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及风格专题复习教案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语言风格鉴赏+课件
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语言风格 婉约细腻 绚丽飘逸 清新雅致 豪放旷达
将诗句与对应的语言风格连线 ⑤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步骤一:语言清新、自然、质朴(明特色)。
步骤二: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 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 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不作雕饰,自然成句,生活 意味十足(列例证)。
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 事》
合诗句说明理由。
炼字
语言赏析题是近几年 高考考查的热点,且
重点考查了语言风格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和炼字。
全国 《插田
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 语同?
语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
言 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
常见命题方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题技巧
答题步骤: ①明特色: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②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或结合
全诗分析。 ③析作用:指出描绘了什么样的形象或表现了作者怎样
的感情。
巩固提升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①浅近直白(明特色)。入如“溪边白鹭,来吾告汝”,又如“要物我欣然 一处”(列例证),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析感情)。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完美版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高考要求】鉴赏诗歌的语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赏析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
2.培养学生概括语言风格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审题规范作答的能力。
【题型剖析】炼句炼意型★命题形式:诗中××句,你认为妙在何处?请结合全诗做简要赏析。
★提问变式:××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题指津:古代诗歌的语句具有凝练且内蕴丰富的特点,往往一句诗就蕴含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赏析诗句不仅要读懂其字面含义,还要联系全诗主旨、表达技巧仔细推敲、揣摩其言外之意,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鉴赏古人炼句炼意的精妙。
★答题步骤:第一步,释句意,点出诗句的表面意或言外之意;第二步,明手法,说出该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第三步,点情景,概述该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创设了怎样的意境;第四步,析感情,指出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有时第一步可以省略。
★答题示例:(2007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答:这句诗借景抒情(明手法),通过描写山雨过后天地寂廖的景象(点情景),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析感情)。
赏评语言风格型★命题形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式: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题指津:这种题型重在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淡雅高远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清新、明丽、豪迈、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清新飘逸、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等……。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理解各种诗歌类型的表现手法,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诗、词、赋、散文等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及区别。
2. 古代诗歌的类型:山水田园诗、边塞诗、豪放派、婉约派等不同类型的诗歌特点。
3.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
4. 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意象分析、情感分析、结构分析等。
5. 古代诗歌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进行详细解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类型及表现手法;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在实际诗歌鉴赏中的应用;对复杂情感和意象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课堂讲解: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类型、表现手法进行讲解,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3. 实践鉴赏:让学生对选取的诗歌进行自主鉴赏,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默写课后选取的古代诗歌。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背景、作者生平等,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诗歌的详细解析,使学生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诗歌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古代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 分析古代诗歌的形式和技巧,包括韵律、节奏、意象、修辞等。
3. 培养学生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4. 通过对古代诗歌的鉴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抒情性、含蓄性、音乐性等。
2. 古代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了解古代诗歌的分类,如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咏物诗等,掌握各类诗歌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古代诗歌的形式和技巧:学习古代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修辞等基本形式和技巧,并能运用到诗歌鉴赏中。
4.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学习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了解背景、把握情感、分析形象、品味语言等。
5. 经典古代诗歌鉴赏:欣赏和分析一些经典的古代诗歌,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深入理解和领悟其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分类、形式和技巧等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古代诗歌,让学生具体感受和理解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代诗歌的感悟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鉴赏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诗歌鉴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诗歌鉴赏练习:布置相关的诗歌鉴赏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诗歌创作或改写: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改写,评估学生对古代诗歌形式和技巧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4.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代诗歌,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代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课堂讲授: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5. 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与分类介绍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阐述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格律、韵律、意象、情感等讲解古代诗歌的分类:近体诗、古体诗、词、曲等2. 第二课时: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3. 第三课时: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步骤:理解、品味、感悟讲解如何分析古代诗歌的意象、情感、主旨等4. 第四课时: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分析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5. 第五课时:古代诗歌的综合鉴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首古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鉴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互相交流学习七、教学资源与手段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古代诗歌的相关内容2. 教学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作为教学案例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古代诗歌鉴赏实例4. 教学视频: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八、教学环境与条件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齐全3. 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古代诗歌鉴赏材料九、教学策略与措施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3. 比较鉴赏:引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古代诗歌的鉴赏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十、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提问:教师应及时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4.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十一、教学拓展与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诗歌的分类及发展历程。
2. 分析古代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和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高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诗歌的定义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诗歌的类型及特点2. 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中的意象、象征和隐喻诗歌的节奏和韵律3. 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诗歌中的事物形象4. 诗歌的情感鉴赏诗歌的情感表达方式诗歌的情感类型及特点诗歌的情感共鸣与体验5. 诗歌的手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结构手法诗歌的修辞手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和手法鉴赏。
2. 教学难点: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和手法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基本概念、特点、语言、形象、情感和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古代诗歌,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实践。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诗歌鉴赏心得,互相学习。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第二课时:诗歌的语言鉴赏3. 第三课时:诗歌的形象鉴赏4. 第四课时:诗歌的情感鉴赏5. 第五课时:诗歌的手法鉴赏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诗歌鉴赏练习:布置诗歌鉴赏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古代诗歌教材,提供丰富的诗歌作品和鉴赏指导。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示诗歌作品和鉴赏要点。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诗歌作品和鉴赏观点,拓展学生的视野。
八、教学建议1.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高考复习诗词鉴赏教案
一、教案名称:高考复习诗词鉴赏教案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象、情感和主旨,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诗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内容:1. 诗词的基本形式: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2. 诗词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
3. 诗词的意象:自然意象、社会意象、抽象意象等。
4. 诗词的情感:喜、怒、哀、乐、爱、恨等。
5. 诗词的主旨: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诗词的基本形式、修辞手法、意象、情感和主旨等知识点。
2. 示例法:通过具体诗词作品,分析其形式、修辞、意象、情感和主旨等方面的特点。
3. 练习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鉴赏给出的诗词作品。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诗词鉴赏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步骤:1. 诗词的基本形式:介绍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绝句、词、曲等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了解各自的规律和区别。
2. 诗词的修辞手法:讲解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结合具体诗词示例进行分析。
3. 诗词的意象:讲解自然意象、社会意象、抽象意象等概念,分析诗词中意象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4. 诗词的情感:引导学生感知诗词中的喜、怒、哀、乐、爱、恨等情感,理解情感对诗词的影响。
5. 诗词的主旨:讲解诗词主旨的表达方式,分析诗词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特点。
六、教学步骤(续):6. 诗词鉴赏实践:a. 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诗词作品,让学生独立鉴赏,分析其形式、修辞、意象、情感和主旨。
b. 分组讨论,分享鉴赏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c. 汇报交流,教师点评,总结鉴赏方法和技巧。
7. 诗词创作指导:a. 讲解诗词创作的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b.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实践,鼓励创新和个性表达。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
2. 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度,能够准确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3. 通过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表达技巧概述2. 具体诗歌的鉴赏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鉴赏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境,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诗歌的鉴赏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表达技巧。
3.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歌的表达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
3. 诗歌鉴赏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让学生结合所学技巧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与拓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古代诗歌的魅力。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选取一首古代诗歌,运用所学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分析。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诗歌鉴赏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选取: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如《登高》、《静夜思》等。
2. 分析重点:针对每首诗歌,引导学生关注其表达技巧的运用,如抒情手法、描写手法、结构手法等。
3. 案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感悟。
七、诗歌鉴赏实践1. 实践活动:让学生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运用所学表达技巧进行鉴赏分析。
最新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及风格专题复习教案演示教学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及风格专题复习教案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考查方向: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效果)即炼字;2、对诗句中某个字眼艺术效果的赏析,即赏析诗眼;3.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4、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5、对特殊词的赏析。
(考查不多)专题讲解一、炼字型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笔下便有了丰富的内涵。
能体会寻常词语的内涵,便是一种鉴赏能力。
(一)炼动词。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
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
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
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第一专题诗歌形象的把握和鉴赏一、复习目标:1、要学会知人论世。
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
2、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形象和意象。
3、掌握出题的角度。
如:人物形象的特点,形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景物的特点和塑造的方法或角度(近远、动静、色彩、各感官、大小等),景物的层次和作用,意象的含义和深层含义,意象组合而表现出来的意境二、复习提示:1、鉴赏人物形象要分析刻画形象的手法,注意分析形象的相关描写,分析形象所处的环境;鉴赏景物要分析具体景物的含义,注意景物的特点和作用;注意意象的特定含义、隐性含义、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注意不同意象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2、了解一些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三、考点分析:“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包括分析古诗中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鉴赏古诗形象就是要准确分析诗中景物和人物的特征及其蕴含的情感。
景物形象包括意象和意境,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客观物象,即含有某种思想感情的形象。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图景。
人物形象包括作者形象(即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及其在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登高》中杜甫的形象和白居易《卖炭翁》中卖炭翁的形象。
高考鉴赏古诗形象试题主要有分析意象试题和分析意境试题两类。
分析意象试题主要分为两种设题方式:(1)要求分析意象特征,(2)要求分析意象的寓意或情感。
分析意境试题主要有三种设题方式:(1)要求分析意境中的“境”,就是分析意境中景的因素,题干中常含有“画面”“情景”“图象”“景象”等要求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要求语,(2)分析意境中的“意”就是要求分析意境中蕴含的情感或寓意,(3)分别分析意境中的“境”和“意”就是既要分析意境中“情”的因素,题干中常同时含有“画面”和“感情”两个词语,或“景与情”等要求语。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作品的语言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如意象、韵律、节奏等。
2. 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2. 意象、韵律、节奏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3. 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方法三、教学重点1. 古代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2. 意象、韵律、节奏在古代诗歌中的表现3. 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技巧四、教学难点1. 古代诗歌的深层含义2. 欣赏古代诗歌的个性化和创新性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的基本语言特点、意象、韵律、节奏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古代诗歌,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意象、韵律、节奏等在诗歌中的作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1.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1)意象:古代诗歌中的具体事物,如山水、花鸟等,具有象征意义。
(2)韵律:古代诗歌的音节、停顿、重音等,形成一定的音乐美。
(3)节奏:古代诗歌的韵脚、对仗等,呈现出一种节奏感。
2. 意象、韵律、节奏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1)意象:丰富诗歌的内容,表达诗人的情感。
(2)韵律:使诗歌具有音乐美,增强审美效果。
(3)节奏:突出诗歌的韵律美,表现诗人的情感。
【案例分析】1. 分析具体古代诗歌,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意象、韵律、节奏等在诗歌中的作用。
【课堂讨论】1. 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的方法(1)关注诗歌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2)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品味音乐效果。
(3)把握诗歌的节奏感,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欣赏古代诗歌。
【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引导学生关注古代诗歌的深层含义,提高审美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的古代诗歌,加深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欣赏。
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
一、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诗歌基本概念与术语复习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诗、词、赋、散文等。
2. 让学生了解各种诗歌形式的特点和区别。
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的定义与区分。
2. 各种诗歌形式(如古体诗、近体诗、词、赋、散文等)的特点和区别。
3. 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鉴赏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复习诗歌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2. 分析各种诗歌形式的特点和区别,让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3. 教授诗歌的鉴赏方法,让学生进行实际诗歌鉴赏练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基本概念和术语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各种诗歌形式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诗歌鉴赏方法的运用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七、作业布置:1. 整理并复习诗歌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分析一首诗歌的形式特点,写成小论文。
3. 选取一首诗歌进行鉴赏,记录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八、教学资源:1. 诗歌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资料。
2. 各种诗歌形式的案例分析。
3. 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九、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十、教学延伸:1. 深入研究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探讨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历史文化背景。
3. 组织诗歌朗诵和创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诗歌素养。
六、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教案七、章节名称:第二章诗歌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 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对诗歌表达效果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诗歌创作的能力。
九、教学内容:1. 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例子。
2. 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和表达效果的分析。
3. 诗歌创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练习。
十、教学步骤:1. 介绍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
2. 分析一首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教案通用 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教案洪泽县中学【备课时间】2006 .1.26 【上课时间】【课题】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课型】复习课【教学目的】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并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教学时数】六课时古代诗歌鉴赏之一考试说明: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
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
鉴赏其形象。
人物形象:A、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B、作品中其他人物。
自然景象或意象: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例①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答问题:问:诗中第一、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答:第一句“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在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
例②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回答问题: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答: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例③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及风格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及风格专题复习教案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考查方向: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效果)即炼字;2、对诗句中某个字眼艺术效果的赏析,即赏析诗眼;3.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4、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5、对特殊词的赏析。
(考查不多)专题讲解一、炼字型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笔下便有了丰富的内涵。
能体会寻常词语的内涵,便是一种鉴赏能力。
(一)炼动词。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
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
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
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复习教案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复习教案【考纲解读】【考点透析】一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1.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形象。
《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漂亮活泼、伶俐俏皮;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孔雀东南飞》:刻画的同封建家长制作斗争的刘兰芝、焦仲卿等。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2.诗人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1)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 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手法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高考诗歌鉴赏得分率。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诗歌的定义1.2 诗歌的特点:凝练、形象、音乐性、抒情性等2. 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2.1 古代诗歌: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2.2 现代诗歌: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等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 诗歌鉴赏实例分析:选取代表性诗歌,分析其语言、形象、情感、手法等,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3.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及鉴赏心得,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诗歌鉴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阶段性测试:定期进行诗歌鉴赏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五、教学资源1. 诗歌鉴赏教材:提供权威的诗歌鉴赏教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诗歌鉴赏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诗歌朗诵视频:选取经典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美。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诗歌案例,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对比分析:组织学生对比分析不同诗歌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实践演练:创设诗歌创作和表演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升综合素养。
七、教学实践1.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创作诗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诗歌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表演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诗人的故居、纪念馆等,深入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及风格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及风格专题第一章:诗歌语言的特点1.1 诗歌语言的简洁性1.2 诗歌语言的形象性1.3 诗歌语言的音乐性1.4 诗歌语言的寓意性第二章:诗歌风格的分类与特点2.1 豪放派2.1.1 豪放派的特点2.1.2 豪放派的代表诗人2.2 婉约派2.2.1 婉约派的特点2.2.2 婉约派的代表诗人2.3 田园诗派2.3.1 田园诗派的特点2.3.2 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2.4 边塞诗派2.4.1 边塞诗派的特点2.4.2 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第三章:诗歌语言的鉴赏方法3.1 从诗歌语言的简洁性入手3.2 从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入手3.3 从诗歌语言的音乐性入手3.4 从诗歌语言的寓意性入手第四章:诗歌风格的鉴赏方法4.1 从豪放派的特点入手4.2 从婉约派的特点入手4.3 从田园诗派的特点入手4.4 从边塞诗派的特点入手第五章:实例分析与练习5.1 分析一首豪放派的诗歌5.2 分析一首婉约派的诗歌5.3 分析一首田园诗派的诗歌5.4 分析一首边塞诗派的诗歌第六章:诗歌语言的修辞手法6.1 比喻6.2 拟人6.3 夸张6.4 对偶6.5 设问6.6 反问第七章:诗歌语言的炼字技巧7.1 炼字的概念与意义7.2 炼字的方法与技巧7.3 炼字的实践与应用第八章:诗歌风格与时代背景的关系8.1 诗歌风格与唐代背景的关系8.2 诗歌风格与宋代背景的关系8.3 诗歌风格与明代背景的关系8.4 诗歌风格与清代背景的关系第九章:诗歌风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9.1 诗歌风格与儒家文化的关系9.2 诗歌风格与道家文化的关系9.3 诗歌风格与佛教文化的关系9.4 诗歌风格与其他文化流派的关系第十章:综合练习与赏析10.1 分析一首运用丰富修辞手法的诗歌10.2 分析一首炼字技巧高超的诗歌10.3 分析一首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诗歌10.4 分析一首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的诗歌第十一章:诗歌鉴赏的审美原则11.1 意境的创设11.2 情感的真挚11.3 形式的完美11.4 语言的艺术性第十二章:诗歌鉴赏的误区与纠正12.1 误区一:重形式轻内容12.2 误区二:过分解读象征与隐喻12.3 误区三:忽视诗人的生活背景12.4 误区四:忽略诗歌的音乐性12.5 误区的纠正方法与策略第十三章:诗歌鉴赏的实践方法13.1 朗读与感悟13.2 分析与解读13.3 比较与联系13.4 批判与创新第十四章:诗歌鉴赏案例分析14.1 分析一首具有深刻意境的诗歌14.2 分析一首情感表达丰富的诗歌14.3 分析一首形式上独特的诗歌14.4 分析一首语言艺术性极强的诗歌第十五章:总结与提高15.1 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总结15.2 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策略15.3 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角色转换15.4 诗歌鉴赏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语言及风格专题”,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语言及风格专题复习教案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考查方向: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效果)即炼字;2、对诗句中某个字眼艺术效果的赏析,即赏析诗眼;3.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4、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5、对特殊词的赏析。
(考查不多)专题讲解一、炼字型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笔下便有了丰富的内涵。
能体会寻常词语的内涵,便是一种鉴赏能力。
(一)炼动词。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
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
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
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郊兴》王勃)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
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
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
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二)炼形容词。
例1:“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例2:周密的"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触觉,更是形容词锤炼中通感的妙用。
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也有副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三)炼数量词。
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这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了,不必赘述。
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炼字型可参见金版教程94页(教师版172页)。
【提问方式】]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使用的修辞手法)+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步骤可结合金版教程 95页(教师版173页)。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释含义)。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描景象)。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点情境)。
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问: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答: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释含义、描景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点情境)。
诗歌总领课第二首诗天津卷《骤雨》中“卷”“吼”两词的表达效果也是炼字型。
例题还可参见金版教程 95页(教师版173页)2010年重庆卷《菩萨蛮·北固题壁》。
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2007年全国I I卷)新晴野望王维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释含义、描景象)。
写出了雨后新晴美丽清新的景色(点情境)。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风王安石一马春风北首燕①,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②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着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③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北首:向北。
燕,今北京市,时为辽国都城。
②原:原野。
③辛夷:木笔花,又叫迎春花。
问:颔联“阳浮树外沧江水”中的“浮”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春风吹拂,江面水波荡漾;阳光普照,江水波光粼粼。
远眺水天相接处,阳光随着波涛的涌动仿佛在漂浮、游弋、升腾(释含义、描景象)。
“浮”字写出了春风、江水、阳光的融合,赋予静态的景象以动态的美感(点情境)。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晚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问: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刻炼之功。
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用得很特别。
请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个动词,答题时要考虑两字本身在诗歌中的含义,其次要考虑两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
答案:鸟儿隐没于碧空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释含义、描景象)。
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点情境)。
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湘门①陶弼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②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①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
②行(hánɡ):行列。
问: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1)“沉”字好。
城门地势低,放眼望去浩茫的江水仿佛要把远处的山峦淹没似的(释含义、描景象)。
“沉”字写出了水势之大,既传达了远水浩茫给诗人的强烈主观感受,又恰当地把握住了描写的分寸(点情境)。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筝唐·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问: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人的情景(释含义、描景象);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愤,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点情境)。
6、金版教程 97页13题,14题第2问(教师版176页13题、14题第2问)二:赏析诗眼型诗有“诗眼”,词有“词眼”。
这里的“诗眼”、“词眼”,就是指诗歌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怜己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
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便是题眼。
八句诗中虽然未用一个“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喜”意。
在阅读中,发现并评析“题眼”,可以帮助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