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产能过剩原因分析及对策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1%,这也是自2012年4月以来连续43个月出现下滑,其中采掘业同比下降19.7%,原材料同比下降9.4%,加工业同比下降 4.1%。规模以上主要产品产量依然处于疲软状态,其中水泥产量同比下降4.6%,平板玻璃同比下降8.3%,生铁同比下降3.3%。价格下跌与需求不振也导致工业企业利润出现下滑,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032.4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利润跌幅更是高达40%以上。工业数据持续表现不佳说明我国工业领域中的部分行业依然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现阶段产能过剩行业往往具有更大的价格下降幅度,产能过剩行业价格的下降会对PPI造成较大的下降压力,而PPI对CPI具有一定的领先作用,因此产能过剩会加大社会整体的通缩风险。同时,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导致我国对外出口下降,房地产行业正处于下行阶段,地方债务危机限制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效果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内外需求相对不足,这就导致产能过剩行业的利润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利润的减少将导致投资回报的减少并进一步减少国内投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的增长。而且随着利润的减少,产能过剩行业的资产负债表会出现恶化,杠杆率也会随之攀升,从而导致相关企业的债务风险加大。当产能持续过剩时,企业的债务风险会向银行系统传导,表现在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升,特别是在现
阶段的大环境下,银行风险的不断增加可能会进一步演化成系统风险。产能过剩的有效化解不仅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进而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而且还有利于降低经济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是我们面临的当务之急。
一、产能过剩的定义及评价标准
(一)产能过剩的定义
产能过剩是指实际生产能力超过了市场需求、超过了正常期望水平的状态,其中又可以划分为周期性产能过剩和非周期性产能过剩。周期性产能过剩是指随着经济的衰退,部分行业由于需求萎缩而表现出产能的相对增加,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由于需求量逐渐增加而造成产能的相对减少。非周期性产能过剩是指受经济周期以外其他因素影响的产能过剩,其中又可分为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时造成的结构性产能过剩和受体制及政策影响扭曲市场供求关系时的体制性产能过剩。
(二)产能过剩的评价标准
目前对产能过剩的评判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而国际上对产能过剩的刻画主要基于产能利用率,衡量的是实际产出与可能获得的最大产出的比值。理论上,产能利用率若低于100%则存在产能过剩,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从投资到运营需要一定的周期,同时受企业对市场预期的影响而采取的行为也会导致产能的波动,因此产能利用率通常会低于100%。按照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标准,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的正常
值在79%-83%之间,超过90%则认为有超设备能力发挥现象(美国仅在战时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才会高于90%),若低于79%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在对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时又可分为两类方法,一类为调查统计方法,另一类为宏观计量方法。
(1)调查统计方法
调查统计方法是在细分行业内选定样本企业,定时调查其生产能力,然后以样本企业在行业内所占的比重来推算出整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此方法所得结果较为客观,能够真实衡量产能利用情况,但需要对大量的企业进行定期调查,人力、物力、财力消耗较高,一般多为政府部门所使用,如美联储公布的产能利用率测算基础大约70%来自美国普查局的工厂生产能力调查数据(SPC),25%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和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等部门,5%左右的数据是通过生产峰值的动态测算得出。但有学者认为普查局的调查数据存在周期性偏差且在预测未来产能扩展和工业价格指数变化方面表现欠佳。
(2)宏观计量方法
峰值法。沃顿商学院在利用“沃顿指数(Wharton Index)”测算产能利用率时所采用的方法为峰值法。Klein等学者认为产能规模是一段时间内产出水平的峰值,因此可将此峰值作为潜在产能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产能利用率。然而在实际中存在弱高峰问题,即产量达到峰值时的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因此会出现高估产能利用率的现象。
成本函数法。成本函数法将生产能力界定为使成本函数到达最小时的产量,将此产量当作潜在产出并与实际产出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产
能利用率。其中又可分为长期规模报酬是否可变来确定最优产量,当长期规模报酬不变时,则短期成本函数的最低点为对应的最优产量;当长期规模报酬可变时,则短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函数的切点为对应的最优产量。
利润函数法。相较于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产品的企业而言,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不仅仅是基于成本最小化来调整其产量,而更多的是根据市场变化对产量进行调整,即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进行生产,从而确定其最优产量。然而随着对偶理论的兴起和实证方面的便捷,利润函数法逐渐被成本函数法所取代。
生产前沿面法。生产前沿面法利用相关的要素投入数据来估计生产前沿面,此生产前沿面即为潜在的最大产出水平,进而可以利用实际产出值与此潜在产出水平求得产能利用率。其中又可分为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SFA),DEA方法假设条件相对较少,并不需要设定具体的函数形式,但是其没有考虑随机因素对测算结果的影响;SFA方法需要设定具体的函数形式,需要的限制条件相对较多,但是其考虑了随机因素对测算结果的影响,这两种方法并没有优劣之分,在实证研究中均有较多的应用。相较于成本函数法和利润函数法,生产前沿面法对潜在产出的测算更为直接且并没有考虑中间投入变量,因此所得结果偏差较小,此方法也被IMF、欧盟经济和金融事务机构等采用。
二、产能过剩的原因
(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产能过剩
我国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是倚仗需求侧,即通过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驾马车来带动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确实在一定时期内缓解了我国经济波动的周期性,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后所实施的四万亿投资计划有效的减缓了当时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但是以凯恩斯经济理论为主的增长方式是以调节经济总量为主,其往往忽视了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投资的高速增长表现出未来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但我国消费率并没有相应快速的增长,此时国外需求的萎靡不振也不能很好的消化这部分产能,因此长期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会导致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并出现结构失衡的现象。
(二)价格机制扭曲导致的产能过剩
价格机制扭曲主要体现在政府的不当干预行为所导致的市场资源错配。为了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政府往往会给予相关行业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及优惠的税收政策,在企业进行融资时也会提供信贷方面的支持,同时为了吸引企业投资,地方政府还会进一步提供低廉的资源价格并默许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环境的破坏。随着政府的不当干预及刺激政策的出台,企业的生产成本被人为的降低并出现过度进入和重复建设的现象,进而引发产能过剩。
(三)政绩考核体系不健全导致的产能过剩
为激发地方政府全速发展的内生动力并引入干部晋升的竞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