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
作者:管建刚
(原载于《人民教育》2015年第17期)
扔掉了剩下的,也许就是有用的
六年级家长会上,安排了学生和家长对话。学生发问:花那么多时间做作业、学功课,将来究竟有什么用?将来的工作用得着应用题、关联词填空吗?家长们难以回答,老师们也一时语塞。
教育要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什么才是“一生有用”的?家长不清楚犹可原谅,教师稀里糊涂真的令人汗颜。
我是农村娃,从小喜欢数学,讨厌语文,自打上了初中,语文没得过“优”。阴差阳错成了语文老师,发表了几百篇文章,出版了十多本书。
是什么塑造了今天的我?除小学的识字,对我有重要意义的,第一是“坚持到底”。小时候正值包产到户,家里田多、活多,还有“三产”,一放学就要干活。但活再多,我都咬牙干完,绝不偷工减料,这磨炼了我的性格。第二叫“为他人想”。小时候缺吃少喝,偶尔有吃的,妈妈从不许我放开吃。私底下,妈妈告诫我,喜欢吃的菜不许多吃;你喜欢吃,别人也喜欢吃,想想别人!第三叫“要有规矩”。坐要有坐相,站要有站相,一个人不能没有规矩。第四叫“定得下心”,我学静坐,一坐两个小时,坐下来写文章,心不浮,气不躁。此四样,让我受益匪浅。
教书育人,教书的目的是育人。究竟要育“人”的什么?从我的经验来看,有三个内容。第一是“人的道德素养”。道德素养,一句话,叫做“为他人着想”。为何要诚信?为他人着想;为何要友善?为他人着想;为何要遵守规则?因为遵守规则,既方便他人,又方便自己……将“为他人着想”付诸行动的人,不管学历高低,成就大小,一定是真绅士。“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和行为,那是一辈子有用的。
其次是“非智力因素”。从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来谈,那太宽泛了。非智力因素里,最核心、最要培养的是
自控力、专注力、坚持力、耐挫力。当年,村小的教室里挂着巴斯德的名言: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不少家长挂在嘴边的是“开心就好”,其实比开心更重要的,是抵抗不开心、化解不开心的能力。这个能力只有在“不开心”中,即抗挫中,得以锤炼。一个人的自控力、专注力、坚持力、耐挫力,这些是你一辈子有用的。
第三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当然重要。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学生所要学的课程越来越多,所有课程都要求低耗高效,多年来的师训也都着力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术和水平,没有去研究学科核心素养。
该扔掉就义无反顾地扔掉,扔掉了剩下的,也许就是有用的,这也正可以回答学生的质疑:花那么多时间学这些有什么用?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了!
抓住来自现场的“小”事,就是做了教育的“大”事
分科教学占据了90%以上学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学校教育几乎等同于学科教学。即便各学科找到了“核心素养”,学校教育至多也是精简化的、指向核心素养的分科教学。
不得不面对一个存在已久的事实:语文教师的眼中只有语文,数学老师的眼中只有数学……教师眼中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首先是学科本位的。一位实习数学老师,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熟视无睹之余,还振振有词:那是班主任的事。
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本身无法自然发酵为“人”一辈子有用的素养。学科知识、学科能力要转化学科素养,转化为人的素养,必须要有非学科、非量化、非智力的“要素”加入。这些有用的“要素”,不能指派给某一个学科,即使指派给某一个学科,它也无法独自承担。
人的“道德核心素养”“非智力素养”比之“学科关键素养”,对未来更有影响力。这一点不得不说说“包班”的好处,每门学科的教学都是教师进行“人”的教育的基地。当然,远水难解近渴,目前来讲,最为便捷的方法,就是在分科教学中注入核心素养的培育。道德素养的培养也好,非智力素养的培养也好,都要有一个载体,例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学习本身也是活动,是占据学生在校90%时间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一定会表现出专注或不
专注、坚持或不坚持、遵守或不遵守、友善或不友善,这些正是绝好的教育资源。
遗憾的是,很多老师都无视这个重要的教育资源,他们把这些“教育”看作班主任的事。事实上,学科教师首先是一名“老师”,其次才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音乐老师、信息老师……人的“道德核心素养”“非智力素养”培养,应该成为所有学科的首要目标,这是老生常谈的“目中有人”。
教育的无处不在应该体现在教学中。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对本学科的关键素养培养应该了然于胸,他所要应对的,是活生生的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复杂情境。
在人的道德素养、非智力素养培养中,来自现场的教育力量,远比文本的力量强大。课堂上,甲学生专注听讲的眼神,乙学生认真倾听的表情,一经教师捕捉和放大,便是培育“专注力”的资源。学生接连失败了三次,终于迎来克服难题的兴奋,一经教师放大,便是培育“坚持力”的绝好资源。课堂上分发资料,左边的同学拿到后,传给右边的同学,没有停留;同学主动将书放在中间,给忘带教材的同桌看,这是多好的“为他人着想”的例子。
课堂上有,课外也有这样的教育资源。学生作业订正了三次,错了三次,依然不急不躁;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主动往前走一步……诸如此类的事天天在发生,抓住这些来自现场的“小”事,就是做了教育的“大”事。
当“学科教学”成了“人的教育”的重要平台,“学科教学”就自然而然地升格为“学科教育”。优秀的教师,本质上都在做着“学科教育”的事。
作为“人”的存在,教师本身就是教育
25岁的斯蒂芬·茨威格去拜访罗丹。罗丹邀请年轻人参观他的工作室。就在这时,罗丹发现新作品有瑕疵,连续工作了几个小时,直到满意后扔下工具,才看到了茨威格。茨威格大受震动,恍然领悟:除了专注,成就伟业没有别的秘诀。
罗丹并没有用嘴巴告诉茨威格成功的秘诀。他的行为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教育的另一个名字叫影响,这个影响主要来自作为“人”的老师的一举一动。
暑假里,教音乐的张老师来学校弹琴、练声,她说家里怕吵着邻居。我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