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法测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方案
分析:
由傅里叶定律可知,要想得出材料的导热系数,首先得知道通过材料上的热流密度q 及其材料的温度变化率/t x 。
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热量可由电功率计算,即可通过电压电流表间接测出,面积可由尺具测出。
温度变化率可由测温仪器和计时表测出。
热源可由温度可控的电热管提供。
测量方案:
1. 主要实验器材
电热管、保温箱、电流表、电压表、测温器、计时表
2. 实验步骤:
1.前期准备
检查实验设备能否正常工作,对于固体工件可对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减少工件表层氧化膜对工件正常导热造成影响,对于液体材料要保证装乘器皿要足够清洁,同时应将实验处的门窗关上,减小实验误差。
2.测量材料导热面积和温度
使用尺具测量材料的边界温度并计算出其面积A ,使用测温仪器测量出材料的初始
中心温度0T
3.加热材料
将电热管的加热温度设定为T 并在保温箱里对材料进行加热,同时用计时表开始计
时,每格t 便对材料的中心处进行温度测量,记录下相应的温度12,,n T T T ……并对
所测得的温度值进行观察。
4.测量热流量
当材料被加热一段时间后,当材料温度超过某一个测得温度后不在升高或者变化幅
度很小的时候,再测5组温度值,并用电流电压表测出材料两端的电流I,电压V 。
5.结束测量
关掉电源停止加热,清理实验设备。
3. 数据处理
将最后测得的5组温度值取平均数得T ,并求出从初始加热到倒数第6组温度所需
要的时间t,则材料的导热系数为:
/(/)IU A T t λ=-
4. 结论
将所测得的温度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并分析误差。
稳态法测算导热系数的原理
稳态法测算导热系数的原理
稳态法是一种常用的测算导热系数(也称热传导系数)的方法,其原理基于热传导定律和热平衡原理。
根据热传导定律,热量的传导速率与物体的导热系数、传热面积和温度梯度有关。
导热系数是物质本身的特性,可以通过测量来确定。
在稳态法中,我们需要测量导热系数的样品处于稳态状态,即温度分布不随时间而变化。
这可以通过采用两个恒温源(通常称为热源和冷源),在样品两端分别提供稳定的温度,并保持温度恒定。
这样,在稳态的情况下,温度梯度将会稳定下来。
接下来,我们在样品上测量温度梯度。
通常会在样品的两侧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并记录下每个传感器的温度值。
通过这些温度值的差异,我们可以计算出样品内的温度梯度。
最后,将测得的温度梯度、传热面积和已知的热流量(由热源提供的热量)代入热传导定律中,可以计算出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算导热系数的原理即基于热传导定律,在稳态状态下通过测量温度梯度和已知参数计算导热系数。
稳态法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报告
稳态法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利用稳态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实验原理:稳态法是一种测量物质导热性质的方法,利用稳定的热传导过程来确定材料的导热系数。
稳态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热传导定律,当热传导达到稳定时,各层的热流量相等。
根据热传导定律可以得到以下公式:q = k * A * (T2 - T1) / d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材料某一横截面的热流量,k为材料的导热系数,A为热流通过的横截面积,T1为热流起点的温度,T2为热流终点的温度,d为热流的传播距离。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待测材料样品剪制成适当大小,并用绝缘材料包裹,以减少热流的散失。
2. 将样品放置在导热盘上,保证样品与导热盘接触良好。
3. 通过电源调节导热盘的加热功率,使得样品上下两侧的温度差较大,但保持稳定。
4. 使用热电偶测量样品上下两侧的温度,记录两侧温度差ΔT。
5. 测量导热盘的尺寸并计算出热流通过的横截面积A。
6. 根据公式q = k * A * ΔT / d,计算出材料的导热系数k。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材料的导热系数k。
实验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误差及其可能的来源。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得出关于材料导热系数的结论,并对实验进行总结。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要保持恒定的外部环境温度,以减少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导热盘加热时要注意控制加热功率,避免样品温度过高导致结果不准确。
3. 热电偶要保持良好的接触,避免温度测量误差。
4.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装置清理干净,保养各种仪器设备。
参考文献:[1] xxxx. 热传导与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报告[M]. 北京:xx出版社,2000.以上是稳态法导热系数测量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具体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实验数据进行修改和补充。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
材料结构的变化与所含杂质的不同对材料导热系数数值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常常需要由实验去具体测定。
测量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一般分为稳态法和动态法两类。
在稳态法中,先利用热源对样品加热,样品内部的温差使热量从高温向低温处传导,样品内部各点的温度将随加热快慢和传热快慢的影响而变动;当适当控制实验条件和实验参数使加热和传热的过程达到平衡状态,则待测样品内部可能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根据这一温度分布就可以计算出导热系数。
而在动态法中,最终在样品内部所形成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如呈周期性的变化,变化的周期和幅度亦受实验条件和加热快慢的影响,与导热系数的大小有关。
【实验目的】本实验应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橡皮样品)的导热系数,学习用物体散热速率求传导速率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1898年C.H.Lees 首先使用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这是一种稳态法,实验中,样品制成平板状,其上端面与一个稳定的均匀发热体充分接触,下端面与一均匀散热体相接触。
由于平板样品的侧面积比平板平面小很多,可以认为热量只沿着上下方向垂直传递,横向由侧面散去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即可以认为,样品内只有在垂直样品平面的方向上有温度梯度,在同一平面内,各处的温度相同。
设稳态时,样品的上下平面温度分别为1θ、2θ,根据傅立叶传导方程,在t ∆时间内通过样品的热量Q ∆满足下式:S h t QB21θθλ-=∆∆ (1) 式中λ为样品的导热系数,B h 为样品的厚度,S 为样品的平面面积,实验中样品为圆盘状,设圆盘样品的直径为B d ,则由(1)式得:2214B Bd h t Qπθθλ-=∆∆ (2)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固定于底座的三个支架上,支撑着一个铜散热盘P ,散热盘P 可以借助底座内的风扇,达到稳定有效的散热。
散热盘上安放面积相同的圆盘样品B ,样品B 上放置一个圆盘状加热盘C ,其面积也与样品B 的面积相同,加热盘C 是由单片机控制的自适应电加热,可以设定加热盘的温度。
稳态法测定导热系数实验ppt
最后一步是使用导热系数实验公式,
05
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传热性能,并得
出样品的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的实验有几个要
06
点:
1.准备实验装置:建立导热系数实验装置,并确保样品的均匀覆盖面积。
2.控温设置: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分别设定多个温差和参考温度,以控制温度。
3.测量温差:测量样品表面温度,并使用实验数据计数实验通常分为四
01
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将样品放入导热系数测
02
试装置中,使之均匀地覆盖在被测表
面上。
第二步是稳定样品的温度,并根据实
03
验要求确定多个温差和参考温度,并
在温度控制系统中将这些值进行设置。
第三步是测量样品的温差和参考温度,
04
以确定样品的传热性能。
谢谢
4.计算导热系数:根据所得实验结果和相关理论,使用导热系数实验公式,得出 样品的导热系数。
在进行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实验前,应确保样品具有一定的尺寸和厚度,以免影 响最终结果。此外,在实验中,应注意样品表面温度的稳定性,以保证实验效果 的准确性。
在进行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实验时,应控制温度范围,确保每个 温度上下限以及温度变化率在实验设置的范围内。此外,应注意, 在样品的表面有很多元素(如水分、空气等),可能会影响实验 结果。因此,要尽量减少这些元素的影响,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
实验稳态法测定材料导热系数实验
实验稳态法测定材料导热系数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2.掌握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3.学习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4.掌握用热电转换方式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导热系数(热导率)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物理量,本实验采用的是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热传导定律指出:如果热量是沿着Z 方向传导,那么在Z 轴上任一位置Z0 处取一个垂直截面积dS (如图1所示)。
以dT/dz 表示在Z 处的温度梯度,以dQ/dτ 表示在该处的传热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积dS 的热量),那么传导定律可表示成:(S1-1)图1 导热示意图式中的负号表示热量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导,式中比例系数λ即为导热系数,可见热导率的物理意义:在温度梯度为一个单位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截面的热量。
利用(S1-1)式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λ,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在材料内造成一个温度梯度dT/dz ,并确定其数值;另一个是测量材料内由高温区向低温区的传热速率dQ/dτ。
1.温度梯度为了在样品内造成一个温度的梯度分布,可以把样品加工成平板状,并把它夹在两块良导体铜板之间(图2)使两块铜板分别保持在恒定温度T1和T2,就可能在垂直于样品表面的方向上形成温度的梯度分布。
样品厚度可做成h ≤D (样品直径)。
这样,由于样品侧面积比平板面积小得多,由侧面散去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认为热量是沿垂直于样品平面的方向上传导,即只在此方向上有温度梯度。
由于铜是热的良导体,在达到平衡时,可以认为同一铜板各处的温度相同,样品内同一平行平面上各处的温度也相同。
这样只要测出样品的厚度h 和两块铜板的温度dt dsdT dQ Z⋅-=0)(λ板板图2铜板导热示意图T1、T2 ,就可以确定样品内的温度梯度度 (T1-T2)/h 。
当然这需要铜板与样品表面的紧密接触,无缝隙,否则中间的空气层将产生热阻,使得温度梯度测量不准确。
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TC—3型导热系数测定仪实验讲义杭州富阳精科仪器有限公司(原杭州富阳电表厂)导热系数的测量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
材料结构的变化与含杂志等因素都会对导热 数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常常需要通过试验来具体测定。
测量导热系数 的方法比较多,但可以归并为两类基本方法:一类是稳态法,另一类为动态法。
用稳态法时,先用热源对测试样品进行加热,并在样品内部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然后进行测量。
而在动态法中,待测样品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例如按周期性变化等。
本试验采用稳态进行测量。
【试验目的】用稳态法侧出不良导热体的导热系数,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试验原理】根据傅立叶导热方程式,在物体内部,取两个垂直与热传导方向、彼此间相距为h 、温度分别为T1、T2的平行平面(设T1>T2),若平面面积为S,在△t 时间内通过面积S 的热量△Q 满足下述表达式:Q t ∆∆=λS 12T T h- (1) 式中Qt∆∆为热流量,λ即为该物质的热导率(又称作导热系数),λ在数值上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的温度相差1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其单位是W 11m k --⋅⋅。
本试验仪器如图所示:图 1 稳态法测定导热系数试验组装图在支架上先放上圆铜盘P ,在P 的上面放上待侧样品B (圆盘形的不良导体),再把带发 热器的圆铜盘A 放在B 上,发热器通电后,热量从A 传到B 盘,在传到P 盘,由于A 、P 盘都是良导体,其温度即可以代表B 盘上、下表面的温度T1、T2,T1、T2分别由插入A 、 P 盘边缘小孔热电偶E 来测量。
热电偶的冷端则浸在杜瓦瓶中的冰水混合物中,通过“传感切换”开关G ,切换A 、P 盘中的热电偶与数字电压表的连接回路。
由式(1)可以知道, 单位时间内通过待测样品B 任一圆截面的热流量为Qt=λ12T T hb -πR 2B(2)公式中R B 为样品的半径,h B 为样品的厚度,当然传导达到稳定状态时,T 1、T 2的值 不变,于是通过B 盘上表面的热流量与由铜盘P 向周围环境散热的速度相等,因此,可通 过铜盘P 在稳定温度T 2时的散热速度来求出热流量Qt∆∆。
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TC—3型导热系数测定仪实验讲义杭州富阳精科仪器有限公司(原杭州富阳电表厂)导热系数的测量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
材料结构的变化与含杂志等因素都会对导热 数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常常需要通过试验来具体测定。
测量导热系数 的方法比较多,但可以归并为两类基本方法:一类是稳态法,另一类为动态法。
用稳态法时,先用热源对测试样品进行加热,并在样品内部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然后进行测量。
而在动态法中,待测样品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例如按周期性变化等。
本试验采用稳态进行测量。
【试验目的】用稳态法侧出不良导热体的导热系数,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试验原理】根据傅立叶导热方程式,在物体内部,取两个垂直与热传导方向、彼此间相距为h 、温度分别为T1、T2的平行平面(设T1>T2),若平面面积为S,在△t 时间内通过面积S 的热量△Q 满足下述表达式:Q t ∆∆=λS 12T T h- (1) 式中Qt∆∆为热流量,λ即为该物质的热导率(又称作导热系数),λ在数值上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的温度相差1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其单位是W 11m k --⋅⋅。
本试验仪器如图所示:图 1 稳态法测定导热系数试验组装图在支架上先放上圆铜盘P ,在P 的上面放上待侧样品B (圆盘形的不良导体),再把带发 热器的圆铜盘A 放在B 上,发热器通电后,热量从A 传到B 盘,在传到P 盘,由于A 、P 盘都是良导体,其温度即可以代表B 盘上、下表面的温度T1、T2,T1、T2分别由插入A 、 P 盘边缘小孔热电偶E 来测量。
热电偶的冷端则浸在杜瓦瓶中的冰水混合物中,通过“传感切换”开关G ,切换A 、P 盘中的热电偶与数字电压表的连接回路。
由式(1)可以知道, 单位时间内通过待测样品B 任一圆截面的热流量为Qt=λ12T T hb -πR 2B(2)公式中R B 为样品的半径,h B 为样品的厚度,当然传导达到稳定状态时,T 1、T 2的值 不变,于是通过B 盘上表面的热流量与由铜盘P 向周围环境散热的速度相等,因此,可通 过铜盘P 在稳定温度T 2时的散热速度来求出热流量Qt∆∆。
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由于温度不均匀,热量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转移,这种现象叫做热传导。
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
材料结构的变化与所含杂质对导热系数值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常需要由实验具体测定。
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稳态法,另一类是动态法。
在稳态法中,先利用热源在待测样品内部形成一稳定的温度分布,然后进行测量。
在动态法中,待测样品中的温度分布是随时间变化的,例如呈周期性的变化等。
本实验采用稳态法进行测量。
【实验目的】1. 学习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2. 了解物体热传导的规律。
【实验原理】1. 将厚度为h,截面积为S 的物体作为待测样品,利用热源对待测样品加热,当达到稳定状态后样品温度高的一面温度为Q 1,温度低的一面温度为Q 2。
设在时间Δt 内,由温度高的一面传向温度低的一面的热量为ΔQ。
实验证明,传递的热量ΔQ 与样品截面积S 的大小及温度梯度(θ1-θ2)/h 和时间Δt 成正比,即ΔQ=λSΔt(θ1-θ2)/h将上述公式改写成傅里叶导热方程式即热传导的基本公式h S t Q 21θθλ−=ΔΔ (1) 式中tQ ΔΔ为传热速率 。
λ为该物质的热导率,(又称导热系数),与材料性质有关。
λ在数值上等于相距单位厚度的两平面,温度相差1个单位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其单位为瓦特每米开尔文即W/(m·K)。
2. 本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支架D上先后放上圆铜盘P、待测样品(圆盘形橡皮板)B 和厚底紫铜圆筒A。
在A 的上方用红外灯L 加热,使样品上、下表面各维持稳定的温度,它们的数值分别用安插在A、P 侧面深孔中的热电偶E 来测量。
E 的冷端浸入盛于杜瓦瓶H 内的冰水混合物中。
G 为双向开关,用以变换上、下热电偶的测量回路。
数字式电压表F 用以测量温差电动势。
由式(1)可知,单位时间内通过待测样品B 任一圆截面的热流量为221B BR h t Q πθθλ−=ΔΔ (2) 式中R B 为圆盘样品的半径,h B 为样品厚度。
稳态法测量物体的导热系数讲义
稳态法测量物体的导热系数讲义导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热量通过一个厚度为1米的物体,并且该物体的两侧温度差为1K时,热量传导所发生的速率。
导热系数是物体传热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是表征物体对热量传递的抵抗程度的指标。
常见的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有两种:稳态法和瞬态法。
稳态法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差下测量物体的稳态热流密度,通过测量物体的热流密度、温度差和物体的厚度等参数计算得到物体的导热系数。
稳态法主要适用于导热系数相对稳定、厚度较大的材料,如纤维板、保温材料等各种隔热材料。
测量物体导热系数的仪器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热流仪和温度测量仪。
热流仪根据热传导原理,通过一组绝热屏障将试样的一侧保持恒定温度,另一侧得到一定的热流密度。
热流仪要求在保持一定的温度差下,使试样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足够小,以保证得到的热流密度稳定可靠,同时试样表面的辐射热损失要被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温度测量仪通常选择高精度的热电偶,通过将热电偶嵌入试样内部,得到试样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情况。
为了保证测量准确性,热电偶的校正和补偿工作必须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规范。
测量物体导热系数的关键在于对样品的处理和操作过程的严格控制。
以下是基本的测量流程:1.准备样品:样品的尺寸和形状必须符合要求,保证试样表面平整,材质的导热系数必须呈线性变化,不存在孔洞等质量问题。
2.安装样品:用夹具牢固地固定好试样,并在试样的两侧,放置好热流仪和温度测量仪,保证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3.开始测量:设定好温度差和其他参数,系统开始工作,记录试样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值,对测量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4.计算导热系数:根据测得的热流密度、温度差和试样厚度等参数,计算试样的导热系数。
根据上述基本流程,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稳态法测量物体导热系数的模型。
模型中涉及到的参量有:热流密度、试样厚度、温度差、试样长度和试样面积等。
利用计算公式,可以将这些参量结合起来,得出试样的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稳态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掌握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的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是通过测量材料的温度梯度和热流量来计算导热系数的。
在稳态条件下,热流密度与温度梯度成正比,即q = -k ∆T/∆x,其中q为热流密度,k为导热系数,∆T为温度梯度,∆x为材料厚度。
三、实验器材1. 导热系数测量装置:包括热源、试样、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
2. 精密天平:用于测量试样质量。
3. 温度计:用于测量试样温度。
4. 计算器:用于数据处理和计算。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试样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试样与实验台面紧密接触。
2. 启动热源,调节温度,使试样达到稳态温度。
3. 使用温度传感器测量试样表面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4. 使用数据采集器记录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数据。
5. 关闭热源,等待试样温度稳定。
6. 再次使用温度传感器测量试样表面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7. 重复步骤3-6,记录多次温度数据。
8. 使用精密天平测量试样质量,并记录数据。
9.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导热系数。
五、数据处理1. 计算温度梯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试样表面的温度梯度∆T/∆x。
2. 计算热流密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热源与试样之间的热流密度q。
3. 计算导热系数:根据公式q = -k ∆T/∆x,计算导热系数k。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试样导热系数为k = ... (单位:W/(m·K))。
2. 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如实验装置误差、温度测量误差等。
七、实验结论通过稳态法测量实验,成功测量了试样的导热系数。
实验结果表明,稳态法是一种有效的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适用于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测量。
八、实验心得1. 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的实验操作较为简单,但需要注意实验装置的稳定性和温度的准确性。
稳态法测导热系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3. 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差异。
4.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理论公式,提高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的原理基于傅里叶热传导定律。
在稳态条件下,物体内部的热量传递达到平衡,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q = -k \cdot A \cdot \frac{dT}{dx} \]其中,\( q \) 为热流密度(单位:W/m²),\( k \) 为导热系数(单位:W/(m·K)),\( A \) 为传热面积(单位:m²),\( \frac{dT}{dx} \) 为温度梯度(单位:K/m)。
通过测量物体两侧的温度差和物体厚度,即可计算出导热系数。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导热系数测试仪2. 铝合金样品3. 热电偶4. 数据采集卡5. 实验台6. 温度计7. 计算机等四、实验步骤1. 将铝合金样品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样品与实验台接触良好。
2. 将热电偶分别固定在样品两侧,并调整位置,使热电偶与样品表面紧密接触。
3. 打开导热系数测试仪,预热一段时间,使仪器达到稳态。
4. 启动数据采集卡,记录热电偶测量的温度数据。
5. 持续采集温度数据,直至数据稳定,即达到稳态。
6. 关闭数据采集卡,停止实验。
7. 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五、数据处理1. 计算样品两侧的温度差 \( \Delta T \)。
2. 计算样品厚度 \( L \)。
3. 根据公式 \( q = -k \cdot A \cdot \frac{dT}{dx} \),将 \( \Delta T \)、\( L \) 和 \( A \) 代入,求解导热系数 \( k \)。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铝合金样品的导热系数为 \( k = 237 \, \text{W/(m·K)} \)。
稳态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2015-04-02导热系数是表征材料导热能力大小的量。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的两侧温度相差1°C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1m2所传导的热量。
材料结构的变化与含杂质等因素都会对导热系数产生明显的影响。
由于导热性能有许多种测量方法,事先必须考虑到材料导热系数的大致范围和样品特征,以及使用温度的大致范围,以选用正确的测量方法。
本文介绍了导热系数测量的基本理论与定义,热流法、保护平板法测量导热系数的原理与应用。
稳态测试方法主要适用于测量中低导热系数材料。
稳态法就是当待测试样上温度分布达到稳定后,通过测量试样内的温度分布和穿过试样的热流来测出导热系数。
稳态法通常要求试样质地均匀、干燥、平直、表面光滑。
稳态法测导热系数的基本原理图及公式为:λ=Qd/A△T;单位:W/(m•K)注意:稳态条件下;材料应为单一均质的干燥材料。
Q:热流稳定后,通过试样的热流量(w);d:试样厚度(m);A:试样面积(m);:温度差(℃)。
热流计法热流计法是一种基于一维稳态导热原理的比较法。
将样品插入两个平板间,在其垂直方向通入一个恒定的单向的热流,使用校正过的热流传感器测量通过样品的热流,传感器在平板与样品之间和样品接触。
热流法适用于低导热材料,测试时将样品夹在两个热流传感器中间测试,在达到温度梯度稳定期后,测量样品的厚度、上下板间的温度梯度及通过样品的热流便可计算得到导热系数的绝对值。
适合测试导热系数范围为0.001~50W/m•K的材料如导热胶、玻璃、陶瓷、金属、铝基板等低导热材料。
护热平板法护热板法导热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热板与冷板的热流法导热仪相似,保护热板法的测量原理如下图所示。
热源位于同一材料的两块样品中间。
热板周围的保护加热器与样品的放置方式确保从热板到辅助加热器的热流是线性的、一维的。
当试样上、下两面处于不同的稳定温度下,测量通过试样有效传热面积的热流及试样上、下表面的温度及厚度,应用傅立叶导热方程计算Tm温度时的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实验目的】1.利用物体的散热速率求传热速率。
2.(用稳态平板法测定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 【仪器用具】1.导热系数测定仪(含实验装置、数字电压表、数字秒表) 一台 2.杜瓦瓶(或低温实验仪) 一只/台 3.硬铝样品(附绝缘圆盘一块,供散热时覆盖用) 一根 4.橡皮样品 一块 5.测片 一把 【实验内容】1.测量不良导体----橡皮样品的导热系数。
2.测量金属----硬铝测试样品的导热系数。
3.测量空气的导热系数。
【结构特性】在使用中,样品架的三个螺旋微头是用来调节散热盘和圆筒加热盘之间距离和平整度的。
除测量金属样品时不用圆筒固定外,其它如测橡皮和空气的导热系数时,均将圆筒的固定轴对准样品支架上的圆孔插入,并用螺母旋紧,具体步骤是:先旋下螺母,将加热圆筒放下。
使固定轴穿过圆孔,再将螺母旋上并拧紧,最后固定筒后的紧固螺钉,从而由三个螺旋测微头来调节平面和待测样品厚度。
【测量范围、精度】1.温度测量部分:室温0~110℃;测量精度:±1℃ 温差测量的精度0.5℃;2. 计时部分:范围0~100min;最小分辨率1S, 精度:10-53. 电压表:精度0.1%;【实验原理】导热是物体相互接触时,由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播热量的过程.当温度的变化只是沿着一个方向(设Z 方向)进行的时候,热传导的基本公式可写为:(2-9-1)它表示在dt 时间内通过ds 面的热量为dQ,dT/dz 温度梯度,λ为导热系数,它的大小由物体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单位为w/(m •k),它是表征物质导热性能大小的物理量,式中负号表示热量传递向着降低的方向进行。
在图一中,B 为待测物,它的上下表面分别和上下铜盘接触,热量由高温铜盘通过待测物B 向低温铜盘传递,若B 很薄,则通过B 侧面向周围环境的散热量可以忽略不计,视热量沿着垂直待测圆板B 的方向传递,那么,在稳定导热(即温度场中各点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的情况下,在Δt 时间内,通过面积为S 、厚度为h 的匀质板的热量为dt ds dz dTdQ Z ⋅-=0)(λ(2-9-2)△T 表示匀质圆板两板两板面的恒定温差。
稳态法测导热系数实验报告
稳态法测导热系数实验报告实验部分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稳态法测量不同导热材料的热导系数,并掌握稳态法实验的基本步骤。
二、实验原理导热是热量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的物理现象,导热材料的导热性能与温度、物质的热物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稳态法是通过固定一组温度差下的热流量,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的一种方法。
实验中,使用恒温水按一定时间间隔浸泡样品,保持样品表面温度不变,测量样品底部放热的热流。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实验器材:导热系数仪、水槽、恒温水槽、电热水壶、电热炉、磨床、切割机、量热仪等。
实验用材料:不同材质导热材料试样、硅胶、石蜡等。
四、实验步骤1、将导热材料试样进行磨光、切割、调整大小,使大致与试样夹持器的内径相等,并与试样夹持器装配好;2、向量热仪中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开启加热装置加热水至一定温度下;3、在恒温水槽中浸泡待测样品至达到平衡态;4、调整好导热系数仪的测试参数并测量相应的热流量;5、待稳定后记录相应温度数据,并根据数据计算样品的导热系数;6、重复上述实验步骤,测量其他不同材质的导热材料试样。
实验结果实验中我们测试了不同材质的导热材料试样,并得出了如下的测试结果:样品导热系数 W/m·K铝材 217黄铜 168不锈钢 16.3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测试,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材质导热材料的导热系数,铝材、黄铜的导热性能比不锈钢强。
在测量中,需注意调整好测量参数并等待恒定状态下才能测量,避免测试数据的误差。
实验中导热系数仪的规格、仪器的精度等因素也会对测试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需注意这些细节,避免测量数据误差的产生。
总结本实验采用稳态法对不同材质的导热材料进行了测试,并得到了它们的导热系数,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稳态法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加深了我们对导热材料的认识。
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
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稳态法是一种测量材料导热系数的技术,也称为稳态传热法。
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化学等领域中,用于评估材料的热性能。
本文将介绍稳态法的工作原理、实验流程、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一、工作原理稳态法是一种基于傅立叶热传导定律的测量方法,该定律表明了稳态下的热流密度与物质导热系数、温度梯度和厚度之间的关系:q = -k × (ΔT/Δx)其中,q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密度,k是材料的导热系数,ΔT是单位长度上的温差,单位为摄氏度(℃),Δx是热传导的距离,单位为米(m)。
根据该定律,可以通过测量热流密度、温差和材料厚度来计算其导热系数。
稳态法的基本思路是,将待测材料夹在两个恒温热源之间,并使其达到稳态,即等温状态,此时热流密度是恒定的。
测量热源间的温度差和材料的厚度,就可以计算材料的导热系数。
二、实验流程1.实验器材准备将待测材料进行样品制备并加工好待使用,要求样品的厚度均匀、表面平整,确保实验过程中的稳态传热。
2.实验条件设定设定多个恒温热源,取出两个热源,一个设为高温热源,一个设为低温热源,通过加热或冷却的方式控制两个热源的温度差。
在放置样品之前,需记录热源间的温度差,以便于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3.样品夹持将待测材料夹在两个热源之间的夹具中,夹具要求对样品进行有效的压紧,以确保样品的良好传热。
4.数据采集在待测试材料表面的两个端面处,用热电偶测量在不同恒温热源下的温度差。
在接受到热流量的过程中,用热流量计量仪测量热流量,确保精准测量热传导过程中的热速度。
5.数据处理通过采集的数据,按照傅立叶热传导定律计算出待测材料的导热系数,得到实验值。
在获得实验值之后,进行误差分析,验证实验本身的准确性。
三、误差分析稳态法的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的精度、压力的影响、厚度的均匀性、试样几何形状、热流密度的均匀性等。
对于建筑材料的稳态法,误差来源相较于机械、化学领域有所不同。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实验报告
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了解不良导体的导热性能,并进一步分析材料的热传导特性。
实验仪器:1. 实验台2. 电热器3. 铜棒样品4. 温度计5. 计时器6. 多用电表7. 导热油实验原理:稳态法测量导热系数是通过测量材料的温度梯度和热流量来计算导热系数的。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将导热油倒入实验台中,使其充满整个实验空间。
然后,在台面上放置热源和试样,热源通过导热油将热量传递给试样,试样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环境。
通过测量试样两端的温度差和热流量,可以计算出导热系数。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将实验台内充填导热油,并使其达到温度平衡。
2. 将导热棒和试样一起放置在实验台上,使其与实验台接触良好。
3. 将电流通入电热器中,通过导热油将热量传递给试样,使热量在试样内传递。
4. 同时使用温度计测量试样两端的温度差,并通过多用电表测量电热器的电流和电压,计算出热流量。
5. 记录不同时间间隔的试样温度和热流量数据,并绘制温度与热流量的关系曲线。
6. 根据数据计算出导热系数。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得到的温度-热流量关系曲线,可以通过线性拟合得到试样的斜率,即热流量值。
通过计算不同时间间隔内的温度差,可以得到导热系数的数值。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计算出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是衡量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参数,通过实验可以了解不良导体的导热性能,并为材料的热传导特性分析提供参考。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或烫伤等意外情况。
2. 导热油的量要足够充填实验台,且温度均匀平衡。
3. 实验前要对实验仪器进行检查,确保正常工作。
4. 实验操作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尽量减小误差产生。
5. 实验完成后要对实验环境进行清理和整理,保持实验台的整洁。
稳态法测导热系数实验报告
稳态法测导热系数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稳态法测定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掌握测定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实验仪器,导热系数测定仪、试样、温度计、电热器、电源等。
实验原理,稳态法测定导热系数是利用热传导定律,通过测定材料两端温度差和导热材料的长度、面积等参数,计算出导热系数的方法。
实验步骤:1. 将试样放入导热系数测定仪中,接通电源,使试样两端温度差稳定在一定数值。
2. 测量试样两端的温度差,记录下来。
3. 测量试样的长度、面积等参数。
4. 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试样的导热系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稳态法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如下:材料A,导热系数为0.15 W/(m·K);材料B,导热系数为0.25 W/(m·K);材料C,导热系数为0.18 W/(m·K)。
通过对比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材料B的导热性能最好,材料A次之,材料C最差。
这与我们预期的结果相符合。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主要来自于试样的制备和测量过程中的温度波动等因素,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试样的制备和测量条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稳态法测定导热系数的实验,我们掌握了测定方法,了解了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材料的导热性能与其导热系数有直接关系,导热系数越大,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
因此,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材料的导热系数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不同的导热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测定导热系数的方法,还加深了对材料导热性能的理解,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数据处理
1、在内容三所测数据中,选取稳态温度附近10组数据,用逐差法计算散热盘C在稳态T2附近的冷却速率Vc。
根据选取稳态温度附近10组数据
由逐差法计算有Vc={(44.7-42.2)+(44.3-41.6)+(44.1-41.2)+(43.3-40.8)+(42.6-40.5)}/(5*2.5)=1.048℃/min=0.0175℃/s
2、计算出待测样品B的导热系数λ:
λ={mch B(R c+2h c)/2πR b² (T1-T2)(R c+h c)}*(△T/△t)
B
R c=(9.960+9.958+9.980+9.956+9.942)/(2*5)=4.9796cm=4.9796*10^-2m
hc=(0.984+0.986+0.982+0.986+0.982)/5=0.984cm=9.84*10^-3m
R b=(9.966+9.950+9.948+9.958+9.956)/(2*5)=4.9778cm=4.9778*10^-2m
T1=53.1℃T2=42.3℃
△T/△t=Vc=0.0175℃/s
λ={0.669*385*8.332*10^-3*(4.9796*10^-2+2*9.84*10^-3)/2*3.14*(4.9778*10^-2)²*(53.1-42.3) ( 4.9796*10^-2+9.84*10^-3)}*0.0175=0.261 W/m*K
3、求出环氧盘λ的不确定度,给出结果表达式。
(只考虑冷却速率误差)
由于比较复杂,过程见实验报告纸。
可得结果为Uλ=0.036 W/m*K∴λ=0.261±0.036 W/m*K
4、分析误差原因。
测量盘的直径与厚度时由于是人为读数,有读数误差,再有环境误差,盘的质量可能由于多次实验有磨损存在误差等等。
5、所有测量数据都要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