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教案范本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教案范本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2)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和原则;(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农业区位选择方案。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3)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农业发展、珍惜粮食资源的思想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农业区位选择的含义及意义2. 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2)社会经济因素(3)技术因素3. 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和原则(1)综合分析法(2)比较优势法(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4. 农业区位选择的案例分析(1)我国主要农业产区的区位选择分析(2)国际农业区位选择的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农业区位选择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2)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和原则;(3)农业区位选择的案例分析。

2. 教学难点:(1)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和原则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如何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考,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农业区位选择的含义及意义;(2)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3)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和原则。

3. 案例分析:(1)我国主要农业产区的区位选择分析;(2)国际农业区位选择的案例分析。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农业区位选择方案。

5. 实践操作: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学生提出的农业区位选择方案进行模拟操作。

6.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整理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和原则;2.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选取一个农业区位选择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3. 收集国内外农业区位选择的案例,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精选3篇)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精选3篇)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精选3篇)《农业的区位选择》篇1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这些水果都是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但是在大家很津津有味的品尝时候,有没有想过,它们为什么会种植在不同的地方?另外,我们也学习过一篇语文课文《晏子使楚》——晏子其中有言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以上所说的种种,都和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农业区位的选择有关。

学习完今天的知识,我们或许就有更深的了解了。

好,在上课前,大家都有读过了课文,那么现在想请位同学告诉我一下,什么是农业?好,请坐下,那么,由于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因而农业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

下面大家请看这两幅图——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大利亚牧场,从图片上看,两地的农业生产有何不同之处?——(学生答)泰国湄南河平原是一片水田,从事水稻种植;而澳大利亚则是一个牧场,从事牧羊业。

那现在我又有疑问了,为什么这两地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农业景观?是不是和这两个地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有关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农业在这两个地方的不同选择?要知道以上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学习农业区位的概念。

下面请同学们找到课本里有关农业区位的两个含义并且一起读出来: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大家看起来是不是很抽象,那下面我们再以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为例来解说一下这两个含义:一是水稻这一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湄南河平原;二是湄南河平原种植水稻是与当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是环境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我们再次以湄南河平原的例子来说,这个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首先,我们知道泰国是位于中南半岛上,而这个地方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我们看一下这个图片,图片上的红色曲线代表了气温的分布,而绿色的柱形图则代表了降水量。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精选5篇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精选5篇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精选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活动总结、实习报告、演讲稿、规章制度、心得体会、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activity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self-evaluation,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精选5篇《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篇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范文

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范文

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3.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和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难点:1. 农业区位选择的原理及实际应用。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

2. 利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法,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及其实践意义。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地图和资料,包括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气候条件等。

2. 准备案例素材,包括成功和失败的农业区位选择实例。

3. 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景观图,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2. 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解释农业区位选择的定义,阐述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引导学生了解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4. 利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法,分析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和资料,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及区位选择。

5. 案例分析:介绍成功和失败的农业区位选择实例,让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地图和资料,分析本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及其实践意义。

7.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 培养学生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意义2. 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3.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践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意义及主要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践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践案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意义及主要因素。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践案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践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农业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农业区位进行案例分析,下节课分享。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理解程度及实践能力。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差异,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2. 联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农业区位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农业发展规划、农业政策制定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相关疑问。

2. 讨论环节:组织学生就农业区位选择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分享彼此观点。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关于农业区位选择的基础知识及案例分析。

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农业区位选择的资料,拓展视野。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农业生产基地,直观了解农业区位选择在实际中的应用。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讲解、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及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作业中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及见解。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后的总结报告,考察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范文

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学科领域:高中地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3.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和资料的能力,提高其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及区位因素的变化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具体的农业区位选择问题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差异这么大,引出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定义、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4.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具体地区的农业生产区位选择,如我国南方的水稻种植、北方的小麦种植等。

5.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目中的农业区位选择问题。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度。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生产区位选择,并在下节课分享。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农业区位选择的知识。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实际分析能力的掌握。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练习题、案例分析报告和小组讨论。

3. 评价标准:能准确回答问题,分析问题思路清晰,报告内容完整,小组讨论积极参与。

七、教学资源1. 图片资源: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图片。

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范文

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范文学科领域:高中地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3. 能够分析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教学难点:1. 分析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 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农业区位选择的地图和图片。

3. 案例资料。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教材内容。

2. 准备笔记本和笔。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农业区位选择的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兴趣。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解释其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3.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4. 案例分析(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给定的案例资料,分析不同区位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5. 课堂小结(5分钟)第二课时:6. 地图阅读和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地图和图片,加深对不同区位因素的理解。

7.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根据给定的区位因素,选择适合的农业发展区域。

8. 分享和讨论(10分钟)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结果,其他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和讨论。

9. 课堂小结(5分钟)四、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课堂笔记。

2.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农业领域,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准备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目的:1. 评估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对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的掌握情况。

3. 考察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评价方法: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概念的理解和影响因素的掌握情况。

农业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农业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章“区域产业活动”在全书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农业是人类最要紧的产业活动之一,是教材中研究的重点,也是本书中的重点内容。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很多,运用区位分析理论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应用价值较高,符合“学习对生活有效的地理”这一地理新课改理念。

这部份知识是分析世界要紧农业地域类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也为学生学习本章第三节、第四节提供学法指导,为学习工业区位、交通区位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区位的含义和农业地域的概念。

2.通度日动和案例说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进展转变对农业区位的阻碍。

(二)能力目标1.培育学生运用示用意、地理图片、生活实例分析归纳结论的技术。

2.运用所学原理,综合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缘故,合理评判农业区位选择。

(三)德育目标使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大体观念。

【重点】阻碍农业的要紧自然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其进展转变对农业区位的阻碍。

【难点】运用所学原理,合理评判农业区位的选择。

【教学方式】导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具】自制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进程】教学流程教学内容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海南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还可以发展农业,种植热带水果,建反季节瓜菜基地。

同学们能不能说出海南的特色水果有哪些?图片欣赏:海南水果问:如果我们把香蕉移到咱们这儿种植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气候不适和。

(可以,可以培育良种,但是目前的科技水平还不能够实现。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请同学们看几幅图片并思考问题:画面上的人们从事的是哪一类生产活动?这类生产活动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图片资料“三江平原的种植业、青藏高原的畜牧业、美国西部的水果生产、荷兰的鲜花、美国的商品粮基地、美国的展示精美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因素1.气候—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热量-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

农业区位区位选择教案

农业区位区位选择教案

农业区位选择教案教案一: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与重要性【教学目标】1. 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3. 能够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教学内容】1. 农业区位选择的定义:介绍农业区位选择的含义和背景。

2. 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解释农业区位选择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介绍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如土壤质量、水源条件、气候条件等。

4. 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引入农业区位选择的实际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讨论: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因素。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根据给定的区位选择因素,分析并选择适合农业生产的区位。

4. 分享与总结:各小组分享自己的选择结果,总结农业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性。

教案二: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与方法【教学目标】1. 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

2. 学会运用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3. 能够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优缺点。

【教学内容】1. 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介绍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如土壤质量、水源条件、气候条件等。

2. 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介绍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如地形分析、气候分析、市场分析等。

3. 农业区位选择的优缺点:分析各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优缺点。

【教学活动】1. 复习与导入:复习农业区位选择的定义和重要性,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与讨论: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运用所学的方法和原则,分析并选择适合农业生产的区位。

4. 分享与总结:各小组分享自己的选择结果,总结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和原则的优缺点。

教案三: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教学目标】1. 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 学会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教案范本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教案范本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掌握不同类型农业的区位选择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农业分布的能力。

运用图表和数据,培养学生解读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农业地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关心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意识。

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资源,重视食品安全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与重要性引入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解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自然条件:气候、土壤、地形等。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技术条件:现代农业技术、灌溉技术等。

3. 不同类型农业的区位选择特点粮食作物农业:如水稻、小麦等,重点讲解其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需求。

经济作物农业:如棉花、茶叶等,分析其区位选择的特点。

畜牧业:讲解草原、饲料、市场需求等因素对畜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农业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2. 课堂讲解:使用PPT或板书,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分步骤讲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农业区位选择案例,如水稻种植区、茶叶种植区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分析结果。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不同类型农业的区位选择特点。

四、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家庭或周边农业实际情况,分析其区位选择的原因。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内容4. 农业生产活动与区位选择分析农业生产活动与区位选择的关系,如耕作、养殖、种植等。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农业的区位选择2篇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农业的区位选择2篇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教案范文:农业的区位选择精选2篇(一)教案标题:农业的区位选择学科:地理年级:高中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 掌握农业的区位选择规律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 农业的区位选择规律和特点。

教学难点:1. 掌握农业的区位选择原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2. 分析不同地理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满足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通过呈现一张世界农业区位分布图引起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考,激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

步骤二:讲授(35分钟)1. 农业的区位选择原因和影响因素:通过多媒体资料,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等。

2. 农业的区位选择规律和特点: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规律和特点,包括农业分布的差异性、区域特色和农业的适应性等。

步骤三:讨论(40分钟)在全班讨论的形式下,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讨论以下问题:1. 多年冻土区为什么不适宜开展农业?2. 英国和日本这两个地方相似的气候条件,为什么农业发展却有差异?3. 为什么中国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比北方地区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步骤四:总结(10分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归纳出农业区位选择的规律和特点。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自行查找材料,进一步探究农业区位选择对不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农业区位选择的实际情况,并撰写实地考察报告。

教学评价:1. 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2. 学生在讨论中展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完成的作业和考察报告。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通过讨论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范文

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学科领域:高中地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重要性。

2.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教学难点:1.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影响因素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农业区位选择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农业区位选择的相关教材和教辅资料。

2. 农业区位选择的案例资料。

3. 投影仪或白板等教学设备。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引发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考。

2. 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解释农业区位选择的含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3. 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4. 案例分析:选取两个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案例,分析其区位选择的差异及原因。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农业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农业区位选择的问题。

2. 小组讨论:布置讨论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3. 讨论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和完善。

4. 总结提升:总结农业区位选择的实际应用,强调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能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范文

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范文

高中地理教案《农业的区位选择》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兴趣和思考。

2. 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引入农业区位选择的定义和背景。

2. 强调农业区位选择对农业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1.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2. 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农业区位选择的理解和观点。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农业的了解和农业在地理中的作用。

2. 解释农业区位选择的定义:介绍农业区位选择的含义和意义。

3. 强调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农业区位选择对农业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表达。

第二章: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 培养学生分析农业区位选择因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

2. 分析各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各因素及其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农业区位选择的案例。

教学步骤:1. 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

2. 分析各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举例说明各因素在实际农业区位选择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因素的理解程度。

2. 分析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过程。

第三章: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农业区位选择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经验判断法、数量分析法、模型法。

2. 分析各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及其特点。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实际操作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教学步骤:1. 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经验判断法、数量分析法、模型法。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教案范本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教案范本

一、教案基本信息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教案范本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3.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影响因素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农业区位选择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农业区位选择的定义及意义。

2.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等。

3.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例分析。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农业发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农业的区位选择。

2. 讲解基本概念(10分钟)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定义、意义以及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讲解过程中,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农业区位选择的实例,如水稻种植区、畜牧业发展区等,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中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如某地区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农业区位选择的相关因素。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明确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思考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作业布置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价学生在农业区位选择方面的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不同农业区位选择的实例图片。

2. 参考资料:相关农业区位选择的文献、案例等。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通用5篇)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通用5篇)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通用5篇)《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分析:《农业的区位选择》是人教版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必修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进展》的第一节内容,课时为1课时。

1、教材地位:区位论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农业的区位选择”是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其的探究让同学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因此这节不仅阐述了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同时也揭示区位理论的学习和讨论方法,对同学以后学习工业、交通等区位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教材的思路和特点:本节的教材编写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本节教材以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图引入,提高了同学想了解为什么会这样、进而要求猎取相关学问的爱好。

教材以文字的形式叙述了区位概念的两层含义,便于同学科学地理解概念。

以图片的形式向同学展现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清楚明白。

通过P43的活动1和2,可以培育同学学会详细分析某种一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通过活动3则很自然地引入到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学问的讲解,案例1的设置,了解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因素的变化而带来的农业变迁,使同学把握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学问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这一学问则主要是通过文字叙述让同学知道什么是农业地域的概念,知道世界上有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通过案例2,让同学学会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生产特点,培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二、同学学习状况分析:我校高一同学经过学校和学校的课改,共性比较突出,他们对感爱好的学问能有较高的热忱和探究的意愿,他们盼望能有个表现自己力量的舞台,他们也具备有肯定的合作力量,但学校地理学问相当薄弱,地理空间分析和思维力量很差。

三、设计思想:以教材为平台,以新理念为指导,依照新课标,活用教材,利用乡土资源,以同学为中心,老师主导,充分利用多媒体帮助工具,运用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启发式讲授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法探究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同学学法的指导,以探究为中心,以培育同学的地理思维力量,创新力量和正确的价值观为目的,增加同学学习地理的爱好。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这部分先认识农业的概念和特点、农业区位,然后学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主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介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怎样影响人们进行区位选择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主要学习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农业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这部分主要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们认识到农业区位因素是在发展和变化的,其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在不断的发展。

第三部分是案例学习,关于新疆农业的“白色产业”和“红色产业”,这是用实例说明新疆地区是如何根据区位条件,发展自身的特色产业的。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区域认知:通过材料学习,理解不同历史阶段,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不同。

综合思维:结合材料,能够综合分析影响某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地理实践力:学会分析影响某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提出对不利自然条件如何改造。

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观。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难点:运用原理,合理评价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以西湖龙井视频为导入。

【目的】以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回归课本,直奔主题,引出农业的区位条件。

【过渡】农业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后,我们再来答疑解惑。

板书: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学生通过导学案自主完成课前预习,了解农业的概念、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区位的实质。

【目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熟悉课本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简单介绍农业的概念、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区位的实质。

【思维发散】通过引导,组织学生一起分析影响会泽大洋芋种植因素有哪些,从而得出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和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农业区位选择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2、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和方法;2、分析和解决农业区位选择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一张中国农业区位图,向学生介绍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和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知识学习(1)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向学生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即根据各种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条件等,选择最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地理位置。

(2)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通过讲解自然因素(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劳动力和交通条件)和技术条件等主要因素,让学生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多方面因素,并强调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3)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介绍不同类型农业的区位选择方法,如以气候条件为依据的农业区位选择、以土壤条件为依据的农业区位选择和以水资源条件为依据的农业区位选择等,让学生理解不同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与相应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关系。

3、案例分析以实际农业生产的环境为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案例分析。

可以选择一种具体农产品,比如水稻,让学生根据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因素,以及市场需求和技术条件等,分析选择最适合种植水稻的地理位置。

4、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不同农产品的区位选择方法,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展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促进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深入理解。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的农业区位选择的研究和探索,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不同地区农业的区位选择情况,进行更深入的比较分析,了解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农业区位选择的短文,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案例分析,总结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和方法,并提出自己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考和建议。

农业的区位选择的高中地理教案设计范文

农业的区位选择的高中地理教案设计范文

农业的区位选择的高中地理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含义及重要性。

2.掌握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现实中的农业区位选择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农业区位选择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难点: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现实中的农业区位选择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不同?(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3)课堂讲解1.农业区位选择的含义:农业区位选择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合理规划农业用地,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a.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b.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市场、劳动力、交通、技术等。

(4)案例分析1.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a.华北地区:以小麦、玉米为主,受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

b.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水稻为主,受气候、水源等因素影响。

c.西南地区:以茶叶、水果为主,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

2.分析现实中的农业区位选择问题:a.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保障农业用地?b.如何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5)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结合教材案例,讨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6)课堂小结2.强调农业区位选择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结合教材案例,分析某一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

2.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农业区位选择相关知识,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理解是否深刻?3.课堂讲解是否清晰、生动?4.学生参与度如何?5.课后作业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认真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含义及影响因素,并能够将这些因素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教案范本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教案范本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3. 培养学生分析农业区位选择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概念。

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和原则。

2. 教学难点:农业区位选择的实际操作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农业区位选择的实例。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农业区位选择的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

2. 农业区位选择的案例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PPT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考。

提问:“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差异这么大?”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讲解农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介绍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如气候、土壤、水源、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3.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农业区位选择的案例,如水稻种植业、乳畜业等,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分析案例中的农业区位选择。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农业区位选择问题,进行实际分析。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提出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案。

5.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小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和原则。

强调农业区位选择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农业区位选择的变化和趋势,如气候变化、市场需求变化等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 分析现代农业技术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节水灌溉、温室大棚等技术的应用。

七、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当地的农业生产基地,观察和分析其区位选择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轮复习《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新洲二中高红梅
【教学目标分析】:
一、课标要求: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了解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变化;掌握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景观图认识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差异,理解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2)对图3、3的阅读和讨论了解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并认识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3)通过“活动”和“案例”分析探究,熟悉并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方法和农业地域
形成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4)通过体验高考题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思想。

(3)培养学生科学的地理思维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和应用,明确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2)、学会运用所学的原理方法分析具体的案例
2、教学难点:
正确应用农业区位理论结合事例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教材为平台,以新理念为指导,依照新课标,活用教材,利用乡土资源,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主导,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运用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启发式讲授法、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法探究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以探究为中心,
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为目的,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知识点学习媒体
媒体内容要点目标类型
导言激趣课件四地农业景观

农业的掌握课件影响农业区位主要区选择的主要因位因素素图及相关景
观图
农业区理解课件珠江三角洲的位因素掌握农业景观的变的变化迁等
农业的理解课件我国的农业坝区位选掌握子农业等
择教学使用
所得结论
占用媒体来

作用方式时间
B B 激趣引课1分钟网络F E 理解掌握10 分


影响农业钟
区位的因

G F 理解掌握5分钟


农业区位
因素是会
变化的
G F 理解掌握10 分


农业区位钟
选择的思

关联高掌握课件近两年的高考G F 体验高考10分自制
考题提升能力钟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播放—设疑—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资源:课本和网上的相关图片及素材
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比较法
学生欣赏多媒体播放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的牧场,法国南部的葡萄园,
江苏的油菜花田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承转
教师: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各地的农业生产选择不同的类型呢?
三、区位的含义
采用启发式讲授法
四、、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采用小组合作法探究
指导学生读图:根据教材第42页图3.3,思考以下问题: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除图中列出的各种因素外,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因素还有哪些?
教师小结:既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又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如
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科技、生活习惯、资金、管理、土地价格等。

课件展示活动内容:分析影响下列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学生分组讨论)
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和
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
(展示孟买,北京、罗马位置图,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2、江西泰和县的千烟洲的立体农业
3、天山山脉的转场
4、以色列的节水农业
5、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变迁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引导、评点并作讲解。

五、自然条件的利用和改造
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法探究和案例分析法
1、修筑梯田
2、喷灌
3、温室大棚
六、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1、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坝子农业、立体农业、河谷农业等。

2、根据农作物的习性选择。

七、高考演练
【板书设计】
【课堂达标】
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越冬粮食作物,读2011年1月上旬我国各地冬小麦发育(分蘖:小麦苗在地面附近长出分枝。

拔节:小麦苗主茎的各节长得很快)期图,回答1~2题。

1.此时我国北方冬小麦停止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热量B.光照不足C.干旱缺水 D.土壤贫瘠
2.华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
A.发展现代节水农业B.提高专业化、机械化水平
C.防治土地沙化、盐碱化D.实施南水北调与调水工程
下图表示三种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的空间变化。

读图回答3~5题。

3.各农业部门对市场的依赖程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A.xyzB.xzyC.zxyD.zyx
4.造成各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随空间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市场价格B.交通成本C.国家政策D.技术水平
5.若y为乳畜业,则以x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业宜优先接近()A.市场B.技术C.原料D.劳动力
下图为“我国某县农业产值构成图”,①②③分别代
表1979 年、1994 年

2009 年的农业产值。

读图回答 6~7题。

6.该县农业()
A.1979年水稻种植业比重达80%以上B.1979年至2009年畜牧业产值比重持续增长
C.2009年农业产值构成中蔬菜花卉园艺业最高D.1979年至2009年农业产值构成趋于均衡7.该县农业产值构成的变化,直接反映了()
A.市场需求的变化B.劳动力数量减少C.气候逐渐变暖D.机械化水平提高读
下图,完成8~9题。

8.图示区域,由甲演变成丙,城市周边农业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B.自然条件C.农业技术D.交通
9.该区域由甲演变成丙,有关其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区年平均气温下降B.生物多样性增加
C.环境污染减缓D.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下图是我国1978年~2005年东部沿海地区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回答10~11题。

10.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转变的方向是()
A.商品粮基地B.都市农业C.牧业D.水产业
11.引起其农业结构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变化B.城市化 C.国家粮食政策D.生产技术
参考答案:
【当堂达标】
1.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月份我国各地冬小麦处于不同的生长发育期,西南麦区小麦已经拔
节,南方(四川、湖北等地)小麦已经分蘖,而北方停止生长,很明显这与热量条件的差异
相关。

2.A华北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水资源不足,实施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能够缓解华北水资源不足的现状,但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节水农业。

3.D不同农业部门的收入因距离市场的远近而变化,由图可知,由市中心到m处,距市场最近,x收入最多,由 p处随距市场距离的增加,z收入最大,y居中间。

4.B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生产成本越高,故造成不同农业的纯收入随距离市场的远
近呈现出不同趋势的原因是交通成本。

5.C若y为乳畜业,则可判断x为比乳畜业对距离要求更严格的“时鲜业”类农业生产部门,以x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业应靠近原料产地。

6.D 读图可知,①农业产值中水稻种植业比重约为76%,畜牧业比重为约21%,蔬菜花卉园艺业比重约为 3%;②农业产值中水稻种植业比重约为51%,畜牧业比重约为39%,蔬菜花卉园艺业比重约为10%;③农业产值中水稻种植业比重约为31%,畜牧业比重约为37%,蔬菜花卉园艺业比重约为32%。

7.A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县农业产值构成中,水稻种植业比重下降,畜牧业比重上升,市
场价值较高的蔬菜花卉园艺业比重上升,且上升幅度最大,说明该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为了适
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8.A由图可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故城市周围地价提高,农业以产值高的经济作物为主,
而且城市对农产品需求量扩大。

9.D 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生产、生活活动增强,导致“热岛效应”增强,城区年平均气
温升高,故A项错误;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故B项错误;城市规模扩大,排放废弃物增多,环境污染加剧,故C项错误;城市规模扩大,植被破坏严重,城区河流季节变化增大。

10.B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转变是种植业产值比重下降,牧业和渔业比重有较大的提高,
但仍然以种植业为主,由此可以判断农业向都市农业方向发展。

11.B引起其农业结构转变的最主要区位因素与市场需求有关,可以判断是城市化导致市场
需求量增大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