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下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数学关于2的倍数的小故事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2、5、3的倍数关系》ppt课件

五年级数学《2、5、3的倍数关系》ppt课件
2、5、3的倍数 的特征
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
从北岸驶向南岸,不断往返。小船摆渡11次 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为什么?摆渡100 次呢?
13579
北岸
……
2 4 6 8 10
南岸
摆渡1、3、5……次后船在 北 岸
摆渡2、4、6……次后船在 南 岸
1 3 5 79
……
2 4 6 8 10
34××33=
9 12
5 6
=
56××22=
10 12
因为
9 12
<
10 12
,所以
3 4
<
5 6
豆类食品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 经常食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我的蛋白质 含量大约是 2
5
我的蛋白质含量 大约是14

蚕豆

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
这两个分数的分母分 别是4和5,而4和5的最
2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2 2×2 3×2 4×2 5×2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0也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小学经典数学小故事《神秘的数字“2”》

小学经典数学小故事《神秘的数字“2”》

小学经典数学小故事《神秘的数字“2”》对小学经典数学小故事《神秘的数字2》你了解多少呢,看看下文吧,希望您读后可以有所收获!自从人类产生起,我们的祖先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在劳动中创造了语言;为了计数,表示多少个劳动产品,又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发明了数字,他们根据人的左右耳,对称的眼睛和一双勤劳的手,两只不畏严寒的足,抽象出了这个隐藏在万事万物背后的特殊数字-2。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只是2的初次显圣,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它那神奇而特异的功能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威力。

看起来极为变通而简单,却包含着无穷无尽的奥妙。

今天,让我们揭开它那神奇的面纱,看看它的真实面目。

二千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为了研究自然变化的规律,便采用了天干,地支,2种顺次成双成对相结合的方法记载年和日,它以六十年(或日)为一个周期。

在自然现象中,天与地一对,阴与阳成双,还有风与雨,雷与电,高与低,长与短,宽与窄,深与浅,大与小,多与少,轻与重,无生命物质与有生命物质,植物与动物等等,它们都是2在不同现象中的化身,也构成了对称式的事物的性质进行比较的不同方式。

在空间中,过两个定点只能确定唯一的一条直线;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它们或者平行或者相交;平行给人以平稳,宁静,宽广等美感,相交的两条直线中,如果规定了各自的正方向,原点及各自的单位,则它是一个二维射影坐标系,它能使抽象的射影变换具体化,直观化;如果这两条相交线互相垂直,正方向,原点不变,两条直线上的单位长度相同,那么这两条相交线就摇身一变成了特殊的二维射影坐标系,即二维欧氏空间-笛卡尔坐标系,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十字架啊!它使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不像基督教中那种迂腐的十字架,使人们走向岐途与无知。

它巧妙地使平面点集与有序实数对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更使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代数与几何搭起了鹊桥,使解析几何得以产生和发展,又可建立复平面,使有关的向量的运算变得简单而易行,也为数学的统一美增添了新的风采。

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数学故事

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数学故事

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数学故事第1篇: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故事以前,小明一直以为学了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和求几和几的最小公倍数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

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他的看法。

有一天小明和爸爸一起乘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

他们俩坐的是3号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号车正好和他们同时出发,此时爸爸看着这两辆车,突然笑着对他说:“小明,爸爸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小明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号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号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

这两辆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出发呢?”稍停片刻,小明说:“爸爸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

”爸爸疑惑不解的看着他:“哦,是吗?”“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号车和3号车起点是同一个地方。

”爸爸听了他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脑袋,笑着说:“我也有糊涂的时候,出题不够严密,还是小明想得周全。

”小明和爸爸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此时爸爸说:“好,现在假设在同一个起点站,你说有什么方法来解答?”小明想了想脱口而出“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也就是这两辆车至少再过15分钟同时出发。

”爸爸听了夸奖道:“*正确!100分。

”“耶!”听了爸爸的话,小明高兴地举起双手。

从这件事中小明就懂得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2篇:数学故事: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前,小明一直以为学了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和求几和几的最小公倍数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

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他的看法。

有一天小明和爸爸一起乘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

他们俩坐的是3号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号车正好和他们同时出发,此时爸爸看着这两辆车,突然笑着对他说:“小明,爸爸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小明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号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号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

人教版5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关于2的倍数的小故事

人教版5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关于2的倍数的小故事

关于2的倍数的小故事
在古老的印度,连年征战,屡战屡败。

国王为此事伤透脑筋,国臣建议延请地方有名的术士,来为国王解忧。

国王见到术士,大为欢喜,言明战胜之后必有重赏,术士却跟国王说,我不要金银珠宝,我只要米就好了。

国王很纳闷,米这事太简单了,很爽快的答应了。

术士跟国王说,我要在棋盘上第一小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第五格放十六粒,以此类推,放到格子用完为止。

国王一想,这还不简单,米多的是。

答应的很干脆。

结果,战事果然为之逆转,术士凯旋归来,国王依约给米,才发现不得了了,若依约给米,整个粮仓,包括国库都不够给呢?这就是倍数增加的威力……。

因数和倍数数学周记200字

因数和倍数数学周记200字

因数和倍数数学周记200字找几篇因数与倍数的数学日记0”重要吗数字王国里,所有的数字都要进行一场比赛,看看谁的用处大,谁就能当上数字王国里的国王。

到了比赛的这一天,数字们都在议论纷纷,要问说什么当然是说自己的用处呗。

大家都没注意到,数字开头的“0”宝宝被冷落了,所有的数字都不管它。

到了决赛,只剩下两个数字宝宝了,一个是“9”宝宝,另一个竟是“0”宝宝。

现在的问题:在数字100的后面加上“9”宝宝和“0”宝宝,再看哪边的数字大。

“9”宝宝肯定地说:“我的这边大。

于是,大家把它们放在一起,100的后面加上9等于1009,100的后面加上0等于1000,果真“9”的这边比“0”大。

于是,“9”宝宝坐上了王位。

“0”宝宝这下可生气啦,竟然离家出走。

一天,小红在算算术时,有一道题做不出来了,3×8-24=究竟是多少呢因为“0”宝宝离开了数字王国,小朋友都不会写了。

于是数字王国的数字都全体出动,找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了“0”宝宝。

可是,“0”宝宝不肯回家怎么办呢哈,数字王国里最聪明的科学家“8”宝宝出了个主意,它说:“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吧如果0宝宝输了,它就不回去,如果它赢了,就跟我们回去。

国王“9”宝宝和“0”宝宝比完以后,结果“0”宝宝赢了。

原来,“8”宝宝说:“10-()=如果得数谁大,谁就赢了。

10-9=1,10-0=10,当然是0宝宝赢了。

“8”宝宝还说:“你们看,0宝宝无论站在哪个数字的右边,哪个数字都扩大10倍呢。

“3”宝宝和“7”宝宝一做实验,真是那么回事呢,一下就变成30和70啦“0”宝宝终于和大家一起回到数字王国了,但是它为自己的离家出走而感到羞愧,怪自己太任性了,也不争当国王了。

“9”宝宝封它做了大臣。

小朋友,你们觉得“0”宝宝重要吗小数找朋友一天,数在家里玩闷了,想出去找朋友,于是就偷偷地溜了出去。

它来到了门前的草地上,遇到了等号,小数大声喊:“你是谁呀等号听见了得意洋洋地说:“我是数学王国里每一道算式得数的缔造者。

有关二倍数的作文

有关二倍数的作文

有关二倍数的作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它们以各种形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而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二倍数”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充满趣味的数学概念。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商场逛街。

那时候正好赶上换季大促销,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价格也是五花八门。

我们走进了一家服装店,我一眼就看中了一件漂亮的衬衫。

原本标价是 100 元,促销标签上写着“打五折”。

我心里一阵窃喜,五折那不就是原价的一半嘛,也就是 100 的二分之一,50 元就能拿下啦。

就在我美滋滋地准备去结账的时候,朋友在旁边的衣架上发现了一件款式相似,但材质稍微好一点的衬衫,标价 200 元。

我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两件衬衫价格差了一倍呢。

可朋友却笑着说:“这件 200 元的虽然贵了一倍,但质量好很多呀,说不定能穿更久,性价比更高。

”我仔细看了看两件衬衫的细节,还真是如朋友所说。

这时候我就在想,二倍数的价格差异,带来的却是品质上的不同。

如果只是图便宜,买了 50 元那件,可能穿几次就变形或者掉色了。

但要是多花 100 元买 200 元这件,也许能陪伴我更长的时间,穿出去也更有面子。

我们又接着逛,来到了一家鞋店。

我看到一双运动鞋,款式特别酷,价格是300 元。

朋友说他之前在另一家店看到过同款,价格是150 元。

哎呀,这价格整整差了二倍!我就纠结了,到底是买这家贵的,还是去另一家买便宜的呢?朋友劝我说:“你想想,贵的这双可能做工更精细,穿着更舒服,也更耐穿。

便宜的那双说不定会有各种小问题。

”我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咬咬牙买了 300 元这双。

等回到家,我穿上新鞋,那种舒适感真的是无与伦比。

我心里就感慨呀,有时候多花二倍的钱,确实能得到更好的体验。

再说说我家附近的菜市场吧。

有一天我去买菜,发现同一种青菜,在不同的摊位上价格居然也能差出二倍。

一个摊位上卖 5 元一斤,另一个摊位却卖 10 元一斤。

我好奇地去看了看 10 元一斤的青菜,确实是更加新鲜、水灵,一看就是刚从地里摘来的。

儿童睡前故事《一倍和两倍》

儿童睡前故事《一倍和两倍》

儿童睡前故事《一倍和两倍》
小明在期末考试中考的成绩不理想,只考得五十,而小鹏却是考场得意,一举考了个满分。

小明对此耿耿于怀,于是对小鹏出了一道“一倍和两倍的关系的考题”随后小明挑衅式的对小鹏说,考满分有什么了不起,我知道的知识你未必知道,不信你就来做做。

小鹏哪受过这样的刺激,当即答应挑战。

一倍和两倍的关系——考题
小明对小亮说:你说它们是有什么联系呢?“这个简单,两倍比一倍多一倍。

”小鹏十分有把握:“譬如,2是2的一倍,4是2的两倍,4比2多一倍。


“不一定?”小明发难:“譬如,我跟你去卖柿子,你先要一个,我紧跟着要你的一倍,卖柿子的会给我几个?”
“应该会给你两个。

”小鹏不知有这是个圈套。

“要是,你先买一个,我紧跟着要你的两倍,卖柿子的会给我几个?”小明下套了。

“应该还是会给你两个。

”小鹏入彀了。

“这就说明一倍与两倍相等了!”小明兴奋,小鹏这下不服了。

一倍和两倍的关系——老师评论
双方不肯想让,最终找数学老师评理。

小明说小鹏成绩是自己的一倍,小鹏坚持自己成绩是小明的两倍。

老师解析:“两倍的意思没有歧义;一倍却有两种理解,即等同(乘以一)或加倍(翻番)的意思。


听完老师的说法,小明觉得自己对了,小鹏也觉得自己没错。

而问题的最终还是争执不下,即:一倍和两倍是一样的结果;亦或者一倍和两倍是加倍的结果。

小学经典数学小学故事:神秘的数字“2”

小学经典数学小学故事:神秘的数字“2”

小学经典数学小学故事:神秘的数字“2”趣味数学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小编精心准备了这篇小学经典数学小学故事:神秘的数字2以供大家参考。

自从人类产生起,我们的祖先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在劳动中创造了语言;为了计数,表示多少个劳动产品,又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发明了数字,他们根据人的左右耳,对称的眼睛和一双勤劳的手,两只不畏严寒的足,抽象出了这个隐藏在万事万物背后的特殊数字-2。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这只是2的初次显圣,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它那神奇而特异的功能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威力。

看起来极为变通而简单,却包含着无穷无尽的奥妙。

今天,让我们揭开它那神奇的面纱,看看它的真实面目。

二千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为了研究自然变化的规律,便采用了天干,地支,2种顺次成双成对相结合的方法记载年和日,它以六十年(或日)为一个周期。

在自然现象中,天与地一对,阴与阳成双,还有风与雨,雷与电,高与低,长与短,宽与窄,深与浅,大与小,多与少,轻与重,无生命物质与有生命物质,植物与动物等等,它们都是2在不同现象中的化身,也构成了对称式的事物的性质进行比较的不同方式。

在空间中,过两个定点只能确定唯一的一条直线;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只有两种位置关系,它们或者平行或者相交;平行给人以平稳,宁静,宽广等美感,相交的两条直线中,如果规定了各自的正方向,原点及各自的单位,则它是一个二维射影坐标系,它能使抽象的射影变换具体化,直观化;如果这两条相交线互相垂直,正方向,原点不变,两条直线上的单位长度相同,那么这两条相交线就摇身一变成了特殊的二维射影坐标系,即二维欧氏空间-笛卡尔坐标系,这是一个多么神圣的十字架啊!它使人类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不像基督教中那种迂腐的十字架,使人们走向岐途与无知。

它巧妙地使平面点集与有序实数对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更使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代数与几何搭起了鹊桥,使解析几何得以产生和发展,又可建立复平面,使有关的向量的运算变得简单而易行,也为数学的统一美增添了新的风采。

倍数的故事――把我的财产还给我

倍数的故事――把我的财产还给我

倍数的故事――把我的财产还给我从前,有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富翁,家里有非常多的米和谷物。

但是他对村子里的人特别吝啬,而村里的人们也只能靠着给这个吝啬鬼干活赚钱艰难地生活。

有一天,这个吝啬鬼来到田间监视村民们干活。

他爬到高处俯视正在插秧的村民们。

他发现只有一个人干活特别快,干得也特别好。

“要是雇佣他来我们家干活,我们家的财产一定会越来越多。

”吝啬鬼立刻将这个勤劳的村民叫了过来。

“你愿不愿意来我们家干活啊?我们供吃供住,工钱也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这个村民就说了:“大人,我有一个建议行吗?”“快说快说。

”“我会努力为大人干活的,请大人每天给我早、晚两顿饭,至于工钱嘛,第一天请给我一粒米,第二天两粒,第三天是第二天的两倍,也就是四粒。

以此类推,每天请给我前一天的两倍的米,就这样一直到我自己不想干为止。

”吝啬鬼听到这个建议,非常高兴并和这个村民用笔写下了他们之间的约定。

第一天,这个村民非常努力地干活,最后拿到了他那宝贵的一粒米。

第二天两粒,第三天四粒,第四天八粒……一年过去了,有一天,吝啬鬼给了这个村民一升米,第二天两升米,而且这之后不到十天又给了他一袋米。

吝啬鬼感觉有些奇怪,但是他觉得这些米和村民为他干的活比起来还是划算的。

几年过去了,村民仍旧努力地干活,他也从吝啬鬼那里领到了大量的米。

而吝啬鬼为了给这个村民米也只好把田地全都卖了,只剩下一座房子。

终于有一天,吝啬鬼忍不住了,对这个村民说:“求求你快离开吧!我现在没有东西给你了。

”但是官老爷看了他和这个村民的协议书,吝啬鬼没法毁约。

最后吝啬鬼一无所有,就是一粒米夺走了吝啬鬼全部的财产。

你们说倍数的威力有多大!。

既是二的倍数又是五的倍数的特征

既是二的倍数又是五的倍数的特征

既是二的倍数又是五的倍数的特征示例文章篇一:咱们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数学小秘密,那就是关于数字中既是二的倍数又是五的倍数的那些家伙。

你知道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吗?对,它们就是那些末尾是0的数字!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堆苹果,你想要分给两组人,一组是两人一组,另一组是五人一组。

你肯定想找到一种方法,让每个人都能得到苹果,而且不多也不少。

那么,什么样的苹果数量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呢?答案就是,只有当你的苹果数量是10的倍数时,也就是既是二的倍数又是五的倍数,你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分到苹果。

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2和5这两个数字。

首先,我们来看二的倍数。

二的倍数其实就是那些可以被2整除的数字,比如2、4、6、8、10... 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末尾是偶数,也就是0、2、4、6、8。

然后,我们再看五的倍数。

五的倍数则是那些可以被5整除的数字,比如5、10、15、20... 它们的特征更加明显,就是末尾是0或5。

那么,当我们把这两个条件结合起来,就会发现,只有末尾是0的数字才能同时满足既是二的倍数又是五的倍数。

这是因为,末尾是0意味着这个数可以被10整除,而10正好是2和5的乘积。

所以,现在你知道了吧,那些既是二的倍数又是五的倍数的数字,它们其实有着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它们的末尾都是0。

这个简单的规律,其实蕴含了数学的智慧和奥秘。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需要分组或者分配的问题,而了解这些数字的特性,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不要小看这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它们可能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发挥作用哦!示例文章篇二:哎,你知道吗?说起那些既是二的倍数又是五的倍数的数字,它们可有些特别的特征哦。

这些数字,就像是有种神奇的魔力,一旦你发现了它们的规律,就会觉得特别有趣。

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二的倍数和五的倍数。

二的倍数嘛,就是那些可以被2整除的数字,比如2、4、6、8、10... 以此类推。

而五的倍数,则是那些可以被5整除的数字,比如5、10、15、20、25... 你也看到了,这里有个共同点,那就是10。

五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12篇)

五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12篇)

五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12篇)五年级数学小故事同学们,其实藏在生活中的数学等式还有很多,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说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五年级数学小故事(精选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五年级数学小故事1记得三年级上学期曾经有一道数学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老师在批注时给我打了一个钩,但同时又在边上画了个“?”号,这是为什么呢?题目是这样的: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小明每分钟走50米,10分钟到家。

小红每分钟走40米,10分钟后也到家了。

小红和小明家相距多少米?我是这样解题的:50X10-40X10=100(米)那么两家的距离就是100米。

次日老师评讲时说有两种答案:1、假设两位同学的家方向是同向的计算方式为50×10-40×10=100(米)两家的距离为100米。

2、如果两位同学的家是反方向的计算方式50×10+40×10=900(米)同样行走的时间,但相距的距离可能有两种,只要题目里没说清是相向还是反向那么就是两种答案。

通过这个题目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想问题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思考。

要从多个方面想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小故事2高斯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小学时计算1+2+3+...+100的值,数学家的小故事。

当时高斯上小学,老师在班上出了这样一道题,叫大家算。

那个老师以为至少要20分钟以后才会有答案,正想休息一下,谁知屁股还没坐稳高斯就说算出来了。

老师很惊讶,问他怎么算的,他就说先算1+100=101,2+99=101……五年级数学小故事3某街发生了一起盗窃案。

盗贼非常狡猾,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而保险柜里的钱却不翼而飞了。

盗贼怎么会知道密码的呢?柯南在现场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1008,1260,1386,1134这4个数字,可是密码只能是3位数呀,它和这四个数有什么关系呢?突然柯南脑中灵光一闪,他快速地计算了一下,然后在保险柜上按了3个数字,保险柜开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章《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章《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章《2、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2、5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章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和5的倍数。

教材通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简单的倍数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他们可能还没有明确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这些特征,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和5的倍数,并能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和5的倍数,并能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践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2和5的倍数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2.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观察和讨论,发现2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的倍数。

3.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同样观察和讨论,发现5的倍数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5的倍数。

4.总结2和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通过对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总结,形成完整的认识。

5.练习与应用:学生通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运用2和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课时2和5的倍数特征课件

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课时2和5的倍数特征课件
任意一个非0的自然数倍数个数都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 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二,2和5的倍数特征
★ 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0 ★ 2的倍数,个位上0 , 2 , 4 , 6 , 8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偶数的特征:数的末尾是 0 , 2 , 4 , 6 , 8 奇数的特征:数的末尾是 1 , 3 , 5 , 7 , 9
第三单元
2和5的倍数特征
一,因数与倍数
若a x b = c(a,b,c都是非0的自然数) a,b都是c的因数 c 是a,b的倍数 若a ÷b = c(a,b,c都是非0的自然数) b , c都是a的因数 a是b,c的倍数
任意一个非0的自然数因数个数都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 是1,最大的因数就是它本身
3,三个连续的偶数的和是708,这三个数依次是多少? 解:设中间一个数位X,则另外两个偶数分别是X-2,X+2
3X = 708 X = 708÷3 X = 236 X – 2 = 236 – 2 = 234 X + 2 = 236 + 2 = 238
答:这3个连续的偶数分别是234、236、2382,用0、4、5这三个数字组成符合下面条件的三位数。
(1)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
答:450、540、504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答: 450、540、405 (3)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答: 450、540 (4)组成的数是4的倍数
答: 540、504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2的倍数的特征》课件、人教一下《认识人民币 》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2的倍数的特征》课件、人教一下《认识人民币 》课件
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个位上的数是”0”或”5”的数是5的倍 数
2,5的倍数特征
个位上是”0”的自然 数既是5的倍数,又是 2的倍数.
认识人民币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 单位:元、角、分。 2、经历使用人民币的实际过程,发 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懂得爱护人民币,知道合理用钱。
( 5 )元
( 10 )元
( 20 )元
( 50 )元
( 100 )元
2角
1角
5角
1元
能买 5‗121支‗本0根‗颗‗‗‗ 买3支买铅1笔本和练1本习练本习可本找,回1元5_钱角够吗?
不够,还少1角







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来。 10角是1元
=
10角=1元
一张2角可以换 ( 2)张1角
1、一张5角能换( 1 )张2角和 ( 2 )张1角。
2、能换( 1 )张2角和( 3 )张1角。
3、能换( 5 Βιβλιοθήκη 张1角。一张1元可以换( 5 )张2角
一张1元可以换(2)张5角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和5的倍数特征-人教版 (4)(共28张PPT)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2和5的倍数特征-人教版 (4)(共28张PPT)

百数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千积万累,不如养成个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
复习
35是5的倍数吗?想? 35÷5=7
23是2的倍数吗?想? 23÷2=11…...1
523869425是5的倍数吗? 32584796是2的倍数吗?
自学指导:
1.在百数表中用“△ ”圈出5的倍数。 2. 观察这些数你发现了什么? 3. 将你的发现与同桌说一说。


1、最小的奇数是3.(×) × 2、在两位数中最小的偶数是12。( )
√ 3、同时是2、5倍数的数个位上的数
一定是0. ( )
√ 4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五年 级下册 数学课 件-2和 5的倍 数特征- 人教版 (4)(共28张PPT)
0 是 偶 数。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五年 级下册 数学课 件-2和 5的倍 数特征- 人教版 (4)(共28张PPT)
免费课件公开课免费课件下载免费ppt 下载优 质课件 优秀课 件五年 级下册 数学课 件-2和 5的倍 数特征- 人教版 (4)(共28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2的倍数的小故事
在古老的印度,连年征战,屡战屡败。

国王为此事伤透脑筋,国臣建议延请地方有名的术士,来为国王解忧。

国王见到术士,大为欢喜,言明战胜之后必有重赏,术士却跟国王说,我不要金银珠宝,我只要米就好了。

国王很纳闷,米这事太简单了,很爽快的答应了。

术士跟国王说,我要在棋盘上第一小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两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第五格放十六粒,以此类推,放到格子用完为止。

国王一想,这还不简单,米多的是。

答应的很干脆。

结果,战事果然为之逆转,术士凯旋归来,国王依约给米,才发现不得了了,若依约给米,整个粮仓,包括国库都不够给呢?这就是倍数增加的威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