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声乐歌唱中的气息位置共鸣
唱歌共鸣是什么意思
唱歌共鸣是什么意思在唱歌的时候,你知道唱歌共鸣是什么意思?那么就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下面是店铺!让小编我来给你们分析一下唱歌共鸣的具体原因吧?希望对你有帮助!什么是唱歌的共鸣通过具有某种紧张度(张力)的声带时,会发出微弱的声音,这种声音是基音。
基音进入人体解剖结构的共鸣空间后,能够产生声波共振,也就是共鸣。
歌唱共鸣有三种方法或形式:①口腔共鸣,指声音从口腔以及喉头上部的咽腔中获得的共鸣;②胸腔共鸣,指声音从胸腔的气管中得到的共鸣;③头腔共鸣,指声音从鼻腔以及额窦、蝶窦等处得到的共鸣。
以上三种共鸣形式,其中以口腔共鸣为最重要。
歌唱者通过以上各共鸣腔体的共振,能使歌声丰满、洪亮、圆润、嘹亮。
并能稳定、持久地保持良好的效果。
唱歌的腔体共鸣到底是什么我们唱歌时要用到体内的腔体,教程里首先都有说:胸,喉,口,鼻,咽,头。
来打个直观的比方吧,我们在澡堂里唱歌,混响非常好,因为澡堂空间大,墙壁都是瓷砖,非常平整,所以声音反射非常多,形成了混响。
又比如,我们在山顶上,拿不仅仅是混响了,还有回声,声音传的很远,通过远处的山再返回来的声音;再比如我们在录音棚里,都做好了吸音和隔音的设备,这时候你听到的声音都是很小的,没有反射的。
我们体内的共鸣就好像一个个的房间,房间的不同,声音反射的不同,造就出的音色自然也就不同。
然后我们将一个个的共鸣的房间串联,叠加,出现的声音那么就是很立体的了,然后我们在调整我们体内房间的一个个共鸣空间的大小,出来的音色也会有变化,所以也就出现了那么多的模仿者。
所以你们可以相信,如果一个歌手被很多人模仿得比较像的话,那么这个歌者本身也不算唱得很好,因为他很容易就可以被模仿。
打开唱歌共鸣的方法(一)口自然闭上,牙齿微微松开,气往鼻子后面的前硬颚猛冲,同时用本嗓发出这个“哼”字。
(二)方法同上,只是气从鼻腔往额头方向冲,这一步比较难,要花较长时间,眉心处可能才会有振动。
以下各步练习,方法如一。
(三)气冲的位置往口腔里移一下。
浅谈歌唱的共鸣及运用
浅谈歌唱的共鸣及运用如果说气息是歌唱的依据,那么共鸣是歌唱的衣裳,因为声音的漂亮与否主要决定于共鸣的好坏,确切的说,共鸣对歌唱者的音色、音质、音量影响很大。
一般的共鸣原理,从声带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基音是很微弱的,只有当它在人体各个共鸣腔得到了共振,才能使声音扩大和美化,发出洪亮、优美的歌声。
基音在共鸣体内引起共振的作用,在声乐上称为“共鸣”。
根据人声发音的高低不同,人声共鸣可分为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三种类型。
一、胸腔共鸣胸腔共鸣包括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
一般来讲,唱较低的声音时使用胸腔共鸣多一些,口腔、咽腔次之。
当声带发出音波时,即向上方和下方两个方向激荡,胸部和气管等处的共振组成了胸腔的共鸣,胸腔共鸣丰富可以保证低音的丰满、结实。
怎样获得较好的胸腔共鸣呢?首先要保持适当的吸气状态,喉头处在松弛、自然而较低位置,声带应处于较松弛而又适当的挡气状态之中,注意小腹的力量自然地与适当保持的气息相配合,以达到歌唱的平衡。
此外,声门上部各共鸣器官——咽腔、口腔、鼻咽腔在歌唱中都处在一种自然而恰当的状态,以配合胸腔共鸣而形成一种丰满的混响共鸣。
这时,从声带发出的声波可以舒适地向上、下两个方向震荡得多一些。
练习胸腔共鸣要切记不可吸气过多,以致影响声波的向下激荡,使胸部共振不佳,不能取得良好的共鸣,但也不能吸气过少而使共鸣体凹陷,造成声带软弱无力或音高偏低的现象,共鸣同样也不会充分。
二、口腔共鸣歌曲中大部分音域在中声区,而且中声区的声音使用得也最多,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声区口腔、咽腔共鸣最多,头腔、胸腔次之。
歌唱发声时,应运用“混合共鸣”的方法,即掌握好共鸣腔的混合运用,使各个共鸣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才能够使声音获得良好的效果。
一般来说,一个声音从声带发出,经过喉腔、喉咽腔,达到口咽腔,这时基音已经得到扩大,如果声音再在鼻咽腔和口腔中得到泛音共鸣,并使胸腔也发生共鸣,则声音就会获得丰满、圆润、明亮的效果。
歌唱共鸣原理的认识
歌唱共鸣原理的认识歌唱共鸣原理是指人在歌唱时,利用呼吸、发声、喉部等器官共同作用产生的共鸣效应,使声音更加富有魅力和穿透力的一种声音效果。
下面我将从声音产生、共鸣腔体、共鸣空间以及喉部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声音的产生是通过呼吸和发声器官共同作用产生的。
歌唱时,人们通过鼻腔、鼻咽部、口腔、颚骨等共鸣腔体将呼出的空气形成声波,通过声带的振动使其转化为声音。
共鸣腔体是指由呼吸道和声道组成的一系列空腔,包括咽部、口腔和鼻腔等。
这些腔体的形态和空气流动对声音的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次,共鸣腔体的形态和空气流动使声音产生共鸣效应。
共鸣效应是指当声波通过共鸣腔体时,腔体的形态和空气流动会使声波的频率特性发生变化,增强或削弱特定频率的声音。
这种频率选择性增强或削弱使得声音更加浑厚、丰满和明亮。
具体来说,咽部的共鸣效应会增强高频声音,增加声音的明亮度;口腔和鼻腔的共鸣效应会增强中低频声音,增加声音的丰满度。
不同形态和流动状态的共鸣腔体会产生不同的共鸣效应,因此歌手可以通过调整共鸣腔体的形态和空气流动来塑造出不同的声音效果。
再次,共鸣空间是指共鸣腔体中空气的共振区域。
在歌唱时,声音通过共鸣腔体产生共振效应,使声音的能量得以聚集和增强。
共鸣空间可以理解为一个音乐乐器的空腔,不同的共鸣空间会产生不同的共鸣效果。
例如,喉部的共鸣空间较小,共鸣效果较强,产生高频声音;而口腔和鼻腔的共鸣空间较大,共鸣效果较弱,产生中低频声音。
共鸣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共鸣腔体的构造和张力的调控,歌手可以通过调整发声方式和喉部的张力来改变共鸣空间的形态,从而调整声音的共鸣效果。
最后,喉部的作用在歌唱共鸣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喉部是声带所在的部位,通过调整声带的张力和振动的频率来产生声音。
在歌唱中,喉部的调控可以使声带的振动更加稳定和均匀,从而产生更加富有穿透力和魅力的声音。
同时,喉部还可以调整共鸣腔体的形态和空气流动,进一步强化声音的共鸣效果。
歌唱中的“共鸣”有多重要,教你共鸣调节技巧
歌唱中的“共鸣”有多重要,教你共鸣调节技巧歌唱大讲堂(1)中声区共鸣的调节:中声区最主要的共鸣腔为口咽腔。
它是一个能改变形态和容量的腔体。
各个共鸣区共鸣使用的比例均是在口咽腔进行协调平衡的,因而可以说它是共鸣使用的基础。
其实共鸣的运用就是发声与共鸣相互结合成为一种单一的功能,两者相辅相成。
不存在没有歌声的共鸣,也不存在没有共鸣的歌声,它们是不可能分开活动的。
口咽腔最靠近喉头的上端,喉的底部与气管紧紧相连,适度打开喉咙相应也就是扩大了适于歌唱的口咽腔共鸣体。
由此可见,形成正确的口咽腔共鸣体与发声时打开喉咙形成正确喉形的活动是一样的。
“面罩”部位主要指两眼和鼻梁之间的三角区。
“面罩”唱法是在软腭上提、下腭向下的同时,用正确的“哼鸣” (m) 将气息控制在“面罩”部位,“面罩共鸣”能使歌声圆润、悦耳,富有穿透力。
歌唱大讲堂(2)高声区共鸣的调节:高声区最主要的共鸣体是头腔,它是改善声音的有效手段。
因为有了头声,不但能使声音集中、明亮,而且穿透力强,所以头腔共鸣是很值得珍惜的。
在发高音时,需要歌唱者在中声区正确的口咽腔共鸣体的基础上逐渐扩大喉咽管道,这样才能进一步打开上部共鸣体,使整个咽腔形成一个畅通的适于发高音的共鸣管道:同时加大气息的压力,使音流通过喉、口、鼻、鼻咽部位引向头部共鸣体而产生共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头腔共鸣。
随着音高的上升,共鸣管道就明显地变窄变细,相应声音逐渐向后上方倾斜,而共鸣管道也明显地向头的后上方移动,尤其H b2 以上的声音,歌唱者会感到发自脑的后上方。
由于髙声区的共鸣管道极其窄小,在运用的过程中只能用思维调节、意志控制,而不能用肌肉去调节与控制(那样会影响共鸣的充分发挥)。
同时还要精神振奋、充满信心,把注意力集中在鼻、鼻咽部位,这样有助于把声音准确地送到头部共鸣体。
歌唱大讲堂(3)低声区共鸣的调节:低声区最主要的共鸣体是胸腔。
当声门音(声门下的空气由于全部容量的增强,嗓音泛音中那些基础的和较低的分音或泛音)向下传送到声门下的胸腔时所产生的共鸣效果被称为胸腔共鸣。
歌唱中的呼吸与共鸣
歌唱中的呼吸与共鸣我们知道唱歌的动力是气,这就涉及到了吸气,与呼气。
老师经常对学生说,气吸到“丹田”《气沉丹田》或“横膈膜”。
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感觉,气怎么能吸到那去呢?气都应吸到肺里,如真吸到那里,肺就破了,老师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教学生吸的深些,气的着力点放在此处。
日常生活中,呼吸是没有意识的,且只需少量气息,肺的充盈不大,唱歌则不然,需要肺部大量吸气,肺气充盈倒下叶边缘,随着气息深入膈肌下沉,感觉腰部及下腹部胀满,即横膈膜,丹田。
唱歌的气息,靠小腹肌肉和呼吸肌肉群协调配合循环往复,与手风琴的一拉一推是一样的。
《为什么说唱歌有益健康,因他是气功态》。
共鸣,气吹动声带,发出基音需要共鸣扩大美化,因此涉及到了共鸣。
人体共鸣大致以下几处,胸腔,口咽腔,鼻腔,额窦,蝶窦,筛窦。
除口咽腔,鼻腔声音可以送到外,其它腔体,窦体只是共振,就像我们在钢琴旁大喊一声,钢琴会嗡嗡作响。
唱低音时,口咽腔及胸腔震动,手放在胸部会有明显震动感觉,因音频率不够,头腔窦体震动微弱,唱中声区时,口咽腔震动,胸腔震动减弱,头腔窦体震动增强,唱高音时,口咽腔震动,头腔窦体震动更强《人们所说头声》,胸腔震动更弱。
唱歌时,三个声区的共鸣比例合理调配,是获得美好歌声的关键,美好的歌声需要气声的比例,声门的适度,良好的共鸣,声音的审美等条件,谁能充分运用,就能获得美妙的歌声。
轻松唱High C高音c对男,女高音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也是极困难的,女高音相对容易些。
如能正确的,轻松的唱到High c,High D以上,演唱者会感到非常的自豪,也会陶醉在那深邃的,嘹亮的,具有穿透力的金属色彩的高音之中。
如何获得此高音,它需要严格的,认真的训练。
首先唱好中低声区,在深气息的支持下,打开喉咙,把声音放在胸上,声音的焦点挂在硬口盖,即《门牙后上方》,叹着唱,同时耳朵检测,声音是否松弛,宽厚,明亮,如果做对了一定有此效果。
中声区讲着唱,声音直接打到硬口盖上,再此产生焦点,口腔肌肉,唇,齿,舌要积极灵活,使声音轻松自如圆润明亮,中低声区唱好后,再往上到了换声点,F,#F,G 这是关键,声音的焦点要往后往上移,声音的走向是纵向的力,不要用很大的力,贴着咽壁往上送,同时记住这几个音的声门闭合,及口腔肌肉动作,并检测声音是否轻松,自如和音色质量,在此处要反反复复练一段时间,当能轻松唱A以下,再唱后边,降B,B,C就容易了,但要注意一点,唱这几个音时咽壁一定要立起来往前推,声音走向是抛物线,且气力要加强,口腔内不要有横的力,否则它直接影响高音的获得。
唱歌时的共鸣原理
唱歌时的共鸣原理
唱歌时的共鸣原理是指声音在人体内部产生共鸣,通过共鸣峰的形成来增强声音的音质和音量。
共鸣可以将声音的能量从喉部传递到其他共鸣腔体,例如口腔、鼻腔和头部等空腔。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共鸣腔体:
1. 喉部:声音的产生源自声带的振动,声音经过喉部时将会产生喉头共鸣。
这种共鸣主要影响声音的音高和音色。
2. 口腔:咬住舌头,闭上嘴唱歌时,声音主要会共鸣在口腔内部。
通过改变口腔的形状和大小,可以调整声音的音色和明亮度。
3. 鼻腔:当你的声音通过鼻子出来时,鼻腔也会起到共鸣的作用。
打开或关闭鼻腔通道可以影响声音的质量和明亮度。
4. 头部:声音的共鸣也可以在头部内部发生,包括颅腔和面部骨骼的共鸣。
这些共鸣腔体能够增强特定频率范围的声音,使其更加丰满和有穿透力。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共鸣腔体,歌手可以调整声音的音质、音色和音量,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专业的歌手能够发出更加浑厚、富有表现力的声音的原因。
声乐歌唱呼吸与共鸣知识
声乐歌唱呼吸与共鸣知识歌唱是由个人或者团队,经由专业或者非专业训练后,借由声带,发出的优美动听的声音。
不用于日常交流,仅仅用于抒情和艺术的表达。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声乐歌唱呼吸与共鸣知识,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歌唱的呼吸我们平时生活中采用的是自然式呼吸,这种呼吸很浅,不能用于歌唱。
歌唱的呼吸是比较深的腹式呼吸法,即气要吸到腰的周围,然后利用呼气肌和吸气肌的对抗,找到用力的支点。
唱歌时要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声音完全由气息来控制,这就是人们说的“声*气传”。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练习呼吸的方法:1、吸气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之中,想深深地闻一下鲜花的异香——这就是歌唱的吸气,这样吸得才深。
吸气以后,像打喷嚏之前那样短暂的一憋,体会一下腰周围的扩张、膨胀的感觉,找到这种感觉是歌唱的关键。
2、呼气呼气的方法就是利用横膈膜的力量,把腰圈扩张的感觉一直保持住。
呼气要均匀、舒缓。
各位可以准备一张10平方厘米大小的薄纸片,放在墙上,距离它4—6公分,用口吹气使之不落地,半分钟以上便为合格。
也可以代之以一支燃烧的蜡烛,对着火苗发“u”音,正确的气息是火苗倒而不灭。
3、怎样训练横膈膜的力量横膈膜的力量对气息的保持和声音的力度都很重要。
传统的训练方法有:(1)数数字:深吸一口气,利用腰圈的力量保持住,从1开始数,数到60为合格。
数数要均匀,有节奏,不能偷气。
(2)吹灰:深吸一口气,然后像要吹掉桌上的灰尘一样往前吹气,一慢二快,体会横膈膜的力量。
(3)多做仰卧起坐,增强腰腹的力量。
二、歌唱的'共鸣有了正确的呼吸后,便可以开口唱歌了。
要使歌声圆润、悦耳,必须利用共鸣。
我们唱歌主要利用的共鸣腔体有胸腔、咽喉、鼻腔及头腔,声音要好听,必须在唱高、中、低音时都有部分胸腔以上的共鸣,也就是“声音的高位置”。
1、歌唱的基本状态要获得声音的高位置,必须放松喉头,内收下巴,这两个器官不能在歌唱中使力。
一般人唱高音都是*挤压喉头发声的,这是错误的发声方法,不能获得美妙的声音。
唱歌 共鸣原理
唱歌共鸣原理
共鸣原理是声音传播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描述了当一个声源发出特定频率的声波时,其他物体会因为与该频率相匹配而共振。
共振的产生是因为声波的振动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产生了共振现象。
在唱歌时,共鸣原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会产生声波,然后通过咽喉、口腔和鼻腔的共鸣腔管进行共鸣。
共鸣腔管包括喉、齿、舌、口腔以及鼻腔等部位。
当空气通过这些腔管时,它们会因为固有频率和声波频率的共振而放大声音。
要想发出稳定、悦耳的音调,我们需要合理地利用共鸣原理。
唱歌时,我们应该通过调整口腔和咽喉的姿势来控制声音的共振效果。
不同的声音高低、音调和音色,都需要通过调整共鸣腔管的大小和形状来实现。
这就是为什么不同歌手的嗓音听起来独特的原因。
通过充分利用共鸣原理,我们可以发出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声音。
训练好共鸣技巧不仅可以提升声音的音质,还可以增加嗓音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因此,在唱歌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感受自己的共鸣感,并且将其运用于歌唱中。
总之,共鸣原理对于唱歌是非常重要的。
在唱歌时,合理利用共鸣腔管的共振效果能够提升声音的品质和效果。
通过不断地训练和感受共鸣感,我们可以掌握更加出色的唱歌技巧。
让我们一起用共鸣原理唱出美妙的音乐吧!。
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
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戏曲声乐中的共鸣和气息低音区共鸣在喉,中音区共鸣位置在硬口盖,高音区共鸣点要穿透硬口盖进入头腔。
低音区共鸣感觉从胸腔一直到喉,中音区从喉到硬口盖,高音区共鸣进入头腔后,只感到共鸣成了一点,并且这个点音越高时感觉只有一根针尖儿大小。
唱低音时要保持胸腔的自然扩张,不能塌陷,喉要开的大一些,口腔要竖起来,运用气息扩大咽喉的空间。
扩大音量时,气口要捎大一点,也就是说,唱低音时气的消耗量比较大,要注意喉头向下。
挡气吐字发音。
唱中音时一定要注意喉咽的稳定和空间适度(喉咽开的幅度)。
口腔内要有嚼食的感觉,同时兴奋地打开口腔,作微笑状,吸气后稍停片刻,呼气时说“喝”字,但不发出声音。
要认真体会,这时鼻腔的两翼已打开,硬口盖也在积极的发挥功能,用半打呵欠的动作体会硬口盖的功能更佳。
高音区头腔共鸣的获得,可采用小声轻声,先虚后实的方法,声音越唱的高,气息越宜小不宜多。
唱高音时感觉像你唱低音,千万不能靠气息冲击声带。
声音越高气息越要平静,均匀,从丹田到头腔有一种对抗统一的感觉,还有一种感觉,就是声音越高,声带振动幅度就越考上,越小只感到声带的振幅只在声带上端的一点。
这时呼吸和声音要有机的结合,高度的协调一致。
气小、平静、均匀是轻声唱法的重要前提,也是获得高音的关键。
众所周知,声音的高低是由振源体的大小、长短和厚薄决定的。
长、宽、厚的振源体发低音;短、窄、薄的振源体发高音。
不少声乐理论中提到,声带本身的生理现象。
如:声带整体振动时发低音;声带部分振动时发中音;声带三分之一部分边缘振动时发高音。
也就是讲:唱高音时声带要变短、窄、薄。
(这里的短主要指振幅而言)。
喉、咽、口、鼻、头共鸣腔体经过训练,一般来讲比较容易理解和操纵,但是发低、中、高音时关于声带的操纵是抽象的。
训练的'办法不多,主要是靠意念去想象。
声音越高,胸、喉、咽、口、鼻、头等共鸣腔体的管道就越细,越小。
从意念中去加深体会,同时用小声、轻声去获得和巩固这个部位,让这些共鸣的管道能大能小、能深能浅、能长能短、锻炼它的灵活性。
歌唱共鸣的原理及在实际演唱中的应用
歌唱共鸣的原理及在实际演唱中的应用歌唱共鸣是指人体在演唱时,声音的共振现象。
当歌手使用适当的发声技巧,声音会在身体的共鸣腔中产生共振,从而增强声音的音量、音色和穿透力。
歌唱共鸣的原理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与共振、声音在身体内传播以及共鸣腔的特点等方面。
首先,声音的产生与共振是歌唱共鸣的关键。
声音产生于声带的震动,通过空气的传导传播出来。
当声音进入共鸣腔时,共鸣腔会对声音的频率进行放大或弱化,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色和音量。
共鸣腔与头颅、喉部、胸腔和腹腔等部位相连,形成了声音共振的通道。
其次,在实际演唱中,歌唱共鸣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善用发声区域:人体的发声区域包括头腔和胸腔,不同的声部和演唱风格需要善用不同的发声区域。
头腔发声会产生明亮、尖锐的音色,适合高音部分;胸腔发声会产生低沉、饱满的音色,适合低音部分。
掌握好发声区域的运用,可以使声音更加舒展、自由。
2.控制共鸣腔的大小:共鸣腔的大小和位置会影响声音的共振效果。
通过调整喉咙、口腔、鼻腔等部位的形状和张力,可以改变共鸣腔的大小,使声音在腔体中共鸣,放大了声音的音量和音质。
例如,在高音演唱中,可以适当收缩喉咙和提高软腭,使声音聚焦在头腔中,增加共鸣效果。
4.注重共鸣的调整和平衡:在实际演唱中,不同音区域的共鸣调整和平衡是非常关键的。
高音区域时,需要更多地利用头腔共鸣,让高音部分具有透明、明亮的音色;低音区域时,需要更多地利用胸腔共鸣,让低音部分具有厚实、饱满的音色。
通过调整共鸣的力度和区域的协调配合,使整个声音区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5.练习共鸣的调试和感知:共鸣是一种身体和听觉共同作用的感受,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感知来获得。
可以通过各种声音练习,如颤音、滑音、鸟鸣声等来增强共鸣的感知,帮助歌手清晰地感受到共鸣现象,进而在实际演唱中更好地运用。
总之,歌唱共鸣是歌唱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发声技巧、呼吸控制和共鸣调试,可以使声音达到更好的表现效果。
演唱流行歌曲时共鸣和气息的应用初探
演唱流行歌曲时共鸣和气息的应用初探共鸣和气息是演唱流行歌曲中非常重要的技巧,能够帮助歌手产生更加丰富的声音效果。
本文将初探在演唱流行歌曲时共鸣和气息的应用。
共鸣是指声音在发声器官中产生共振的现象。
在演唱流行歌曲时,歌手可以通过合理运用共鸣来丰富自己的声音。
当演唱高亢激昂的歌曲时,可以运用胸腔共鸣来使声音更加有力量感;当演唱抒情柔和的歌曲时,可以运用头腔共鸣来使声音更加清晰柔和。
通过合理的共鸣运用,歌手可以使自己的声音更加饱满、立体。
气息是演唱流行歌曲时必不可少的元素。
气息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歌唱效果。
在演唱高亢激昂的歌曲时,歌手需要控制好气息,以充足的气息支撑高音部分,使其更加稳定和有力量感;在演唱抒情柔和的歌曲时,歌手则需要将气息储存并适时释放,以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柔美。
通过合理的气息运用,歌手可以使自己的声音更加自如、精准。
在演唱流行歌曲时,共鸣和气息的应用是相辅相成的。
合理的共鸣运用可以使声音更加饱满,但如果没有好的气息控制作为支撑,声音容易变得喘不过气;而好的气息控制可以使声音更加自如,但如果没有好的共鸣运用作为增强,声音容易显得平淡。
共鸣和气息需要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声音效果。
除了共鸣和气息的应用,在演唱流行歌曲时,歌手还需要注重声音的表现力和尔雅。
通过丰富的共鸣运用和合理的气息控制,歌手可以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和内涵。
歌手还需要注重者雅,即清晰准确地发音。
良好的发音可以使歌曲的歌词更加清晰传达,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意义。
共鸣和气息在演唱流行歌曲时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共鸣运用和气息控制可以使声音更加饱满、自如和精准。
歌手还需注重声音的表现力和尔雅,以达到更好的演唱效果。
对于那些想要在演唱流行歌曲中有所突破的歌手来说,掌握共鸣和气息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技巧,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对他们有所帮助。
演唱流行歌曲时共鸣和气息的应用初探
演唱流行歌曲时共鸣和气息的应用初探共鸣和气息是演唱流行歌曲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和要素。
共鸣是指在唱歌时,声音在喉咙和共鸣腔体中产生共鸣的现象。
气息则是指呼吸的运用和控制,包括声带运动所需的空气流通。
在演唱过程中,共鸣和气息的正确应用可以改善声音的质量,发出更加饱满、富有表现力的音色。
让我们来看看共鸣在演唱中的作用。
共鸣是指声音在喉咙和共鸣腔体中产生的共鸣。
通过正确的共鸣技巧,声音能够更好地传播和扩散,从而使得音色更加丰富和生动。
在演唱流行歌曲时,我们通常需要使用口腔和鼻腔来产生共鸣。
合理地调整喉部的张开程度、口型和舌位等因素,能够使得声音更加清晰,并且能够使得高音更容易唱到,并且发出更加自然的声音。
气息在演唱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气息在演唱中的运用可以影响到声音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过多的气息流失会导致声音的稳定性不足,呼气时间不够;而过少的气息则会导致声音无法持续,并且产生气爆的现象。
在演唱流行歌曲时,我们通常需要注意控制气息的流动,尽量使得气息的流失率降低,以延长声音的持久性。
正确的气息运用还可以使得声音更加流畅、柔和,并且能够在高音时更加稳定。
在演唱流行歌曲时,共鸣和气息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技巧和要点。
我们需要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
深呼吸可以使得身体更加放松,从而有利于声音的发出。
我们需要学会控制气息的流动,以保持声音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正确的气息流动不仅可以平稳地发声,还可以在高音时保持声音的稳定。
我们还需要学会正确的共鸣技巧。
通过调整喉咙、口型和舌位等因素,使得声音能够在口腔和鼻腔中产生共鸣,以增加音色的丰富度和表现力。
论歌唱训练中的呼吸共鸣问题
论歌唱训练中的呼吸共鸣问题在歌唱训练中,呼吸共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声音在呼吸系统中的振动共振,通过正确的呼吸共鸣可以使声音更加纯净、自然、富有表现力。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人在歌唱时存在呼吸共鸣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歌唱训练中的呼吸共鸣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什么是呼吸共鸣?呼吸共鸣是指气流通过呼吸系统时,在多个位于不同位置的共鸣腔室中发生的声音共鸣。
这些声音共鸣会使声音的振动更加纯净、明亮,也是形成声音共鸣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歌唱中,正确的呼吸共鸣可以使声音更加流畅、自然、富有表现力。
呼吸共鸣问题的表现在歌唱训练中,存在呼吸共鸣问题的人员通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声音失真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指音调不准确、声音模糊、失真等现象。
这是因为呼吸共鸣失调,使声音失去了原有的纯净度和明亮度。
声音发抖声音发抖通常是由于呼吸共鸣不足或不均衡引起的。
由于呼吸共鸣不足,使得气流流经共鸣腔室时没有得到充分共鸣,导致声音发抖。
声音不稳定声音不稳定也是由呼吸共鸣不足或不均衡引起的。
通常情况下,声音不稳定会导致音调跑掉,这严重影响了歌唱表现。
声音不自然声音不自然通常是由于呼吸共鸣过于强烈、过于突出引起的。
这种情况下,声音会变得尖锐、冷酷,严重影响了歌唱表现。
解决呼吸共鸣问题的方法针对存在呼吸共鸣问题的歌唱人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呼吸训练呼吸是歌唱中最基本的动作之一,因此正确的呼吸对于歌唱表现非常重要。
加强呼吸训练可以帮助加强呼吸肌肉的力量,提高呼吸能力。
暂停歌唱练习如果存在呼吸共鸣问题,暂停歌唱练习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这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缓解疲劳,同时也可以让呼吸系统恢复正常。
调整歌唱姿势正确的姿势对于歌唱表现也非常重要。
保持正确的姿势可以使呼吸系统更加顺畅,有助于呼吸共鸣的产生和发挥。
加强共鸣训练加强共鸣训练是解决呼吸共鸣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加强共鸣训练,可以使声音更加纯净、自然、富有表现力。
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共鸣的运用
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共鸣的运用民族声乐演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常常能够感受到中共鸣的运用。
中共鸣是指在演唱过程中,通过艺术手段营造出一种共鸣的效果,使得演唱者的情感与声音能够传达到观众的内心深处,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感受。
本文将从中共鸣的含义、民族声乐演唱中中共鸣的运用以及中共鸣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共鸣的含义中共鸣,即共鸣效果,是一种声学现象,指声波与空气、物体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物理现象。
在声乐演唱中,共鸣效果是指演唱者通过调整喉部肌肉的紧张程度,利用头部、胸腔、鼻腔等部位的空腔共振,使得声音在演唱者体内产生共振,从而使得发出的声音更加轻盈、圆润、传达更多的情感。
在民族声乐演唱中,中共鸣是一种常用的艺术手段。
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会根据歌曲的节奏、旋律以及情感特征等,调整喉部肌肉的紧张程度,利用身体的共振效应,营造出一种共鸣的效果。
例如,在山歌中,演唱者通常会以喉部带点哭腔的方式演唱,这种哭腔和共鸣效果能够表现出农民在困苦生活中的内心痛苦;在蒙古族长调中,演唱者会利用胸腔和头部的共振效应,营造出一种高亢激越的音乐效果,表现出人们热爱生活的精神。
中共鸣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使演唱者的情感和声音更好地传达到听众的内心深处,使听众更加容易产生共鸣,进而产生强烈的情感感受。
其次,中共鸣可以使声乐演唱的音质更加圆润、富有力度,使得民族声乐演唱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进而增加听众对音乐的认同感和情感体验。
最后,中共鸣可以增加音乐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使得民族声乐演唱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深度,体现出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特色和民族精神。
声乐中的共鸣技巧
声乐中的共鸣技巧声乐中的共鸣技巧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历来颇受人们的重视。
在歌唱艺术中,任何洪亮、圆润、丰满、悦耳动听、有穿透力的歌声都是建立在最大限度运用和发挥人体共鸣器官作用的基础上。
因此我们要了解共鸣,认识共鸣,并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的摸索、练习,使我们把歌曲演唱的更加完整,丰富。
“闭口者,非启口即闭,从开口收入本字,却徐展其音于鼻中,则歌不费力,而其音自闭,所谓‘鼻音’是也”。
这里所说的“鼻音”,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错误发声的那种晦暗的鼻音,而是鼻腔共鸣,也就是发闭口母音。
充分地运用鼻腔共鸣,发声也就通畅舒展,不会挤紧费力。
1 歌唱共鸣的原理人体的共鸣腔体主要分为头腔、口腔、胸腔三个部分,其中头腔是不能调节变化有固定容积的共鸣腔体,而口腔、胸腔是能调节变化没有固定容积的共鸣腔体。
头腔共鸣能使声音获得清脆明亮的色彩,具有穿透力。
头腔共鸣的要求是在口腔共鸣的基础上,把声波在口盖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向后移动一些,把下腭放下来,像是把上牙床往上提高一些,同时软腭和小舌也同时向上抬,大舌根下放一些,这样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广,声波便由上腭骨传递到鼻腔及鼻腔上部的诸窦里,并回荡在这些腔体中,使整个头腔共鸣比较丰满。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把声音直接从鼻腔里送出去,否则就会产生鼻音。
声波在鼻腔及其上部的诸窦里形成的头腔共鸣是高泛音的共振,使歌声具有丰富的泛音色彩和高位置,音色辉煌透明。
同时声波共振远离喉头,声带也就减少了喉部的负担和用力,使演唱的功能得以持久。
在学习中,常常要求找到头腔共鸣,打开鼻腔是关键。
比如,唱“香”字,开始总唱成“虾”字,就不对了,可以试着把鼻腔打开一些的感觉去唱,同时把声音往上送,这样从头到尾都听到“香”字的整个字腹都可听到“昂”韵,而不是“啊”韵。
所谓高位置,打开鼻腔是关键,打开鼻腔的感觉找到了,就找到了通往鼻腔共鸣的通道。
头腔共鸣的效果和感觉是很重要的,有了头腔共鸣,歌唱即表现为流畅自如、连贯,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歌唱的共鸣器官有胸腔
歌唱的共鸣器官有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而根据声音特色和声区划分,分别有头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歌唱发声时,我们的声音通过我们体内的各个共鸣腔体,引起共振,这就是共鸣。
共鸣对声音起着修饰美化的作用,任何一个优秀的歌手,其发声和美妙的歌唱都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唱歌技巧 A我们平时生活中采用的是自然式呼吸,这种是下意识的,气吸得少而浅,呼气也不用控制,一次呼吸只要三秒钟左右,不能用于歌唱。
歌唱的呼吸是比较深的腹式呼吸法,既气要吸到腰的周围,然后利用呼气肌和吸气肌的对抗,找到用力的支点。
一次呼吸往往长达十几秒钟,歌唱的高低强弱,茚扬顿挫的变化,全*呼吸肌肉灵活有力的运动来完成。
唱歌时要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声音完全由气息来控制,这就是人们说的“声*气传”。
⒈吸气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之中,深深地闻了一下鲜花的异香----好,这就是歌唱的吸气,这样吸气得才深。
吸气要用鼻和口同时自然的进行,尽力作到平稳轻巧,柔和,不可用强制力量,不能僵,气要吸得深,不可吸在上胸和心窝处。
吸气以后要有像打喷嚏之前那样短暂的一憋,体会一下腰周围的扩张,膨胀的感觉。
找到这种感觉是唱歌的关键。
⒉呼气呼气的方法就是利用横膈膜的力量把腰腹扩张的感觉一直保持住。
想象自己手里拿一大瓶香油往另一个小瓶里灌时那种小心翼翼,憋住气息的感觉,呼气要均匀,舒缓。
各位可以准备一张10平方大小的薄纸片,放在墙上,距离它4---6CM,吸气后保持一下,然后用口吹气使之不落地,半分钟以上便为合格。
也可以代之以一只燃烧的蜡烛,对着火苗发“U”音,正确的气息是火苗倒而不灭,时间越唱越好。
⒊怎样训练横膈膜的力量横膈膜的力量对气息的保持和声音的力度都很重要。
传统的训练方法有;⒈数数字;深吸一口气,利用腰腹的力量保持住,从1开始数,数到60为合格。
数数要均匀要有节奏,不能偷气。
⒉吹灰;深吸一口气,然后就像吹掉桌上的灰尘一样往前吹气,节奏是一慢而快,体会横膈膜的力量。
什么是歌唱共鸣
什么是歌唱共鸣首先声音是从我们的喉咙发出来的,所以想要练声最基本的就是要把喉咙打开,这是歌唱训练中十分重要的中心环节。
其次就是进行发声练习,学习唱歌必须以最基本的发声练习开始。
想要唱好歌就需要我们充分的歌曲的韵味,体会并调节自己的歌唱共鸣。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歌唱的共鸣,希望能帮到你。
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声音要有比较宽广的音域,要有相当响亮的音量,要有表达歌曲感情的各种声音色彩.这些除了要靠正确的气息控制,正确的发声方法之外,更要靠正确掌握人体对发声的共鸣作用.共鸣能够形成的声音质量变化,要比声带自身的发声能量大得多.当某个物体振动发出声响时,影响到周围的其他物体的振动,从而增强了原物体振动的声响,形成了共鸣现象.歌唱的共鸣就是指歌唱发声时,由于气息冲击声带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同时引起了人体内其他各共鸣腔体产生共振的现象.由于共鸣时产生的泛音与声带发出的音组成复音,因此,它使声音得到了美化,达到宏亮、丰满、悦耳、动听的效果.人的声带是极短的振动体,它发出的声音是微小的,全靠人体许多天然的共鸣腔体(如胸腔、咽腔、头腔等)将它扩大,这些共鸣腔体可以调节声带所发声音的大小、明暗及音色上的变化,并能调整其高度.1、人体的共鸣腔体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人的共鸣腔体可以分成不可调节的共鸣腔:胸腔、鼻腔、额窦和蝶窦等,可以调节的共鸣腔:咽腔、喉腔、口腔,这部分是重要的共鸣腔体,可调节共鸣,上联头腔,下联胸腔,是个联络站.歌唱发声时,应随着音的升高或降低的变化,适当地调节那些可调节的共鸣腔体.一般来说,高音的共鸣区是分布在口腔,低音的共鸣区分布在胸腔.但这样的分布并不是说可以将各个共鸣腔孤立地来用,而是应当使所有的共鸣腔体连成一体,即所谓形成“整体共鸣”.整体共鸣就是胸、口、头腔共鸣的混合使用.2、共鸣的运用在歌唱发声时,应用混合共鸣的方法,掌握好共鸣在各声区里的混合比例,使各共鸣腔保持一定的平衡,使声音获得良好的效果.唱高音时头腔共鸣应加强一些,口腔、胸腔也要有;唱中音时,声音要求圆润、流畅,口腔共鸣应多一些,胸腔、头腔共鸣也要有;唱低音时声音低沉、浑厚,以胸腔共鸣为主体,掺入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这样才能在换声区发声时,不发生明显的痕迹.在歌唱发声中,只有及时地调节各共鸣腔体才能使歌唱声音统一、圆润、饱满,音色优美,色彩丰富.3、歌唱共鸣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歌唱共鸣,首先要注意发音器官各部分的协调配合,遵循渐进的原则,从中间往两头发展,即从口腔到头腔和胸腔,不能急于求成.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获得歌唱各种共鸣的方法.1)口腔共鸣口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第一个共鸣区域,它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基础.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稍后拉,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声带发出的声波就随着气息的推送离开咽喉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而引起振动,这个硬腭前部我们也叫硬口盖,这种口腔共鸣效果明亮,靠前,集中,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且可减少咽喉的负担,起保护声带的作用.口腔共鸣要有声音的“点”和“心”(即共鸣焦点),首先必须使口腔中的各有关部分唇、齿、牙、舌以及相适应的咽、喉自然地松开,会厌轻轻抬起,以使咽、喉、腔通畅,口腔壁、咽腔壁的肌肉积极坚硬,这样才会获得良好的共鸣效果.2)头腔共鸣我们常常把头腔共鸣称之为头声.头腔共鸣是我们声音中最具有魅力色彩的成份.它使声音明亮、光彩、辉煌、穿透力强,尤其是男高音、女高音声部,头腔共鸣几乎决定了声音的质量.头腔共鸣是由于声音的频率引起了头部上前方的蝶窦空间的震动而产生的.蝶窦位于鼻孔上,是比较小的结构空间,获得头腔共鸣必须先具有鼻腔共鸣、口腔共鸣,否则头腔共鸣是难以掌握的.具体方法是:把口腔内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后移,下腭放下,软腭和小舌头尽量上提,使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些,声波便沿着上腭骨而传到鼻咽腔、鼻腔和蝶窦等,引起振动,这种共鸣效果清脆,丰富,富有光彩.当然要取得良好的头腔共鸣是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呼吸点、发声点和共鸣位置点这三者协调运动的基础之上的.3)胸腔共鸣胸腔共鸣常常在比较低的声部运用比较多,也常常在各个声部的低声区运用较多.实际上在我们每个声部的所有声区,都需要有胸腔共鸣的成分,只是比例多少的问题.获得胸腔共鸣的具体办法是:发声时,咽喉部呈法打哈欠状态,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上,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并继续继续传送到胸农会引起共鸣.胸腔共鸣的练习一定要注意松弛,千万不要过分地追求胸腔共鸣而去压迫喉头,把浓重的喉音误认为是胸腔共鸣.4、共鸣练习最好是用哼唱,即常说的“哼鸣”来练习“哼鸣”时,如闭口打哈欠状态,双唇微微闭住,口腔内越空越好,鼻、咽腔打开,把气息的通道留得越宽越好,然后让气息顺利经过这些通道,沿着口腔的咽壁、鼻腔壁进入头农会的蝶窦处,蝶窦处的感觉就是我们前额的眉心处.感觉到声音向前向上,体会到眉心在震动,从而发出较明亮集中的“哼鸣”声音.这个发出“哼鸣”的眉心处就是我们要找的头腔共鸣.为了使三个共鸣腔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歌唱共鸣的整体性,在训练时,还可以选择三个有连带关系的母音组进行练习.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是空间比较大,声音较能通畅地进入各个共鸣腔体.注意事项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嗓子,适当地练唱,发声练习的时间,初学时20分钟一次为宜,以后逐渐地加至半小时或一小时,坚持每天练习最重要,绝对避免用全音量来练习。
演唱流行歌曲时共鸣和气息的应用初探
演唱流行歌曲时共鸣和气息的应用初探
共鸣和气息是歌唱技巧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演唱流行歌曲时,它们的应用能够使歌曲更加优美动听,更加深入人心。
本文将从共鸣和气息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共鸣是指在发声过程中,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传入到人体内部后,被不同的共鸣室共同放大,产生更加优美、饱满、有力的声音的现象。
共鸣分为颈部共鸣、喉部共鸣、胸部共鸣、腹部共鸣等多种类型,不同的共鸣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
在演唱流行歌曲时,应用共鸣技巧可以使歌曲更加动感、有力,同时也可以增加情感表达。
例如,在演唱高音段时,通过颈部共鸣和喉部共鸣的协同作用可以使声音更加高亢明亮,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在演唱低音段时,通过胸部共鸣和腹部共鸣的协同作用可以增加声音的厚度和力量感,同时也可以达到稳定、持久的声音效果。
共鸣技巧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演唱技巧,还可以改善嗓音质量,达到保护嗓子、避免声带受损的效果。
气息是指演唱时呼吸运动所形成的气流,是演唱技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避免出现声音嘶哑、节奏不准等问题。
在演唱流行歌曲时,气息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气息控制分为呼吸(吸气)控制和放气控制两部分。
吸气控制是指要通过鼻孔深呼吸来吸进足够的空气,使气流流到体内深部。
放气控制是指控制呼气量,让气流在声带振动的时候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达到平稳的声音效果。
在演唱流行歌曲时,应用气息技巧可以使歌曲更加流畅自然,同时也可以提高演唱稳定性。
总之,共鸣和气息是演唱流行歌曲时不可或缺的技巧之一。
通过正确的应用共鸣和气息技巧,能够使歌曲更加动感、有力,同时也能提高歌曲的表现力和演唱技巧,达到更加优美动听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声乐歌唱中的气息位置共鸣——以《祖国,慈祥的母亲》
为例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一首美声唱法歌曲的艺术风格和演唱技巧进行剖析,论证在汉语声乐歌曲演唱中,气息位置和共鸣位置能否准确掌握对演唱的效果起到关键性作用。
并且进一步分析,如何正确运用气息位置共鸣,才能使这首美声风格歌曲演绎出相对优秀的音响效果。
从而总结出汉语美声歌曲一个共性的演唱技巧。
关键词:气息位置,共鸣位置,面罩,气息控制方法,开口音与闭口音的区别。
本文所要分析的核心内容是:一种共性的声乐歌唱方法——气息位置共鸣。
但是,就中国从古近代以来所有的声乐歌曲而言,它们的艺术风格是多种多样的。
歌曲风格的不同当然会导致歌唱方法的微妙区别。
因此,这里谈到的“共性”好像是相对的,所以在这先为以下讨论的问题找到一个对应的歌曲风格会更加恰当。
那我们暂且把对象局限于美声抒情风格的歌曲吧,下面我们的例子歌曲就是这种风格。
其实,其他的歌唱方法可能会受到歌曲风格的局限,但气息位置共鸣作为歌唱的最基本技巧,在所有汉语歌曲中都是可以共通的(当然以美声抒情风格最为适合)。
怎样才是正确地运用气息位置共鸣?那我们在唱歌之前先要弄清楚共鸣位置点和气息位置的概念。
共鸣位置点就是歌唱时,感觉到发音振动最集中最强烈的身体部位。
气息位置就是:在歌唱中,我们连续发音的时候是不呼吸的,所以在每次发音之前,我们都要吸一口气(换气)。
平时我们吸气的时候会习惯性地
把空气集中于胸腔(这当然与肺的生理位置有关),但我们在唱歌时就要把吸到的空气牢牢地集中于另外一个身体部位(这个命题应该会是解剖学的悖论,所以是要靠歌唱者的感觉问题作为讨论对象),这个身体部位就是气息位置。
我们在演唱声乐歌曲的时候,每一句的发音都应该准确地把握共鸣位置和气息位置,这对演唱的最基本效果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汉语美声歌曲中尤为明显)。
那演唱时共鸣位置在哪里为恰当呢?共鸣位置准确来说应该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定位在面罩这个身体位置最为恰当。
面罩就在双眼中间稍微靠上的头部位置上。
演唱时气息位置在哪里为恰当呢?气息位置应该定位于人体的腹腔。
我们在连续发音的时候是不呼吸的,但是我们在歌唱过程中会根据间断,适时地呼吸(这个过程由潜意识控制,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这个较为频繁的呼吸是正确的,且不可避免,导致气息位置的控制成为了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此这里不得不谈到气息控制方法的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气息位置应该定位在腹腔,那怎样把这个过程尽可能地做到最好呢?最好的气息控制方法叫做气息向下,通俗来说其实就是,在整个声乐歌唱过程中,有意识地把腹部适当地处于撑胀的状态。
当然这要求自然地完成,要利用呼吸到的充足的空气。
下面我就通过一些实验来证明,共鸣位置定位于面罩,气息位置定位于腹腔,在声乐演唱中,能得到比共鸣位置和气息位置混乱地歌唱更有震撼力的音色。
我在唱到《祖国,慈祥的母亲》的副歌部分第一乐句——“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
如果我把气息位置爬上了胸腔,这就导致了我气息完全不够用,根本无法把这个短的乐句连贯地唱完;如果我的共鸣位置不保持在面罩上,这个共鸣位置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喉咙上,结果导致了气息位置共鸣的方法完全失效,唱出来的音色沙哑,甚至像说话。
因为这一句的音区是比较高的,共鸣位置不能
保持在面罩还可能产生刺耳的破音。
现在把这一句——“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用正确的共鸣位置(面罩)和气息位置(腹腔)演绎出来。
结果,不但声音更有穿透力、可以传得更远,而且这十个字的音色可听性更高,基本可以达到把歌曲推向高潮的要求。
这就是正确的气息位置共鸣的歌唱方法。
这里还要提一下在演唱低音区部分的时候共鸣位置的选择问题。
不用质疑,歌唱中无论唱到多低的音都应该选取面罩位置共鸣。
当然,所有人在唱低音的时候都会感觉到胸腔的共鸣,但这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这并不是演唱方法的范畴。
所以这和共鸣位置选择在面罩上并不矛盾。
就选《祖国,慈祥的母亲》主歌部分的结束那几个字的发音——“赤子心灵”为例。
如果不保持面罩共鸣,会导致三种结果:咬字不清;气息不够用,无法连贯地唱完这句;音色走样。
在《祖国,慈祥的母亲》这首歌曲中,有很多开口音和闭口音的区别发音,这和歌唱中的气息位置共鸣有密切的理论联系,所以要提到。
就选取歌曲结束的最后一个音来讲。
这个音发音是“M”,不是“啦”,也不是“啊”,是闭口音,并且音区比较高。
这就要特别注意运用典型的高音闭口字发音方法。
面罩共鸣要坚决保持,否则会破音;气息位置一定要决不间断地保持在腹腔,否则这个音会断,也可能会导致破音。
只有在唱这个音的时候坚决做到以上两点,气息位置共鸣的声乐歌唱方法才不会失效,才能保证这首歌曲演唱的完整性。
下面再谈谈开口字的发音方法。
大家都知道,演唱美声风格的汉语歌曲的时候,口腔后部的上下两排锁骨要尽量保持撑开(打开状态),这有利于腹腔上来的气流更完整地冲击声带,达到良好的发音效果。
但是因为演唱语言的原因,我们的唱歌口型不能改变,绝对要咬字清楚,这才能符合近现代声乐的艺术表现文
化。
因此,我们在闭口字发音的时候,虽然口腔处于相对中空状态,但喉咙的气流输出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我们在实行开口字发音的时候,喉咙气流的输出速度会大大增加(如图)。
这样,我们就会有喉咙共鸣的感觉,但是这并不影响面罩位置共鸣。
所以,我们在开口字发音的时候,应该坚定不移保持面罩位置共鸣和腹腔的气息位置,并且顺从喉咙打开共鸣的感觉,以达到更宽广的发音效果。
总的来说,我们无论是演唱《祖国,慈祥的母亲》这首抒情性美声歌曲,还是演唱其他的美声歌曲,乃至于演唱其他风格的声乐歌曲,都应该跟着艺术的感觉和感情,灵活地去演绎它们。
同时,为了使自己演唱达到最大共鸣的音响效果,我们必须要坚决执行气息位置共鸣这种发音技巧。
其发音方法总结如下:1,气息位置保持在腹腔;2,保持面罩位置共鸣;3,气息要平稳输出,感觉自然;4,保持咬字清楚,根据声乐艺术的不同风格口腔适当保持中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