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成 评张爱玲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爱情故事“她见了他,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但她心里是高兴的,又从尘埃里开出一朵花来。
”这是初次见面时,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话。
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员。
在乱世之中,他们的相识、相知、相恋,及至最后的分手,都堪称是一场“传奇”。
1944年胡兰成看到了张爱玲的文章《封锁》,觉得精采,大为惊叹,奇怪自己以前怎么从来没听过她,透过关系问到了张爱玲的地址,很突然地去拜访。
但张爱玲是不见客的,因为害怕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无论胡兰成怎么按电铃她就是不开门,于是胡兰成在门缝下塞进了自己的名片,张爱玲看到名片哇了一声——是胡兰成啊。
胡兰成是汪精卫政府里的高官,亲日派,学有涵养,已婚。
当然张爱玲知道胡兰成的身份,但她对世局是没有什么感觉的,政治啊,社会啊,对张爱玲来说都不在意,她所知道的是胡兰成对她在文坛上是有帮助的,于是马上连络了他。
隔天胡兰成又去找张爱玲,胡兰成的年纪虽然大张爱玲14岁,,二人却深聊了五个小时,从文学、艺术、音乐聊到绘画等等,思想的密合及文采让二人快速发展了情爱关系,这是张爱玲没有想到的。
胡兰成迷恋着张爱玲,向张爱玲要了一张玉照。
张爱玲正要走出房门,胡兰成看到高出他半颗头的张爱玲,开玩笑说了一句“你长这么高,这怎么可以?”张爱玲本来想立刻还以颜色,脱口而出说些什么,但过了一秒她懂得胡兰成话里的意思——如果我们以后在一起了,你这么高其实我们很不配。
所以她什么都没说,把头低了下来,微笑……她在照片后面提了几个很美的字:“她见了他,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但她心里是高兴的,又从尘埃里开出一朵花来。
”这朵花对从小生长在破败无爱家庭中的张爱玲是极明显的对照,感情荒芜的张爱玲第一次感受到爱情丰沛。
大她14岁的胡兰成,她是仰望着倾慕着的……很快,他们结了婚。
然而,结婚之后,这段快乐时光并不长。
老天开了张爱玲一个玩笑,使得张爱玲连一个卑微的愿望也不能实现。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色彩语言_吴进
禽兽行为 而离了婚。愫细脸上静得像死一样 的木乃伊状的 蜜褐色 皮肤 , 正是这种刻板、 荒诞、毫无生气的生活的一种浓缩, 一种折射, 同时也埋下了悲剧的伏笔。 从以上所举之例中 ( 包括第一部分 ) 我们能 够看出, 无论是对色彩的选择或移情于色彩 , 都 表现出了作者主体性的渗透。虽然艳丽的色彩, 以及由此组接、衍化、推演开来的词语、句子、 句群 , 有时易给人以浮华之感 , 但透过张爱玲作 品语言 藻丽的外表 , 我们读到的却 是动荡的时 代、不和谐的生活环境、扭曲的人性、丑恶的情 欲, 而不像西洋厌世派那样只把词藻做成 感觉 的盛筵 。正因为如此 , 所以我们说张爱玲作品 的风格绮丽而不华靡。藻丽的语表与厚重的内蕴 曲折有致地统一在一起。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才能理解下面这段看起来与张爱玲风格似乎 并不相协的自白 :
大凡读过张爱玲作品的人 , 都会对文中缤纷 的色彩语言 ( 指着色语言 ) 留下很深的印象。她 的作品很美, 而这种美又与竞相而出的色彩语言 密切相关。它不断给读者以 视觉艺术 般的美 感, 使人仿佛置身于由文学符号幻化成的美术长 廊之中。然而更重要的是 , 张爱玲善于敷色着彩 不只是停留在感觉的捕捉上而以此悦目 , 更多的 是在色彩的铺陈中艺术地埋进了一层深义, 这深 义暗含着 , 引而不发 , 透过色彩语言的表面 , 可 见 色外之色 , 可闻 弦外之音 。
4
二、主体性在色彩语言中的体现
张爱玲为什么对视觉中的色彩情有独钟 ? 这 种审美感知选择的主动性 , 我们可以从现代心理 学理论中找到根据。现代心理学证明, 大脑对来 自客体的刺激信号并非全盘接受, 而是要经过筛 选和组合 , 是一个对信号进行检索、编码和综合 的过程。这种心理机制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 为取得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形成的。为此, 视觉 等感觉便具有了选择性的特点。作家的审美心理 结构是以其心理机制为基质的 , 所以, 不同的人 生经历和审美经验使 作家产生了不 同的审美感 知。 审美感知不但对于文学艺术具有如此重要 的规定性 , 而且使作家、艺术家的情感、体验的 形式 化 把 握 和 外 化 已 成 为 近 乎 无 意 识 的 活 动。 到过
张爱玲《爱》及赏析
张爱玲《爱》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张爱玲《爱》及赏析张爱玲《爱》及赏析张爱玲《爱》及赏析1爱这是真的。
鲁迅与张爱玲
鲁迅与张爱玲————————————————————————————————作者:————————————————————————————————日期:鲁迅与张爱玲-汉语言文学鲁迅与张爱玲李丽摘要:鲁迅与张爱玲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登峰造极的作家,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作家,但他们作品的思想内涵存在着一致性,笔者正是从这一共性出发探索共性中的个性。
由此可见,张爱玲继承并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两位作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关键词:鲁迅张爱玲异同前言尽管鲁迅与张爱玲是分属于两个时代、两个阵营的作家,似乎毫不相干,然而文学界将鲁迅与张爱玲放在一起并非新鲜事,194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认为《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胡兰成在《评张爱玲》中说:“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个伟大的寻求着。
”他们之间或多或少的联系,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共性与个性呢?一、从对女性命运的观照来看,礼教与自身鲁迅与张爱玲是两位极为关注女性命运的作家,都不同程度地道出了女性生存境遇的艰难与所受的不公正待遇。
而就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探讨上,两位作家的意见并不一致,鲁迅将女性的悲剧命运归咎于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戕害,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她勤劳、善良、朴实,却在糊里糊涂中成了旧礼教的牺牲品。
使祥林嫂饱受磨难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困苦,更重要的是受到封建礼教文化制度影响的精神摧残。
“从一而终”是祥林嫂固守的封建思想,为此被迫改嫁时她撞得头破血流,甚至到庙里捐门槛来试图解脱这个“罪孽”,让千人踩、万人踏,种种荒唐行为的背后,无不表露着那个时代的女性在长期封建礼教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自我否定的自虐倾向。
《离婚》中的爱姑不正是在封建势力的代言人“七大人”的威逼下心甘情愿地接受了他的一切不公正的安排吗?而张爱玲将其归咎于女性自身对男性不自觉的依附,正如张爱玲在《谈女人》中所言:“女人当初之所以被征服,成为父系宗法社会的奴隶,是因为体力比不上男子。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 /灵真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灵真随着张爱玲1952年出走香港,1956年移居美国,大陆的评论家忽视了她,大陆的新一代读者不知道她。
然而在台湾、海外,张爱玲一直受着读者的青睐和研究者的推崇。
80年代以来,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文化交流的加强,大陆也掀起了一阵不小的“张爱玲热”,众多出版社争相推出她的作品,研究文章也越来越多,关于她的传记也有了四部。
本文是对整整半个世纪的海内外张爱玲研究情况的综述,其目的是为研究界提供一个简明的研究资料,并尝试性地探讨如何深化对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一)40年代上海张爱玲的名字与她最初发表的作品一同被读者注意,一同为文坛重视。
她是上海某些杂志的座上客,《传奇》一出版,即有活跃文人参加的“《传奇》集评茶会”。
第一篇正式评论张爱玲创作成就的论文作者,是著名的翻译家傅雷。
他以“迅雨”为笔名,发表了《论张爱玲的小说》这篇长文[①]。
以翻译著称的傅雷,评论文字似不多见,但他以纯正的审美品味和艺术眼光,发现了张爱玲的独特价值。
傅雷开宗明义地指出,在时代的重压之下,张爱玲的出现,似乎是个奇迹,人们被怔住了。
他所做的工作,正是要说明这个奇迹之“奇”和何以会发生。
紧接着,傅雷从技巧与主义的角度,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了一番检讨。
他说:“我们的作家,一向对技巧抱着鄙夷的态度。
‘五四’以后,消耗了不少笔墨的关于主义的论战,仿佛一有准确的意识就能立地成佛似的,区区艺术更不成问题。
……哪一种主义也好,倘没有深刻的人生观,真实的生活体验,迅速而犀利的观察,熟悉的文字技能,活泼丰富的想象,决不能产生一件象样的作品,而且这一切都得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
”从艺术必须首先是艺术这一现代基本艺术的观念出发,他批评了新文学中长期存在的忽视技巧的倾向,以及仅从文学的外部因素这一单一角度评判作品的缺陷。
傅雷立意的起点颇高,且具有针对性,还涉及到对新文学的整体评价问题。
张爱玲前后期作品分析——以胡兰成为分界
张爱玲前后期作品分析——以胡兰成为分界作者七声摘要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1943年《沉香屑·第一炉香》的发表标志着她正式步入文坛,自此而后的几十年间,她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雷峰塔》、《易经》等等,都能够被成为经典。
可是,其前后期作品的特点却有着较大不同:前期作品以富丽而悲凉的风格为主,重点描述爱情与欲望的角力;后期作品却以略显杂乱的平铺直叙书写自己洞见世事的人一辈子体悟。
之因此会产生如此的不同,一方面是因为初期家庭及社会背景的阻碍,使张爱玲既具有遗老遗少的部份习气,同时也对爱情抱有较为悲观的态度;另一方面胡兰成的显现必然程度上改变了张爱玲的人一辈子观和创作方向,在经历了对爱情的向往和破灭以后,她从写他人的故事转而写自己的故事,用文字记录、感悟人一辈子。
本文将从张爱玲前后期作品的概况入手,分析不同时期其作品的不同特点,同时分析前后期作品是因此会产生不同及以胡兰成为分界点的缘故,以期对研究张爱玲极为作品提供一些帮忙。
关键词:张爱玲;前后期作品;胡兰成;缘故;阻碍abstractZhang Ail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female writer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1943, the publication of "The first incense" marks her formal entry into the literary world. Since then, she has been working hard for a few decades. Works: "Golden Lock", "Allure Love", "Thunder Tower", "Book of Changes" and so on, can be a classic. Howe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s before and after it has a big difference: pre-works to gorgeous and desolate style, focusing on the description of love and desire wrestling; post-works are slightly messy straightforward to write their own insight into the life of life insights. The reason why there will be such a difference, on the one hand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early family and social background, so that Zhang Ailing not only part of the legacy of the old habits, but also have a more pess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love; the other hand, the emergence of a certain degree ofHulan Cheng Changed the love of Zhang Ailing and creative direction, after experiencing the vision of love and burst, she wrote from someone else's story to write their own stories, with the text recorded, sentiment life. This paper will start from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Zhang Ailing 's works in the early and late period, analyz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his work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analyze the reasons why the works will be different and the reason of Hulan' s demarcation point, so as to provide some help to the study of Zhang Ailing 's extreme works. Key words: Zhang Ailing; pre-and later works; Hu Lancheng; reason; influence引言纵观中国现代文学,张爱玲是不可轻忽的最为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犹如一颗颗闪亮的明珠耀人眼目,令人忍不住要去把玩和赞扬。
炼狱中绽放的杜鹃花——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失落者
、
失落者 的心态
贵 族 的 出身 , 无爱 的少 年生 活 , 家族 的 瓦解 破 败 。 自身 经历 的坎坷 都让 张爱 玲感到 一种 精神 的荒 凉和无 所依 托 的
空虚 , 因而 , 小说 中常显露 出 “ 失 落者 ” 的心态 。 张爱 玲的 “ 失 落者 ” 的心 态 , 导 致她 以悲 观 的气质 感 受 生活 . 因 此她 在 描 摹客 观现实 的时候 , 映射着 她浓重 的失落 色彩[ 2 ] 。 杜 鹃花热情 奔放 , 但 张爱玲 小说 中环 境是 荒 凉 的 。 人是 冷漠的, 与之 形成 强烈 的对 比。小说 《 茉莉 香 片 》 写到 杜 鹃 花: “ 开 车的 身后 站 了一个人 抱着 一大捆 杜 鹃花 。人 倚在 窗 口, 那 枝枝桠桠 的杜鹃花便 伸到后 面的一个 玻璃 窗外红成 一
炼
狱
—
中
—
绽
放
的
杜
鹃
花
论 张 爱玲 小说 中的 失 落者
颜 莺
( 钦州学 院 人文学 院 , 广 西 钦州 5 3 5 0 0 9 )
摘 要 :张爱玲 小说 的苍 凉主要体 现在 环境描 写和人 物 塑造 上 。张爱玲喜 欢杜 鹃花 , 在 看似 火红 喜庆 的杜 鹃花环 境 中
《 第一 炉香》 中也 写到 杜鹃花 : “ 草 坪的一角 , 栽 了一棵小 小的杜 鹃花 , 正在 开着 , 花朵儿 粉红里 略带些黄 , 是 鲜亮的虾 子红。墙里的春天 , 不过是虚应个景儿 , 谁知星星之火 , 可 以燎 原, 墙里 的春延烧 到墙外 去 , 满 山轰轰烈 烈开着 野杜 鹃 . 那灼
《 第二 炉香 》 也盛 开 着杜 鹃花 : “ 春天 , 满 山的杜 鹃 花在
我身在忘川
我身在忘川梦醒来,我身在忘川,立在属于我的那块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爱玲的名字,可是我看不到爱玲你在哪儿,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而我,终将是要等着你的。
爱玲,我在念这两个字的时候,总是会用上海话,吴侬软语,透着张爱玲的温婉味道。
而那个可以谓之为张爱玲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也是这么称呼她的。
在《我身在忘川》中,胡兰成就用他温柔的语气讲述了他与张爱玲的爱情故事。
张爱玲是典型的上海女人,有着上海女人的独特气质。
她或许没有相貌,或许没有能吸引到男人的风骚,但这并不重要,胡兰成爱的,是张爱玲的才。
当这个男人读了她的文,就想他是一定要见到张爱玲的。
两人初次见面,就整整谈了五个小时,茶喝淡了一壶又一壶,但情却在这个明媚的下午深厚起来了。
当日,他们可能坐在院子里,风沙沙地吹着树叶,张爱玲优雅地端着茶杯,微笑着与胡兰成谈天说地。
就在这一天,张爱玲陷进了这个男人的深邃眼神里,因为他对女人的理解和坦诚而痴迷。
在送张爱玲回家的路上,胡兰成与她并排走着,路旁的梧桐树正在鼓芽,两人好的宛若多年的朋友。
翌日,胡兰成禁不住想要见到张爱玲的心思,早早赶到了她的家,而张爱玲看到他,眼里亦是欣喜着的,两人间有说不完的话,就这样过去了半年,他们便结婚了。
我读到了胡兰成一字一句里的深情,并且深深地被这些温暖的字句感动了,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在等候张爱玲时的期待,能体会到他在看到张爱玲的喜悦后的雀跃,然而正如胡兰成所说,这世事布下的局,谁能破了?之后,因为时局发展,两个人无奈分离。
很多情人都曾分别过,但张爱玲和胡兰成的这次分离,是他们悲剧的一个开始。
胡兰成在武汉认识了护士小周,不得不说,胡兰成对女人,的确是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的,自此,胡兰成背信于张爱玲,与周秀美成婚。
张爱玲笔下惊天动地,倾国倾城,却遇到了这个与众多女人纠缠的男子,不知这是不是生活给她开的一个玩笑?对胡兰成而言,无论是小周,还是爱玲,都是他深爱的女子,尽管他深爱的女子还有许多,但他在爱玲给他的选择面前,不愿舍去任何人。
胡兰成写给张爱玲: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感人爱情)(作品赏析)
胡兰成写给张爱玲: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惆怅(感人爱情)(作品赏析)爱玲:我坐在忘川里的湖边,看微风拂过,湖面浮着枯黄的柳叶,柳枝垂落水面,等待着风给予的飘落,那是种凋零的美。
风的苍凉里,我听到了那款款袭来的秋的脚步正透过水面五彩的色调,荡漾而来。
湖水的深色给人油画的厚重感,那天边的夕阳,是你爱看的。
不知道你经常仰望天空的那个窗台,如今是何模样,如今是谁倚在窗边唱歌。
我常以为,天空是湖泊和大海的镜子,所以才会如此湛蓝。
我坐在这儿,静静地等你,我的爱。
而你,此刻在哪里呢,真的永不相见了么?记得那时,我们整日地厮守在你的住所——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
爱玲,你可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想想也是好笑的,到现在我还无法解释当时的鲁莽。
在《天地》上读了你的文,就想我是一定要见你的。
从苏青那里抄得了你的地址后就急奔而来,得来的却是老妈妈一句:张小姐不见人的。
我是极不死心的人,想要做的事一刻也耽搁不下,想要见的人是一定要见的。
那时只有一个念头,“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
当即就立于你家门口写下我的电话和地址,从门缝塞进。
你翌日下午就打电话过来,我正在吃午饭,听得电话铃声,青芸要去接,我那时仿佛已感应是你的,就自己起身接了。
你说你一会儿来看我,我就饭也不吃了,坐也不是,立也不是,吩咐青芸泡茶,只等你来了。
我那时住大西路美丽园,离你家不远,不一会你就来了。
我们一谈就是五个小时,茶喝淡了一壶又一壶。
爱玲,你起身告辞,我是要坚持送你归去。
二月末的天气里,我们并肩走在大西路上,梧桐树儿正在鼓芽,一枝枝蠢蠢欲动的模样,而我们,好得已经宛若多年的朋友。
刘若英/赵文瑄主演的《上海往事》即根据张胡情事改编翌日一早,忍不住地一睁开眼就想要见到你,我打电话去,老妈妈接的,说张先生忙了一夜,在休息。
但我还是很早就去了,从电梯管理员那里拿了报纸,坐于你家门口的楼梯上等你。
老妈妈开门出去买菜,见到我,一定要我到屋里坐,我怕扰了你,还是坐在楼梯上安心,直到你醒。
禅是一枝花
胡兰成与张爱玲
两情相悦
短暂且恒久
回归
1.张爱玲与胡兰成是相知的,胡兰成说:“因为相知,所以懂 得。”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文学观:胡兰成的闲适散文文字文白相间,既有文言的跌宕, 又有白话的浅淡,在曲折变化中见了风光。他为文追求的是无 拘束的体系。他写文有漩涡,文思曲折环绕,如此就与通常文 章直线式样的节奏感有别。胡兰成提出了:“文学的程度,也 是要看它怎样的对待自然界”的观点,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亲 近和依附,洋溢着浓浓的自然情怀。
禅与机 机与缘 缘与禅
《禅是一枝花》
目录
分享的心情 胡兰成的文学价值观
胡兰成与张爱玲
综述
分享的心情
了解心
倾听心
得益心
了解心:年轻的心灵始终充满了对外界无限的好奇,想要去
求知,想要去了解,每天我们都用自己那敏锐的触 觉与生活“伴读”。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 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2.张爱玲被胡兰成的“相知”而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互相欣赏, “是男女相悦”。
两情相悦
3.胡兰成看到了张爱玲的现代气息。张爱玲曾对胡兰成说: “现代的东西纵有千般不是,它到底是我们的,于我们亲。” 胡兰成说:“而张爱玲正是代表这时代的新生的。” 4.是张爱玲的“贵族气”。胡兰成说:“和她相处,总觉 得她是贵族,其实她是清苦到自己上街买小菜。
经历阶段
1906--1932 1933--1940 1941--1944 1945--1948 1949--1981
近现代作家胡兰成简介
近现代作家胡兰成简介胡兰成是中国近现代作家,还是著名的汉奸,而人们对他熟知还因为他是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但他最终背叛张爱玲,两人分道扬镳。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胡兰成人物简介胡兰成是中国近现代作家,还是著名的汉奸,而人们对他熟知还因为他是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但他最终背叛张爱玲,两人分道扬镳。
胡兰成擅长写作,代表作有《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禅是一枝花》等,抗战胜利后他逃往日本,晚年居住在台湾,后又因汉奸背景而离开台湾,于1981年在日本病逝。
胡兰成人物生平成长经历胡兰成,1906年二月廿八日(清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初六)出生于浙江省嵊县下北乡胡村,小名蕊生。
祖父胡载元,父胡秀铭,母吴菊花。
兄弟七人,行六。
大哥积润二哥积忠,为前娘宓氏所生,三哥积义四哥梦生五哥怀生七弟固有为吴氏所生。
1917年拜俞家为义父。
侄女青芸(三哥之女)约此年出生。
1918年参加芝山小学会试。
考进绍兴第五师范附属高小二年级,期间认识在绍兴营里当兵的熊俊(剑东)。
第一次跟父亲去杭州。
1919年高小毕业,进入绍兴第五中学,只读一学期,因学生风潮回到胡村。
1920年跟表哥吴雪帆进杭州蕙兰中学,同学有钟志谦、于瑞人,另与表哥的同学及好友马孝安、汪静之、崔真吾、刘朝阳等交往,受到五四运动影响。
从海宁周承德先生学书法。
1923年夏天,始议婚事,女方是棠溪(余姚市四明山镇)人唐玉凤。
在蕙兰中学读四年级,因编辑校刊得罪校务主任方同源,被学校开除。
1925年九月,父亲去世,享年五十八岁。
十月,娶玉凤。
婚后在胡村小学教书。
工作经历1926年三月,胡兰成到杭州邮政局当邮务生(在蕙兰中学二年级时考取),三个月后被开除。
九月,进燕京大学副校长室抄写文书一年,并旁听燕大课程,见到周作人、陈垣、郭云观、梅兰芳、卿汝楫等。
同月,儿子启儿出世。
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
1927年2月,北伐军占领杭州及浙江全省,3月24日,攻克南京。
约九月,从北京回家。
论张爱玲(胡兰成)
正如少年人讲话爱抢先,觉得自己要说的话太多太兴奋到不可抑止,至于来不及也没有空隙容许他倾听对方的说话,而常常无礼地加以打断一样,张爱玲先生由于青春的力的奔放,往往不能抑止自己去尊重外界的事物,甚至于还加以蹂躏。她知道的不多,然而并不因此而贫乏,正因为她自身就是生命的泉源。倒是外界的事物在她看来成为贫乏的,不够用来说明她所要说明的东西,她并且烦恼于一切语言文字的贫乏。这使她宁愿择取古典的东西做材料,而以图案画的手法来表现。因为古典的东西离现实愈远,她愈有创造美丽的幻想的自由,而图案画的手法愈抽象,也愈能放恣地发挥她的才气,并且表现她对于美寄以宗教般的虔诚。
她就是这样:「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基督在鸡鸣之前祈祷三次:「主呵,如果可以移开这杯子,让它移开吧,」而终于说:「既是主的意思,我将喝干它。」于是他走向十字架,饶恕了钉死他的人们,并且给钉死在他旁边的两个强盗祝福。她就是这样,总觉得对于这世界爱之不尽。
她的这性格,在和她接近之后,我渐渐了解了。初初一看,似乎她之为人和她的作品是不相似的。因为,倘以为她为骄傲,则骄傲是排斥外界的,倘以为她为谦逊,则谦逊也是排斥外界的,而她的作品却又那么的深入人生。但我随即发现,她是谦逊而放恣。她的谦逊不是拘谨,放恣也不是骄傲。一次她说:「将来的世界应当是男性的」,那意思,就是她在沉香屑里说的「那是个淡色的,高音的世界,到处是光与音乐」。她还是孩于的时候,就曾经想以隋唐的时代做背景写一篇小说,后来在回忆中说道:「对于我,隋唐年间是个橙红的时代」。她还是十几岁的时候写过一篇霸王与虞姬,有这样的句子:借项羽的口说道:「我们是被猎了,但我倒转要做猎者」。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她具有基督的女性美,同时具有古希猎的英雄的男性美。她的调子是阴暗而又明亮的。她见了人,很重礼数,很拘谨似的,其实这礼数与拘谨正是她所缺乏的,可以看出她的努力想补救,带点慌张的天真,与被抑制着的有余的放恣。有一次,几个人在一道,她正讲究着礼数,却随即为了替一个人辩护,而激越了,几乎是固执地。她是倔强的。
张爱玲和《杂志》
张爱玲和《杂志》作者:林夏来源:《河南教育·中旬刊》2012年第07期如果说张爱玲从最初的文学舞台《紫罗兰》声名鹊起,《万象》《天地》进一步扩大了她的读者群,提高了她的知名度,那么,助推张爱玲青云直上、成为上海滩家喻户晓的明星级人物的,应该是刊名《杂志》的杂志。
《杂志》创办于1938年5月,正是上海“孤岛”时期,1939年7月由于反日倾向被租界当局勒令停刊。
4个月之后,《杂志》复刊。
1941年4月,仍然因为表达爱国立场,又被租界当局封闭。
1942年8月,《杂志》在已经沦陷的上海再度复刊,并由过去的时政类刊物改为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文艺月刊。
张爱玲是在《紫罗兰》之后、《万象》之前就有文章投送《杂志》的,1943年7月号(第11卷第4期)的《杂志》就登出了她的《茉莉香片》。
这一期的《编辑后记》中,编者专门作了介绍:“张爱玲女士的小说在本刊还是第一次出现,在《茉莉香片》中,对于一个在腐烂的家庭环境中生长起来的青年的变态心理有深入的刻划,写法也很新颖,更难得的,还由张女士自己插图,应向读者推荐。
”张爱玲是如何与《杂志》结缘的,未见张爱玲或当时人的文字记载。
20世纪80年代有人说,是《杂志》的创办人袁殊主动上门约稿。
他看过《沉香屑:第一炉香》,“便驱车静安寺常德路的公寓楼上,向这个可以作他女儿的小姑娘移樽就教”。
(沈鹏年:《〈杂志〉社使张爱玲“红”遍上海滩》)文中未说明出处,也许是辗转相传的八卦。
这一层姑且不说,张爱玲与《杂志》交往时间最长,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最多,《杂志》不遗余力地为她造势喝彩,却都是不争的事实。
从1943年7月到1945年6月,张爱玲见之于《杂志》的作品有:小说10篇:《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年青的时候》《花凋》《红玫瑰与白玫瑰》《殷宝滟送花楼会》《等》《留情》《创世纪》(未完)。
散文11篇:《到底是上海人》《必也正名乎》《论写作》《爱》《有女同车》《走!走到楼上去》《说胡萝卜》《写什么》《诗与胡说》《忘不了的画》《姑姑语录》。
韶光共逐游丝转——论胡兰成《今生今世》中的张爱玲情愫
收 稿 日期 :20 —0 —0 09 7 5 作者简介 :殷 飞 ( 9 2 18 一)女 ,江苏扬州人 ,扬州工业 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办公室 秘书。
—
_ — 68
殷
飞:韶光共逐游丝转——论 胡兰成 《 今生今世 》中的张 爱玲情愫
《 今生今世 》中的 “ 民国女子”章节主要描写胡兰成和张爱玲的点滴 ,为研究 “ 张学”留下了弥足珍 贵的历史文献。张爱玲的曾外祖父是赫赫有名 的清末重 臣李鸿章 ,外祖父是张佩纶 ,张爱玲的出生华贵 , 恐怕也 让胡 兰成 羡慕 不 已。胡 曾说过 :如 有一 天不 得 已掩饰 身份 ,必 会用 张姓 。胡 在避难 之 时 ,曾化名 张 嘉仪 ,与杭州李老先生介绍 自己,说曾外祖父是李鸿章云云 。可见胡对张掺杂很多的情愫 。余光中老先生 曾公允评价 了胡的文章 : “《 今生今世 》 文笔轻灵圆润 ,用字遣词别具韵味 , 形容词下得尤为脱俗 。胡兰 成于中国文字 , 锻炼极见功夫 , 句法开阖吞吐 , 转折回旋 , 都轻松 自如游刃有余 , 一点不费力气 , ‘ 清嘉 ’ 而又 ‘ 婉媚 ’。” 【 】 《 今生今世 》前半部分记故乡童年生活的 “ 韶华胜极”约6 万字 ,写的是他在故乡的生活情状 ,即他 的童年 、少年生活 ,字里行间散发一股浓冽而纯正的泥土气息。南方的乡村俚言极其妥贴地溶化为文学语 言,清新 自然 , 不但让人懂 ,而且耐人寻味。有如一天云锦的绚烂 、一溪流水的清新 ,但又不乏淡淡的忧 伤 。曾有 论者 将其 与沈 从文 等人 笔下 的童 年和 乡村 相媲 美 : “ 的创作 和 沈从 文 、废 名等 人一样 更 加注重 他 乡村社会的人性美和 自 然美。对 回不去的故乡和回不去 的童年的精心描写 ,正是作家本身想驱逐现实生活 中的无 限悲哀 ,用冲淡平和 、恬静优雅的格调消除心底 的悲恸 ,从而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困惑。然而, 即便是在这如诗如画的描写之中, 也会 自 然而然地流露出引人深思的淡淡的哀愁 。 】
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作者:林铭豪来源:《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20年第12期1995年9月8日(中秋节),74岁的张爱玲在洛杉矶的公寓黯然去世,但却在一周后才被发现,躺在地板上,身上盖着一张薄毯子。
年轻时十分时髦的张爱玲曾说过:“衣服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生的一种袖珍戏剧。
”但离世时却异常简单。
这位被认为象征着民国贵族精神的女作家最后是在孤独中拉上了人生的帷幕。
25年过去,张爱玲一直在“被重新发现”,读者群不减反增。
而2020年是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各类纪念她的文艺活动正如火如荼地酝酿中,网友甚至戏称今年是“爱玲爱玲年”。
许鞍华“张爱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第一炉香》预告片的释出更直接引发全网热议。
大家热衷于讨论张爱玲显赫的门第出身、过人的文学天赋、纠缠的爱情经历,唯独鲜有声音触及到她背后的一面。
张爱玲似乎成了一种标签的集合体:才女、时髦、苦情……“张爱玲”三个字本身就满足了现代人对于民国文人传奇的想象。
但回溯张爱玲的一生,她外在的光鲜与逝世后的人气和其在世时的苍凉底色形成了近乎讽刺的对比,如同她后来那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文学史中的张爱玲、乱世众生中的张爱玲、读者眼中的张爱玲,从民国到现在,张爱玲那些光鲜和苍凉依旧没有被看透。
“天才梦”的爱与恨1920年,张爱玲生于上海,是真正的“东方贵族”。
民国很多文人都有不俗的家庭背景,张爱玲更是独特,她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重孙女。
母亲是受过西方教育的新一代女性,在她耳濡目染之下张爱玲很早便展现出对文学艺术的热情和天赋。
众所周知张爱玲年少成名,她的这个“年少”在最不缺“天赋型”选手的民国都称得上惊艳。
7岁开始写作,12岁开始发表作品,19岁凭一篇《天才梦》在文坛崭露头角,整个过程都顺利得令人咋舌。
《天才梦》开头更直言:“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天才”就是张爱玲一生的底本,旁人以此赞叹张爱玲的传奇,只是往往忽略这《天才梦》里还有一句话:“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故事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故事1943年张爱玲在上海结识了当时汪伪政府文化部的官员胡兰成。
从此张爱玲便与胡兰成紧紧相连一起。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用!张爱玲与胡兰成一、小说之媒1943年张爱玲在上海结识了当时汪伪政府文化部的官员胡兰成。
关于他们的相识,据书中记载是胡兰成在南京养病期间收到苏青寄来的杂志《天地》第十一期,读到《封锁》的时候,喜不自胜。
文人与文人之间的那种惺惺相惜,使他对作者张爱玲充满了好奇。
于是他立即写了一封信给苏青,对张爱玲的小说大加赞许,并表示极愿与作者相识。
苏青回信说,作者是位女性,才分颇高。
这更是让胡兰成对张爱玲念念不忘。
不久,他又收到了苏青寄来的《天地》第十二期,上面不仅有张爱玲的文章,还有她的照片。
他越发想结识张爱玲了。
胡兰成回到上海之后就去找苏青,要以一个热心读者的身份去拜见张爱玲。
苏青婉言谢绝了,因为张爱玲从不轻易见人。
但胡兰成执意要见,向苏青索要地址。
苏青迟疑了一下才写给他——静安寺路赫德路口192号公寓6楼65室。
胡兰成如获至宝。
胡兰成第二天就兴冲冲地去了张爱玲家,她住的赫德路与他所在的大西路美丽园本来就隔得不远。
可张爱玲果真不见生客。
胡兰成却不死心,从门缝里递进去一张字条,写了自己的拜访原因及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并乞爱玲小姐方便的时候可以见一面。
第二天,张爱玲打了电话给胡兰成,说要去看他,不久就到了。
张爱玲拒绝他的到访,又自己亲自去见他,主意变得好快。
其实早前,胡兰成因开罪汪精卫而被关押,张爱玲曾经陪苏青去周佛海家说过情。
因此,她是知道他的。
于是,就这样见面了。
二、她的“尘埃里开出花来”真正见了面,胡兰成只说与他所想的全不对。
他一是觉得张爱玲个子之高,二是觉得她坐在那里,幼稚可怜相,不象个作家,倒象个未成熟的女学生。
但他两人一谈就是五个小时。
从品评时下流行作品,到问起张爱玲每月写稿的收入。
对一个初次见面的小姐问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失礼的,但“因为相知,所以懂得”,两人已有了知交之感,所以张爱玲倒未觉得胡兰成的话很唐突。
谈张爱玲作文8篇
谈张爱玲作文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谈张爱玲作文8篇融入真实感受的作文能够打动读者的情感,引发他们对作品的共鸣和思考,优秀的作文是我们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充分展示,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谈张爱玲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张爱玲■ 胡兰成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则其明亮的一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的一面是月下的青灰色。
是这样一种青春的美,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
但她创造了生之和谐,而仍然不能满足于这和谐。
她的心喜悦而烦恼,仿佛是一只鸽子时时要想冲破这美丽的山川,飞到无际的天空,那辽远的、辽远的去处,或者坠落到海水的极深去处,而在那里诉说她的秘密。
她所寻觅的是,在世界上有一点顶红顶红的红色,或者是一点顶黑顶黑的黑色,作为她的皈依。
她赞叹越剧《借红灯》这名称,说是美极了。
为了一个美丽的字眼,至于感动到那样,这里有着她对于人生之虔诚。
她不是以孩子的天真,不是以中年人的执著,也不是以老年人的智慧,而是以洋溢的青春之旖旎,照亮了人生。
我可以想象,她觉得最可爱的是她自己,有如一支嫣红的杜鹃花,春之林野是为她而存在。
因为爱悦自己,她会穿上短衣长裤,古典的绣花的装束,走到街上去,无视于行人的注目,而自个儿陶醉于倾倒于她曾在戏台上看到或从小说里读到,而以想象使之美化的一位公主,或者仅仅是丫环的一个俏丽的动作,有如她之为“借红灯”这美丽的字眼所感到,至于愿使自己变成就是这个美丽的字眼那样。
这并不是自我恋。
自我恋是伤感的,执著的,而她却是跋扈的。
倘要比方,则基督在人群中走过,有一个声音说道:“看哪,人主来了。
”她的爱悦自己是和这相似的。
正如少年人讲话爱抢先,觉得自己要说的话太多太兴奋到不可抑止,至于来不及也没有空隙容许他倾听对方的说话,而常常无礼地加以打断一样,张爱玲先生由于青春的力的奔放,往往不能抑止自己去尊重外界的事物,甚至于还加以蹂躏。
她知道的不多,然而并不因此而贫乏,正因为她自身就是生命的泉源。
倒是外界的事物在她看来成为贫乏的,不够用来说明她所要说明的东西,她并且烦恼于一切语言文字的贫乏。
这使她宁愿择取古典的东西做材料,而以图案画的手法来表现。
因为古典的东西离现实愈远,她愈有创造美丽的幻想的自由,而图案画的手法愈抽象,也愈能放恣地发挥她的才气,并且表现她对于美寄以宗教般的虔诚。
她一次对我说,她喜欢新派的绘画。
新派的绘画是把形体作成图案,而以颜色来表现象征的意味的。
它不是实事实物的复写,却几乎是自我完成的创造。
我想,是因此之故,特别适宜于她的年龄与才华的吧。
她曾经给我看过她在香港时的绘画作品,把许多人形画在一幅画面上,有善于说话的女人,低眉顺眼请示主人的女厨子、房东太太、舞女等等。
她说是因为当时没有纸,所以画在一起的,但这样的画在一起,却构成了古典的图案。
其中有一幅是一位朋友替她涂的青灰的颜色,她赞叹说:“这真如月光一般。
”我看了果然是幽邃,静寂得使人深思的。
她的小说和散文,也如同她的绘画,有一种古典的,同时又有一种热带的新鲜的气息,从生之虔诚的深处并激出生之泼刺。
她对于人生,恰如少年人的初恋,不是她的对象真有这样美,这样崇高,却是她自己的青春创造了美与崇高,使对象圣化了。
和她相处,总觉得她是贵族。
其实她是清苦到自己上街买小菜。
然而站在她跟前,就是最豪华的人也会感受威胁,看出自己的寒伧,不过是暴发户。
这决不是因为她有着传统的贵族的血液,却是她的放恣的才华与爱悦自己,作成她的这种贵族气氛的。
贵族气氛本来是排他的,然而她慈悲,爱悦自己本来是执著的,然而她有一种忘我的境界。
她写人生的恐怖与罪恶,残酷与委屈,读她的作品的时候,有一种悲哀,同时是欢喜的,因为你和作者一同饶恕了他们,并且抚爱那受委屈的。
饶恕,是因为恐怖,罪恶与残酷者其实是悲惨的失败者,如《金锁记》的曹七巧,上帝的天使将为她而流泪,把她的故事编成一支歌,使世人知道爱。
而《花凋》的女主角受了一生的委屈,委屈到死,则作者把她写成一个殉道者,而以“永恒的爱,永恒的依依”作为她的大理石的墓的题词。
读它的时候,我记起了被系时作的诗中的两句:“这是泪花晶莹的世界,然而是美丽的。
”作者悲悯人世的强者的软弱,而给予人世的弱者以康健与喜悦。
人世的恐怖与柔和,罪恶与善良,残酷与委屈,一并被作者提高到顶点,就结合为一。
他们无论是强者,是弱者,一齐来到了末曰审判,而耶和华说:“我的孩子,你是给欺侮了。
”于是强者弱者同声一哭,彼此有了了解,都成为善良的、欢喜的了。
她就是这样,“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基督在鸡鸣之前祈祷三次:“主啊,如果可以移开这杯子,让它移开吧。
”而终于说:“既是主的意思,我将喝干它。
”于是他走向十字架,饶恕了钉死他的人们,并且给钉死在他旁边的两个强盗祝福。
她就是这样,总觉得对于这世界爱之不尽。
她的这性格,在和她接近之后,我渐渐了解了。
初初一看,似乎她之为人和她的作品是不相似的。
因为,倘以为她为骄傲,则骄傲是排斥外界的;倘以为她为谦逊,则谦逊也是排斥外界的;而她的作品却又那么的深入人生。
但我随即发现,她是谦逊而放恣。
她的谦逊不是拘谨,放恣也不是骄傲。
一次她说:“将来的世界应当是男性的。
”那意思,就是她在《沉香屑》里说的“那是个淡色的,高音的世界,到处是光与音乐”。
她还是孩子的时候,就曾经想以隋唐的时代做背景写一篇小说,后来在回忆中说道:“对于我,隋唐年间是个橙红的时代。
”她还是十几岁的时候写过一篇《霸王与虞姬》,有这样的句子:借项羽的口说道:“我们是被猎了,但我倒转要做猎者。
”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她具有基督的女性美,同时具有古希腊的英雄的男性美。
她的调子是阴暗而又明亮的。
她见了人,很重礼数,很拘谨似的,其实这礼数与拘谨正是她所缺乏的,可以看出她的努力想补救,带点慌张的天真,与被抑制着的有余的放恣。
有一次,几个人在一道,她正讲究着礼数,却随即为了替一个人辩护,而激越了,几乎是固执地。
她是倔强的。
因为她倔强,认真,所以她不会跌倒,而看见了人们怎样的跌倒。
只有英雄能懂得英雄,也只有英雄能懂得凡人,跌倒者自己是不能懂得怎样跌倒的。
她的作品的题材,所以有许多跌倒的人物。
因为她的爱有余,她的生命力有余,所以能看出弱者的爱与生命力的挣扎,如同《倾城之恋》里的柳原,作者描写他的无诚意,却不自觉地揭露了他的被自己抑制着的诚意,爱与烦恼。
几千年来,无数平凡的人失败了、破灭了,委弃在尘埃里,但也是他们培养了人类的存在与前进。
他们并不是浪费的,他们是以失败与破灭证明了人生爱。
他们虽败于小敌,但和英雄之败于强敌,其生死搏斗是同样可敬的。
她的作品里的人物之所以使人感动者,便在于此。
又因为她的才华有余,所以行文美丽到要融解,然而是素朴的。
讲到她的倔强,我曾经设想,什么是世界上最强的人呢?倘使有这样一个人,他被一种从未经验过的烦恼重重地迫着,要排遣它是不能,倘竟迫倒了他呢,他也将感谢它,然而也不能。
他试试喝醉,想使自己软弱些,也还是想要失败而不能。
有如半马人齐龙被他的学生赫格尔斯的毒箭射中,而他是得了不朽的,在苦痛中怎么也死不掉。
他祈祷大神宙斯取回他的不朽,让他可以死去,结束苦痛。
这是强者的悲哀。
但这样的人还不是最强者。
因为他的悲哀里没有喜悦。
而她,是在卑微与委屈中成就她的倔强,而使这倔强成为庄严。
如《金锁记》里的长安,她的生命里顶完美的一段终于被她的母亲加上了一个难堪的尾巴,当她的爱人童世舫告辞的时候,她这样写:长安“静静地跟在他后面送了出来。
她的藏青长袖旗袍上有着浅黄的雏菊。
她两手交握着,脸上显出稀有的柔和。
世舫回过身来道:“姜小姐……”她隔得远远地站定了,只是垂着头。
世舫微微鞠了一躬,转身就走了。
长安觉得她是隔了相当距离看这太阳里的庭院,从高楼上望下来,明晰亲切,然而没有能力干涉。
水井,树,曳着萧条的影子的两个人,没有话——不多的一点回忆,将来是要装在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看的——她的最初也是最后的爱”。
这真是委屈,然而是最强的抗议。
是这样深的苦痛,而“脸上显出稀有的柔和”,没有一个荷马的史诗里的英雄能忍受这样大的悲哀,而在最高的处所结合了生之悲哀与生之喜悦。
因为,她是属于希腊的,同时也属于基督的。
她有如黎明的女神,清新的空气里有她的梦思,却又对于这世界爱之不尽。
起先,我只读了她的一小部分作品,有这样的担心,以为青春是要消失的,她对于人生的初恋将有一天成为过去,那时候将有一种难以排遣的怅然自失,而她的才华将枯萎。
现在,我不再这么想了。
我深信她的才华是常青的。
何以呢?就因为她不仅是希腊的,而且是基督的。
论到她的作品,我想先从《倾城之恋》说起。
白公馆的流苏小姐二十岁上离了婚,回娘家,住七八年,哥嫂骗光了她的钱之后,用教训,也用冷言热语要将她逼走。
而她也终于出走了,抱着受了委屈的心情,拚着接受罪恶的挑战,在罪恶中跋涉,以她的残剩的青春作命运的一掷。
但也并非全由于负气,还更由于直到现在才分明地使她吃惊的古老的家庭的颓败生活,埋葬了一代又一代的青春,没有同情,没有一点风趣的残剩,是这么一种凄凉情味,使她的出走类似逃亡。
这种颓败的气氛,以前她是没有感觉到的,因为她是此中长大的。
第一次感觉到,大概是在结婚之后丈夫的家里。
男家和她的娘家白公馆应是同等门户,只因为于她是生疏,她以生人的眼看出了这种颓败的气氛,但不能如这次的分明,却不过是觉得诸般的不合适。
作者虽然没有提到离婚的原因,可是不难想象的。
于是她回到娘家,在那里有她做女儿时代一切熟悉的东西,便她又住上了七八年。
但在哥嫂排挤她,使她觉得在娘家也成了一个生人之后,她骤然地发现了这古老的家庭的颓败气氛,比她哥哥的教训和嫂嫂的冷言热语更难受,而同时也是与这些教训和冷言热语混合为一的灰暗而轻飘的画面,而陷于一种绝望的恐怖。
她凄凉地、小声地说道:“这屋子里可住不得了!……住不得!”于是她走了,怨愤地、凄凉地、也喜悦地走了。
然而她不是娜拉。
她是旧式家庭的女子,以她残剩的青春的火把,去寻觅一些儿温存,一些儿新鲜,与一些儿切实的东西。
她把这些归结于第二次的结婚,而她也只能如此。
她的对手柳原是一个自私的男子,也可以说是颓败的人物,不过是另一种的颓败。
他和她要好,不打算和她结婚。
这样的人往往是机智的、伶俐的,可是没有热情。
他的机智与伶俐使他成为透明,放射着某种光辉,却更见得他的生命之火是已经熄灭了。
结婚是需要虔诚的,他没有这虔诚。
他需要娼妓,也需要女友,而不需要妻。
他与萨黑荑妮公主往来,这萨黑荑妮公主对于他毋宁是娼妓,他决不把她和流苏同等看待。
保持这样的女友关系,靠的是机智与伶俐,不是靠的热情。
流苏恨他的这一手,但也有不尽了解他的地方。
柳原有意当着人做出和她亲狎的神气,而两人相对时却又是平淡的、闲适的,始终保持着距离。
他的始终保持着距离是狡狯,但他当着人和她的亲狎却是有着某种真情的。
人们把他俩当作夫妇,在他乃是以欺骗来安慰自己,因为他只是厌倦人生,缺乏家庭生活的虔诚,没有勇气结婚而已,但仍然自己感觉到这一面的空虚,他需要以伪装的夫妇来填补这空虚。
其人是自私的,并且怯弱。
有一天,他在深夜里打电话给流苏,也不是为了要使流苏烦恼,却正是他自己的烦恼的透露,他说出了爱,随即又自己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