.细菌逆行感染临床表现1.婴幼儿至15岁,5岁左右最为常见;2.腮腺反复肿胀;3.管口有脓液或胶冻状液体溢出;4.持续1周左右;5.间隔数周或数月发作一次不等。
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及腮腺造影造影: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排空迟缓,主导管及腺内导管无明显异常。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概述与复发性腮腺炎一起统称为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病因病理局部原因:1.导管狭窄;2.导管结石或异物引起导管阻塞;3.腮腺导管较长,狭窄,阻塞远端导管扩张,唾液淤滞。
临床表现1.腮腺反复肿胀;2.半数以上的腮腺肿胀与进食有关;3.发作次数变异较大;4.晨起感觉腮腺区发胀,自己稍加按摩后即有“咸味”液体自导管口流出;5.可从导管口流出混浊的“雪花样”或黏稠的蛋清样唾液,有时可见黏液栓子;6.颊黏膜下扪及粗硬、呈索条状的腮腺导管。
口腔科学-第十二章-唾液腺常见疾病
第二节
舍格伦综合征
• 定义: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破坏外分泌腺, 导致粘膜及结膜干燥,90%发生于中年妇女。 • 病变限于外分泌腺本身者称原发性,同时伴其他自 身免疫病者称为继发性。 • 涉及多种因素,但其根本原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楚。 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
临床表现
• 眼部症状:眼干(泪腺病变、泪液↓)→异物、 烧灼、磨擦感,失明。 • 口腔病变表现:口干(涎腺病变,涎液↓)→口 腔灼热,发粘,味觉失常; 30 - 60 %涎腺肿大 (腮腺),易发龋齿。 • 结缔组织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 腺体肿大以腮腺最常见,弥漫性,边界不清。 少数可触及结节状肿块,称为类肿瘤型舍格伦 综合征。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 病因:导管阻塞,唾液排出不畅
– 局部因素:导管口损伤,疤痕愈合; – 结石、异物:远端导管扩张 – 导管系统过长、狭窄。
临床表现
• 多为单侧受累,也可双侧,不明确起病 时间; • 腮腺区反复肿胀,与进食有关,挤压有 “咸味”从导管口流出,顿感轻松; • 腮腺区轻微肿胀,导管口发红,流出粘 稠蛋清样液,有时有粘液栓子。病程久 者,腺体萎缩,颊粘膜下扪及腮腺导管 呈条索状; • 腮腺造影:导管狭窄,部分扩张似腊肠 状。
临床表现
• 高分化型多呈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界清,质 地中等,可有面瘫,但淋巴及血行转移率低。 • 低分化型生长速度快,质地硬,界限不清,活动 度差,与周围组织粘连甚至固定,可有疼痛,有 面神经麻痹症状。颈淋巴转移率高,可出现血行 转移。术后易复发。
诊断与治疗
• 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临床上与多形性腺瘤 难以鉴别,一般在手术中作冰冻活检后方 能确诊。低分化型伴有腺实质破坏者,在 涎腺造影中可有导管中断,远端导管出现 部分或完全不充盈也可能出现分支导管破 坏、碘油外漏等恶性肿瘤表现。 • 最后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 • 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生物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二)神经支配、血管分布、淋巴回流 1、神经支配:感觉纤维由三叉神经的舌神经的分支 分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起自颈上神经节,随面动脉分 支到腺体;副交感节前纤维起自脑桥的上泌涎核,经面 神经、鼓索、舌神经,进入下颌下神经节,交换神经元, 节后纤维分布于腺体;
• • •
2、血管分布: 动脉:面动脉、舌动脉的分支; 静脉:由面静脉经面总静脉、舌 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
2、深叶:位于下颌支内 侧,突入下颌后窝内。深叶 有三面,其尖部近邻咽旁间 隙。 • (1)上面:小而凹陷,与 外耳道软骨、颞下颌关节后 面相邻。 • (2)前内侧面:与下颌支 后缘、咬肌后部相邻,并延 伸到翼内肌深面。 • (3)后内侧面:于胸锁乳 突肌、二腹肌后腹、乳突、 茎突、茎突诸肌相邻。
• • •
2、血管分布: 动脉:主要为颈外动脉的分支; 静脉:主要由下颌后静脉汇入颈外静脉。
• • • •
3、淋巴回流: 腮腺淋巴→腮腺浅、深淋巴结→颈浅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 腮腺浅淋巴结:位于腮腺鞘浅面。 腮腺深淋巴结:位于腮腺实质内。
• • • • • • • •
二、下颌下腺 submandibular gland (一)位置、形态、毗邻 位置:下颌下三角内,在下颌体的内侧,舌骨舌肌和茎突舌肌的外侧。 形态:外部有颈深筋膜浅层形成的鞘包裹。腺体分为浅部、深部,两部在下颌舌骨肌后缘处相 连。 1、浅部:大,卵圆形,居下颌舌骨肌下方,其后缘达下颌角,紧邻腮腺下端,两者间有茎突 下颌韧带分隔,前缘达二腹肌前腹,并有一部分伸入到下颌舌骨肌深面。浅部分三面: (1)外侧面:紧邻下颌体内侧面、翼内肌下部; (2)下面:被颈阔肌、颈深筋膜浅层覆盖,并有面神经下颌缘支、面静脉在其表面走行; (3)内侧面:前部与下颌舌骨肌相邻,后部借茎突舌肌、茎突舌骨韧带、舌咽神经与咽侧壁 相邻。
• •
(二)神经支配、血管分布、淋巴回流 1、神经支配:感觉纤维来自颈丛的耳大神经、耳颞神经的腮腺支;交感神 经节后纤维起自颈上神经节,随颈外动脉入腮腺,司分泌,并分布于腮腺的 血管壁,司血管的舒缩以调节血流量;副交感节前纤维起自延髓内的下泌涎 核,经舌咽神经、鼓室神经、岩小神经到耳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 随耳颞神经到腮腺,司分泌。
• 3、淋巴:主要经下颌下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
• • • • •
三、舌下腺 sublingual gland (一)位置、形态、毗邻 位置:位于舌下区,在口腔底粘膜舌下襞的深面,下颌舌骨肌的上方。 形态:最小,分内外面、前后端。外侧面与下颌体内面的舌下腺窝相邻;内侧面为颏舌肌,该 肌与舌下腺之间有舌神经、下颌下腺导管经过;前端在正中线与对侧舌下腺相遇;后端与下颌下 腺深部毗邻。 舌下腺小管,8~12条,短而细,多数开口于舌下襞,少数汇入下颌下腺导管;大管经下颌下腺 导管外侧,与下颌下腺导管共同开口于舌下阜、或单独开口于舌下阜。
•
腮腺导管:由腮腺浅叶前缘发出,在颧弓下方15cm处穿出腮腺鞘。导管长 约5~7cm,管壁较厚,管径约0.2~0.3cm。导管在腮腺咬肌筋膜浅面前行,与 颧弓平行,横过咬肌外侧面,在咬肌前缘几乎呈直角转向内侧,绕过颊脂垫, 穿入颊肌,约成45°角向前,在颊肌与颊粘膜之间走行一短距离后,开口于 平对上和第2磨牙牙冠的颊粘膜上。导管口处的粘膜隆起,称腮腺乳头。开口 部位是导管的最狭窄处,导管穿过颊肌的部分也较狭窄,易有结石潴留。 • 腮腺导管在颧弓下方走行时,其上方有面神经上颊支、面横动脉,下有面 神经下颊支伴行,故腮腺导管常作为寻找面神经颊支的标志。 • 有时在腮腺导管前上方,可见形态大小不一的孤立小腺体,称副腮腺,其 腺管汇入腮腺导管。
谢谢!
• •
(二)神经支配、血管分布、淋巴回流 1、神经支配:感觉纤维由三叉神经的舌神经分布;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起自颈上神经节,随颈外动脉分支到 腺体;副交感节前纤维起自上泌涎核,经面神经、鼓索、 舌神经,到下颌下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 于腺体。
• •
2、血管分布 动脉:主要为舌下动脉、 颏下动脉; • 静脉:由面静脉经面总 静脉、舌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口腔解剖生理学 ——唾液腺
Or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第四节
•
唾液腺 salivary gland
•
• •
• •
人体有腮腺(浆液性腺)、 下颌下腺(混合性腺)、舌下腺 (混合性腺)3对大唾液腺,还有 许多分布于唇、舌、颊、腭的小 唾液腺(粘液性腺)。 一、腮腺 parotid gland (一)位置、形态和毗邻 位于颜面两侧部,颧弓下方, 外耳道前下方,下颌支后外方, 大部分腺体位于下颌后窝内。 腺体分浅、深两叶,在下颌支 后缘以峡部相连。 1.浅叶:较大。位于咬肌后部 的表面,形似倒置的锥体,向后 覆盖于胸锁乳突肌上端的前缘。 上达颧弓和外耳道软骨下面,下 至下颌角后下方,覆盖于二腹肌 后腹的表面。
• •
3、淋巴回流: 经颏下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颈深上淋巴结,或直 接注入颈深上淋巴结。
••
四、小唾液腺 小唾液腺分布于唇、舌、颊、腭部的口腔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根据其 所在部位分别称为唇腺、舌腺、颊腺、腭腺。小唾液腺多数为粘液性小腺体, 分泌物主要成分为粘蛋白。其中下唇、口底、舌腹等部位的小唾液腺,易损 伤引起腺管破裂或阻塞,发生粘液性囊肿,而且容易复发。 • 在轮廓乳头分布区附近的舌肌纤维中有小的浆液性腺体,称为味腺。味腺 的导管开口于轮廓乳头的沟底粘膜,分泌稀薄的蛋白样液体,以冲洗、清除 食物残渣,溶解食物,有助于味觉感受器发挥功能。
•
腮腺外包裹有腮腺鞘,是颈深筋膜浅层的延续。覆盖 在表面部分的鞘膜特别致密,与腮腺紧密粘着,向上附着 于颧弓,向后续于胸锁乳突肌筋膜,向前续于咬肌筋膜, 成为腮腺咬肌筋膜的一部分。覆盖在深面的腮腺鞘薄弱, 向后上附着于颞骨鼓部、茎突,向下附着于下颌支内侧面, 其中茎突于下颌角之间的部分纤维增厚,形成茎突下颌韧 带,位于腮腺与下颌下腺之间。腮腺鞘向腮腺实质内伸出 许多纤维隔,将腮腺分隔成许多小叶。
•
2、深部:绕过下颌舌骨肌后缘到该肌上面,在下颌舌骨肌与舌骨舌肌之间 进入舌下间隙,前行至舌下腺后端。 • 下颌下腺导管:从下颌下腺深部发出,长约5cm,管壁较薄,行于下颌舌骨 肌与舌骨舌肌之间,向前内方开口于舌系带两侧的舌下肉阜。导管走行途中 有部分舌下腺导管汇入其中。(下颌下腺导管长而弯曲,自后下斜向前上走 行,唾液在导管内运行缓慢,同时由于导管开口较大,牙垢和异物容易进入 导管,常形成钙盐沉积的核心,逐渐形成导管结石,因此,下颌下腺导管结 石比腮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