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中小学办学目标改革。分为理想目标和发展目标。理想目标“中看不中用”,缺少缺少对学校现状的分析,而应是发展目标。后者在现有基础上跨一步可以实现。这可以从对中小学教育功能的再认识,对学校发展现状的定位研究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对学校教育功能的再认识
早期教育关注人的多方面发展。中世纪教育由教会垄断,达到对宗教的崇拜。文艺复兴以后,提倡人文主义教育。
十九世纪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传承主文化,学科中心主义;20世纪初期,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转向开发潜能,使学生成为社会人物,倡导儿童中心。
20世纪70、80年代,东西方国家都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对教育的功能认识界定为“通过教育把人培养成人才”,这归结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东方学习西方教育,增加选修课。学生的需求表现为:兴趣性原则、简单性原则。西方学习东方教育:增加必修课,增加统一考试。
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功能:让每个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得到和谐统一发展。两元功能:社会化——培养学生为社会公民,通过必修课实现;个性化——为每个人的成材打基础,通过选修课解决。必修和选修是形式,其背后的理念是让每个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学校办学目标不是理想目标而是发展目标。这方面有几种理论:
1.学校发展的阶段理论。初级阶段:规范化发展,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和质量;中级阶段:达到合格学校,通过科研启动,寻找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形成特色;高级阶段:形成特色——核心学校,例如集团化办学,上海浦东建平中学。特色学校是指成熟的经验、成熟的队伍;核心学校:带动区域发展,集团化办学。
2.学校发展的动力理论。管理和科研是推动力。管理的作用在于建立规范,规范运行,稳定秩序,稳定质量;科研的作用在于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发展。
第一阶段:新学校——合格学校。三个阶段:建立规范;实施规范;超越规范。学校是一个人——人系统,不能把规范做死。1990年,制定160条规章;1995年制定60条,一部分规章已变成自觉行动;1999年则为17条,放松,给教师发展空间。
校长应考虑学校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上海的校长对规范化发展很熟练,但到个性化阶段,目标不明确,因此,要对校长的角色重新认定(参见图1)。1996年开始,上海试点校长职级制,分5级13等,和工资挂钩,实行能级工资。
要使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校长的教育思想是关键,不能把校长定位在管理者。
二、学校教育教学运行的六个方面
1.培养目标。80年代: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80-85年智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教育。企业老总(ZBM),技术占17%,管理占35%,思路占47%。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上海中学1994年9月4日举办国际部,从最初的7人发展到现在的300人。2名专职双语教师到现在的20名教师。
2.教学途径。研究性课程——学生自我习得的课程
3.教学内容。
4.教学组织形式。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课表,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实行教学分流(混合班个性差异,选修课学习速度差异,学科程度班),在分化大的学科,按学生自己的程度,选择学习。现在的形式有:
混合课程教学制:混合编班。混合课程教学制度的控制是:小学高年级4-5节/周,主要是数学,初中2/3的时间混合班进行数学、外语分层,高中1/2的时间混合班。
班级授课制+个别化教学。
学校分层教育——班级分层教学——混合分层。
5.教学过程。误区:讨论多、多媒体多,讨论式+多媒体=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而应以效果为标志:学生主动学习和有效学习程度高。
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对学生学习基本过程的了解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掌握教学论、课程论和学习论;加强对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训练(启发性体温,学生问老师少讨论)。
6.教学评价。两难:科学性和可行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计算机引入教学评价系统。
三、四项保障机制,
1.办学策略
2.管理体制
3.师资队伍建设:关键是分类指导,新教师需要3-5年——合格教师——特长教师(驾御教学)——(核心发展)学科带头人。给教师空间,让其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个性。
4.条件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