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基础。
对一个教师来说,知识越多越好。
然而,作为一个普通初级中学的教师,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下列三个组成部分。
一、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教师所教的学科和专业是他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的基础。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有比较系统而透彻的理解,还要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及在本学科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着名科学家、学者的生平事迹要有所了解。
二、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还必须“育人”。
因此,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必须是全面的。
教师为了获得向学生施加全面影响的手段和才能,就应该在通晓一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拥有比较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包括一定的“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体音美”等学科的知识和一些相应的技能(如写作、计算、唱歌、绘画、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技能)。
三、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能否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这是教师提高向学生传授知识、施加影响的自觉性,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必须的。
教师仅仅有了广博的知识是不够的,他要善于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要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还要善于“科学育人”。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修养,懂得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个性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教育学生。
能力结构方面应该做到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相结合。
主要包括(1)思维条理性、逻辑性;(2)口头表达能力;(3)组织教学能力。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包括:(1)信息的组织与转化能力;(2)信息的传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4)接受信息的能力。
还有观点认为应该包括:(1)认识能力(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创造性);(2)设计能力;(3)传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4)组织能力;(5)交往能力。
教师知识结构的四个结构
教师知识结构的四个结构教师知识结构的四个结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文化知识一、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任教学科的知识,也有的研究者把这部分知识称为“学科内容知识”。
例如语文教师所具有的语言文学知识,数学老师所具有的数学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若是想要创造性的灵活教学达到一定标准,首先就要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并对知识的研究达到较高水平。
学科知识的掌握一方面来自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培养,一方面来自就业后的不断进修。
对学科中的规律性知识、技巧、方法、思维、概念、原理、理论等不断拓展研究。
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保证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二、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必须具备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
这类知识是用来支撑学科内容的本体性知识的,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提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
教育科学知识涉及教师对“如何教”问题的理解,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师更够更科学的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再与学科知识结合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如学生的注意特点,思维发展规律,认知过程等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满足学生的需求使课堂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规律。
三、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实现有目的的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相关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这类知识包含着对具体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它帮助教师解决“具体怎么教”的问题。
教育领域中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实践性知识是灵活多样的,它是教师个人品质与教育认知、经验、教育情感、态度和教育行动相互融合产生的。
四、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是指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的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基本的艺术素养。
因此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好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教师专业结构与发展
2、师能-条件性知识 (1)文化、感悟、理念 (2)教育、教学、学习、心理、技术 (3)技能:听、说、读、写、看、算、 画、 演、导、设、管 (4)能力:学情、组织、设计、实施、 督促、评价、总结 (5)表达:教案、学案、课例、论文、 报告,反思,计划、记录、总结, 听课记录、评课稿
3、师慧-实践性知识 ( 1)心得、经验、理念、思想、规 律、理论 ( 2)五课:智慧、策略、途径、方 式、方法、措施 (3)研究、积累、提炼、成果
谢谢! 再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师经 准教师----上课 教师-------上课+班主任 骨干教师-上课+班主任+教研 名师-------上课+班主任+教研+带师 专家教师-上课+班主任+教研+带师+管理 教育家----上课+班主任+教研+带师+理论+理论
三、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1、师智-本体性知识 学科知识、方法、思维 ( 1 )知识:课程标准、考纲、教材、 资料,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疑点、关键 (2)方法:技能、方法、思维、能力 (3)策略:目标-内容-问题-方法-训练测试
教师专业结构与发展
一、教师专业结构
(一)教师专业情意 1、师道—规律 2、师德—内容 3、师经—发展 (二)教师专业知识 1、师智—本体性知识 2、师能—条件性知识 3、师慧—实践性知识
二、教师专业情意
1、师道 传道、授业、解惑 2、师德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小学全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分析
小学全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分析小学全科教师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结构,以便更好地教育和指导学生。
本文将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分析小学全科教师的知识结构,以期对小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语文作为小学全科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
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涉及文字、语音、语法、修辞、修辞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教师应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构造,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能够正确书写和解释一些生僻字和成语,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能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
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修辞和写作技巧,能够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并指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写作。
数学小学的数学知识是小学全科教师必须掌握的重要领域之一。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包括数字、运算符、代数、几何、统计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教师需要掌握数字的基本概念,能够教导学生认识数字、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并灵活运用各种运算符。
还需要掌握代数和几何的基本知识,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代数方程式的解题和几何图形的认识。
了解基本的统计知识,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其他相关领域除了以上所述的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知识外,小学全科教师还需要掌握一些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包括音乐、美术、体育、心理学等。
教师需要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音乐的分类,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表演和欣赏。
同时还需要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和美术的表现形式,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和欣赏。
还需要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和体育项目的特点,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和运动技能训练。
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
小学全科教师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结构,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
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成长,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全体小学全科教师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幼儿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
教师正是凭借敏锐的随机观察,眼观四面、 耳听八方,用心地去体会幼儿以怎样的心情、 怎样的动机、怎样的态度、怎样的水平在行 动,从而能理解幼儿的心思,理解其外部行 为所传达的内部讯息。这样 将有某种行为发生,哪个正在进行思考不宜 被干扰等等,教师都心中有数,就能够及时 地、准确地介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去。
案例 交流的艺术
有一位刚入园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很差, 平时家长什么事都喜欢包办代替。一天家长来 接孩子,保育员对他说:“你的孩子什么也不会 ,吃饭、大小便、脱衣服都要人帮助,他的能力 这么差,你们家长也不注意培养,这样的孩子将 来是成不了大器的。〞家长听了这一番数落,脸 色由红变青,最后张于爆发了:“我的孩子就是 不会才来上幼儿的嘛……〞双方关系一下子搞 僵了。
在随机观察时,观察能力的上下表现为 教师能否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 情或语言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快速地作出正 确的判断和反响。这类观察可在一日生活的 任何时候、任何环节发生。凭借这种能力, 教师到达与幼儿的沟通,从而进行有效的指 导。
有个教师谈到这样一例∶有一次指导全班幼 儿搭积木,偶然间我注意到一个幼儿手握一 块积木迟疑地望了我一眼,我立刻发出了一 个赞赏的眼神和微笑,因为我一瞬间的判断 是他缺乏勇气,需要鼓励。果然幼儿从我的 反响中似乎得到了对自己的肯定和信心,他 笑了一下便开始将手中的积木小心翼翼地放 到己搭成的“塔〞的顶上。“啊,成功了!〞 幼儿快乐地叫起来。我迅速走过去,摸摸他 的头说∶“再试试,你还能搭得更高的。〞
如果教师是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再 婉转提出问题的话,家长就会感到老师是了解 和重视自己的孩子的,这样家长就会愿意与教 师配合来解决问题,而不会对教师不服气、不 信任。如果教师再主动从自己方面找原因,更 会使家长感到老师态度诚恳,从而调动家长教 育孩子的积极性。例如∶冢长您好!
教师的十种知识结构
教师的十种知识结构徐剑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指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构成,各类知识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知识框架以及各类知识的比重。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教师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教师应根据当今教育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的,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教书育人的要求。
(一)“I”字型知识结构。
所谓“I”字型知识结构,在一个专业上钻研很深,了解得很透彻,但知识面很窄,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属于“专一型”人才。
现在有不少教师的知识结构便是“I”字型,如一个初中语文教师,语文教学研究很深,可他的数学知识却很贫乏,连勾股定理也不知道,物理上不知道有牛顿定律;又如一个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教学有一套,可他却不会写文章,连议论文三要素也不知道。
“I”字型知识结构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由于应试教育以考试为唯一目标,以课本知识为教学内容,把考试的课程看成是“主课”。
担任“主课”教学的教师,往往只教一门“主课”,为了让学生在所教的这门课上考出好成绩,教师对这门课教学不得不下功夫,不得不钻研这门课教材,而对其它课程了解不多,也不需要了解,长期以往,“主课”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就形成了“I”字型知识结构。
(二)“一”字型知识结构。
所谓“一”字型知识结构,即知识面比较丰富,什么都知道一些,但都是略知一二,知之不深、博而不精,属于“字典型”人才。
“一”字型知识结构也是由应试教育造成的。
应试教育把不考试的课程看成是“副课”,而在小学里,担任“副课”的教师,要担任好几门课程的教学,每门课程知识都需要知道一些,也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但对每一门课程都没有深入钻研,对某门课程认识处于元素层次的知识认知,还没有达到系统层次的知识认知。
(三)“T”字型知识结构。
“T”字型知识结构是在“一”字型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其中上面“一”代表知识面,横越长则知识面越宽,表明该人涉猎的知识领域越广泛;下面“1”即指某一方面专长,竖越长,则该人在某一领域的研究越精深。
小学教师具备的知识结构
小学教师具备的知识结构(一)专业知识结构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音乐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是一切的基础。
音乐学科理论知识,相关背景知识,音乐理论,以及声乐及乐器知识都是小学音乐教师所应掌握的音乐专业知识。
音乐学科理论知识可以包含音乐基础理论以及音乐教育理论,世界各国的音乐史以及本国的音乐史,传统民间音乐知识等。
而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则因音乐是基于人的情感体验而进行创作的艺术表达形式,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对于音乐相关学科如美术、历史、地理以及自然类学科的掌握以及知识储备量都应达到一定的高度,才可在课堂上针对所教授内容进行拓展。
而音乐教育理论知识则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相关学科的认知。
声乐及乐器知识的掌握如字面含义相同,是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展示和呈现的基础,也是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乐器演奏以及视唱练习、合唱练习的依托。
小学音乐教师相对于专业的艺术培训以及艺术事业从业者来讲,需要掌握的技能不应是单方面的,在各个领域都应有所涉及,与此同时,创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也是小学音乐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之一。
如此以来才可确保。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
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讲,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的欣赏,加深学生针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二)教育理论和实践精神为使学生更好地对音乐知识进行掌握,就目前来说,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理论知识也较为繁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方式以及教育思想都是其应该具备的素质,小学音乐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最新制定的课程标准与之前的应试教育体系所催生出的各类章程相比,填鸭式教学的逐渐淘汰以及学生个体个性的培养是其关键所在。
现在的教育体系理论体系要求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作为课堂的参与者而非知识的接受者而参与课堂活动。
因此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师除去音乐理论知识掌握,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引导小学生进行实践以及思考的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小学教师本身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才可使学生由被迫学习的错误道路逐渐转向主动学习以及实践创新的正确方向。
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能力结构包括什么
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能力结构包括什么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这是指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掌握和发展的各种知识和能力。
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能力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教师的学科知识是指教师在所教授的学科领域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学科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教师才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教育学知识和教育学能力教师的教育学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学领域中所掌握的专业知识。
教师应该具备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以及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课堂管理和学生评价等能力。
教育学知识和教育学能力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至关重要,它们是教师能否有效地进行教学的关键所在。
教育技术知识和教育技术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知识和教育技术能力,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教学设计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等。
教育技术知识和教育技术能力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和教育研究方法能力教育研究方法知识是指教师在教育研究领域中所掌握的研究方法知识。
教师应该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研究方法能力,包括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发表等能力。
教育研究方法知识和教育研究方法能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们能够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研究工作,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
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是由知识转化而来的,可以说,能力是知识的结晶,而知识是能力的细胞。
不仅人所拥有的能力是处在一个严密的结构之中,人所具备的知识同样也是处在一个严密的结构之中,因此,若谈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也要先从人的一般知识结构说起小学语文教师在拥有一般知识(常识)的基础上,必须拥有特殊的专业技能性知识(简称为“专业知识”),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应该包括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实践知识和文化知识四种。
其一,“本体性知识”决定我们“教什么”,它是教学的“内容性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准确地理解并熟练地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要尽量多地了解相关学科的一些知识,并能融会贯通。
其二,“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用什么教”,它是教学的“工具性知识”。
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就是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工具性知识:应用教育学知识(教育与教学的一般原理)来指导课程教学与课程评价,应用心理学知识以适应学生的心理,以便于根据知识结构来安排教材内容的呈现顺序,借以激发兴趣,组织教学,评价效果,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将“本体性知识”传授给学生。
其三,“经验性知识”决定我们“怎样教”,它是教学的“技巧性知识”。
具体包括:(1)教师的自我认知知识:包括对自我教学的效能感、对自我调节的认识等;(2)教师的人际知识:包括对学生的感知了解,热情、激情与感染力等;(3)教师的情境知识:指教学的即兴发挥能力,透过教师的教学机智反映出来;(4)教师的策略知识:指在教学活动中对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理解和把握。
其四,“辅助性知识”决定我们“是否能教出品位来”,它是“最能体现教学风格特征的知识”。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传承,文化就是人类文明的成果。
要用人类文明的成果去化育教学对象,这本身也就是文化,这就是文化知识的魅力所在:哲学、科学、文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逻辑学……只是单纯拥有专业知识不等于有文化,要充实文化知识,做一个有文化的教师。
谈谈教师的知识结构
2007.12.20XUEBAO教师的知识是指教师对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包括各种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
另外,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情境知识和解题知识。
前者大多属于教师的间接知识,而后者属于教师的直接知识。
教师的知识大体上包括四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subject-matterknowledge)、文化知识(culturalknowledge)、实践性知识(practicalknowledge)和条件性知识(conditionalknowledge)。
这四个方面知识共同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物理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一个人最佳的知识结构,主要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与专业为基础。
一位教师的职业知识首先是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
比如作为高职学校的物理教师,一定要作到了解近代物理知识、熟悉普通物理知识、精通高职物理知识。
教师购买资料,也首先是自己所教学科的书籍。
学生的年级越高,教师的威信越是取决于其本体性知识的水平。
这种本体性知识有如下四个要求:一是对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二是既懂得本学科的历史,又掌握该学科的新进展;三是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例如有关学科的知识背景、实验知识、观察知识以及科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等等;四是能把本学科知识变成自己的一种学科(学术)造诣,并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
教师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正因为如此,人们认为,这些知识和学生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于是,向被培训者传授本体性知识成为我国师资培训的中心任务。
然而,实践证明这种培训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只是“基本保证”;而不是惟一保证,即光有本体性知识并不是个体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决定条件。
教学的实践证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上的“高相关”关系。
小学全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分析
小学全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分析小学全科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
它涵盖了学科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学全科教师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
一、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小学全科教师的基础知识,它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内容和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
小学全科教师所教的学科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等多个学科,因此需要掌握这些学科的基本知识。
对于语文来说,教师需要了解文字的构成、拼音、词汇、语法等知识;对于数学来说,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算术运算、图形、几何等知识;对于英语来说,教师需要了解基本的单词、语法和口语表达等知识;对于科学来说,教师需要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等;对于社会来说,教师需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地理、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是小学全科教师必备的知识,它是指教师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育原则的知识。
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指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小学全科教师需要了解儿童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注意力和记忆力等方面,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小学全科教师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在不同的学科和教学情境下,小学全科教师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示范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
四、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小学全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它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的行动。
教学策略包括问题导入、讨论引导、实践探究、小组合作、课堂讲评等。
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提高学习的效果。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特征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特征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它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由多个领域的知识组成的,包括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技术知识等。
教师需要掌握这些不同领域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师需要掌握这个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实践性的知识结构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具有实践性的知识结构,它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升的。
教师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实践的需求。
四、创新性的知识结构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具有创新性的知识结构,它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创新。
教师需要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实践的需求。
五、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具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它是由教师个人的经验、素质、兴趣等因素所决定的。
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一个多元化、系统化、实践性、创新性和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教师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教学实践的需求,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知识结构【精选文档】
教师的知识结构具备比较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基础.对一个教师来说,知识越多越好.然而,作为一个普通初级中学的教师,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下列三个组成部分.一、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教师所教的学科和专业是他用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必备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所教学科的知识有比较系统而透彻的理解,还要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以及在本学科方面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学者的生平事迹要有所了解.二、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还必须“育人”。
因此,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必须是全面的。
教师为了获得向学生施加全面影响的手段和才能,就应该在通晓一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拥有比较广泛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包括一定的“文史哲"“数理化”“天地生”“体音美”等学科的知识和一些相应的技能(如写作、计算、唱歌、绘画、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技能)。
三、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能否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这是教师提高向学生传授知识、施加影响的自觉性,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必须的。
教师仅仅有了广博的知识是不够的,他要善于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要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还要善于“科学育人”。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修养,懂得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个性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教育学生。
能力结构方面应该做到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相结合。
主要包括(1)思维条理性、逻辑性;(2)口头表达能力;(3)组织教学能力。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包括:(1)信息的组织与转化能力;(2)信息的传递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能力;(4)接受信息的能力。
还有观点认为应该包括:(1)认识能力(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创造性);(2)设计能力;(3)传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4)组织能力;(5)交往能力。
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结构
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学内容和教学培养目标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
教师不仅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要担当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合作者”,为了满足教学和工作的需要,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为现代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知识结构?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如何更新知识结构呢?从教师知识结构的功能出发,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四个方面:学科性知识、教育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
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其中教师的学科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
四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的:本体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教师的教育(条件)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授起到理论支撑作用;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本体性知识的传递起到实践性指导作用。
1、学科性知识教师的学科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这是人们所普遍熟知的一种教师知识。
已有研究表明,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与其教学效果之间并非是线性相关。
学科性知识超出了一定水平之后,它与学生成绩之间将不再呈现统计上的相关,即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仅仅是个体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
从一般意义上说,教师的学科性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而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相关的技能、技巧,了解这些基本内容背后所蕴涵的思想与方法。
第二,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点与联系;教师要基本了解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点及其性质和逻辑关系,这使得教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在教学上能够相互沟通、协作,在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性活动中相互配合。
第三,本学科的发展历史与趋势;教师需要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和趋势,了解推动其发展的动因,了解本学科对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态。
第四,本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教师需要掌握每一门学科所提供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角、层次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熟悉学科内科学家的创造发现过程和成功原因,在他们身上展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和创造意识具有重要的、远远超出学科知识所能提供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师以识为基,博识,则可有教育力。
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其科学文化素养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目标的达成。
现代科学发展,出现了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形成一系列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跨学科的学科。
这就向各行各业的人们,尤其是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教师既要学有专长,又要广泛涉猎,既要专精,又要博学。
现代社会的教师应成为通识型人才,成为“T”型人才——学科专业知识精深,教育科学知识广博,教育实践技能运用熟练。
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并没有达到这些要求,不少人存在有知识没文化,有学历没能力的情况。
主要表现在:视野不宽——教书乏术,底蕴不厚——创新乏力,情趣不多——生活乏味。
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四方面构成,即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实践性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等。
1.精深的学科知识
教师所教的学科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一般应具备一至两门学科专门知识。
教师要创造性地、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首要条件就是他所教学科的知识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平。
所教学科知识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即与学科有关的事实、概念、原理、理论等;学科专业主体知识,如规律性知识,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思维特点和研究方法,学科专业前沿知识等。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传授的内容是教师所掌握和了解的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一切努力都是围绕着本体性知识有效传授的。
教学的最终绩效大都是用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的质量来衡量的。
在一定限度内,教学的有效性是与教师所掌握的本体性知识呈递增关系的。
正所谓学高为师。
但是,是不是学科知识越高深越对教学有利呢?有关研究表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所教学科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但其水平与教学效果之间并非是线性相关。
学科知识超出了一定水平之后,它与学生成绩之间将不再呈现统计上的相关性了。
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仅仅是个体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必要条件。
2.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育科学知识涉及教师对“如何教”问题的理解。
在教与学的领域中,教学过程被看作是教师将其具有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使用教育学和心理学规律来思考学科知识,即对具体的学科知识做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解决,例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课堂中如何组织教学过程,如何设计和实施测验等等。
因此,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被有些专家称为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科学性与艺术的高度结合。
仅仅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好教师,教师必须懂得教育规律,能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教学法等理论来武装自己,教师只有按照科学育人的规律办事,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才能取得良好教育效果,才能使自己的工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更具有自觉性,避免盲目性。
3.实用的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通过教育实践总结出来的,它是教师个人品质与教育认知、经验、教育情感、态度和教育行动相互融合产生的。
这种实践性知识是灵活多样的,具有鲜明的指导功能,不像理论性知识那样有严谨的逻辑。
如教学中总
结出的经验体会,构建的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
这种实践性知识适应于特定的课堂、教材、学生,体现了教师的个性特点和价值取向,不追求理论领域的普遍性。
这种实践性知识是以教学水平提高与否评价的。
4.广博的文化知识
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教师的文化知识不仅要渊博,而且要饱学有识,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从而成为具有高尚精神境界和健康人格特质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在学校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会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文化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由于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尽力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
擅长创作的教师,可以用创作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爱好诗词的教师,可以用诗词的魅力来启发学生;有音体美特长的教师,可以借一技之长发展学生的才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