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易错题道珍藏完整版
2020 年上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题干+答案】
![2020 年上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题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fa7a98f524ccbff0218425.png)
2020 年上教师资格证押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题5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50 分)51.马克思主义虽然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但是它的教育思想却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这说明教育具有()。
A.相对独立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长期性52.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
这反映了古代教育()。
A.脱离生产劳动B.具有等级性C.重视生产劳动D.形式简单53.下列关于作品的表述,错误的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专著B.《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规范的学科正式诞生C.《教育漫话》中提出“白板说”和绅士教育D.《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54.某教育家提出“人是被整个社会教育着的”,教育的根本力量在集体。
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手段和依靠。
该教育家可能是()。
A.巴班斯基B.凯洛夫2C.赞可夫D.马卡连柯55.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这体现了教育的()。
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56.学校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决定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57.为了使甜甜得到良好的发展,甜甜妈妈将他转学到一所学风好的学校。
这说明甜甜妈妈重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学校教育B.环境C.遗传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58.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
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寅学制D.癸卯学制359.福禄贝尔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除此之外,教育没有其他的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属于()。
A.宗教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教育无目的论60.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实验法B.历史法C.调查法D.观察法61.关于课程的表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中学教师资格科二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科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a1bfb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c.png)
选择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经常进行的测验属于:A. 形成性评价(正确答案)B. 诊断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标准化测验下列哪项不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A. 自主学习B. 合作学习C. 探究学习D. 死记硬背(正确答案)关于教学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B. 教学设计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C. 教学设计只关注教学过程的规划,不考虑评价结果(正确答案)D. 教学设计旨在优化教学效果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的专业素养?A. 专业知识B. 教育理念C. 教学能力D. 个人爱好(正确答案)在教育心理学中,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这一观点属于:A.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B.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正确答案)C.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下列哪项不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目标?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考试成绩(正确答案)关于德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德育过程就是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过程B.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正确答案)C. 德育过程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过程D. 德育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下列哪项不是有效教学策略的特征?A. 明确的教学目标B.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C.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答案)D. 注重教学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常采用的方法不包括:A. 设置悬念B. 创设问题情境C. 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正确答案)D. 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962741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a.png)
中学科目二简答题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p13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②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④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 p23(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实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口诀】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个性),总之要发展。
3、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p26(一)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三)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口诀】义务要延长,高等要大众,职业要统一,终身要建立4、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p33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口诀】社会和个人两方面。
5、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p47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档。
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
【口诀】两句话+五内容。
6、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p60(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口诀】双基+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p62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口诀】建(间接经验)立(发展能力)主(学生主体)育(思想教育)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p64(一)激发学习动机(二)领会知识(三)巩固知识(四)运用知识(五)检查知识【口诀】一动机四知识9、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p65(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气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口诀】明确内容;方法合理;语言热烈;板书从容10、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p67(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资科目二试题及答案高中
![教资科目二试题及答案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bff98a4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8.png)
教资科目二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认知冲突是:A. 概念性冲突B. 逻辑性冲突C. 事实性冲突D. 情感性冲突2. 根据布鲁纳的“螺旋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应该:A. 按年级递增难度B. 按学科分类C. 按学生兴趣安排D. 循环重复,逐步深化3.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 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选拔优秀学生D. 反馈教学效果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高中生处于以下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5. 以下哪项不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A. 教学目标B. 教学内容C. 教学方法D. 教学评价6.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提问技巧,主要是为了:A. 检查学生是否在听讲B. 激发学生的思考C. 维持课堂纪律D. 展示教师的知识7. 以下哪个选项是有效课堂管理的特点:A. 严格的惩罚制度B. 教师的权威至上C. 学生积极参与D. 课堂纪律松散8.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A. 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评估B.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期望C. 学生对学习环境的适应性D.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满意度9. 以下哪项不是教学反思的常见形式:A. 教学日记B. 教学案例分析C. 教学计划D. 教学录像回放10.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教育的主要作用是:A. 传授知识B. 发展思维C. 促进社会化D. 培养创造力答案:1-5:A D C D C6-10:B C A C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差异进行教学设计。
答: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差异进行教学设计,首先需要识别学生的认知风格,如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等。
然后,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适应不同风格学生的需求。
例如,对于场独立型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对于场依存型学生,则可以提供更多的小组合作学习。
2020 年上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题干+答案】
![2020 年上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题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fa7a98f524ccbff0218425.png)
2020 年上教师资格证押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题5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50 分)51.马克思主义虽然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但是它的教育思想却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这说明教育具有()。
A.相对独立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长期性52.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
这反映了古代教育()。
A.脱离生产劳动B.具有等级性C.重视生产劳动D.形式简单53.下列关于作品的表述,错误的是()。
A.《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专著B.《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规范的学科正式诞生C.《教育漫话》中提出“白板说”和绅士教育D.《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54.某教育家提出“人是被整个社会教育着的”,教育的根本力量在集体。
集体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手段和依靠。
该教育家可能是()。
A.巴班斯基B.凯洛夫2C.赞可夫D.马卡连柯55.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这体现了教育的()。
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56.学校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决定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57.为了使甜甜得到良好的发展,甜甜妈妈将他转学到一所学风好的学校。
这说明甜甜妈妈重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学校教育B.环境C.遗传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58.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
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寅学制D.癸卯学制359.福禄贝尔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除此之外,教育没有其他的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属于()。
A.宗教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教育无目的论60.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实验法B.历史法C.调查法D.观察法61.关于课程的表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8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完整版
![2018 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笔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解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8b953c6529647d26285233.png)
2018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人的发展犹如白布放进染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墨子的这种观点属于( )A 、遗传决定论B 、环境决定论C 、教育主导轮D 、主体能动论 2、旧的社会制度下,可能出现新教育的萌芽,新的社会制度下,也可能存在旧教育的延续。
这种现象表明教育发展具有( )A 、相对独立性B 、历史局限性C 、社会制约性D 、社会能动性 3、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思想,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被认为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 A 、《普通教育学》 B 、《大教学记》 C 、《教育论》 D 、《教育漫画》 4、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对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废科举、兴学堂等改革始于( ) A 、明朝末期B 、清朝初期C 、清朝末期D 、民国初期 5、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 )A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B 、最近发展区理论C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D 、范例教学理论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备考资料考拉教育6、班主任王老师经常通过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这种德育方法是( )A 、说服教育法B 、榜样示范法C 、情感陶冶法D 、自我修养法7、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比,学校体育的突出特点是( )A 、娱乐性与竞技性B 、普及性与文化性C 、教育性与基础性D 、全体性与全面性8、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侗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开发,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A 、国家课程B 、地方课程C 、校本课程D 、社会课程 9、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高一化学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
2024教资中学科目二试卷
![2024教资中学科目二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6668a3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1.png)
选择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旨在促进学生的哪种能力发展?A. 独立思考能力B. 团队合作能力(正确答案)C. 个人竞争能力D. 自我管理能力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内容?A. 学生的认知特点B. 教材的重点难点C. 教室的装饰布置(正确答案)D. 教学方法的选择关于教育评价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诊断功能B. 导向功能C. 激励功能D. 唯一决定学生未来功能(正确答案)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采取轮流担任班干部的方式,主要是为了?A. 减轻教师负担B.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正确答案)C. 提高学生的成绩D. 增加班级活动数量下列哪项是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教学理念?A. 以教师为中心B. 以教材为中心C. 以学生为中心(正确答案)D. 以考试为中心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如何平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A. 只注重预设,忽略生成B. 只注重生成,忽略预设C. 预设与生成并重,灵活调整(正确答案)D. 无需考虑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下列哪项不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A. 参加教育培训B. 阅读专业书籍C. 盲目模仿他人教学风格(正确答案)D. 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强制学生学习B. 讲述枯燥的理论知识C.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正确答案)D. 不断增加作业量关于师生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教师应绝对权威,学生必须服从B. 师生应保持距离,避免亲密接触C. 师生应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正确答案)D. 学生应完全依赖教师,无需自主思考。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参考答案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8dd6f7fe4733687f21aa4f.png)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参考答案一、单选选择题1. [答案] A。
《学记》2. [答案] C。
教育3. [答案] A。
生产力4. [答案] D。
分支型学制5. [答案] B。
个人本位6. [答案] D。
从小学到高中7. [答案] B。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8. [答案] A。
特朗普制9. [答案] B。
形成性评价10. [答案] C。
品德评价法11. [答案] D。
疏导原则12. [答案] B。
注意分散13. [答案] B。
行为主义学习观,14. [答案] C。
附属内驱力15. [答案] D。
形式运算16. [答案] B。
心理自我17. [答案] A。
理性情绪疗法18. [答案] D。
完成作业后玩游戏19. [答案] C。
寻求认可20. [答案] C。
消极21. [答案] A。
教学操作二.辦析题22.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也是教育。
此观点错误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猴子不是人,所以不是教育。
2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只是思想品德课老师的工作。
此观点错误德育的途径有多种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组织的活动、班会、校会、周会、晨会、事实政策学习、班主任工作。
而思想品德课只是其中一种, 德育融入生活方方面面。
两外老师的任务:教书育人,除了育人还要教书.24.顺向迁移就是正迁移。
此观点错误顺向迁移:是按方向来分类正迁移:是按迁移的结果和性质划分的所以不是一一个维度,错误25.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此观点正确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心理定势使人们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
消极的心理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所以是正确的。
三、简答题26.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交流、融合文化的作用2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一)班主任的常规工作(1)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4)组织班会和课外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6)操行评定(7)写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二)个别教育工作.(1)优等生的个别教育(2)中等生的个别教育(3)后进生的个别教育28.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题库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bc110be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0.png)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题库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有目的地培养人D. 完善人的自身生产答案:C。
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 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 孔子B. 孟子C. 许慎D. 朱熹答案:B。
解析: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 学校教育产生于()。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
解析: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由非专门教育机构逐渐演变为培养人的主要场所。
4. 下列属于教育的隐性功能的是()。
A. 提高人口素质B. 传承文化C. 促进经济发展D. 学校照管儿童答案:D。
解析: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学校照管儿童属于这种非预期性的功能。
5.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始建于()。
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斯宾塞D. 洛克答案:A。
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6. 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 杜威B. 赫尔巴特C. 夸美纽斯D. 卢梭答案:A。
解析: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教育思想。
7.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
A. 循序渐进B. 因材施教C. 教学相长D. 防微杜渐答案:A。
解析: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8.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A. 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 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 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答案:A。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及时施教。
9.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格塞尔B. 杜威C. 华生D. 霍尔答案:C。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真题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f6f24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e.png)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 社会性B. 阶级性C. 传承性D. 创造性2.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人格D. 促进发展3.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教育的特点?()A. 终身化B. 信息化C. 单一化D. 民主化4.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 学习B. 教学C. 评价D. 管理5.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在7至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6.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共同点是()。
A. 教育目标B. 教育内容C. 教育方法D. 教育环境7.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 传授知识B. 组织教学C. 激发兴趣D. 评价学生8. 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人才B. 反馈信息C. 激励学生D. 完成教学9. 以下哪项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A. 教学目标B. 教学内容C. 教学方法D. 所有选项10. 教育公平是指()。
A. 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B. 教育机会的平等C. 教育结果的公正D. 所有选项11. 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维果茨基D. 皮亚杰12.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A. 培养人才B. 传承文化C. 促进社会进步D. 所有选项13.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评价的功能?()A. 诊断B. 激励C. 选拔D. 惩罚14.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
A. 教学技能B. 教育理念C. 专业知识D. 教育研究15. 以下哪项是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A. 标准化B. 个性化C. 统一化D. 规范化16. 教育的个性化原则要求教师()。
A. 统一教学B. 因材施教C. 忽视学生差异D. 只关注优秀学生17. 教育的民主化原则要求教师()。
教资中学科目二考试真题
![教资中学科目二考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bbd94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b.png)
选择题:在中学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A. 讲授法B. 讨论法(正确答案)C. 演示法D. 练习法下列哪项不是中学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公正性原则C. 随意性原则(正确答案)D. 发展性原则在中学课程设计中,以下哪个环节是确保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性的关键?A. 课程目标的设定B. 课程内容的组织(正确答案)C. 课程实施的策略D. 课程评价的方法关于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B. 学习动机更加复杂多样C. 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更多休息(正确答案,实际上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长)D. 自我意识增强,对学习有更强的主动性和选择性在中学班级管理中,以下哪种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A. 严格管控学生的一切行为B. 设立班级规章制度,并引导学生自主执行(正确答案)C.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统一要求D. 过度依赖惩罚措施来维持纪律下列哪项不是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A. 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B. 进行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正确答案,实际是途径之一,但此处作为干扰项)C. 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实际上也是途径之一,但相较于B项更具体,且B项表述为否定形式更易于识别为“不是”的途径,此处为题目设计需要)D. 纯粹依赖教学经验积累,不进行系统学习(正确答案,实际不是主要途径)在中学德育工作中,以下哪种方法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A. 单纯的道德知识灌输B. 道德讨论和角色扮演(正确答案)C. 强制性的道德规范执行D. 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关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B. 心理健康教育应侧重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非预防(正确答案)C.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校合作,共同关注D. 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在中学教学设计中,以下哪个环节是确保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A. 教学目标的设定B. 教学策略的选择(正确答案)C. 教学资源的准备D. 教学评价的反馈。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必背简答和辨析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必背简答和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e49f7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f.png)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必背简答和辨析一、简答题1、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和动荡性的特点。
他们正处于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生理和心理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摆脱儿童时期的依赖性和幼稚性,表现出更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有意识地隐藏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一定的闭锁性;同时,他们开始社会和他人,并试图融入社会,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性。
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点。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其基本特点包括:(1)以班为单位:按照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进行分组,每个班级都有一定的学生数量。
(2)以课为单位:每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按照学科进行划分。
(3)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负责组织、指导和评价学生的学习。
(4)以课堂为基本教学单位:班级授课制以课堂为基本教学单位,每个课堂都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
3、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其中,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睡眠等;安全需求包括对安全、稳定、保护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包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需求;尊重需求包括对自尊、他尊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包括对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4、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在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开始将注意从自身转移到外部环境;在前操作阶段(2-7岁),儿童开始用符号思考问题,但他们的思维还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在具体操作阶段(7-11岁),儿童开始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他们的思维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在形式操作阶段(11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假设演绎推理。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易错题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易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a1be89de58f5f61fb7366668.png)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制定的法律。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答案】B
【解析】直观性原则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者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掌握原本难懂的理论知识。陶行知的“接知如接枝”
意思就是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的经验里发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决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强调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正是直观性原则的体现。故选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A.文化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生产力 【答案】C
【解析】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2019年下半年资格证模考(第二季)中学科目二【题干+答案】(1)
![2019年下半年资格证模考(第二季)中学科目二【题干+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a8f0f650b4c2e3f572763e1.png)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模考大赛(第二季)第二篇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51.《吕氏春秋·孝行》中说:“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
”西周以后,孝悌之道更是成为古代道德的根本。
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孝悌观念更是成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这说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B.历史性C.继承性D.一致性52.教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结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这种观点支持()。
A.生物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神话起源说53.关于斯巴达和雅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雅典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军人和武士B.斯巴达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奴隶主后代C.斯巴达的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体操D.雅典比斯巴达更注重教育的和谐发展54.泛智论是探索将一切有用的实际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理论。
该理论适应了弘扬理性、尊重知识的时代潮流,表达了重视普及教育、普及知识的民主精神。
该理论最可能来自下列哪部作品?()A.《教育漫话》B.《理想国》C.《爱弥儿》D.《大教学论》55.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提出,要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现有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优势,挖掘现有职业教育学校人才培养潜力,尽快提升职业教育培养规模与培养质量,以满足我国快速增长的产业发展对技术型劳动力的需求。
这反映出教育具有()。
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56.孩子到了一岁半左右,就开始学会说“我害怕,我高兴”等词语。
可见孩子很小的时候,情绪体验已经发展的很成熟,而社会情感、道德感等方面还停留在初级发展水平,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不平衡性57.一个天赋和智力素质比较好的儿童在将来未必会成为一个科学家,一个音乐素质比较好的儿童在将来也未必会成为一个音乐家。
这说明()。
A.环境可以决定人的发展B.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性C.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D.遗传因素一旦确定就不可改变58.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荀况认为,教育不应从人的本性而应从“礼”这种社会需要出发,并据此来改变人的本性。
教资中学科二考试题
![教资中学科二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3731f3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e.png)
教资中学科二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教育学中,关于学生主体性的正确理解是()。
A.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B.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C. 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D. 学生是教育的旁观者2.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 为人师表D. 终身学习3.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以下哪项不属于智能的范畴()。
A. 语言智能B. 逻辑数学智能C. 音乐智能D. 情绪智能4.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采取的领导方式是()。
A. 权威型B. 放任型C. 民主型D. 专制型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
A. 应试能力B. 创新能力C. 记忆能力D. 模仿能力...(此处省略中间的题目)49.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
A. 选拔和淘汰学生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为教师提供奖金D. 为学校排名50.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A. 多媒体教学B. 网络教学C. 远程教育D. 所有以上选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51.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A. 知识B. 能力C. 情感D. 价值观52.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
A. 讲解清晰B. 鼓励学生提问C. 维持课堂纪律D. 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5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A. 个人兴趣B. 家庭环境C. 教师态度D. 同伴影响54. 教育公平的内涵包括()。
A. 机会均等B. 过程公平C. 结果公平D. 资源分配公平55.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要素包括()。
A. 教学目标B. 学生特点C. 教学内容D. 教学方法...(此处省略中间的题目)58.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
A. 提高教育质量B. 促进教育创新C. 满足社会需求D. 增加教育投入59. 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包括()。
A. 参加培训B. 自我反思C. 同伴互助D. 教育科研60. 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有()。
2023下教师资格中学科目二试题
![2023下教师资格中学科目二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7411c7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d.png)
2023下教师资格中学科目二试题在中学教育阶段,以下哪项不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目标?A. 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B. 信息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C. 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赢取心态D. 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答案:C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下哪种做法最能体现这一理念?A. 统一教学进度,确保所有学生同步完成学习任务B. 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支持C. 强调记忆和背诵,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知识点D. 加大作业量,通过大量练习提升学生成绩答案:B关于中学课程评价,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评价应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其他方面的表现B. 评价应多元化,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C. 评价应由教师单方面进行,无需学生参与D. 评价应主要依赖期末考试,平时表现不重要答案:B在中学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A.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B. 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C. 过分强调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以提升学校知名度D.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答案:C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教材?A. 完全按照教材顺序和内容进行教学,不做任何调整B.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灵活处理教材,适当增减内容C. 忽视教材,只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D. 只关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忽视其他内容答案:B关于中学生的学习动力,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外部奖励和惩罚B. 学习动力是内在的,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追求等密切相关C. 学习动力是固定的,不会随时间和情境发生变化D. 学习动力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无关答案:B在中学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策略?A. 鼓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B.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C. 过分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D.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答案:C关于中学教育的评价改革,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B. 评价应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变化C. 评价应只由学校进行,无需家长和社会的参与D. 评价应多元化,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答案:C。
2021江苏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练习题
![2021江苏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f361009e3143323868937d.png)
2021江苏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练习题在学习中学教师资格科目二的内容后,不仅要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做题。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做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以下是中学教师资格科目二单选部分的习题,一起来练习吧!单选练习题:1.以下有关教育学、心理学家及其理论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赞可夫——教育与发展B.凯洛夫——操作性条件反射C.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D.加涅——信息加工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心理学人物与观点的对应。
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猫开笼取食实验,创建了“斯金纳箱”,得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1939)则是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阐述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著作,为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故B选项说法错误。
选项A,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故A选项说法正确。
选项C,马斯洛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而需要系统又包括五种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故C选项说法正确。
选项D,1974年,加涅根据现代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这一模式展示了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流程。
他提出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动机阶段、了解阶段、获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易错题道珍藏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中学科目二】50道易错题中学科目二1.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之为()。
A.形成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C【解析】题目中考查的是配置性评价的含义。
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作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2.人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和()A.意向的发展?B.情感的发展?C.意志的发展?D.思维的发展【答案】A【解析】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
情感、意志属于意向,思维属于认知。
所以本题选A。
3.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是()A.课程标准?B.课程方案C.课程目标?D.教科书【答案】B【解析】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有关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教科书(课本):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
4.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B.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D.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答案】B【解析】(一)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一共有四个:遗传,环境,家庭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而这四个因素中,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基础。
学校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促使个体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而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
故选择B。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三)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使个体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四)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统一,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内涵基本一致。
5.下列不属于替代性评价方法的是()A.量表评价法?B.表现性评价?C.概念图?D.档案袋评价法【答案】A【解析】替代性评价最初是针对传统纸笔标准化测验评价方式的不足而提出的。
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生活情境中完成一定的任务,通过对学生在任务中的具体表现和完成任务的成果来评价学生。
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法、概念图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替代性评价方法。
6.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是()A.《论语》B.《大教学论》C.《学记》D.《普通教育学》【答案】A【解析】考察对教育史的知识掌握情况。
B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端的标志。
C是世界上第一部教育着作。
D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7.影响受教育者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A.文化B.政治经济制度?C.科学技术?D.生产力【答案】C【解析】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科学技术也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8.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接知如接枝”体现了教学的()。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B【解析】直观性原则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者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掌握原本难懂的理论知识。
陶行知的“接知如接枝”意思就是说:“我们必须有从自己的经验里发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
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决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
”强调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正是直观性原则的体现。
故选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抓重点,讲最关键的部分,促进学生的理解,体现了()原则。
A.循序渐进?B.启发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答案】A【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抓重点,讲关键,遵循学科内部逻辑,讲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10.“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
这正是()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答案】C【解析】德国着名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期间,先后四次讲授教育学,并在晚年将自己有关教育的讲演稿交给学生编纂发表.1803年,《康德论教育》一书出版,他认为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11.“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德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A.连贯性?B.疏导性?C.一致性?D.导向性【答案】D【解析】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贯彻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12.我国的职业教师是从()开始出现的。
A.夏?B.秦?C.商?D.汉【答案】C【解析】我国的职业教师是从商朝开始出现的。
13.我国的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A.所接受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B.所学科目的总和及社会实践活动?C.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D.所有教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答案】C【解析】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本题选C。
14.下面对班主任工作基本职责的认识,正确的认识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发展负责?B.全面了解学生,确保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C.与家长保持联系,教育好每个学生?D.根据学校的要求,使学生班集体得以良好发展【答案】D【解析】班主任工作基本职责是根据学校的要求,使学生班集体得以良好发展。
15.“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这个规定出自()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答案】A【解析】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的内容有:“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本题选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制定的法律。
16.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A.提高道德认识?B.陶冶道德情感?C.培养道德行为?D.组织活动和交往【答案】D【解析】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与源泉,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德育的过程,所以德育过程的基础是活动和交往。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通过具体行为表现出来并接受实践检验。
(3)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受教育者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
17.把人的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为人的发展提供现实根基与资源的是()A.遗传?B.环境?C.个体的能动性?D.教育【答案】B【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先天可能性,要把这种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还有赖于后天生活中的环境影响。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根基与资源。
主观能动性起的是决定作用,为人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学校教育(教育)起的是主导作用。
由题干中可知,题中强调的是起现实作用的环境,它本身就是一种现实的资源。
所以选B18.下列不属于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的是()A.加强综合性?B.突出科学性?C.加强实践性?D.加强弹性【答案】B【解析】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的是:(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
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本校课程方案。
B项突出科学性不属于,本题选B。
19.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要受到他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对儿童成长和发展起主要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家庭教育?B.自我教育?C.社会教育?D.学校教育【答案】B【解析】对儿童成长和发展起主要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的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自我教育。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0.教师提高研究技能的三种途径是()A.自主、合作、探究?B.阅读、合作、行动研究?C.学习、讨论、创新?D.兴趣、发现、研讨【答案】B【解析】教师提高教学研究技能的途径有三种方式:阅读,即教师自己阅读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研究方法的论着;合作,即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教学研究专家合作进行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即教师针对实际问题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