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教案4
科学发展观教案
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教材分析】本节课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章前几节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都是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
【学生分析】当代大学生比较关心时事,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肩负着但是因为社会阅历等原因,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对一些形势、国家政策的把握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加以正确的引导。
【教学分析】1、情感目标:使学生提高政策意识,增强政治敏感性。
2、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等相关知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发展,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
【重难点分析】1、重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2、难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教学方法】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现象入手,抽象出一般的道理,即运用抽象思维方法;并结合图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是教师的讲与学生的读、议、思、练密切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疑引思):用视频播放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前后对比显示中国所取得的成就。
然后引用其他国家一些媒体的报导和名人的话语,由此引出,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倍受世人关注的中国接下来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从而导入本课内容——科学发展观。
二、讲授新课:第五节科学发展观(板书)(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板书)任何一种理论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它之前的某些理论相联系的。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同时,由于它又结合了我国的国情、阶段性特征,并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积极成果,因此它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和主要容+精品教案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和主要容+精品教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其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创造性运用。
科学发展观教案
科学发展观教案教案一:科学发展观的介绍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2. 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3.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发展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1.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科学发展观呢?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指导我们国家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科学发展观吧。
二、讲授(30分钟)1.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教师: 科学发展观,顾名思义,就是科学的发展观点和方法。
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过长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思想。
教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科学发展观还强调以科学为先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
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教师: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必须坚持创新驱动等。
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教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从全局、系统、长远的高度统筹兼顾;坚持依靠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三、总结(10分钟)教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其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也是我们每个人做事情的重要原则。
希望大家能够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练习与拓展(15分钟)1. 请同学们写一篇小短文,谈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看法。
2. 阅读一篇与科学发展观相关的文章,从中找出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并进行讨论。
大学毛概科学发展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和科学内涵2.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它有什么重要意义?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二、新课内容1.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 分析国内外形势,阐述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必然性。
- 介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2.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解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2. 分析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面临的挑战。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有哪些理解。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内容1.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分析科学发展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 强调科学发展观对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2. 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应用- 分析我国在推进科学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科学发展观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三、课堂讨论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2.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1. 总结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科学发展观教案
第1课:科学理论引领前进道路教学目标: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
2、让学生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及其重大作用。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
教学重点: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及其重大作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
当前,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国际环境中不稳定因素、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
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时代的呼唤发展的要求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社会主义又是新生事物,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在摸索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与强国富民之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科学发展观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年级:八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等核心要素。
- 认识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 理解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 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 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3. 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1.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素。
2. 分析我国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提前搜集关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分享对科学发展观的初步认识。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等核心要素。
2. 学生讨论并总结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问题案例。
2. 学生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顾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知识。
二、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撰写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作文、制作宣传海报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实践活动。
三、成果展示1.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
2.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科学发展观学习教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7页/共45页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六分。
他们把自然生态纳入到整个发展系统,指 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 帮助人们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的种种 误区中走出来,发挥了巨大作用。
发展极限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发展观, 但其自身也存在诸如忽视科技进步的作 用、忽视人的积极能动作用等多方面不 足。
第5页/共45页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六分。
2、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 雾笼罩,连日无风。而当时正值冬季大量燃煤 取暖期,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使许 多城市居民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仅四 天时间内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
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 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烟雾事件。
第2页/共45页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六分。
一、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 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 但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 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一些国家出现 了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高增长下的两极分化、失业 增加 社会腐败 政治动荡等问题,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
第10页/共45页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一点 六分。
镉通过稻米进入人体,首先引起肾脏障碍,逐 渐导致软骨症,在妇女妊娠、哺乳、内分泌不 协调、营养性钙不足等诱发原因存在的情况下 ,使妇女得上一种浑身剧烈疼痛的病,叫痛痛 病,也叫骨痛病,重者全身多处骨折,在痛苦
(九年级政治教案)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教案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教案九年级政治教案【学习目标】1、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2、知道走科学发展道路是唯一正确可行的选择。
3、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4、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难点:落实科学发展观。
【自主学习】1、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指引我国经济和社会沿着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
3、科学技术是。
4、教育的重要性是:。
5、科教兴国就是能通过,关键是。
6、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怎样?7、我国的三大基本国策是: 。
8、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学生怎样做?【合作探究】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____年6月5日是世界第40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____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旨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提高人们森林保护意识。
中国环境保护部4月12日发布消息称,____年"6 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这一主题在呼应世界主题保护森林和呵护绿色家园的同时,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中国政府积极响应保护环境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国策和战略分别是:战略:国策:(2)"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这是响亮的召唤,简要说说你的行动:(3)学校决定围绕环境日主题开展一项活动,请你为学校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2、材料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____年4月28日发布。
科学发展观教案
科学发展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2.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3.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3.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案例。
三、教学重点1.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
四、教学难点1.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案例;2.如何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互动式教学法;3.案例分析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述,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内涵。
2. 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20分钟)教师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
3. 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应用。
案例可以选取国内外的经典案例,如中国的“十三五”规划、美国的“新经济政策”等。
4. 互动式教学(2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七、教学评估1.学生的课堂表现;2.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3.学生的考试成绩。
八、教学资源1.课件;2.教材;3.案例资料。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互动式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等,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的表现不够积极,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历史教研组杨裕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这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1日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党章。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我们的教育工作迈向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科学发展观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千秋大业,关键在人”、“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
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教育要腾飞,都离不开人才工作的发展。
以科学人才观的要求确立新的人才标准,就是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等多方面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唯分数,不唯学历,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定人才。
对于学校,学习和落实科学人才观,就是要把科学人才观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努力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选才机制,形成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科学发展观教案
教案讲课时间2019 年月日礼拜第节课章节名称第七章科学发展观1、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教课目标2、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3、从整体上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1、能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教课要点2、认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1、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让学生深刻认识为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教课难点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连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兼备兼备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教课方法系统讲解法、事例教课法、议论法等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 PPT主要内容、逻辑构造、课时建议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课时安排: 4 课时教课内容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掌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点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发展要点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突显期,经济社会发展表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点。
2.新世纪新阶段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点第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整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久形成的构造性矛盾和粗放型增添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初步成立,同时影响发展的系统体制阻碍依旧存在,改革攻坚面对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三,人民生活整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派差距拉大趋向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穷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目,兼备兼备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获得明显成绩,同时农业基础单薄、乡村发展滞后的场面还没有改变,减小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和促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停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整适应,政治系统改革需要连续深入;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为繁华,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别性显然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会活力明显增强,同时社会构造、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对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趋扩大,同时面对的国际竞争日趋强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久存在,能够预示和难以预示的风险增加,兼备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九年级政治 以人为本___科学发展 教案 粤教版
3、3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第一课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道路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2、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
学习方法:学生预习教材自主找出知识点,与讨论相结合,在老师的点播下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一、导学提纲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深刻感受到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困扰。
为解决这些困扰,党和国家提出了。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依据:。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核心是,基本要求是,根本方法是。
4、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及必要性?5、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已经济发展的矛盾所面临的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
(这是地球资源和环境难以承受的道路,因而是走不通的)第二种选择:以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为由,限制、放缓甚至迫使发展中国放弃现实工业化和现代化。
(这是不公正的,因而也是不可取的)第三种选择:科学发展道路内容: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这就是中国选择的,也是的选择。
二、单项选择1、截止目前,党和国家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已全面覆盖我国内地农村地区,参合人数已达到8、3忆,大大缓解了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这一举措,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 统筹兼顾2、要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的选择是()A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
B以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为由,限制、放缓甚至迫使发展中国放弃现实工业化和现代化。
C走高消耗、高污染、高效率的道路。
D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道路3、辽宁警方将用100天的时间,会同环保、国土等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污染违规排放、私挖滥采等破坏辽河流域与资源的各种违法行为。
开展这一行动()①表明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③表明我国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④能彻底解决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三、活动探究材料一、今年3月27日,市委书记马勇在接受“春游潇湘”采访团记者采访时说,益阳通过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尤其是一批民生项目和重点工程得以实施。
科学发展观教案
科学发展观教案科学发展观教案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思想,是我国发展道路的根本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
在教育领域,科学发展观也起到了指导作用。
本教案旨在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掌握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核心理念。
2. 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3.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思考。
例如,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但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2. 理论讲解介绍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核心理念。
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图表和数据,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对于国家和个人的意义。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
例如,某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学生需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教育、环境、社会公平等,讨论该话题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学生需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
5. 总结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发言,总结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讨论和发言是否能够体现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的观点是否合理,并能够用事实和数据来支持。
3. 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否得到培养。
五、教学反思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教案模板大学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探讨如何在大学生活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教学内容: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和意义2. 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三、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应用1.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2. 典型案例:某地区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四、大学生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 全面发展个人素质,提高综合素质3.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它对我们大学生有什么意义?2.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二、讲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1. 讲解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背景和意义2. 解释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三、案例分析1. 介绍某地区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2. 分析案例中体现的科学发展观特点第二课时:一、复习与提问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二、讲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1. 讲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2.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三、讨论与思考1.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探讨如何在大学生活中践行科学发展观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大学生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短文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的理解程度2. 学生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的能力3. 学生在讨论与思考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质量教学资源:1. 课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实践应用2. 案例资料:某地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案例3. 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理论】科学发展观教案
【关键字】理论科学理论引领前进道路——科学发展观教案1教学过程:一、学生自学第一课2、学生交流所得所学三、师生互动(一)一脉相承与时俱进1、哪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况?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情况。
答: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2009-04-1200:11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和发展以往关于发展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1、首次提出。
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更好地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2、正式提出。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部分论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重要原则,放在该段末尾提出来。
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成熟和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历次重要会议都对科学发展观作进一步的阐述。
1、2004年9月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表述:十六届四中全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科学发展观”一共出现6次。
第一处是在《决定》第二部分“五十五年来党执政的主要经验”的第三条“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举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中,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主题班会教案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主题班会教案《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为全面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工作,杜绝学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发生。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习防汛、防溺水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救自护的潜力。
3、初步了解防汛、防溺水安全的有关资料,要求每一个学生提高安全意识4、学习后,能改变自己在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潜力。
教学重点:学习了解防汛、防溺水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防范潜力。
教学过程:导入:此刻是夏季,天气多变,雨水多,河里、小溪里经常会涨水,很多小朋友喜欢去河边、溪边玩水,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而且,夏天天气很热,有的同学就悄悄地去河里、池塘里洗澡,而发生溺水身亡的事件,失去了生命,爸爸妈妈很悲哀、老师也很悲哀。
一、防溺水知识教育(一)、游泳小常识:1、务必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
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肝、肾疾病、高血压、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
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
3、参加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状况下,不能够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
一般说,凡是水况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状况下,也不宜游泳。
(二)、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1、在游泳之前必须要做充足的准备活动。
夏季天气炎热,不做准备活动立刻入水,水温、体温、气温相差很大,聚然入水,毛孔迅速收缩,刺激感觉神经,轻则引起肢体抽筋,重则引起反射性心脏停跳休克,很容易造成溺水死亡。
幼儿园以人为本理念教案
幼儿园以人为本理念教案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并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以人为本理念的教案,并解释为什么这种教育理念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2.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3. 教学内容3.1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给予幼儿在教育环境中自由探索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并制定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和自律性。
3.2 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幼儿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以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定期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幼儿团队合作,分享和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集体活动,比如角色扮演、游戏等,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鼓励幼儿参与社区活动,与他人互动,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
3.3 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幼儿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关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以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提供多样化的艺术和手工制作活动,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设置刺激幼儿探索和发现的环境,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
•鼓励幼儿参与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3.4 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幼儿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以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模拟活动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社会规范和价值观。
•鼓励幼儿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07物理学蓝宇梅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自由落体运动》选自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是高中物理力学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处在第二章《直线运动》的最后一节,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它起到总结的作用。
通过对自由落体这种常见的、特殊运动的研究,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又加强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避免学生死记硬背。
还有通过在授课过程中讲授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为以后研究比较复杂的运动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后面学习第五章平抛运动做铺垫,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也可以用自由落体运动来理解。
这就是说,本节课是本章知识的复习课,培养学生思维的研究课,联系生活的应用课,也是后面课程的知识准备的铺垫课。
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或本册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教材的特点(1)通过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加深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
(2)通过实验演示为学生创设当年亚里士多德的直接认识和伽利略的逻辑推理和假说,有了实验的验证呈现,辅以历史和逻辑的结合,体会伽利略研究问题的科学思路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和内涵。
(3)通过频闪照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记录不同物体下落的纸带,让学生自己整理纸带处理数据,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观察和概括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并且能够比较熟练的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本节课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但是学生不是很容易接受。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论和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结论和规律是如何得到的,在教学中为学生存储一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案例,为他们以后遇到问题时提供借鉴打下基础,从而培养创新精神,观察和概括的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是要从科学结论的学习上转移到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掌握形成这些概念和规律的方法,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4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4篇)《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摩擦力,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就是摩擦力。
2.明白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一种阻力。
3.学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并且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通过实验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5.懂得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存在摩擦力,了解生活中增加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现象。
【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学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研究如何减小液体的阻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弹簧测力计、木块、有关实验的材料、学生活动手册上的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摩擦力1.出示工人推箱子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这些工人推箱子吃力吗?为什么非常吃力?工人推箱子非常吃力,一方面是箱子的重量,另一方面是箱子和地面有摩擦力。
2.除了箱子与地面之间存在摩擦之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摩擦现象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存在的摩擦现象,并说一说是什么和什么之间产生了摩擦。
3.出示课本29页上面的几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图中什么和什么物体之间存在摩擦现象?预设:图1,小女孩的身体和滑梯之间存在摩擦。
图2,箱子和地面存在摩擦。
图3,运动员的身体和水之间存在摩擦。
图4,气球和空气之间存在摩擦。
4.出示课本29页下面的一段文字。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摩擦力。
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一种阻力。
5.学生仔细读一读这段文字,了解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是怎样产生的?活动二:测量摩擦力1.摩擦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那么我们怎样去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呢?这就需要用到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我们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我国存在人口、资源、环境等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提出以人为本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理解深入落实和走科学发展道路;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教育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与必要性;掌握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能力目标:通过认识科技和教育的意义,学会辩证地看待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感受科技和教育的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环境与资源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敢于批评和制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言论和行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教学难点:科学发展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材料: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我国的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九位。
同时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耕地时世界的三分之一,淡水是世界六分之一,草地是世界的三分之一,矿产是世界的二分之一,石油居世界第49位。
图片:设问:以上说明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我国存在人口资源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以上说明在我们生活中有那些问题的困扰?(人口环境资源)――党和国家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二)学生自主学习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2、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依据是什么?3、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及必要性?4、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途径: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第一要义是发展(2)核心:是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国人民。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依据:①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②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③是借鉴外国发展经验④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3、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及必要性?(1)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有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必要性: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4、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途径:(1)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转变和完善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5、科学发展观的意义:(1)同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三)课堂延伸(1)在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我国哪些做法或措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如建陕北防护林;计划生育;限塑令;南水北调、西气东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
(2)2008 年12 月11 日,铁道部宣布09 年春运不涨价,售票员禁带手机防倒票。
为保证旅客出行,铁路部门始终坚持“以客为主,客货双赢;南客北货,南车北调”的春运战略。
体现了:A.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C.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D.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二、走科学发展道路20 世纪及之前的100 年里, 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化, 但同时也耗费了世界60%的能源和50%的资源.地球叔叔病了!非洲: 森林的砍伐和草原的过度放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年都在南; 撒哈拉沙漠每侵北海和地中海:受到工业和生活废物的严重污染中国:工业的发展加重了环境污染南美洲:森林大规模遭砍伐,野生生物受到威胁加利福尼亚:全球烟雾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欧洲:由于河道改造和污染的影响,欧洲的湿地正遭受着破坏1、从人类已经走过的历程看,如何解决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_____________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人类发展需要回答的问题。
2、在这些矛盾面前,我们有三种选择。
对三种选择进行比较分析,人类要走哪条道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已经济发展的矛盾所面临的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
(这是地球资源和环境难以承受的道路,因而是走不通的)材料:某地区砍伐了一大片森林,制作家具等物品,然后通过市场销售进入消费过程,这个地区的GDP 因此增长了。
但是,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甚至使人们失去了家园和生存空间。
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为特征的发展方式仍占领着中国制造业的主导地位第二种选择:以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为由,限制、放缓甚至迫使发展中国放弃现实工业化和现代化。
(这是不公正的,因而也是不可取的)第三种选择:科学发展道路内容: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中国选择的科学发展道路,也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选择三、课堂小结:我国选择的是第三种发展道路,这就是科学发展道路,也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走科学发展道路,还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二课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图片欣赏导入学生阅读书P85-86,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科教兴国中“科”和“教”分别指什么?什么是科教兴国?2、我国科技取得哪些成就?存在什么问题?面对差距,我国要怎么做?3、教育有什么作用?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如何?5、实施科教兴国有什么意义?(三)合作探究活动1:最值钱的名字设问:猜一猜当今中国谁的名字最值钱?为什么?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究园” P81并思考P82的两个问题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2、列举身边的事例,说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3、如何认识国家重奖有杰出贡献科学家的政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派代表发言)一、发展科学技术(板书)(一)科技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于提出的精辟论断。
这个精辟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8 年为我国社会主义(二)学生自主学习(二)我国科技的现状成就与差距(1)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列举近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女口:“神舟七号”、“科技奥国际竞争激烈 ------- 经济科技------ 人才------ 教育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人才——教育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2)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时间差①在冶金技术装备领域,我们与美、日等国相差至少10--15年②在飞机制造领域,我们与美、英、法等国相差近15年;③在汽车工业核心技术领域,我们与美、日、德相差至少10年以上④计算机是现代工业生产控制和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其核心技术是芯片制造技术,但我们刚刚起步,与美、日两国相差至少10年⑤机器是“工业母机”。
然而在精密机床及大型加工中心制造技术,我们与日、德相差约15年。
差距对比:当前我国与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比较(1)上述述表格反映我国科技发展方面存在哪些问题?(2)针对上述问题,国家应采取哪些积极措施?通过上述材料,让学生直观了解我国科技发展与外国的差距及我国作出加快科技发展和提高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二、发展教育事业(板书)1、教育的功能和作用2、我国教育的现状(1)教育取得的成果(2)教育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引导学生阅读P83材料“我国教育发展的成就与差距”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教育发展的形势是怎样的?2、面对我国在教育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你认为国家和我们每一位公民应该怎样做?现状分析:通过我国教育现状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对比,说明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腾飞,必须依靠教育。
人口+教育=丰富的资源;人口一教育=沉重的包袱,从而得出必须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优先发展教育。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板书)1、科教兴国的含义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3、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5并找到答案并让学生列举我国近年落实科教兴国的实例或重大举措。
小结:通过学习,我知道教育是 ___________ 科技是______________ 科教兴国就是_____________ 为此,我要做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三课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故事弓I入新课1:不斩尽杀绝的蚁熊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世界上最大的食蚁兽叫蚁熊,它生活在亚马孙河热带雨林中,每天要吃1.6万只蚂蚁。
然而令人大为惊叹的是蚁熊有一种习性:它吃蚂蚁时绝不斩尽杀绝,刨开每一个有成千上万只蚂蚁的蚁穴,蚁熊只吃其中一部分,最多为500只,它对剩下的蚂蚁不闻不问,径自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为什么蚁熊不斩尽杀绝蚂蚁呢?小结:蚁熊十分聪明,它清楚知道,没有蚂蚁家庭的生生不息,就不会有自己种群的生存发展。
蚁熊尚知留有余地,“计划”使用资源,我们人类更不应继续做那“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我们更应该自觉地依法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活动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 亚洲人口的33%(一)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形势1、我国的人口国情(人口的基本特点)2、我国的资源国情(现状)(1)资源大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2)资源小国: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3、我国的环境国情(现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6找到答案并进行初次记忆)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设疑: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党和政府提出了怎样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板书)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