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标准的框架与发展 精品
企业组织框架与发展结构
![企业组织框架与发展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065a57a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9.png)
企业组织框架与发展结构企业组织架构是企业的核心,物质和人员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企业组织框架与发展结构的相关问题。
企业组织框架企业组织框架指的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分工及其关系,以及公司内部的每个员工怎样参与了企业业务和决策。
企业组织框架有助于企业最大化利用人力和资源,展开核心业务并创造新的潜在业务。
企业组织框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策略和规划公司的战略和计划是指为了达成预定目标而规划经过中长期时间的甚至未来几年。
企业在每个阶段应该设计、执行、管理和评估好公司的战略和计划。
财务和会计财务和会计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财务和会计人员应该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的会计数据,将其转化为企业管理所需的信息,供公司做出决策。
销售和市场销售和市场是企业的命脉。
市场部门帮助公司寻找新的商机,销售部门负责市场营销计划的实现,以及协调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公司内部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公司员工的管理和敬业精神,人力资源部门在员工的招聘、培养、评估、福利和教育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研发和创新研发和创新组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研发和创新来开发新产品和解决问题,创造公司价值,并使公司成功。
企业发展结构企业发展结构包括了企业的战略、增长和融资等各个方面。
企业发展结构不只是为了在硬件上拓展,在软件上提升业务水平同样重要。
集中型与多元化企业发展一般可以采取集中型和多元化两种策略。
集中型发展是指企业将目光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迅速提升业务水平;多元化发展则是企业将目光放宽,寻求新的业务增量。
盈利和增长企业的盈利与增长是贯穿企业生命周期的两个重要方面。
企业需要关注不同的盈利和增长情况,定期检查经营数据,考虑如何提升业务水平,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战略和组织公司管理者需要关注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组织架构。
在商业环境变化频繁的情况下,公司经常需要及时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动。
可持续发展的战策框架
![可持续发展的战策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a2ebeba68762caaedd33d481.png)
20%~30%,单位产值用水量比 发达国家高出5~10倍。
• • • •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 的四分之一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 我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
60% 50% 40% 30% 20% 10% 0% 淡水 耕地 森林占有面积 25% 20% 12.5% 森林蓄积量 40%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什么?
• (1)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 代应负的责任;(责任感强) • (2)要求人们必须以很高的道德水准, 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资源和 环境基础。(道德水准高)
为什么说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 未来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 中国的发展与环境面临的问题: • (1)庞大的人口:中国的人口已超过12亿, 每年仍净增约1500万人口。人口膨胀对资源和 环境造成的影响,已成为我国实现环境与经济 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 • (2)资源相对短缺:关系到人类基本生存 的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地四类资源,中国的 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1%、32.3%、 14.3%和32.3%,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也不到世 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浪费, 更加剧了资源短缺。 •
指导性文件。
它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视为
密不可分的复合系统,构筑了一个综合
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框架。本书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提 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 家级的21世纪议程。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
发布时间:1994年7月 背景:中国总结了国内外 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 有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
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1701dd384b35eefdc8d333e8.png)
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就是关于企业如何发展的理论体系。
发展战略就是一定时期内对企业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点及发展能力的重大选择、规划及策略。
企业战略可以帮助企业指引长远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指明发展点,并确定企业需要的发展能力,战略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实现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概念发展战略指企业如何实现发展的战略理论。
发展战略包括四个部分:愿景、战略目标、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
愿景为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明确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业务战略明确了企业的战略发展点,职能战略确定了企业的发展能力,通过四个上下相互支撑的组成部分,形成了能够解决企业发展问题的发展战略理论体系。
发展战略产生背景越来越多企业陷入竞争战略陷阱,企业越是想通过建立竞争优势来打败竞争对手,企业越是陷入价格战、低利润、慢发展等发展难题,传统主流竞争战略理论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企业应该如何解决价格战、低利润、慢发展等发展难题,实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呢。
发展战略理论是关于企业如何发展的战略理论体系。
在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指导下,企业普遍深受价格战、功能战、广告战、促销战、服务战、品类战等问题的困扰与折磨,企业面临停滞不前,走向衰退,甚至破产。
企业发现,曾经是自己法宝的竞争战略再也不灵了,虽然大家都企图建立竞争优势来打败竞争对手,来取得快速的发展,然而与良好的愿望违背是,所在领域的企业家族拼得你死我活,大家都陷入无利润、企业停滞的怪圈,最后出现了一种双败、多败的格局。
竞争战略理论的缺陷使我们回过来思考企业战略的本质。
“战略的本质是为了建立竞争优势,打败竞争对手吗?”这也许用在古代的军事战略是比较合适的,但把它移植到企业是非常不合适的,企业并不一定非要打败竞争对手。
那么企业战略的本质是什么呢?在战略咨询中,战略逐步形成了用发展思想、理念及方法论体系来帮助企业制定战略,摆脱企业面临的价格战、功能战、广告战、促销战、服务战、品类战等陷阱,解决企业长期成长缓慢,或停滞不前,甚至走向衰退等问题。
标准 发展战略 书籍
![标准 发展战略 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f9c2151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c.png)
标准发展战略书籍有:1.《战略管理》:这本书是战略管理领域的经典教材,全面介绍了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它涵盖了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等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战略管理框架。
2.《竞争优势》:这本书是竞争战略领域的经典之作,提出了基于资源和能力的竞争优势理论。
它强调了企业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创新等方式来获取竞争优势。
3.《蓝海战略》:这本书提出了蓝海战略的概念,即通过重新定义市场边界、创造新的需求、跨越现有竞争等方式来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帮助企业实现持续增长和创新。
4.《定位》:这本书是定位理论的经典之作,提出了“定位”的概念,即通过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来建立品牌优势。
它强调了品牌差异化、聚焦和传播的重要性。
5.《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探讨了如何将企业从优秀状态提升到卓越状态。
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领导力和管理实践,包括第五级领导、先见之明、刺猬理念等。
6.《长尾理论》:这本书提出了长尾理论的概念,即通过关注细分市场和个性化需求来获取商业机会。
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帮助企业发现并满足潜在的市场需求。
7.《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探讨了为什么一些优秀的企业会陷入困境,无法跟上市场变革的步伐。
它提出了创新的困境和创新者的悖论等概念,为企业提供了应对市场变革的策略和建议。
8.《逆向思维》:这本书探讨了逆向思维在商业决策中的作用。
它强调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挑战传统观念的重要性,帮助企业打破思维定势,寻找新的商业机会。
9.《价值主张设计》: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来设计价值主张,即企业如何通过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并创造价值。
它涵盖了客户洞察、产品开发、营销传播等各个方面,帮助企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价值主张。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意见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e300d90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0.png)
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丹东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6.30•【字号】丹政发[2014]24号•【施行日期】2014.06.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意见(丹政发〔2014〕2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丹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意见》(辽政发〔2013〕30号)精神,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现就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提出如下意见:一、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标准是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有效途径,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标准化是现代产业体系坚实的技术基础,先进、科学的标准体系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标准化已经成为促进产业发展、推动对外贸易、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
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对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资源节约和节能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新形势下推动我市加快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保障。
二、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优势技术领域和特色产业为重点,围绕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的发展战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修)订;鼓励企业研制创新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争取更多的标准话语权,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探索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标准体系,努力提高我市标准化总体水平和全社会标准化意识,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
企业战略管理 第六章 战略选择、评估和规划
![企业战略管理 第六章 战略选择、评估和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86471320b4c2e3f57276385.png)
cuihua716@
19
企业战略管理
2、对于市场挑战者可以通过灵活的战略去进攻市场领先者来扩大自己 、 的市场份额。 的市场份额。 进攻方式: 进攻方式: (1)正面进攻 ) (2)侧翼进攻 ) 一是通过市场开发去战略领先者无暇顾及或力量薄弱的区域 二是通过产品创新去寻找未被领先者所覆盖的市场需求 (3)绕道进攻 ) 一是通过多元化经营无关联产品 二是通过开发新的技术或工艺获取竞争优势
竞争地位评价评价示例
权重 0.15 0.15 0.10 0.10 0.10 0.10 0.15 0.10 0.05 1 评分 4 4 3 4 3 3 2 4 5 加权分数 0.60 0.60 0.30 0.40 0.30 0.30 0.30 0.40 0.25 3.45
品牌知名度 分销网/促销效率 生产能力/效率
cuihua716@
8
企业战略管理
香港创业板上市条件
上市条件
公司组织 营业年限 获利能力 最低市值 股权分散 至少 2 年的活跃业务记录 没有最低盈利要求 无具体规定,但实际在上市时不得低于 4600 万港元 (1) 市值 40 亿港元以下,发行人的最低公众持股量为 25%,且至少须达 3000 万港元; (2) 市值 40 亿港元以上,发行人的最低公众持股量为 10 亿港元(以上市时计算)或 20% (以较高者为准) ; (3) 上市时公众股东至少须有 100 名。 (1) 涵盖两个财政年度,惟获豁免公司除外; (2) 可按香港公认会计原则或国际会计准则编制 至少须有两名执行董事经常居于香港 (1) 管理层股东于上市后一年内不得出售持股, 若持股比例<1%, 则禁售期可缩短为 6 个月; (2) 高持股股东(持股 5%以上)于上市后 6 个月内不得出售持股 (1) 须公布季报、半年报及年报; (2) 每半年须将业务目标与实际进展作比较
战略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办法
![战略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2ab883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8c.png)
战略发展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深圳市某某开发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工作,提高战略发展规划科学性,强化战略执行力,防范战略实施风险,提高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本着简明、高效、可执行原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战略发展规划是指基于国家和地区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确立公司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及其实现路径和实施方案的过程,包括公司总体战略、职能战略以及业务战略等内容。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全过程。
公司所属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编制及实施参照本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条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原则上每五年编制一次。
在非计划编制年度,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可根据上一年度战略发展规划实施评估结果予以调整。
第二章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第五条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涉及公司董事会、公司经营班子、董事会办公室和公司各职能部门/业务板块。
第六条董事会是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制订者,负责统筹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编制及管理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一)制订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并报管理局审批。
(二)制订公司战略重大调整方案并报管理局审批;(三)审批公司各职能战略规划及业务战略规划;(四)审批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五)对其他涉及公司发展战略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第七条公司经营班子是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执行者,负责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具体实施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一)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及其目标分解编制公司年度经营计划;(二)制订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和行动方案并推动落实;(三)制订公司各职能战略规划和业务战略规划等。
第八条董事会办公室是公司战略的归口管理部门。
主要职责包括:(一)负责公司战略相关领域产业研究;(二)负责拟定公司战略管理相关制度、办法;(三)负责组织实施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编制;(四)指导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制订战略发展规划;(五)组织编制战略实施计划,并监督计划落实;(六)组织公司战略实施评价和战略发展规划调整。
发展战略和发展方略
![发展战略和发展方略](https://img.taocdn.com/s3/m/fea4026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d.png)
发展战略和发展方略1. 引言发展战略和发展方略在现代商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组织实现长期目标和增加竞争优势的指导框架,发展战略和发展方略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全面深入地探讨发展战略和发展方略的相关概念、制定过程、执行方法以及对企业的重要影响。
2. 发展战略的概念发展战略是指为了实现组织长期目标和增加竞争优势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它涵盖了组织在市场、产品、技术、品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决策和行动,以达到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1 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发展战略为企业提供了指导和规划,使企业能够明确自身愿景和目标。
•发展战略有助于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挑战,保持竞争优势。
•发展战略能够提高组织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发展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创新和探索新的商业机会。
2.2 发展战略的种类•市场发展战略:通过进入新市场或扩大现有市场份额来增加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产品发展战略:通过研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来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
•技术发展战略:通过引进新技术或提高现有技术水平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品牌建设和品牌推广来增强品牌价值和顾客认可度。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通过培养人才、激励员工和优化组织结构来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效能。
3. 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制定发展战略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和决策过程,以确保制定出可行和有效的战略方案。
3.1 外部环境分析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对宏观经济、市场竞争力、政策法规、技术创新等因素的评估和分析,以了解外部商业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和机遇。
3.2 内部资源评估内部资源评估包括对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评估,以发现和利用企业的优势和潜力,为战略制定提供基础。
3.3 目标设定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是发展战略制定的前提和基础。
目标设定需要合理、可行,并与企业的愿景和使命相匹配。
3.4 战略选择在战略选择阶段,企业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评估的结果,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选择最适合企业的战略方向。
战略合作协议框架
![战略合作协议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9c7d9d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d.png)
战略合作协议框架(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工作总结、自我鉴定、自我介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work summaries, self-evaluation, self introduc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战略合作协议框架战略合作协议框架(精品8篇)协议可以约束和规范双方或多方的行为,保障各自的权益。
应急管理部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22).doc
![应急管理部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22).doc](https://img.taocdn.com/s3/m/263b940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5.png)
应急管理部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22).doc附件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2018-2022年)2018年12月一、编制背景提高国家应急管理水平,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大事,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突发事件易发多发,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仍然偏大。
面对严峻复杂的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形势,国家应急管理提和能力仍然相对落后,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迫切需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全面支撑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特征,与大国应急管理能力相适应的中国现代应急管理体系。
(一)编制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是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紧抓住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紧抓编制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自然灾害防止体系建设、国家大数据战略系列论述的重要举措,也是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
(二)编制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是构建中国特色打过应急管理体制的迫切需要。
信息化是构建新时代大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基础工程,也是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的必由之路。
编制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是推动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先导工程,是确保信息化与应急管理事业发展一体规划、同步推进的重要基础。
只有做好规划,才能逐步实现风险监测预警、应急指挥保障、智能决策支持、公众自救互救和舆情引导等应急管理能力的快速提升,最终实现以信息化推动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三)编制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是实现应急管理信息化跨越式发展的首要任务。
应急管理部刚刚组建,信息化基础薄弱,无法满足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需要。
与此同时,党和国家对应急管理事业的殷切期盼和部党组对应急管理信息化的高度重视,给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最新中国经济国情与发展战略精品文档
![最新中国经济国情与发展战略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3063f2150e2524de4187e11.png)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中国体现出来的独特的后发优势 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
后发优势是指后进国家利用自己国家优势,以较低的 成本和较短的时间,学习使用现代化先行者长期积累 的资源、技术来实现追赶目标的优势。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这一优势得以体现。改革 调动了人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使 中国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体现出来;开 放则引进了西方的资金和技术,二者的有效结 合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国情与发展战略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国情发生了较 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结构 实现转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 著改善,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也在逐步提 高。
4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在逐步提高
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在全球排名已由改革开放前的第 34位上升到第3位,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并成为全球 增长最快、最大的“新兴市场”。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顺 差。特别是2005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顺差急剧增加, 2007年顺差数额预计为2600亿美元左右。我国的外汇 储备已达1.8万亿,已跃升为世界第一。
这一方面主要就是由于一些外在因素影响,美国次 贷危机造成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出口增长。另外从 中国内在经济周期运行规律来看,2007年是中国经济 周期在经济扩张中的峰值,2008年即使没有其他因素 影响,经济增长也一定会低于2007年;同时中国经济 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凸显,也将影响中国经济的 长远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 较高的国内储蓄率和投资率。 2 相对较高的人力资本增长率。 3 中国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 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凸现。 2 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腐败问题)。 3 经济发展伴随着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东方战略框架:开启发展战略理论
![东方战略框架:开启发展战略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c65c5c20912a216147929f8.png)
东方战略框架:开启发展战略理论作者:唐东方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年第11期唐东方(东方战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34)摘要:本文在综述历代战略学家对企业战略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东方战略框架”,从企业愿景、战略目标、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四个方面来解析企业战略,从多方面、多维度考虑了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企业战略企业愿景战略目标业务战略职能战略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1)22-0001-06战略一直是企业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从企业高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从企业投资者到企业研究者、从报刊杂志到网络电视,说到企业无不谈及企业的战略。
企业管理者、投资者、研究者、新闻工作者,他们无不意识到,企业战略是决定企业成败优劣的关键点,也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基石。
中国现在已经迈入战略制胜的年代,如果你是企业的最高领导人,而每月不花几天时间来思考企业战略的话,你就不是合格的企业家。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战略,那么这个组织就没有灵魂,就不可能聚合与铸就一支能征善战之师。
越是那些实力强大的企业,它的企业战略就越是明晰、科学。
战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大方向,没有正确的战略作指导,企业的发展必然是盲目的、无序的,生命力便不长久。
战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战略决定的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了企业的成败。
一、历代战略学家对战略的理解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许多战略学者给出了企业战略的定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战略=适应环境”。
美国企业史学家艾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Chandler)被认为是战略管理领域的奠基者之一。
1962年,钱德勒发表了他的《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业企业成长的若干篇章》一书。
他以杜邦、通用、标准石油、西尔斯等四家企业为主要案例,详细考察了20世纪前期美国大企业从直线职能结构向多部门结构转变的过程,并提出“结构跟随战略”的主题,即企业扩张战略必须有相应的结构变化跟随。
中国电子商务标准发展战略
![中国电子商务标准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f00fc167561252d380eb6ef6.png)
国际金融业电子商务标准简介
基于XML的金融业电子商务标准
BASDA eBIS-XML BIPS daliXML XBRL EcoknowMICSML FAML FinXML FIXML
IFX IRML OFX RIXML SMBXML FpML
中国电子商务标准发展战略
cnXML XML/EDI ebXML
cnXML及其与ebXML、RosettaNet和WebService的比较
RosettaNet
Business View
cnXML
ebXML WebService
cnXML商业伙伴协议规范
ebXML CPA
cnXML商业伙伴描述规范
cnXAML
ebXML CPP
国际电子商务标准发展趋势
基于XML电子商务标准框架体系
电子供应链 航空 办公
保险 旅游
医疗 政务
金融
SWIFT/OFX
UKGovTalk
OpenOffice
AIA RosettaNet
XML Framework XML XSL Xlink Xpointer Xpath
ACCORD
……
OTA
HL7
中国电子商务标准发展战略
中国电子商务标准发展现状
政府积极参与主导; 国家和企业充分重视研究工作; 与需求相比,制定标准工作相对薄弱; 企业参与性不强;
当前电子商务标准体系
基础数据 总体
元数据 数据元 信息分类编码 异构数据“桥” EDI语法规则
电 子 商 务 标 准 体 系
国家电投集团公司123456发展战略框架
![国家电投集团公司123456发展战略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fae9a5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8f.png)
国家电投集团公司发展战略框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作为我国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在过去几年里实现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应对未来的挑战,国家电投集团公司制定了xxx发展战略框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战略框架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一、背景1.1 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我国能源行业正面临着高速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能源安全保障和实施能源革命的发展战略。
1.2 国家电投集团公司的现状国家电投集团公司是我国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涉及电力、煤炭、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公司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完善的产业布局和市场网络,成为我国能源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1.3 制定发展战略框架的必要性为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国家电投集团公司有必要制定更加系统和科学的发展战略框架,加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战略框架2.1 xxx发展战略框架的基本原则- 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坚定不移推进清洁能源发展;- 坚持转型创新,加快做大做强新兴产业;- 坚持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相统一,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走出去战略;-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提升企业管理和执行能力。
2.2 xxx发展战略框架的主要内容- 提出了公司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愿景,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制定了公司在清洁能源、新能源、智能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战略和具体举措;- 规划了公司在煤炭、油气、石油化工等传统能源领域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计划;- 提出了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策略和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化发展。
2.3 xxx发展战略框架的战略路径- 把握政策机遇,积极布局清洁能源和新能源项目;- 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强与国际能源企业的合作,拓展境外市场;- 推进产业链升级,实现从能源开采到能源利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基于SWOT分析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发展框架
![基于SWOT分析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发展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43ffa94fa8956bec0975e311.png)
地 区中心城 市 ; 东北地 区重要 的钢铁 产业基 地和以 医药、 食 品为主的健康 产业基地 ; 吉林 省的近海经济 区、 出海 门户城 市和 生 态宜居城 市, 应确 立“ 两 区三轴一带” 的市域城 镇空间结构 , 实施 区域合 作、 都 市区整合 、 中心带动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 关键 词 】 通化 市; 城镇化发展战略 ; S W O T分析法 ; 发展框 架 【 中图分 类 号】 F 8 3 0
通 化企 业 内部 的潜 能 和群 众 的创业 热情 被 激发 出来 , 民 间创业 的积极 性很 高 ,逐渐 成为 推动通 化市 国民经济 发
展 的中坚力量 。
丹东的通化业主码头 , 都是构建通丹经济带进程 中重要
的里程 碑 。 2 . 山水宜 居 、 自然和谐 的生态 环境 。通 化市地 处长 白
近 年来 通 化市 围绕 着 三大 品牌 资 源 ,着 力 培育 能源 、 新 型建 材 、 机械 制 造 、 旅 游等 优 势产 业 , 现 代 物流 业 、 绿 色
食 品加 工业 也 方兴 未艾 , 通化 市初 步 形成 了多 业并 举 的
产 业格 局 。
开拓 进取 、独树一 帜 的创业文 化通化 发展 的文化 优 势 中最 大的亮点 是 民间创业 文化 。通化 的民 营企 业力 量 雄 厚 ,民营经济 占经济 总量 的 比重 和对财 政 的贡献率 都 达到 6 0 %以上 , 涌 现 出了修正 、 万通 、 东宝、 振 国等一批 大 型 民营企业 集 团。在改革 开放 3 0年 的经济 改制过 程 中 ,
定 的声 誉 , 涌现 出 了一大 批 明星 企业 与 明星 产 品。并 且
1 . 通 边 近海 、 纵 横贯 通 的优 越 区 位 。吉 林 省 作 为 内 陆 省份 , 一直 强调 拥有 完成 出海 口的诉 求 。 通 过 比较 , 在 吉林 省 拥有 三个 出海 口的 基本 构想 中 , 通 丹 出海 口方 案 更 具可 行性 。通丹 一体 化 的企 业 与 民间期 待 十分 强烈 , 自下而 上 的力量 充 足 。 通 化 与丹 东两 地政府 合作 的热情 很高, 并进 入 了实 质性 的操作 阶段 , 如 通化 陆港 的建立 ,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基础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63ba36badd36a32d737581a4.png)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基础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秦皇岛首钢兴业公司战略策划分析【第一章】首钢兴业公司战略制定研究绪论【第二章】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基础【3.1】首钢兴业公司外部宏观环境分析【3.2 3.3】首钢兴业行业发展环境探究【3.4 3.5】首钢兴业公司发展SWOT综合分析【4.1 4.2】首钢兴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4.3 4.4】首钢兴业公司战略具体内容【第五章】首钢兴业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结论/参考文献】秦皇岛首钢兴业战略管理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第2 章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基础2.1 企业发展战略的定义及基本框架2.1.1 企业发展战略的定义“战略”以此最早出现于希腊,是一种专业化的军事术语,其最初的含义“将军指挥军队的艺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逐渐展开,“战略”一词开始逐渐被运用到经济领域当中。
很多着名学者都对企业战略管理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其中安德鲁认为企业战略管理就是将企业的经营目的、原则以及政策和经营活动等内容借助一定的模式结合起来的发展策略。
奎因则将企业战略管理简单的定义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和计划。
安索夫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则是“共同经营主线”即无论企业如何确定自身的经营性质,该企业当前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市场之间一定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相比于其他学者,明茨伯格则是借助市场营销学中的四要素(4PS)的方法给出了企业战略的5PS 定义[29],即计划、计谋、模式、定位以及观念等五种要素对企业战略管理做出了定义。
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作为企业战略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企业战略管理中非常核心的内容,企业发展战略是关于企业如何发展的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主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决策者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以及企业的发展目标等内容所进行的一系列的重大选择以及规划[30],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doc17
![邯郸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doc17](https://img.taocdn.com/s3/m/72386ae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7d.png)
邯鄲市城市定位研究与发展战略框架doc17城市定位,從最基本的意義上說,就是對一個城市的性質、地位与功能進行定位。
在制定21世紀頭二十年邯鄲市城市經濟与社會發展戰略的工作中,首先廣泛深入地開展城市定位研究,是高站位、整體性、集約化地把握國情与市情、把握城市現實与未來的中心環節与重要舉措。
這一研究的深入開展,無疑將使戰略規劃建立在更加科學与理性、更加開放与民主的基礎上,使戰略規劃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与感召力,具有更强的自覺性与有效性。
一、城市定位研究的背景与指導思想城市定位從本質上說,屬于歷史範疇。
是以一個城市的經濟、政治、文化、地理的歷史演變与歷史積累爲基礎,在不一致的歷史階段對一個城市的性質、功能及其前景的階段性認識与把握。
邯鄲市的城市定位在公開宣傳与文獻資料中曾有過幾種不一致的表述,最常用、最具影響力、感召力与公信力的要紧有三種:(1)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晋冀魯豫接壤區經濟中心,或者晋冀魯豫接壤區經貿中心;(3)綜合性工業基地,或者新興基礎工業基地。
這些表述從歷史、文化、區域、經濟等不一致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邯鄲市城市的性質、地位与作用,在認識城市、把握城市,指導戰略規劃与戰略决策;在塑造城市形象、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城市知名度与美譽度;在凝聚人心、鼓舞鬥志,促進城市經濟与社會發展等方面曾經發揮了幷將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
但是,進入21世紀的今天,特別是經過了25年改革開放与90年代初地市合幷以後,邯鄲市的政治、經濟、文化、資源、城市建設及其外部環境等各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黨的十六大按照“三步走”的戰略構想,又提出了21世紀頭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与“工業化、城市化、開放型”的戰略方針。
新的城市變化与新的歷史任務,內在地与外在地要求我們對邯鄲市的城市定位重新進行認識与評價,以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城市經濟与社會發展戰略的科學制定与有效實施。
也就是說,新時期的城市定位研究應當與時俱進,賦予其新的歷史使命与時代特徵;應當適應市情与國情變化,緊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与“工業化、城市化、開放型”這一時代主題;應當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
战略与国家发展
![战略与国家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aeeec0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c.png)
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一种长期规划和行动的指导原则,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涉及各个领域的决策和资源调配,对国家的未来方向和目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从战略的定义、战略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以及一些成功的战略实践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战略的定义战略可以定义为一种目标导向的长期计划,它包括明确的目标、指导原则和行动计划。
战略的目的是为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取优势,并为国家或组织提供可持续的发展机会。
战略制定涉及到对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全面评估,以及针对未来挑战和机遇的合理预判。
二、战略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战略与国家发展密不可分。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有长远的战略规划作为指导,而战略的实施也能够推动国家的发展。
战略可以帮助国家把握机遇,应对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家发展的目标和路径需要经过精心的战略设计和优化,通过有效的战略执行来实现。
三、战略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而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在经济领域尤为关键。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营商环境改善等。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并进行有效执行,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四、战略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战略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指导和支撑。
战略性的科技创新规划可以有效整合资源,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
战略性科技创新能够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推动产业升级,增强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五、战略与国际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战略可以为国际合作提供框架和指导,帮助国家确定合作伙伴、合作领域和合作内容。
同时,国际合作也能够丰富和拓展国家的战略资源,促进共同发展。
国家应当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并与其他国家建立和谐稳定的合作关系,互相支持、互利共赢。
六、战略实践的成功案例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在战略制定和实施方面取得了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19001标准的发展
----八大章节,版块管理 ---删减原则 ---强调了过程方法以及PDCA ---减少了文件化要求,注重效果
ISO19001标准的发展
2015版9001标准
---2015版是9001标准演变过程的又一步 ---基于绩效 ---过程方法+基于风险的思维+PDCA
ISO9001:2015制定时间进度安排
一、ISO组织及其技术委员会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技术委员会-- 各个国家标准机构或联络组织提 名的专家组成。
制定标准---各个技术委员会完成 TC1--第一个技术委员会,成立1948年 负责螺纹的标准化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1948年成立 ---总部在日内瓦
使命:制定高质量的自愿性国际标准,促进产品 和 服务的国际交换,支持可持续的公平的经济增长,促 进创新以及保护健康、安全和环境。
ISO管理体系标准
ISO管理体系标准
-ISO标准目前约有2万多个组织的管理体系-是综合管理 -体系,涉及质量环境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等等 ISO联合技术协调小组(JTCG)提出:管理体系标准 的统一
(目的:只想要一个管理体系的组织更轻松)
ISO管理体系标准
- ISO联合技术协调小组(JTCG)提出:管理体系标 准的统一
TC176 --第176个技术委员会
制定可广泛应用的通用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适合所有的市场领域 ---适用于所有的私营和公共组织 目前全世界共颁发了一百一十万张ISO9001证书
TC176 /SC2分会
愿景: “SC2的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
和尊重,并且被组织应用,成为其可持续发展不可 分割进度安排
2012.5-6月 提案 2012.6-10月准备阶段 2013.6-9月 CD 2014.5-10月DIS 2015.7 FDIS 2015.9.24 正式发布
ISO标准的制定过程
三、9001:2015标准的变化
9001:2015版制定的目标
---为未来十年时间提供一系列稳定的核心要求 ---关注焦点继续保持在有效的过程管理上,以期产生 期望的结果 ---考虑QMS实践和技术自上次重大修订后的变化 ---提高了与其他ISO管理体系标准的兼容和统一 ---简化了语言和写作风格
建立方针、目标并实现这个目标的体系 ISO9001--一致合格的产品。 ISO14001--防止污染 OHSAS18001--安全的工作条件 ISO50001--高效能源的利用 ISO22000---安全的食品
ISO9001标准产生背景
--- 经济增长需要一致合格的产品 --- 建立管理体系:实现目标的方法 ---因(过程控制)与果(合格产品)的关系
ISO9001:2015标准 构架及要求
教 案: 讲 师:
课程目标
课程介绍
初步了解ISO9001:2015版的构架变化与发展, 为即将换版和新版标准的执行提供帮助
时间安排:6小时
课程内容介绍
一. ISO组织及其技术委员会 二、9001标准产生背景以及发展 三、2015版9001标准的变化 四、2015版与2008版9001标准的区别 五、9001:2015转换安排
使命 ---让组织得益于一个稳健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建立使用者对产品的信心提供基础可信
---需要时,提供指南和支持,确保产品持续可信
二、9001标准产生背景以及发展
1. 9001标准产生背景
----人们梦想“可持续发展”
人、自然、利益的平衡
人们梦想“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
---什么方法能够实现?
ISO9001标准的定位
--- 致力于提供对组织产品的信心 --- 质量是每个组织关注的切入点 ---激发“目光超越认证”的兴趣
ISO19001标准的发展
----三种质量保证模式,4大章节,20个要素(条款) ----认证偏重于证实组织的体系 1987版---1994版,修订内容不多,基本条款要求相同
管理体系标准的统一
---所有的ISO管理体系标准统一使用该结构
--识别过程,按PDCA循环 --各个体系特定的要求是对核心文本的补充 如:运行控制: ISO14001增加环境管理控制要求
ISO9001增加质量管理控制要求
ISO9001:2015变化的要求
2015版本变化的要求: ---全部重新调整格式与附件SL达成一致 ---用“产品和服务 ”替代“产品” ---给最高(其他)管理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用“外部提供产品和服务”替代采购--包括外包过程 ---用文件化信息替代了“文件化的程序和记录”
ISO9001:2015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的增加的要求:
---4.1 组织的处境外部和内部环境因素有哪些 ---识别"利益方"(4.2) ---6.1 机遇与风险 ---7.1.6 组织的知识 ---10.1注改进涉及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突破、创新、 改造
--所有ISO管理体系标准的高层结构
---高层结构之下相同的子条款的标题
---管理体系标准通用的核心术语
“附件SL的高层结构”
管理体系标准的统一
ISO组织吸收了ISO联合技术协调小组(JTCG)的建议 发布了《ISO指令 第一部分:2012“附件SL”》 --为所有新的ISO管理体系标准和现行标准的修订确 定了共同的结构和格式 --共同的文本(每个标准约30%或者更多的文本完全 相同)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TC176 --第176个技术委员会,成立1979年 负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TC176技术委员会的组成: 160多人来源于70多
个国家(审核员、管理人员、政府人员、学术 专家)
TC176 --第176个技术委员会
下设3个分会 SC1 --基础和术语(ISO9000)、 SC2-- ISO9001 ISO9004以及其他 SC3 ---ISO100 ** 支持性技术文件
9001:2015版制定“关键输入”
--12000+份在线调查回复 --TC176/SC2的战略计划 --质量八大管理原则的修订 --ISO联合技术协调小组的输出(ISO指令SL) --来自“未来概论工作组”的输出
9001:2015版标准的变化
(一)管理体系标准结构的统一 (二)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原有部分发生修订 (四)删除了一部分原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