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2
最后的姿势_教案教学设计_2
最后的姿势本文是关于最后的姿势,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最后的姿势》是新课文,它的出现把我们带回到一年前令人落泪的时刻,缅怀那些在地震中离去的四川人民,追忆那些在灾难面前表现出英勇无畏、舍身忘死的英雄们。
通过不断地朗读,一字一句的细心体味,感悟课文中孕育的深刻思想感情。
教学中抓住第二段四处环境描写正面烘托,让学生细品其中蕴含谭老师高贵的品质。
谭老师语言、动作的描写更显无私大爱。
第三段让学生如入角色,感受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一位老师的话语,侧面烘托谭老师的英雄壮举。
学习救援人员的话时,联系上文地震来临时谭老师行为的细节描写,对比两种描写方法,从正、侧面感受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所有的人“永生难忘”!多么令人感动,这最后的姿势令同学们心潮澎湃,用激情表达对谭老师深深的敬意。
【教学内容】《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第十一册p30——p33教学过程一、朗读中复习旧知1师: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最后的姿势》。
(学生齐读课题)2师:回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谭千秋是一个怎样的老师?生:谭千秋是一个关爱家人,工作积极的老师。
师:你们喜欢这样的老师吗?生:喜欢。
师:好,就读出你们的喜欢吧!(学生用喜欢的语气轻快地朗读第一段)二、朗读中感动悲壮一幕——学习第二段过渡:谭千秋老师留给我们第一印象是美好的,那就让我们怀着美好走进这位令人无比敬仰的老师,感动于他那悲壮的一幕吧!师:请大家自由读第二段,其中你觉得那句话令你印象深刻或是被他感动,把它读给大家听,好吗?生:好------(学生开始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那些读书有困难的学生)(一)读出我们的感悟1、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品格师:现在,请你们把印象深刻或是被感动的地方与大家一起分享吧!(指名朗读,并说说感受,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依次出示学生的句子(1)天空阴沉沉的。
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师:为什么呢?你有何感觉?生:“阴沉沉的”让我感觉难受,觉得会有事发生似的。
最后的姿势原文 最后的姿势阅读理解及答案(优秀3篇)
最后的姿势原文最后的姿势阅读理解及答案(优秀3篇)最后的姿势篇一2023年11月3日的一天,我正好是40岁,当时我成功在中国大陆上创建了一家属于中国的手机公司,并成功地在中国大陆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发行上市。
15年之后我的这个手机品牌已在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建起了分公司,后又将这个品牌推行到美国,欧洲。
2023年6月的某一天,这时我正好70岁,我有两个孩子,一个男的一个女的比较大的是男的,今年42岁,比较小的是女的,她今年37岁,一天我在步行回家的路上,突然昏倒在地,路过的行人看见我昏倒在地,马上打了120把我送到了医院到了医院,医生先对我进行了一些基本的治疗。
过了一会儿我醒了过来,发现我的妻儿正在病床旁守着,我看到我醒啦,悲伤的脸色马上就变的喜悦了当我神智完全清醒的时候医生来为我进行身体检测,后经过检查断定我是因为工作繁忙而引起了绿色作文网某种心血管儿疾病可能会引起死亡。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我的家人刚刚还一副喜悦的表情,现在又变得悲伤了,这次的悲伤比刚才还要严重,医生为我开了点药,让我要按照她说的服用方法每天服用。
一个月后,我按照医生的话,每天吃药,可还是没有见效,某一天我突然觉得胸口很痛,呼吸不上来,慢慢的我又昏倒了,医生给我做了紧急手术,我的家人在手术室外焦急的等待着手术做完了,医生走出了手术室,我的家人连忙上前询问着我的情况,当他们得知我已淹淹一息的时候,眼泪控制不住的往下流,他们赶忙跑到了我的身边,我申请的望着我们家人,然后用我微弱的语气,对我的孩子说,孩子以前我因为工作繁忙,没怎么关心过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无论工作多忙忙也要多关心关心家人,两个孩子诚恳的点了点头,就这样我我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
最后的姿势作文篇二通过两个单元的学习,我认识了恪于职守的谭老师,认识了舍己为人的哈尔威船长,认识了智勇双全的郑成功,他们都是英雄,也许只是默默无闻的,但他们是我心中的英雄!谭千秋,他只是某一所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但他在灾难来临时,张开双臂,护住学生,他这种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精神,却让人不禁敬佩!5月12日清晨,谭千秋老师像平常一样,给小女儿洗漱穿好以后,便早早去学校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最后的姿势》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最后的
姿势》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最后的姿势》知识点整理
最后的姿势易错字音:短暂zàn着zhuó想坍tn塌震撼hàn诠quán释
2.易错字:塌陷震撼生死攸关洗漱凹陷瞬间
3、课文内容:
《最后的姿势》是写的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个老师:谭千秋。
他在生死攸关的一刻,
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他用自己51岁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人民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
千秋!”易考点:
(1)人物品质:镇定自若
爱生如子恪尽职守舍生忘死舍己为人以身殉职
(2)照样子写成语:
a、绘声绘色(ABAC)独来独往、动手动脚、风言风语、冷言冷语、多才多艺
b、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滔滔不绝、出口成章、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能说会道后第三题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姿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在文中起着点明题目,升华文章中心的作用。
正是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谭老师
在危难之际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安危为重,
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谭千秋和4名学生努 力地坚持着。谭老师的手却被压住了。 “我没事,你们一定要坚持!” 就在这时,又一次余震发生了,刘红丽的 大腿被一块突然挤过来的尖利物品刺破了, 她惊叫着哭喊起来。 “红丽,你伤得很严重吗?”谭千秋焦急 地问。 刘红丽心惊胆战地说:“不是很严重,老 师,我怕!” “不要害怕,只要伤得不严重,就要忍 着,冷静,坚持,就有生的希望!” 怕刘红丽和田刚他们坚持不住,谭千秋时 不时地鼓励他们。但几个学生发现,老师的 声音越来越弱了„„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 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 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 我们的身上。”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 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 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 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 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 着想„„”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 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 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 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 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 命中最后的姿势!
平武县南坝小 学学前班中班 的代课老师48 岁女教师杜正 香——最悲壮 的身姿
摘下我的翅膀, 送给你飞翔
他叫张米亚, 29岁,是汶川 县映秀中心小学 数学老师,地震 发生时他双手死 死护住两名学生, 自己却不幸遇难, 后来,救援人员 不得不锯掉他僵 硬的手臂以救出 那两名学生。
作业: 1、练笔:谭老师,我 想对你说„„ 2、搜集汶川地震中让 你感动的故事,讲给你身边 的人听。
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 堆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 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守护 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大丰市第八小学曹亚斌【教材简解】《最后的姿势》是根据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感人故事。
课文讲述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一位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文章不仅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还为塑造学生的人格提供了感人的文本素材。
【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最后的姿势”中包涵的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4、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教材文本所进行的对话交流,是彼此精神世界的交往、互动、合作。
本课教学,力求引领学生反复品味语言,透过文本语言,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传情的诵读,来体验文本情感。
教学中,力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充分与文中人物进行情感撞击心灵对话,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发展学生的智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出人物。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最后的姿势》。
在生与死的刹那间,谭老师作出了自己的抉择。
请观看《千秋心千秋爱——记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干部谭千秋》片段/programs/view/Nl9nrnAW7sE/2、谭老师“最后的姿势”在课文中几次出现?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谭老师遇难时护住学生的经过?(2~7自然段)3、过渡:如果我们再回到5.12这天,再去亲历那个现场,去聆听谭老师的语言,去看看谭老师的行动,我们的感受将会更深。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走近人物。
课堂上的视频引入大大地丰富了课程资源,增强了教材的可视性,调动了学生浓浓的学习情趣。
】二、细细品读,感知形象1、谭老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4-7自然段,边读边划出关键的词句,品读品读,细细地体会。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案例与评析
师 : 地上 , 儿开 了 , 草 花 蝴
苏 教 版 二年 级 上 册第 二 单
元 第 4课 。
教 学 目标
1指 名 读 第 1自然 段 。 . 师 : 来读 读课 文 的第 1 谁
案例精 选
能美 美地 读 这句话 。( 名 读 ) 指
么 ” ? ( 串葡 萄 、 串项链 、 呢 一 一
一
乡村 生 活 的 美 好 。
师 : 们 看 , 下 孩 子 捉 了 你 乡
一
串糖 葫 芦 、 串 烤 羊 肉 ) 一
师 : 串小 鱼 可 新 鲜 了 , 这 小
( 师 引 读 第 4自然 段 ) 教 师 : 就 是 乡下 孩 子 , 这 他 们 —— ( 接 : 在 阳光下 / 在 生 生 长
【 计 意 图 : 师 引 导 学 生 设 教
将 自己的 生活体 验 、 内心体 验
带 入 阅读 的 过 程 中 , 引 领 学 生 走进 文本 , 出幸福 的味道 。 】 读
( ) 读 第 2、 自 然 段 , 二 3 体
子 的 生 活 有 初 步 的 总 体 印 象 。】 二 、 读 , 验 乡 下 生 活 细 体 师 : 欢 这 首小 诗 吗 ? ( 喜 喜
( 件 出示 图 片 , 知 乡野 课 感
下 孩 子 的聪 明 。( 生 齐读 ) 女
2含 草 叶 , 乐 曲 。 . 吹 师 : 吹过草 叶 ?( 有 ) 谁 没
坏 了馋 嘴 的 猫 咪 ) 师 : 咪真 是 “ 坏 了 ”谁 猫 乐 ,
能读好 这 一句 。( 名 读 ) 指 师 : 不 仅 听 出 了 你 的 快 我 乐 , 从 你 的脸 上看 到 了快乐 。 还
《最后的姿势》PPT课件解析
关爱家人、工作积极 关键词:给小女儿、早早、平常
:那么,谭老师仅仅是一个关爱家人、工作 尽责的老师吗?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谭老 师,走近他那最后的姿势。
• 学习第二段,感受潭老师的爱与责任
第二段
1的姿势
• 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 04秒吗?(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
2008.5.12
• 2008年五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 震,将四川西北一个个美丽的城镇乡村瞬 间变成废墟,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 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做出更多的选择, 可是谭千秋老师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一个 特殊的生命姿势。
(感受爱与责任)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 他双臂 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 深陷下去,血肉模糊,身下还死死 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 着!”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 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
精读第一处 1、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 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 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 生。
• 句话中抓住了谭老师的( )进行细节描 写?这句话写了谭老师的哪几个动作?从 他的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是怎样拉的?“立即”说明反映的速 度之快,当机立断,他将学生的生命安全 时刻放在第一位。换成“领”好不好?) 教师示范做一个“拉”和“领”的动作。 撑(为什么要撑?谭老师是要稳住这张摇 摆的桌子,同时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撑开一 把保护学生的大伞,减轻碎裂的砖块、坍 塌的楼板直接砸向课桌下的学生。 护:(护可以组什么词?谭老师是用什么 来保护学生的?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学 生,谭老师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
林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最后的姿势》_马燕
最后的姿势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只识不写。
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会用“生死攸关”造句;3、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导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的情况;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交流、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人物形象;3、借助分段、概括课文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4、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学会用环境及场景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1、视频: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纪实;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正对性、时效性。
五、教学课时 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读:1、播放: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纪实视频;2、导读:在这些灾难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和许许多多令人终身铭记的英雄人物。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
板书并齐读课题;3、简介谭千秋老师。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识写(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
由于本课中左窄右宽结构的字特别多,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这类字的规律;不仅要注意左窄右宽,还要注意笔画的穿插与避让;(2)学生练习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字。
2、检查对描写大地震的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
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教案
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教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教案1 教学目标1.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二类字。
联系课文语境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
4.能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谭老师,在脑海中形成他最后的姿势的初步印象。
教学难点:能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资源1.“5.12”大地震的概况,学生当时了解的地震信息和参与抗震救灾的活动。
2.学生搜集到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3.谭千秋老师的人物介绍。
教学过程:课前观看汶川大地震相关录象图片[课件] 课前5分钟(眼保健操)一. 检查预习,导入课文: 2:25—2:30出示词语:废墟坍塌塌陷尘埃震撼诠释生死攸关妙语连珠大公无私师德灵魂爱与责任[课件]指名读师:词语是有味道的,如何能读出词语的味道?生:想象画面读。
师:真是个银点子,你来试试,可以吗?指名读师:其实要想读出词语的味道还有个金点子,那就是将词语放进句子中,谁来试试出示句子:20XX年XX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场突如其来的里氏8.0特级大地震,将XX西北一个个美丽的城镇乡村瞬间变成( ),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
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作出更多的选择,可是谭千秋老师却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他用生命( )了( )的( )。
[课件]师:完全正确,有声有色,一起来体验!齐读。
二.精读课文(一) 师:面对死亡我们可能无法作出更多的选择,可是谭千秋却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生命姿势。
2:30-2:40生:这是什么样的姿势?师:学贵有疑,学贵有法!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圈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相关语句:1.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身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6 《 最后的姿势》(2)
单元七主备人李宝升执教人李宝升课时第2课时课题 6 最后的姿势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课后3)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要点重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课后3)难点: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预案个性设计一、复习主要内容,直入文本中心1。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说说谭老师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2.朗读课文的最后一节。
说说他是个怎样的老师?(普通、爱与责任书着写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二、学习第一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1.自由读课文,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关爱家人、工作积极)关键词:给小女儿、早早、平常三、学习第二段,感受潭老师的爱与责任1.朗读课文,先在小组内分读课文,再在全班展示读。
2.说说段意,比较这段的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的关系,3.体会抓住重点内容,删除次要内容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4.自主圈画批注式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
(1)用“——”画出语言,用“~~~~~”画出动作。
(2)仔细阅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
(3)交流:左边(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
5.朗读鉴赏式学习四处环境描写。
(1)天空阴沉沉的。
预示着地震的来临。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个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体会连用3个感叹号的表达效果。
(3)楼房摇晃得……腾空而起。
楼房马上要坍塌,情况危急到了极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4)地动山摇。
……楼房塌陷了……这样的环境描写预示着谭老师遇难了,他的姿势成为永恒的瞬间。
(5)朗读体会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烘托作用。
四、学习第三段,体会这一段侧面描写的作用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去掉这段,你觉得行吗?(显然不可以,这段侧面描写使故事变得真实可信。
)2.这一段引用了哪三位人物的话语?为什么这样选择?(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他们的所见最有说服力)3.朗读课文,抓住救援人员的语言,抓住飞身,抓住生死攸关组织有感情地朗读。
《最后的姿势》课文原文
《最后的姿势》课文原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6 最后的姿势5月12日,和平常一样,谭千秋老师六点多就起床了。
他给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天空阴沉沉的。
下午两点多,谭老师在教室上课。
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最后的姿势但是,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地动山摇。
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
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
”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
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最后的姿势”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老百晓已完成校对〗〖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教学案例与评析——A案
师 : 说 说 你 读 懂 了 一 位 怎
样 的 谭 老 师 ? ( 生 交 流 : 危 学 临 不惧 、 学生 为重 等 ) 以 ( 件 出示 :在 危 急 时 刻 , 课
谭 老 师 首 先 想 到 的是 拼 命 呼 喊 , 他 快 速 离 开 , 的 他
【 计 意 图 : 段 的 学 习是 设 这
然 段 高度 概 括 和 评 价 了谭 千 秋
评 价 , 生交 流读 后感 受 ) 学
师 :现 在 请 你 静 心 默 读 课
文 , 圈 画描 写 谭 老 师 语 言 和 动
老 师 的 事 迹 ,通 过 直 入 本 段 能
使 学 生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课 文 的 主
、
回顾 课 文 。 入 文 本 中心 直
学 习 你 能 用 一 个 词 语 说 说 谭 千
秋 老 师 “ 后 的 姿 势 ” 给 你 的 最 留
师 : 危 急 时 刻 , 老 师 首 在 谭 先 想 到 的 是 学 生 的 安 危 ,他 拼 命 呼喊 自己 的 学 生 快 速 离 开 。
感 受 吗 ?( 生 自由 说 : 私 、 学 无 临 危 不 惧 、 已救 人 、 与 责 任 、 舍 爱
价 值 ” 诠 释 着 对 学 生 的 “ 与 , 爱 责任 ” 。本 节 课 就 让 我 们 继 续 走
近谭 老师 , 读他 的师 魂 。 解
境 描 写 对 表 现 人 物 精 神 品 质 的 作 用 ;学 习 侧 面 烘 托 人 物 形 象
的方 法 。 教 学 过 程
一
【 计 意 图 :课 文 第 1 自 设 2
义 ,感 受 谭 千 秋 老 师 对 生 命 意
义 的追求 和诠 释 。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的姿势》同步训练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的姿势》同步训练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一、基础题1.读拼音,写词语。
tān tā quán shì fèi xū zhèn hà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辨形组词。
诠________ 拴________ 栓________虚________ 墟________3.选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坍(A.tān B.dān)塌________着(A.zhuó B.zháo)想________散(A.sàn B.sǎn)步________4.根据拼音写词语。
午休后,他正在院子里xǐ shù________,突然宿舍楼随着地势āo xiàn________下去,顷刻间变成一片fèixū________。
5.近字组词。
感________ 撼________吱________ 枝________释________ 泽________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大公无________ 地动山________ 生死________关血肉________糊7.拼音写字,我能行。
shù kǒu quán shì āo xiàn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8.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忽然课桌摇晃起来。
________夜色中,一个黑影一晃就不见了。
________9.用钢笔描红。
诠释坍塌攸撼10.根据意思写词语。
决定生存或死亡的最危急、最关键的时刻。
________。
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
________。
11.按要求写句子。
谭老师的姿势震撼了抢险人员。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二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二一、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体会出谭千秋老师的人格魅力,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最后的姿势”句子的含义,体会人生的价值。
二、教学准备:自制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回到2019年5月12日那天,去共同关注发生在那天可歌可泣的故事,共同去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共同去感受谭老师那定格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姿势。
(板书:最后的姿势)(二)感受人物品质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自读课文第2——7小节,用笔画出描写谭老师的句子,并将划出的句子默默再读几遍,从这些句子中你看到一位怎样的谭老师。
1.学生自读课文2.集体交流句子,相机出示:(1)这堂课上,他给学生们讲“人生的价值”“人生的……。
”(2)他意识到……快……(3)在教学楼……谭老师……护住了四个学生。
3.引导学生感悟句子,关注细节,感受谭老师的品格。
(优秀的老师,教书育人,是关心学生的老师,是一位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老师……)(大家快跑立即撑护住)4.引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谭老师的内心世界师:谭老师是一位十分注重教书育人的老师,是一心关心学生的老师,是一位不光是言语教育还重视行动教育的老师,文章对他的言语行动的描写刻画第反映谭老师的平凡而又伟大,为了学生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师:请大家再看课文,文章除了在写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的时候还有这样的几句话,出示:(1)天空阴沉沉的。
(2)忽然,课桌……起来,地震!(3)楼房摇晃……腾空而起。
(4)地动山摇……塌陷了……。
这句话是当时的环境描写,在文章到底有什么作用,能否删除呢?5.学生自读品位,集体交流(真实,更反映情况的危急,同时反映谭老师的镇定)师:可见这些环境描写在文章中也起着衬托作用,十分有必要,更能反映谭老师的品质,让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一组读环境描写句子,一组读描写谭老师的句子。
)6.分角色朗读师:地动山摇,破裂的钻块、水泥……楼房塌陷了……谭老师已深深地被埋在废墟中,当人们在营救过程中又感受到怎样的一幕呢?(三)评价人物品质学生浏览课文8——10小节,文中写了三个人物的语言,分别是怎样说的?1.出示:(1)“我们发现他的时候……四个学生都还活着!”(2)“地震时,眼看……身上。
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的姿势》课文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的姿势》课文知识点六年级语文上册《最后的姿势》课文知识点1、课文主要描写了当地震灾难突然袭来时,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学生,自己却不幸遇难的事,歌颂了谭千秋老师舍己救人、恪尽职守、爱生如子的崇高精神。
2、“凹”的笔顺是:竖横折折竖横折横凸的笔顺是:竖横竖横折折折横3、“天空阴沉沉的”的作用是:预示着灾情的发生,渲染悲壮的气氛。
4、第3节的上课内容既是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也为下文他在危难之际作出的抉择埋下了伏笔。
5、第5、7节的场景描写渲染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和恐怖,表现了谭千秋老师的临危不惧、舍身忘我。
6、“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表现了谭千秋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的精神将世代相传。
7、书后习题3、“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是谭千秋老师逝世的自然姿势,但正是这是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在危难之际他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的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正是这一姿势,让人们深深感动,永生难忘,并对谭千秋老师产生崇高的敬意。
因此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姝姿势已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人们对他永恒的记忆,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8、为谭老师拟写碑文或颁奖辞:谭老师,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您以恪尽职守、爱生如子书写无私大爱,您以舍己救人、以身殉职诠释师德灵魂。
当地震来临时,您机智果断地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位学生。
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您浑然不怕。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在您双臂张开的瞬间,我们的心里就刻下“谭千秋”这个伟大的名字!4、描写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大公无私视死如归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宽宏大度5、表示时间短的词:霎时间须臾间转眼间刹那间一瞬间顷刻间眨眼间倏忽间6、表示情况危急的成语:千钧一发燃眉之急十万火急兵临城下危在旦夕岌岌可危一触即发危如累卵。
公开课教案《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本文是关于公开课教案《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4、能够体会环境描写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回到2008年5月12日那天,共同去走近那位谭千秋老师,共同去感受那定格谭老师生命的——最后的姿势。
(齐读课题)二、紧扣“最后的姿势”感受人物品质。
1、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读课文找出描写谭老师最后的姿势的语句,并划下来。
(生交流、课件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2、深入理解,感受品质a: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过渡:今天我们就循着课题,围绕这最后的姿势来走近我们的谭千秋老师。
(1)指名读。
(2)划一划谭老师这最后的姿势里有几个动作。
拉、撑、护(板书)再读(着重注意动词)(3)演示理解“撑”“拉”和“护”我们比较容易理解,我们来看看这个“撑”,什么样的姿势叫做“撑”?(请学生上台演示、学生点评)在演中评,在评中感受谭千秋老师的品质,在感受后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训练。
(4)比较阅读,感受品质(课件出示):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护住了四个学生。
为什么不能省略“用自己的身体”?(比较体会,感情阅读)教师小结:这简简单单的一拉一撑一护,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动作(板书:动作),撑起的是(一片生命的天空),护住的是(四个学生的生命),付出的却是(自己宝贵的生命)。
6.2最后的姿势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解理解“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2、学生自读感悟,合作交流,在脑海中的建起潭千秋丰满的英雄形象,理解他用生命护卫学生的事迹,体会他师魂的伟大。
【学习过程】二、出示目标1、品析潭千秋老师的一言一行,理解他在生死关头的抉择,学习他大公无私、奋不顾身的英雄行为。
2、请画出相关语句,认真读一读,说一说你的体会。
三、自学指导1、日常生活中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呢?2、当地震来临时,谭老师是怎样做的?3、人们是怎样赞颂谭老师的?四、第一次先学后教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品析句子)。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个自然段主要表现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主要写谭老师对女儿关爱呵护,对工作踏实、认真)(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谭老师是这样的一个人呢?拿笔画出来。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品析句子)。
过渡:当地震来临时,谭老师是怎样做的?(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3)思考:①读了这一段,你看出谭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②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③反馈小组学习情况。
出示句子: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向同学们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老师(板书舍己救人、忠于职守)出示句子: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引导学生抓住“立即”、“拉”、“撑”、“护住”等词语感受谭老师的舍己救人、忠于职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五、第二次先学后教1、学习课文第三部分(赞英雄)。
(1)指名分段朗读第三部分。
(2)人们是怎样赞颂谭老师的?(3)从人们的赞颂中,可以看出谭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回答板书:临危不惧,勇于牺牲)(4)齐读第三部分。
六、第三次先学后教1、出示画面(张开双臂,护住学生)(1)怎样理解:“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的姿势!”(2)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但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一个自然段中两句话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最后的姿势泰兴市分界小学李冬美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6课《最后的姿势》第二课时设计意图:《最后的姿势》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特级教师、德阳市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在教学楼坍塌的瞬间,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生命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
文章质朴感人,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的赞颂与崇敬之情。
第一时间感应到地震发生的谭千秋老师,没有选择只身逃生。
他只喊了一句话,就使全班学生的生命转危为安。
他只做了一个动作,就让四个学生安然无恙。
他的一言喊尽了对学生的真爱。
他的一行铸就了他伟大的师魂。
教学《最后的姿势》,就是要通过解读谭老师的一言一行,让学生感受到他舍己为人、舍生取义的高尚师德。
弘扬正气,接过爱的接力棒,传递爱的精神。
另外,使学生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设计思路:读一言一行,感悟高尚师德;听沉痛回忆,学习英雄精神;创设情境,感受中华魂。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理解文中重点句子“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意思。
4、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2、能够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汶川大地震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人在自然灾害的面前是渺小的,但生命的坚强和人间的大爱却是光彩夺目的,在这国难家难突然降临时,可爱可敬的人们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
这节课我们继续回到2008年5月12日那天,去共同关注发生在那天可歌可泣的故事,共同去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师,共同去感受谭老师那定格在生命最后一刻的姿势。
(板书:最后的姿势)【设计意图: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能让学生很快很快地进入课堂,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精读课文学习第一段:1、让我们先从5月12日的早晨开始回忆,默读第一小节,思考,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师?对家人关爱对工作尽责(“平常”“早早”)2、齐读第一段。
3、平平常常的一天,谁会料想到会发生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呢?在地震发生的时刻,谭老师又是怎样说,怎么做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段。
学习第二段:1、这一天的天气有什么不同?天空阴沉沉的。
对于这一处环境描写,作者单独列为一个小节,是想提醒我们什么呢?2、然而,此时正在上班的谭老师并没有意识到灾难的来临,此时的谭老师正在教室内给学生上课。
请大家一起读。
谭老师的课让你学到了什么?3、正在上课的时候,灾难突然降临了——出示:(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部摇晃起来地震 )此时的情况怎样?(危险)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这里的三个!表达了什么?(情况的危急,起到强行力的冲击感情的作用。
)我们看出情况危险,谭老师也看出来了——4、出示:他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从谭老师的话中,你能看出什么?(在危急时刻;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同学们的安危,他拼命呼喊自己的学生快速离廾,具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 (板书:当机立断)这就是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
老师的话有作用吗?(有,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5、然而,地震发生得如此突然,留给大家逃生的时间实在太短暂了,情况越来越危急——6、出示: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正尘埃腾空起。
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情况危急?此时的情况可以用哪些成语水形容?【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地震的语句读一读,有助于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特殊背景情况,理解主人公谭老师的行动之客观原因。
这部分重在让学生关注环境与场景描写,重在通过朗读使学生真切感受地震的危害与危急。
】7、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谭老师又是怎么做的?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这段话中,谭老师的哪些表现让你深受感动?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谭老帅? (恪尽职守、无私师爱)立即、拉到:“立即”说明反映的速度之快,当机立断,他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时刻挂在第一位。
“双手撑”从力度上突出谭老师使出全身的劲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张开一把保护学生的保护伞,减轻碎裂的砖块、水泥板直接重重地砸向课桌造成的严重恶果。
护: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学生,谭老帅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
(能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人物形象,你真会读书。
)这段细节描写连续用了三个动词写出了在危难时刻,谭老师舍己救人的场景,谭老师在短暂的时刻那种以生命来换取学生生存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那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扩住了四个学生的姿势将铭刻在我们的脑海里。
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进课文再次深情地朗读。
(指名读、齐读)8、启发想像:如果没有谭老师拉、撑,会出现怎样的后果?(1)学生各抒己见。
(2)(出示图片)老师这儿有一张图片,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的内容吗?(3)这场地震将一个个美丽的乡镇变成了废墟,数以万计的人失去了生命,天灾无情人有情,这四个孩子足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伟大的谭老师。
在生死攸关的一刻:(引读)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9、在谭老师的保护下,四个学生多了一份逃生的希望,而谭老师呢?(引读第七小节)地动山摇——破碎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多么伟大的谭老师呀,为了学生,他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学生,让我们把对谭老师的敬佩带进课文再次深情地朗读。
再现那感人的一幕。
学生: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黑色的文字,要能反映情况的危急;女生读红色部分,再现谭老师的英雄行为。
)【设计意图:课文2-7自然段是重点部分,特别是第4、第6自然段具体生动地刻画了谭老师的言行,折射出谭老师在灾难来临之时本能地保护学生,不但没有只顾自己逃命,还为了保护学生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舍己救人,有高度的责任心,有无私的大爱。
教学过程中重点抓住这两点品读相关语句,特别精读描写谭老师护生姿势的一句,以突出重点。
】课文描写的这一幕是感人的,但老师觉得他还不能充分表现谭老师的伟大。
老师找到了当时的一则新闻报道,摘录了其中的两段话,(出示)刘丽红和另外3个同学在一阵天旋地转中,感到整个地面都要翻滚过去,屋顶和墙壁山崩地裂般地倒塌下来,她们按照谭老师的吩咐蹲趴在地,惊魂失魄地大声尖叫着,被埋在了废墟中。
谭千秋拼尽力气叮嘱她们:“别怕,老师保护你们。
”下午3时左右,第一次余震袭来,继续砸落的顶棚石板再次压向谭千秋,他痛苦地大叫一声,呻吟着死死抓住桌子趴在桌面上。
刘丽红等4人缩在被砸断了桌腿、倾斜下压的桌子下一动不敢动。
每一次几秒钟的寂静间歇,谭千秋都会发出微弱却清晰的鼓励:“挺——住!一定要……勇敢……坚持等到救援……”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两段话介绍了什么内容?说一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2、交流。
(注意指导学生读)【设计意图:当我从网上搜寻到这两段资料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谭老师在身受重伤生命垂危之际依然想到的是孩子们,怎能不令人感动?这一段内容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更能突出谭老师的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
】3、谭老师面对危险,将生死置之度外,他飞身一扑,用他的双臂为学生牢牢地守住了生命之门,为了学生,生命垂危的他还不忘给失魂落魄的学生精神的鼓励:为了学生,他永远告别了亲人和朋友,永久沉睡在了众人撕心裂肺的泪水中……他的行为怎能不让人震撼呢?(读好句子。
)4、引读: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
”一位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
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救援人员说:“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四个学生都还活着!”【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课文和补充内容的增加,已能充分突出谭老师的光辉形象,所以获救的学生、老师、救援人员的回忆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理解,只需要感情朗读,表达人们内心的震撼和感动。
】7、同学们读得都很好,作者通过对救援人员、获救学生、老师的话得描述,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谭老师对学生的爱,不仅是挂在嘴上的,更多的是表现在行动里的。
他最后的姿势,让我们深深地震撼。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一起读好第八到第十自然段。
同学们,如果将这一切行为都化成一个字的话,那是一个什么字? (爱勇……)如果把他那张开双臂的姿势定格为最后的姿势的话,我们还可以说这是怎样的姿势? (英勇的姿势顽强的姿势爱的姿势师德崇高的姿势……) 师:这是多么崇高的姿势呀,多么充满爰的姿势,让我们一起缅怀谭老师,缅怀谭老师那永存的姿势——齐读句子(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四、播放视频,拓展写话师:2008年6月2日,英雄谭千秋的骨灰回家了!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故乡,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故乡,回到了他牵挂多年的家中。
被救的孩子和家长长跪在谭老师的遗像前,千言万语道不尽对谭老师的感激,许许多多不相识的人都来悼念谭老师。
如果你是其中一位,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3、学生练笔。
4、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安排了一个写话训练,实现文本语言的迁移运用,体现阅读与表达的紧密结合,一方面促使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总结,升华情感:谭老师用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告诉我们:(引读)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大公无私,是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为国家着想……师:谭老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将自己的大爱化成了最后的姿势,永远定格在汶川大地震中,永远隽刻在了四个学生的脑海里,隽刻在世人的心中,成为—座可歌可泣的英雄教师雕像,成为激励几代人几十代人的英雄事迹,永远传颂下去。
所以人们这样赞颂——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师:谭千秋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脑中,他的英雄事迹将载入史册。
在被救的学生心目中: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在家长的心目中: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在我们的心中: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设计意图:总结是为了再次凸现人物形象,升华学生对谭老师的感动和敬佩的情感。
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四、布置作业:1、其实,在5.12中,在那灾难爆发的那一刻,不仅仅是谭千秋老师,还有很多很多的老师,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学生的生存,他们都用自己最后的姿势震撼了所有的人,他们用生命铸就如天大爱,诠释了最高尚的师德灵魂,演绎了爱与责任最深刻的含义,让我们课后搜集几个抗震救灾中的动人事迹,跟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