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的原理与基本步骤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及实施步骤图

课程设计及实施步骤图

课程设计及实施步骤图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课程相关章节的基本知识点,如XXX(具体知识点),并能够准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中的核心概念,如YYY(概念名称),并能够解释其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总结并描述ZZZ(学科主题)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探究、讨论等方式,分析并解决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具体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施简单的实验或项目,展示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团队合作,通过沟通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科学知识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尊重事实,遵循科学精神,培养严谨、踏实的学术品质。

课程性质: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特点:根据学生所在年级,充分考虑其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

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确保学生达到课程目标,实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知识点讲解:依据课程目标,对教材中第一章“XXX”内容进行详细讲解,涵盖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等,如AAA、BBB、CCC。

2. 案例分析:选取与知识点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或项目实践,结合教材第二章“YYY”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 知识拓展:针对课程目标,拓展教材以外的相关知识,如ZZZ、DDD等,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

房屋结构课程设计

房屋结构课程设计

房屋结构课程设计房屋结构课程设计是一门涵盖建筑设计、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和建筑法规等知识的综合性课程。

以下是进行房屋结构课程设计的一些基本步骤和建议:1. 确定课程目标和内容:- 明确课程的主要目标和教学目的,例如,培养学生理解房屋结构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建筑法规的能力。

-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涵盖房屋结构的基本概念、结构类型、分析方法、材料性能和建筑法规等内容。

2.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工具:-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 利用多媒体工具、教学软件、在线资源等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设计和实施实验和实践活动:- 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结构试验,如梁的弯曲试验、柱的压缩试验等,加深对结构性能的理解。

- 组织学生参观实际建筑工地或已建成的建筑,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了解房屋结构的实际应用。

4. 布置和评估作业和项目:- 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作业和项目,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小型建筑结构或分析一个现有建筑的结构性能。

- 制定明确的评分标准,及时对学生的作业和项目进行评估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改进方向。

5. 关注课程评估和持续改进:-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了解课程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轮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 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职业发展,了解课程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设计出一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教学效果好的房屋结构课程。

这样的课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未来的建筑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博比特与查尔斯课程设计的五个步骤

博比特与查尔斯课程设计的五个步骤

博比特与查尔斯课程设计的五个步骤博比特与查尔斯课程设计的五个步骤课程设计是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方面。

为了确保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有效性,博比特与查尔斯提出了五个步骤,包括需要分析、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方法设计和评估反思。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的第一步,它是为了明确教育环境中的需求和问题,并根据这些需求和问题来确定课程目标。

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调查问卷、访谈等,以收集相关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确定学生的背景知识、技能水平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还要考虑到社会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等因素。

二、目标设定在明确了教育环境中的需求后,接下来就需要设定合适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应该具备可衡量性、可实现性和可评估性。

可衡量性是指课程目标可以通过具体的评估方法来进行测量和评判。

可实现性是指课程目标应该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教育资源的条件。

可评估性是指课程目标应该能够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反馈。

在设定课程目标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内容选择内容选择是根据课程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选择。

在进行内容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知识、实际应用、教材资源等方面因素。

首先要明确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然后根据这些基础知识来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

同时还要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以保证所选择的内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四、方法设计方法设计是指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来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在进行方法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性,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五、评估反思评估反思是课程设计的最后一步,它是为了评价课程的有效性和改进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方法

课程设计方法

课程设计方法课程设计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个好的课程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因此,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成为了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

首先,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它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确定。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确保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现性。

其次,课程设计的第二步是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的实现。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接下来,课程设计的第三步是确定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在确定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和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最后,课程设计的第四步是确定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的客观评价,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实现。

在确定教学评价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课程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计,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课程设计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课程设计包括哪几个环节

课程设计包括哪几个环节

课程设计包括哪几个环节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X》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记忆和理解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课本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解和学习。

2.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3.课程相关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4.课程相关的习题和考试的练习和讲解。

教学内容的和安排要科学、系统,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对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系统的讲解。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进行课程相关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XXX》课本,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3.多媒体资料:制作一些教学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和教学需求,确保资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教案设计步骤有哪些

教案设计步骤有哪些

教案设计步骤有哪些教案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个好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的高效性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教案设计的一般步骤。

1.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核心,它明确了教师希望学生在本课程中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和可测量的,以便教师能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参考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适当的目标。

2. 分析教学内容在设计教案之前,教师需要对将要教授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理解。

这包括对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以及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延伸。

通过分析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及设计合适的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

3.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和培养。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课堂讲授、小组合作、实验实践、案例研究、问题解决、角色扮演、讨论和演示等等。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活动,并合理安排它们的顺序和时长。

4. 制定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策略和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常见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启发法、课堂活动和多媒体教学等。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灵活运用它们。

5. 准备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教学材料、媒体和技术工具,包括教材、PPT、教具、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并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教学资源时,教师需要注意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以及使用时的安排和操作。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一、引言教学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它涉及到教育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二、需求分析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进行需求分析。

教师应对教学对象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知识水平、学习兴趣等,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在需求分析中,教师还应考虑教育政策、学校课程标准等因素,确保教学设计符合教育要求。

三、目标设定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预期学习效果的具体表述,它应具备可测量性和可评价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并结合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教学内容选择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考虑内容的前后衔接、知识的层次性、学生的兴趣等因素,确保教学内容能够逐步推进学生的学习。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具体教学手段和策略。

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等,选择适合的方法。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等。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互动教学等手段,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效果。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形ative评价和summative评价。

形ative评价主要用于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和调整教学策略,summative评价则用于评价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

七、教学反思与修正教学设计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过程,教师应不断进行反思和修正。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等,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估和调整。

同时,教师还应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本科计算机课程设计

本科计算机课程设计

本科计算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计算机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运用所学的编程语言和工具进行简单的系统分析与设计;3. 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项目中;4. 掌握计算机课程中涉及的数据结构、算法和软件测试等知识。

技能目标:1. 能运用结构化分析方法进行需求分析,独立完成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2. 能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运用面向对象设计方法进行系统设计,并编写设计文档;3. 能运用所学的编程技能,独立完成系统模块编码和调试;4. 能对完成的软件进行基本的测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4. 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关注社会需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本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计算机课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使其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课程设计基本原理: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任务、方法和步骤,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计算机课程设计的基本框架。

2. 系统分析与设计:讲解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如结构化分析、面向对象设计等,结合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实际项目的设计。

3. 编程语言与工具:根据教材,介绍常用的编程语言(如C++、Java等)和开发工具(如Visual Studio、Eclipse等),使学生能熟练运用这些工具进行软件开发。

4. 数据结构、算法与软件测试: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讲解基本数据结构、算法知识,以及软件测试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的核心技术。

5. 项目实践:安排一个实际项目进行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按照教学大纲,分阶段完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等任务。

教育学课程设计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课程设计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课程设计知识点总结一、教育学课程设计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教育学课程设计是指根据教育者对学生目标能力的需求,结合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要素,设计并制定的课程方案。

教育学课程设计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教学的质量。

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多方面,包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知识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注重科学性,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注重多样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基本理论1. 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是指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研究,它对教育学课程设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心理学基础理论包括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

学习理论研究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发展心理学研究了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认知心理学研究了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过程。

这些心理学基础理论可以帮助教育学课程设计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特点,为教育学课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2. 教育学课程设计的教学原理教学原理是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原则,包括启发教学原理、综合教学原理、巩固教学原理和反馈教学原理等。

这些教学原理可以帮助教育学课程设计者设计出更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

3. 教育学课程设计的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是指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原则,它对教育学课程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教育学理论包括人本教育理论、学生发展理论、教育目标理论等。

教育学理论可以帮助教育学课程设计者更好地把握教育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学课程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三、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1. 教育学课程设计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指根据学生的学科素养要求和学习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需要分析包括目标需求分析、学生需求分析和社会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可以帮助教育学课程设计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教学设计基本步骤

教学设计基本步骤

教学设计基本步骤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达到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而进行的组织工作。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能够确保教学内容的有序展开,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学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本节课中希望学生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明确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教师选择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学习的方式。

教学目标应当具体、明确,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进行设定。

例如,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可以是“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第二步:分析学情学情分析是教师了解学生现有知识、能力和兴趣的过程。

通过学情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课前调查以及以往成绩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学情信息。

第三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的结果,教师需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当符合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还需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符。

第四步: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式和手段。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选择讲授法、示范法、探究法、讨论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第五步: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组织的一系列学习任务和演练活动。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注重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小组合作、实验观察、问题解决、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同时也需要注意活动的难易程度和设置合理的时间限制。

第六步:确定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的过程,旨在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程度,为进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验、作业评定、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教案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教案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教案的设计原则和步骤一、引言教案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所制定的具体教学计划。

一个优质的教案应当符合一定的设计原则,并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设计。

本文将探讨教案的设计原则和步骤,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设计教案,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案设计原则1. 适应性原则教案的设计应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学科特点等因素,合理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确保教学在适应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

2. 清晰性原则教案应该清晰明了,让学生和其他教师都能够看懂。

在教案中使用明确的语言和结构,避免术语的滥用或过度的简化,确保教案的逻辑严谨,内容准确清晰。

3. 合理性原则教案应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的特点,确定合理的学习顺序和步骤,使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4. 创新性原则教案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具和评价方式,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5. 可操作性原则教案应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实际指导教师的教学实施。

在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三、教案设计步骤1. 分析教学目标教案设计的第一步是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能够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有机地组织起来,符合学科的逻辑性和层次性。

将教学内容分解为适当的学习单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难易程度进行组织,使得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3.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该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具和评价方式,确保教学过程有足够的活动性和交互性。

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课程设计内容分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两大部分,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如下。

一、分析研究被加工零件,绘制零件图在得到设计题目之后,应首先对被加工零件进行结构分析和工艺分析。

其主要内容有:(1)弄清零件的结构形状,明白哪些表面需要加工,哪些是主要加工表面,分析各加工表面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设计基准等;(2)明确零件在整个机器上的作用及工作条件;(3)明确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及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4) 分析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对各个加工表面制造的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画被加工零件图的目的是加深对上述问题的理解,并非机械地抄图,绘图过程应是分析认识零件的过程。

零件图上若有遗漏、错误、工艺性差或者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地方,应提出修改意见,在绘图时加以改正。

学生应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仔细绘制,除特殊情况经指导教师同意外,均按1:1比例画出。

二、明确生产类型,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1)根据产品的大小和零件的生产纲领,明确生产类型是单件小批生产、成批生产还是大批大量生产。

(2)根据生产类型和生产条件,确定工艺的基本特征,如:工序是集中还是分散、是否采用专用机床或数控机床、采用常规工艺方法还是新工艺或特种工艺等。

三、选择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确定毛坯尺寸,绘制毛坯图毛坯分为铸件、锻件、焊接件、型材等,毛坯的选择应该以生产批量的大小、零件的复杂程度、加工表面及非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正确地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可以使整个工艺过程更加经济合理,故应慎重对待。

其工作步骤为:(1)根据零件的生产类型、材料和对材料性能的要求、零件形状的复杂程度、尺寸的大小、技术要求和生产中的可能性来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2)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总加工余量(毛坯余量);(3)计算毛坯尺寸,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绘制毛坯图。

毛坯图中要求毛坯轮廓用粗实线绘制,零件的实体尺寸用双点划线绘出,比例取1:1。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

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

它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教学设计的原则是指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准则和规范。

教学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学生发展规律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和教学方式。

比如,在小学阶段,应该注重启发性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在高中阶段,应该注重引导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系统性原则:教学设计应该是系统的、有机的整体,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以及评价方式的确定等。

各个环节之间应该相互衔接,形成有机的教学链条,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 综合性原则: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多种因素,比如教育教学目标、时空条件、学生特点、教师自身特点等。

只有充分综合各种因素,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

4. 实践性原则:教学设计应该贴近实际,注重实践操作。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设计。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来进行教学的方式和手段。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等。

1.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 讨论法:讨论法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表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实验法:实验法是通过进行实验、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操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实验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课程设计及实施步骤

教学课程设计及实施步骤

教学课程设计及实施步骤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XX学科的基本方法,了解XX学科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XX学科的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进行创新性研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我们选择了XX学科的经典教材进行教学,并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包括:第一章XX学科的基本概念,第二章XX学科的基本原理,第三章XX学科的基本方法等。

每一章都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小节,我们将会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XX学科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包括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XX学科的实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是XX学科的经典教材,能够全面系统地介绍XX学科的知识。

参考书我们将选择一些XX学科的经典著作,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多媒体资料我们将制作一些教学PPT和视频,以直观地展示XX学科的知识和实例。

实验设备我们将准备一些实验器材和设备,以进行XX学科的实验教学。

通过这些教学资源,我们希望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设计合理的评估方式。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进行评估。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版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版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版笔记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问题课程定义: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各门学科和课外活动等。

教学定义:教学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是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

课程与教学相互依存,共同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六艺”教育到现代的多元化教育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的概念: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课程原理,对学校的各门课程进行总体规划和安排。

课程设计的原则:整体性、均衡性、连贯性、个性化、灵活性等。

课程设计的步骤:确定教育目标、制定课程方案、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评价。

课程设计的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情境模式等。

第三章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教材的概念:指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

教材分析的意义: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分析的方法:包括整体分析、单元分析、课时分析等。

教材的呈现方式: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

第四章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方法的概念: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手段和方式。

教学方法的分类: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法等。

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能力等。

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多元化、个性化、交互性等。

第五章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包括在职培训、学术交流、自我学习等。

教育科研的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教育科研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

教案设计步骤有哪些

教案设计步骤有哪些

教案设计步骤有哪些1. 目标设定教案设计的第一步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确定学习者在这堂课中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和预期结果。

这些目标应该明确、可衡量和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

目标可以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高或者态度的改变。

2. 课程分析在设计教案之前,教师需要对所授课程进行全面分析。

这包括课程的内容、教学资源、学生的背景和特点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考量。

通过仔细分析课程,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环境的条件。

3. 教学策略选择根据目标和课程分析的结果,教师需要确定适合的教学策略。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具。

教师需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教学活动设计在确定教学策略后,教师需要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这些活动应该与目标和教学策略相一致,并包括适当的引导和评估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各种活动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5. 分时表编制分时表是教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教学活动按时间顺序列出。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分时表可以帮助教师控制教学进度,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时间和关注。

6. 教学资源准备在教案设计之前,教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

这包括教材、课件、练习题、实验器材等。

教师应该确保这些资源与教学目标和活动相一致,并且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7. 教学评估方式确定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教师需要确定适合的评估方式,以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作业、考试、讨论、小组项目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反馈和评价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8. 教学反思和改进教学反思是教案设计的最后一步。

教师应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通过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使教学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以上是教案设计的主要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教师的认真思考和努力。

教案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教案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教案的基本步骤有哪些教案是教师为了有效组织教学活动而制定的教学计划。

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一种有效方式。

教案的制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那么,教案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呢?本文将介绍教案的基本步骤。

1. 定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案制定的出发点和基础。

在制定教案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操作,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学习需要。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目标、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

2. 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是教案制定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需要仔细研究教材,确定学科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并把握每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能够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递进关系、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的选择。

3. 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是教案制定的核心步骤之一。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循序渐进性,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如讲解、讨论、实验、练习等,以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 编写教案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将教案的具体内容编写成文字形式。

教案的内容应该简洁明了、条理清晰,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步骤、教学资源、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确保教案能够清晰表达教学意图和指导学生学习。

5. 评估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效果是教案制定的最后一步。

在教学过程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可以通过观察、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通过评估教学效果,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教案的制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

自动控制原理是现代工程技术中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技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设计内容。

1. 选取合适的控制对象,通过调研和分析,选取一个合适的控制对象,例如温度、液位等,作为本课程设计的控制对象。

2.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选取的控制对象,建立其数学模型,包括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方程等,为后续的控制器设计奠定基础。

3. 控制器设计,根据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设计合适的控制器,可以选择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或者其他先进的控制算法。

4. 系统仿真与分析,利用仿真软件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动态响应等性能指标。

5. 实际搭建与调试,在实际的控制对象上搭建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实验验证,观察系统的实际性能。

6. 总结与展望,总结课程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并展望未来的改进方向。

三、设计要求。

1. 设计过程要符合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控制器设计要准确,仿真与实验结果要可靠。

3. 设计报告要清晰、完整、准确,包括设计思路、理论分析、仿真结果、实验数据等。

4. 设计报告要求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价值。

四、设计步骤。

1. 确定控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对象,例如温度控制系统。

2.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选取的控制对象,建立其数学模型,包括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方程等。

3. 控制器设计,根据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设计合适的控制器,例如PID控制器。

4. 系统仿真与分析,利用仿真软件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

5. 实际搭建与调试,在实际的控制对象上搭建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实验验证。

6. 总结与展望,总结课程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并展望未来的改进方向。

内燃机课程设计

内燃机课程设计

内燃机课程设计1. 引言内燃机是一种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热力机械装置。

它是现代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最常用的动力装置之一。

内燃机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内燃机的原理、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

本文将围绕内燃机课程设计展开,介绍内燃机的基本原理、结构与分类、工作过程及其应用领域,并对课程设计的实施步骤和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2. 内燃机基本原理内燃机是利用可燃气体在密闭容器中的爆发压力推动活塞或转子运动,从而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其基本原理包括四个步骤:进气、压缩、爆发和排气。

•进气:进气阀打开,活塞向下运动,使气缸内形成负压,外部空气被吸入。

•压缩:进气阀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吸入的空气压缩至高压状态。

•爆发:喷油器喷入燃油,火花塞点火,燃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排气:排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3. 内燃机结构与分类内燃机按工作循环可分为两类:四冲程内燃机和两冲程内燃机。

四冲程内燃机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爆发冲程和排气冲程。

它的结构包括气缸、活塞、曲轴连杆机构、进气阀和排气阀等部件。

两冲程内燃机只有进气冲程和工作冲程,可以通过进口和出口的开关控制进出气体。

其结构相对简单,常用于小型设备或特定领域。

4. 内燃机工作过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吸入、压缩、爆发和排出。

•吸入阶段: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形成负压,进气阀打开,外部空气被吸入。

•压缩阶段:进气阀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空气压缩至高压状态。

•爆发阶段:喷油器喷入燃油,火花塞点火,燃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排出阶段:排气阀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5. 内燃机的应用领域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农业等领域。

在交通运输领域,汽车、摩托车、船舶和飞机等都使用内燃机作为动力装置。

内燃机具有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和启动方便等优点,在交通工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计算机视觉课程设计

计算机视觉课程设计

计算机视觉课程设计引言:计算机视觉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解释图像和视频数据。

计算机视觉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够开发和应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视觉课程设计的一些重要内容和步骤。

一、课程设计目标计算机视觉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视觉的基本理论和算法,具备实际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目标检测与识别、图像分割等相关技术,了解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并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计算机视觉项目。

二、课程设计内容1. 图像处理:学生需要学习图像的基本处理方法,包括图像的读取、显示、保存,以及图像的灰度化、二值化、平滑滤波、边缘检测等基本操作。

2. 特征提取:学生需要学习特征提取的基本方法,包括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特征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并能够使用相应的特征提取方法。

3. 目标检测与识别:学生需要学习目标检测与识别的基本方法,包括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目标检测与识别算法,如Haar特征、HOG特征、卷积神经网络等,并能够应用这些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图像分割:学生需要学习图像分割的基本方法,包括阈值分割、区域生长、边缘分割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图像分割算法,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图像分割。

5. 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学生需要学习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包括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

学生需要了解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等,并能够应用深度学习解决计算机视觉问题。

三、课程设计步骤1. 确定课程设计题目: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适合的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

2. 需求分析与设计:学生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确定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課程行動研究的歷程-2
❖ 研擬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
蒐集相關文獻或資料 取得所需的資源與支援 尋求協同合作的夥伴 研擬可能的行動方案
課程行動研究的歷程-3
❖執行行動方案
觀察行動方案的運作 紀錄事件的過程與結果 分析事件的成因
課程行動研究的歷程-4
❖檢討與改進方案
是否解決所關注的問題 衍生出哪些待改進的問題 醞釀下一個循環的行動研究
❖ 目標的呈現
清楚明確 包含認知, 情意與技能 兼顧歷程與結果
課程選擇
❖ 選擇範圍
知識內容 活動或經驗 教學資源
❖ 選擇原則
達成課程目標 最重要與最基本 具正確性與時代性 包含內容與探究方法 兼顧廣度, 深度與難易度 符合學生需求與興趣 彈性與多樣性 可取得性
課程組織
❖ 組織要素
概念 通則 方法 技能 價值
❖ 組織原則
順序性 繼續性 統整性
課程實施
❖ 實施步驟
訂定課程計劃 安置學生 安排師資,設備與
資源 進行教學與評量 檢討改進教學
❖ 實施原則
系統規劃 師生合作 兼顧群體與個體 善用資源 彈性調整與修正
課程評鑑
❖ 評鑑目的
❖ 課程目標---結果, 方向, 欲求或意圖 ❖ 課程選擇---知識, 活動, 資源等素材 ❖ 課程組織---將各種素材加以安排 ❖ 課程實施---將課程付諸實踐(教學) ❖ 課程評鑑---診斷問題與判斷績效
課程目標
❖ 目標的來源或依 據
需求評估 課程綱要或改革方案 課程實施規定 學校願景 個人教育理念
❖ 對課程設計的啟 示
各有不同的知識觀, 教 學觀和學習觀
兼顧理論與實務
課程是發展而成的
課程設計的原則
❖ 教育原則
認知性 主體性 價值性 時代性
❖ 系統原則
整體性 長期性 階段性
❖ 合作原則
民主參與 團隊合作 互惠互利
❖ 務實原則
學生需求 彈性與變通 時間與資源
課程設計的基本步驟
❖ 解決或改進課程問題
學習動機低落、課程缺乏銜接等
課程行動研究的型態
❖個別教師的獨立研究 ❖兩位以上教師的協同研究 ❖親師間的協同研究 ❖跨校的協同研究 ❖學術機構與學校教師的協同研究
課程行動研究的歷程-1
❖ 確定所要研究的問題
釐清問題的性質 一個研究解決一個問題 選擇最迫切的問題 能力範圍所及的問題
❖跑者---學生 ❖過程---師生環境互動 ❖結果---不以預定目標為限
課程即旅行
❖旅行者---學生 ❖導遊---教師 ❖行程規劃---學習計畫與目標 ❖旅遊活動---學習活動與體驗 ❖感受與回憶---學習後的喜悅
課程的內涵---定義
❖ 目標 ❖ 計劃 ❖ 科目 ❖ 經驗 ❖ 成品
❖ 對課程設計的啟 示
❖ 對課程設計的啟 示
課程有多元的決 定者
各類課程間存在 間隙或差異
課程的決定機構
❖ 國家或中央 ❖ 地方 ❖ 學校 ❖ 學術機構 ❖ 教科書業者 ❖ 測驗機構 ❖ 民意機構或輿論
❖ 對課程設計的啟 示
課程決定權應合 理分配
課程決定機構應 相互合作
課程的要素
❖ 課程目的或目標 ❖ 課程內容 ❖ 材料與資源 ❖ 學習活動 ❖ 教學策略
診斷缺點或問題 修訂課程 選擇課程 目標達成程度 績效判斷
❖ 評鑑範圍
課程發展計劃與 過程
課程本身 課程實施 課程效果
學校課程評鑑規準
規劃
課程發展階段 設計
實施 成果
課程成品
願景與目標 總體課程計劃 學習領域計劃 學年/期計劃 班級課程計劃 …等
評鑑規準
情民整團縱橫意能真資 境主體隊向向義力實源 本開規合銜統建培評整 位放劃作接整構養量合
課程行動研究的歷程-5
❖經驗分享與服務
撰寫研究報告 分享研究經驗與心得 推廣研究成果
教師課程探險之旅
2.終 結 與損失
3.掙 扎 與奮鬥
下一個探險之旅
英雄探險之旅
4.酬 賞 與滿足
1.探 險 的呼喚
5.分 享 與服務
圖 6 教師的課程探險之旅
經驗分享與問題討論
❖ 學校或教師可以或必須設計哪些課程? ❖ 學校或教師設計課程時遭遇哪些問題? ❖ 課程督學必須具備哪些課程專業能力? ❖ 課程督學如何領導學校設計課程? ❖ 其他相關議題
❖ 評鑑 ❖ 學生成員與分組 ❖ 時間與空間安排 ❖ 設備,設施等教學
資源
課程設計的取向
❖ 學科取向 ❖ 學生取向 ❖ 社會取向❖Fra bibliotek對課程設計的啟 示
各有不同的知識 觀, 教學觀和學 習觀
兼顧學習內容與 學習者特性
課程設計的模式
❖ 概念模式
目標模式 歷程模式 情境模式
❖ 實務模式
舟山模式 板橋模式 民間教科書業者
課程是無所不在 課程的影響深遠 課程需妥善規劃
課程的結構---形式
❖ 課程 實有課程 ❖顯著課程 正式課程 非正式課程 ❖潛在課程 懸缺課程
❖ 對課程設計的啟 示
系統與非系統 知識與情意 直接與間接 正面與負面 絕對與可能
課程的決定者
❖ 理想的課程 ❖ 書面的課程 ❖ 知覺的課程 ❖ 運作的課程 ❖ 測驗的課程 ❖ 經驗的課程
課程設計的迷思
❖ 窄化
課程設計即編寫 教科書
課程設計即彈性 節數的內容安排
課程設計不涉及 實施與評鑑
❖ 誤解
課程設計是學科 專家的事
教師從來就不需 設計課程
教師沒有課程設 計的能力
課程的字源---跑道(n.)
❖起點---先備經驗 ❖過程---學習順序與規範 ❖終點---學習目標與結果
課程的字源---跑(v.)
課程設計即行動研究
❖ 研究者:教師或教育工作者 ❖ 動 機:解決課程與教學的問題 ❖ 目 的:提升課程與教學的品質 ❖ 情 境:學校教學現場 ❖ 方 法:應用教育研究的方法 ❖ 行 動:研擬解決方案並加以實踐
課程行動研究的功能
❖ 發展或創新課程 學校本位課程、鄉土教材等
❖ 調整或修正課程
課程統整方案、協同教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