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PPT

合集下载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共49张PPT)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共49张PPT)

人。”
钱学森
③卫星技术
1970年,我国第 一颗人造地球 卫星“东方红 一号”成功发 射。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术三 中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的个 国 国掌 成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家 握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为 载世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人界 航上 天
成就一:强大的国防科技——“两弹一星”
第一篇章
我们的成就
成就二:开创“太空新时代”的载人航天技术
1、1992年: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 2、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4次无人飞行成功 3、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4、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5、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6、2011年11月15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 7、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发射成功
④为了打破美苏对我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 增强国防力量。 目的
3、两弹一星”成果:
①核科学
中国 “两弹元 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1986年)
安徽怀宁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 邓稼先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 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毅然舍弃国外优厚的待 遇,回国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 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最后 因受核辐射严重伤害、全身大出血而病逝,年仅61岁。 直到他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的遗言是: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死而无憾”。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

材料六 当代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 小平;二靠袁隆平”。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 方魔稻”。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 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材料六中,中国农民为什么那样说?
一靠邓小平:邓小平提供了政策,十一届三中 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 动了农业的发展;
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10月3日,
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84年和1985年初,报纸刊登着两则
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
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
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核威胁。
材料二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在珍宝岛发生了三次武
2、“两弹一星”研制的原因: ①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②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③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④为了打破美苏核垄断和核威胁, 加强国防。(目的)
核原则:
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8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材料五 当1967年比夫拉战争导致了大规模饥 荒和大量无辜平民死亡之后,非洲的饥荒第一 次被报道。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被震惊了: 干瘪的乳房犹如枯萎的梨,含在一个骷髅般孩 子的嘴中,那里面其实早已没有奶水。为了安 慰孩子的饥饿,母亲不得不忍受被吮吸的痛苦。 饥饿是来自身体的摧残,但这些照片中的悲惨 情景却直逼人心,拷问着读者的灵魂。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 炸成功
大亚湾核电站
每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度,其中七成电力供 应香港,三成电力供应广东电网。

建国后的科技发展PPT课件

建国后的科技发展PPT课件

次的计算机
B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D .原子弹爆炸成功
B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l号 C.中国成功发射“神州”5号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成功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嫦娥一号”奔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千年 梦想,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右 图是“嫦娥一号”传回的月球三维照片,标志着 我国绕月探测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关于我国航天 事业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现在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 地球卫星 B、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70年,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 入航天时代 D、2003年神州5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 第一人

饿问题
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
20世 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 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纪末
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
和健康作出了贡献

算 1983 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 居世界前列,加速

了国家信息化发展
技 术
1993 巨型计算机“银河- Ⅱ

神舟十号飞船 (2013年)
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
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

1964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精品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精品
础,成为中国人民继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在新世纪把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科技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
推进新课 “东方魔稻”
袁隆平
推进新课
袁隆平其人: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
主 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
学 习
稻研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它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发愤图强的豪情壮志,并使之成为中国 各族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推进新课
➢ 它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科技工作者队伍,为 后来我国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储备了人才,积蓄了后劲;
自 ➢ 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使我国赢得了与自己的幅员 主 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地位,加重了世界上爱好和平一方砝 学 码的分量; 习 ➢ 它奠定了中国人民开发利用核工业和空间技术的技术与人才基
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 A )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 D.原子能、原子弹
当堂检测
2.一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位“感动中国” 当选人物,人们形容他“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这是因 为他( C ) A.研制原子弹成功 B.对我国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C.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D.推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
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推进新课
袁隆平杂交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
➢ 袁隆平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
自 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主 ➢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被 学 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习

历史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历史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二)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73 年 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培育成功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3 年 1997 年
2003 年
“银河– 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神舟” 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我国首次研制成每秒运算 一亿 次的计算机。 每秒运算 130 亿次的计算机, 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机研制技 术取得新的突破。
“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成功 2012年6月16日 2011年11月3日凌晨天宫一号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对接。按照计划, 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
新中国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第一个:两弹一星 第二个:载人航天工程 第三个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造粮食,还 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 造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6 1970.4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方红— 1 号”发射成功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 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技术发展迅速(三年多一点, 美国七年,苏联四年)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 1975.11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了解最新发展概况
2009年 2005年 2007年 2008年 2011年11月1日 2011年9月29日 2011年11月3日 “天河一号”每秒千万亿次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成功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 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第46讲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备战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夯实基础精品课件

第46讲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备战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夯实基础精品课件

思考: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邓小平为什么说“如果中国没有原子弹、氢 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 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 原因:反对核威胁,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 断,加强国防建设。
• 理由:原子弹和氢弹先后爆炸成功,标志着
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第一颗
2、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
科技成就是:
A、核武器研制成功
A
B、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C、“东方红—Ⅰ”号人造卫星发射成
D、“银河—Ⅰ”型计算机问世
3、中国第一颗被送入太空的人造卫星是:
A、“东方-Ⅰ”号 B、“东方红-Ⅰ”号 B
C、“长征-Ⅰ”号 D、“银河-Ⅰ”号
4、中国跨入核国家行列是在:
A
A、1964年 B、1967年 C、1966年 D、1970年
5、党中央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的战略决
策,其主要目的是 A
A、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B、炫耀国力
C、与美国争霸
D、用于收复台湾
6、被誉为新中国“两弹元勋”的是C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钱伟长
7、促进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国际因素是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 家。中国科技发展史上
又一个光辉里程碑,带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
综合探究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
就,说明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两弹一星(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 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 图。(2)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 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3)加强了中国国防,为社 会主义建设创造安定环境;促进中国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 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课件(共21张PPT)
能力
用核技术为国民提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成
供电力
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 弹试验成功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2、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中华民族曾经缔 造出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四 大发明,然而16世纪之后, 中国科技发展却逐渐落后 于世界,尤其是1840年以 后,尽管近代中国的仁人 志士百般努力将现代科学 引入中国,近代中国科技 仍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 水平。新中国成立后,我 国的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 的发展。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科技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材料一: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材料二: 如果60年代
的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 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他培 育的杂交水稻自推广种植以来,已
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 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叫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
6、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促进科技发展而采取的措施 不包括
A.制定“863计划” B.制定是“星火计划” C.制定“火炬计划”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国防力量进一 步加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五个发射卫星的国
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家,开始进入航天
时代
“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 航员杨利伟成功升空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个掌握载人航天 技术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在中国首次实现
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 的全合成,开辟了人 工合成蛋白质时代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18 人教课标版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ppt18 人教课标版

利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
相继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 电站,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 了一个新台阶,成为和平利用核能 的典范.
浙江秦山核电站
广东大亚湾 核电站
钱学森
钱学森(1911-),浙江杭州人,世界著名火箭 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1934年毕业于上海 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获 硕士学位后转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1938年获 博士学位,后从事火箭导弹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筹划回国支援祖国建设,但受到 美国当局阻挠,历时5年最后才于1955年回国。他 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 贡献。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196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 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 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 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 先使用核武器。
你是如何解读中国政府这一声 明的?
过程
影响
我国计算机的研制 过程、意义
生物技术的发展: 过程、意义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 这个东西。 ——毛泽东
我们可以造桌子椅子,但是我们不 能造大炮、飞机,甚至一颗铁钉也不 能造。 ——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为什么要在一穷二白的 情况下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为什么 能成功?(提示:国际上谁欺负你了?)
【学习思考】P93
邓小平说:“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
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
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你怎样理解邓小平 的这段话?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ppt

建国以来的科技成就ppt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中国航天 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第二1个0里月程24碑日是1载8时人0航5分天器,
而绕月工程就是第三个里程碑。
西—昌—国卫防星科发工射委中主心任张庆伟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我国建国以来的 科技成就
——欢迎欣赏
演讲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 成就。
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国家第一颗卫星的水
平。
意义: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④“两弹一星” 后中国的科技成就:
1975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 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 船的国家。
1982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 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2)“两弹一星”成果:①核科学
中国 “两弹元 勋”
邓稼先 (1924—1986)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 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 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 为“中国导弹之父”。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等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 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 建议,得到了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世 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 “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技术、航天 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 新材料7个领域15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 的重点、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15年 的努力,力争达到目标。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教学课件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教学课件

1.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重视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与美国进行军事对抗 B.与苏联进行军事对抗 C.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加强国防 D.在现代战争中赢得主动权 答案:C
2.(2010 年 1 月山东学业水平)下列科技成就中,在世界范 围内中国最先取得成功的是( )
A.原子弹爆炸 B.氢弹爆炸 C.人造卫星发射 D.杂交水稻培育 答案:D
(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2)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
考纲考点解读 知识网络体系 三年高考经典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A.①
B.②
C.③
D.④
【点拨】 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景观照片等信息的获取能力及对相 关中国地理知识的掌握。
(2)从考查方向看,通常以我国某局部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我国的 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或以等值线图为背景,考查相关的自然和人文
(3)从题型上看,以综合题为主,选择题也有一定比重。
考纲考点解读 知识网络体系 三年高考经典 考点知识扫描 重点难点突破
2 (1)重视以下考点内容:我国自然地理特征、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解析】 第(1)题,材料提示小明的考察时间为8~10月,为我国夏季, 所带物品有墨镜、遮阳帽、防晒霜,说明日照强烈,羽绒服说明气温低、 温差大,防水服说明有较强烈的雨雪天气。第(2)题,①四川大熊猫自然保 护区,②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③内蒙古大草原,④新疆塔克拉玛干 沙漠。
【答案】 (1)A (2)B
B.徐光启
C.钱学森
D.袁隆平
解析: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 优 2 号”。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ppt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一ppt

杂交水稻之父
•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 “东方魔稻”。他的成果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 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 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 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 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 绿色革命”。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 小平,二靠袁隆平。 中国人为什么要这么说?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 A.1957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2.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 两弹
• 1、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原因 •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 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他的国家地位。 • (2)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①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 人民政权。 ② 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 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1970年,我国用 长征号运载火箭, 成功的发射了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东方红1 号
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 法国、日本之后,世界 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 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中国 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 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 进水平。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 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神舟一号飞船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 船。
作一 目不 标为 要名 奔、 世二 界不 先为 进利 水。 平但 。工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 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 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1(48张PPT)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件1(48张PPT)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
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 作用。
思考: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1)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 的文化,世界领先;(举例)
(2)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 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原因?)
资产阶级学西方先进科技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但由于资产阶 级的局限性,他们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仍然处于半 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
1983年 12月22日 ,中国第一 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 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 功。
1992年 11月19日 ,“银河— 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在长沙通 过国家鉴定。当时有关当局还夸 说全部机器的焊接完全用人手操 作,但仍然准確无误。
1997年 6月19日 ,“银河— 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 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 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与工程 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 长64位,峰值性能为130亿次。
他是谁? _袁__隆__平___
猜一猜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 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 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 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 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 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 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 好的梦想。
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1993年转基 1999年中国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
因食品在美国正式投放市场

1997年“克隆羊”出现
1999年中国第一只克隆羊
21C完成对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一 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 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 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 国力,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 从原子弹爆炸的第一天起,中国政府就郑重声明:中国在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国家和 无核地区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 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A邓稼先 B焦裕禄 C袁隆平 D汪道涵
6、下列各项成就属于20世纪60年代的有(C)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我国成功发 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籼型杂交水稻培育 成功 ④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7、中国是世界上第__五____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
地球卫星的国家
3.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 A.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社科院研制的鲁单十号 D.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以科技促发展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 )
A.1957年
B.1964年
C.1967年
D.1970年
2.最早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领导人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江泽民
一、“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1.1964年,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 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研制 的 中近程地地导弹 试飞成功,并于1966年在预定定点实现了 核爆炸,这标志着我国 国防科技 进入新阶段。 2.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 ”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它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 这一空间技术,我国跻身世界 航天科技大国 的行列。 3.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和六号载人宇宙飞船进入太空.
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
费俊龙和聂海胜
“两弹一星”精神及其内容
• “两弹一星”精神,即在研制“两弹一星”的历史过程中 形成中华民族的新的革命精神,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 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
• “两弹一星”精神的基本内容是:
• A、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B、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 C、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 • D、团结合作精神
• 至1989年,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转让了 中国的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
•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 “东方魔稻”。他的成果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 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 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 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 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 绿色革命”。
合 1.“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如果没有“两弹一星” 作 的研制成功,想象一下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并 探 讨论什么是“两弹一星”的精神?作为一名青年学生,
你应如何发扬“两弹一星”的精神。
究 2. 毛泽东在1956年说: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
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 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想一想, 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说?我国政府对拥有核武器做出了 什么承诺?
作一 目不 标为 要名 奔、 世二 界不 先为 进利 水。 平但 。工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 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 196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近程地地导弹试爆成功
钱学森(1911~2009)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浙 江杭州人,生于上海,汉族,博士学位,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20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二、籼型杂交水稻 1.1973年,袁隆平 成功地培育出 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水稻被 称为“东方魔稻 ”,它是水稻育种方面的历史性突破。 2.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在国家科学技术 奖励大会上,袁隆平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5、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
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他是(C )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分 析“两弹一星”和载人飞船研制成功的意义,讨 论“两弹一星”精神,提高分析、归纳问题的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识发展国防科技的 重要性;懂得爱国主义的真正涵义;树立民族意 识、创新意识,增强对民族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 感。
3.世界人口在增加,那么粮食问题如何解决呢?袁隆 平的成功可以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呢?
什么是“两弹一星”?
“蘑菇云”
1964年10月16日周恩来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中 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 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氢弹亦称“热核武器 ”,它是一种利用氢 元素原子核在高温下 聚变反应于瞬间放出 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 作用的武器,它主要 由装料、引爆装置和 外壳组成
1966、10 中近程地地导弹试爆成功
1970、4 1999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号”发射成功
无人宇宙飞船“神舟一号”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子的结合的战 略核导弹
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第一颗卫星
2003、10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杨利伟) 第一次实现太空梦
1973
籼型杂交水稻
被称为“东方魔稻”,解决了我国人民 的吃饭问题
回顾历史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哪些?











英国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打碎了清朝天 朝上国的美梦,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备受凌辱,科技落后。
1949 年,新中 国成立, 中国人民 站起来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建国后, 我国在国防建设、农业生产等科学技术 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 中国自1974年开始试种籼型杂交水稻,至1983年,累计 全国种植面积5.1亿亩,增产稻谷500多亿斤,平均每亩增 产100斤以上,最高亩产达1700多斤。
• 杂交水稻在国际上也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 要求转让这项技术。。1980年,以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 利转让给美国后,通过对比试验表明,中国籼型杂交水稻 平均亩产比该国水稻良种增产165.5%~180.3%。
1970年,我国用 长征号运载火箭, 成功的发射了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东方红1 号
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 法国、日本之后,世界 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 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中国 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 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 进水平。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 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神舟一号飞船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 船。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 小平,二靠袁隆平。
中国人为什么要这么说?
邓小平实行了改革开放,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袁隆平研制成功杂交水稻,极大地增加了粮食 产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科学技术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
“两弹一星”的重大意义
a)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
b)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 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 利于世界和平
• 籼型杂交水稻
• 籼型杂交水稻是水稻品种,现代培育的新型籼稻杂交水稻 ,被外国人誉为“东方魔稻”,他的产量比普通水稻增产 20%以上。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的最主 要原因是( ) A.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有良好的科研基础 D.国际上的帮助
中国于1981年成为世界上继美、苏、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 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 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
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 两弹
• 1、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的原因 •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
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到他的国家地位。
• (2)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①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 人民政权。
② 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③ 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