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三达德

合集下载

儒家的君子观念

儒家的君子观念

儒家的君子观念我们可以从“君子”一词的涵义开始讨论。

这个名词的最早而且最正式的定义出现在东汉的《白虎通义》。

其文日:或称君子者何?道德之称。

君之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

故《孝经》日:“君子之教以孝也,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

何以知其通称也?以天子至于民。

”故《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论语》日:“君子哉若人。

”此谓弟子,弟子者,民也。

《白虎通义》本来是要解答何以“帝王”、“天子”也“或称君子”的问题。

但当时白虎观诸儒在检讨了经典文献之后却不能不承认“君子”早已成为男子的一种“通称”。

这一定义确是合乎当时的实际状况的。

清儒陈立在他的《疏证》中曾列举了许多文献根据来支持这一论断。

他说:《易》“系辞传”:“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

”《集解》引虞注云:“君子谓文王。

”是天子称君子也。

《荀子》“大略篇”:“君子听律习容而后士。

”注:“君子,在位者之通称。

”“在位”则兼及诸侯也。

《仪礼》“士相见礼”:“凡侍坐于君子。

”注:“君子谓卿大夫及国中贤者也。

”是卿大夫称君子也。

《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

”注:“君子,士已上。

”是士亦称君子也。

《诗》“东门之池序”:“而思贤女,以配君子。

”疏:“妻谓夫为君子。

”又“小戎”云:“言念君子。

”是庶人亦称君子也。

是其通称自天子以至于民也。

陈立更进一步指出《白虎通义》原文中所引的文献来源说:《诗》见“洞酌”,“毛诗序”谓为召康公戒成王诗。

是谓天子也。

“论语”见“公冶长”篇,为孔子称子贱语,是谓弟子。

弟子即民。

此上举天子下举民,以见君子为通称也。

《白虎通义》以“君子”为“通称”虽然有坚强的根据,但此中仍有一历史发展的过程而为原文所未及,陈立的《疏证》也没有谈到。

我们禁不住要问:“君子”一词是不是一开始便是“道德之称”呢?又是不是从来即是“自天子至于民”的“通称”呢?准以西方 nobility 和 gentleman的例证,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君子”最初是专指社会上居高位的人,后来才逐渐转化为道德名称的;最初是少数王侯贵族的专号,后来才慢慢变成上下人等都可用的“通称”的。

从《尚书》到《论语》——儒家“君子”范畴的转变与固定

从《尚书》到《论语》——儒家“君子”范畴的转变与固定

从《尚书》到《论语》——儒家“君子”范畴的转变与固定固定范畴,指形而上学的凝固的、不动的范畴。

“君子”范畴的固定经过了一个流动过程,其由社会等级指向转变为道德层面指向,是在周初—春秋时期完成转变的。

本文试以先秦经典中的《尚书》《论语》为典型,对比讨论“君子”范畴的固定过程及其意义。

一、“位”致君子《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它贯穿经、史、文等多个领域,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文化。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许多范畴都来自《尚书》,譬如“君子”:《尚书·酒诰》中说:“庶士有正越庶伯君子,其尔典听朕教。

”以“君子”来尊称大小官员等有权力、地位和影响力的男子;《尚书·无逸》中说:“君子所,其无逸。

”以“君子”指代统治阶层的贵族男子;《尚书·召诰》曰:“予小臣敢以王之仇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

”此处“君子”词意与前二者相近。

可见,从语言学角度观察,至迟在殷周之际,《尚书》中的“君子”二字已经由“君”“子”两个单音词的连用,衍生出一个固定使用的复音词,并被赋予具体而确定的含义。

在我们研究思想史时,关注到的任何一个哲学范畴,其源起都是值得仔细考究的重要命题。

从现有的可信史料来看,在殷周之际以前所存有的甲骨文与铭文材料中,都未见到“君子”作为复音词的使用。

复音词的使用,这本身也是语言成熟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产物。

那么,到底是什么催生了“君子”一词及其思想范畴在殷周之际赋型呢?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没有一个思想概念会是无缘无故、突然而然地从天而降的。

语言本身是一种音与形的符号,是意识的代码与化身,其产生与演变必然伴随着物质生产的基础与社会思潮的交锋。

历史发展的进程即贯穿于此。

首先,我们来看“君”“子”两个单音词的含义。

“君”者,尊也,从尹从口,发号施令;“子”者,滋也,类指产物,后指“子嗣”“宗子”。

“君”“子”二词的单独使用在甲骨文与铭文材料中多次出现:“辛巳卜,疑贞,多君弗言,余其ㄓ祝庚匄。

儒家“三达德”思想对现代人格塑造的启示

儒家“三达德”思想对现代人格塑造的启示

儒家“三达德”思想对现代人格塑造的启示作者:杨红涛来源:《新一代》2015年第11期摘要:通过阐释儒家“仁”、“智”、“勇”思想的内涵,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理解其中蕴含的人格魅力,继承儒家“三达德”的整体思想,塑造“仁”、“智”、“勇”君子人格。

关键词:仁;智;勇;三达德;人格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战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剧烈动荡时期,孔子希望恢复周朝以礼为准则的社会制度,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学说,实现“仁、智、勇”五种品德才能实现仁。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

孔子就是以“仁、智、勇”为核心建立起他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系的,其基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规范一种理想的主体人格——孔子认为具有仁、智、勇三种德性,才是健全的人格。

一、仁“仁”的基本内涵——“爱人”。

攀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讲的“爱人”,不是指爱某类人群,而是泛指爱一切人,即孔子所说的“泛爱众,而亲仁。

”但是,孔子主张的众爱是由近及远的、有层次的,即孔子的“爱人”是有始有终的——从爱亲到爱一切人。

“仁”的内在要求——“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约束自己符合于礼的规定便是“仁”,这也是如何达到“仁”的境界的内在要求。

“仁”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准则。

在儒家看来,它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又是道德的总纲,是人的最高精神境界。

《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就“仁”的内容而言,孔子概括为“忠恕”二字。

“忠恕”是儒家重要的伦理思想,它是仁爱心理的一种行为表现。

“忠恕”之道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将心比心的体验去爱人。

前者要求人们积极利人、助人。

朱熹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尽己”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推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相比而言,前者是最基本的起码的要求,后者则是更高的标准,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都是君子成仁的表现。

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中庸》与中庸之道《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作者子思(前483-前402),孔子之孙。

子思是儒家的承前启后者,著名的亚圣孟子出于其门下。

《中庸》是全面阐释儒家“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

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有孔子提出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中庸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道德中的核心思想。

何谓“中庸”?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中”即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即为不可更改。

这句话说明了中庸是最完美,最高的道德。

《中庸》共三十三章,其内容集中阐释中庸之道的主旨,理论基础和具体内容、原则和知性方法。

简述如下: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第一章《天命谓之性》:“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揭示了中庸之道的只要思想就是自我教育。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

“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

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远,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

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

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

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先秦君子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先秦君子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先秦君子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摘要:两千多年来,先秦君子人格美的思想影响着各个时代的人们。

所以即使在今天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它,挖掘它还不曾为人发现的价值,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先秦时期人们的观念中,君子不仅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威望,还应有高尚的品德修为。

君子的人格特质主要体现为仁者爱人、济世安民的人道精神,通权达变、乐天知命的生活智慧,见义勇为、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

君子彰显了人性的崇高,承载着人类美好的道德期望,满足人们追求善美的道德需要,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提升人性修养、成就善美人生、引领大众向善、淳化社会风俗、强化恪守规范意识和完善社会价值体系等作用。

关键词:君子人格品质九思四不修养现代价值一、何谓“君子”从西周春秋的一般意义上讲,君子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

显然,这是一个有着明显的阶级意义的称谓。

要被人称之为“君子”,从经济和政治上首先要有一定的地位,要有“君”的尊贵。

君子不仅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威望,还应有高尚的品德修为。

并非所有周代贵族都称得上“君子”,只有在贵族中那些才德出众和有特异节操之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正因为“君子”一词含有道德评价的意义,所以在西周春秋时期中,人们往往把那些虽非贵族出身但在言行举止中有可称道之美德者也称为君子。

二、“君子”的人格品质先秦儒家经典文本有很多关于君子特征的论述,有人曾将之归纳为“仁、义、礼、智、信、忠、恕、勇、中庸、文质彬彬、和而不同、谦虚与自强”等13种素质。

应当说这13种素质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君子的特征。

但这13种素质中是否有能够涵摄其他素质的纲领性素质?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可见,“君子之道”最为重要的便是“仁、智、勇”(三达德)。

此三者分别从情、知、意三方面一并构成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人格特质,其实质内涵为:仁者爱人、济世安民的人道精神;通权达变、乐天知命的生活智慧;见义勇为、舍我其谁的实践精神。

(一)仁:仁者爱人、济世安民的人道精神“仁”是儒家伦理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君子最重要的德性和人格特质。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

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五伦、三达德、三纲五常“四维”:“是指礼、义、廉、耻”“五伦”:即封建社会的五种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封建社会注重名分,每个人必须遵照自己在五伦中所处的地位,恪守伦理道德,克尽义务,做到君敬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爱弟悌,朋谊友信。

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夫妇循礼、对朋友忠诚宽容、同道相谋(君仁臣忠)“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

“三达德”:“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后人综合先秦儒、法诸子的思想,提出“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仁就是宽厚,义就是正直,礼就是谦让,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诚实。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

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

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

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至义尽”。

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等;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如义诊、义演、义卖、义务等,至今仍是中国人崇高道德的表现。

传统道德

传统道德

传统道德基本概念四维:礼、仪、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四字:忠、孝、节、义三达德:智、仁、勇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四维:礼、仪、廉、耻四维的说法,最早载于《管子》。

《管子》牧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

衣食足,则知荣辱。

..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

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故不逾节,则上位安。

不自进,则民无巧诈。

不蔽恶,则行自全。

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五常:仁、义、礼、智、信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整体德目“五常”。

五常不仅是五种基础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2]。

仁和义是儒家文化中两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谓总体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

离开了仁、义,忠、孝、礼、乐等等都失去了意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白虎通》:“君臣以义合,不可则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仁、义相比其他价值观要素具有超然性。

例如,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

仁、义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为证,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 孔子:仁者,义之本也;义者,仁之节也。

“仁者,人也;道者,义也”。

孟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子言:“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

”朱熹:“仁者,心之德,爱之理。

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韩诗外传》:“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

”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 仁——子曰:仁者,爱人。

论语中的君子形象浅谈

论语中的君子形象浅谈

论语中的君子形象浅谈摘要:《论语》中反复出现的“君子”,可说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一种典范.《论语》中孔子对“君子"的界定,以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充实了“君子"的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君子"理论体系,即:“君子”的修进之道、“君子”的特质,从而反映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君子"观. 关键词:孔子;论语;君子观《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这部儒家的经典以对话的方式,展现了孔门师徒对于社会各个现象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构成了统领中国两千多年的道德行为规范,也成为中国文人世世代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行动纲领。

在《论语》中多次论及了“君子”,并从各个角度加以阐明,大到安邦治国,小到修身养性,可以说对“君子”这个概念做到了全方位的诠释。

然而君子一词发展到今天仅仅保留了它最初含义的一部分。

下面就以《论语》文本为中心,以“君子”一词为切入点,君子"的修进之道、“君子”的特质、孔子对“君子”的界定等方面来探析孔子思想体系中至为重要的“君子”观的来阐述孔子的“君子"观.在《论语》20 篇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 次,从开篇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到末篇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可谓是首尾呼应,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不断深化的君子修养体系。

“君子"一词虽非孔子首创,但《论语》中的“君子”是孔子对周代贵族所崇尚的君子人格的重新阐释和再次规定,以比较具体的道德品质充实了“君子”的内涵,形成一个完整的“君子”理论体系。

一、“君子”的修进之道在《论语·先进》篇,子曰:“德行:颜渊,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被后世誉为孔氏四门,孔子认为君子应尽可能地修身砺己,在这四科中求得精进。

二、“君子”的特质对于君子之道,孔子在《论语》中屡有提及。

君子的“三达德”

君子的“三达德”

君子的“三达德”作者:锺国兴陈有勇来源:《领导之友·综合版》2016年第07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没有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孔子说他没有做到,但是子贡认为他已经做到了,说:“老师说的其实就是他自己啊。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三种境界真的是很难做到的,三者合一正是是君子修养的最高境界。

孔子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中庸》)那么,什么是达德呢?所谓“达”,就是通达之意,也是通行的意思。

达德,就是通行的、普遍的德性。

仁、智、勇这是君子修养的“三达德”,是天下凡是君子都应该具备的德性。

君子的第一个“达德”:仁者不忧,做一个仁爱快乐的人。

一个人的心胸怎么能够宽大起来?就是要有爱心,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为对方着想,这样就不会陷入偏执和狭隘。

而且仁爱的人也是快乐的人,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事物需要自己去爱护、去呵护。

整天愁眉苦脸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保持乐观快乐的心态,积极采取行动,让事情越变越好才是君子应该做的。

所以孔子曾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戚戚就是忧愁悲伤的样子,小人才是整天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其实,孔子的学生就仁者不忧的问题请教过孔子。

《孔子家语·在厄》里记载: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无忧乎?”子曰:“无也。

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

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

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

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

”(《孔子家语·在厄》)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孔子:“没有。

君子在修身实践中,当他的事还没做成时,他会为自己做事的坚强意念感到高兴;当他的事做成了,他又会为自己经过努力而有所作为而感到高兴。

君子三立、三戒、三乐、三德、三畏、四不、五耻、九思

君子三立、三戒、三乐、三德、三畏、四不、五耻、九思

君子三立、三戒、三乐、三德、三畏、四不、五耻、九思君子观念在中国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对之极为重视。

虽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圣人、贤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均似高于君子,然而圣贤究竟不世出,真人、至人、神人尤其高远而不易攀及,世间完人总是不多,因而一较普遍的、较易至的、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别值得注意与追求。

立德立功立言1、君子有三立:古人云君子三立:立德、立功(行)、立言。

立德,如果是一棵树,那他就是主干。

立功,如果是一棵树,他就是花和果实。

立言,如果是一棵树那他就是种子,传下去。

立德(做人),我想就是有比较高的道德修养,比较强的人格意识。

这是人生立命的最基本的东西。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棵树,那么“立德”,就好像是一棵树的主干。

“立德”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

坚持学养和修养的递进,才能完成“立德”。

立功(做事),我想就是要用一件一件的具体事情,来丰富、充实我们的人生。

如果人生是一棵树,那么“立功”,就好比是一棵树的花与果。

刚才我讲立德是主干嘛,立功就是这棵树的花和果。

立言,我想就是要用我们自己的思想成果来与这个世界进行交流,丰富我们人类的文明宝库。

“文章千古事”,思想的传递要靠文章。

如果人生是一棵树,那么“立言”,就好比是一棵树的种子。

2、君子有三戒:孔子,在生活上主张,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句话清楚地指出了人们应按照不同时期的体质特点来养生,即年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不一样,养生方法就应有所区别。

青少年时期,由于发育不成熟,不能早婚,不能迷花恋蝶,沉迷于儿女之情。

中医历来反对贪色纵欲,主张节欲以养精,藏精而健身。

所以“戒之在色”,对“少之时,血气未足者”是大有裨益的。

中年时,是气刚任性、好胜善斗的年龄,所以应平心静气,和谐宽容,“戒之在斗”。

中庸 节选

中庸 节选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 勤奋不懈精神。其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 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 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 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 愚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 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2.《中庸》的思想倾向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 理论著作。它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 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 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 道之谓教”。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 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 合于“中庸之道”。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修权》
赏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能精心地培育人才,巧妙如 神地使用人才,那么,从事大业就能得心应手。百年大计,教 育为本。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 是中华民族腾飞必经的门径。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培养人才 也是不容易的。
____判__断__句 ___判__断__句_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分层训练
五、名句默写
1 . 好 学 近 乎 知 , ____力__行__近__乎__仁____ , __知__耻__近__乎__勇______ 。 2 . 博 学 之 , _____审__问__之_______ , ______慎__思__之______ , ____明__辨__之________,笃行之。

浅谈君子与小人

浅谈君子与小人

浅谈君子与小人前言自汉语课改授《论语》以后,的确大大激起咱们对汉语的学习。

在这学习进程中,不但能够提高咱们的汉语水平,还能够在必然程度上教育咱们该如何做人。

正如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人们去学会做人,而在这一方面论语可谓是万众挑一的经典。

在论语中孔子往往以君子与小人为依据,来表达他对道德准则的试探。

因此持着对君子与小人的浓厚兴趣,我以抄写的《论语》六十句为范围,浅谈我对君子与小人的观点。

正文我要谈论君子与小人,第一我得明白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按照我此刻的理解,我以为君子就是有正气、有道德并行为举止得体,拥有绅士风度的人。

而小人则反之,唯利是图,以利益为行事标准,毫无道德。

而在古代,对君子与小人的解释与此刻并非完全相同。

在古代君子被解释为道德高贵,并知道礼仪的人。

而小人则概念为人格卑劣的人。

这是我对君子与小人的简单熟悉。

而在《论语》中,孔子是如何熟悉君子与小人的?而孔子又是如何形成对君子与小人的熟悉的呢?这就是我所要谈论的内容。

一、孔子是如何熟悉君子与小人的?第一,孔子以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能够从行为中表现出来,做事时只求利益,不顾其他的是小人的行为,而办事时讲道义的则是君子的行为。

正如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从中能够看出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途,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

第二,孔子以为君子和小人天天惦念的情形是不同的。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型,小人怀惠。

”其大意是:君子总想着道德,小人总想着乡土;君子总想着法制,小人总想实在惠。

由此可知君子是尊重道德法制的,他总以大局为重,而小人则贪图眼前的利益,喜欢钻空子,占小廉价,一两次可能得手,但这里背藏着危机。

因此君子和小人又能够从思想观念中加以区分,君子带着全局观念,视线久远。

而小人则只顾眼前,没有久远意识。

第三,君子与小人对待事物的心态也是不同的。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则常常促局忧愁。

李里以为:“这是君子与小人的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

为官应修“三达德”

为官应修“三达德”

为官应修“三达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是我党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也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必备的素养。

所谓才可渐充,德需善积,领导干部如何常修为政之德?不妨“拔冗”静思,神交古人,从传承和发挥儒家“三达德”思想精髓中汲取营养,《论语.子罕》中讲到君子的“三达德”即“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由此可见,领导干部只有苦修“智”“仁”“勇”三达德,才能逐步达到“不惑”“不忧”“不惧”的精神境界。

为官当重“仁”之义。

“仁”是儒家思想道德范畴的核心价值理念,蕴润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中,虽过往千年,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至今仍煯煯生辉。

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契合这一传统价值理念的最具体的表现。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只有时时增强民本意识,“仁”字当头,不断彰显执政人格魅力,方能凝聚人心,成就事业。

如何不忧?首先,需存大爱之心。

古语云:“博爱之谓仁”。

可见“泛爱众”是仁之精髓。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人民,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亲情相依,因此,共产党人的大爱便是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殷鉴不远,榜样在前。

当邓小平发出肺腑之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当焦裕禄经常出入贫苦农民的家门,把自已当成农民的儿子;当孔繁森寒冬腊月里用自已的体温为藏族老妈妈焐脚;当郑培民与湘西永顺县一孤寡老人结下不解之缘;当王瑛为风餐露宿的农民工开办了五角钱一晚的“背二哥”宾馆……这些无一不是大爱的重书之笔。

领导干部只有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意识,加强党性修养,才能将大爱赋之以真情,流露于细节。

其次,需存大予之志。

予即给予、奉献也。

“洁己奉公,官守之常节”,奉献精神历来被视为居官从政应具备的美德。

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献应是题中之大义,是否具有奉献精神,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觉悟高低,党性强弱,与群众感情深厚与否的重要标尺。

大无大有的周总理一生只知道给予,给完转身就走的奉献精神堪称典范,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一批党的优秀领导干部因无私奉献而被历史所大书。

儒家的中庸思想

儒家的中庸思想

儒家的中庸思想一、东西方文化中的中庸思想中庸是中国儒家道德智慧之精髓。

根据徐复观对《中庸》的注解:“中”,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之意,庸是“平常”和“用”相联系。

其首要的含义是指随时随地,为每一个人所能实践,所能实现的平常行为。

平常的行为是过或者不及的行为。

中庸就是永远恪守中道的意思。

中庸即是善,是适度。

是最能体现伦理和道德的规范、要求;对于善的表现是什么,许多圣人贤哲在学理上已经做过大量的描述,生活中的善却是更实在,更富有意义。

这种善由不偏不倚之行为而表现出来。

是在人人可以实践、应当实践的行为生活中,来显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道”。

也就是说,人人应当实践的行为生活,即是中庸之道,即是孔子所要建立的人道。

中庸之道出自于天,人秉承此道即是“性”,是人生命之内的道德性智慧;道体现在人身上,时时刻刻不离人,可以脱离人而存在的就不是道。

这个“道”就是中庸之道。

正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就是这个道理。

中庸之道是来自于最高的价值实体-“天道”,人人都秉承着这一共同的根源,因而,中庸之道是人人皆可成就的道德智慧。

显天道于中庸之中,是中国传统道德智慧的根本点。

中庸的道德智慧是天赋的,是人性中蕴涵的,人性之外没有道德智慧可言。

中庸的道德智慧是人人具有的,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证知的。

实现中庸之道德智慧即是实现人性。

道德智慧不离人性,不离人生,能离者就不是道德智慧。

进一步理解中庸之道,就可以发现:儒家的中庸即致“中和”。

“中”者,即自然适度,是事物的自然法则。

“中和”之德使万物各得其所。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和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

”就是说,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是“中”,“中”不是一分为二,“中”是相对于过与不及而言的尺度的适当。

在中庸思想中,“过”已经超过了事物发展时度量的界限,过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儒家“智”的意蕴与价值

儒家“智”的意蕴与价值

儒家“智”的意蕴与价值作者:郭明俊来源:《人文天下》2019年第18期“智”作为儒家“五常”之一,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孔子首先将“智”视为君子必备的品德之一:“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中庸》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将“仁、智、勇”三者并称为“三达德”。

“达”即“大”的意思。

此后,孟子又提出“仁、义、礼、智”四德,后世学者把“仁、义、礼、智”称为“四基德”。

至汉代董仲舒提出“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汉书·董仲舒傳》)。

无论是“三达德”“四基德”还是“五常”的说法,“智”都在其中,这表明“智”在中国传统道德谱系中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它无疑是儒家乃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之一。

然而,在“五常”中,“智”的意义与价值最难理解,故本文做一浅显的解释,意在为当今的文化传承助力。

一、儒家“智”之意蕴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知、智义同”,“古智、知通用”。

也就是说在古代,“智”和“知”意义基本相同,常常互相假借。

“智”或“知”的基本意思是认识、知道、辨别,聪明、智慧,谋略、见识、知识,等等,核心意思是认识、明白,具体包括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明辨是非、厘清善恶等方面。

周德丰和李承福两位学者在《仁义礼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一书中提出,中国古代“智”的概念可以用现今流行的“理性”一词加以解读、诠释。

如以理性概念诠释,则中国古代哲人的理性可分为“知识理性”与“道德理性”两个方面。

古圣先贤对于这两个方面都是重视的,不过有的偏重于知识理性,有的偏重于道德理性,有的则兼而有之。

但在笔者看来,中国传统的理性从总体上说是“道德理性”,因而中国传统文化才被称为“道德型文化”。

儒家文化尤其是这样!也就是说,在儒家思想中,“智”首先被视为一种道德品质、道德规范,其含义主要是指对道德的认识,即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和道德知识的积累。

孔子常以“不惑”解释“智”,《论语》中有两处记载。

君子的三种特征

君子的三种特征

君子的三种特征————————————————————————————————作者: ————————————————————————————————日期:ﻩ君子的三种特征君子的三种特征君子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儒学概念。

《论语》中这个概念出现了一百多次,对君子的风范和特征有过各种阐释描述。

不少圣贤大儒谈到君子的三种特征。

君子有哪三种特征或者说品格和风范呢?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因人而异。

本文从儒家经典中选出“君子三X”的句型简介之。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篇第三十章)君子之道三,也就是三达德。

《中庸》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仁者不忧,根本原因是知命。

孔子说:“乐天知命,故无忧。

”(《系辞》)天命之性即天性,本具常乐我净四德。

尽心知性知天,自然无忧无虑而乐在其中。

仁德至大,涵盖智勇,仁者必有智勇。

(二)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季氏篇第八章)道体流行,是谓天命,人之良知,作为本性,即天之所命,天命之性。

《为政篇》说“五十而知天命”,《尧曰篇》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畏天命与知天命相辅相成,知天命必然畏天命,畏天命自然知天命。

大人是圣人有位者,是良知政治的实践者。

《易经》中合而言之,圣人与大人无异;分言则作易为圣,实践易德为大人。

孔子将“三畏”视为君子美德,并将之作为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分界线。

(三)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季氏篇第七章)未定,未成熟,未宁定。

警戒色欲、斗争欲和物欲是一辈子的事,只不过轻年、壮年和老年,侧重点有所不同。

好色好斗好得,都是习性的作用,是人之一生最容易犯的三种毛病,《淮南子诠言篇》说:“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强暴,老则好利。

”好利就是贪得。

这也是君子与小人的重要区别之一。

论蔡元培“仁”“知”“勇”之君子人格

论蔡元培“仁”“知”“勇”之君子人格

作者: 高秀昌
作者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出版物刊名: 道德与文明
页码: 76-80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蔡元培;君子人格;仁者;知者;勇者
摘要:如果从孔子所倡导的君子“三达德”即“仁”“知”“勇”角度来看蔡元培的伟大人格,那么就可以说,蔡元培就是一位“立人”“达人”之仁者,一位高瞻远瞩之知者,一位无所畏惧之勇者。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风范是学生追慕的目标,那么大学校长的人格风范就是全校师生追慕的目标,甚至是整个社会大众追慕的目标。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蔡元培的君子人格就是北京大学精神的象征,也是整个中国大学精神的象征。

君子可欺不可罔

君子可欺不可罔

君子可欺不可罔《论语》感悟(一二三)文/王营原文: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6.26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个人,他会跟着跟着跳下去救吗?”孔子说:“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呢?君子可以到井边设法营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感悟:宰我,就是那位白天睡大觉而又被孔子评定为“言语科”第一的高材生,他总爱突发奇想,有一天他又向老师提了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

他说,老师啊,您整天给我们讲仁义道德,现在假设有一位仁人,别人告诉他有一个人掉到井里去了,他是不是立刻跳到井里去营救呢?这的确是一个道德的两难问题,如果孔子说跳下去救,无疑就是一个傻瓜,仁人连命都丢了,还谈什么“仁”?如果孔子说不跳下去救,那就是“见义不为”,就不配“仁人”的称号。

总之,无论孔子怎样回答,都会正中宰我设下的圈套。

姜还是老的辣,毕竟孔子就是孔子,他即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是轻描淡写地反问一句:你怎么会提这样的问题呢?接着义正词严地告诉宰我:君子可以到井边设法营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有时候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言外之义是,君子并不是大笨蛋,君子救人义不容辞,但也绝不会愚蠢到为了救人而断送自己生命的地步。

孔子的回答非常巧妙,他没有就事论事,而是阐述君子做事的大原则,回击宰我提出的小假设,使其相形见绌,明白自己的局限所在,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从而体味到老师的伟大。

孔子认为,作为一名君子,要具备“智、仁、勇”“三达德”,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宪问第十四)。

这是孔子的自谦,其实他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同时,他还认为,智、仁、勇三者不可分离,子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阳货第十七)有仁无智,最大的弊端是愚蠢,像宰我假设的那样;有智无仁,最大的弊端是狂荡,处处耍小聪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悲心
二、智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中庸》 笃行之。(《中庸》) 闻慧、思慧、修慧 “以闻、思、修入三摩地” 闻慧:搬用工 思慧:已经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用。 修慧:完全体证到它的实相。
智商、 情商、 意志商;学习语言和情商、智商关系不大 ,就是意志商。
比量:理性的智慧 现量:经验的智慧 凡夫现量:日常的经验 圣者现量:禅定状态下的经验 非量:意识的迷乱错误境界。 圣教量。 直觉的智慧:天才
「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夫二子 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 」。
曾子的养勇
曾子的养勇之方得之于孔子,他说:「自 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 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心有不慊于心,则馁也。” (不动心)
见义无为,无勇也。(《论语》 见义无为,无勇也。(《论语》)
义之所至,虽天下人弗为,吾往也。(《 义之所至,虽天下人弗为,吾往也。(《 孟子》 孟子》)
仁者不忧
仁者爱人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仁者爱人
1.人需要爱吗?可否没有爱而活着? 1.人需要爱吗?可否没有爱而活着? 2.为什么在爱中彼此伤害? 2.为什么在爱中彼此伤害? 3.如何去爱? 3.如何去爱?
1.为什么需要爱 1.为什么需要爱
人为什么需要爱
爱源于同体
同体的特质:爱、信任、平等(尊重)
无条件的爱就是慈悲
2.为什么在爱中受到伤害 2.为什么在爱中受到伤害
为什么在爱中伤害
人们相爱,却又在爱中相互伤害
由于我执的惯性,人们将爱变成了占有。
占有使爱和自由相悖
3.如何去爱 3.如何去爱
散文:关于爱
诗歌:只有爱
以爱修行
无住与有住的爱
3.如何去爱 3.如何去爱
琼英卓玛《大悲咒》 琼英卓玛《大悲咒》
三、勇者不惧
北宫黝的养勇
「不肤扰,不目逃。思以一毫挫于人,若 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 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 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外在的人的 尊严)
骑士精神、武士道精神
孟施舍的养勇
「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 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 无惧而已矣。」(内在的无畏)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什么是义? 什么是义?
义者宜也。
(情义和正义)
放映结束 谢谢收看
君子三达德
主讲者:刘丰
君子三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三怙主
1.慈悲的观音 1.慈悲的观音
慈悲的观音
慈悲的观音
2.智慧的文殊 2.智慧的文殊
智慧的文殊
3.大勇金刚手(大势至) 3.大勇金刚手(大势至) 大勇金刚手
一、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