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控制名词解释,简述题
生产计划与控制

生产计划与控制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制造型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是指
在确定生产计划的基础上,对生产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指导、协调和调整。
生产计划和控制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调整和执行等环节,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流程和系统支持。
生产计划是生产计划和控制的核心。
生产计划的制定主
要包括了生产多长时间、生产多少产品、什么时间交货等问题。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客户需求、原料供应、生产技术、人力资源等因素,并制定出合理、科学、可行的生产计划。
为了确保生产计划的贯彻执行,需要进行生产控制。
生
产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监控生产过程、指导生产操作、调整生产流程,以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量。
生产控制的方式包括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质量控制、工序控制、库存控制等。
在生产计划和控制的过程中,还需要使用一些生产管理
工具。
例如,MRP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材料需求计划,它是帮助企业制定生产计划的一种工具。
它可以将客户订单的需求转化为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数量。
还有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它
可以帮助企业在生产计划和控制中实现信息化管理并提高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制造型企业的重要工作。
它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和规范,要从多方面考虑,制定合理科学的生产计划,并通过生产控制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生产达到既定目标。
生产计划与控制

1、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所学的学科框架。
答:属于企业管理中生产管理下的系统的管理分支。
企业管理分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及生产管理。
其中生产管理分为系统设计、系统工作研究及系统管理。
2、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发展历程。
答:20世纪五十年代(库存管理系统)——60年代开环MRP系统——70年代闭环MRP系统(准时化生产技术)——80年代MRP2系统——80年代以后,ERP系统,最优化生产技术。
3、生产过程转换系统分析。
答:大学。
输入:学生、老师、教科书、教学设备转换:传授知识输出:合格的学生集装箱码头。
输入:集装箱、堆场、泊位、船、装卸机械(场桥、岸桥、集卡)转换:卸船输出:经转移的集装箱4、简述产品更新换代的意义。
答:寻找开发新产品的有利时期。
即新一代产品应该前一代新产品的成熟期之后衰退期尚未结束之前进入成长期。
5、为什么产品设计对产品整个开发过程起重要影响?答:企业的技术活动影响着产品的开发速度、成本、质量和制造效率。
所以产品的设计和工艺设计在产品的开发中作用重大,几乎占用了60%的开发时间,决定了70%的成本,因此,企业的技术活动,尤其是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工艺的设计是企业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瓶颈,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6、价值工程的过程和重点。
答:过程:选择价值工程的对象——收集对象的有关资料——功能分析——成本分析——价值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并实施改进措施——VE成果评价重点:提高功能性,降低成本三要素:价值,功能,成本。
7、指出几种生产过程的类型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进行分类,并列出分类结果。
答:从设备先进程度看分为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从产品形成的技术特点看分为合成型、分解型、调制型及提取型。
从生产过程组织类型分类分为产品导向型(分为生产线和流程型,优点:运输距离和在制品大幅度减少,便于组成生产线,部门合作管理方便。
缺点:设备故障后果严重,设备利用率低,生产柔性较低)、工艺导向型(优点:具有产品柔性,初始投资少,便于提高技能,,缺点:运输路径长,在制品库存大,生产计划及控制较复杂)及模块化生产。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提高生产效率B.降低生产成本C.提高员工满意度D.保证产品质量A.生产计划B.生产控制C.生产调度D.生产预算A.MRPB.JITC.TQMD.ABCA.客户导向B.目标管理C.过程控制D.结果导向A.ERPB.PERTC.Gantt图D.直方图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员工满意度。
()2.生产计划与控制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控制、生产调度和生产预算。
()3.MRP、JIT、TQM和ABC都是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
()4.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原则包括客户导向、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和结果导向。
()5.ERP、PERT、Gantt图和直方图都是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工具。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______满意度。
2.生产计划与控制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控制、生产调度和______预算。
3.MRP、JIT、TQM和______都是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
4.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原则包括客户导向、目标管理、过程控制和______导向。
5.ERP、PERT、Gantt图和______都是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工具。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目标。
2.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组成部分。
3.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
4.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原则。
5.简述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工具。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请举例说明MRP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应用。
2.请举例说明JIT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应用。
3.请举例说明TQM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应用。
4.请举例说明ABC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应用。
5.请举例说明ERP在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应用。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员工满意度方面的作用。
ERP原理与实施考题

《ERP原理与实施》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物料需求计划MRP的计算依据?A) 主生产计划B) 产品库存信息C) 物料清单D) 物料采购计划2. 下列有关制造资源计划MRPⅡ说法错误的是()。
A) MRPⅡ是以物料需求计划为导向、以投入和产出活动为对象的全过程管理B) MRPⅡ可以实现按需及时生产的目的C) MRPⅡ实现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集成,且增加了模拟功能,实现企业整体效益D) MRPⅡ系统实现了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在企业管理方面的集成3. 下列有关ERP和MRPII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ERP在资源计划和控制功能进步的基础上,功能和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B) ERP系统无法扩展应用到非制造业C) 信息技术成果不断应用在ERP系统研制之中,构建了新的结构D) 资源计划的原理和方法在ERP系统得到进一步的扩充和发展4. 下列有关现代管理思想在ERP中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 ERP是反映现代管理思想的软件系统,主要体现了供应链管理SCM的思想B) ERP结合全面质量管理(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以保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C) ERP结合敏捷制造以消除一切无效劳动与浪费、降低库存和缩短交货期D) 结合约束理论来定义供应链商的瓶颈环节、消除制约因素来扩大企业供应链的有效产出5. 下列有关ERP发展趋势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强系统的独立性与封闭性B) 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和知识管理C) 加强决策支持功能,采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工作流管理技术D) 加强系统的集成性与开发性6. 业务流程重组关注的核心领域是()。
A) 问题的“根本性”思考B) 业务流程“彻底的”再设计C) 业绩上“巨大的”提高D) 以上说法都是7. 与传统信息系统不同,ERP软件实施主要是预先开发的完备的应用软件的实施,其主要特征包括()。
A) 体系结构最为重要,能够进行面向流程的配置B) 功能模块的质量保证以及各种可用功能的灵活性C) 企业用户充分而直接的参与,项目人员和非IT用户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D) 以上说法都正确8. 下列有关基于企业模型的ERP数据环境说法错误的是()。
生产计划与管制

生产计划与管制生产计划与管制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和严格的管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首先,生产计划的制定是生产管理的基础。
通过对市场需求、原材料供应、生产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生产计划的数量和时间节点。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确保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生产管制是保障生产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的生产管制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控,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生产计划与管制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和分析机制,通过ERP系统等信息化工具,实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管制措施,以应对市场需求和生产变化。
另外,生产计划与管制还需要与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管理体系。
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紧密合作,优化供应链,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
同时,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管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提升客户满意度。
总之,生产计划与管制是企业生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和严格的管制措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应不断优化生产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生产计划和管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挑战。
生产计划与控制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期末复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从生产管理角度,可以将生产分成两大类:()生产和()生产。
2.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以把制造性生产分成()生产和()生产两种。
3.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可以把加工装配式生产分成()生产与()生产两种。
4.与备货型生产相比,订货型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对产品需求的预测较(),多采用()设备。
5.按产品专业化程度划分生产类型是依据产品的品种数、()和()来进行的。
6.大量生产品种单一、产量()、生产的重复程度()。
7.单件生产品种繁多、数量()、生产的重复程度()。
8.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效率的途径有二:()与()。
9.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包括()、()、()和产值指标。
10.生产年度计划是企业的纲领性计划,而()是落实性计划,是年度计划的()。
11.制造企业的物料库存包括:原材料库存、()库存、与()库存。
12.A类物品一般占品种数的()左右,占总费用的()左右。
13.基本的库存控制方法有三种,即定期法、()、()和ABC库存控制方法。
14.对独立需求,订货提前期与需求率不可控,库存控制是通过控制()和()来实现的。
15. MRP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MRP、闭环MRP和MRPII,其中()相当于需求计算器,()为计划与控制系统,()为资源协调系统。
16. MRP的三项基本输入是主生产计划、()和()。
17.一个完整的网络图,应该而且只有一个()节点和一个()节点。
18.凡是超出增加产品()所必需的()的物料、机器和人力资源的部分,按JIT思想,都是浪费。
19.无库存生产方式提供了一个不断改进的有效途径,即降低库存-()一()—降低库存……的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20.看板及其使用规则,构成了()系统。
21.一切按PDCA办事。
即按()、()、检查、处理的循环进行,不断提升质量管理的水平。
二、单项选择题1.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B)。
A.营销环节B.生产运作环节C.财务环节D.组织环节2.下列生产属于加工装配型生产的是(A)。
生产计划与控制李怀祖课后习题答案

生产计划与控制李怀祖课后习题答案生产计划与控制李怀祖课后习题答案1. 什么是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度,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生产目标的实现。
它包括对生产需求进行预测和计划、对生产资源进行调度和安排、对生产进度进行控制和监督等内容。
2.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目标是什么?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目标是实现生产的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现生产任务的准时交付,保证客户需求的满足;(2) 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3) 控制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4) 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5)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益。
3.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需求预测、生产任务计划、生产资源调度、生产进度控制和生产成本控制等。
(1) 生产需求预测:通过对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的分析,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产品需求量,以便制定生产计划。
(2) 生产任务计划:根据生产需求预测的结果,制定出相应的生产任务计划,确定生产的数量、时间和地点等。
(3) 生产资源调度:根据生产任务计划,对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度和安排,包括人力资源、物料资源、设备资源等。
(4) 生产进度控制: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生产进度按照计划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和障碍。
(5) 生产成本控制: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等,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益。
4.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有哪些?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MRP(物料需求计划):根据产品的BOM(物料清单)和销售预测,计算出所需的物料数量和时间,以指导采购和生产。
(2) JIT(准时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生产进度,以实现产品的准时交付。
(3) TOC(约束理论):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优化瓶颈环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
生产计划与控制复习题

生产计划与控制复习题一、单选题1.生产系统的生产能力,往往取决于( )A.瓶颈环节生产能力 B. A 类设备生产能力C.关键设备生产能力 D.装配能力2.在生产过程中按既定的政策、目标、计划、标准,通过监督和检查生产活动的进展情况、实际成效,及时发现偏差,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以保证目标和计划的实现的是( )A.生产计划 B.生产控制 C.质量控制 D.进度控制3.可以起到防止缺货,提高服务水平的库存,称为( )A.安全库存 B.周转库存 C.运输库存 D.预期库存4.经济订货批量,是指( )A.库存保管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B.订货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C.缺货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D.年总库存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5.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体系有( )A.品种、质量、时间和成本 B.质量、成本、效益和效率C.效益、效率、时间和成本 D.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6.主生产计划是( ) 。
A.产品投产计划 B.产品出产计划C.零件投料计划 D.零件出产计划7. MRP 有三种输入信息,即主生产计划、库存状态和( ) 信息。
A. BOM 表 B.批量 C.安全库存量 D.在制品定额8.向汽车总装厂订购汽车 1000 辆、保险杠配件 500 套,则 ( ) 。
A.汽车 1000 辆是独立需求、保险杠配件 500 套是相对需求B.汽车 1000 辆是相对需求、保险杠配件 500 套是独立需求C.汽车 1000 辆、保险杠配件 500 套均是独立需求D.汽车 1000 辆、保险杠配件 500 套均是相对需求9.精益生产的核心是( ) 。
A.并行工程 B.敏捷制造 C. MRP D. JIT10、以产品多样化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最为理想的生产模式是 ( )A.大量生产B. 成批生产C.单件生产D.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1-5 ABADD 6-10 BAADD二、填空题1、MRP 的输入有三个部分:、和库存状态文件。
主生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2 、制造业的各种生产过程类型可归结为五类:项目生产、、批量生产、以及连续生产.2、单件小批量生产大量生产3 、企业生产计划体系主要的四个不同层次的计划包括:、主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
2023年4月00145生产与作业管理真题及答案

2023年4月《生产与作业管理》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产品的使用功能、可靠性、寿命、外观等,这是指()A.质量B.数量C.品种D.价格【答案】A2.在生产与作业管理上做出突出贡献并被称之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是()A.亚当·斯密B.泰罗C.梅约D.甘特【答案】B3.属于企业职能战略的是()A.企业总体战略B.企业愿景C.企业目标D.生产与作业战略【答案】D4.生产与作业能力决策中,属于产品设计和工艺方面战略决策的是()A.工程设计形式B.质量控制C.人员组织D.企业选址【答案】A5.与工艺专业化相比,属于对象专业化优点的是()A.品种变换适应性强B.生产能力利用好C.生产周期短D.适用单件小批生产【答案】C6.与订货生产型相比,属于补充存货型特点的是()A.价格事先确定B.以通用设备为主C.价格由订货确定D.管理难度大一些【答案】A7.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符号表示法中,“△”表示制品处于()A.检验状态B.停留状态C.加工状态D.搬运状态【答案】B8.在生产与作业过程的组成中,原材料的供应、运输和保管属于()A.基本生产过程B.生产技术准备过程C.辅助生产过程D.生产服务过程【答案】D9.炼油生产类型一般是()A.专用产品,成批生产B.通用产品,大量生产C.专用产品,小批生产D.通用产品,单件生产【答案】B10.作业排序符号n/M/A/B中,M代表()A.任务数B.机器数C.车间类型D.目标函数【答案】B11.MRP是指()A.物料需求计划B.制造资源计划C.采购资源计划D.人力资源计划【答案】A12.JIT(准时生产)的核心是()A.适时适量生产B.尽早生产C.尽晚生产D.少量生产【答案】A13.属于精益生产结构体系三大支撑的是()A.多库存B.少品种C.零缺陷D.早生产【答案】C14.短期和长期的生产能力都大于需求时,企业应该考虑()A.加班加点B.临时性外协C.资产重组D.生产商设备改造【答案】C15.相同产品(或零件)一次投入和出产的数量是()A.批量B.周期C.在制品定额D.产量【答案】A16.物料清单又称为()A.产品结构文件B.辅助报告C.库存处理信息D.输出报告【答案】A17.物与场所结合的关键是场所的状态,场所分为A、B、C三种状态,A状态是()A.需要改善的状态B.良好的状态C.需要彻底改造的状态D.不合格的状态【答案】B18.项目管理中的三维管理不包括...()A.时间维B.知识维C.保障维D.空间维【答案】D19.网络图表示方法中,工作前后序列逻辑关系及活动不确定时间表示的是()A.关键路径法(CPM)B.图示评审技术(GERT)C.计划评审技术(PERT)D.项目风险管理技术(VERT)【答案】C20.在库存管理的ABC分类中,A类物品是()A.品种少,占用资金多B.品种少,占用资金少C.品种多,占用资金多D.品种多,占用资金少【答案】A21.不属于...库存功能的是()A.平衡供求关系B.提高产品质量C.减少运输的复杂性D.降低运输成本【答案】B22.管理供应商关系所必需的所有活动称为()A.生产计划管理B.场地管理C.采购管理D.项目管理【答案】C23.与传统采购相比,属于准时化采购特点的是()A.采购批量大B.文书量大C.送货频率低D.运输准时送货【答案】D24.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和环境的风险,这是()A.敏捷制造B.清洁生产C.准时化生产D.精益生产【答案】B25.不属于...常用绿色设计方法的是()A.回收性设计B.面向拆卸性设计C.冗余设计D.面向制造、装配的设计【答案】C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生产计划名词解释

生产计划名词解释生产计划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制定出一系列生产活动的安排和组织方案,以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产品生产的计划。
首先,生产计划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它直接影响了生产计划中产品的生产数量。
生产计划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生产计划的生产量,以保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避免产品过剩或供不应求的情况出现。
其次,生产计划需要考虑企业资源。
企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料资源等。
生产计划会根据企业拥有的资源,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生产计划会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情况,安排合适的人员进行生产;根据企业的物料资源情况,合理安排采购和使用物料,以避免物料的浪费和库存积压。
再次,生产计划需要考虑产品的生产工艺和工期。
生产工艺是指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的准备、加工制造和装配等。
生产计划会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安排出合理的生产流程、工序和工期,以确保产品能按时制造完成。
同时,生产计划还会考虑到产品的质量要求,制定出合理的生产控制措施,以提高产品的质量。
最后,生产计划需要考虑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
生产设备和设施是支撑生产活动的基础,生产计划会根据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合理安排生产任务,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设备和设施的利用效率。
例如,生产计划会根据设备的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任务,避免设备闲置或过度利用的情况出现。
总结起来,生产计划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制定出的一系列生产活动的安排和组织方案。
它考虑市场需求、企业资源、产品生产工艺和工期以及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等因素,以帮助企业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产品生产。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后习题答案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后习题答案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后习题答案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生产计划与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涉及到对生产过程的规划和管理,以确保企业能够按时交付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答一些关于生产计划与控制的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1. 什么是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的规划和管理,确保企业能够按时交付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它包括制定生产计划、调度生产任务、监控生产进度以及解决生产中的问题等方面。
2.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目标是什么?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目标是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运作,确保产品按时交付,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它还包括提高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优化资源利用等方面。
3.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步骤有哪些?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步骤包括:-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资源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确定生产数量和时间安排。
- 调度生产任务:根据生产计划,将任务分配给不同的生产线或工作站,确保生产进度的顺利进行。
- 监控生产进度:通过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如生产数量、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 解决生产问题:当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时,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4. 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常用工具有哪些?生产计划与控制中常用的工具包括:- Gantt图:用于展示任务的时间安排和进度,帮助管理者了解生产进度和任务分配情况。
- PERT图:用于展示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关键路径,帮助管理者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任务和关键时间点。
- 生产进度表:用于记录和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如生产数量、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等。
- 生产报表:用于汇总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帮助管理者评估生产效果和制定改进措施。
5. 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挑战有哪些?生产计划与控制中面临的挑战包括:- 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导致生产计划的调整,需要及时响应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生产计划名词解释

生产计划名词解释
生产计划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目标,合理安排生产资源和生
产活动,制定的生产活动计划。
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首先,生产计划包括生产目标的确定。
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首先需要确定生产目标,包括生产数量、质量要求、交货期限等。
这些生产目标是企业生产计划的基础,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指导方针。
其次,生产计划包括生产资源的合理安排。
生产资源包括人力
资源、物资资源、设备资源等。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企业需要合理
安排这些资源,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生产计划还包括生产活动的具体安排。
这包括生产任务
的分解、生产进度的安排、生产过程的控制等。
通过对生产活动的
具体安排,可以保证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
品质量。
生产计划的制定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方面,生产计划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生产计划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生产目标、生产资源的合理安排以及生产活动的具体安排,以确保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生产运作与管理名词解释

生产运作与管理名词解释
1. 生产:指将原材料、能源和信息等经过一定的加工和转化过程,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活动。
在经济学上,生产一般指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
2. 运作:指实施和管理生产过程的活动,包括生产计划、调度、控制、流程管理、质量管理等各个方面。
运作的目标是实现高效、优质、稳定的生产过程,以满足市场需求。
3. 管理:是指对组织中的人力、财务、物资和信息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活动。
生产运作与管理中的管理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4. 供应链管理:是指统筹规划、组织、控制企业内外的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各个环节的活动,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总体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并能满足客户需求的管理过程。
5. 质量管理:是指通过采用适当的管理方法和工具,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等环节,旨在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客户满意度。
6. 成本管理:是指对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分析和控制的过程。
通过合理控制成本,企业可以提高盈利能力、降低产品售价、增强市场竞争力。
7.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指在充分考虑需求和资源约束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调整。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目标是实现生产的高效、有序与协调,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8.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企业员工进行招募、培训、管理和评估等活动的管理过程。
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积极性,为企业的生产运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生产计划与控制》10级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10级期末复习题单选题1、设施布置中加工对象位置固定不变,而人员、设备、工具等向其移动的布置方式是( D )。
A、工艺对象专业化布置B、产品对象专业化布置C、混合式布置D、固定布置2、关于工艺专业化原则,你认为( C )的说法正确。
A、生产设备可按加工对象的工艺过程布置B、便于使用高效设备和工艺装备C、对产品的品种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D、可以减少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停放、等候时间,缩短生产周期。
3、产品的生产过程可按( A )的不同进一步分解为劳动过程、自然过程、等候过程。
A、人的劳动消耗B、设备负荷C、产品品种D、产品数量4、机床厂利用边角余料生产饭盒的过程一般属于( C )A、辅助生产过程B、基本生产过程C、附属生产过程D、生产服务过程5、某零件季度产量为180台,每件年均库存费用为30元,每次设备调整费用为1200元,则经济批量下的费用为( A )。
A、7200元B、3600元C、240元D、5400元。
6、一般来说,汽油的生产过程属于(A )。
A、流程式生产B、装配式生产C、单件生产D、订货生产。
7、关于对象专业化原则,你认为不正确(C )的说法是A、生产设备可按加工对象的工艺过程布置。
B、便于使用高效设备和工艺装备。
C、对产品的品种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D、可以减少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停放、等候时间,缩短生产周期。
8、(C)方式的加工周期计算公式为∑=-+=miL iptntT1)1 (A、顺序移动B、平行移动C、平行顺序移动D、间接成本9、作业排序时,为使平均流程时间最短,应按( D)准则进行。
A、FCFS准则B、EDD准则C、EDD准则约束下的SOT准则D、SOT准则10、生产计划体系中,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1年或更长)内产出量、人力规模、库存水平等问题作出决策、规划和初步安排的计划是(C)。
A、主生产计划B、生产能力计划C、综合生产计划D、物料需求计划11、生产预测按时间期进行,一般有:__C______、中期预测、短期预测。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后习题

第一章1.生产系统的主要组成是什么?2.“生产”“运作”以及“生产管理”和“生产运作管理”之间的异同是什么?3.从转换过程讨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不同点。
4.简述生产管理和企业其他管理之间的关系。
5.简述敏捷竞争和虚拟组织;柔性制造系统;并行设计之间的关联。
6.试述企业战略目标;企业经营战略和生产策略之间的关系。
7.企业生产过程一般涉及哪些部门?她们之间的关联因素是什么?8.企业的生产规划和计划控制系统分哪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二章1.产品设计工作的特点是什么?2.价值工程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什么事产品寿命周期?救你最近接触的某一新产品,分析是如何反映产品寿命周期规律的。
4.什么事并行工程?其特点是什么?5.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第三章1生产过程规划和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几项。
主要输入输出是什么?2生产过程可按那几种准则分类?每种准则可各自分出哪几种生产类型?3简述大量客户化和大量生产、单件生产的异同?4、何谓产品生命周期和生产过程生命周期,两者各阶段之间有什么关联?5 生产系统定位的含义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6、产品—过程矩阵在生产系统定位中的作用是什么?7、运作杠杆和平衡点分析在生产过程类型选择中有哪些作用?8、装配流程图和生产过程流程图有何区别?两者在过程规划中的作用是什么?第四章1、试比较三类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2、什么是生产能力?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当市场需求与现有生产能力不一致时怎么办?3、什么是学习曲线?研究学习曲线对编制生产计划有何意义?4、编制综合计划有哪几种方法,情分析各自的特点和应用时如何选择?5、试分析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进度计划的关系。
6 某汽车生产商生产的野马型汽车进去销量见表4—18试用简单预测法和3期及5期移动平均法预测8月份的需求量,用“销量”预测“需求”,这两个术语有什么差别?7、在旅游区新开的一家礼品店每逢周末营业,营业员是6名临时工,店主希望根据销量调节用人计划,近6周的销售量见表4—19,请提出你的建议。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

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是企业生产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客户满意度。
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库存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首先,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指导方针,它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原材料供应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避免因为市场需求变化而导致生产计划无法执行。
同时,还需要考虑生产设备的利用率,避免因为生产设备的闲置而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制定生产计划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确保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物料控制是生产计划执行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原材料的供应、库存的管理和生产进度的控制。
在物料控制中,需要合理安排原材料的采购计划,避免因为原材料的短缺而导致生产计划无法执行。
同时,还需要合理管理原材料的库存,避免因为库存过多而增加库存成本。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及时掌握生产进度,确保生产计划的及时执行。
因此,物料控制需要全面考虑原材料的供应、库存的管理和生产进度的控制,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最后,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时,需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在生产技术进步时,需要及时更新物料控制系统,提高物料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因此,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需要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技术的进步。
综上所述,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是企业生产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客户满意度。
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库存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需要重视生产计划与物料控制,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生产计划与控制名词解释

生产计划与控制名词解释生产计划与控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包含了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概念。
生产计划是对企业生产系统的总体安排和规划。
它涉及到确定生产的产品种类、数量、生产时间以及生产顺序等诸多要素。
比如说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计划就要明确在某个时间段内,要生产多少辆轿车、多少辆SUV,哪款车型先生产,哪款车型后生产。
这可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企业的生产能力、原材料供应等多方面因素。
市场需求调研能告诉企业消费者想要什么类型的汽车,需求量大概是多少。
如果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猛增,企业的生产计划就得向新能源汽车倾斜。
而企业自身的生产能力,像生产线的数量、工人的熟练程度等,也限制着生产计划。
要是生产线有限,工人数量不足,就不能盲目地制定过高的生产目标。
原材料供应也很关键,要是电池供应不足,那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数量必然要受到制约。
生产控制则是确保生产计划得以有效执行的手段。
它像是一个严格的监督者和灵活的调整者。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控制要实时监控生产的进度、质量、成本等关键指标。
以手机生产为例,生产控制要保证生产线按照预定的速度进行组装,不能过快导致质量下降,也不能过慢影响交货期。
如果发现某个环节的次品率突然升高,生产控制部门就得立刻介入,找出原因,是工人操作失误,还是原材料有问题,然后及时解决。
在成本控制方面,要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像原材料的过度损耗、能源的浪费等。
生产控制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
比如遇到突发的原材料供应中断,就可能需要调整生产顺序,优先生产那些原材料库存充足的产品。
生产批量是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一个重要名词。
它指的是一次投入或产出的相同产品或零件的数量。
对于企业来说,确定合适的生产批量是个很有学问的事情。
如果生产批量过大,可能会导致库存积压,占用大量的资金和仓储空间。
就像服装企业,如果一次生产过多的某一款式的衣服,而市场需求突然发生变化,这些衣服就可能滞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新产品:指原理,用途,性能,结构,材料等某方面有新的改进的产品2、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研制成功投放市场开始一直到最后被淘汰退出市场位置所经历的时间3、期量标准就是为制造对象(产品、部件、零件等)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所规定的标准数据。
它是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
又称作业计划标准。
4、生产周期产品从开始投产至产出的全部时间5、工序同期化又称“装配线平衡(assembly line balancing)”,是指通过各种可能的技术,组织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流水线的节拍或者与流水线节拍成倍比关系,以便提高工作地负荷。
6、节拍是指生产一个产品所需的时间,即一天的工作时间除以一天所生产产品的数量7、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和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可能的量8、工艺专业化是指按照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放到一个厂房或一个区域内,这样构成诸如铸造厂、锻造厂、热处理厂、铸造车间、锻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车工工段、铣刨工段等生产单位[1]。
9、提前期生产提前期是指毛坯、零件或部件在各个工艺阶段出产的日期比产品出产的日期应提前的时间长度。
生产提前期分为投入提前期和出产提前期10、批量11、生产间隔期也叫生产重复期,投入,产出间隔期。
是相邻两批同种产品(零件)投入(或产出)的时间间隔12、在制品定额是指在一定技术组织条件下,各生产环节上为了保证生产衔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储备量。
它是在正确划分在制品种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计算,分别制定出来的。
13、生产作业核算是指在实施生产作业计划过程中,对生产各阶段、各环节中的原材料投入、在制品流转和产品产出,以及设备运转、维修时间消耗、分析检验等所进行的核算,是为保证作业计划的实现而进行的日常统计、汇总、对比分析工作[1]14、指数平滑法布朗(Robert G..Brown)认为时间序列的态势具有稳定性或规则性,所以时间序列可被合理地顺势推延;他认为最近的过去态势,在某种程度上会持续到最近的未来,所以将较大的权数放在最近的资料。
15、综合生产计划综合计划又称为生产大纲,它是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问内资源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所作的概括性设想,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产出内容、产出量、劳动力水平、库存投资等问题所做的大致性描述。
简答题:1、简述并行工程的主要思想1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可靠性、可制造性),作为设计结果,同时产生产品设计规格和相应的制造工艺和生产准备文件。
2 产品设计过程中各活动并行交叉进行3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关的不同领域技术人员的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实现生命周期中所有因素在设计阶段的集成,实现技术、资源、过程在设计中的集成。
2、大量流水生产类型的特点优点:1设备利用率高,个别设备出现问题,影响不大2 工人固定于一种设备,有利于专业技术的提高3 可以比较容易适应不同类型产品,柔性较大缺点:1 产品(半成品)、原材料运输路线长2 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停放、等待时间长,延长了生产周期各生产单位之间协作、往来频繁,管理较困难3工艺专业化生产具有的优点和缺点生产工艺专业化的优缺点:优点是对产品品种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缺点是:(1)生产率较低;(2)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较差,运输距离长。
(3)计划管理、生产调度、质量管理、在制品管理等管理工作变得复杂,使管理工作量大为增加。
4生产调度工作的原则(第六章)1)计划性原则:以计划为依据,均衡、全面的完成计划。
(2)统一性原则:高度的集中统一指挥。
(3)预见性原则: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事先预防,事先控制。
抓早、抓紧、抓细、抓实。
早布置、早检查、早监督、早控制。
(4)及时性原则:当机立断的作风,敢于负责的精神。
(5)群众性原则:深入实际,深入第一线。
分配任务时:讲形势,交任务、指关键。
处理问题时:民主,倾听群众意见。
调度决定前:尽可能经过群众酝酿。
5、简述新产品的概念及其特点。
(第二章)1.概念:新产品是指在性能、结构、材质和技术特征等方面或多方面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和提高、或独创的,具有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可产生明显经济效益的产品。
2.特征: 新颖性、先进性、经济性、风险性。
6、简述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特点。
(第五章)1、品种多,产量小2、产品之间结构和工艺性差别大3、专业化程度低7、什么是设备的有形磨损?有几种形式?设备的有形磨损: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震荡、磨擦、腐蚀、疲劳或在自然力作用下造成的设备实体的损耗。
也称物质磨损。
(1)第Ⅰ种有形磨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应力及、化学反应等原因造成的有形磨损,又称使用磨损。
表现为:①零部件尺寸变化,形状变化;②公差配合性质改变,性能精度降低;③零部件损害。
(2)第Ⅱ种有形磨损:不是由于使用而产生的,而是源于自然力的作用所发生的有形磨损,又称自然磨损。
3)有形磨损曲线(规律)8简述并行工程的主要思想(第二章)(1)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可靠性、可制造性),作为设计结果,同时产生产品设计规格和相应的制造工艺和生产准备文件。
2产品设计过程中各活动并行交叉进行3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关的不同领域技术人员的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实现生命周期中所有因素在设计阶段的集成,实现技术、资源、过程在设计中的集成。
9、简述物资库存独立需求和从属需求的特点。
独立需求是指物资的需求是互不相关的,需求的变化式独立于管理者的主观控制之外,其数量与出现的概率是随机的,不确定的,只能通过预测的方法确定,在制造企业中,产品的库存是独立需求库存问题从属需求是指某物料的需求与其他物料需求相关,其需求的数量和时间与其物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可以通过一定数量关系推算得到。
在制造企业中,半成品与原材料的库存就属于需求库存问题10、流水生产具有什么特点?(第五章)1。
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高 2。
具有明显的节奏性 3。
各工序的生产能力平衡或成比例 4。
工艺过程封闭、单向 5。
具有高度的连续性11、简述闭环MRP的处理过程。
使用产品订单来生成一个主生产计划,它指出在特定的时间区间内应生产的物料数量。
物料清单文件指出用于制造每一种物料所用的材料及正确的数量。
库存记录文件包括诸如现有物料数量和已订购数量等数据。
这三个数据来源,即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和库存记录文件,成为物料需求程序的数据来源,该程序将生产计划扩展成关于整个生产流程的详细的订单计划。
工艺专业化生产具有的优点和缺点优点:设备利用率高,个别设备出现问题,影响不大工人固定于一种设备,有利于专业技术的提高可以比较容易适应不同类型产品,柔性较大缺点:产品(半成品)、原材料运输路线长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停放、等待时间长,延长了生产周期各生产单位之间协作、往来频繁,管理较困难工序同期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机加工工序在未同期化的工序上采用高效率设备,或改装原设备,提高出产效率●采用高效工艺装备●改变加工方法,减少切削时间●改进工作地布置与操作方法●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2)装配工序●适当分解和合并工序●合理配置力量●采用高效率工具简述物资库存独立需求和从属需求的特点。
从投入、转换和产出的角度说明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差异12、工艺专业化生产具有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13、德尔菲法预测的程序1确定预测主题。
2选择专家。
选择时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是广泛性。
其次是自愿性。
最后是人数要适度。
参加预测的专家愈多,预测精度将愈高。
一般以20-50人为宜。
3编制预测事件一览表。
有:①预测某事件实现的时间。
②预测事件的相对结构比重。
③选择性预测。
④排序性预测。
⑤简明询问。
其次进行轮番征询工作。
一般采用三轮制,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轮。
发给专家预测主题及相应的预测事件表,请其在一定期限内将应答寄回。
预测小组在对应答结果整理、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第二轮函询表。
它所列预测事件的预测目标更加集中和明确,表述也更准确。
第二轮。
将第一轮表的统计结果和第二轮函询表发给专家。
请专家提出或修改自己的预测,并说明理由,也可以对第一轮统计结果提出质疑。
收到专家回复后进行统计分析,将分析整理结果再反馈给专家。
第三轮。
将第二轮初步所得预测结果制定成第三轮函询表发给专家,请其提出评价意见和理由,寄回。
最后是应答结果的最终处理。
14、从投入、转换和产出的角度说明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差异15、产品开发有哪些方式,如何作出决策?(第二章)产品开发的方式:独立开发: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技术力量以及保持一定的技术储备技术引进:减少投入和开发风险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缩短产品生命周期技术引进与独立开发相结合:投资少有较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又可保持自身特色联合开发:充分利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委托开发:利用具备产品研发优势的外部资源16、多对象流水生产的节拍如何确定?多品种混合流水线的特点:(1)成组移动(2)组内顺序加(3)零件转换不需设备调整1。
确定零件组的节拍Rg = T效 / Ng 其中:Ng ——零件组数量2。
确定各工序设备数量Si = tgi / Rg1. 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可靠性、可制造性),作为设计结果,同时产生产品设计规格和相应的制造工艺和生产准备文件2. 产品设计过程中各活动并行交叉进行3. 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关的不同领域技术人员的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实现生命周期中所有因素在设计阶段的集成,实现技术、资源、过程在设计中的集成。
17设备的有形磨损有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设备有形磨损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Ⅰ阶段:初期磨损阶段磨损速度快,时间跨度短。
对设备没危害,必经阶段,叫“磨合”或“跑合”。
第Ⅱ阶段:正常磨损阶段最佳运行状态,磨损速度缓慢,磨损量小,曲线呈平稳状态。
第Ⅲ阶段:急剧磨损阶段磨损速度非常快,丧失精度和强度,事故概率急升。
18、工序同期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论述:1、常用的需求预测方法有哪些?分别说明它们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2、如何对生产系统进行定位?其他:1.什么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分为哪几类?生产过程投入的各种生产资源高扩材料,劳动力,资金,设备和能源等统称为生产要素2.什么是生产?什么是生产系统?工业企业将上述投入,转换和产出集成一体,构成生产系统3、连续型生产方式的特点是什么?4、制造装配型生产的特点是什么?其困难何在?5、制造装配型生产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6、生产过程组织方式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优缺点?7、试图示按工艺专业化与按产品专业化2种设备布置形式。
8、什么是成组加工单元?适用于哪种生产组织方式?9、什么是工艺矩阵?作用?10、生产能力的定义、含义?确定生产能力的原则?11、工时定额及其作用?如何计算?12、什么是5W1H?13、什么是ECRS原则?14、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15、熟悉经济库存模型16、需求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有那些?17、熟悉指数平滑法、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以及时间序列分析法。