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应用和发展
有机发光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有机发光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7f1f2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1.png)
有机发光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质量视觉体验的不断追求,显示技术在电子产品中的地位变得愈加重要。
而有机发光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正逐渐成为显示技术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有机发光材料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并对其优势和前景进行分析。
1. OLED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作为有机发光材料的一种典型应用,已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
OLED技术采用有机发光材料作为发光层,通过施加电压使其发光。
相比传统的液晶显示器,OLED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1 自发光:OLED技术不需要背光源,每个像素都可以独立发光,能够实现更高的对比度和更真实的色彩表现。
1.2 薄型灵活:有机发光材料可以制成柔性的薄膜,使显示器可弯曲、可卷起,大大提升了设计的灵活性。
1.3 能耗低:OLED技术在黑色显示时可以关闭像素,降低能耗,有效延长电池寿命。
2. QLED技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QLED)是一种通过量子点技术制备的有机发光材料,近年来备受研究关注。
2.1 量子点技术:量子点是一种纳米级的颗粒,其尺寸决定了发光的颜色,通过调控量子点的尺寸,可以实现更广泛的色域和更高的纯度。
2.2 显色性能:QLED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红、绿、蓝三原色纯度,使显示效果更加逼真和细腻。
2.3 长使用寿命:与传统OLED相比,QLED技术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稳定性,能够减少显示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的亮度衰减问题。
3. 其他应用领域除了OLED和QLED技术,在显示技术中,有机发光材料还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3.1 柔性显示器:有机发光材料的柔性性质使得其可以制作成可弯曲、可卷起的柔性显示器。
这种显示器可以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卷展电子等领域。
3.2 透明显示器:有机发光材料可以制成透明的薄膜,使显示器具备透明度。
OLED发展现状及前景
![OLED发展现状及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9075e245fe4733687e21aa71.png)
刖
舌
(P a
s s iv e
M a t r ix O L E D
:
P MO LE D
,
也 叫无 源型 )两 种
,
其 特 色 及 优缺 点 如 下
O L E D (有 机 发 光 显 示 ) 技 术 是 目 前
被 国 际 上 看 好 的 有 可 能 在 未 来 1 O年
20
~
年 内部 分 取代 液 晶 产 品 的 第 三 代 显 示
1 、厚度可 以小 于1 毫米 ,仅 为L CD 屏 幕的1 3 / ,并且重量也更轻 ; 2 、固态 机构 ,没有 液体 物质 ,因
7 、发光效 率更 高 ,能耗 比L CD要 低;
于1 m,这样 的特性可以使 O E 照 明 m L D 安放在 天花 板上 而不是 吊起来 ;此 外 ,
白光 OL 另一项最 新的 应用是作 E D
为新 时代 的照 明 。在 现 有 的光 源种 类 中 ,灯 泡或灯 管形成 的点 光源或 线光 源 被 广泛使 用 ,但 其使 用寿命 较短 、 易受
认 为是最 有发展 前景 的显示技 术 ,是 国
际上 高技 术领域 的一个 竞争热 点 。具体
■
口
文/ 铃 黄 兵 何 开 钧 卢
摘要
色域 竟 广
、
:
有 机 发 光 二 极 管 ( O L E D ) 依 靠 超 轻薄
温 度 特 性好
, 、
、
全 囤化
、
低耗电
、
自发 光
、
响魔 速 度 快
、
可 实 现 柔 软 显 示 等 诸 多 突 出 的性 能 正 在 迅 速 崛 起 。 O L E D 不 仅 能 应 溺 在
OLED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OLED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1a38ab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1.png)
OLED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OLED技术的定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半导体发光材料,其复杂的结构可以使电子通过有机物质的半导体层和荧光层发光。
OLED技术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色彩度、快速响应、亮度均匀、低功耗、薄型等特点,可以制作成软性显示器、透明显示器、柔性电子、光学传感器等。
二、OLED技术的现状1.市场份额OLED显示器市场目前被三星电子和LG显示器垄断,三星电子已经成为世界上OLED显示器的主要供应商。
三星电子不仅在自己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上使用OLED显示器,还向苹果公司出售OLED显示器。
2.技术发展OLED技术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相比,具有优越的颜色和响应时间,使其成为未来显示技术的主导。
OLED技术不仅可以制造高分辨率、高亮度的显示器,还可以制造成可卷曲、可透明、可穿戴、可弯曲等柔性显示器。
目前,三星电子已经在曲面电视、OLED手机屏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LG显示器也在笔记本电脑、汽车显示屏、可穿戴设备等领域进行了尝试。
三、OLED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市场拓展目前,OLED技术主要应用于高端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未来将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
同时,OLED技术可以被应用于照明、汽车、安防、医疗设备等领域。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对低功耗、低电压等特性的高要求也将促进OLED技术在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
2.技术创新OLED技术仍然需要创新,以提升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例如,OLED技术的长寿命问题仍然需要解决。
由于OLED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老化现象,长时间使用后其发光效果将受到影响。
因此,OLED技术需要更加耐久的材料,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此外,OLED技术的成本也需要降低。
OLED技术中橙色和红色材料的价格较高,目前绿色和蓝色材料的价格较低。
未来,需要更高效的合成方法以便降低OLED的生产成本。
3.商业模式创新目前,OLED技术的主要应用市场是高端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
oled的发展现状
![oled的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1f287a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b.png)
oled的发展现状
目前,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在显示领域得到了广泛
应用,其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现状:
1. 显示屏市场:OLED显示屏在智能手机、电视和电子设备等
市场上受到了广泛关注和使用。
其优势包括高对比度、广色域、快速响应时间和灵活可弯曲等特点,使得其在高端产品中的需求增长迅猛。
然而,OLED显示屏仍然面临成本较高和寿命短
等方面的挑战。
2. 技术革新:OLED技术不断创新与改进。
目前,新一代的AMOLED(Active-Matrix OLED)技术应用于电视和显示屏中,其采用了相对较长寿命的材料和更高的亮度水平。
此外,柔性OLED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可弯曲和可折叠设备提供
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3. 持续投资:各大科技公司和制造商纷纷投资于OLED技术
的研发和生产。
例如,三星电子是全球最大的OLED显示屏
供应商之一,其在该领域的投资规模巨大,不断提升技术和生产能力。
其他公司如LG、索尼等也在OLED领域加大了研发
和生产力度。
4. 应用拓展:除了传统的显示屏领域,OLED技术还有广泛的
应用拓展空间。
目前,OLED也被应用于照明领域,例如用于
室内照明或汽车照明系统。
此外,OLED技术在医疗设备、虚
拟现实、智能家居等其他领域也有潜力被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总体而言,OLED技术在显示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技术不断
创新和改进。
然而,仍然需要解决成本和寿命等方面的挑战,以及进一步深化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
预计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长,OLED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机发光二极管](https://img.taocdn.com/s3/m/9157f86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4.png)
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是一种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器件。
它具有自发光、薄、柔性、广色域、高对比度、快速响应等优点,因此在显示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OLED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和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OLED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有机材料在电场的作用下发光的特性。
OLED器件结构包括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
当施加电压时,电子从电子传输层注入发光层,空穴从空穴传输层注入发光层,通过载流子的复合发光,从而产生可见光。
OLED的发光原理与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不同,它不需要背光源,因此可以实现自发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研究工作。
当时的研究人员发现某些有机物质在电场作用下会发光,这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有机材料和器件技术的不断进步,OLED 的亮度、效率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1997年,三星电子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化的OLED显示器,打开了OLED商业化的大门。
随后,各大厂商纷纷加入到OLED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中。
OLED在显示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OLED主要应用于手机屏幕、电视机、电子阅读器等消费电子产品中。
相比传统的液晶显示器,OLED具有更高的色域和对比度,能够呈现出更真实、生动的图像。
同时,OLED还具有柔性、轻薄等特点,可以应用于可弯折屏幕、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另外,OLED还可以用于照明领域,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一些研究者正在探索将OLED应用于医疗、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然而,OLED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OLED的寿命较短,发光层易受潮湿和氧气的侵蚀。
其次,OLED的成本较高,目前仍然无法与液晶显示器竞争。
此外,OLED的量子效率仍有提升的空间,需要进一步提高发光效率和能耗。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推动OLED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OLED的发展与应用!
![OLED的发展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b16666a011ca300a6c39023.png)
三、封装
⑴ 吸水材料:一般OLED的生命周期易受周围水气与氧气所影响而降低。水气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经由外在环境渗透进入组件内,另一种是在OLED工艺中被每一层物质所吸收的水气。为了减少水气进入组件或排除由工艺中所吸附的水气,一般最常使用的物质为吸水材(Desiccant)。Desiccant可以利用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的方式捕捉自由移动的水分子,以达到去除组件内水气的目的。
二、阴极工艺
在高解析的OLED面板中,将细微的阴极与阴极之间隔离,一般所用的方法为蘑菇构型法(Mushroom structure approach),此工艺类似印刷技术的负光阻显影技术。在负光阻显影过程中,许多工艺上的变异因子会影响阴极的品质及良率。例如,体电阻、介电常数、高分辨率、高Tg、低临界维度(CD)的损失以及与ITO或其它有机层适当的黏着接口等。
当电子的状态位置由激态高能阶回到稳态低能阶时,其能量将分别以光子(Light Emission)或热能(Heat Dissipation)的方式放出,其中光子的部分可被利用当作显示功能;然有机萤光材料在室温下并无法观测到三重态的磷光,故PM-OLED元件发光效率之理论极限值仅25%。
PM-OLED发光原理是利用材料能阶差,将释放出来的能量转换成光子,所以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当作发光层或是在发光层中掺杂染料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发光颜色。此外,一般电子与电洞的结合反应均在数十纳秒(ns)内,故PM-OLED的应答速度非常快。
有机发光二极管
![有机发光二极管](https://img.taocdn.com/s3/m/5a1d532fe2bd960590c677f6.png)
•
•
1.OLED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 化物(ITO),与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 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整个结构层中包括了:空穴传输层 (HTL)、发光层(EL)与电子传输层(ETL)。 2.OLED的发光原理是当元件受到直流电(Direct Current; DC)所衍生的顺向偏压时,外加之电压能量将驱动电子 (Electron)与空穴(Hole)分别由阴极与阳极注入到电 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然后分别迁移到发光层,当两者 在传导中相遇、结合,即形成所谓的电子-空穴复合 (Electron-Hole Capture),使发光分子激发,经过辐射后 发出可见光。根据发光材料的不同,发出的光也不同。
•
•
•
1、最早1963年时,Pope发表世界上第一篇关于OLED的文 献,他将(>400)伏特的高压电通过Anthracene晶体(约 厚20mm)时,观察到了电激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 的现象,但由于过高的电压和不好的发光效率,因而不被 当时所重视,持续停在研究阶段約二十年。 2、在1987年时,美国柯达公司Tang和Vanslyke等人利用 热蒸镀方式将Alq3和HTM-2形成异质构物的OLED元件(多 层式),具有高能量分子效率和低操作电压,相较之前是 一大的突破,也引起了第一波研究风潮。 3、接后在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Friend研究团队发表以 共轭高分子ppv运用在OLED上(即变成PLED),之后,就 出现第二波研究风潮。OLED初期虽然不被受到重视,但现 在已成为热门的研究对象。
应化二班 王成 200814120224
主要内容:
一、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简介 二、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史 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与原理 四、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材料 五、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和展望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和发展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4fd5e1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5.png)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和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OLED具有自发光、反应速度快、视角广、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好等优点,因此在手机、电视、显示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OLED在手机显示屏上的应用被广泛关注。
相比于传统的液晶显示屏,OLED具有自发光特性,不需要背光源,可以实现更薄、更轻的手机设计。
同时,OLED的反应速度快,能够实现高帧率的显示,使得观看视频和游戏体验更加流畅。
此外,OLED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好的色彩表现能力,能够呈现更加真实和生动的图像。
其次,OLED在电视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OLED电视具有超薄、高对比度、广阔的视角和真实的色彩表现能力等优点,能够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此外,OLED电视还具有柔性屏幕的特点,能够实现弯曲、卷曲等形态,极大地拓展了电视的设计空间。
除了手机和电视,OLED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OLED在车载显示屏、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游戏机等电子产品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OLED可以实现柔性屏幕的设计,使得产品更加轻薄柔软,用户体验得到极大的提升。
OLED的发展也逐渐趋向多样化。
近年来,OLED技术在透明显示、柔性显示、可卷曲显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透明OLED可以使得显示屏即使在关闭状态下仍然能够透过光线,为产品增添了科技感和艺术美感。
柔性OLED则可以通过改变屏幕的形态,实现更多样化的产品设计。
此外,OLED还可以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例如传感器技术和触摸技术,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
与此同时,OLED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目前,OLED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的实施,预计未来OLED的价格将会下降,从而进一步推动其应用的发展。
综上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在手机、电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自发光、反应速度快、视角广、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好的特点使其成为未来显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oled有机发光材料
![oled有机发光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f422573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2.png)
oled有机发光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它具有高对比度、快速响应、柔性、薄型化等特点,因此在显示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OLED有机发光材料进行深入探讨,包括其基本原理、材料特性、制备工艺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OLED有机发光材料是一种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发光材料,其发光原理是通过在有机材料中加入电子和空穴,使之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复合,从而产生光子。
与传统的LED发光材料相比,OLED有机发光材料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和更广泛的发光颜色范围,可以实现全彩显示。
此外,OLED还具有自发光、柔性、薄型化等特点,可以制成柔性显示器、透明显示器等各种形态的显示设备。
在OLED有机发光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见的有机发光材料包括有机小分子材料和有机聚合物材料。
有机小分子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纯度,但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而有机聚合物材料具有较低的制备成本和较好的柔性,但发光效率和稳定性有待提高。
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有机发光材料并优化制备工艺,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OLED有机发光材料已经在手机、电视、平板电脑等各种显示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优越的显示效果和柔性设计,使其在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智能家居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OLED有机发光材料有望实现更高的发光效率、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综上所述,OLED有机发光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OLED有机发光材料将在未来的显示技术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OLED有机发光材料有所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OLED的发光原理,发展历史及现状
![OLED的发光原理,发展历史及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7590a71a59eef8c75fbfb3ff.png)
J=(9 / 8)e M (V2/d3)
式中e是電荷常數、M是載流子遷移率、V為薄膜兩端的電壓。
在一般的OLED中,全部有机膜的厚度约为1000囝 。实际上,OLED的发光功率与电流有J?Vm的关系,其中m 2。Burrows和Forrest制得的TPD/Alq器件的m高达9,他们认为,m值大是因为“阱”(或称极化子)的缘故。最近,他们又证实m具有很强的温度依赖性,并且电荷是通过“阱”来输运的。 在发光层中,掺杂客体萤光染料能极大地提高OLED的性能和特性。例如,只要掺杂1%的红色萤光染料DCM、Alq式OLED的最大发射峰即可从520nm迁移到600nm;掺杂少量的MQA(一种绿色染料)将使OLED的效率提高2~3倍,在同样的亮度下工作寿命可提高10倍。
目前全世界约有100多家厂商从事OLED的商业开发,OLED目前的技术发展方向分成两大类:日、韩和台湾倾向柯达公司的低分子OLED技术,欧洲厂商则以PLED为主。两大集团中除了柯达联盟之外,另一个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主的飞利浦公司现在也联合了EPSON、DuPont、东芝等公司全力开发自己的产品。2007年第二季全球OLED市场的产值已达到1亿2340万美元。
潜在的应用
OLED技术的主要优点是主动发光。现在,发红、绿、蓝光的OLED都可以得到。在过去的几年中,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开发OLED在从背光源、低容量显示器到高容量显示器领域的应用。下面,将对OLED的潜在应用进行讨论,并将其与其它显示技术进行对比。
OLED在1999年首度商业化,技术仍然非常新。现在用在一些黑白/简单色彩的汽பைடு நூலகம்收音机、移动电话、掌上型电动游乐器等。都属于高阶机种。
在中国企业方面,早在2005年,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决定开始OLED大规模生产线建设,并最终在昆山建设了OLED大规模生产线;广东省也积极上马OLED专案,截至2009年12月,广东已建、在建和筹建的OLED生产线项目有5个,分别是汕尾信利小尺寸OLED生产线、佛山中显科技的低温多晶硅TFT(薄膜场效应晶体管)AMOLED生产线专案、东莞宏威的OLED显示幕示范生产线项目、惠州茂勤光电公司的AMOLED光电项目、彩虹在佛山建设的OLED生产线项目。在OLED微型显示器方面,云南北方奥雷德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第二家、中国第一家具备批量生产能力的AMOLED微型显示器的生产厂商,微型显示器多与光学组件配合,进行便携的近眼式应用,可应用于红外系统、工业检测、医疗器械、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根据调研公司DisplaySearch的报告,全球OLED产业2009年的产值为8.26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35%。中国成为全球OLED应用最大的市场,中国的手机、移动显示设备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产量都超过全球产量的一半。
有机光电器件的原理和应用
![有机光电器件的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ff5b7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6.png)
有机光电器件的原理和应用有机光电器件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元件,与传统的硅基电子器件不同,其主要材料为有机物。
有机光电器件应用广泛,涵盖显示、照明、太阳能等领域。
本文将从原理、发展历程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有机光电器件的原理有机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可简单概括为光致电荷分离,即在有机半导体材料中,当有光照射时,光子能量激发器件中的生物分子,产生激发态的电荷载流子。
这些载流子随后被分离并漂移运动,从而形成电流。
这种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载流子的数量和流动方向。
有机光电器件主要包括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阵列(OPV)、薄膜晶体管(OTFT)等。
OLED是一种能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有机光电器件,其原理与传统的发光二极管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发光层是由有机材料组成的。
在OLED中,有机材料通过激发态的电荷载流子发出光,这种发光方式比传统的发光二极管更加节能高效。
OPV是一种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有机光电器件,其原理是利用有机材料的吸收特性,将光能转化为电荷载流子。
OPV的吸收材料中主要包括聚合物、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等,这些材料能够吸收不同波长的光,从而实现不同功率的光能转换。
OTFT是一种能够将电荷薄膜晶体管,其原理是利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流。
OTFT的特点是制造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低廉,适用于大面积、柔性器件制造。
二、有机光电器件的发展历程有机光电器件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由于其性能不稳定,使得其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的发展,有机光电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在显示、照明、太阳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有机光电技术的首个商用产品是1999年生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
由于其具有高亮度、广视角、低能耗等优点,OLED显示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液晶显示器成为市场主流。
除了显示领域,有机光电技术还在照明、太阳能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有机LED具有高光效、可调光、长寿命等优点,已成为室内照明的新潮流。
新型显示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
![新型显示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71a9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8.png)
新型显示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显示技术也不断更新迭代。
从最初的CRT电视到后来的LCD显示器,再到现在的LED和OLED显示技术,人们的视觉感受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本文将分享新型显示技术发展趋势与应用。
一、OLED显示技术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发光材料,可以进行光电转换,同时有电致发光的特性。
只需注入极微小的电流即可使OLED晶体发光,展现出极高的色彩还原度和对比度。
目前,OLED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等领域,也被越来越多的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采用。
二、柔性显示技术柔性显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可以随意弯曲和拉伸,所以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柔性显示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FOLED)和柔性电致变色技术(MECD)。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是由可弯曲和可拉伸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制成,而柔性电致变色技术则是一种电致变色晶体体技术,可以实现眼镜、窗帘等的变色。
三、VR技术VR技术(Virtual Reality)是一种被广泛关注的新型技术。
目前VR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游戏、教育、医疗、设计等领域。
VR技术可以实现眼中所见的虚拟世界,人们在其中可以自由穿梭,去体验各种不同的场景和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在视觉上可以得到更加真实自然的体验。
四、微投技术微投技术可以把大屏幕变为小玩具,在短距离内将大屏幕原理缩小,便于携带使用。
不同于以往的LCD或DLP等技术,微投技术主要应用投射面积均小于50英寸的室内环境中。
微投技术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上。
五、全息技术全息技术(Holography)是模拟光传播的方式来再现三维立体影像的技术。
全息立体影像不同于一般的平面动画或静态图像,能够实现真正的3D观看效果。
全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在虚拟现实、通信、医疗等领域。
未来,全息技术的应用还将不断发展。
2024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7f9a2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a.png)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市场发展现状摘要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是一种新兴的显示技术,具有轻薄、柔性、高对比度和广视角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市场的发展现状。
首先,我们将探讨OLED显示屏的原理和结构。
然后,我们将分析OLED显示屏的市场增长趋势以及主要应用领域。
最后,我们将提出目前OLED显示屏市场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会。
1. 引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是一种基于有机材料发光原理的新型显示技术。
与传统液晶显示屏相比,OLED显示屏具有更高的对比度、更宽的视角以及更快的响应速度。
因此,OLED显示屏在智能手机、电视、汽车显示器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OLED显示屏的原理和结构OLED显示屏是通过将有机材料电流注入一个发光层来产生光。
它由多个不同层次的材料组成,包括阴极、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
当电流通过这些材料时,电子和空穴会在发光层结合,产生发光效应。
通过控制电流的强度和电压,可以实现不同颜色的发光。
3. OLED显示屏市场增长趋势OLED显示屏市场正在迅速增长,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3.1 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OLED显示屏的质量和性能不断提升。
例如,新一代OLED 显示屏采用更先进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具有更高的亮度和更长的寿命,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显示的需求。
3.2 增强的用户体验OLED显示屏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广的视角,使得观看图像和视频更加清晰和真实。
这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3.3 多样化应用领域OLED显示屏具有轻薄、柔性的特点,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目前,OLED显示屏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电子书阅读器和可穿戴设备等产品中。
随着柔性OLED技术的不断成熟,它还将在汽车、医疗设备和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 OLED显示屏市场主要应用领域OLED显示屏在多个应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OLED显示屏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国内外OLED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概况
![国内外OLED技术及产业的发展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f4bade1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2.png)
国外OLED技术及产业的开展概况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中文名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是基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发光二极管。
OLED 由于具有全固态、主动发光、高比照度、超薄、低功耗、无视角限制、响应速度快、工作温度围宽、易于实现柔性和大面积、功耗低等诸多优点,不但可以作为显示器件,在照明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OLED已经被视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显示和照明产品之一。
OLED的开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Destriau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膜,得到最早的电致发光器件,但是直到1987年才由Kodak公司的邓青云(Tang C W)首次研制出基于小分子荧光材料具有实用价值的OLED(Alq作为发光层),而聚合物OLED(PLED)是1990年由英国剑桥大学的Friend与Burroughes等人用共轭聚合物PPV制造出来的。
OLED的根本构造通常是一种有机半导体层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治构造,其中一个电极常采用一薄而透明的具有半导体特性的铟锡氧化物(ITO)为正电极,而另一电极则通常采用低功函数的金属如Ca、Al等为负电极,当正负电极外加电压时,有机半导体层就会产生激子并发光,依据有机半导体材料的不同,器件就会发射出红、绿、蓝,甚至白色光。
为了获得更高性能的OLED,有机半导体层通常包含多个层,如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M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同时还往往引入界面修饰层等。
OLED按照组件所使用的载流子传输层和发光层有机薄膜材料的不同,OLED可区分为小分子基OLED和高分子基OLED(PLED)两种不同的技术类型;按照OLED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无源(被动矩阵)与有源(主动矩阵)两种驱动方式。
根据OLED 的技术原理和制备工艺,通常把OLED 产业链划分为设备制造、材料制备、驱动模块、面板和器件制造以及下游应用等几个局部,其中设备制造、材料制备和驱动模块属于上游领域,面板器件以及模组制造属于中游,各种应用则属于下游。
OLED介绍教程
![OLED介绍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ba29999b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d.png)
OLED介绍教程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有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显示技术,利用有机材料发光,具有较高的亮度、饱和度和对比度,并且能够实现较高的响应速度和低功耗。
OLED显示屏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
一、OLED的工作原理OLED由发光层、电子注入层和电子输运层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子注入层时,注入的电子和空穴重新结合,并释放出能量,产生光辐射。
不同的有机材料和结构设计可以实现不同的发光颜色。
二、OLED的优势1.薄型柔性设计:OLED显示器能够实现非常薄型和柔性设计,适用于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设备,如弯曲屏幕和可折叠屏幕。
2.极高对比度和亮度:OLED显示屏具有高对比度和亮度,可以呈现出更加真实、清晰和鲜艳的图像和色彩。
3.响应速度快:由于OLED显示屏没有液晶层,其像素可以更快地响应电信号,从而实现更快的刷新速率和更流畅的图像。
4.宽视角:与传统液晶显示屏相比,OLED显示器具有更广的视角范围,观看图像时不会出现偏色或亮度下降的问题。
5.低功耗:OLED的工作方式使其在显示黑色时非常省电,因为在黑色像素处不会产生任何光亮。
三、OLED的应用1.手机和平板电脑显示屏:OLED显示屏已经成为大多数高端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标配,因为它们可以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和较低的功耗。
2.电视屏幕:OLED电视具有卓越的图像质量和超薄的设计,可以提供更加逼真和生动的观看体验。
3.汽车仪表板和车载娱乐系统:OLED显示器可以适应汽车环境的高温和光线变化,并提供更好的可视性。
4.电子游戏和虚拟现实设备:OLED显示屏可以提供更真实和沉浸式的游戏和虚拟现实体验。
5.智能手表和健康监测设备:OLED显示屏可以在较小的设备中提供高分辨率的显示和较低的功耗。
四、OLED的发展趋势1.更高分辨率:随着技术的发展,OLED显示屏的分辨率将越来越高,在提供更清晰图像的同时,实现更大的显示面积。
有机发光二极管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有机发光二极管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830fac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f0.png)
有机发光二极管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OLED具有自发光、高对比度、宽视角、快速响应、薄型柔性等特点,因此在手机、电视、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手机领域中的应用OLED在手机领域中正迅速崭露头角,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
相比于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屏具有更高的色彩还原度和对比度,使得手机屏幕显示更加鲜艳逼真,并能够呈现出更加细腻的图像效果。
此外,OLED具备自发光的特点,无需背光源,大大减小了屏幕的厚度和重量,使得手机更加轻薄便携。
同时,OLED还能够实现曲面、折叠和柔性显示,为手机的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二、电视领域中的应用OLED也在电视领域中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与传统液晶电视相比,OLED电视拥有更高的色域范围和对比度,使得图像更加鲜艳、细腻。
而且,由于OLED显示屏采用非背光式设计,能够做到像素级独立调光,实现绝对的黑色,提升了画面的细节表现力。
此外,OLED电视还支持高刷新率和广视角显示,无论是观察电视的角度以及快速移动的影像场景,都能够获得最佳的观看效果。
三、电子设备领域中的应用除了手机和电视,OLED在电子设备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都采用了OLED技术,以提供更好的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相比于传统的显示技术,OLED能够在低亮度下保持更好的可见性,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
此外,OLED还可以实现曲面和柔性显示,使得电子设备设计更加灵活多样。
总之,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新一代的显示技术,已经在手机、电视和电子设备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及成本的降低,相信OLED将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并成为显示技术领域的主流之一。
有机光电发展历程简述
![有机光电发展历程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6477ce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8.png)
有机光电发展历程简述
有机光电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
当时,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有机材料来制造光电器件。
首先,他们制备了有机半导体材料,并实现了有机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这为有机光电器件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随后,在70年代和80年代,研究人员不断改进有机半导体的合成方法和材料特性。
他们发现有机材料具有调节能隙和吸收范围的优势。
这为有机光电器件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可能。
90年代,有机电致发光(OLED)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研究
人员发现,有机材料可以在电场激励下产生发光现象,从而实现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制备。
OLED具有高效率和
可调节颜色等特点,成为有机光电器件的代表。
进入21世纪后,有机光电器件不断发展和应用扩展。
有机太
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光电转换器件,成为有机光电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结构,提高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此外,有机光电器件在显示和照明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有机发光二极管被大量应用在OLED显示屏、平面照明等领域。
有机光电器件的灵活性和可撤换性优势,使其在可穿戴电子产品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综上所述,有机光电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有机薄膜制备到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多个阶段。
随着材料和设备的不
断改进,有机光电器件在能源转换、显示和照明等领域正逐渐发展壮大。
2024年OLED照明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OLED照明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4e45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7.png)
2024年OLED照明市场前景分析简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照明技术由于其高能效、高对比度、高显示质量和薄型设计等特点,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对OLED照明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随着OLED照明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OLED照明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OLED照明市场规模已达到x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的年均增长率。
一方面,消费者对于绿色环保产品的追求以及对于高质量照明需求的增加,推动了OLED照明市场的发展。
OLED照明具有较高的能效和长寿命,对环境友好,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另一方面,OLED照明技术的价格逐渐下降,使得OLED照明产品更加普及。
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渐显现,OLED照明产品的制造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发展趋势与应用领域未来,OLED照明技术将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家庭与商业照明OLED照明产品具有可调光性、优良的颜色再现性和较低的眩光,使其在家庭和商业照明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OLED照明可以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营造浪漫或专业的氛围,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汽车照明OLED照明技术在汽车照明领域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与传统汽车灯相比,OLED照明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丰富的颜色选择,为汽车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
随着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的发展,OLED照明在车辆信息显示和安全提示方面的应用也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公共照明由于OLED照明具有柔性设计和薄型化的特点,因此在公共照明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公共建筑、桥梁等场所可以使用柔性OLED照明技术,将照明功能与建筑结构融为一体。
面临的挑战尽管OLED照明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制造成本当前,OLED照明的制造成本仍然较高。
在OLED照明器件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昂贵的有机材料以及精密的制造设备。
OLED的发展方向
![OLED的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43753ec39ec3d5bbfd0a7473.png)
OLED的发展方向091130107 王安琪摘要传统的显示器包括CRT和LCD,其显像原理都是通过一定的媒介来进行间接显像,而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则是直接通过控制相应位置二极管的亮度来显示对应的图像。
其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近年来取得了非常快速的发展。
与此同时,OLED在工业产业中也开始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高科技产业中,例如手机行业等。
本文主要讨论近年来OLED的发展成果并将其与传统显示器件进行比较,并对其将来发展方向作简单的预测。
关键词OLED AMOLED 电致发光产业发展正文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新型显示器的基础。
与传统的显示器不同的是,其应用的是主动发光的原理。
传统的黑白CRT显示器和黑白电视机是依靠在不同的加速电场下电子束的偏转不同来逐行轰击显像管内壁涂有的荧光粉,从而使之发光,其亮度通过电压调节电子束功率来控制。
而彩色CRT显示器和传统彩色电视机则是将颜色分为RGB(红绿蓝)三个通道,然后分别通过电子束进行轰击。
而LCD显示器则是通过LC(Liquid Crystal,液晶)对光的偏振性,利用两层液晶的夹角来使光线的透过率发生变化,从而控制屏幕的亮度。
而彩色LCD显示器同样是通过将色彩分为RGB 三个通道,分别通过红、绿、蓝三块液晶板并在棱镜中重新汇聚,从而投影出彩色的画面。
LCD显示器需要一个背光源来为其提供本底。
传统的LCD显示器使用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荧光管)来提供白色背光源,而LED-LCD显示器则是通过使用LED (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来提供背光源。
这两种显示器都不是通过发光元器件直接发光,而是通过一定的途径被动产生图像。
因此,以其为核心生产显示器的体积和厚度通常都比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应用和发展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现象最早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
这项技术最早存在很大的缺点,一开始并未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
直到20年前发生的突破性进展,OLED得以实现了各种功能化,并成为了最有前途的显示和发光器件。
本文先介绍了OLED的历史,然后讲解了OLED的原理,并重点介绍了OLED 的应用化技术和在各种方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对我国OLED 技术发展的展望。
关键词电致发光;半导体;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 照明光电综合;显示驱动电路1Abstract:phenomenon of OLED is found in 1950s.This technology had many disadvantages at early time,at the beginning ,researchers have no interests on it.Until the breakthrough progressment of 20 years ago,OLED just could accomplish every kind of effection and became the most promising showing and optical apparatus.First of all,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OLED,then explains the theory,and puts more attention on applied technologies and applies of every aspect,at last,it involves the development of OLED technologies .The key words : OLED semiconductor showplay Electroluminescent OLED illumination photoelectric synthesis show drive equipment(一)OLED的历史有机电致发光现象最早由A. Bernanose等在上世纪50年代发现。
他们将吖啶橙和二羟基喹啉并吖啶沉淀在纤维素薄层上,并通以交流电,产生了历史上第一次电致发光现象。
他们提出的解释是染料分子或其中的电子受激辐射。
1960年,美国New York大学的M. Pope小组研制了有机晶体的电子和空穴注入电极,它是当前所有OLED设备的基础。
1963年,Pope等首次观察到直流电的电致发光现象 [2],通过在真空下对的tetracene 掺杂的单晶蒽通以400V电压的直流电。
当时所用的负极是一小块银电极,所用单晶的厚度达20微米。
由于驱动电压过高,未能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
他们提出的发光机理为电场加速电子激发使分子出现荧光现象。
1965年,他们优化了实验条件并发现在缺少外电场的情况下,单晶蒽的发光来自于电子和空穴的重新结合。
同年,W. Helfrich和W. G. Schneider改进了Pope的工作 [3],实现了同时性的电子和空穴双注入,他们所用的发光材料为纯的或掺杂的绝缘体。
在此之前Pope的单晶蒽电致发光器件只使用了一个电子注入电极,而没有空穴注入电极。
他们的研究工作成为之后所有双注入OLED器件的先驱。
在70年代的文献中,Hideki Shirakawa等报道了一系列氧化的和掺杂的聚合物具备强导电性。
1975年英国国家物理实验R.Partridge 等首次成功制成了导电聚合物作为发光材料的电致发光材(polymer LED, PLED) [4]。
同时期报道了许多其他含共轭结构的主体与含共轭结构的活化剂所组成的有机材料的电致发光现象,但均未成功解决驱动电压高和效率低的问题。
[5] 有机电致发光设备的发展一度缺乏突破性进展。
1987年,Kodak公司的华裔科学家C. W. Tang发现了三明治结构的OLED器件(fig1), [6] 值得注意的是,OLED这个术语直到此时才出现,用来指他的三明治结构、具有独立电子和空穴传输层,使电子和空穴在中间的有机层发生结合发光的器件。
他采用可用真空镀膜的小分子材料8-羟基喹啉铝(Alq3)作为电子传输材料、芳香族二胺作为空穴传输材料成,实现了低驱动电压、高亮度、高发光效率等特点,开创了当今OLED研究和生产的新时代。
Tang的绿光OLED结构和所用材料的分子结构1990年,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又成功地报道了共轭聚合物聚(对苯撑乙烯)(PPV)的电致发光现象。
这一重大发现,开辟了发光器件的又一新领域——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二)电致发光的原理及其结构(1)电致发光材料是一种在电场激发下产生发光现象的物质,他是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的过程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的原理是:从阴极注入电子,从阳极注入空穴,被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层内传输。
第一层的作用是传输空穴和阻挡电子,使得没有与空穴复合的电子不能进入正电极,第二层是电致发光层,被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层内传输,并在发光层内复合,从而激发发光层分子产生单态激子,单态激子辐射衰减而发光。
对于聚合物电致发光过程则解释为:在电场的作用下,将空穴和电子分别注入到共轭高分子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于是就会产生正、负极子,极子在聚合物链段上转移,最后复合形成单态激子,单态激子辐射衰减而发光。
也有人认为,电致发光机理属于注入式发光,在正向偏压的作用下,ITO电极向电荷传输层注入空穴,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传输层界面移动,而由铝电极注入的电子也由电子传输层向界面移动,由于势垒的作用,电子不易进入电荷传输层,而在界面附近的发光层(Alq3)一侧积累。
由于激子产生的几率与电子和空穴浓度的乘积成正比,在空穴进入Alq3层后与电子界面处结合而产生激子的几率很大,因而几乎所有的激子都是在界面处与Alq3层一侧很狭窄的区域(约36nm)内产生。
因而发光不仅仅是在Alq3层,而且主要在电子空穴传输层的界面。
(2)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即使用有机材料代替无机半导体,电子和空穴通过有机分子移动。
实际上,现在的有机发光器件多采用三明治结构,即将有机层夹在两侧电极之间。
空穴和电子分别从阳极和阴极注入,并在有机层中传输,相遇之后形成激子并辐射发光。
为了使光能射出,阳极采用氧化铟锡(ITO)透明电极,阴极多使用低功函数的金属,如Mg,Li等。
从原理上讲,OLED器件中的有机层主要有三种作用。
在阳极附近,有机层作为空穴传输层(HTL);在阴极附近作为电子传输层(ETL);在这两层之间还需要有发光层(EML)。
接下来讨论各种具体的OLED器件结构。
1.单层有机薄膜被夹在ITO阳极和金属阴极之间,形成了最简单的单层有机发光二极管。
其中的有机层,既作发光层(EML),又兼作电子传输层(ETL)和空穴传输层(HTL)。
但是,多数有机材料主要是单种载流子传输的,所以单层器件的载流子注入不平衡;另外,由于载流子迁移率的巨大差距,容易使发光区域靠近迁移率小的载流子的注入电极一侧,如果是金属电极,则容易导致电极对发光的淬灭,而使得器件效率降低。
2.1987年Kodak公司的C. W. Tang等引入了具有高空穴传输性能的一种芳香族二胺TPD作为HTL,用8-羟基喹啉铝(Alq3)兼作ETL和EML,用ITO作阳极,用Mg:Ag合金作阴极,制成了新一代双层OLED。
空穴传输层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电子和空穴的不平衡注入问题,改善了电流电压特性,极大地提高了器件发光效率,使OLED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对于双层器件,具体发光来自HTL还是ETL,主要取决于其能带的匹配关系。
一般来说,发光多是来自带隙相对较小的材料,例如,典型的TPD/Alq3器件的发光就是来自带隙较小的Alq3。
(1)阴极(2)发光层(3)辐射发光(4)空穴传输层(5)阳极3.三层和多层OLED器件由HTL, ETL和EML组成的三层器件,是由日本的Adachi首次提出的。
这种器件的优点是使三层功能层各司其职,对于材料选择和优化器件结构性能十分有利,是目前OLED中最常用的一种。
典型的多层OLED器件多层结构示意图。
(三)OLED的应用(.1 )OLED显示的彩色化OLED进入实用阶段以来,经历了从单一颜色发光到全光谱覆盖的演变。
最早面世的具有OLED显示设备是如下图所示的一种汽车音响显示屏,具有黄、蓝两种颜色,之后又出现了很多黄蓝两色显示的MP3显示屏。
1999年具有OLED显示屏的设备。
众所周知,目前的电子显示设备中,使用发光材料独立发光是最常用的彩色模式。
它是利用精密的金属荫罩与CCD像素对位技术,首制备红、绿、蓝三基色发光中心,然后通过调节三种发光元件的亮度改变颜色的混合比,使三个独立发光的OLED元件构成一个彩色的像素可见,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提高发光材料的色纯度和发光效率。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Alq3是很好的绿光发光材料,其绿色纯度、发光效率稳定性都很好。
但现有的OLED的红光和蓝光发光材料性能较弱,不论是色纯度、发光效率还是稳定性。
因此,发光材料的最大瓶颈在于红光和蓝光材料。
目前人们已通过对主体发光材料掺杂得到了性能较好的红光和蓝光材料。
实现OLED显示彩色化的另一种技术是光色转换。
它是利用单一的蓝光OLED发光元件,结合光色转换阵列,利用蓝光激发光色转换材料产生红色和绿色,从而获得全彩色。
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提高光色转换材料的色纯度和效率,它不需要金属荫罩对位技术,因此在制造大尺寸全彩色OLED显示器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其缺点是光色转换材料容易吸收环境中的蓝光,造成图像对比度下降和画面质量降低。
红绿蓝三种发光元件的颜色。
红绿蓝三种独立发光中心显示彩色图像。
后来的Förrest等人根据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特性和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实现彩色像元的新方法。
将三基色器件沿厚度方向垂直堆叠,每个器件分别由各自的电极控制。
其中,玻璃衬底上的ITO作为蓝光器件的阳极,发射光从该侧出射;自上而下依次为红、绿、蓝色器件,这样的排列顺序主要是考虑到材料对长波光的吸收较小;中间一层Mg:Al电极同时作为蓝光和绿光器件的阴极;另外,还有一层ITO电极作为红光器件和绿光器件的阳极。
由于这种技术的每个像素使用一个发光元件代替了独立发光技术中的三个发光元件,这种平板显示器可获得优于传统技术的分辨率。
这种技术还可以制成白光OLED发光元件。
但这种方法存在巨大缺点:一是中间金属电极会减小光的透过率,同时形成较强的微腔效应,导致发光颜色的改变和空间上随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变色的现象;二是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带来器件性能的降低,尤其是在沉积中间ITO电极时容易导致对有机薄膜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