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外源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及机制

合集下载

第3章毒作用机制

第3章毒作用机制

6/17/2020
17
(2)主要的活性氧 ①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A、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基本特点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一种弱的氧化剂,能氧化某些分
子如维生素C和巯基。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一种强的还 原剂,如还原细胞色素C。 B、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增毒途径
❖一是导致过氧化氢的形成,然后生成羟自由基。 ❖二是产生过氧亚硝基(ONOO-) ,最后生成二氧化氮
和碳酸盐阴离子自由基。
6/17/2020
18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两个增毒途径
6/17/2020
19
C、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消除过程。
❖ 在水溶液中O2.- 通过歧化反应消除,产生H2O2和O2,反 应由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催化。
O2.- + O2.- +2H+
H2O2+O2
SOD按辅基不同分为2类: ① Cu/Zn-SOD: 存在于真核生物的胞液中。 ② Mn-SOD: 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线粒体中。
6/17/2020
11
(三) 氧化还原活性剂的形成
如硝酸盐经过肠道细菌的作用还原,生成亚硝酸盐,可 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还原性物质如抗坏血酸等,以及NADPH-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等还原酶可使Cr6+还原为Cr5+。Cr5+反过来又可 催化HO·生成。
6/17/2020
12
(四) 自由基的形成
与.OH相比,O2.-、H2O2的反应性弱,但它们有较长的寿 命,因此它们能与远离自由基产生部位的分子反应。
6/17/2020
22
4. 自由基的来源
机体内自由基的来源:
生物系统本身产生; 外来化合物的代谢产生。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和影响因素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和影响因素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5. 阈值(阈剂量和阈浓度)为一种物质使 机体(人或实验动物)刚开始发生效应的剂 量或浓度,即稍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 而达到或稍高于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一种化学物对每种效应都可有一个阈值, 因此一种化学物可有多个阈值。对某种效 应,对不同的个体可有不同的阈值。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生物学标志
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指机 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 指标,包括反映早期生物效应(early biological effect)、结构和/或功能改变 (altered structure/functon)及疾病 (disease)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 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 应的信息。
一类为毒性上限参数,是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以 死亡为终点的各项毒性参数。 另一类为毒性下限参数,即有害作用阈剂量及 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可以从急性、亚 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中得到。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
1. 致死剂量或浓度 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 学物引起受试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1) 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l00或LCl00):指引 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 度。 (2) 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指引起 一组受试实验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LD50数值越小,表示外源化学物的毒性越强, 反之LD50数值越大,则毒性越低。
表示毒性的常用指标-安全限值
(1) 每日容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是以体重表达的每日容许 摄入量,以 此量终生摄入无可测量的健 康危险性(标准人为60kg)。 (2) 最高容许浓度(maximal allowable concenrtation,MAC) 系 指某一外源化学物可以在环境中存在而 不致对人体造成任何损害作用的浓度。

食品毒理学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和生物转运

食品毒理学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和生物转运

第三章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和生物转运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①外源化学物的固有毒性和接触量;②外源化学物或其活性代谢物到达作用部位的效率。

一、外源化学物的体内动态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代谢)→排泄Absorption → Distribution → Metabolism → Excretion二、生物转运1.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脂质双分子层基架,分子数超过蛋白质分子数100倍以上。

(稳定性和流动性)蛋白质镶嵌或贯穿于脂质双分子层中,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

糖类多为短糖链,与膜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

有的可作为膜受体的识别部分,特异性地和激素或递质分子相结合;有的则作为抗原物质,表达某种免疫信息液态/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和不同生理功能的球形蛋白质。

3.意义生物膜这种液态/流动镶嵌结构与外源性化学物转运密切相关。

膜的流动性1. 使膜可以承受较大的张力和外形变化而不致破裂,即使发生较小的断裂,也可以自动融合修复;2. 使细胞具有变形能力生物膜与细胞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息息相关。

4.生物膜的功能5.生物膜的生物转运方式6.影响生物转运的因素外源化学物本身的结构、分子量的大小、脂/水分配系数的大小、带电性、与内源性物质的相似性等。

影响简单扩散的主要因素生物膜的浓度梯度、厚度、面积、脂/水分配系数、解离度等。

脂/水分配系数 (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化学物在含有脂和水的体系中,在分配达到平衡时在脂相和水相的溶解度比值。

第二节吸收吸收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通过生物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吸收部位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染毒首过效应除口腔和直肠外,从胃和肠吸收到局部血管的物质都要汇入肝门静脉到达肝脏之后再进入体循环,未到体循环就被肝脏代谢和排泄的现象首过效应积极的保护作用(肝脏非靶器官)在吸收部位发生代谢后再进入体循环的现象都称为首过效应一、经消化道吸收消化道是水和食物中外源物的主要吸收部位,从口腔到直肠的各个部位都可吸收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1.吸收机制:简单扩散膜孔过滤载体中介吞噬或胞饮等脂溶性的非解离型的有机化学物分子以被动扩散方式通过消化道粘膜上皮层到达粘膜的血液外源化学物经膜孔(直径为0.4nm)滤过主要是较小(分子量小于200)的水溶性分子一些金属类可以经特异的转运载体机制吸收,如铬和锰可以通过铁转运机制吸收,铅可以利用钙转运机制吸收等一些颗粒物质如偶氮染料和聚苯乙烯乳胶可通过吞噬或胞饮作用进入小肠上皮细胞2. 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1)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固体物质且在胃肠中溶解度较低者,吸收差;脂溶性物质较水溶性物质易被吸收;同一种固体物质,分散度越大,与胃肠道上皮细胞接触面积越大,吸收越容易;解离状态的物质不能借助简单扩散透过胃肠粘膜而被吸收或吸收速度极慢。

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毒作用形式
三、毒作用特征
(一)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剂量-反应关系是指接触特征与毒效应谱之间的 关系,是毒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它从量的角 度阐明毒物作用的规律性,可反映毒作用的特征。
剂量- 给予机体的量或机体接触的量
效应(effect)和反应(response)
强度(potency)和效能(efficacy)
对于剂量—效应关系研究,为了比较两种或多 种化学物毒作用,可比较强度和效能。
强度是指相等效应时剂量的差别。 效能是指效应的差别, 以引起的最大效应Emax 代表效能的高低。化学物的效能取决于化学物本 身的内在活性和药理作用或毒作用的特点。而在 剂量—效应曲线中产生相等效应1/2Emax所需剂 量或浓度的大小与化学物或药物的强度成反比。
按毒作用损伤的恢复情况分类


可逆毒性(reversible toxicity):指停止 接触毒物后,毒性作用可逐渐消退。 不可逆毒性(irreversible toxicity) :指 停止接触毒物后,毒性作用继续存在,甚 至损害可进一步发展。高剂量、长时间接 触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致畸、致癌 作用一般为不可逆损伤。
随着剂量的增加,反应率的增加类似指 数曲线 。其方程式为: y=axb 转换:Lgy=a+blgx 4. 直线关系型 5. 其它曲线: 不规则曲线 6. 受干扰的曲线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有曲线规律。
确定剂量反应关系曲线的意义
1.更好地了解毒作用的性质和特点
2.便于选择直线化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3.便于进行内插和外推
阈值(threshold) 一种物质使机体(人或实验动物) 刚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稍低于阈值时 效应不发生,而达到或稍高于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通常用NOAEL或NOEL作为阈值的近似值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挥发性
有些有机溶剂的LD50值相似,即其绝对毒性相 当,但由于其各自的挥发度不同,所以实际毒 性可以相差较大
如苯与苯乙烯的LC50值均为45mg/L,即其绝 对毒性相同。但苯很易挥发,而苯乙烯的挥发 度仅及苯的1/11,所以苯乙烯形成空气中高浓 度就较困难,实际上比苯的危害性为低
在慢性毒性试验时,用喂饲法染毒应注意毒物 的挥发性,毒物加入饲料中可因挥发而减低剂 量
毒物的其它分类方法 (1)
1、按靶器官分:肝脏毒物、肾脏毒物、神 经毒物等。
2、按用途分: 农药、溶剂、食品添加剂等 3、按毒性作用分:致癌物、致突变物、致
畸物等 4、按来源分:动物、植物、微生物毒素
毒物的其它分类方法 (2)
按物理形态:气态、液态、粉尘 按化学物类型:芳香胺,卤烃类等 按毒性强度:剧毒、高毒、低毒 按标记要求:易燃、易爆、氧化剂等 按特殊需要:急、慢性毒物
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Es)有关。
应用范围 主要对于同系列药物的生物学效应进行预测。
可用该法预测药效和毒性;探讨药物的结构与代谢动力学的 定量关系;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
局限性 只能用于机理相同的药物,受药物理化常数的变
动幅度的影响(不能超出现有药物理化常数过多),只能预测 部分并非全部。
分子轨道法(molecular orbital method)
化学结构与毒性关系
❖ 研究化学结构与毒作用的关系在毒理学 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比较,预测新药物生物活性 推测新药物的毒作用机理 预先估计新药物安全限量范围 按照人类要求生产高效低毒的药物。
结构-活性关系研究已成为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近年来,对化学结构与毒作用研究日益深入, 把已知生物活性的化学物的有关结构参数与其 生物活性进行分析,称为结构与活性关系分析。

毒理学第三章 毒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毒理学第三章 毒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酶、载体、离子通道) *糖(少量) 功能: *隔离功能 *进行生化反应和生命现象的场所 *内外环境物质交换的屏障
(二) 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1. 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滤过(filtration)
2. 特殊转运(special transport)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膜动转运(cytosis)
双功能诱导剂 单功能诱导剂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毒物代谢酶的主要诱导剂 巴比妥类
以PB为代表,可诱导CYP2B1/2、2C、3A1/2、 NADPH-细胞色素P-450 还原酶、EH、UDPGT和GST; 多环芳烃类 以3-MC为代表可诱,导CYP1A1/2、EH 和ST; 醇 / 酮类 如乙醇、异烟肼可诱导CYP2E1; 甾类 如孕烯醇酮16α-腈、地塞米松可诱导CYP3A1/2; 氯贝特(安妥明)类过氧化物酶体诱导剂: 可诱导CYP4A1/2和NAT。 多氯联苯(PCB,如Aroclor1254) 兼有PB和3-MC样诱导作用
Disposition
Summary
absorption
Biotransportation distribution
Biotranformation
excretion
Elimination
(metabolism metabolic transformation)
§研究外源化学物ADEM过程的意义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 生物转运与生物转化
前言 毒物的如何进入机体内的? 在体内发生了什么? 如何排出体外?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1)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1)
层(stratum corneum)的过程,为穿透阶段。 ② 第2阶段:即由角质层进入表皮深层(颗粒层、棘层和
生发层)和真皮(dermis),并被吸收入血,为吸收阶 段。 经皮肤吸收主要机理是简单扩散,扩散速度与很多因素 有关。在穿透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是外来化合物分子量的 大小、角质层厚度和外来化合物的脂溶性。
31
血气分配系数: 气态物质在呼吸膜两侧的分压达到动态平 衡时,在血液中的浓度与在肺泡空气中浓度之比,称为血 气分配系数。血气分配系数越大,即溶解度越高,表示该 气体越易被吸收。 ➢ 血气分配系数高的气态化学物质经肺吸收的速率主要 取决于呼吸频率和深度。 ➢ 血气分配系数低的气态化学物质经肺吸收的速率主要 取决于肺血流量;
37
4. 其它途径吸收
其它途径吸收
静脉注射: 腹腔注射: 肌肉和皮下注射。
38
二、分布
1.概念 分布是外源化学物通过吸收进入血液或其它体液后,随着 血液或淋巴液的流动分散到全身各组织的过程。
2.影响外源性化学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 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 ② 器官或组织与外源性物质的亲和力。
24
对于经胃肠道吸收的化学物,首过消除非常多见。 因为它们在经体循环到达机体其它部位前,首先 要经过胃肠道粘膜细胞、肝和肺的首过消除。
首过效应可以减少经体循环到达靶器官组织的外 源性化学物的数量,可能减轻毒性效应。 乙醇可被胃粘膜的醇脱氢酶氧化; 吗啡在胃肠道粘膜细胞和肝脏与葡糖醛酸结合; 锰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后排泄到胆汁。
第二节 毒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一、吸收(absorption) 基本概念 吸收是指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通常是机体的外表面或
内表面的生物膜转运至血循环的过程。外源性化学物主要 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 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 外源性化学物在从吸收部位转运到体循环的过程中,已经 开始被消除,此即首过效应或首过消除。

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基因多态性是EGP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其可确 切解释某一亚种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的易感性,这 对环境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应答基因(environmental response genes):是指某些对环境因素作用产生特定反应 的基因。 环境基因组(environmental genome): 即指基因组中环境应答基因的总和。
二、理化性质 外来化合物理化性质,如溶解度、电离 度、挥发度、分散度、纯度等均与其毒性或 毒性效应有关。 现就目前讨论较多的几项介 绍如下: 1、溶解度:脂/水分配系数(lipid/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是指化合物在脂 (油)相和水相的溶解分配率,即化合物的 水溶性与脂溶性间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 称为脂水分配系数。一种化合物的脂/水分配 系数较大,表明它易溶于脂,反之表明易溶 于水,而呈现出化合物的亲脂性或疏脂性。
化合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大小与其毒性密切 相关,它涉及化合物的吸收、分布、转运、代 谢和排泄。 2、电离度 是指弱有机酸或弱有机碱各在 不同PH时解离,当呈现1/2为电离型、1/2为 非电离型时的PH值,即为该外源化学物的pKa 值—电离度。对于弱酸性或弱碱性的有机化合 物,只有在PH条件适宜,使其维持最大限度成 为非离子型时,才易于吸收,包括透过生物膜, 发挥毒性效应。若化合物在一定PH条件下呈离 子型的比例越高,虽易溶于水,但难于吸收, 且易随尿排出。
第一节
化学物因素
一、化学结构 每一种外源化学物的毒性是其固有 的性质,它是由化学物的化学结构所决 定的。 研究外源化学物化学结构和毒性效 应之间的关系,找出其规律,在毒理学 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现就已知举例介绍如下:
以直链饱和烃为例,这类脂肪族化合物为非电 解质化合物,其毒性为具有麻醉作用。从丙烷 (甲烷、乙烷例外,为惰性气体)起,随着碳 原子数增多,麻醉作用增强。但达到9个碳原 子之后,却又随着碳原子数增多,麻醉作用反 而减弱。这是由于这类非电解化合物伴随碳原 子数增加而脂溶性增大,水溶性相应减小,即 脂水分配系数增大。极亲脂性化合物,由于不 利于经水相转运,其在机体内易被阻滞于脂肪 组织中,反而不易穿透生物膜达到靶器官。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和影响因素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和影响因素
生理差异
不同生物个体的生理状态、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等也可能影响其 对外源化学物的反应。
遗传差异
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可以影响外源化学物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其毒 性作用。
环境因素
温度和湿度
环境温度和湿度可能影响外源化学物的挥发、溶解度和生物活性。
光照和pH值
光照和pH值对外源化学物的存在形态和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
02
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
吸收
皮肤吸收
外源化学物可能通过皮肤接触被吸收进入人体,其吸收量取决于化 学物的性质、暴露时间和环境条件。
呼吸吸收
吸入气态或颗粒态的外源化学物,如烟雾、尘埃和气体等,可被直 接吸收进入肺部。
消化道吸收
摄入的食物或饮水中含有外源化学物,可经过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
致癌性作用的特征是潜伏期长,可能在暴露数年后才出现明显的癌症症状。
致畸性
01
致畸性是指外源化学物对胚胎 和胎儿产生的损害作用,可能 导致出生缺陷和发育异常。
02
致畸性作用的机制涉及胚胎细 胞的增殖、分化和发育过程, 不同发育阶段对化学物的敏感 性存在差异。
03
致畸性作用的评估通常基于动 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需要关注孕期和哺乳期妇女接 触化学物的风险。
急性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抽搐等,严重时可 导致死亡。
急性毒性作用的发生与化学物的性质、暴露浓度和时间、暴露方式等因素有关。
慢性毒性
01
慢性毒性是指长期接触低浓度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生的损害作 用,通常在接触数月或数年后出现。
02
慢性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慢性中毒症状,如头痛、乏力、失眠、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和影响因 素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作用机理毒性作用是化学物与生物人或动物机体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作用机理毒性作用是化学物与生物人或动物机体

外源化学物的毒性作用机理毒性作用:是化学物与生物(人或动物)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毒性作用出现的性质和强度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1)化学物因;(2)机体因素;(3)化学物与机体所处的环境条件;(4)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化学物因素化学物的生物学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及理化特性有关系,同时又受化学物的剂型、不纯物含量等因素影响。

一、化学结构毒物的化学结构决定毒物的理化性质和毒物的化学活性,后两者又决定毒物的毒性,因此化学结构的改变可引起毒性作用的变化。

有机毒物在这方面表现比较有规律。

例如:1.苯具有麻醉作用和抑制造血机能的作用,当苯环中的氢被甲基取代后(成为甲苯或二甲苯)抑制造血机能的作用即不明显。

苯环中的氢被甲基取代后,其作用性质有很大改变,具有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

2.烷、醇、酮等碳氢化合物,碳原子愈多,则毒性愈大(甲醇与甲醛除外)。

但碳原子数超过一定限度时(一般为7~9个碳原子),毒性反而下降(如戊烷毒性作用<己烷<庚烷,但辛烷毒性迅速减低=。

3. 烷烃类的氢若为卤族元素取代时,其毒性增强,对肝的毒作用增加;且取代愈多,毒性愈大,如CCl4>CHCl3>CH2Cl2>CH3Cl。

二、理化性质化学物质的理化特性对于它在外环境中的稳定性,进入机体的机会与体内代谢转化过程均有重要影响。

例如:溶解度①毒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直接影响毒性的大小,水中溶解度越大,毒性愈大。

如As2S3溶解度较As2O3小3万倍,其毒性亦小。

②影响毒性作用部位:如刺激性气体中在水中易溶解的氟化氢(HF)、氨等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而不易溶解的二氧化氮(NO2)则可深入至肺泡,引起肺水肿。

③脂溶性物质易在脂肪蓄积,易侵犯神经系统。

2.分散度毒物颗粒的大小可影响其进入呼吸道的深度和溶解度,从而可影响毒性。

3.挥发性吸人毒物的毒性除与其半数致死浓度大小有关外,与其挥发性的大小亦有关。

例如:苯与苯乙烯的LC50均为45mg/L左右,但苯的挥发性较苯乙烯大ll倍,故其危害性远较苯乙烯为大。

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化学结构
化学物的化学结构与其毒性密切相关,某些官能团或基团可能增加或降低其毒性。
分子量与极性
分子量较大或极性较强的化学物通常更容易引起毒性作用。
脂溶性与水溶性
脂溶性强的化学物更容易通过生物膜,水溶性强的化学物更易被肾脏排泄。
物质性质与结构
高浓度的外源化学物通常具有更大的毒性,但有些化学物在低浓度时也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
总结词
毒理学研究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根据性质,外源化学物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根据来源,可以分为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类;根据用途,可以分为工业化学品、农药、食品添加剂等。了解外源化学物的分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毒性和作用机制。
外源化学物的分类
02
CHAPTER
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
急性毒性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在短时间内大量接触机体后引起的中毒效应,通常在暴露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
源头控制
通过技术进步和替代方法,减少或消除外源化学物的使用和排放。
安全管理措施
提高公众对外源化学物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倡导绿色消费,鼓励使用环保产品,减少对有毒有害外源化学品的依赖。
加强对外源化学物安全管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公众教育与意识提高
05
CHAPTER
详细描述
新型外源化学物的发现与评估
总结词
深入了解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是预防和减轻其危害的关键。
详细描述
通过现代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细胞的分子靶点、信号转导通路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其毒作用的本质和机制。同时,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多学科资源,从不同角度全面揭示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

影响外源性化学物毒作用的因素

影响外源性化学物毒作用的因素
毒。
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都有所改变,因此对外 源性化学物的反应也较为敏感。例如,老年人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需要调整用
药剂量。
性别
女性
女性在某些生理周期(如孕期、哺乳期)或荷尔蒙变化的情况下,对外源性化学物的反应可能有所不同。例如, 孕期妇女对某些药物的反应可能更加敏感,需要特别关注。
遗传差异可以影响个体对化学物质的 代谢和排泄能力,从而影响其毒作用。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个体对某些化 学物质更加敏感或具有更高的风险。
代谢差异
01
不同生物对外源性化学物的代谢方式和代谢产物存在差异。
02
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在不同生物体内被代谢为具有更高毒性或不
同毒性的代谢产物。
代谢差异可以影响化学物质在体内的活化或解毒过程,从而影
03
响其毒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生物因素
种属差异
01
不同种属的生物对外源性化学物的敏感性和反应存 在差异。
02
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对某些种属具有高度毒性,而对 其他种属的毒性较低或无毒性。
03
种属差异可以影响化学物质在体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从而影响其毒作用。
遗传差异
不同个体的遗传背景和基因型对外源 性化学物的敏感性和反应存在差异。
溶解度和稳定性
溶解度
化学物质的溶解度影响其在机体内的 吸收和分布,溶解度高的物质更容易 被机体吸收。
稳定性
化学物质的稳定性与其在机体内的代 谢和排泄有关,稳定性差的物质更容 易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影响其毒作用。
02
暴露条件
暴露浓度
暴露浓度越高,毒作用越强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与机制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与机制
22
➢ -氟羧酸的比较毒性研究发现,碳原子数 是偶数的毒性大于奇数; ➢ 直链化合物毒性大于异构体:庚烷 > 异 庚烷,正己烷 > 新己烷; ➢ 成环化合物毒性大于不成环化合物:环烷 烃的麻醉作用 > 开链烃
23
分子饱和度 碳原子数相同时,不饱和键增加,
其毒性亦增加。 乙烷 < 乙烯 < 乙炔
24
44
代谢的差异
质的差异:
如猫,缺乏催化苯酚葡萄糖醛酸 结合的同工酶。猫对苯酚的毒性反应 比其他能通过葡糖醛酸结合解毒的动 物敏感。
45
(三)物种间遗传学的差异
不同物种(species)、品系 (strain)的动物由于其遗传因 素决定了对外源化学物代谢 转化方式和转化速率存在差 异
46
⒈动物种属:
二、理化性质
化学物的理化特性对于它进入机 体的机会和在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均 有重要影响。
25
(一)溶解度 固态化学物(同系物中,水溶性越大毒性越大)
➢ 砒霜(As2O3)和雄黄(As2S3)
气态化学物(水溶性影响其作用部位) ➢ 氟化氢 (HF)、氨; ➢ 二氧化氮 (NO2)
26
脂/水分配系数
CH3-CH2-CH2-CH2-CH2-CH2-CH2-CH2-CH3
20
烷、醇、酮等碳氢化合物
碳原子越多,毒性越大(甲醇和 甲醛例外)。 但是,碳原子数超过一定限度时 (一般为7-9个碳原子),毒性 反而下降(戊烷<己烷<庚烷, 但辛烷毒性迅速下降)。
21
由于脂溶性随着碳原子数增多而增加, 水溶性下降,不利于经水相转运,在体 内易滞留于最先遇到的脂肪组织中,不 易到达靶组织,对人体的麻醉作用的危 险反而逐步减少。

毒理学-毒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毒物动力学

毒理学-毒物的生物转运与转化 毒物动力学

(三)经皮吸收
部位:表皮及附属器官(毛囊、汗腺、皮脂腺)。 过程:
♪穿透相:过角质层 ♪吸收相:进表皮较深层(颗粒层、棘层、生发层)→
真皮(真皮内静脉、毛细淋巴管)入血 影响因素:
♪脂/水分配系数 ♪种属 ♪皮肤不同部位 ♪皮肤完整性 ♪温湿度
(四)其它途径吸收 腹腔(enterocoelia) 皮下(皮内)(subcutaneous/intracutaneous) 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 静脉注射(intravenous)
◆ 阐明外源化学物毒作用机制 探明化学物种属差异存在的原因 预测人类暴露化学物后的处置及在毒性中的作用
◆有助于阐明化学物的联合作用机制 ◆通过改变外源化学物的ADME过程来预防和治疗化学
中毒
第一节 生物膜和生物转运
一、生物膜与生物转运(biomembrane) (一)生物膜的结构 细胞膜(质膜)(cell membrane) 细胞器膜:核膜、内质网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等 组成结构 脂质双分子层 膜蛋白(结构pro、受体、
(三) 毒物代谢酶的抑制与激活 1. 酶抑制
竞争性抑制
因为毒物代谢酶的底物特异性相对较低,活性 有限,如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源化学物 为一种酶代谢,可发生竞争性抑制。 这种抑制 并不影响酶的活性及含量,而是一种毒物占据 了酶的活性中心,导致其它毒物的代谢受阻。
♪利于排泄 ♪代谢解毒(metabolic detoxication) ♪代谢活化(metabolic activation) ♪活性中间产物(reactive intermediate)
▫亲电子剂(electrophilic) ▫自由基(free radicals) ▫亲核剂(nucleophilic)(少见) ▫氧化还原剂(reductant-oxidant, redox)(少见)

《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临床

《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临床

《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毒理学基础授课专业: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30(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6学时),1.5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毒理学基础》是以五年制临床医学和七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为培养对象。

毒理学基础教学分课堂讲授和实验课两部分。

理论部分对学生有三种要求,即:掌握的内容、熟悉的内容和了解的内容。

理论课教学要注重质量,教学目的明确,教学重点突出,内容精炼,条理清楚,合理使用教学设备和教具。

对难点、重点问题要结合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给予详细解释,有意识地引进本学科的新方法,以便扩展学生知识、开拓科研思路。

注意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毒理学的定义及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方法以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熟悉其在法医、放射医学、药学的应用;了解其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一、掌握:毒理学定义、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毒理学基本概念(毒物、毒性、毒效应)、生物学标志、选择毒性、毒性参数和安全限值二、熟悉:毒理学在法医、放射医学、药学中的应用三、了解:毒理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剂量-反应关系、时间-反应关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 2学时第二章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运【目的要求】掌握毒物动力学的概念和主要参数,生物转化反应形式;熟悉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蓄积作用以及影响其代谢的因素【教学内容】一、掌握:影响化学物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毒物动力学的概念、主要参数:消除半减期、曲线下面积、表观分布容积、消除速率常数、清除率、生物利用度、吸收速率常数、峰浓度、峰时间;I相反应: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II相反应:葡萄糖醛酸基结合反应。

二、熟悉:外源化学物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生物转化及其反应类型(Ⅰ相反应、Ⅱ相反应);代谢灭活与代谢活化;代谢的影响因素三、了解:外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排泄过程;影响排泄的因素【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教学时数】 2学时第三章外源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及机制【目的要求】重点掌握化学毒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了解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毒作用机制,为认识毒性作用本质、评价特定化学毒物的潜在危害以及毒理学试验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毒理学基础——毒作用影响因素

毒理学基础——毒作用影响因素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 影响因素
第一节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影响因素
2
Toxic effect
机体接触化合物后出现的 生物学变化,包括微小的 生理生化改变、临床中毒 甚至死亡。是化学物和机 体交互作用的结果
3
毒效应的产生
靶分子相互作用 接触机体
活性物质
靶器官 靶细胞
有效剂量、 浓度
化学物
4
毒 作 用
除草剂2,4,5—T,含有二噁英(TCDD)。 前者毒性很小, 后者剧毒,强致畸性。
化学物在使用、储存等过程可能分解,干扰毒性
杀虫剂库马福司在储存中形成的分解产物对牛的毒性增加
23
二、机体因素
24
(一)物种间遗传学差异:
1 解剖、生理的差异:
25
细胞色素氧 化酶活性
小鼠为141活性单位 大鼠为84 兔为22
40
四、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联合作用:同时或先后接触两种 或两种以上外源化学物对机体产 生的总毒性效应。
41
非交互作用 联 合 作 用
相加作用
独立作用 协同作用
交互作用
加强作用
拮抗作用
42
一、非交互作用
①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
指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为各化学物分别
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DDT,四乙基铅 神经系统
脂/水分配系数 ,脂溶性
脂/水分配系数 ,水溶性
离子化基团 尿排出
19
在同系物中
水中溶解度 , 毒性
AS2O3
砒霜

AS2S3
雄黄
张亭栋教授,2015求是杰 出科学家奖,发现三氧化 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APL)患者效果 最好

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PPT课件

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PPT课件
分类
外源化学物根据其来源、性质和作用 机制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工业原料、 农药、食品添加剂、药物等。
外源化学物的来源与暴露途径
来源
外源化学物主要来源于环境,如空气、水、土壤等,以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 动,如工业生产、农业种植、食品加工等。
暴露途径
人体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途径主要包括吸入、食入和皮肤接触。不同途径的暴 露量与暴露频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环境条件、生活习惯和职业特点等。
法律法规制定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外源化学物的生产、使用和排放行 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外源化学物对人类健康的挑战,分享 最佳实践和成功经验。
06
外源化学物毒作用研究展望
新型外源化学物的发现与评估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外源化学物不断涌现,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及时发现并评估这些新 型外源化学物的毒作用至关重要。
分布范围
外源化学物可分布于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但分 布不均匀,与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细胞膜通透 性等因素有关。
蓄积
某些外源化学物可在某些器官或组织中蓄积,长 期暴露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
代谢
代谢方式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经过酶促反应被代谢为水溶性代谢产物。
代谢产物
外源化学物的代谢产物可能具有不同的毒性作用,有些代谢产物 可能比母体化合物更具毒性。
跨学科合作与国际合作
总结词
跨学科合作和国际合作是推动外源化学物毒 作用研究的必然趋势。
详细描述
毒理学、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 科需要紧密合作,共同研究外源化学物的毒 作用。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研究资源 和成果,提高研究水平和影响力。通过举办 学术会议、建立国际合作研究团队等方式, 促进跨学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大于10μm颗粒在上呼吸道被阻; ➢ 5μm以下的颗粒可达呼吸道深部; ➢ 小于0.5μm的颗粒易经呼吸道再排出; ➢ 小于0.1μm的颗粒因弥散 作用易沉积于肺泡壁。
31
➢影响溶解度:一般颗粒越大,越难溶解 ➢影响化学物活性:颗粒越小即分散度越
大,表面积越大,生物活性越强,如一 些金属烟(锌烟、铜烟)因其表面活性 大,可与呼吸道上皮细胞或细菌等蛋白 作用,产生异性蛋白,引起发烧,金属 粉尘(锌尘和铜尘)无此作用
人类接触化学物时,这些因素并不能完 全控制,以动物实验结果外推人时,特 别在制订预防措施时,都应予以注意。
5
影响毒性作用的因素
➢ 化学物因素; ➢ 机体因素; ➢ 环境条件; ➢ 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6
第一部分 化学物因素
7
一、化学结构
研究意义 ➢ 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化学物; ➢ 推测新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 ➢ 预测新化学物的毒性效应; ➢ 预测新化学物的安全接触限量。
是指化学物在脂(油)相和水相的溶解 分配率,即化学物在脂相与水相达 到平衡时的常数。影响化学物透过 脂质膜结构的能力,与其在机体内 的生物转运和分布特征、代谢特征, 及作用部位或靶位点有关。
27
➢ 脂/水分配系数大:简单扩散,通过生物 膜,易在脂肪组织蓄积,侵犯神经系统; ➢ 脂/水分配系数小:离子化基团,在生理 pH通常是水溶性强,不容易通过膜吸收, 易随尿排出体外。
3
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必 须以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形式到达 靶器官、靶细胞,达到有效的剂 量、浓度,持续足够时间,并与 靶分子相互作用,或改变其微环 境,才能够造成毒性作用。
4
了解影响毒作用因素的意义
在评价化学物毒性时,可设法加以控制 以避免其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重 现性更好;
研究各种对毒作用的影响因素是毒作用 机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8
化学物的化学结构
化学物的化学活性 化学物的理化性质
化学物的生物学活性
➢外源化学物的化学结构是决定毒性的物质基 础,直接影响毒作用的性质和毒性大小;化 学结构决定了毒物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活性, 进而决定了毒物在体内可能参与和干扰的过 程,因此影响毒性大小和靶器官的选择。
9
(一)取代基不同毒性不同 ➢苯
原因是卤素取代后,可使分子极性增 加,容易与酶系统结合而使其毒性增加
14
(二)异构体和立体构型 异构体的生物活性有差异。 ➢ 、-六六六急性毒性强; ➢ -六六六慢性毒性大; ➢ α、-六六六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 、-六六六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15
NHO2
NHO2
NHO2
H
H
H
HNO2
H
H
H
H
HNO2
17
某些酶和受体有立体构型的特异 性,从而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的各个 阶段都可能受到影响。
18
酶通常以高度立体和对映体选择性 方式与其底物交互作用,对对映体区别 对待,不同的同分异构物代谢的比率可 能不同。
19
(三)同系物的碳原子数和结构的影响 ➢ 甲烷和乙烷:惰性气体; ➢ 丙烷起:麻醉作用、脂溶性;
第三章 外源性化学物毒作用影响
因素及机制
1
第一节 外源性化学物毒作用
影响因素
2
1、毒性:外源化学物造成机体损害的能 力。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分子性质。
2、毒作用:机体接触化学物后,所致的各 种生物学变化,包括微小的生理生化改变, 临床中毒甚至死亡,又称毒效应。毒效应的 产生是化学物与机体交互作用的结果。
32Biblioteka 三)挥发性➢ 挥发性大的液态化学物易形成较大的蒸 气压,易于经呼吸道吸入。 ➢ 挥发性的化学物加入饲料后可因挥发而 减少接触剂量。 ➢ 经皮吸收的液态化学物,挥发性大的较 挥发性小、粘稠不易去除的危害性小。
二、理化性质
化学物的理化特性对于它进入机 体的机会和在体内的代谢转化过程均 有重要影响。
25
(一)溶解度 固态化学物(同系物中,水溶性越大毒性越大)
➢ 砒霜(As2O3)和雄黄(As2S3)
气态化学物(水溶性影响其作用部位) ➢ 氟化氢 (HF)、氨; ➢ 二氧化氮 (NO2)
26
脂/水分配系数
22
➢ -氟羧酸的比较毒性研究发现,碳原子数 是偶数的毒性大于奇数; ➢ 直链化合物毒性大于异构体:庚烷 > 异 庚烷,正己烷 > 新己烷; ➢ 成环化合物毒性大于不成环化合物:环烷 烃的麻醉作用 > 开链烃
23
分子饱和度 碳原子数相同时,不饱和键增加,
其毒性亦增加。 乙烷 < 乙烯 < 乙炔
24
CHH3
H
H
H
H
H
麻抑醉制作造用血不明显 抑麻制醉造作血用机增能强
10
NH H2
H
H
H
H
H
麻具醉有形作成用高铁血 抑制红蛋造白血作机用能
11
NHO2
H
H
H
H
H
麻硝醉基苯作或用卤代苯 抑制具有造肝血毒机性能
12
➢ 烷烃类 ✓ 取代基愈多,毒性愈大
13
此类化学物质对肝脏的毒性可因卤素 增多而增强,如氯甲烷的肝毒性大小依 次是CCl4 ﹥ CHCl3 ﹥ CH2Cl2 ﹥ CH3Cl
H
H
H
H
HNO2
H
带两个基团的苯环化合物毒性是:对位>邻位>间位
16
三邻甲苯磷酸酯(TOCP)可导致迟发性 神经毒性,但当邻位的甲基转到对位,则失去 了其迟发性神经毒性。
化学物同素异构体存在手征性,即对映体 构型的右旋(R)和左旋(S),对于生物转化和生 物转运都有一定影响,影响毒性。如反应停的 S(-)镜像物比R(+)镜像物有更强的胚胎毒性。
CH3-CH2-CH2-CH2-CH2-CH2-CH2-CH2-CH3
20
烷、醇、酮等碳氢化合物
碳原子越多,毒性越大(甲醇和 甲醛例外)。 但是,碳原子数超过一定限度时 (一般为7-9个碳原子),毒性 反而下降(戊烷<己烷<庚烷, 但辛烷毒性迅速下降)。
21
由于脂溶性随着碳原子数增多而增加, 水溶性下降,不利于经水相转运,在体 内易滞留于最先遇到的脂肪组织中,不 易到达靶组织,对人体的麻醉作用的危 险反而逐步减少。
28
(二)大小 ➢ 亲水性小分子(<200):能经膜孔(直 径为0.4nm)以滤过方式越过膜; ➢ 离子化合物(小离子):钠离子为水 合物,则不能通过膜孔。
29
分散度 分散度越大粒子越小,其比表面积
越大,表面活性越大 ➢ 影响化学物活性; ➢ 影响进入呼吸道的深度; ➢ 影响进入呼吸道的溶解度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