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质量控制(精编文档).doc

合集下载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一、背景介绍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中的重要科室,负责放射诊断和治疗工作。

为了保证放射科的工作质量,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和执行一套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2. 原则: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

三、质量控制内容1. 设备质量控制a. 设备校准: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输出的剂量和图象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b.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c. 设备故障排除:建立设备故障排除机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a. 人员培训: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包括放射安全知识、操作规范、质量控制要求等。

b. 人员考核:定期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提升。

3. 图象质量控制a. 图象质量评估:建立图象质量评估指标和评价体系,定期评估放射图象的质量,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b. 图象重建和处理:确保放射图象的重建和处理过程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图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放射安全控制a. 辐射防护:建立辐射防护制度,规范放射科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措施,保护其自身和患者的安全。

b. 放射剂量控制:建立放射剂量控制标准,限制放射剂量的使用和暴露,保证患者接受最小的辐射剂量。

五、质量控制流程1. 设备质量控制流程a. 设备校准:按照设备厂商提供的校准方法和周期进行校准,记录校准结果。

b.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记录维护保养情况。

c. 设备故障排除:建立设备故障报修和处理流程,及时处理设备故障,记录故障处理过程和结果。

2. 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流程a. 人员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定期组织培训活动,记录培训内容和参预人员。

b. 人员考核: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周期,进行考核评估,记录考核结果和改进措施。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第一章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放射科质量控制提供详细的标准和指导。

通过严格遵守本文档的要求,可以确保放射科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档包含放射科的质量控制标准的所有必要信息,并细化了各个方面的要求。

第二章设备校准与质量保证1.设备校准1. X射线机校准2. CT设备校准3. MRI设备校准4. 核医学设备校准5. 超声设备校准2.质量保证1. 设备性能巡检2. 设备故障处理3. 质量保证文件管理4. 隐患排查与预防第三章辐射安全管理1.工作人员辐射防护1. 辐射防护培训与考核2. 辐射防护设备使用与管理3. 辐射剂量监测与记录2.患者辐射防护1. 术前辐射防护指导2. 辐射防护装备3. 放射剂量控制和优化第四章图像质量管理1.影像质量要求1. 分辨率与对比度2. 噪声和伪影控制3. 图像几何失真校正2.重复图像率管理1. 重复率统计与分析2. 重复图像率控制措施3.影像质量评价1. 效果因子评价2. 临床相关性评价附件:________放射科质量控制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1.放射科:________医疗机构中进行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的科室。

2.质量控制:________通过一系列规定的标准和步骤,确保工作质量符合预期并达到一定的标准。

3.校准:________对设备进行准确性检查和调整的过程,以确保其满足特定的要求和标准。

4.质量保证:________通过实施一系列控制措施和活动,确保实验室或工作室的质量和性能持续达到规定的标准。

5.辐射防护:________对人员和环境进行保护以减少辐射的损害和危险的措施和方法。

6.图像质量:________主要指影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噪声和几何失真等方面的表现。

7.重复图像率:________在放射检查中,由于多种原因需要重新拍摄或重复检查的比例。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 (2)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 (2)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一、背景介绍放射科作为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承担着放射诊断和治疗工作。

为了保证放射科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案是必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放射科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效果。

2. 原则:- 科学性: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案。

- 全员参预:全体放射科工作人员都应了解和遵守质量控制方案,共同推动质量管理工作。

- 持续改进: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和反馈意见,定期评估和优化质量控制方案,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三、质量控制内容1. 设备质量控制- 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修及时性。

-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2. 影像质量控制- 制定影像质量评价标准,对每一份影像进行评估,确保图象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 定期进行影像质量评估和校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记录。

- 提供培训和教育,提高放射科工作人员的影像质量控制水平。

3. 辐射防护质量控制- 制定辐射防护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辐射安全。

- 定期检查辐射防护设备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 进行辐射监测,确保辐射水平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4.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明确各项工作的职责和流程。

- 定期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推行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评估和优化质量控制方案。

四、质量控制的实施和监督1. 实施:-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项质量控制任务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 提供培训和教育,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并掌握质量控制方案的要求。

- 开展定期的质量控制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2. 监督:- 设立质量控制监督小组,负责对质量控制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 定期召开质量控制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推动质量管理工作的改进。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一、背景介绍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诊疗科室之一,其质量控制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放射科的质量控制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控制指标等内容。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提高放射科影像质量:确保放射科所产生的影像图像清晰、准确,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2. 降低辐射剂量:尽可能减少患者在接受放射线检查时的辐射剂量,保护患者的健康安全。

3. 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放射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三、质量控制方法1. 设备质量控制a. 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测试,包括图像质量评估、辐射剂量测量等。

b. 进行设备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及时修复故障。

c. 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包括设备故障、维修情况等,以便进行设备质量分析和改进。

2. 影像质量控制a. 定期进行影像质量评估,包括图像分辨率、对比度、噪声等指标的测量。

b.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设备参数,确保影像质量达到要求。

c. 建立影像质量评估记录,追踪和分析影像质量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3. 辐射剂量控制a. 严格遵循辐射安全原则,确保患者接受最低合理的辐射剂量。

b. 建立辐射剂量监测系统,记录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并与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比较。

c. 对超过辐射剂量限值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4. 工作流程优化a. 分析和优化放射科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和重复检查。

b. 建立患者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快捷、准确的患者信息,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工作。

c.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四、质量控制指标1. 影像质量指标a. 图像分辨率:通过评估图像的清晰度和细节程度来判断图像分辨率的好坏。

b. 对比度:评估图像中不同组织或结构之间的灰度差异,以确定对比度的质量。

c. 噪声:评估图像中的噪声水平,过高的噪声会影响图像的诊断价值。

完整版)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方案

完整版)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方案

完整版)放射科影像质量控制方案为了加强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保证放射科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本文制定了放射科影像质量保证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案的组织和人员职责分工、工作人员准入要求、影像质量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

一、组织和人员职责分工1.各级医院放射科应建立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应包括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放射科技师、影像设备维修人员和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一般由5-7人组成。

2.放射科主任负责影像质量保证方案的全面实施,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核查。

影像设备维修人员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影像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影像设备运行稳定,参数准确,发生设备故障及时检修。

技师负责X线检查扫描过程的质量控制。

影像诊断医师负责诊断操作的质量控制和影像诊断质量报告的控制。

3.各种设备日常保养责任落实到人。

二、工作人员准入要求1.从事X医师和技师人员应经上岗培训,取得X医师和放射科工作人员证。

2.从事放射科诊断应有执业医师资格。

技术人员应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已取得技师资格。

3.从事放射诊断和技术人员应经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合格,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三、影像质量评价制度1.室内放射技术质控每周一次。

核查X线摄片体位是否符合标准,评价影像质量,分析不合格片和差级片原因,提出改进办法。

2.在日常诊断读片的同时,从诊断角度,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发现图像质量不能满足影像诊断,技师与技术人员沟通,提出改进建议。

3.根据诊断报告书写要求,每月一次抽查诊断报告质量。

4.技师或医师日常工作中发现质量问题应逐级报告,上级技师或医师要技师处理。

如质量问题较多,或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由影像质量保证工作小组研究解决。

5.定期进行放射诊断与手术、病理或出院诊断随访对比,一般每年不少于6次,统计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析误诊漏诊原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正确性。

四、影像质量评价标准1.一般要求:被检查器官和结构在检查范围内可观察到。

主要结构、解剖结构、解剖细节清晰辨认,影像能满足影像诊断要求。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一)2024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一)2024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一)引言概述: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中的重要部门,负责各种放射诊断和治疗工作。

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诊疗的准确性,放射科需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放射科的质量控制标准。

正文:一、设备质量控制标准1. 设备日常巡检:定期检查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性能表现是否符合要求。

2. 设备定期校准:按照规定的周期对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3. 设备故障处理:及时记录和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二、辐射防护质量控制标准1. 辐射防护设备检查:定期检查防护设备的完整性和性能,例如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2. 辐射防护培训: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和辐射防护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技能。

3. 辐射防护区域管理:确保辐射防护区域的合理布局和标识,以及必要的辐射预警装置。

三、图像质量控制标准1. 图像质量评估:对每个成像设备的图像质量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图像清晰、准确。

2. 曝光指数管理:监控曝光指数,避免过度曝光或曝光不足,以保证成像的合理剂量和质量。

3. 重复率监控:统计重复图像的频率,定期评估重复率过高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四、信息安全质量控制标准1. 数据备份与存储:定期对放射图像和相关患者数据进行备份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培训与认证: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安全培训,确保他们能正确操作和保护患者的隐私信息。

3. 访问权限管理:建立合理的访问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敏感信息。

五、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标准1. 质量评估与监控: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2. 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收集反馈,以持续改进诊疗服务质量。

3. 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总结:放射科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设备质量控制、辐射防护质量控制、图像质量控制、信息安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五个方面。

通用范文(正式版)放射科质量控制与保证方案

通用范文(正式版)放射科质量控制与保证方案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保证方案1. 引言放射科是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承担着各种放射诊疗工作。

在放射诊疗中,质量控制与保证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档将介绍放射科质量控制与保证方案。

2. 质量控制与保证目标放射科的质量控制与保证目标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保证患者的辐射安全:确保患者在接受放射诊疗过程中的辐射剂量符合安全标准,避免过度辐射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

•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放射图像的质量,避免因图像质量问题导致的诊断错误。

•确保设备操作的标准化:确保放射设备的操作符合标准化要求,避免操作人员的主观因素对诊疗结果产生影响。

•提高工作效率和流程优化:通过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优化放射科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诊疗速度。

3. 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放射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重要的措施:3.1 辐射剂量监测与管理辐射剂量是放射诊疗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辐射安全。

放射科可以通过措施进行辐射剂量监测与管理:•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辐射剂量校准,确保设备输出的辐射剂量准确可靠。

•对患者进行辐射剂量监测,记录每个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能够对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辐射剂量异常。

•制定辐射剂量限值,严格控制放射诊疗过程中的辐射剂量,确保患者的辐射安全。

3.2 图像质量控制与保证放射图像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因此放射科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图像质量控制与保证:•对放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图像质量稳定可靠。

•建立图像质量评估指标,对每个放射图像进行自动或人工评估,发现图像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修复。

•加强放射图像学习与培训,提高医生对放射图像的识别能力,减少因图像质量问题而引起的误解。

3.3 设备操作标准化设备操作的标准化是保证放射诊疗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措施,是几个关键步骤:•制定设备操作规范,并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流程。

放射科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改进措施方案(DOC 35页)

放射科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改进措施方案(DOC 35页)

放射科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改进措施方案(DOC 35页)放射科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改进措施方案一、天水新天坛医院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全科室人员必须把医疗护理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接受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检查监督。

2.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科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成立由科主任领导的,包括诊断和投照技术组及导管组人员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诊断和投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4.坚持实行每日早间集体读片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范诊断报告的书写。

5.坚持实行技术读片制度,由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对照片质量进行讲评。

6.加强质量管理力度,严肃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

7.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三基”培训,定期进行考核。

8.加强影像资料的管理,实行入库前再次检查核对和借片制度。

二、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组长:张建平成员:李康宁王文洁张玉红张伟军三、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1.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

2.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的操作规程,医疗质量标准及措施。

3.建立健全本科室医疗工作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4.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科及上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5.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落实整改。

6.负责落实本科室医、护人员的再教育,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7.负责制定本科室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措施。

四、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根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有关精神,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科室成立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制定《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节》。

一.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影像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最佳影像质量,减少放射剂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达到代价—危害—利益三方面的最优化。

放射科质量控制措施及质量指标

放射科质量控制措施及质量指标

放射科质量控制措施及质量指标一、引言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中关键的医学影像科室,其质量控制对于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放射科质量控制措施和质量指标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放射科质量控制措施1.设备校准和维护:放射设备的定期校准和维护是确保影像质量的基础。

包括定期进行设备性能测试、校准和质量保证测试,及时修复故障和更换老化部件,以保证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操作人员培训与认证:放射科操作人员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和认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和标准流程,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以提高影像质量和减少操作风险。

3.质量控制流程和标准化: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设备启动前的检查、影像采集参数的设定、影像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记录的保存等环节。

同时,制定标准化的质量控制指南,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影像质量的稳定性。

4.影像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记录:定期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对图像清晰度、对比度、噪声、伪影等指标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同时,建立质量控制记录,记录每位患者的相关信息、影像参数和质量评价结果,以便分析和追溯。

三、质量指标1.图像清晰度:图像清晰度是评价放射影像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影像中细节的可见程度。

常用的指标有空间分辨率、线性分辨率、模糊度等。

高清晰度的影像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2.对比度:对比度是指影像中不同组织或结构之间的明暗差异程度。

良好的对比度有助于更好地分辨不同组织和病变,提高诊断准确性。

对比度的评价可采用灰度值差异、信噪比等指标进行。

3.噪声:噪声是影响影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过高的噪声会降低影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干扰诊断。

常用的噪声指标有标准差、均方根误差等。

4.伪影:伪影是指影像中出现的与真实解剖结构无关的假象,常见的有伪影斑点、条纹等。

伪影的产生通常与设备本身、采集参数设置和患者体位等因素有关,对诊断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

5.剂量:放射科影像采集需要使用一定剂量的辐射,而过高的辐射剂量会增加患者的辐射风险。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3篇)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3篇)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一、根据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二、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元件并按规定参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三、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诊疗设备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

四、严禁对妊娠妇女进行____线检查,尤其是妊娠____周的妇女。

五、对儿童进行____线检查时,应尽量采用____线摄影检查,照射野面积一般不超过胶片面积的____%,并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

六、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放射诊疗设备,请取得资质印证的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正确掌握适用范围,合理使用____线诊断。

八、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后过滤”和小照射野工作。

九、工作人员在使用____线摄影时,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

十、施行____线检查时注意受检者防护,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摄影中除受检者,其他人员应在机房外等候,对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十一、进行____线摄影检查时,合理选用胶片以及胶片与增感屏的组合,熟练掌握暗室的操作技术。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范文(2)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放射科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确保医疗影像的质量和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的放射科工作。

二、放射科质量控制管理2.1 设备检测与校准2.1.1 放射科设备在安装后首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与校准。

设备的校准应定期进行。

2.1.2 检测与校准包括设备性能检测、剂量校准、空气质量检测等内容。

具体检测和校准要求可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

2.1.3 检测与校准记录应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2.2 影像质量控制2.2.1 影像质量控制应包括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影像质量的评估与监控等。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

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放射科质量控制标准1. 引言放射科作为医疗诊断领域的重要部门,负责使用放射线技术进行诊断,为患者提供准确的医疗影像。

为了确保放射科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放射科质量控制的标准要求,以确保临床放射诊断的质量和安全性。

2. 设备质量控制放射科的设备质量控制是放射诊断的基础保障。

以下是关于设备的质量控制标准要求:- 日常巡检:每天使用前,需要对放射设备进行简单的日常巡检,包括检查设备的正确性、观察设备是否有异常或故障情况。

- 定期校验:定期进行设备的正常校验,包括校验设备的剂量输出和能量输出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系统检测:定期进行放射设备的系统检测,包括图像质量、噪声和分辨力等检测,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处于理想状态。

- 影像质量评估:每个工作站都应进行影像质量评估,包括对图像的对比度、清晰度、噪声和伪影等进行评估,以确保所获得的影像符合质量要求。

3. 工作人员培训和技能质量控制放射科的工作人员是放射诊断的执行者,他们的培训和技能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工作人员培训和技能质量控制的标准要求:- 培训计划:制定明确的培训计划,包括新员工培训和持续教育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 技能认证:对每位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技能认证,确保他们能够正确使用放射设备和操作诊断程序。

- 质量控制培训:每位工作人员都应接受质量控制培训,了解放射诊断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并且能够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 质量评估: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图像质量评估和患者照顾评估,以确保工作人员的质量和执行能力。

4. 放射剂量控制放射剂量控制是保证患者和工作人员安全的关键。

以下是关于放射剂量控制的标准要求:- 剂量限制:设定合理的剂量限制,确保放射剂量处于安全范围内。

- 剂量监测:设置合适的剂量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放射剂量情况,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放射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运行效率而建立的。

本文档旨在规范放射科质量控制的各项工作,确保放射科的设备、操作和服务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二、设备质量控制1. 设备校准和质量控制1.1 定期对放射科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1.2 每台设备都应有相应的校准记录,包括校准日期、校准结果和校准人员。

1.3 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测试,包括曝光剂量、图像质量等方面的测试。

1.4 质量控制测试结果应记录并进行分析,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2. 设备维护和保养2.1 设备维护计划应制定,并按计划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2.2 维护和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维护内容、时间和维护人员。

2.3 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三、操作质量控制1. 操作规范1.1 放射科医务人员应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2 操作规范应包括设备操作、患者准备、图像获取等方面的内容,并定期进行更新和培训。

2. 患者剂量控制2.1 放射科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放射剂量,确保患者的安全。

2.2 定期对放射剂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3. 图像质量控制3.1 定期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分辨率、对比度、噪声等方面的评估。

3.2 图像质量评估结果应记录并进行分析,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四、服务质量控制1. 服务流程1.1 定期评估放射科的服务流程,确保流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1.2 服务流程应包括患者接待、检查预约、报告发放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2. 报告质量控制2.1 放射科医务人员应按照标准要求编写放射报告,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定期对放射报告进行质量评估,如有问题应及时纠正并进行培训。

3. 患者满意度调查3.1 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放射科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放射科质量控制

放射科质量控制

放射科质量控制放射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但由于其特殊性质,医院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重点介绍放射科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管理和相关法规,以及影响放射科质量的各种因素等内容。

质量控制概述质量控制是指对放射科内设备、人员和服务质量的全面、系统性评估和管理。

它的目的是确保放射科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最佳结果,减少误诊、漏诊和不必要的放射照射,并保障患者的权益。

一个成功的质量控制系统可以提高放射科服务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增强医院的声誉和竞争优势。

在质量控制方面,放射科需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机器设备的质检和校准;•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环境、射线防护、剂量计量等评估和控制;•患者资料管理、病例记录和数据保存;•绩效评估和错误鉴定,以及对个案和事故的管理处理。

放射科质量控制的管理放射科质量控制的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设立放射科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

该体系需要细化相关工作要求,并发布相关作业流程文件、工作指南、检测标准等。

质量控制活动放射科应该定期地组织机器设备校准、技术人员教育和培训、患者调查问卷、常规患者检查、术前计划、剂量评估等活动,并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估。

质量保证活动放射科应该积极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如设备维修、设备运行日志和故障记录、操作规范等。

同时也应该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质量管理活动放射科应该定期进行评估与检查、人员培训与考核、机器设备质量安装与校准、数据处理与管理等管理活动。

放射科质量控制的相关法规医疗机构应该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并建立质量控制组织。

国家以及地方医疗机构要求必须配备放射诊疗权威专家或技术人员,以确保放射诊疗服务的质量。

放射科人员必须依照国家相关标准和监管部门的规定,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正确选择适宜的用处国产和国际通用的医疗设备和使用放射诊疗技术。

医疗机构的执业管理应该严格按照信息公开和公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于医疗机构有很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放射科质量控制内容

放射科质量控制内容

放射科质量控制内容
1. 引言
放射科质量控制是确保放射科检查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

本文档旨在介绍放射科质量控制主要内容。

2. 设备质量控制
2.1 设备校准
定期对放射科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包括定期检查设备的准确度,调整参数以达到准确测量,并记录校准过程和结果。

2.2 设备维护
定期对放射科设备进行维护,包括清洁、保养和检修。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故障率的降低。

维护记录应及时更新,并包括维护内容和日期。

3. 检查质量控制
3.1 标准检查流程
制定标准的检查流程,确保每次检查都符合规定标准。

流程包括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过程中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检查后的记录和反馈。

3.2 质量控制指标
设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指标,监测放射科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指标包括图像质量、剂量剖面和剂量一致性等。

定期对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人员培训和教育
提供必要的员工培训和教育,确保放射科工作人员了解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培训和教育内容应包括设备操作、标准检查流程、质量控制指标的理解和应对措施等。

5. 质量控制记录和监测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记录和监测系统,记录每次质量控制活动的内容和结果,并及时进行监测和评估。

记录和监测结果可用于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质量水平。

以上是放射科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可提高放射科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诊断
效果。

放射科质量控制措施

放射科质量控制措施

放射科质量控制措施
简介
本文档旨在介绍放射科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安全培训
所有放射科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包括放射防护知识、紧急情况处理等。

培训的目的是使每个成员了解放射诊断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避免或应对不良情况。

设备维护
放射科设备需要定期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负责维护的人员应按照制造商的建议进行常规维护和校准,并定期检查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标准化操作程序
为确保放射科工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制定并实施标准化操作程序非常重要。

这些程序应涵盖从患者准备到图像采集和诊断报告的每个步骤,以确保每个步骤都按照标准进行。

质量控制规范
放射科应制定质量控制规范,以确保图像质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这包括校准设备、设置合适的参数和标准化图像处理。

定期评估图像质量,并对任何异常进行调查和解决。

数据备份和保护
放射科的工作数据应进行定期备份,并采用适当的安全措施进行数据保护。

这包括数据的加密、存储设备的可靠性以及防止未经授权访问或意外丢失。

结论
放射科质量控制措施对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安全培训、设备维护、标准化操作程序、质量控制规范和数据备份保护等措施的实施,我们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放射诊断服务。

以上是放射科质量控制措施的概述。

注意: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一、背景介绍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影像科室之一,承担着放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放射科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案至关重要。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提高放射科影像质量:确保影像清晰、准确,以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2. 保障患者安全:减少放射剂量,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损伤。

3. 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误诊率和重复检查率。

三、质量控制方案1. 设备质量控制:1.1 设备校准:定期对放射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2 设备维护: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1.3 设备质量保证:建立设备质量保证机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质量评估和监控。

2. 人员培训与管理:2.1 人员培训: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放射安全知识、设备操作技能、质量控制要求等。

2.2 人员考核: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确保其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2.3 人员管理:建立科学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工作时间安排、职责分工、工作纪律等,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3. 放射剂量控制:3.1 放射剂量监测:建立放射剂量监测系统,对每位患者的放射剂量进行记录和监测,确保不超过安全范围。

3.2 放射剂量优化:制定放射剂量优化方案,通过调整设备参数、优化扫描方式等手段,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3.3 放射剂量教育:开展放射剂量教育活动,向患者和医务人员宣传放射剂量的重要性,提高大众的放射安全意识。

4. 影像质量控制:4.1 影像评价:建立影像评价标准,对放射科影像进行定期的评价,确保影像质量符合要求。

4.2 影像质量改进:根据影像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方案,对影像质量不达标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4.3 影像质量监控:建立影像质量监控系统,对每位患者的影像质量进行记录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影像质量问题。

5. 工作流程优化:5.1 流程分析:对放射科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制定改进方案。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一、引言放射科是医院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科室,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诊疗效果。

为了提高放射科的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诊疗安全,实施质量控制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规范放射科的工作流程,确保各项操作符合专业标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设备管理设备采购与验收:确保设备性能稳定、技术先进,符合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

设备维护与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设备使用记录:建立设备使用记录,跟踪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设备更新与升级:根据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需求,及时更新和升级放射科设备。

三、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培训:定期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诊断水平。

操作流程制定: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规范各项操作步骤,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操作监管:对操作过程进行监管,确保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操作改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四、图像质量图像获取:确保图像获取的参数设置合理,符合诊断要求。

图像处理:规范图像处理方法,提高图像质量,便于医生诊断。

图像存储:建立完善的图像存储管理制度,确保图像数据安全可靠。

图像质量评估:定期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五、报告质量报告编写规范:制定详细的报告编写规范,确保报告内容准确、完整。

报告审核制度:建立报告审核制度,对报告进行严格把关,提高报告质量。

报告修改与完善:根据医生反馈和临床需求,不断修改和完善报告模板。

报告存档与检索:建立报告存档和检索系统,方便医生查阅和调用。

六、患者安全与防护辐射防护:确保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得到充分的辐射防护措施。

检查适应症掌握:合理掌握各种影像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检查。

患者知情权保障:向患者充分说明检查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保障患者的知情权。

检查过程监护:在检查过程中严密监护患者,确保患者安全。

检查结果反馈:及时向患者反馈检查结果,提供必要的诊疗建议。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放射科作为医疗机构中的重要部门,承担着放射诊断和治疗工作,质量控制是确保放射科工作质量和安全的关键要素。

为了规范放射科的质量控制工作,提高放射科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制定本质量控制制度。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提供准确、可靠、安全的放射诊断和治疗服务;2. 确保放射科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3. 提高放射科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4. 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三、质量控制内容1. 设备质量控制1.1 定期进行设备的校准和质量保证测试;1.2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1.3 建立设备故障报修和处理的流程。

2. 图象质量控制2.1 定期进行图象质量评估,包括分辨力、对照度、噪声等参数的检测;2.2 确保图象质量符合诊断要求;2.3 建立图象质量评估的记录和反馈机制。

3. 辐射剂量控制3.1 确保放射剂量符合安全标准;3.2 定期进行辐射剂量监测;3.3 建立辐射剂量监测和记录的流程。

4. 人员培训和质量保证4.1 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技术水平;4.2 建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考核制度;4.3 确保放射科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5. 患者安全和隐私保护5.1 确保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护;5.2 提供安全的放射诊断和治疗服务;5.3 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和意见。

四、质量控制的实施1. 设立质控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计划;2. 定期召开质控小组会议,总结经验,解决问题;3. 建立质量控制的记录和档案,包括设备校准记录、图象质量评估记录、辐射剂量监测记录、培训记录等;4.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评估质量控制的有效性;5. 根据审核结果,及时进行改进和纠正措施。

五、质量控制的监督与评估1. 放射科质量控制工作由医院质量管理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估;2.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执行情况;3. 定期向医院管理层汇报质量控制工作的情况和改进效果。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

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一、背景介绍放射科是医院中负责进行各种放射性检查和治疗的科室,其工作涉及到放射性物质的使用和辐射的产生,因此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制定一份放射科质量控制方案,旨在确保放射科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提高放射科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保证患者接受放射性检查和治疗的安全性;3. 提高放射科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4. 保证放射科工作符合相关法规和规范。

三、质量控制内容1. 设备维护与校准a. 定期对放射科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准确性;b. 建立设备维护档案,记录设备维护和校准的时间、内容和结果。

2. 辐射剂量控制a. 严格按照辐射安全标准操作,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不超过规定限值;b.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辐射剂量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超过限值的情况;c. 建立辐射剂量监测档案,记录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监测结果。

3. 图像质量控制a. 对放射科设备的成像系统进行定期质量控制测试,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需要;b. 建立图像质量控制测试档案,记录测试时间、方法和结果。

4. 放射性废物管理a. 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进行放射性废物的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理;b. 建立放射性废物管理档案,记录废物的产生、处理和处置情况。

5. 人员培训与质量管理a. 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b. 建立人员培训档案,记录培训内容、时间和效果;c.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放射科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四、质量控制措施1. 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个步骤都能被正确执行;2. 配备合格的放射科工作人员,确保他们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3. 定期进行内部质量评估和外部质量比对,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4. 建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监督和指导放射科的质量控制工作;5. 定期召开质量控制会议,分享经验和交流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6. 建立质量控制档案,记录质量控制的各项工作和结果。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放射科作为医疗领域中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之一,其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提高放射科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放射科质量控制制度,确保放射科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质量控制目标1. 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

2. 最大程度地减少放射剂量,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3.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质量控制内容1. 设备校准与质量保证1.1 定期进行设备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2 建立设备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设备的定期维护、故障排除和备用设备的准备等。

1.3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

2. 图像质量控制2.1 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减少图像噪声。

2.2 定期进行图像质量评估,包括测量分辨率、噪声水平和灰度一致性等指标。

2.3 建立图像质量评估记录,对不合格的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

3. 放射剂量控制3.1 确保放射剂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3.2 建立放射剂量监测体系,对每位患者的放射剂量进行记录和追踪。

3.3 定期进行放射剂量的评估和分析,确保放射剂量在可接受范围内。

4. 人员培训与质量保证4.1 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包括设备操作、图像评估和放射剂量控制等方面。

4.2 建立人员培训记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4.3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估等。

5. 安全措施与事故处理5.1 建立放射科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

5.2 建立事故处理机制,对放射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四、质量控制流程1. 设备校准与质量保证流程1.1 设备校准计划制定1.2 设备校准执行和记录1.3 设备定期维护和故障排除1.4 备用设备的准备和维护2. 图像质量控制流程2.1 图像质量评估计划制定2.2 图像质量评估执行和记录2.3 不合格图像的分析和处理3. 放射剂量控制流程3.1 放射剂量监测计划制定3.2 放射剂量监测执行和记录3.3 放射剂量的评估和分析4. 人员培训与质量保证流程4.1 培训计划制定4.2 培训执行和记录4.3 培训效果评估和反馈5. 安全措施与事故处理流程5.1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和培训5.2 事故处理机制建立和执行五、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1. 设备校准和质量保证记录1.1 设备校准记录1.2 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记录1.3 备用设备的准备和维护记录2. 图像质量控制记录2.1 图像质量评估记录2.2 不合格图像的分析和处理记录3. 放射剂量控制记录3.1 放射剂量监测记录3.2 放射剂量的评估和分析报告4. 人员培训与质量保证记录4.1 培训计划和执行记录4.2 培训效果评估和反馈记录5. 安全措施与事故处理记录5.1 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记录5.2 事故处理记录和改进措施报告六、质量控制持续改进1. 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放射科质量管理制度(2011-09-12 16:50:38) 转载标签:放射科管理杂谈分类:影像设备管理*维修1.全科室人员必须把医疗护理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接受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检查监督。

2.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科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成立由科主任领导的,包括诊断和投照技术组及导管组人员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诊断和投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4.坚持实行每日早间集体读片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范诊断报告的书写。

5.坚持实行技术读片制度,由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对照片质量进行讲评。

6.加强质量管理力度,严肃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

7.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三基”培训,定期进行考核。

8.加强影像资料的管理,实行入库前再次检查核对和借片制度。

二、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组长:成员:三、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1.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

2.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的操作规程,医疗质量标准及措施。

3.建立健全本科室医疗工作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4.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科及上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5.对职能部门反馈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落实整改。

6.负责落实本科室医、护人员的再教育,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7.负责制定本科室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措施。

四、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根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有关精神,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科室成立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制定《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节》。

一.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影像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最佳影像质量,减少放射剂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达到代价—危害—利益三方面的最优化。

1.提高各级影像专业技术水平;2.改善影像科各专业人员间的关系,全面进行质量管理;3.建立各种设备、各项指标的标准和评价方式,为影像诊断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客观、正确的决策;4.通过代价—危害—利益分析,以经营的观点管理放射科。

二.放射科“X射线防护与诊断质量保证管理小组”(下称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质量保证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负责科室质量控制和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管理小组以下列法规和文件为依据和准则,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

包括《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儿童X射线放射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育龄妇女和孕妇的X线检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以及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为贯彻执行以上法规而做出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同时认真执行医院的有关规定。

四.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影像诊断质量保证和减少差错的重要环节。

卫生部医政司编撰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须严格认真执行。

管理小组要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并经常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五.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放射科分为普放及CT两个组。

CT室由从事多年CT工作的医师和技师为固定技术骨干,其他医师技师采取定期轮换,以保证质量和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

轮换医师的诊断报告由主治以上的CT医师审核签发。

CT室医师要负责审查签发中、晚班的急诊报告。

各专业组每天各由一名医师值班。

六.CT扫描方案和是否增强由医师进行确定,原则上由原扫描医师书写诊断报告。

在扫描中凡遇到疑难或不能确定的病例,应及时请其它医师会诊确定进一步检查方法。

在增强全过程,必须密切注意病人情况,如发现过敏或毒性反应,应立即处理,同时联系急诊科派人参加处理。

七.坚持集体读片和会诊制度。

每周四为读片时间,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并作好记录。

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要主动请上级医师或其它医师进行会诊。

凡是要求会诊的医师必须首先介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照片上的各种影像征象,并提出自己的初步意见。

参加会诊的医师必须认真负责地阅读片,对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诊断意见。

首诊医师综合分析会诊意见后写出诊断报告,并由参加会诊的上级医师审核签发。

八.从事放射诊断不满三年的住院医师的诊断报告要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所有住院医师的CT诊断报告需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

.低年资医师值中、晚班的诊断报告一定要注明“急诊报告,以正式报告为准”,并嘱患者第二天早上取正式报告,以免错、漏诊。

在值班中遇紧急的疑难病例应及时要求上级医师回科会诊,或报告科主任。

凡被要求参加会诊的同志均须无条件迅速回科会诊。

九.凡是透视发现有异常X线改变的患者都必须摄片(复查病例或有旧片的例外),临床高度怀疑消化道穿孔的病例,经透视未发现游离气体,应嘱患者变换几次体位后摄包括双膈肌的立位腹平片,凡是怀疑肠梗阻的患者要拍摄全腹立位和卧位各一张。

立位片要包双膈肌,卧位片包盆腔。

原则上怀疑胸部病变的均要照胸部正侧位片,特别是肿块性病变、肺门区病变、纵隔处病变及心后方等处的病变,一定要照胸部侧位片,以确定病变部位和形态。

外伤的要照全胸正斜位片,做胸部CT检查前一定要摄全胸正侧位片。

中、晚班急诊照片由科主任或当班高年资医师审阅,中、晚班值班人员必须登记急诊病人的联系电话,以便复审发现问题时,能及时通知病人,修改诊断意见。

十.认真执行《病例随访制度》,病例随访制是检查诊断质量、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积累科研教学资料的一项重要措施。

科内设有专门登记本,每月下旬派医师到病房和病案室查阅病历,核对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及最后诊断并进行登记。

每月第四个星期四向科内通报随访情况,并进行回顾性读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十一.认真书写诊断报告书。

诊断报告书是放射科最重要的医疗文件;是放射科工作成果的表现形式;也是反映诊断水平高低的最终表现。

报告书写要规范化,要按卫生部编撰的《放射科管理和技术规程》中规定的“诊断报告的书写要求和格式”书写诊断报告。

1.诊断室内保持肃静,室内光线适宜。

严禁不用观片灯,在走道或不宜观片的地方随便看片,以免发生错误。

读片时首先要认真查对片号、日期、投照部位及左右是否与申请单及片袋上一致。

有旧片者要与旧片作比较。

2.书写报告时,有异常表现的要重点描述。

病变描述要真实地反映观察的过程。

对异常征象应描述其部位、大小、形状、密度、边缘、数目及其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或与正常组织的移行带等。

有鉴别意义的阴性表现亦应描述,描述应尽量使用医学术语。

复诊病例对诊断明确的,要指明病变演变情况,诊断不明确的通过随诊观察,可提出新的诊断,但应论述提出新诊断的依据。

3.承诺出报告时间:⑴X线报告:急诊20分钟,普通1小时;⑵CT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1小时。

十二.放射诊断的思维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首先对每个病灶进行分析,确定其病理性质。

2.将全部病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意见。

一般的诊断原则是将所有的影象所见用一个疾病去解释,解释不通时,才用两个或多个疾病去解释。

3.影像诊断意见与临床症状及临床诊断比较,不符合者应重复读片及分析。

在读片时要认真阅读申请单,参考各种临床资料和检查,必要时要亲自检查患者,询问并补充病史。

如果放射诊断与临床表现和诊断不一致或差别很大,要重新审查X线所见或诊断意见是否正确,必要时重复X线检查,如果X线检查正确无误,应主动与临床联系,与临床医师会诊,以明确诊断。

要求检查阳性率≥70%,诊断符合率≥90%。

达不到者按考核标准予以扣分。

4.X线的诊断与临床诊断基本相符者,可作出诊断意见。

诊断意见用简单的概括语句表达,其内容包括:X线检查方法、重要X线所见、病理基础和可能疾病。

5.因急腹症患者在不同时段X线征象可有明显变化,诊断医师应在透视或照片检查“阴性”的病人诊断书上写明检查时间。

十三.每月28日,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随机抽查20份照片,按《放射科报告质量要求及评分标准》对照片质量进行评定,规范诊断报告书写,对诊断质量进行评定,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医师,评定结果作为专业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废片、错、漏、误诊与当月绩效挂钩。

十四.摄片技术、照片质量是X线诊断质量控制的极为重要环节,也是作好受检人员防护工作的重要环节。

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应协助科主任组织本组业务学习、技术研讨、改进技术提高照片质量。

1.评片制度是保证和提高照片质量的重要措施,每天由质控成员组织评片,全科人员都必须参加。

实事求是地评判照片等级,作为技术考核依据。

对废片要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作好记录。

为了能准确掌握标准,应定期组织学习《X线影片质量标准》,甲级片率要达到≥55%,废片率≤2%。

达不到标准者按考核标准扣分。

2.摄片时要仔细认真,要求作到三查七对:(1)查申请单:核对姓名、病历号、X线号、摄片部位和位置。

(2)查患者:核对检查部位和脏器、胶片尺寸、照片范围。

(3)查摄影条件:核对电源电压、台次、程序、焦点和摄影参数(如kV、mAs等)。

凡是复查照片的,应参考原照片及各种摄影条件。

3.CT扫描前要向患者解释扫描方法,训练患者按指令屏气。

摄胸片和腹部平片应训练患者呼吸屏气方法。

4.检查完毕要认真填写各种记录,整理好申请单、照片和片袋,严格核对,发现不符要立刻纠正。

同一病人,同一天同一部位第二次照片时应在X线片上标明照片顺序。

5.为了减少因取报告时间问题上的无谓纠纷,摄片人员必须在申请单上注明检查时间,并及时把影像传送到工作站处理。

6.为了缩短危重病人在放射科停留时间和减少搬动病人,凡是绿色通道的危重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

即不管患者要照多少部位,均由首先接诊的技师完成,检查完后即刻进行影像处理,并将打印好的照片交给医师诊断。

十五.实行专机负责制与定期轮换相结合的制度,以利于专业技术的相对稳定、保证质量和培养人才,同时也有利于机器的保养和维护。

1.CT组与常规组人员定期轮换,原则上具有医师职称、持有上岗证人员方能进CT室单独操作CT机。

2.本科室的专机专人每周轮换一次。

每周五下午为机器清洁和保养时间,责任人都要做好所操作机器的清洁工作。

工作中发现机器故障应报告科主任,并记录故障情况及时填写维修申请单。

3.在使用前,技术员必须熟悉该机性能、操作方法和规程,以及适合该机的摄影参数。

每台机应有相应的各种摄片参数表。

不熟悉操作规程者,不能单独操作机器。

十六.影像投照技术是稳定和提高照片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各设备的基本结构、功能,熟悉主要部件的装卸、保养方法,能排除简单故障。

2.严格执行激光相机及洗片机的操作规程,严防胶片曝光。

装完胶片后要及时盖上储片箱的内外盒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